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帷幕灌漿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26082
2023-08-14
20頁
177.66KB
1、大壩帷幕灌漿施工組織設計目 錄1 概述31.1 工程概況31.2 工程地質31.3 主要工程量42 施工依據43 施工進度安排54 施工布置54.1 施工用風、水、電及照明系統54.2 制漿系統54.3 廢渣廢水處理65 灌漿材料65.1 水泥65.2 水65.3 摻合料65.4 外加劑66 帷幕灌漿施工76.1 施工工序76.2 設備儀表的檢測、率定76.3鉆孔86.4 灌漿86.5漿液變化96.6 灌漿壓力106.7 灌漿結束條件與封孔107 灌漿試驗117.1 漿液試驗117.2 裂隙沖洗和壓水試驗118 特殊情況處理129 工程質量檢查1410 鉆孔灌漿主要設備和人員安排1510.1 2、人員組織1510.2 主要施工設備1511 質量控制措施1611.1 制度控制1611.2 施工材料控制1611.3 施工過程控制1612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712.1 安全施工保證措施1712.2 文明施工措施18附件:1、鉆灌工藝流程圖182、灌漿工藝流程圖191 概述1.1 工程概況xx水庫工程位于云南省xx縣xx鎮xx村附近xx河支流場頭河的xx箐上,工程區距xx縣城約46km,距昆明約526km,有鄉村土路直接相通劍蘭省級公路,距離約1.3km,交通便利,是一座以解決xx壩子農村人畜飲水、農業灌溉為主,兼顧xx工業園區工業供水的水利工程。水庫總庫容1170.2萬m3,灌溉面積2.1萬3、畝。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的規定,水庫規模為中型,水庫樞紐工程等級為III等。樞紐建筑物由攔河大壩、溢洪道、導流輸水隧洞組成。攔河大壩為心墻風化料壩。帷幕灌漿設計總進尺5958.79m。帷幕灌漿軸線距壩軸線上游1.5m,采用單排孔布置,孔距為1.5m;帷幕灌漿采用純水泥漿液,灌漿方法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環灌漿法,灌漿分三序施工。1.2 工程地質壩址區河谷寬300400m。兩岸岸坡1525,地形完整,無深切沖溝發育,2550m高程以下河谷呈對稱的“U字形,岸坡整體穩定性較好。壩址區巖體風化程度主要受地形、巖性、構造控制,主要物理地質現象以巖石風化、卸荷松動為主。壩址4、區無滑坡分布。壩址壩基巖體以泥巖、泥質粉砂巖為主,未發現不利于壩基抗滑穩定的緩傾上游和下游的軟弱夾層或結構面,壩基整體抗滑穩定條件較好。岸坡及壩肩基本穩定,上下游邊坡較不穩定。壩址河床沖洪積砂卵礫石層結構稍密中密,具一定分選性,顆粒以圓礫和礫砂為主,透水性強,水力坡降較大,可能發生管涌,但厚度僅58m,在壩體防滲位置可直接清除。據壩址地質鉆孔壓水試驗成果,上壩址右岸至河谷中部分布一條1525m厚的中等透水帶(q=515Lu),上薄下厚,本工程以q5Lu界定為相隔水層,相對隔水層頂板埋深左岸0m,右岸015m,河床基巖028m。河床中部至右岸壩坡壩基存在滲漏,河床中部至左岸壩坡建基面頂部即為現對5、隔水層,右岸壩肩存在少量繞滲,但地表分水嶺與岸坡壩線重合,壩肩出漏的泉點高程高于水庫正常蓄水位,繞滲量有限。1.3 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見11.1.1.1 表1-1。