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物流加工中心項目立筒倉基坑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24082
2023-08-14
16頁
123.74KB
1、xx市xx糧食物流加工中心項目立筒倉基坑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施工單位:xx四建建設有限公司編制時間:年六月二十六日目 錄一、編制說明1二、工程概況11、總體概況12、場地概況23、地質條件34、基坑支護45、重點難點4三、施工部署51、施工目標52、施工流程53、主要施工方法6四、施工組織61、施工管理62、現(xiàn)場管理制度73、施工準備83.1 現(xiàn)場準備83.2 施工準備9五、主要資源計劃91、勞動力配置9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10六、進度計劃11七、土方開挖111、施工流程112、注意事項113、開挖順序124、超挖預防及處置125、技術要求12八、施工平面布置13九、質2、量、工期、安全管理及技術措施131、質量目標及質量保證措施132、工期保證措施153、安全保證措施16十、現(xiàn)場文明施工措施19十一、應急預案及救援措施211、存在的危險因素212、重大危險源辨識213、組織體系及相關機構職責224、基坑坍塌事故預警監(jiān)控及預防措施235、發(fā)生事故報告的緊急處置措施246、保障措施26一、編制說明1、編制依據1.1 xx科技(鄭州)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施工圖;1.2xx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勘察報告;1.3 現(xiàn)行國家有關工程施工規(guī)范、規(guī)程及技術標準;1.4我公司質量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長期的建筑施工經驗;2、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2.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 3、(GB50300-2013);2.2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GB50202-2013);2.3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 (JGJ33-2012);2.4 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 (JGJ46-2012);2.5 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 (JGJ120-2012);2.6 工程測量規(guī)范 (GB50026-2007);2.7 建筑基坑工程檢測技術規(guī)范 (GB50497-2009);二、工程概況1、總體概況工程名稱:xx糧食物流加工中心項目 立筒倉工程位置:xx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明珠路3號建設單位:xx惠安倉儲裝卸有限公司設計單位:xx科技(鄭州)有限公司施工單位:xx四建建設有限公司4、勘測單位:xx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監(jiān)理單位:xx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本工程立筒倉內徑14m,外徑14,5m,包括筒倉32座,星倉18座,整體按45和43布置,共2組。立筒倉基地占地面積6322.90m2。基礎為管樁加鋼筋砼筏板結構,筏板厚度2000mm,筏板底標高為-2.3m,局部-4.3m。管樁樁頂標高為-2.2m,局部-4.2m。本工程控制挖土標高為-2.4m,部分-4.4m。墊層面層控制標高-2.3m,部分-4.3m。本工程0.00相當于黃海高程8.38m。2、場地概況擬建場地位于xx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位于原明珠電廠廠區(qū),臨近江邊。場地南側圍墻外為城市道路,東側為業(yè)主倉庫(一層鋼結構廠房),5、西北側圍墻外有隔壁廠的車間及煙囪兩幢建筑物。本工程0.000相當于黃海高層8.380m,現(xiàn)有場地已經初步平整,場地自然地坪標高在-0.800-1.000m之間,東北高,西南低。現(xiàn)有場地已建施工圍墻,基本封閉。3、地質條件擬建場地地勢平坦,屬于沖擊平原地貌場地。3.1 其地質情況-1層素填土:灰黃色,灰色,稍濕,松散,土性主要為粉質粘土、碎石等組成。此層29個鉆孔均有揭露,層厚1.605.80m,平均3.41m,層頂高程7.548.59m,平均7.95m。