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4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3550
2023-08-10
41頁
15.01MB
1、公示版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PINGCHENG DISTRICT(2021-2035)12345678910規劃背景目標與戰略底線管控,促進國土空間格局優化農業空間,促進鄉村生產提質增效生態空間,加強生態資源保護利用城鎮空間,保障中心城區高品質建設強化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全域統籌,開展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規劃實施保障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系列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2、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密對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牢牢把握山西省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戰略機遇,堅定落實省委、省政府推動太原、大同“雙城記”的決策部署。加大改革力度,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整體謀劃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資源管控與要素配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高質量發展,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譜寫新時期平城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的新篇章。平城區行政轄區全部國土空間,面積約近期年為2025年,目標年為2035年。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3、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落實省、市戰略部署,把握發展趨勢,明確發展目標與時序,引領國土空間高質量發展。堅持區域協調和城鄉統籌,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統籌全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治理等活動,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質量和效率。.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尊重自然規律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強化底線約束,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資源節約制度和耕地保護制度,確保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環境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推進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立足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能力,協調人、地、產關系,形成科學、適度、有4、序的國土空間格局。堅持以人為本,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綠色發展。將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規劃的出發點和著力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努力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定文化自信,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文化、延續文脈,處理好國土空間開發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時代特征,體現城的繁榮、鎮的舒適、村的恬淡。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晉冀5、蒙重要商務商貿職能以及大同市政治、經濟、文化、公共服務的主要承載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傳承發展典范區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首善區大同市城市功能核心區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國家戰略,全面增強現代產業競爭力。堅持以效益、能耗、環境論英雄,著力提高經濟密度,推進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三鏈”整合。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二、三產業融合,積極發展城郊現代農業。依托平城區處于晉冀蒙交匯點,憑借地緣優勢,著力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真正發揮服務晉冀蒙、引領晉北的樞紐作用。依據平城位于京津冀2.5小時緊密協作圈的區位優勢,積6、極承接相關外溢服務產業,做好大同市域能源供給平臺建設。加強與全市其他區協作。圍繞核心功能提升,在共謀大局中加強合作、互相支持、揚長避短、錯位發展。嚴守人口底線。持續優化人口結構,預留公共服務設施保障能力。嚴守用地底線。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嚴守生態底線。劃定四類生態空間,加強生態空間的保育、修復和拓展。嚴守安全底線。加強水資源、能源、信息、國防等重大安全領域支撐保障,提升生命線安全運行能力。加快推進城區深度城市化,探索城鄉融合發展新模式,切實破除城鄉壁壘,加快消除二元結構。推進鄉村振興。圍繞“有魅力的鄉村環境、有奔頭的鄉村生活、有鄉愁的鄉村文化”,優化城鄉發展布局,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農民生活環7、境、農業生產環境和農村基礎設施水平,著力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更高水平的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內涵發展。轉變土地利用方式,引導城市由外延增長型發展轉變為內生創新型發展。聚焦底線民生強化托底保障,聚焦基礎民生強化均衡普惠,聚焦質量民生強化優質供給,增加多層次、高水平公共服務,全力打造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新格局。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平城區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其中:集中建設區,彈性發展區,無特別用途區。平城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平城區劃定不低于的永久基本農田。優先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和優質耕地,嚴格實施耕地用途管制。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8、2035)草案公示稿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 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自然區域。