表1-1 帷幕灌漿工程量表工程部位工程項目及類別備 注灌漿段進尺(m)非灌段進尺(m)鉆孔進尺(m)BH0-018.112BH0+115.388(1#90#)683.88197.207781.088BH0+116.888BH0+289.388(91#206#)868.768464.6731333.441BH0+290.888BH0+479.888(207#333#)2321.895460.8212782.716BH0+481.386、8BH0+607.388(334#418#)2084.246124.2672208.513合 計5958.791146.9687105.7582 施工依據(1)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水利工程部分 2010版);(2)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SL274-2001);(3)水工建筑物巖石基礎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DL/T5389-2007);(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SL6294);(5)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148-2001);(6)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SL352-2006);(7)水工混凝土施工規程(DL/T5144-2001);(8)水利水電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7、察規程(SL251-2000);(9)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規范(SL52-93);(10)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SL223-2008);(11)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2010);(12)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 (13)設計圖紙帷幕灌漿總布置圖(HM-JS-SG-GJ-01)、 帷幕灌漿鉆孔 布置圖(HM-JS-SG-GJ-0205); (14)云南省xx縣xx水庫工程大壩帷幕灌漿施工技術要求。3 施工進度安排表3-1 帷幕灌漿施工安排表項目名稱開工日期完工日期施工時間(d)備注施工準備2014.09.162014.09.182帷幕灌漿施工2014.08、9.182014.12.14884 施工布置4.1 施工用風、水、電及照明系統(1)施工用風鉆孔灌漿用風時,采用移動式電動空壓機供風。(2)施工用水目前施工用水系統已經成熟,施工供水可從大壩上游庫區內抽水至壩面儲水罐,接口采用DN100供水管引水至各工作面。(3)施工用電項目部住房背后布置了一臺315KVA變壓器,接至總配電室后采用專用管線接至各施工部位即可。4.2 制漿系統大壩帷幕灌漿漿液供應采用集中制漿站供漿,由兩臺高速制漿機和兩臺注漿泵組成。集中制漿站宜制備純水泥漿液,輸送漿液流速應為1.42.0ms,各灌漿地點應測定來漿密度,并根據各灌漿點的不同需要調制使用。漿液溫度應保持在540,低9、于或超過此標準的應視為廢漿。制漿站設一個約6m3廢漿沉淀池,并設排水排污溝,廢漿經排水排污溝進入沉淀池沉淀后,采用專用汽車把固相物棄至監理工程師指定的地點,廢水經過排污系統排至監理工程師指定的地點。4.3 廢渣廢水處理基礎帷幕灌漿施工產生的廢水、廢漿和巖粉等通過排水溝引至集水坑,經沉淀后,排至監理工程師指定地方,廢渣清理后運至指定堆渣場。其他鉆灌作業部位的廢渣廢水處理參照上述規定執行。5 灌漿材料5.1 水泥(1)本工程帷幕灌漿采用純水泥漿液。用于帷幕灌漿的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為:P.O42.5。(2)灌漿水泥細度要求通過80mm方孔篩篩余量小于5%。灌漿用的水泥必須符合通用硅酸鹽10、水泥(GB175-2007)規范的有關質量標準,不使用受潮結塊的水泥,水泥不存放過久,對出廠期超過三個月的袋裝水泥,要取樣試驗,符合要求方可使用。