-2層中(細)砂:灰黃色,飽和,松散,含少許粘粒,顆粒分選性差,含較多細砂。此層14個鉆孔有揭露。該層層厚0.606.60m,平均2.54m,6、層頂埋深2.303.70m,平均3.02m,層頂高程4.316.28m,平均5.07m。-2-1層淤泥質土、淤泥:深灰色、灰色、灰黑色等,流塑,飽和,主要成分為粘、粉粒,含多量有機質,土質滑膩,稍具臭味。此層29個鉆孔均有揭露。該層層厚3.8010.70m,平均7.98m,層頂埋深1.6010.10m,平均4.64m,層頂高程-2.066.01m,平均3.31m。-3層粉質粘土:灰色,灰褐色等,硬塑狀為主,含少許砂粒,粘性和韌性較差,干強度低,為泥巖風化殘積土。此層18個鉆孔有揭露,層厚1.104.50m,平均1.99m,層頂埋深12.0018.50m,平均16.74m,層頂高程-10.55-7、4.19m,平均-8.81m。3.2 地下水場地位于區(qū)域地下水的補給區(qū),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雨水降到地表,除了地表徑流以外,入滲的降水一部分在淺部巖土體中徑流并以潛流形式排泄,這部分地下水的徑流途徑和循環(huán)途徑均較短;一部分通過孔隙、裂隙下中深部滲流轉為埋藏型的基巖裂隙水,并通過深部基巖裂隙向外圍平原區(qū)徑流、排泄。地下水排泄的另一途徑為地表蒸發(fā)和植物葉面蒸騰。場地地下水動態(tài)變化較大。結合區(qū)域水文地質資料進行分析,總體上雨季地下水位升高,旱季地下水位降低,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變化特征,水位年變幅12m。勘察期間測得鉆孔的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為2.002.80m,標高為5.146.49m。4、基坑支護8、本工程局部-4.3m位置基坑需要采取基坑支護處理措施,處理方法是基坑周邊施工鋼板樁,集體施工方案另祥基坑支護專項方案。5、重點難點業(yè)主對本工期要求較高,擬定計劃今年春節(jié)前完成全部主體工程,因此如何保證工期是本工程的重點。其次本工程地下水位較高,因此基坑內的深井保護,排水管理是本工程的難點。三、施工部署1、施工目標工程質量:確保質量合格,爭創(chuàng)優(yōu)良工程。工期目標:本工程總工期為40天。具體開工日期根據業(yè)主要求確定。職業(yè)健康安全:杜絕死亡、重傷事故,輕傷事故率為2.文明施工:根據市政府有關要求,做好規(guī)范管理。環(huán)境保護:提高環(huán)保意識,控制噪聲污染、揚塵,控制固體廢棄物,控制污水排放。2、施工流程2.19、 本工程由于45筒庫緊靠工作塔,因為工作塔基坑支護還未施工,因此土方開挖先從43筒庫開始開挖。45筒庫整體土方先降至-2m,部分降至-3m,等工作塔基礎施工結束后再進行后續(xù)土方開挖。2.2 根據現(xiàn)場條件,43筒庫土方開挖時從西往東依次開挖,方便土方外運。2.7 開工及時進行基坑內塔吊基礎施工,盡快完成塔吊的安全裝,保證基礎施工時塔吊正常使用。3、主要施工方法3.1 基坑開挖深度在2m左右,考慮基坑明溝排水,工作面為每邊500mm,放坡系數按照1:1考慮。3.2 由于本工程為管樁基礎,土方開挖時要跟蹤檢查,防止挖機破壞管樁。開挖過程中預留200mm土方人工清理,隨挖隨清,樁身余土及時清理。3.310、 土方開挖過程中,嚴格控制基坑坑底標高及樁頂標高,截樁工程、老樁破除工程及時跟進。3.4 基坑采用明溝排水,溝寬200mm,溝深最淺處200mm,坡度1.5%,基坑周邊設置排水溝,43筒倉基坑四個角上設置4個集水坑,集水坑長寬深各1000mm,45筒倉長邊方向每邊設置三個集水坑,共6個集水坑。3.5 由于基坑土方開挖深度基本為回填土層深度,所以開挖過程中,要加強基坑邊坡監(jiān)護,如發(fā)生邊坡失穩(wěn)情況,采取打樁,堆砂袋等措施及時處理。四、施工組織1、施工管理在工程采用項目經理負責制、項目成本核算的項目法施工模式。以項目經理及主要技術管理人員組成管理層,對工程質量、工期目標、施工安全、文明施工、項目核算11、及施工全過程負責。本項目部組織結構如下圖所示: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工程師放線員翻樣員工長勞資員統(tǒng)計員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資料員核算員材料員機管員后勤管理員技術組綜合后勤組生產組瓦工班木工班鋼筋班砼班組水電班防水班機電班其他班2、現(xiàn)場管理制度2.1 項目部項目經理及管理人員(包括項目工程師、施工員、各專業(yè)工長、質檢員、安全員等)為常駐現(xiàn)場,在工程施工期間不得隨意離開,保證項目得到管理落實。2.2 項目經理代表企業(yè)法人在工程質量、工期、安全等方面向業(yè)主全面負責,并確保工程總目標的實現(xiàn)。項目總工程師是項目施工技術的第一責任人,質量、安全以及進行實施的組織者,同樣非常重要。