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永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4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3612
2023-08-11
42頁
44.31MB
1、2035 2035 永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2035 2035 目錄01 規劃總則/0102 發展目標與空間格局/0403 協同發展與開放包容/1004 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1406 城鄉協同與品質生活/2207 魅力國土與歷史文化/3008 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3405 耕地保護與鄉村振興/1809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372035 2035 壹01 規劃總則 指導思想 規劃范圍與期限012035 2035 1.1 指導思想02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2、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積極融入全省“一核三帶”發展格局構建,落實“四強行動”,統籌發展和安全,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規劃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為縣域發展規劃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2035 2035 1.2 規劃期限和范圍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為2025年遠期為2035年規劃范圍包括永登縣行政轄區內13鎮3鄉的全部國土空間。國土調查面積為5367平方公里。032035 2035 貳02 發展目標與空間格局 城市定3、位和發展目標 空間戰略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4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綜合劃定規劃分區2035 2035 2.1 城市定位和發展目標05全域城鄉融合發展示范縣蘭西城市群支點城市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全縣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態基底更加牢固,城鄉發展品質大幅提升,縣域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經濟綜合競爭力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全方位開放格局基本形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卓有成效,建成全域城鄉融合發展示范縣。全縣國土空間高水平利用結構基本形成,實現三大轉變,由區域主要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向維護區域生態安全的生態屏障轉變、由區域性交通節4、點向區域性重要支點轉變、由傳統工農業大縣向全域城鄉融合發展示范縣轉變。全縣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大幅躍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25年2035年2035 2035 2.2 空間戰略0102030405嚴守底線,筑牢生態本底共建共享,構建開放格局凝心聚力,城鄉融合發展因地制宜,優化產業空間完善設施,提升城鎮品質06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共建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安全格局,加快構筑縣域北部生態安全屏障。主動融入蘭西城市群、蘭州都市圈建設,突出蘭西城市群支點城市作用,推動“通道+物流+樞紐經濟”建設,推進開放平臺和開放通道的共建共享,形成東聯西擴,南進北拓的開放格5、局。加快推動由“點狀集聚”的增長極發展格局向“多點支撐”的城鎮發展格局轉變,著力構建多極支撐的發展格局,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深入推進“玫瑰再造”“能源再造”“土司再造”計劃,構建“一區多園”,重點發展有色金屬及冶金產業、現代都市農業、生態文化旅游、新能源、食品加工等產業。加強對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內通外連”水平,全力打通融入蘭西城市群、蘭白經濟區、蘭州新區、中川國際機場等區域交通基礎設施。2035 2035 2.4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構建“一主兩副多點,一屏兩帶四區”的國土空間總體發展格局一主中心城區引領柳樹、大同鎮作為核心增長極。兩副連城河橋組團、苦水-樹屏組團為縣域副中心。6、多點其他鄉鎮。一屏以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主,在縣域北部構建北部生態安全屏障。兩帶莊浪河生態經濟帶、大通河產業經濟帶。