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現場處置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24919
2023-08-14
3頁
16.04KB
1、受限空間作業事故現場處置方案車間: 各車間 班組: 各班組 崗位: 各崗位 事故特征危險程度高。易造成人員傷亡。易發區域安裝現場、清理檢修作業。事故危害1.受限空間作業為非常規作業,空間小,導致行動不便,不利于監護,發生事故不易被發現,且施救困難。2.場地狹窄、濕度大,易導致漏電、觸電、碰傷、坍塌埋壓等。3.通風不良,易導致中毒窒息、高溫中暑、火災、爆炸等。4.照明不良,易導致誤操作、碰傷、砸傷等。事故征兆1.未辦理相關作業證、安全手續。2.技術措施、通風降溫措施、安全防護措施辦理不完善。3.未與生產系統可靠隔絕。4.未使用安全電壓、燈具。5.施工前,未進行有毒檢測、置換、通風。6.個體防護用2、品穿戴不齊全。7.未設置監護或未實施全程監護。易發季節無季節性應急組織應急小組組 長:車間主任副組長:事故區域班長成 員:現場運行、作業人員、車間技術人員、專業電工(外協)小組職責1.開展專業教育、日常培訓。2.組織、指揮、實施自救行動.3.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發出救援請求。現場職責1.組長負責全面指揮、協調應急行動。2.組長接到事故報警后,立即組織車間應急救援隊伍趕到現場。3.組長根據事故狀況向周邊協議單位預警,向分廠報告。4.副組長及現場人員要向救援隊伍簡單說明事故情況、已傷亡人數,指出事故危害。5.副組長負責現場指揮疏散、引導、救護和安全防護,協助組長、技術人員制定應急處置方案。6.副組3、長負責提供現場及周邊全部的應急救援器材、工具的具體位置及數量。7.若副組長不在,由組長臨時指定副組長。8.技術人員迅速弄清泄漏源的確切位置、特性、初步原因及波及范圍,判斷是否要全面停產。9.小組成員根據分工,進行救助、搶險、自救和避災。應急處置事故報告與前期處置1.事故發生后,監護人員不可盲目進入,應設法幫助內部人員迅速逃離現場,對傷者進行現場急救。2.若傷者傷勢嚴重,立即撥打xx醫院急救電話(xxx),或迅速將傷者送往醫院。3.緊急情況下,可停下全部電源、生產設備,及采取強力通風、噴水、卸料、破壞性拆除等措施,必要時及時撥打119請求救援。現場處置措施1.救護人員首先檢查傷者的傷害程度,實施4、現場急救。2.救援人員判明事故類型、分析現場危險性后,方可進入現場救援傷者。3.若發生觸電,確定已全部停電后,進入現場將傷者救出。4.若發生火災,確定全部停電后,用滅火器或水滅火,進入現場將傷者救出。5.若發生中毒窒息,首先切斷毒氣源,開啟強制通風,佩戴空氣呼吸器、過濾式防毒面具進入現場將傷者救出。6.若發生坍塌掩埋,增設內部照明,開啟或破拆其他通道。不確定被埋者方位時,盡量用手慢慢挖開掩埋物,大聲呼喚。已確定方位后,可以配合使用工具挖掘被埋者,注意不要傷及被埋人員。7.傷者救出后,帶離事故區域,立即清理傷者創面、傷口,進行止血、包扎等初步救治,視傷情送往醫院。8.若傷者傷勢不重,讓其安靜休息5、,不要走動,嚴密觀察。9.若嚴重骨折,盡量留在原地,等待專業救援。10.抬運傷者時,要多人平托緩緩用力。運送時,要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軟質擔架。11.若呼吸及心臟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或送往醫院救治,途中不能終止急救。12.保持道路暢通、實施現場警戒、引導無關人員疏散、撤離。13.應急組長根據事故處置情況、發展態勢,決定是否需要擴大應急、向分廠、周邊車間(協議單位)發出預警或應急支援。后期處置1.險情排除后,應對現場進行認真的檢查,拆除臨時用電線、管線、盲板及其他防護措施,防止再次造成事故。2.做好現場保護,為查清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做好第一手資料。3.汲取教訓、制定防范措施,保6、證今后的安全生產。注意事項1.在進入現場前,一定要切斷受限空間現場的事故源,如有毒氣源、電源、物料源等。2.在幫助傷者脫離事故現場時,救護人員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穿戴好必要的防護用具,切勿單獨行動、盲目施救。3.急救必須分秒必爭,并堅持不斷地進行,同時及早與山鋁醫院聯系,爭取醫務人員接替救治,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不能放棄現場搶救。4.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深度35cm每次按壓和放松時間相等。5.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其節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2次,反復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后由另一人吹氣1次,反復進行。6.當傷者在高處腳手架等特殊的情況下,應考慮人員防墜落措施。7.若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以利于搶救,并避免事故擴大。應急物資空氣呼吸器、過濾式防毒面具、有毒氣體檢測儀、消防器材、急救藥品、清水、應急燈、對講機等。聯系方式車間主任:班(組)長:醫院急診: 火警(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