因此,他們必須履行公司常駐現(xiàn)12、場的有關規(guī)定,并遵守下面的規(guī)定:2.2.1 本工程施工期間,不再參加其它任何中小型項目的投標工作及不再兼任任何中小項目的項目管理工作,以確保全身心地投入本項目的建設。2.2.2 因事外出必須向業(yè)主、監(jiān)理例行請假制度,并安排好現(xiàn)場各項工作,一般情況下不得離開工地,且離開工地必須明確行蹤,保持通訊聯(lián)絡。2.2.3 在工作中,必須嚴勵自律,同時應加強對項目施技人員的管理與學習培訓,努力提高項目部的整體素質與管理力度,主動與業(yè)主、監(jiān)理積極配合,確保工程施工的正常運行。3、施工準備3.1 現(xiàn)場準備1)現(xiàn)場出入口建沖洗臺,出門口鋪墊麻袋。2)現(xiàn)場出入口處有一高壓電纜溝,土方外運時必須鋪設鋼板,防止壓壞電纜13、溝。3)平整場地,清除障礙。4)做好夜間照明準備。5)每日提前完成土方開挖線,并隨時跟進測量,保證開挖線尺寸與標高。3.2 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熟悉施工圖紙。2)施工現(xiàn)場準備工作:地上、地下各種管線及障礙物的勘測定位;地上、地下障礙物的拆除;施工現(xiàn)場的平整;測量放線;臨時道路、臨時供水、供電等管線的敷設;臨時設施的搭設;現(xiàn)場照明設備的安裝。3)勞動組織準備:建立各施工部的管理組織,集結施工力量,組織勞動力進場,做好施工人員入場教育等工作。4)施工場外協(xié)調:協(xié)調交通、環(huán)衛(wèi)、市容的關系;協(xié)調擾民、民擾等前期的準備工作。五、主要資源計劃1、勞動力配置本工程土方開挖期間主要勞動力為土方開挖作業(yè)人員和14、部分配合勞力,主要有挖土機、翻斗車等司機、降水作業(yè)人員、人工挖土的作業(yè)人員以及配套的電工、測量輔助工、平整場地人員等。主要勞動力需用量如下表所示:序號工 種人數(人)職 責1降水作業(yè)4負責現(xiàn)場排水2挖掘機司機5負責土方施工3翻斗車司機15負責土方外運作業(yè)4測量工4負責測量放線、抄測標高5電工4負責電氣設備檢查、焊接作業(yè)6普工20負責清理基底土層至設計標高7瓦工20負責場地平整及準備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開挖階段主要涉及土方開挖、運輸,以及排水、監(jiān)控設備等,其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如下表所示: 序號設備名稱型號或規(guī)格功率數量1全站儀GTS-332/12水準儀/23挖掘機1m3/34翻斗車/155污水泵Q15、Y25-17-2234六、進度計劃土方開挖正常開挖后,40天結束。七、土方開挖1、施工流程施工準備工作場地平整施工控制點測放挖土控制線土方開挖施工(配合測量監(jiān)控)土方開挖至坑底(人工開挖排水溝及集水井)坑底人工整平。2、注意事項2.1 由于現(xiàn)場位于市區(qū),出口為市區(qū)城市干道,因此需要設置專人指揮,并保潔門口衛(wèi)生。2.2 土方開挖時應注意周邊建筑物是否發(fā)生下沉和變形,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有關單位報告并及時終止開挖。2.3 開挖過程中所有臨時邊坡均按照1:1控制,非工作機械應距坑邊不應少于5m,所有周轉材料和工程材料距坑邊及支護不少于8m。2.4 機械開挖一次達到底板墊層底標高,基底采用人工平整。2.5 16、挖土期間,基坑排水應安排24小時連班作業(yè),避免基坑積水。如遇雨天,應暫停施工,待晴天后,先排除基坑積水后方可作業(yè)。3、開挖順序土方開挖分為兩段, 先進行43筒庫基坑的開挖,由西向東依次開挖,在東南側收尾;后進行45筒庫基坑降土,降土由北向南依次進行,先深后淺,最后在南側收尾。4、超挖預防及處置4.1 為防止土方超挖,開挖時施工測量人員全程監(jiān)控,并設專人負責協(xié)調土方開挖與護坡施工的程序。4.2 土方開挖期間,由施工測量人員從地面原始高程點引測標高至管樁上10cm(樁頂設計標高),用紅油漆做好標志,以便控制槽底標高和樁頭標高。5、技術要求5.1 認真繪制基坑開挖圖,正確確定基坑開挖邊線和基底不同標17、高處的開挖深度,嚴禁超挖,亦不得欠挖。5.2 熟悉基坑開挖圖和施工現(xiàn)場周圍環(huán)境,確定合理的出土運行路線。5.3 現(xiàn)場運土車出口處做沖洗臺,對汽車輪胎進行出場前清洗。5.4 查明地下管線位置,如需保留,采取妥善措施并作出明顯標志后方可開挖。如開挖中發(fā)現(xiàn)不明管線,及時通知業(yè)主及有關部門進行協(xié)商處置。5.5 如需要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并在危險地段及轉角處設置警示標志,必要時派專人監(jiān)護。八、施工平面布置本工程現(xiàn)場利用原有建筑圍墻、圍護,現(xiàn)場東側、西側各設一大門,門設保安亭一個,采用封閉式施工管理,出入口設置洗車臺,現(xiàn)場辦公大門處樹立“七牌一圖”形象宣傳牌。