四區北部生態經濟發展區、中部高效農業發展區、西部水土保持與綠色經濟發展區、南部綜合發展區。07【】2035 2035【】2.5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08生態保護紅線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耕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有效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踐行生態文明思想,維護生態安全格局,保障生態功能,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支撐永登縣經濟社會永續發展,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堅持保護優先,節約集7、約、緊湊發展,根據城鎮化發展需要,結合城鎮空間結構與布局優化,引導城鎮有序發展,提升空間支撐能力,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2035 2035 2.5 綜合劃定規劃分區09城鎮發展區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礦產能源發展區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保護區及一般控制區,自然保護地外生態紅線區。農田保護區為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范圍。城鎮發展區全部為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區域.鄉村發展區村莊建設區允許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而進行的村莊建設與整治。礦產能源發展區根據合法礦業權范圍嚴格管控,禁止管控區外的礦產開采活動。生態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陸地自然區域。20358、 2035 叁03 協同發展與開放包容 落實蘭州市發展定位,明確永登發展方向 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 構建開放格局,做好向西輻射支撐102035 2035 3.1 落實蘭州市發展定位,明確永登發展方向蘭州落實蘭州市“一點、兩區、一高地、一樞紐”目標定位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國家重要的區域創新中心國家重要的綜合物流樞紐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先行區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示范區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新高地永登融入蘭州市發展大格局,建設“高質量的隴上強縣”融入主城區,做好社會經濟發展支撐,支持蘭州成為國家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重振“蘭州制造”,加快蘭州區域創新中心、綜合物流9、樞紐建設;構建生態保護格局,建設蘭州生態安全先行區,支撐蘭州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先行區;建設開放國土,做好蘭州市向西輻射的支點支撐。112035 2035 構建生態保護格局,開展全要素、系統綜合治理,做好流域與生態功能區治理保護。【】3.2 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永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和源頭治理,著力加強莊浪河、大通河等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及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建設,積極推動流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與系統治理,提升生態服務功能,筑牢國家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流域綜合治理生態功能區建設122035 2035【】落實一帶一路倡議,蘭西城市群建設,蘭州-西北地區10、對外開放重要樞紐和重大支撐點,蘭西城市群節點城市及蘭州輻射河西走廊的重要支點城市。3.3 構建開放格局,做好向西輻射支撐現代物流支撐交通體系支撐優勢產業支撐13永登縣2035 2035 肆04 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 筑牢生態本底,維護生態多樣性 綠色發展為引領,加快重點產業發展 規劃產業布局,發揮產業立城優勢142035 2035【】立足全縣自然生態基底、水系格局、空間結構,著力構建以“一屏、一園、三廊、多帶”生態服務功能重要和生態敏感區為主,其他零星分布林草、濕地等一般生態空間為輔的全域生態保護格局。