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加氣站突發事故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24769
2023-08-14
18頁
266.52KB
1、CNG加氣站事故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為了及時,快速有效,妥善處置CNG加氣站意外發生的各種突發事故事件,充分發揮現場第一人應對突發事故事件的反應能力,加快信息傳遞速度,便于上級及有關部門快速組織救援行動,控制事態的發展。特制定本預案。1.2編制依據除依據綜合預案的一句以外,還依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制定和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晉政辦發200946號)山西省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晉政辦發200947號)等xx市城市天然氣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文件號:2004K-063)(xx計研究院2004年12月)xx市城市天然氣利用工程(CNG加氣站)(工號:2005-130)(x2、x計研究院2008.7)xx天然氣有限公司xx加氣站改造工程(工程號:92689)(xx設計研究院2008.8)1.3適用范圍xxCNG加氣站。包括:因天然氣泄漏發生火險、火災、人生傷亡、財產損失的重大事件。1.4應急預案體系見綜合預案1.4.1。2危險性分析2.1事故分類1) 上游氣源發生安全事故,導致停氣。2)加氣站內設備發生漏氣,燃燒,爆炸等安全事故,造成設備損壞,人員傷亡。3)地震、洪水、雷擊等自然災害導致加氣站設備損傷,氣源輸送受阻。主要設備包括:加氣站高、低壓配電室;變壓器室;壓縮機;干燥器;優先控制盤;加氣機;加氣柱;儲氣井;交叉供氣控制柜;安全控制柜等。2.2事故因素分析2.23、.1生產裝置運行工程中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分析1)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危險物質為天然氣,主要設備有:壓縮機、過濾器、干燥器、加氣機、儲氣井等。2)壓縮機進氣壓力:1.62.5MPa;出氣壓力:25MPa。壓縮機為露天設置。該單元存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火災、爆炸、窒息、機械傷害、觸電、噪聲危害等。3)火災爆炸:如果系統或設備發生天然氣泄漏,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將很快向四周擴散。當空氣中天然氣的含量達到爆炸范圍內時,遇明火等火源將爆炸著火,從而釀成事故。4)窒息:天然氣中的主要成份甲烷為窒息性物質,如果天然氣大量泄漏,將取代空氣中的氧氣而降低其濃度。因而會導致人員窒息。5)噪聲:噪聲主要來源于壓4、縮機的運行和高壓天然氣在管道中輸送所產生。2.2.2儲運設備的安全分析本項目儲運過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物料是天然氣。儲存方式為地下儲氣井;運輸方式有管道運輸、CNG撬裝拖車。儲存過程中主要危險為有害因素:壓縮天然氣(CNG)采用常溫高壓貯存的地下儲氣井。因此,儲存過程中的危險主要來自產品CNG的儲存過程。儲存過程中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火災、爆炸、窒息等。儲氣井選用材質是否符合要求、壓力儲氣井是否按規定定期檢測檢驗。設備帶病運行等也可能導致爆炸事故的發生。儲氣井安全裝置失效(如安全閥、自動報警儀等),在超壓時可能引起爆炸事故。2.2.3天然氣化學性質分析原料天然氣的密度為0.695Kg/m3,比重0.5、537,爆炸極限4.5714.57%、主要組分為CH4(96.1mol%),甲烷屬一級可燃氣體,甲類火災危險性,最小點火能量僅為0.28MJ,燃燒速度快,燃燒熱值高(平均熱值為7825-8708kcal/m3),擴散系數為0.196,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極易燃燒、爆炸,并且擴散能力強,火勢蔓延迅速,一旦發生火災難以施救。