安徽省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3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3471
2023-08-10
34頁
5.59MB
1、2023年3月前 言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推進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態經濟帶、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等區域戰略,實現壽縣“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推動城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高效率治理和高品質生活,特制定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壽縣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壽縣實現 2035 發展目標的空間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為編制各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據。目 錄1 規劃總則-042 目標與戰略-073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2、局-104 強化支撐體系建設-185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266 加強規劃實施保障-321 規劃總則 指導思想 規劃原則 規劃范圍與期限2021-2035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等戰略部署,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3、高質量發展之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國土空間的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全面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規劃原則底線思維綠色發展問題導向戰略引領全域統籌城鄉融合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因地制宜彰顯特色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規劃范圍縣域:包括壽春鎮、正陽關鎮、保義鎮、雙橋鎮、迎河鎮、板橋鎮、堰口鎮、安豐鎮、眾興鎮、隱賢鎮、三覺鎮、炎劉鎮、小甸鎮、瓦埠鎮、豐莊鎮、澗溝鎮、劉崗鎮、雙廟集鎮、大順鎮、茶庵鎮、安豐塘鎮、窯口鎮、張李鄉、八公山鄉、陶店回族鄉、正陽關農場和壽西湖農場,總面積2948.41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包括壽春鎮、壽西湖農場一分場、二分場、三分場、場部4、及八公山鄉的大泉村、團結村。規劃期限本規劃目標年為 2035 年,近期至 2025 年,遠景展望至2050 年。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2 目標與戰略 發展戰略 規劃定位 發展目標 人口規模2021-2035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發展戰略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在一、二、三產業領域全面對接區域發展。銜接長三角、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多個區域層面采用分工、合作等多種形式一體化、協同發展。農業現代化戰略承擔農產品主產區的主體功能區責任,推動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現代化。推動農業與都市圈、壽縣旅游相結合。積極發展設施農業,都市農業、休閑農業5、。工業跨越發展戰略將長三角一體化、合肥都市圈建設與壽縣二產跨越式發展訴求相結合,打造壽縣南部新橋產業園,積極落實國家制造強國戰略。文化強縣戰略立足長三角、合肥都市圈,將壽縣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旅游發展資源。積極打造全域旅游,整合縣域其他旅游資源,完善旅游全產業鏈。規劃定位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基地合肥都市圈先進制造業節點長三角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2025(近期)2035(遠期)2050(遠景)建設長三角的“綠色米倉、地標肉庫、特色漁行”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基地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基地培育面向全國的特色農產品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基地創建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區域協6、同,積極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集群合肥都市圈先進制造業節點,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合肥都市圈先進制造業節點,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創建5A景區,結合縣域主要旅游資源開發,打造都市圈文化旅游目的地整合縣域主要旅游資源,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縣,長三角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長三角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國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發展目標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基地合肥都市圈先進制造業節點長三角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常住人口城鎮人口實有人口人口規模2020年2025年2035年83.85萬87萬100-110萬35.97萬44萬75萬90萬105-117、5萬-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3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嚴守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底線 