4.1 筑牢生態本底,維護生態多樣性三廊多帶15一屏一園建設縣域北部生態保護屏障建設北城區生態11、公園建設莊浪河流域生態廊道建設大通河流域生態廊道建設咸水河流域生態廊道依托水系、林帶建立多個生態保護帶2035 2035【】堅持創新驅動,構建“3+3+2”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工業強縣”,承接推進蘭州市“四梁八柱”產業體系;堅持綠色發展,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4.2 綠色發展為引領,加快重點產業發展160302010405深入融入蘭州都市圈蘭西城市群建設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做大做強綠色生態工業推動工業結構轉型升級精心打造河湟文化兩河川旅游產業,形成品牌特色加強物流標準化建設培育現代化商貿物流體系主動融入區域旅游格局深度融入區域制造業鏈積極融入區域倉儲物流服務12、鏈綠色有機農產品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承接蘭州市綠色食品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做大做強園區經濟依托兩河川打造旅游特色品牌2035 2035 一心永登中心城區商貿文化核心,主要包括城關鎮。【】規劃形成一心、兩極、多支點,一帶、三廊、多片區”產業布局4.3 規劃產業布局,發揮產業立城優勢17兩極以樹屏和河橋為主的產業增長極,是全縣高質量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多支點商貿物流支點、產業支點、農業發展支點和工業發展支點。一帶沿國道341串聯縣域東西向的產業發展帶。三廊莊浪河產業發展廊道、大通河產業發展廊道和秦王川產業發展廊道。多片區新型工業協同發展區、農旅文融合發展區、丹霞文旅融合發展區、生態產業發展區和13、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區。2035 2035 伍05 耕地保護與鄉村振興 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構建特色農業發展格局 優化村莊布局,引導村莊發展182035 2035 優化全縣農業區域布局,總體形成“兩帶四區”農業發展格局。【】5.1 發展特色農業產業農業規模化差異化發展形成“產業發展片區產業基地產業項目”相結合的產業體系。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創新農業新業態和營銷模式。農產品加工業協同發展加快形成以優勢產業為主的品質優、競爭力強的特色農產品品牌,帶動農產品優勢產業的發展。鄉村旅游特色化發展各村鎮提倡多樣化、特色化發展,依托縣域現有的文化景點、自然風光等旅游資源,壯大發展鄉村旅游,完善旅游服務功能,促14、進全縣旅游發展。結合全膜雙壟集雨溝播栽培技術,廣泛開展實驗工作。實施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合理輪作、增施有機肥等提高耕地地力和質量的技術,培肥地力。雙壟溝播玉米按照“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突出特色、注重效益”的原則,使全縣蔬菜以品質和高科技附加值占領市場,以規模和品牌贏得效益。高原夏菜擴大馬鈴薯種植面積,采取多種渠道和橫向與縱向結合的方法,拓寬銷售渠道,使馬鈴薯產業成為強縣富民、脫貧致富的一大支柱產業。優質馬鈴薯192035 2035 5.2 構建特色農業發展格局兩帶依托莊浪河,加快種植高原夏菜、苦水玫瑰及紅提葡萄,大力發展沿莊浪河灌區為主的“高原夏菜綠色長廊”、“玫瑰川”、“葡萄溝”等農業示范帶15、。依托大通河,利用農業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加快實現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帶。四區馬鈴薯-中藥材生態農業示范區以武勝驛鎮、民樂鄉為重點的西北片山區種植馬鈴薯和中藥材產業。雙壟玉米旱作農業產業區圍繞大通河川以及民樂、七山、通遠等鄉鎮打造優質雙壟玉米種植區。優質畜牧產業發展區圍繞武勝驛、坪城鄉為重點開展特色養殖業。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區重點圍繞上川、武勝驛南部地區,按照特色種植和特養殖相結合,發展生態循環農業。20優化全縣農業區域布局,總體形成“兩帶四區”農業發展格局。【】2035 2035 5.3 優化村莊布局,引導村莊發展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22個149個25個4個21203516、 2035 陸06 城鄉協同與品質生活 促進城鄉協同發展,提升城鎮集聚能力 完善基礎設施,構建高品質生活22 做強做優中心城區,提升聚集力2035 2035 6.1 促進城鄉協同發展,提升城鎮集聚能力定格局:構建一軸三廊、一主兩副、多組團;川區集聚、山區疏導的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城鎮格局。一軸三廊:實現生態穩定,農業有序,城鄉融合一軸即依托G341,三廊即西部大通河川、中部莊浪河川、東部省道201沿線。一主兩副、多組團:促進城鎮有序、集聚發展一主即中心城區(老城區-柳樹-大同組團)作為縣域綜合服務中心;兩副即連城河橋組團,樹屏-苦水組團;多組團即在河谷地帶依托城鎮,按照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引導17、各城鎮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形成城鎮發展集聚帶。23【】2035 2035【】6.1 促進城鄉協同發展,提升城鎮集聚能力定體系:構建四級城鎮體系“縣域中心城市縣域次中心城鎮重點鎮一般鄉鎮”四級城鎮體系第一級:縣域中心城市縣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區作為縣域綜合服務中心。第二級:縣域次中心城鎮樹屏和“河橋連城城鎮組合”打造為縣域次中心,帶動秦王川、大通河川區經濟社會發展。