另外,甲烷屬“單純窒息性”氣體,長期接觸可導致神經衰弱綜合癥。高濃度時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氣中甲烷濃度達到25-30%時,可引起頭疼、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若不及時脫離,可窒息死亡。因此,天然氣具有易燃、易爆、窒息性。3.3主要職業6、危害性分析3.3.1泄漏危害壓縮天然氣生產過程為密閉狀態,高壓常溫儲存,作業過程中,尤其是檢修過程中,泄露易對作業人員造成沖擊、凍傷等危害。3.3.2噪聲危害本項目的噪聲主要來源于壓縮機、管道中輸送的噪聲,此類為連續噪聲源。此外,還有安全閥泄壓,放空等氣體放空噪聲,屬間隔噪聲源。噪聲使人煩躁、頭暈、心悸,長時間在高噪聲環境中作業會損傷聽力,而且對神經、心臟及消化系統也會產生不良影響。3.3.3振動危害振動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其影響范圍涉及人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以及聽覺、視覺、人體平衡等許多方面。當振動比較強烈時,會造成骨骼、肌肉、關節及韌帶的嚴重損傷;當7、振動頻率和人體內臟器官的固有頻率接近時,還會由于引起共振而造成內臟器官損傷,導致呼吸加快、血壓改變、心跳加快、心肌輸出血量減少等;在消化系統方面則會導致胃腸蠕動增加、胃下垂、胃液分泌和消化能力下降、肝臟的解毒功能代謝發生障礙等;在神經系統方面則會造成失眠、交感神經興奮、腱反射減退或手指顫動等。人長期處于振動環境中,會由于接觸不同頻率的振動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3.4重大危險源辨識結果序號觸發事件形成事故原因事件危險后果建議措施1天然氣泄漏爆炸性氣體達爆炸極限1.設備、管道、管件、閥門、法蘭等部件腐蝕,變形,移位,和破裂;2.超壓;3. 靜電聚積人員傷亡設備損壞1.輸送氣體的管道、管件、閥門、法8、蘭等部件應保證無腐蝕,變形,移位和破裂以及保溫層完好;2.應定期檢測管道,嚴重腐蝕的管道和管件要及時更換;3.嚴格控制工藝指標,不得超過設計壓力運行,嚴禁強烈震動;防止超壓;靜電導除。4.設置可燃氣體報警儀。5.選用防爆電機。6.禁止違章動火。7.在處理設備故障和設備檢修時,必須穿好防靜電工作服。2設備易爆介質倒流進入管道內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1.檢修時,為采去堵盲板與系統切斷措施,在易燃氣體存在下動火而爆炸。2.檢修后,置換不合格開車。人員傷亡設備損壞1.檢修動火前必須按規定抽堵盲板,專人負責,確保盲板質量,并不得隨意代替,切斷與生產系統的聯系,檢修完畢后及時抽掉盲板。2.加強維護管理。3.檢9、修前必須進行徹底置換,吹洗,排盡殘存天然氣質,動火前先作動火分析,確認合格后方可動火。4.嚴格遵守操作規程。5.保證安裝質量,確保設備密封。6.檢修后,置換動火分析合格開車。3違章動火動火前未作動火分析,為辦動火許可證,引起易燃介質發生爆炸設備損傷人員傷亡動火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動火制度,并采取嚴格的防范措施。4設備超溫、超壓未及時發現儀表失靈設備損傷人員傷亡1.溫度、壓力表應定期校驗,不合格的溫度、壓力表應及時修復和更換。2.加強技術管理,健全規章制度。3.操作工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5檢修未與生產系統隔絕不與生產系統隔絕動火;檢修前后未按規定抽堵盲板,或盲板質量不合格;檢修后未及時抽掉盲板而造成10、運行中超壓;設備損傷人員傷亡動火前應與生產系統有效隔絕;所用盲板質量應符合要求;檢修后按規定抽堵盲板。6電氣設備或線路電氣設備或線路長期過負荷,短路或受外界影響等原因造成過熱而著火等設備損傷設置可靠的過負荷,短路保護設施;變配電室建筑設施要有防火,防水,防雷及防小動物進入的措施;注意對外界火源的隔離與保護。4 加氣站加氣站周邊環境概況xx天然氣有限公司CNG加氣站位于xx市小店區xx鄉后所營村東北處。CNG加氣站的東側為xx天然氣有限公司天然氣門站,與天然氣門站以圍墻相隔,圍墻中間設聯系門。天然氣門站東面為xx派出所,xx派出所有兩處建筑分別為xx派出所餐廳、xx派出所四層辦公樓;站區南面為武11、洛路;站區西面為馬練營路;站區周邊為農田。