水泥運到工地后應按規定堆放好,并取樣進行物理力學性質檢驗。以200t同品種、同標號為一取樣單位,由不同位置的20袋水泥中等量取樣混合均勻為樣品。(3)灌漿水泥盡量使用同一品種、同一強度等級的水泥,同一灌漿孔中,不使用不同品種、不同廠家、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5.2 水灌漿用水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要求,并滿足JGJ6389第3.0.4條的規定,拌漿用水的溫度不高于40。5.3 摻合料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在水泥漿液中摻入砂、粉煤灰和水玻璃等摻合料。各種摻合11、料質量應符合DL/T5148-2001第5.1.6條規定,其摻入量通過試驗確定,試驗成果報送監理工程師,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使用。5.4 外加劑水泥灌漿一般使用純水泥漿液,正常情況下不摻加任何外加劑。當確有必要時,經監理人批準可在水泥漿液中加入適當的外加劑,外加劑的品種及摻量應通過室內試驗確定。各種外加劑(速凝劑、減水劑或其它外加劑)的質量符合DL/T5148-2001第5.1.7條規定,其最優摻加量應通過室內試驗和現場灌漿試驗確定,試驗成果報送監理工程師,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使用。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劑以水溶液狀態加入。6 帷幕灌漿施工6.1 施工工序1、施工測量放線(1)根據設計灌漿平面布12、置,用全站儀確定灌漿軸線和里程控制點。(2)用自動安平水準儀精確測定高程,用鋼卷尺在軸線上進行精確丈量控制灌漿軸線里程。(3)根據各灌漿孔的里程和灌漿軸線控制里程,用鋼卷尺量定孔位。(4)用自動安平水準儀測出各孔孔口高程,根據設計帷幕底線,計算實際鉆孔深度,并提交設計、監理復核認可。2、施工順序(1)采用先I序后II序孔的順序,各孔施工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灌漿施工順序:鉆進(一段)、洗孔、撈渣、壓水試驗、灌漿、復灌與否、待凝、掃孔鉆進(下一段)直至終孔。(2)以I序孔為先導孔,根據先導孔特別是試驗孔施工情況,進一步確定防滲邊界和底界,并對灌漿設計參數作相應調整。3、施工工序 (1)本工程帷幕灌漿采13、用自上而下、孔口封閉、孔內循環分段灌漿法。 (2)非灌段必須下定向管,以保證鉆孔鉛直。鉆孔按規定順序統一編號。 (3)單元工程按地段劃分,根據監理工程師及質檢部門對單元劃分的規定執行。(4)檢查孔的編號自左向右的原則編號。6.2 設備儀表的檢測、率定灌漿工作開始前,對自動記錄儀、測斜儀、壓力表、比重秤等進行檢測率定,不合格的設備、儀器儀表不用于施工。灌漿施工過程中,根據規定或監理工程師指示定期或不定期對上述設備和儀器儀表進行校準,發現計量誤差超過設計標準時,立即進行校正或更換。6.3鉆孔(1) 帷幕灌漿采用回轉鉆機鉆孔,優先選擇小口徑(D=60mm)鉆孔,選用其他口徑時,孔徑不得小于46mm,14、所有灌漿鉆孔一律為鉛直孔。(2) 對灌漿工程中的各類鉆孔統一編號,并注明施工次序,帷幕灌漿孔位置與設計位置偏差10cm,因故變更孔位時應征得設計同意。(3) 鉆孔主要采用GYQ-200A型鉆機回轉鉆進。為了冷卻鉆頭潤滑孔壁,提高鉆進效率,鉆孔用適量水鉆進。基巖優先采用小口徑合金鉆頭或金鋼石鉆頭,以保證孔壁光滑。對壩土、坡積層、破碎帶及夾泥層等嚴格控制送水量,避免孔壁坍塌填埋灌段,影響鉆進速度和灌漿質量。每一灌段灌前均作沖洗,采用壓力水沖洗,沖洗壓力采用灌漿壓力的80%,以避免巖粉堵塞裂隙。