1、現(xiàn)場臨時用水設計施工臨時用水直接從18、業(yè)主提供的用水接駁口接水即可。現(xiàn)場排水應結合今后主體結構施工的需求統(tǒng)籌考慮,基坑開挖階段,在不影響開挖施工的前提下,逐步完善排水系統(tǒng)的建立,及時將施工用水經沉淀后,排到市政管網,保持現(xiàn)場整潔。2、現(xiàn)場臨時用電設計施工臨時用電從建設單位提供的用電接入口接駁。電力負荷集中于電焊機、塔吊、鋼筋制作等施工用電,及現(xiàn)場施工的照明和辦公室用電,配電箱的位置依據現(xiàn)場平面布置確定。九、質量、工期、安全管理及技術措施1、質量目標及質量保證措施1.1 本工程質量總目標:確保工程合格,爭創(chuàng)省優(yōu)。為了達到該質量總目標,在施工全過程中,以經濟承包為杠桿,以全面推行IS0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為手段,開展全面質量19、管理工作。將質量總目標分解成各分項、工序分目標,將質量分目標落實到具體人頭上,實行經濟承包,對于關鍵工序實行重獎重罰,使項目每個員工都和質量目標掛鉤,最大限度調動和發(fā)揮每個員工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1.2 在施工過程中,成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以項目技術負責人、質檢員為骨干質量檢測小組,明確質量管理責任。根據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原因,由相關部門制定相應的措施。質量管理體系表如下: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技術交底,跟蹤檢查,收集及整理施工資料參與交底按交底要求跟蹤檢查驗收收集整理原材料及其他質保資料原材料質量驗收質量檢驗提供質量保證資料按交底單安排施工做好現(xiàn)場文明施工施工員質量員材料員工 長施 工 班 20、組按交底內容、操作規(guī)程、驗收規(guī)范進行施工1.3 質量保證措施施工前,技術負責人對施工人員進行施工交底,提出施工質量要求,有技術交底的資料; 以施工組織為工程質量管理的基本單位,對控制質量起關鍵作用,按施工技術要求逐項檢查填寫原始記錄和質量檢查記錄,并收集整理的隱蔽工程檢查記錄。 質檢員對施工工程質量負責監(jiān)督和檢查,對施工的質檢設備、操作方法、自檢結果、檢驗資料等進行查證檢驗,并對分項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抽檢;2、工期保證措施2.1 工期目標:根據工程量情況和工序安排,本著盡量縮短工期的原則,在加大機械、人工投放的基礎上,確保工期達到預期目標。2.2 施工進度計劃的控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動態(tài)控制過程,21、施工現(xiàn)場的條件和情況千變萬化,項目經理部要及時了解和掌握與施工進度有關的信息,不斷將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進行比較,運用PDCA原理,一旦發(fā)現(xiàn)進度拖后,要分析原因,并系統(tǒng)分析對后續(xù)工作會產生的影響,在此基礎制度調整措施,以保證項目最終按預定目標實現(xiàn)。2.3 確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項目經理部要做到靠前指揮,高速運轉,所配備的人員要業(yè)務精、技術好、事業(yè)心強; 合理組織、流水作業(yè),施工中作業(yè)區(qū)內組織土方、瓦工、防水施工組等,按流水段劃分進行流水作業(yè); 建立現(xiàn)場會、協(xié)調會制度,加強信息反饋,及時調整計劃。保證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效率,做好成品保護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加快施工進度; 因設計圖紙本身欠缺而變更22、或補充造成增量、返工,打亂施工流水節(jié)奏,致使施工減速、延期甚至停頓。針對這些問題,項目經理部要通過理解圖紙與業(yè)主意圖,進行自審、會審與監(jiān)理、設計院交流,采取主動姿態(tài),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事前預控,把影響降到最低; 安排各工種足夠的施工隊伍,進入現(xiàn)場施工,選擇與本公司良好、質量可靠地施工隊伍,優(yōu)化工作的技術等級和思想、身體素質的配備與管理,保證工期的實現(xiàn)。保證資料配置,根據進度計劃和月、周計劃詳細編制有關資料供應計劃。3、安全保證措施3.1 安全管理體系在本工程中施工,成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以項目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為骨干的安全檢查小組,明確項目經理為工程安全的第一負責人。