站區北面隔一條鄉村路為蔬菜大棚。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和空曠,較適合于其經營活動,安全系數高。5 消防設備分布及應急處理5.1 站區消防器材分布圖站區消防器材分布圖見下圖。5.2 消防應急處理加氣站一旦發生火災、爆炸或非火災爆炸的泄漏事故,絕不可驚慌失措,一定要沉著冷靜并迅速正確地予以處置,全力將事故控制在萌芽階段,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其處置要點主要是: 1)要明確各自的分工職責。站長或值班長負責事故處置分工和指令下達;機房操作工和維修工負責截斷氣源,包括關閉總進氣閥和站區消防器材分布圖儲氣裝置的進出氣閥;電工負責截斷12、電源;加氣工、門衛或其余人員負責滅火、報警和警衛等。 2)要采取正確得當的措施。CNG加氣站多數事故最終都會導致火災發生,在消防警力尚未到達之前,要充分利用加氣站站區設置的各種常規消防器材,竭盡全力阻止初期火災擴大蔓延。如果儲氣瓶、儲氣罐或輸氣管道發生破裂爆炸,必須果斷關閥斷氣。 3)要注意盡可能避免這些消防水浸入設備內部,以防止與CH4中的H4S結合生成氫硫酸而緩慢腐蝕這些管道及設備。 4)要控制可能引發的一切著火能源。事故發生時,已屬于非正常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必須嚴格控制所有可能引起火災或爆炸的點火能源,如正常運行的電氣設備和電氣開關,生活用火及明火,金屬撞擊火花,靜電火花以及處于工作狀13、態的手機機產生的火花等。6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6.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總指揮為公司負責CNG項目副總經理。其他見綜合預案3.16.2應急救援組人員職責見綜合預案3.26.3應急信息流程圖 公司領導戶內巡檢員管道巡線員 場站值班員 報 指 告 令110公司生產調度中心 信息來源市政府相關部門119市應急平臺96577服務熱線居民或路人派出急修工作人員市委現場確認否市政府 是政府相關部門市應急辦 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 上報市城管委 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安監局省天然氣公司xx煤氣化集團應急救援小組到位6.4信息監控與報告見綜合預案4.3.36.5 預警預防行動1)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確認可能導致14、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信息后,啟動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公司進入緊急狀態,各應急部門開始工作。首先進行受傷人員搶救工作,同時研究應急搶險方案。初步方案確定以后,經應急總指揮批準,常務副總指揮負責實施。通知應急搶險隊伍采取相應行動,劃出危險區域,進行預防,疏散無關人員,開始應急搶險。當公司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認為需要支援時,請求上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協調。2)突發應急響應預警公告發布單位級(紅色)、級(橙色)緊急響應的預警公告由市應急委員會發布,并組織實施。級(黃色)、級(藍色)緊急響應的預警公告由市城管委應急辦發布,并組織實施。7 站內職責分工 一旦發生事故,應全員投入搶救。為做到忙而不亂,應對員工進行15、職責分工并進行事前培訓及演練。根據加氣站的工藝及管理情況,大致可作以下職責分工:1)公司領導負責指揮整個系統的應急救援2)主管領導或站長負責指揮事故的處理,根據事前的職責分工組織斷電斷氣,滅火,警報,待事故得以控制后隔離和保護現場。3)班長或安全員協助站長對事故認真處理。站長不在時,全權負責指揮事故的處理和善后工作,并及時上報。4)操作工,維修工,負責切斷氣源;并根據管道流程分別負責關閉總進氣閥及相關閥門。5)電工,負責切斷氣源,包括動力和照明電。對于爆炸或泄漏事故應迅速果斷;對于燃燒事故,其照明電可根據現場情況,酌情處理。