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23723
2023-08-11
38頁
8.36MB
1、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義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3年2月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市場-金融商務區吳貴明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前言義烏,被稱為“世界小商品之都”。改革開放以來,從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的敲糖換雞毛,到如今萬商云集的國際性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堅持和深化“興商建市”,走出了一條富有自身特色的區域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先后12次到義烏調研指導,指出義烏的發展是“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的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義烏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2、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金華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牢記囑托,擔當使命,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樣板城市、建設以世界小商品之都為特色的國際樣板城市,以數字化改革鍛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成功案例,朝著高質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是義烏市為高質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奮斗目標制定的空間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是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市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行動綱領,也為編制下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據。2國際商貿3、城全景吳貴明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義烏概況3空間本底義烏地處浙江中部、金衢盆地東緣,三面環山,丘陵地形市域面積1104.5平方千米人口規模2021年,常住人口規模188.5萬人,戶籍人口87.2萬人城鎮化率達到80.1%經濟發展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0.16 億元人均 GDP 達到 92339 元三次產業結構為 1.4:32.0:66.6現狀影像圖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總則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與期限014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福田濕地公園全景圖趙梅碧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指導4、思想規劃原則5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金華高水平建設內陸開放樞紐中心城市發展定位,緊扣干實“八八戰略”義烏篇章、搶當“重要窗口”模范生,堅持和深化“義烏發展經驗”,聚焦本世紀中葉高質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總目標,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全國全省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義烏元素、義烏經驗。堅持約束底線綠色發展堅持戰略引領開放發展堅持市域一體共同富裕堅持實施導向空間智治堅持以人為本特色彰顯堅5、持興商建市創新發展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范圍與期限6規劃范圍示意圖市域規劃范圍為義烏市行政轄區,總面積1104.5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區范圍為8個街道,包括稠城街道、福田街道、江東街道、稠江街道、北苑街道、后宅街道、城西街道、廿三里街道,總面積419.6平方千米。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落實戰略要求,謀劃新階段城市發展目標目標愿景城市性質人口規模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策略027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6、年)藍天白云下的世界市場波波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目標愿景8“一都、兩樣板”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鞏固,空間格局基本穩固,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2025年建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樣板城市、以世界“小商品之都”為特色的國際樣板城市,基本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2035年高質量發展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經濟實力、創新實力、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模范生。高質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2050年高水平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7、,成為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和天藍、水清、森林環繞的幸福美好家園。面向2035年,義烏城市目標愿景為“一都、兩樣板”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樣板城市、以世界“小商品之都”為特色的國際樣板城市美麗新區厲順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城市性質義烏城市性質確定為:“一心四城”全球小商品貿易中心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城市長三角產業智造名城城鄉共同富裕示范城市人口規模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4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87%左右。