3.2 安全管理制度在現(xiàn)場23、施工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禁違規(guī)作業(yè),杜絕人身傷亡和設備不安全事故。 施工過程中項目經理部嚴格執(zhí)行公司制度的安全管理制度; 明確各項管理人員的安全崗位責任制,建立安全教育制度。規(guī)定對所有進場的職工、民工要進行入場安全教育及針對本工種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教育。需持證上崗的特殊工人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并取得有關部門頒發(fā)的合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各班組每天上班前,應做好班前安全施工教育。 堅持安全檢查制度。每月由公司安全生產部牽頭對工地進行不定期檢查,項目專職安全員必須天天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隱患做好文字記錄,并落實到責任人限期整改完畢,對危及人身安全的險情,必須立即整改。每項要整改的問題完24、成后由安全員進行驗證。 堅持安全交底制度。技術人員編制施工方案、技術措施時,必須編制詳細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員進行書面交底,雙方簽字認可。 堅持安全例會制度。由項目安全員主持,各班組專兼職安全員參加,總結本周安全情況,安排下周安全工作。 安全事故處理制度。現(xiàn)場發(fā)生的安全事故,都要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查明原因,教育大家,并落實整改措施。重大事故必須及時向上級部門及地方有關部門匯報,積極配合和接收有關部門的調查和處理。3.3 安全生產保證措施 全體人員應認真執(zhí)行各工序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及有關規(guī)定。 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員要向操作人員做專項技術安全交底,關鍵部分要下技術指導書。 25、施工人員進入現(xiàn)場要服從安全員的指揮和監(jiān)督。進場施工人員必須符合有關市勞務人員用工的有關規(guī)定及條例,證件齊全。 施工人員進入現(xiàn)場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每天班前五分鐘,施工管理人員要向操作人員作施工安全注意事項專項交底。 夜間施工,工地應有足夠的照明。土方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在進場前進行徹底的檢修和保養(yǎng),確保施工期間機械的正常運轉。 土方開挖后,按現(xiàn)場安全防護要求在基坑的周圍搭設安全保護欄桿,避免人員跌落坑中。3.3.9 施工中如遇地下障礙物(包括古墓、各種管道、管溝、電纜、人防等)時,立即暫停施工,及時上報,待妥善處理后方可繼續(xù)施工。十、現(xiàn)場文明施工措施1、減少噪音、降低環(huán)境污染技術措施1.126、 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施工機械、設備要求噪音低、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達不到要求的機械設備禁止進入施工現(xiàn)場。1.2 合理安排工期,盡量避免夜間施工,土方開挖時,如夜間施工時,運土車輛在停放時必須熄火,降低施工噪音,減少環(huán)境污染。土方外運時,土方車必須覆蓋,防止灑落,隨時清掃施工現(xiàn)場及運輸道路,減少污染。2.現(xiàn)場文明施工措施2.1 現(xiàn)場衛(wèi)生措施明確施工現(xiàn)場的衛(wèi)生負責人;設置足夠的垃圾坑和垃圾桶,定期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清理垃圾,施藥除“四害”;建筑垃圾必須集中堆放并及時清運;工地應設茶水桶;場地出入口做到地面硬化,設有洗車臺由專人管理,防止車輪上所帶的泥土污染道路;加強現(xiàn)場用水,排污管理,保證排水暢通無積水27、,場地整潔無垃圾。2.2 現(xiàn)場文明生產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保衛(wèi)制度,落實治安、防火、計劃生產管理責任人; 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佩帶安全帽,管理人員與作業(yè)人員安全帽分顏色區(qū)別; 工器具擺放整齊、材料堆放整齊并編號,做到電線不亂拉、器具不亂放、雜物不亂丟;凡進場的材料按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齊,保持施工道路暢通無阻。