保障農業發展空間,支持鄉村振興 錨固生態要素,構建生態安全格局 基于區域協同,優化城鄉格局 強化國土空間分區管控2021-2035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0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尊重自然格局,立足區域發展態勢,構建”兩核兩軸三帶兩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兩核集聚中心城區增長核合淮同城化增長核兩軸帶動中部發展主軸東部合淮蚌發展軸三帶固本淮河生態保護帶淠河生態保護帶瓦埠湖文化生態保護帶兩區筑底現代農業片區環合肥都市農業片8、區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1嚴守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底線優先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發展需 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 設、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1713.411713.41平方公里172.83172.83平方公里93.6993.69平方公里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2夯實糧食主產區主體功能,根據不同區位,資源特征,一二三產聯動,發展農業、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冷鏈物流、鄉村旅游業,實現農業現代化,9、支持鄉村振興。嚴守保障農業發展空間支持鄉村振興“兩核兩帶三區”北部鄉村產業振興核 南部鄉村產業振興核 江淮運河瓦埠湖生態經濟帶 淮淠河生態經濟帶北部農旅融合發展區中部現代農業提升區南部都市農業發展區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31.構建“兩區兩廊、一網多點”的生態保護格局兩區:北部八公山自然保護地、南部丘陵生態治理區兩廊:淮淠河生態廊道、東淝-瓦埠湖生態廊道一網:水生態骨干網絡。包括主要河道、干渠網絡多點:安豐塘、肖嚴湖、大井水庫、花果水庫生態節點錨固生態要素,構建生態安全格局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4全面對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銜接合肥都市圈、淮河生10、態經濟帶、皖北地區等區域發展戰略,優化城鎮體系格局,構建“主中心副中心重點鎮一般鄉鎮”的城鎮居民點體系。鳳 臺 縣基于區域協同,優化城鄉格局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5支持鄉村振興,按照五個分類引導村莊建設,推進鄉村高質量發展。拆遷撤并類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基于區域協同,優化城鄉格局交通不便、設施匱乏、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地區的自然村,或需要局部搬遷的居民點,或人口流失嚴重的村組或村莊城市近郊區受城市(鎮)地區較大輻射帶動,能夠承接城市(鎮)外 溢功能或共享城鎮公用設施,具備向城鎮地區轉型潛力的村組或村莊。具有一定重要歷 史文化價值的、自然景觀保護價值的或具11、有其他保護價值的村莊區位交通條件較好,配套設施相對齊全,產業發展有一定基礎,對周邊村莊能夠起到一定的輻射帶動作用的村組或 村莊。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6科學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引導空間保護與利用,包括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生態控制區等主要分區。農田保護區:實施嚴格保護措施,優先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嚴禁基本農田和耕地撂荒及“非農化”。生態保護區:以生態紅線集中區為基礎,以生態保護為重點,降低生態系統脆弱性;嚴格控制土地利用類型和開發強度,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城鎮發展區:為滿足城鎮居民生產、生活需求,允許集中連12、片建設的區域,分布在壽縣中心城區、新橋片區、各鄉鎮駐地,開展城鎮居民生產、生活和產業發展的建設活動。生態控制區:完善生態保護格局,限制開發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分區分級分類管理。主要圍繞壽縣重要河流、湖泊、水庫、干渠等水域周邊林地濕地等生態要素,強化生態保育功能。鄉村發展區:滿足農林漁等農業發展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及縣域重點發展地區。強化國土空間分區管控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72021-2035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4 強化支撐體系建設 融入區域一體化產業體系 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體系 加強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 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保護傳承歷史文化,彰顯國土空間魅力 加強國13、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促進水資源利用優化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8在一、二、三各產業領域全面對接區域發展。銜接長三角、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多個區域層面。采用分工、協作、合作等多種形式一體化協同發展,全面推動壽縣產業發展。促進文化資源轉化,推進全域旅游。構建“一廊、一帶、四心、四板塊”全域旅游格局。銜接區域產業布局,形成兩核(新橋產業片區、壽縣工業園)一點(正陽關船舶產業園)的工業發展格局。夯實糧食主產區的主體功能,涉農一二三產聯動發展,構建“兩核兩帶三區”農業及相關產業發展格局。融入區域一體化產業體系在農業領域在工業領域第三產業領域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14、2035年)19建立水陸空綜合交通體系,支撐區域協同發展 鐵路加快合新六城際、沿淮高鐵、合淮城際、合淮蚌城際、合肥軌道交通S1線建設,推進貨運專線鐵路建設。構建“三橫兩縱”高速路網 構建“四橫三縱”國省干線公路網 推進引江濟淮航道、淠淮航道疏浚治理、壽縣江淮港區建設.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體系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重點推進供水、電力、燃氣等市政基礎設施區域一體化建設,全面提升市政基礎設施保障水平,形成對縣域發展的有力支撐。