在常住人口基礎上考慮100萬服務人口,按照340萬人實際服務人口,提高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預控城市發展框架。現狀城鎮化率80.1%規劃常住人口 2408、萬管理服務人口 100萬規劃總人口340萬規劃城鎮化率87%2021年(現狀)2035年(預測)現狀常住人口188.5萬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策略10做精增量,保障核心功能發展空間,支撐全市重大戰略平臺建設。盤活存量,有序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挖潛流量,推進采礦地復墾和城鄉建設用地退出,引領城市集約節約發展。精明增長構建多層次開放發展格局,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融入區域功能網絡,推進金義一體化建設,聚力建設金義黃金主軸,做強金義東浦同城圈,發揮義烏服務區域的核心作用。開放協同樹立底線思維,統籌兼顧生產、生活、生態等多元需要,筑牢耕地安全、生態安全等國土空間底9、線,加快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統籌三生空間,倒逼城市發展轉型,增強空間韌性。安全韌性構建“1+4+10”的城市公共中心體系,按照市域一體、城鄉聯動高標準配建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優質公共服務設施。打造“一樞多鐵三環”的綜合交通體系,以產業引領、城鎮提質、交通一體全面構建城、鎮融合、市域均衡的共同富裕發展基礎。共同富裕高水平建設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金義片區,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萬畝千億產業平臺,優化“一區三核”貿易空間格局和“一區兩平臺”的產業空間格局。堅持以商促工、貿工聯動,促進市場、制造、物流聯動創新發展。固貿強工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10、35年)以三區三線為基礎,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統籌劃定“三區三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推動區域協同發展0311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夜幕下的商貿新區趙繼能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統籌劃定“三區三線”12市域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永久基本農田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按照應保盡保、量質并重、集中成片的原則,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9.64萬畝,占全市國土面積11.85%。生態保護紅線按照科學性、整體性、協調性、動態性的原則,劃定12處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208.11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面積18.84%。城鎮開發邊界促進城鎮空間集約緊湊布局,適度預留未來彈性11、發展空間,劃定城鎮開發邊界233.81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面積21.17%。其中,城鎮集中建設區214.81平方千米,城鎮彈性發展區11.8平方千米,特別用途區7.2平方千米。*注:三線劃定成果以省政府最終批復方案為準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優化國土空間格局13市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形成“一城、雙軸、六片”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一 城市域一體的組團城市推進主城區、副城、鎮區融合,形成市域一體、具有高品質人居環境的城市化地區。雙 軸六 片金義發展軸、義東浦發展軸構建區域協同的開放發展格局,強化金義主軸聚合發展,促進與東陽、浦江同城建設。6個農業和林地核心功能片區保護12、五片林地集中區以及義亭佛堂現代農業區的生態農業功能,發揮特色休閑價值。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4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引領協同開放,共筑義甬舟開放走廊 培育創新聯盟,共筑G60創新走廊 鞏固供應鏈優勢,共筑義溫臺制造走廊 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共筑四省九方魅力區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建設金義黃金主軸,形成”兩核一心”格局 共建大樞紐大平臺,提升發展能級 加強金義設施一體化建設 雙軸引領:推動主軸聚合共建、義東義浦同城 產業協同:一聚焦、雙提升、三疏解 交通協同:建設金義東浦30分鐘通勤圈 生態協同:加強三江四山的協同保護利用推動金義一體化發展組織金義東浦同城圈金義東浦13、同城圈協同規劃圖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建設美麗義烏,優化生態農業空間格局生態空間格局農業空間格局自然保護地體系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土地綜合整治0415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新竹晨曲吳瑯慶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生態空間格局16市域生態空間格局圖一 江義烏江區域生態主軸“水清流暢、岸綠景美、山水相依、城河相宜、人河相親”的區域生態主軸北部結構性生態廊道南部結構性生態廊道主城南北的結構性生態廊道,聯系城市東西生態源地兩 廊構筑“一江兩廊五片、山水聯通”的生態空間格局五片山水聯通五片林地資源集中區城市生態安全屏障,也是水源涵養14、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要區域各支流水系和城鎮濕地維護南江、吳溪、銅溪、香溪等水系,以及幸福湖、雙江湖等綠肺的生態聯通功能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農業空間格局17市域農業空間格局圖一 區義亭-佛堂現代農業區以佛堂省級標桿性現代農業綜合區、義亭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糧食生產功能區為載體。引導規模化生產,穩定糧食生產基礎,建設高效農業和深加工平臺。四 片赤岸、上溪、大陳以及廿三里-福田-蘇溪四個特色農業產業片重點建設糧食基地,同時做優花卉苗木、茶葉、獼猴桃等優勢特色產業。