(4) 鉆孔過程中若遇到大裂隙、斷層、落洞、泉眼、涌水等現象及時作詳細記錄,上報有關技術人員、設計及監理工15、程師,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5) 一般灌漿孔巖芯,經巖芯鑒定、描述記錄后,再銷毀,先導孔、檢查孔巖芯要保留。巖芯箱要注明孔號、箱數、所取深度。巖芯箱內要有正規的巖心牌,依次擺放。6.4 灌漿(1) 基巖灌漿采用循環式。射漿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2)本工程帷幕灌漿采用常規灌漿塞自上而下、孔口封閉、孔內循環分段灌漿法。(3)灌漿塞阻塞在第一段灌漿段頂灌漿蓋板下。各灌漿結束后可不待凝,但在灌前涌水、灌后返漿或遇其它地質條件復雜情況,則宜待凝。如需下鉆孔套管,待灌漿完成后拔出,用含水量適中的粘土球回填搗實。(4)采用孔口封閉灌漿法灌漿時,壓力控制原則上采用一次升壓法,使壓力盡快達到規定的設計16、壓力,若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則采用二次升壓法。第一次升壓壓力為0.7P,在最終灌注時達到設計壓力。第一段第三段灌漿壓力遞增宜快,河床兩岸的第一段灌漿壓力不宜小于0.3Mpa,設計最大灌漿壓力P=1.0Mpa。左右岸的第一段灌漿壓力應按壩前水深11.5倍確定,但最小的灌漿壓力不得小于0.25Mpa。(5)在帷幕灌漿的灌漿孔中布置先導孔,先導孔在I序孔中選取,孔位按設計圖紙布置。先導孔孔距24m。先導孔兼起勘探孔的作用,應自上而下分段進行鉆孔,分段采用五點法灌前壓水試驗并分段灌漿,用以了解帷幕設計深度范圍內的地質條件、巖層和在設計灌漿壓力下的巖層注入率情況。由先導孔透水率可繪制出滲透剖面圖,并根據此17、復核設計帷幕底界限是否符合實際、設計參數的合理性,為調整設計參數提供依據。(6)帷幕灌漿按三個次序加密進行,先灌第I次序,后灌第II次序孔,再灌第III次序孔,最終達到設計要求的孔距。(7)帷幕灌漿施工中,如果出現連續兩個灌漿段灌前透水率5.0Lu的情況,應盡快通知設計,以便設計調整灌漿底線。(8)各段灌漿時灌漿管必須深入灌漿段底部,管口離孔底的距離不得大于50cm。(9)灌漿段的施工程序為:鉆進沖孔簡易壓水灌漿鉆進下一段。(10)灌漿管的外徑與鉆孔之差宜為1020mm,若用鉆桿作為灌漿管,應采用平頭連接。 (11)河床段左部分及左岸壩基淺孔灌漿段長度為1.0m,第二段為2.0m,第三段為5.18、0m;河床靠右部分及右岸壩基灌漿段長度第一段為1.0m,第二段為2.0m,第三段及以下為5.0m,終孔段長不得超過6.0m。第一、二段灌漿施工,灌漿塞卡在灌漿蓋板下施灌,目的是灌好灌漿蓋板與基巖接觸帶。在第一、二灌漿段灌漿施工結束后埋設孔口管,孔口管從灌漿蓋板底深入基巖1.0m,并待凝3d以上時間后,再進行分序灌漿施工。(12)采用孔口封閉灌漿法灌漿過程中,應經常轉動和上下活動灌漿管,回漿管宜有15L/min以上的回漿量,防止灌漿管在孔內被水泥漿凝住。(13)灌漿漿液的濃度應遵循由稀變濃,逐級變換的原則。按照灌漿試驗確定漿液比,灌漿過程中采用水灰比為5、3、2、1、0.8、0.6(或0.5)六19、個比級的漿液。根據先導孔壓水和灌漿孔灌前簡易壓水試驗檢驗其透水情況,灌前透水率如大于5Lu,開灌水灰比可采用3,灌前透水率如小于5Lu,開灌水灰比可采用較稀的5,灌前透水率如大于10Lu,開灌前水灰比可采用較濃的2或更濃漿液,在實施時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6.5漿液變化(1)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少時或當注入率保持不變而灌漿壓力持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2)當某一比級漿液注入量已達300L以上,或灌注時間已達30min,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明顯變化時,應變濃一級水灰比灌注。