同時,迅速使用滅火器具進行滅火;如火苗難以撲滅,進行電話報警;當發生爆16、炸或泄露事故時,負責隔離現場及警衛。8 報警、通訊聯絡方式8.1 公司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調度室電話:xx加氣站應急電話:8.2 公司內部報告方式綜合預案4.3.29 險情級別及事故類型9.1險情級別見綜合預案1.3.39.2事故類別一是燃燒;二是泄漏后爆炸;三是燃燒后爆炸;四是爆炸后燃燒。不管哪種事故發生,其后果均相當嚴重,故首先應加強防范,杜絕事故的發生。在平時,全站員工應當認真鉆研技術,熟悉加氣站生產工藝,了解事故發生的危害性,提高安全意識,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力爭將工作做到萬無一失。同時要加強對預案的研究和現場演練,一旦發生事故,能夠按照預案程序及時處理。9.2.1 燃燒氣站燃燒應有兩個17、條件,一是氣體外泄,二是有火源。氣體外泄的可能發生地點很多,管道、閥門、氣瓶、壓縮機、干燥器、回收罐、儲氣井、過濾罐等都有可能發生泄漏,故除了平時加強維修保養外,另一個重要的就是運行過程中的檢查,發現漏氣,應立即處理,切莫大意,首先把好防止氣體泄漏這個關。二是防火源。氣站生產火源的可能性有電器設備產生火花(含電線接頭松動,電機封閉不嚴)、金屬碰撞產生火花、靜電產生火花(設備靜電如加氣槍、天然氣管道、工人穿化纖衣服、普通手電筒等)、操作失誤、加熱設備故障等及其他火源。防范應加強設備維修檢查,含接地線、管道接地跨接卡等,另外,維修時盡量避免敲擊、碰撞,必要時切斷氣源并作好防護。同時工人上班不得穿化18、纖服裝。9.2.2泄漏后爆炸 氣站爆炸,主要是管道、設備、壓力超過了管道設備能夠承受的強度而發生,通常由兩個方面構成,一是系統壓力超過允許壓力,最終超過設備及配件的強度極限而爆炸或局部炸裂。二是因設備、管道及配件等在運行中,由于腐蝕、疲勞損傷等因素,降低了強度,降低了承受能力,而發生炸裂和管道接頭松脫產生泄漏,此類事故的預防應從防止超過和加強維護入手。對于超壓運行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因此在設備和維修中,一定要定期送檢系統安全閥及壓力表等強制檢驗器械,防止因設備失效而超壓。對于腐蝕、疲勞等降低強度的防范,則要求加強維修保養來解決。對于氣瓶一是要防止因H2S的侵蝕產生氫脆現象,二是要定期送檢。9.219、.3 燃燒后爆炸氣體燃燒如不能迅速撲滅,將會導致氣站容器的加溫,氣壓迅速升高,如安全裝置一時排氣不暢,即有可能發生爆炸。此種情況一般不易發生,因氣瓶等在設計試驗時,即作過該類似實驗。但如火勢過大,加熱過快,造成壓力上升過快,也可能發生。另一種就是爆燃,由于燃燒加溫,容器內的天然氣通過安全閥外泄,與空氣形成515的混合比時,一旦接觸火源,即有可能發生爆燃。故氣瓶庫的建筑不宜封閉,也不宜僅靠排風扇通風,而應采用敞開式或半敞開式,至少應有天窗,并應與機房、站房等用防火隔墻隔開,減少上述事故發生的可能性。9.2.4 爆炸后燃燒一旦設備、管道等發生爆炸,均有天然氣外泄,如外部無火源,也未發生劇烈碰撞,一20、般不會燃燒,如仍有氣源流經爆裂點,就有可能源源不斷地大量外泄天然氣,與空氣形成可燃混合氣,此時十分危險,稍有不慎,便可能發生爆炸后燃燒事故。10 事故處理10.1 事故類型、區域1)加氣站發生的事故主要為燃燒或爆炸。二者同時發生,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事故,發現者必須立即上報,同時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如斷氣、斷電、關閉閥門等。2) 整個CNG加氣站可分為儲存區(儲氣井)、工藝區(壓縮機及干燥器)、售氣區(加氣機、加氣柱)、監控室;區域間靠埋地管線連通,并有氣動或手動閥門控制,其中監控室是加氣站管理的核心,可以監控站內各區的實際生產情況。