規劃形成“一區、四片”的農業空間格局以優質集中連片耕地為依托,因地制宜、彰顯特色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15、2035年)18自然保護地體系以保持生態系統完整性為原則,將生態功能重要、生態系統脆弱、自然生態保護空缺的區域規劃為重要的自然生態空間,納入自然保護地體系,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生態安全方面發揮核心作用。4 處森林自然公園1 處濕地自然公園63.99平方千米(總面積)市域自然保護地分布圖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土地綜合整治19開展跨街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挖掘耕地補充潛力實施旱地改造水田提升耕地質量通過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拓展農業用地加強耕地生態景觀塑造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 保護區域性重要山脈格局保護海拔200米以上的重要山體,永久保留18處海拔500米以16、上的重要山峰。管控山地坡腳地帶探索低丘緩坡地帶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穩定林地資源總量,提升林地質量通過退建還林、退耕還林、成片植林等措施,彌補開發建設中占用的林地面積。提升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提升森林蓄積量和固土匯碳能力。保護水系藍色空間穩定一主兩副多溪的河網格局。優化百庫千塘的塊狀水域空間。優化千里渠網的微水域空間。全面加強濕地保護與修復對重要濕地實行名錄管理、分級保護,形成濕地資源保護網絡體系。加強義烏江江灘及通江河流、湖泊等重要濕地保護,提高濕地保護率。修復礦山礦坑生態環境廢棄礦山實施復綠工程,修復礦山礦坑生態環境。山體資源森林資源水系資源濕地資源礦產資源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7、1-2035年)推進城鄉均衡發展,優化城鎮空間格局城鎮空間格局公共中心體系公共服務設施布局開敞空間與綠地系統綜合整治與存量更新0520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吳貴明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城鎮空間格局21一主:一個品質主城規劃形成“一主、兩副、四組團”的市域城鎮空間格局兩副:兩個新動力副城四組團:四個特色:功能組團市域城鎮空間格局規劃圖雙江湖副城和蘇溪副城,與主城區融合一體,承載區域性的綜合節點功能。雙江湖副城重點培育科創、文旅功能,蘇溪副城帶動航運物流、先進制造功能發展。大陳、赤岸、上溪和義亭,推動四鎮趕超發展,培育先進制造、綠色動力、現代物18、流、康養文旅等專業化產業體系。義烏主城區,強化主城綜合服務、消費升級、文化展示等核心功能的帶動作用和對自貿產業體系的集聚能力,形成帶動全域發展的能級合力。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共中心體系22市域公共中心體系結構圖繡湖-商貿商圈主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區,服務全市以及更大區域城市主中心幸福湖CBD、北苑、廿三里、大陳、佛堂、赤岸、義亭、上溪、綜保區、高鐵新城片區級中心絲路金融小鎮副中心總部經濟區副中心雙江湖副中心蘇溪副中心城市副中心服務城鎮社區及村莊服務半徑500-800米社區級中心建設四級公共中心體系推動公共中心提質擴容,提升城市現代化國際化品質內涵雙江湖義烏市國19、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老人、病人、殘疾人、低收入者、婦女、兒童等六類人群為重點,提供全生命周期優質公共服務,建設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優質高效的現代化公共服務設施網絡,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醫療衛生教育體育社會福利文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23 教育普惠均衡保障基礎教育設施配置,高質量普及十五年教育結合雙江湖科技城建設,推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設施建設拓展終身教育設施布局,促進實現全民學習型社會 建設健康義烏打造浙中醫療高地,新建浙大四院雙江湖院區探索建立“114X”形式醫養結合機構服務體系 文化多彩惠民完善全市五館一院配置,建成博物館新館、美術館、大劇院等推進街鎮文化設20、施建設,每個街鎮布局一處文體活動中心 體育開放共享提升綜合體育中心,完善全民健身設施體系豐富休閑體育設施配置,社區居民10分鐘可達健身設施 養老安心無憂加快構建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完善殘疾人和孤殘兒童福利設施體育會展中心吳貴明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開敞空間與綠地系統24市域公園綠地體系布局規劃圖構建“市級公園-郊野公園-片區公園-社區公園”四級城鄉公園綠地體系;400平方米以上綠地及公共空間步行5分鐘覆蓋率達95%以上。6處市級公園:服務全市以及區域的游憩活動功能8處郊野公園:體現自然野趣,組織多樣化戶外活動23處片區公園:包括綜合公園21、和專類公園N處社區公園:服務半徑500米為標準,見縫插針增補社區公園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土地綜合整治與存量更新城鎮有機更新25著重提升用地績效合理挖潛流量規模充分盤活存量用地加強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土地集約節約原則一:騰籠換鳥植入總部經濟、自貿等核心功能原則二:完善配套優先保障城市公共配套設施用地原則三:守好底線保障工業用地底線和傳統制造業發展空間原則四:空間換土地以空間增容促進土地績效的提升盤活存量低效空間、滾動推進城鎮有機更新俯瞰城西主題公園何承寅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推動貿易升級與產業創新貿易空間布局物流空間布局產業空22、間布局創新空間布局0626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義烏至倫敦班列首發王建明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數字創新中心核心區,即出口板塊貿易空間布局27市域貿易空間格局規劃圖優化形成“一區三核”的貿易空間格局發揮自貿區政策優勢,推動進出口雙向驅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一體化發展一區三核數字自貿區,區內區外聯動發展新型貿易中心核心區,即進口轉口板塊貿易創新服務核心區,即貿易服務板塊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物流空間布局28市域物流空間格局規劃圖2個 核心樞紐國際陸港樞紐、蘇溪海港樞紐6個 物流中心義東北物流園、云驛小鎮、韻達小鎮、空港物流園、23、綜保區、國際商貿城3個 物流節點義亭、佛堂、廿三里2大 