第三級:重點鎮武勝驛鎮、大同鎮、紅城鎮、苦水鎮為縣域重點鄉鎮。第四級:一般鄉鎮龍泉寺鎮、通遠鎮、上川鎮、中堡鎮、柳樹鎮、民樂鄉、坪城鄉、七山鄉等7個鄉鎮。定職能:形成五類城鎮職能分工24【】12444綜合性現代工貿型+休閑旅游型永登縣城18、樹屏鎮、河橋連城組合城鎮現代工貿型大同鎮、上川鎮、中堡鎮、武勝驛鎮休閑旅游型特色農業型柳樹鎮、龍泉寺鎮、紅城鎮、苦水鎮通遠鎮、民樂鄉、七山鄉、坪城鄉2035 2035【】6.2 完善基礎設施,構建高品質生活社區級十五分鐘生活圈分區分級公共服務體系和城鄉生活圈構建縣域中心城市重點鎮一般鎮村級四級服務中心體系構建區域級、縣級、片區級、社區級“四級”城鄉生活圈。以商務商業、創意研發為主,一小時交通圈為基準,與蘭州市、蘭州新區等周邊縣市一同構建都市生活圈特色綜合商業、專業化體育場館、圖書館、政務服務為主的片區級以上生活服務設施,半小時交通圈為基準,構建縣級生活圈。以體育場、專業醫院、綜合商貿服務為主,19、一刻鐘交通圈為基準,構建片區生活圈。依據自然資源部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15分鐘步行為基準,構建社區生活圈。區域級一小時都市生活圈縣級半小時城鎮生活圈片區級一刻鐘生活圈252035 2035 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至 2035 年,基本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場所標準化,構建公平、優質、創新、開放的教育服務體系。至 2035 年,實現公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院、傳染病醫院、婦幼保健院全覆蓋,建成蘭州都市圈一流的三級甲等綜合(專科)醫院。至2035年,配置至少一處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館、博物館、文化館和公共圖書館,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 100%。至 2035 年,實現城鄉社區健身設施全20、覆蓋,增加健身設施有效供給,補齊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短板,統籌推進全民健身促進工作。至2035年,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實現“9073”養老服務發展目標。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針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公共服務中心體系為依據,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實現結構分異化,劃定中心城區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明確分區分級配置內容和標準,建設全年齡段人群友好健康城市。【】6.2 完善基礎設施,構建高品質生活26學有所教病有良醫文化惠民體有康健老有頤養2035 2035【】構建綜合交通體系融入隴海-蘭新陸橋復合運輸走廊、蘭西城市群交通網絡、蘭州都市圈交通網絡,打造蘭州都市圈北部21、門戶樞紐。6.2 完善基礎設施,構建高品質生活構建一橫兩縱鐵路網絡,顯著提升對外通達能力,加速蘭張三四線建設,逐步推進中馬鐵路升級;建設3個客運樞紐、1個貨運站。鐵路構建“三縱兩橫”高速公路格局,強化區域互聯互通。“三縱”包括連霍高速、烏瑪高速、機場高速;“兩橫”包括蘭州市三環高速公路、京藏高速。結合縣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規劃新增大同、河橋高速下道口。高速構建“四縱五橫多聯線”普通公路網,強化聯絡功能,支撐高品質生活、農業、旅游等產業發展,形成一小時融蘭公路圈。公路272035 2035【】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安全韌性國土對接給水、污水、雨水等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及十四五重大項目,補足基礎設22、施短板、弱項,提標擴面。6.2 完善基礎設施,構建高品質生活28水資源利用與再生系統構建清潔能源系統建設泛在高速通信網絡建設綠色環衛系統智能運營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形成多源互補、分類分質的供水格局,全面建設節約優先、循環利用的節水型城市。落實“碳中和、碳達峰”戰略,突出節約、智能,倡導綠色生活模式,最終形成以電力為核心的終端能源消費結構。全面部署5G通信網絡,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的應用,逐步實現全覆蓋。在城市垃圾分類收運基礎上,推進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一體化,實現生活垃圾、醫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面向未來統籌集約部署滿足多部門、跨行業需求的傳感設施,實現城市23、運行狀態的實時感知、智能管理和運行維護。2035 2035 296.3 做強做優中心城區,提升聚集力【】中心城區發展方向為“南進、北優、西拓、東抑”,推動各方向差異化發展,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縣城,構建“一帶三軸、兩心五片區”的城市空間發展結構。一帶以莊浪河為城市藍帶,打造生態景觀、人文軸線,提升城市建設品質。