(3)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根據具體情況,根據具體情況越級變濃。、漿液稠度及其變換漿液稠度的變換有兩20、種做法:一是自始至終采用一種固定不變的配比,灌漿過程中不進行變換;二是執行由稀變濃的原則。漿液稠度變換的條件因工程和地質條件而異,通常都是由稀至濃逐級變換,當某一比級漿液注入量達到300L以上,或灌注時間達到1h,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顯著改變時,應換濃一級水灰比漿液灌注;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根據施工具體情況,可逐級變濃或越級變漿。6.6 灌漿壓力根據云南省xx縣xx水庫工程大壩基礎帷幕灌漿施工技術要求文件規定,灌漿壓力初擬為:采用計算公式P=P0+mD。式中:P為允許灌漿壓力值(Mpa);P0為表面地段允許的壓力;m為灌漿段每增加1m允許增加的壓力;D為灌漿段頂板以上至地面的厚度。21、壩基及兩岸壩肩灌漿壓力,初步確定P0=0.3 Mpa,m=0.03 Mpa/m;在實際施工中,可根據吃漿情況適當調整灌漿起始壓力,比如在II序、III序孔施工中吃漿量很小,甚至不吃漿情況,可適當提高壓力,但全孔最終壓力最大值不能大于1.0Mpa。6.7 灌漿結束條件與封孔各孔段灌漿的結束條件應根據地層情況以及灌漿孔所在的部位等來確定。各灌漿段的結束條件: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時,在該段最大設計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0L/min,繼續灌注60min(孔口封閉灌漿法6090min),灌漿可以結束。當長期達不到結束標準時,應報監理人共同研究處理措施。各孔灌漿結束后封孔應采用“分段壓力灌漿封孔法”。封22、孔灌漿結束后,需閉漿24小時。附:1、漿液配制及灌漿工藝流程圖 2、鉆孔灌漿工藝流程圖7 灌漿試驗7.1 漿液試驗(1)按監理工程師指示對不同水灰比、不同摻合料和不同外加劑的漿液進行下列項目的試驗:1)漿液配制程序及拌制時間;2)漿液密度或比重測定;3)漿液流動性或流變參數;4)漿液的沉淀穩定性;5)漿液的初凝或終凝時間;6)漿液結石的容重、強度、彈性模量和滲透性;7)監理工程師指示的其它試驗內容。(2)用于現場灌漿試驗的漿液水灰比以及摻合料、外加劑等的品種及其摻量通過漿液試驗選擇,并將試驗成果報送監理工程師。(3)化學灌漿前在現場或模擬現場環境與溫度的室內進行化學材料凝膠試驗,以掌握漿材的不23、同凝結時間下的緩凝劑慘量,并通過現場實灌進一步驗證。7.2 裂隙沖洗和壓水試驗7.2.1 裂隙沖洗(1)帷幕灌漿孔第1段(接觸段)鉆孔沖洗結束后應進行裂隙沖洗,其余孔段可不進行裂隙沖洗。單孔裂隙沖洗采用壓力水脈動方式進行;串通孔裂隙沖洗亦可采用單孔裂隙沖洗方法進行,如沖洗效果不佳時,可改用風、水輪換方式進行。進行裂隙沖洗的孔段,裂隙沖洗與鉆孔沖洗可合并連續進行,按裂隙沖洗原則操作。(2)沖洗壓力:沖洗水壓采用80%的灌漿壓力,壓力超過1MPa時,則采用1MPa;沖洗風壓采用50%灌漿壓力,壓力超過0.5MPa,則采用0.5MPa。(3)裂隙沖洗沖至回水澄清后10min結束,且總的時間要求為:單24、孔不少于30min,串通孔不少于2h,對回水達不到澄清要求的孔段,繼續進行沖洗,孔內殘存的沉積物厚度不得超過20cm。(4)當鄰近有正在灌漿的孔或灌漿孔結束不足24h時,不得進行裂隙沖洗。(5)灌漿孔(段)裂隙沖洗后,立即進行灌漿作業,因故中斷時間間隔超過24h者,在灌漿前重新進行裂隙沖洗。7.2.2 壓水試驗灌漿孔在灌漿前采用壓水進行裂縫沖洗,以提高灌漿質量。沖水采用單孔沖洗法。裂縫沖洗壓力按灌漿壓力的80%確定,超過0.8Mpa時,采用0.8Mpa,沖洗至回水清澈、肉眼觀察無明顯顆粒時結束,各段孔底殘留物不得超過20cm。沖洗完畢后,I先導孔自上而下分段進行壓水試驗,灌漿先導孔在灌前的壓水25、試驗采用 “五點法”。