見下圖注釋:A1:1號壓縮機出氣閥 B1:1號壓縮機排污閥 G21、1:高壓售氣閥 G2:中壓售氣閥A2:2號壓縮機出氣閥 B2:2號壓縮機排污閥 G3:低壓售氣閥A3:3號壓縮機出氣閥 B3:3號壓縮機排污閥 H1:高壓售氣放散閥 H2:中壓售氣放散閥C1:交1閥 C2:交2閥 H3:低壓售氣放散閥C3:交3閥 C4:交4閥 I1:1號檢修低壓閥 I2:1號檢修中壓閥D1:柱1入口閥 D2:柱2入口閥 I3:1號檢修高壓閥D3:柱3入口閥 D4:柱4入口閥 I4:2號售氣機低壓閥 I5:2號售氣機中壓閥E1、E2:1號低壓井前閥 E3、E4:2號低壓井前閥 I6:2號售氣機高壓閥E5、E6:中壓井前閥 E7、E8:高壓井前閥 其中:代表安全閥 代表壓力表F122、:高售氣安全閥前閥 F2:中售氣安全閥前閥 - 為排污線路 F3:低售氣安全閥前閥 為天然氣線路10.2 事故的處理1)如果1號加氣柱發生輕微漏氣,應首先關閉加氣柱開關,查明原因,如為加氣柱零部件或軟管漏氣,此時由維修工進行零部件與軟管的更換。例為1號加氣柱內部漏氣,應首先關閉加氣柱開關,然后關閉上游閥門D1,如果仍有漏氣現象,說明D1閥門內漏,此時當C1、C2關、C3、C4開,應關閉A1閥門。2)如果2號加氣柱發生輕微漏氣,應首先關閉加氣柱開關,查明原因,如為加氣柱零部件或軟管漏氣,此時由維修工進行零部件與軟管的更換。如為2號加氣柱內部漏氣,應首先關閉加氣柱開關,然后關閉上游閥門D2,如果仍23、有漏氣現象,說明D2閥門內漏,此時當C1、C2關、C3、C4開,應關閉A2閥門。3)如果3號加氣柱發生輕微漏氣,應首先關閉加氣柱開關,查明原因,如為加氣柱零部件或軟管漏氣,此時由維修工進行零部件與軟管的更換。如為3號加氣柱內部漏氣,應首先關閉加氣柱開關,然后關閉上游閥門D3,如果仍有漏氣現象,說明D3閥門內漏,此時當C1、C2關、C3、C4開,應關閉A3閥門。4)如果4號加氣柱發生輕微漏氣,應首先關閉加氣柱開關,查明原因,如為加氣柱零部件或軟管漏氣,此時由維修工進行零部件與軟管的更換。如為4號加氣柱內部漏氣,應首先關閉加氣柱開關,然后關閉上游閥門D4,如果仍有漏氣現象,說明D4閥門內漏,此時當24、C1、C2關、C3、C4開,應關閉C4閥門、A3閥門。5)如果1號售氣機發生輕微漏氣,應關閉售氣機應急球閥,并查明原因,如為零部件或軟管漏氣,此時應由維修工進行部件更換與軟管的更換。如果仍有漏氣現象,由加氣工關閉I1、I2、I3,如果關閉I1、I2、I3后仍有漏氣現象,說明I1、I2、I3閥門有內漏,此時應由維修工關閉G1、G2、G3,同時打開H1、H2、H3對管路中的余氣進行放散。6)如果2號售氣機發生輕微漏氣,應關閉售氣機應急球閥,并查明原因,如為零部件或軟管漏氣,此時應由維修工進行部件更換與軟管的更換。如果仍有漏氣現象,由加氣工關閉I4、I5、I6,如果關閉I4、I5、I6后仍有漏氣現象25、,說明I4、I5、I6閥門有內漏,此時應由維修工關閉G1、G2、G3,同時打開H1、H2、H3對管路中的余氣進行放散。7)如果車輛在加氣時,車輛元件故障引起漏氣時,應立即關閉售氣機。關閉車上瓶組閥門,拔下加氣槍并復位,設置警戒線,線內禁止車輛發動,由加氣工協助司機將故障車推離站區。8)值班室報警器發生報警時,應關閉加氣柱(機)、壓縮機,停止加氣,設置警戒線,禁止車輛發動,禁止明火,及時查明泄露原因,報告上級,并由專業人員來處理。9)站區內發生大面積泄漏時,應立即按下ESD按扭(所有電磁閥掉電、氣動閥關閉、氣源、電源切斷),立即上報,所有人員立即撤離現場由專業人員來處理。10)燃燒事故:應立即按26、下ESD按扭(所有電磁閥掉電、氣動閥關閉、氣源、電源切斷),立刻上報,同時所有人員立即撤離現場。11)爆炸事故:應立即按下ESD按扭(所有電磁閥掉電、氣動閥關閉、氣源、電源切斷),立刻上報,同時所有人員立即撤離現場。12)各處管線連接接頭發生漏氣時,應關閉加氣機,停止加氣;關閉上游控制閥,設置警戒線;嚴禁站區內車輛行駛、發動。嚴禁明火,立即上報,由專業人員來處理。13)站區內設備及配電柜發生故障時,關閉壓縮機、加氣機(柱),停止加氣,立即上報,由專業人員來處理。14)站區發生火災時,立即撥打 119,關閉站區電源、氣源及相關閥門,使用滅火器滅火,并立即向上級報告。10.3 險情處理無論哪一區域27、發生險情,均須緊急停止系統的正常運行,并立即關閉發生險情區域前的第一道閥門、電閘及進站總閥,同時進行救護工作并上報。10.4 爆炸級別加氣站最大的危險就是爆炸,無論火災前還是火災后的爆炸所造成的社會危害、經濟損失都是極為嚴重的。因此將爆炸的應急反應級別定為最嚴重級別紅色。10.5 發生事故的通信及報警10.5.1 事故報警加氣站一旦發生報警事故,值班人員首先要確認報警的位置及事故發生的程度并馬上報告上級,同時采取措施進行應急處理。10.5.2 應急通信發生事故報警,無論事故程度大小,都要及時上報相關領導及管理部門。