現(xiàn)場使用的機械設備要擺放整齊,機身保持清潔,安全裝置靈敏有限,機具及時清理;2.3 辦公、生活設施的管理 不得亂拉亂接電線,宿舍內不得使用電爐、電飯煲等高瓦數電器;衛(wèi)生間要用水經常沖洗,各區(qū)域要有衛(wèi)生責任人; 現(xiàn)場施工時,保證茶水供應;工地配置急救藥箱,箱內藥品齊全、有效; 嚴格執(zhí)行有關規(guī)定28、,板栗各種必辦的施工手續(xù),控制好施工噪聲,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建立來客登記制度,為來訪者配備安全帽才能進入施工現(xiàn)場。2.4 噪音、粉塵控制措施 設備必須按維修要求定期檢修保養(yǎng)、潤滑,確保機器正常運轉,降低噪聲;材料設備搬運、安裝時輕拿輕放,降低噪聲污染;2.4.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由于施工不能中斷技術原因和其它特殊情況,若需夜間連續(xù)施工作業(yè)的,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huán)保部門申請,取得相應許可證方可施工。2.4.3進行施工現(xiàn)場場地硬化和綠化,經常灑水、減少粉塵污染;禁止在施工現(xiàn)場焚燒廢舊材料、有毒、有害和惡臭氣味的物質。裝運工程渣土的車輛,派專人負責清掃道路及沖洗,保證行駛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環(huán)境。十一29、應急預案及救援措施1、存在的危險因素基坑施工存在有人員高處墜落和落物打擊以及邊坡造成坍塌的危險因素。預防基坑施工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坍塌事故是安全工作重點。2、重大危險源辨識序號危險源事故特性是否重大危險源1無序開挖、超挖基坑變形坍塌Y2明溝排水不到位基坑變形坍塌Y3基坑臨邊堆載過大基坑變形坍塌Y3、組織體系及相關機構職責3.1 組織體系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公司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領導機構、綜合協(xié)調指揮機構、專業(yè)協(xié)調指揮機構、應急支持保障部門、應急救援隊伍組成。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為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綜合協(xié)調指揮機構為項目部工程部,質安30、部具體承擔事故應急管理工作。項目部應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應急救援專業(yè)隊、義務搶險隊、以及當地社區(qū)民眾等。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各小組負責按照職責履行本小組的應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職責,負責制訂并實施有關具體應急措施。3.2 應急響應機構應急救援指揮組織機構系統(tǒng)(如下圖:)總指揮:楊 俊副總指揮:彭文林副總指揮:笪紅菊賈君鵬周鈺劉旭東吳培高文榮3.3 應急指揮機構人員配置以項目部主要骨干組建應急救援指揮機構。項目經理楊俊為總指揮,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程師為副總指揮,成員為項目部技術部、質量安全部、工程部、設備材料部的有關負責人,負責應急時人、機、料的組織實施。指揮機構:工地成立應急救援行動組,組長由31、工地安全責任人笪紅菊擔任,副組長分別為劉旭東、陳東升。4、基坑坍塌事故預警監(jiān)控及預防措施項目部工程部、質安部、測量班應當加強對以上重大危險源的監(jiān)控,對有可能引起基坑失穩(wěn)、坍塌的重要險情時,必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重大危險,同時將相關信息向項目經理和項目總工報告。當險情持續(xù)發(fā)展、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時,項目經理應及時決策、宣布啟動應急預案,同時向公司應急狀態(tài)機構小組報告情況。應急狀態(tài)啟動后,應急狀態(tài)機構各職責人員均應駐守現(xiàn)場,隨時待命,不得擅自離開。5、發(fā)生事故報告的緊急處置措施5.1事故處理流程圖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方法措施建議,應先由事故單位負責處理,并把處理意見上報工程部。