物流組團義西南物流組團、義東北物流組團規劃形成“2+2+6+3”的物流樞紐體系布局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完善多層次的物流設施體系,強化雙向開放流動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產業空間布局29市域產業空間格局規劃圖規劃形成“一帶、兩片、多點”的產業空間布局聚焦“4+X”現代化制造業體系,引領產業入園提效一帶兩片多點34平方千米智能顯示(省級)、綠色動力(市級)兩大萬畝千億產業平臺一條環城產業轉型提升帶市域多個特色產業節點,包括大陳前山、上溪松山等區塊近期工業用地穩定在34平方千米左右,遠期逐步提質優化義烏市國土空間總24、體規劃(2021-2035年)創新空間布局30市域創新空間格局規劃圖雙江湖科技城浙中科創大走廊重要的產業科技創新樞紐、策源中心一 核主城創意城區打造一批科技樓宇、城市“硅巷”等創新融合空間一 城絲路新區、綜保區、經開區強化專業服務創新功能三 區規劃形成“一核、一城、三區”的創新空間布局建設雙江湖科技城,支持浙中科創廊道建設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彰顯義烏城市內涵,加強文化保護和魅力塑造歷史文化保護魅力空間營造0731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繡湖四季美如畫金必亮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歷史文化保護構建由“古鎮古村、文物古跡、非物25、質文化遺產”構成的保護內容框架,實現各類歷史文化遺產的全面保護。城市森林趙梅碧攝世界文化遺產擬申報 1 處橋頭遺址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 1 處佛堂鎮省級 1 處赤岸鎮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 1 處倍磊村省級 6 處田心村、紅峰村、何店村、隴頭朱村、朱店村、喬亭村傳統村落國家級 13處倍磊村、紅峰村、何店村、隴頭朱村、朱店村、喬亭村、東朱村、雅端村、雅治街村、何宅村、寺前街村、缸窯村、尚陽村省級 5 處田心村、云山村、同裕村、黃山五村、苦竹塘村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 7 處、省級 12 處、市縣級 272 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 2 處、省級 12 處、市縣級 129 處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6、2035年)魅力空間營造33市域人文魅力空間格局規劃圖規劃形成“一老、一新、多點”的人文魅力空間彰顯義烏城市形象內涵,提升義烏城市品位一老:老城國際交往與區域消費核心區提升零售商業、時尚消費、文化休閑功能,促進國際文化交往一新:雙江湖城市新地標依托雙江湖自然景觀,結合南岸雙江湖科技城、北岸總部經濟中心、佛堂省級旅游度假區,塑造新時代城市新地標多點:多個特色文化魅力節點形成上溪、城西-義亭、佛堂、赤岸、大陳、蘇溪等多個特色文化魅力節點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推進綜合交通建設,強化基礎設施與安全韌性綜合交通體系基礎設施保障與安全韌性提升3408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7、-2035年)義烏港吳貴明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綜合交通體系35依托滬浙閩、義甬舟、溫義合三大通道,融合空港樞紐、高鐵樞紐、鐵路西貨站、蘇溪樞紐、義烏港五大港站,共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一 樞三 環環城路、陽光大道為內環,杭金衢、甬金、疏港高速為中環,外圍國省道為外環多 鐵在杭長高鐵、浙贛鐵路基礎上,新建杭溫高鐵、甬金鐵路、金義三四線等市域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規劃形成“一樞、多鐵、三環”的綜合交通體系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基礎設施保障與安全韌性提升36水資源保障給排水系統能源供應系統環境衛生系統新型基礎設施綜合防災體系通過境內水庫水源挖潛、義烏江水28、源挖潛、中水回用以及境外引水等途徑,新增2億立方米/年水資源,保障義烏用水總量平衡。構建城鄉一體、覆蓋全域的供水體系,至2035年,城鄉供水普及率達100%。新建地區、成片改造地區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體制,推進雨污分流、清污分離。構建以省大電網饋入為主、市內發電為輔的供電格局。形成以西氣東輸二線天然氣為主氣源,液化石油氣為補充的多氣源供氣格局。建立資源循環、高效安全、門類齊全、技術先進的固廢收運處置體系。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一般工業固廢收運體系三網融合。構建智能化信息網絡體系,積極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升級,建設義烏城市大腦。城市建成區75%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29、構建完善安全的城市防洪減災體系。充分利用公園、綠地、廣場、學校操場等空地為避震疏散場地。保障城市生命線設施在緊急狀態下良好運行。秋韻樓子榮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依托多規合一數字化平臺,建立整體智治新體系全域規劃編制傳導體系全過程規劃實施機制全流程數字化規劃管理和空間治理0937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夜幕下的商貿新區趙繼能攝義烏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全域規劃編制傳導體系38全過程規劃實施機制全流程數字化規劃管理和空間治理 建立“兩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兩級”為“市(縣)級、鎮級,“三類”包括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按單元范圍開展詳細規劃編制,實現單元規劃全覆蓋城鎮開發邊界內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編制郊野單元村莊規劃。建立常態化的考核和維護機制開展“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適時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動態維護調整。建設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統籌空間性規劃數據,按照浙江省國土空間專項規劃管理辦法要求,對各類國土空間專項規劃實行目錄清單管理,持續完善“多規合一”一張圖,推進空間治理數字化改革。完善國土空間規劃法規政策體系完善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鄉村建設用地盤活、城市更新等法規政策體系。探索土地用途兼容復合利用、地下空間系統開發等空間可持續利用政策創新。健全規劃實施監督和考核機制、完善績效考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