10.6 搶修恢復事故處理結束后,立即組織站內恢復清理工作:1) 由專業、權威人28、員分析事故原因,查找預防、解決辦法;采取嚴格預防的措施,以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2)檢查站內各系統,進行恢復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對在事故中受到損壞的設施進行修復或更換;整個裝置系統在恢復生產前必須重新進行試壓、吹掃、調試等工作。 3)在恢復生產前,若需要,應同CNG上級管理部門進行溝通,并辦理相關手續。11 人員緊急疏散、撤離由相關領導組織立即撤離現場。救援路線如下:12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措施見綜合預案。12.2防護與消防設備見綜合預案。12.3機械與電器設備見綜合預案。12.4儀器和儀表見綜合預案。12.5搶險材料管線所應常備應急救援所需的管材、管件、閥門及輔助材料。12.6其他用于應急救29、援的機具、設備、車輛、儀器、儀表應定期維護保養,使之處于完好狀態。13 搶險作業13.1 作業現場1)搶險人員應攜帶警戒繩、警示標牌、天然氣檢漏儀、搶險專用工具、材料等前往事故現場。到達事故現場后,在現場指揮部署下,應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擴大;同時根據天然氣泄漏的程度確定警戒區,設置護柵或警戒繩進行隔離,在警戒區內嚴禁明火,限制交通,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若現場地下設施比較復雜,泄漏處附近有防空洞、熱力管溝時,應迅速查清漏出煤氣是否竄入周圍建、構筑物。當發現漏出的天然氣已竄入周圍建(構)筑物時,應及時疏散建(構)筑物內人員并清除聚積的天然氣。2)搶險人員到達作業現場后,必須及時救助受傷人員。330、)搶險現場經測定泄漏天然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達到以下濃度時,應劃為危險區:天然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爆炸下限5%-15%,危險區應設置醒目標牌。13.2危險區作業規定見綜合預案5.3.4。13.3火災與爆炸1)發生天然氣火災后,應及時通知消防部門。天然氣火災的搶險工作,應采取切斷氣源或降低壓力等方法控制火勢,但應防止管道內產生負壓而再次發生災害。2)由于其它原因(除天然氣泄漏原因外)引起的火災,危及天然氣管道及設備安全時,應立即進行滅火,并通知消防部門。3)火勢得到控制后,應按本預案第8.3節的有關規定進行搶險。4)天然氣管道及設備發生爆炸后,搶險人員應迅速控制氣源和火種,將爆炸管道或設施與輸配系31、統隔離,防止次生災害,保護事故現場,制定修復方案,盡快恢復供氣。5)火災與爆炸險情搶險作業結束后,應對管道和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確認事故原因已查清,且所有隱患已消除時,方可撤離搶險現場。14 現場恢復見綜合預案5.4.115 資料與保管15.1資料管理見綜合預案7.1。15.2 存檔的文件資料包括見綜合預案7.2.216 培訓與演練16.1 培訓見綜合預案9.1。16.2 演練見綜合預案9.2。17 獎懲17.1 獎勵見綜合預案10.117.2 責任追究見綜合預案10.218 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見綜合預案11.3。19術語和定義CNG壓縮天然氣的英語單詞(Compressed Natural G32、as)的縮寫。壓縮天然氣一般是逐級加壓到20MPa左右的氣態天然氣(甲烷為主要成分)。CNG加氣站分類 CNG加氣站是專門供CNG汽車充氣的場所,主要分布在天然氣管網附近。根據所處站址及功能的不同分為標準站、加氣站、子站。 一)標準站(常規站)標準站通常采用管網取氣,建在固定地點,通過壓縮機將天然氣加壓至25 MPa,儲存在高壓儲存器中, 采用加氣機給汽車加氣。 主要設備:壓縮機組,儲氣瓶組,干燥器,回收罐,加氣機,優先順序控制盤等。二)加氣站加氣站需要有氣源,即應處于輸氣管線沿途,同時站內應具有較大容量的CNG壓縮機。 除具有標準站的功能外,還能夠通過站內加氣柱向槽車加氣,而后運到子站向子站供氣。主要設備:調壓器、計量儀、干燥器、過濾器、壓縮機組、儲氣井、優先順序控制盤,加氣柱機,槽車。三)加氣子站在城市中心管網無法達到的地方建站,由槽車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