加強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識別壽縣主要災害風險分布,包括臨淠河、淮河區域洪水風險,瓦埠湖、壽西湖、肖嚴湖、梁家15、湖、中心溝和紅旗溝周邊區域內澇風險。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重點針對洪澇災害,落實防洪提升工程。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堤防建設水庫加固河渠治理泵站建設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2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對壽縣500多處歷史文化資源按照“控制線+名錄管理+落位管控”管控方式加以嚴格保護。保護傳承歷史文化彰顯國土空間魅力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3生態空間主要針對壽縣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問題開展水環境治理、濕地生態修復、森林生態修復、水土流失治理。農業空間主要針對耕地破碎、質量較低等主要問題開展農用地整治。建設空間主要針對村莊建設用地分布零散,用地粗放問題開展村莊建設16、用地整治。加強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4水資源作為剛性約束,規劃優化調整水資源利用結構,推動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促進水資源利用優化生活用水:逐步提高生活用水總量。促進中心城區和園區人口集聚,逐步提高城鎮用水比例,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工業用水:配合規劃期內工業化快速發展,逐步提高工業用水量。農業用水:提高用水效率,降低農業用水總量、比例。提升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生態用水:穩定生態用水。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55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 中心城區發展戰略 發展規模與定位 中心城區空間結構 主要片區引導 提升中心城區17、生活品質2021-2035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6實施區域協同戰略謀劃融入淮南都市區發展格局實施品質提升戰略建設富有文化特色的宜居園林城市中心城區發展戰略實施旅游興城戰略構建支撐旅游發展的城市空間框架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7中心城區范圍:壽春鎮,壽西湖農場一分場、二分場、三分場、場部及八公山鄉大泉村、團結村。總面積:108.42平方公里。定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三角特色文化旅游城市人口規模:2035年規劃城鎮常住人口30萬發展規模與定位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8保持山水城格局:山(八公山)水(東淝河)城18、(縣城)規劃結構:一城三區三片,一帶一環三軸一城三區三片:一城:古城,三區:新城片區、西部片區和九龍片區三片:壽春城遺址公園片、西部旅游片、南部旅游片一帶一環三軸:一帶:東淝河景觀帶一環:護城河景觀帶三軸:賓陽路發展軸、楚都大道發展軸、城南護城河景觀軸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9古城主要片區引導西部片區九龍片區壽春城遺址公園片、西部旅游片、南部旅游片在滿足歷史文化保護的前提下,圍繞楚漢文化、壽縣故事,積極開發文化主題旅游項目。縣城第二產業的重要發展平臺容納城市新增人口,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新城片區容納城市新增人口,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滿足保護要求前提下,積極進行旅19、游開發,創建5A景區。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0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應用,使得城市管理、教育、醫療、交通運輸、公用事業和安全等城市服務更互聯、高效和智能,為市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體現“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要求,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努力建設最安全、最便利、最智慧的城市。提升中心城區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抵御洪澇災害的能力,完善防洪體系建設,加強海綿城市建設。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 分鐘左右的范圍內,配套養老、醫療、教育、購物、交通、健身、休閑等各種生活必需設施,形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智慧便利安全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年)316 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明確規劃傳導與管控 完善規劃實施監督機制2021-2035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2縣級規劃要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發展定位、目標指標和管控要求,同時要對鄉鎮規劃、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和專項規劃提出空間指引、指標約束、底線管控等方面的要求。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專項規劃指標傳導控制線傳導分區傳導分類傳導名錄傳導分區傳導四線傳導名錄傳導資源保護利用類基礎設施類公共服務設施類城鄉發展類公共安全類明確規劃傳導與管控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開發邊界外縣城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指引管控村莊規劃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3完善規劃實施監督機制信息化建設,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控強化規劃實施評估和監督考核建立動態調整完善機制完善規劃實施的公眾參與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