三軸以幸福大道、團結路打造南北向軸線,以引大路打造東西向軸線。兩心老城綜合服務中心、西城綜合服務副中心。五片區老城綜合服務區、新城宜居生活區、高鐵金融商務區、西城文創科教區、南城產業發展區。2035 2035 柒07 魅力國土與歷史文化 高品質魅力國土空間塑造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文化旅游24、體系規劃302035 2035【】7.1高品質魅力國土空間塑造強化城鄉景觀風貌引導依托高品質魅力國土空間布局體系的構建,按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特征,將景觀風貌規劃為“三大景觀風貌廊道、七大景觀風貌區”。31大通河生態文化景觀風貌廊道莊浪河民俗文化景觀風貌廊道農耕文化景觀風貌廊道七大景觀風貌區三大景觀廊道北部草原景觀風貌區、吐魯溝森林景觀風貌區、農牧業景觀風貌區、大通河土司文化景觀風貌區、莊浪河民俗產居景觀風貌區、莊浪河歷史文化景觀風貌區和樹屏丹霞景觀風貌區2035 2035【】7.2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用歷史責任感來保護和利用永登縣的文化資源全覆蓋、多層次,實現文化遺產應保盡保,切實保護好“225、3216”文化遺產保護體系。232162個國家歷史文化名鎮連城鎮、紅城鎮3個傳統村落國家級連城村、省級永安村、進化村2個國家級文保單位魯土司衙門感恩寺1個市級工業文化遺跡西北騰達西北鐵合金廠6項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苦水高高蹺、苦水太平鼓、苦水下二調等322035 2035 7.3 文化旅游體系規劃按照“全域旅游、區域融合”的發展理念,打造“四大文化重鎮、三大文化軸線、四大文化景區、八大特色節會、多個文化節點”的高品質文化旅游品牌路線,形成歷史文化游、自然生態游、田園觀光游、工業遺跡游、民俗文化游、地質風貌體驗游和紅色文化游于一體的七大旅游精品。332035 2035 捌08 國土整治與生態修26、復 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 推動農村綜合整治,提升農村居住環境342035 2035 8.1 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分類型開展國土綜合整治措施35【】森林系統修復區農業提質重點區水土保持治理區“生態治理+城鎮建設”未利用地治理區莊浪河國土綜合治理及生態提升區大通河國土綜合整治區呢嘛沙溝小流域治理區2035 2035 宅基宅基地地林地林地山地山地宅基宅基地地湖湖泊泊永久基本永久基本農田農田宅基宅基地地耕地耕地宅基宅基地地城市化區城市化區域域耕耕地地園園地地8.2 推動農村綜合整治,提升農村居住環境林地林地山地山地湖湖泊泊宅宅基基地地安安置置建建新新區區永久基本永久基本農田農田農村一農村一二三27、二三產業融產業融合用地合用地城市化區城市化區域域節節余余指指標標拆舊復拆舊復墾區墾區拆舊復拆舊復墾區墾區拆舊復拆舊復墾區墾區推動鄉村環境綜合整治統籌推進農村“千池百塘”治理莊浪河流域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36全域綜合整治【】2035 2035 玖09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 規劃傳導體系 規劃實施保障372035 2035 9.1 規劃傳導體系38兩級:縣級鎮級三類: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落實國家“五級三類”規劃體系,建立健全永登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提升永登縣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總體規劃:縣級總體規劃、鎮級總體規劃專項規劃:以永登縣自然資源保護、城鎮空間品質提升為目標組織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城鎮開發28、邊界內單元詳規全覆蓋,外部以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覆蓋五大傳導方式布局傳導控制線傳導名錄傳導指標傳導政策傳導【】【】2035 2035 9.2 規劃實施保障39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經審批和備案的國土空間規劃成果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逐級匯交,形成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作為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劃許可和規劃實施監督的依據。健全規劃評估預警機制落實“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規劃機制,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城市體檢和評估,對國土空間規劃的實施情況開展常態化的監測和評估,實現動態管理,提升規劃的動態適應性。強化規劃生命周期管理圍繞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查實施監督評估預警”的全過程,開展相關研究、績效考核和公眾參與,推進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2035 2035 青春令居 浪漫永登2035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