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4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3631
2023-08-11
42頁
44.72MB
1、-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涼涼 州州-涼州區人民政府涼州區人民政府-涼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統籌謀劃全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是全區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規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操作導向相結合,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以主體功能區戰略為引領,確保糧食安全、筑牢生態安全、統籌發展安全,科學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合理劃定三條控制線、系統配置各類空間要素,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和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弘揚歷史文化,提升國土空間品2、質,提高空間治理水平,推動形成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國土開發有序的空間發展格局,促進涼州區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前言 PREFACE規劃總則1目標與戰略2底線管控,促進國土空間格局優化3農業強區,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4生態固區,加強生態資源保護利用5品質立區,推進城鄉融合高品質轉型6文化興區,強化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7 互聯互通,推動現代化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升級8全域統籌,開展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9規劃實施保障10規劃總則1.1指導思想1.2規劃原則1.3規劃范圍與期限1指導思想1.1規劃原則1.2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戰略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3、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足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認真落實甘肅省、武威市發展戰略,統籌謀劃全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加快建設經濟強區、生態大區、文化旅游名區,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文化興、百姓富的和諧涼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引領、全域統籌民生優先、協調發展傳承文化、彰顯特色多規合一、協同實施1.3規劃范圍與期限為武威市涼州區行政轄區范圍,總面積 4904908 8平方公里。規劃范圍規劃期限為2021203520212035年,展望至20502050年。規劃期限涼州區行政區劃圖目標與戰略2.4、1發展定位2.2總體目標2.3空間戰略22.1發展定位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建設國土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建設國土加強區域協同聯動,建設國土推進城鄉融合協調,建設國土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建設國土2.2總體目標2.3空間戰略建設生態文明,筑牢安全底線以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空間適宜性評價為剛性約束條件,立足國家生態使命,推動涼州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優先理念,科學劃定三條控制線,嚴格保護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控制城鎮開發邊界。1強化內外交通聯系,加快區域開發合作發揮涼州區位優勢,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趨勢,將涼州區打造成“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和全省內陸開放新高地。基于5、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落實“城鄉融合、點軸拓展”思路。形成“一核多點”的城鄉格局;針對川區、山區、沙區等鄉村面貌,綜合考慮建設形態、居住規模、服務功能等因素,分類推進村莊建設,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搬遷撤并等不同類型分類推進村莊發展。3推進全域旅游,打造唱響“涼州古城”文化旅游大品牌深入挖掘涼州古城特色歷史文化旅游資源,著力打造具有標志性和品牌影響力的精品旅游景區的文旅發展戰略。4實現文化旅游復興,助推建成文化旅游大市2底線管控,促進國土空間格局優化3.1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3.2落實主體功能區3.3鞏固國土空間基本格局3.4國土空間規劃分區33.1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永久基本6、農田涼州區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255.68平方公里,占全區面積的25.58%,主要分布在黃羊鎮、黃羊河、雙城鎮等鄉鎮。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對永久基本農田進行正向優化,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生態保護紅線涼州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208.55平方公里,占全區國土面積的4.25%。按照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要求執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制度。城鎮開發邊界涼州區共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21.04平方公里,占全區國土面積的2.47%,均為集中建設區。嚴格實行建設用地總量與強度雙控,強化城鎮開發邊界對開發建設行為的剛性約束作用。25.58%2.47%4.25%涼州區主體7、功能分區圖3.2落實主體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個 重點生態功能區個城市化地區個 以“三區三線”為基礎,綜合判定農業、生態、城鎮優勢度,將全區鄉鎮根據農業、生態、城鎮優勢度確定基本功能類型,將城區確定為歷史文化資源富集的疊加功能類型。農業空間面積農業空間占比生態空間面積生態空間占比城鎮空間面積城鎮空間占比3890.50km79.26%688.85km14.04%328.61km6.70%基本功能類型:3.3鞏固國土空間基本格局“一心三軸五片區一心三軸五片區”以和平鎮、金羊鎮、金沙鎮、中壩鎮、高壩鎮為主的涼州區中心城區,是涼州區發展的經濟政治文化核心,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引擎。一心G30及蘭新鐵路為依托8、的南北向主要發展軸線;以干武鐵路為依托的南北向次要發展軸線;以G569及北仙高速為依托的東西向主要發展軸線。三軸種養殖傳統農業組團開發片區;日光溫室、特色經濟林產業組團開發片區;花卉業、旅游業組團開發片區;種養殖設施農業組團開發片區;重點生態環境保護片區。五片區涼州區國土空間基本格局圖3.4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分區鄉村發展區為支撐能源安全與礦業發展的重點區域。礦產能源發展區生態保護區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敏感脆弱、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包括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的區域。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自然區域。生態控制區城鎮開發邊界圍合的范圍,是城鎮集9、中開發建設并可滿足城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城鎮發展區農田保護區外,為滿足農林漁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農田保護區涼州區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農業強區,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4.1構建穩固的農業生產格局4.2落實耕地“三位一體”保護4.3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45.3林草、荒漠資源保護利用確保森林生態容量和承載力進一步擴大,森林生態功能持續提升;實現草原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生態明顯改善。全面提升南部山區水源涵養能力。以謝河、張義、西營、新華等鎮為主要區域,進行退化草原修復;以謝河、張義、康寧、豐樂等鎮為重點,大力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10、著力構筑中部綠洲生態安全屏障。進行通道林帶撫育管護及灌木林地補植補造。努力建設北部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突出“向沙漠要地”,學習借鑒八步沙林場、塞罕壩林場等治沙經驗,加快推進沙漠化、荒漠化綜合治理。林草資源保護利用開展生物固沙及封育固沙,有效遏制荒漠化和沙化趨勢,加強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建設夾槽灘、鄧馬營湖2個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培育和發展以特色經濟植物種植和深加工為主體的沙區產業體系,探索光伏治沙試點,開拓沙區生態旅游新模式,探索防沙治沙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機制;建設九墩灘國家沙漠公園,打造沙漠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區、沙漠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區,固沙治沙技術研發展示區、沙產業開發區、沙漠生態旅游區。荒漠資源保護利用涼州區涼州區(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