對于重傷、32、死亡或非傷亡的重、特大事故,管理者代表應組織、主持召開事故現(xiàn)場會,與會人員應包括事故單位相關人員,以及工程部、技術部、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設備材料部、黨群工作部等有關負責人。事故處理應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四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的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進行,防止類似事故發(fā)生。事故應急處理流程圖:事故發(fā)生后事故報告事故現(xiàn)場保護事故調查事故分析事故處理事故報告撰寫事故材料歸檔1、企業(yè)內部報告;2、企業(yè)向有關部門報告。1、事故調查組的組成;2、事故過程的調查;3、人員傷亡情況調查;4、財產損失情況調查;5事故事實材33、料的調查。1、事故原因分析;2、事故責任分析;3、事故預防措施分析。1、事故責任者處理;2、事故善后處理。5.2 現(xiàn)場搶救事故發(fā)生后,項目部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超出項目部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現(xiàn)場總指揮及時報請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實施救援。項目部由項目經理啟動并實施本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救援,并及時向上一級應急救援機構報告工作進展情況。5.3 應急恢復妥善處理事故后,要把事故處理的意見及方法措施建議上報,并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分析導致事故的原因,以防止類似事故的發(fā)生。對應急物質進行檢查清理,及時補充,確保應急資源和條件充足。5.4 應急結束當遇險人員全部得救或得到救治,坍塌事故現(xiàn)場34、得以控制或恢復,環(huán)境、安全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現(xiàn)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和批準,現(xiàn)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xiàn)場。由現(xiàn)場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宣布應急結束。6、保障措施6.1 通信與信息保障建立健全項目部應急救援信息系統(tǒng)和基坑安全監(jiān)測信息報告處理系統(tǒng);建立完善救援力量和資源信息數據庫,為應急決策提供相關信息支持。6.2 應急支援與保障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項目部應組建和完善本工地的現(xiàn)場救援小組。工程部和安全部門對其進行事故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和工程搶險方面技術交底,同時結合實際組織應急演練活動。公司安全部門負責檢查并掌握項目部相關應急救援力35、量的建設和準備情況。啟動地方政府應急響應后,應急隊伍保障以政府組織力量為主,我部積極參與。發(fā)生基坑嚴重坍塌后,項目部根據救援需要及時通報當地交通管理部門提供交通運輸保障。對事故現(xiàn)場進行道路交通管制,根據需要開設應急救援特別通道,道路受損時應迅速組織搶修,確保救災物資、器材和人員運送及時到位,滿足應急處置工作需要。項目部啟動應急響應后,根據情況成立應急救援專家組,為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要充分利用公司的技術專家和安全機構,研究應急救援重大問題,為正確決策提供技術支持。6.3 宣傳、培訓和演習項目部安全部負責組織應急法律法規(guī)和應急救援預案、事故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常識的宣傳工作,各部門和協(xié)作隊伍提供相關支持并積極參加。應急救援各小組成員以及總指揮應熟悉應急救援預案,掌握救援職責,負責本部門內部相關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員的危機意識和應急搶險能力。項目部安全部、工程部組織應急救援人員以及義務搶險人員參加的應急知識培訓。預警及應急救援機制建立、確定并經有效的培訓后,項目部應適時組織預警及應急救援演練,以使員工熟悉并掌握預案有關要求、提高應急反應協(xié)調能力、改進預案存在的缺陷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