帷幕灌漿壓水試驗采用“單點法”,壓水試驗壓力最大灌漿壓力的80%,并按照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SL62-94)附錄A執行。帷幕灌漿孔的簡易壓水試驗可結合裂隙沖洗進行。壓力為灌漿壓力值的80%,并0.8MPa。壓水時間20min,每5min計讀一次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為計算流量。計算結果以透水率q(Lu)表示。I、II、III序孔灌漿前均作簡易壓(注)水試驗,以了解基巖透水性,以便在施工中選擇合理的起始水灰比或預測水泥用量和進行灌漿效果分析。 檢查孔壓水試驗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中根據設計技術要求確定,壓水試驗流量穩定標準按(DL/T5148-2001)或(SL626、2-94)規范相關要求執行。8 特殊情況處理 施工中遇到地表冒漿、串漿等特殊情況,將采取以下相應處理措施:1、地表冒漿 在灌漿過程中發現地面冒漿時,應立即降低壓力使灌漿在無壓狀態下(保持漿液流動)灌注,并認真觀察冒漿情況,同時封堵冒漿點,防止漿液大量漏失。冒漿不止時,應越級提高漿液濃度灌注或視情況直接采用濃漿緩慢灌注。以上措施效果不明顯時應采用“灌停灌停”的間歇灌漿方式進行處理。同時,每次停灌前應對冒漿點進行認真封堵,防止漿材漏失,保證漏漿通道或裂隙中充滿漿液。2、鄰孔串漿 灌漿過程中若出現相鄰孔串漿,則采用灌漿孔和串漿孔同時施灌,或用膠塞將串漿孔封堵,待灌漿孔結束灌漿后再對串漿孔進行掃孔施灌27、。采用后一種方式時,為防止漿材在串漿孔非灌段中漏失,膠塞應隔離串漿孔非灌段。3、大量耗漿 在灌漿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大的裂隙、斷裂構造等滲漏比較集中的大漏漿段,這種區段的施工往往是整個帷幕成敗的關鍵。所以做好這種地段的灌漿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我方的灌漿施工經驗,為保證帷幕的形成,防止漿材浪費,取得良好的灌漿質量,特采用以下措施進行處理: (1)間歇灌漿。首次灌注510t水泥,復灌時每次灌注48t水泥。每次待凝1024小時(待凝時間根據水泥的初凝時間進行調整)如此反復直至達到設計灌漿壓力并正常結束灌漿,同時經檢查該段合格后方可結束該段施工。 (2)摻入外加劑。當耗漿量較大,灌漿經歷一段時間后28、注入量仍無明顯遞減同時孔口壓力沒有升高時,則采用以下措施進行處理。 利用砂漿泵摻砂灌注。砂選用適宜的級配。摻砂量由少逐漸增多,待孔口壓力回升后立即改用純水泥漿灌注,直至結束。 摻加水玻璃進行灌注,為加速水泥漿液的凝固,避免漿材流失浪費。當遇到管狀裂隙時,為使漿液快速凝固,可采用雙管雙液法分別送入水玻璃和水泥漿在孔段內混合灌注。 4、灌漿中斷除因冒漿、串漿、大量耗漿等以及其它情況下的間歇灌漿外,正常情況下灌漿過程不允許中斷。灌漿工作必須保持連續不間斷地進行。若因機械故障、停電、待料、孔內返漿等原因造成灌漿過程中斷,則采取以下措施處理: (1)盡可能及早地恢復灌漿工作。 (2)若中斷時間超過30m29、in,則應立即沖洗鉆孔。而后恢復灌漿,若無法沖洗或沖洗無效,則應進行掃孔,而后恢復灌漿,恢復灌漿時應使用開灌比級的漿液進行灌注。 (3)恢復灌漿后,若注入率與中斷前相近,則可改用中斷前的比級進行灌注,直到正常灌漿結束。若注入率比中斷前減少很多且在短時間內拒絕吸漿,則應無條件掃孔復灌,復灌時的開灌水灰比采用5:1,而后正常施灌直至結束。 (4)灌漿中斷即使采取補救措施后均應對其進行質量分析,經確認對該灌段質量無影響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則應無條件按技術要求重新施灌,以確保灌漿質量。 (5)鉆孔過程中若遇到涌水,測定其涌水量、涌水壓力并縮短段長,采用提高灌漿壓力、屛漿、純壓式灌漿處理。