為滿足農林漁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敏感脆弱、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包括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的區域。城鎮開發邊界圍合的范圍,是城鎮集中開發建設并可滿足城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4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平城區國土9、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12334567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提升水質,優先保障飲用水源安全,提高用水效率,全面推進節水行動,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開展御河、十里河、文瀛湖等水環境治理,加大雷公山和白登山生態保護的力度,提升水源涵養的功能;加大再生水處理量,改善用水結構,拓寬再生水的使用途徑。6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10、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以棚戶區改造為重點,結合新建項目綜合整治和改善居住環境和設施。分階段逐步完成老城片區、御東片區的棚戶區改造。根據平城區現狀村莊的區位、功能、規模、就業方式,將平城區范圍內的城中村分成“就近城鎮化型村莊、近郊城鎮化型村、擴展型村莊、遷建型村莊”4種模式進行改造。有機活化:延續多樣化的城市,采用循序漸進。因地制宜的更新改造模式,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功能優化:通過用地功能的置換,以節地緊湊的發展模式,提倡土地使用功能的混合。設施改善:整合現有資源,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環境整治:加大環境污染整治力度,提高城區環境品質。以維修整治和適度加建為主要改造11、方式,對老舊小區和城中村等實施漸進式微更新,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鼓勵老舊商業、樓宇改造升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與城市商業能級鼓勵更新低效設施用于補充公共綠地、城鎮公共服務,提升居民生活品質。7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構造城市景觀風貌格局采用由山到水逐漸過渡、多層次的景觀綠地系統,形成最大化、結構性的生態界面,為多元人群和多樣公共活動提供空間。打造的景觀風貌格局。雙廊:御河景觀生態廊道、十里河景觀生態廊道雙帶:文化旅游景觀帶、公共活力景觀帶六空間:古城文化景觀風貌空間、文瀛湖公園景觀風貌空間、云中商貿中心景12、觀風貌空間、站前商務景觀風貌空間、老城景觀風貌空間、御東景觀風貌空間。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古城文化景觀風貌空間以歷史文化為主題,打造具有傳統風韻區域,注重歷史底蘊的展現。在建筑物、構筑物的細節上,增加文化景觀的的藝術展現和環境特色。文瀛湖公園景觀風貌空間以文瀛湖生態文化為主題,具有生態居民田園特色的風貌,注重與文瀛湖生態景觀的融合,注重原生態湖景景觀的塑造。云中商貿中心景觀風貌空間注重與老城區的融合,注重人性化尺度的打造。結合商貿體系創造出與文化自然共生的組團空間,既能感受商貿繁華,又有文化美感。站前商務景觀風貌空間以現代簡練、大氣、時尚為主,適當結合傳統元素13、。結合大同南站創造出與站前開闊空間相匹配的景觀環境。增加景觀的藝術性和可達性。以時尚淡雅為主,注重與原有建筑之間的協調,重點構建人性化的步行空間尺度,努力營造生活交往活力氛圍。注重老城本底的保護與營造,強調文化意境的打造,選擇新中式建筑裝飾立面,注重中小尺度空間的塑造,游園亭廊休憩設施穿插其中。御東景觀風貌空間老城景觀風貌空間8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助力區域形成“一環一橫一縱”的高速公路網絡布局形態。適時開展區縣之間高快速路網方案研究,滿足區縣對外交通需求。按照功能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個等級。快速路:以承擔進出中心城區的交通功能為主。主干路:以服務14、城區居民活動和銜接平城區交通走廊為主。次干路:以承擔組團之間的長距離出行為主。支路:以滿足片區的進出交通為主。助力區域形成“二橫一縱四聯”普速鐵路布局形態。適時開展利用既有其他貨運鐵路開行城際、區縣(郊)鐵路研究。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打造多源可靠的供水安全保障體系,調整用水結構:優先使用引黃水、本地地表水;加大再生水回用量和壓縮地下水開采量。城鄉污水集中,分散式處理,配套排水管網系統,敷設排水,雨水管網,雨污分流。逐步完成城鄉電網改造,調整電網結構,提高城鄉供電保障率。大力建設5G應用,推動郵政業務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探索快遞+電商“發展模式。平城區給水設施規15、劃圖城區及新型社區采用集中供熱設施,由于農村人口分散,以分散供熱為主。規劃近逐步建設大型調壓箱或調壓站向居民低壓供氣,保障供氣安全性和提高調壓設施維護能力。實現垃圾收集實現垃圾收集分類化,垃圾運輸密閉化,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平城區供電設施規劃圖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1.建立應急指揮中心2.健全應急通道3.完善應急避難場所4.加強化城市生命線工程。9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規劃期內,平城區城鎮低效存量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規劃安排202.3216公頃,主要分布于文瀛湖街道、御河街道及大慶路街道等街道,主要包括城鎮類、村莊類及廠礦16、類三類用地。包括供排水管道建設、垃圾收運系統現代化建設、“煤改氣”等大氣污染整治建設、城市景觀風貌提升以及城市道路路網基礎設施建設。在平城區西北部城郊結合處等地進行后備耕地資源開發,主要分布于馬軍營街道。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整合廢棄農村居民點及廢棄工礦用地,將節余指標集中用于轉產轉型項目建設,優先保障平城區重點建設項目,易地扶貧、地質災害搬遷改造項目以及鄉村振興建設用地。1陸域涉及水源涵養、保持水土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種功能等生態修復工程,主要分布在平城區西北部的馬軍營街道,工程類型為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2水域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打造御河走廊、十里河走廊等多處生態功能區,構建水17、生態網絡,工程類型為濕地與水域生態修復。平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稿構建分層管理、分類指導的規劃編制體系,構建“平城區街道”協同的縱向實施傳導機制,建立有效約束的橫向實施傳導機制,進一步完善規劃落實的實施管理體系。縣級各類專項規劃改革項目生成機制做好項目管理的“謀決判”依托規劃管理信息平臺,建立多部門協同生成項目的工作流程建立聯合審批機制建設涵蓋項目審批部門的統一業務協同平臺,推進各部門業務的協同辦理建立體檢評估機制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定期評估機制,對城市發展運行和規劃實施總體情況進行全面體檢監測建立監督考核機制強化規劃執行執法監督,明確區、鄉鎮執法職責劃分,建立實施績效考核制度縣級國土空間規劃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29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