5、回漿30、變濃 灌漿過程中若回漿變濃,可換用相同水灰的新漿灌注,若效果不明顯,繼續灌注30min,即可結束灌注,也不再進行復灌。 灌漿孔段無論遇何種情況,無論采用何種措施處理,其復灌前都進行掃孔。9 工程質量檢查(1)帷幕灌漿過程質量檢查實行三檢制,并由監理工程師進行抽檢,主要檢測項目見0。表10-1 帷幕灌漿施工過程質量檢驗項目表序號項 目檢 查 方 法質 量 標 準1孔位允許偏差現場測量10cm2孔口管鑲鑄過程控制、現場檢測牢實,不冒水,露出地表10cm3阻塞位置現場檢測基巖面以上2050cm或孔口4射漿管深度現場檢測距孔底不大于50cm5孔深偏差現場測量不得小于設計孔深,但超深20cm6孔斜率現場31、測量、計算符合設計要求7裂隙沖洗現場控制、自動記錄儀記錄符合設計要求8壓水試驗現場控制、自動記錄儀記錄符合規程要求9使用壓力現場控制、自動記錄儀記錄符合設計要求10灌漿段長現場測量符合設計要求11漿液比重現場檢測、自動記錄儀記錄符合設計要求12混合漿液配比過程控制符合設計要求13漿液變換現場檢測符合設計要求14結束標準現場控制、自動記錄儀記錄符合設計要求15灌漿中斷情況現場控制、自動記錄儀記錄經檢查分析不影響最終質量16封孔現場檢測施工過程符合要求,封后密實無滲水17灌漿記錄自動記錄配以人工記錄齊全、清晰、準確(2)帷幕灌漿最終質量檢查以檢查孔的壓水試驗成果(透水率5.0Lu)資料為主,并結合32、對鉆孔、取巖芯資料、灌漿記錄和灌漿灌后聲波測試成果的分析進行綜合評定。(3)灌漿過程中和灌漿結束后,及時整理各種資料,在灌漿結束后7天內或在監理工程師指示的時間內,將有關資料提交監理工程師,以便確定檢查孔位置。(4)帷幕灌漿檢查孔的數量為灌漿孔數的10%,每個單元工程內至少布置有一個質量檢查孔。(5)在該部位灌漿結束14d后進行帷幕灌漿質量檢查。(6)帷幕灌漿檢查孔應自上而下分段卡塞進行壓水試驗,試驗采用五點法。壓水試驗壓力為該段灌漿時所用壓力值的80%,并不大于0.8MPa,小于0.8MPa時,按0.8MPa進行壓水試驗(7)帷幕灌漿質量壓水試驗檢查,混凝土防滲墻與基巖接觸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33、率要求在100%。以下灌漿段合格率要求在90%以上(透水率5Lu),剩余10%孔段的透水率不宜超過10Lu,且不能集中,才能認為灌漿質量合格。(8)對不符合質量的灌漿,應由建設單位會同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商定,采取補救措施。(9)檢查孔檢查工作結束后,應按技術要求進行灌漿和封孔。(10)基礎帷幕灌漿屬于隱蔽性工程,為了確保灌漿效果,根除隱患,必須加強灌漿質量的檢查和控制。為此,一方面要認真做好灌漿施工的原始記錄,要求記錄完整、準確、細致、清楚;另一方面要在灌漿區域內灌漿結束后,按要求進行專門性的質量檢查。灌漿質量檢查的最后評定成果,是工程驗收的重要依據。10 鉆孔灌漿主要設備和人員安排10.134、 人員組織根據本鉆孔灌漿工程施工特點、工作內容以及施工進度的安排,組織鉆孔與灌漿施工人員,施工高峰期需施工人員20人,其中:管理人員4人,技工8人,普工8人。10.2 主要施工設備根據帷幕灌漿工程施工特點和工期要求,結合各施工設備的工作效率,確定鉆孔灌漿工程的施工設備。主要施工設備見11.1.1.1 表10-1。表10-1 主 要 施 工 設 備序號設 備 名 稱型 號 規 格單位數量1地質鉆機GYQ-200A型臺42制漿機TTP-400臺23注漿泵3SNS-A臺14注漿泵XPB-10臺15攪拌機350型臺26自動記錄儀GJY-II套17測斜儀KXP-1A臺28婆美比重計BZC-2.5支59灌35、漿壓水試驗設備套211 質量控制措施11.1 制度控制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制度,施工前由技術負責人對施工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施工操作人員充分領會設計意圖及有關技術要求,關鍵崗位的人員須持證上崗,建立質量獎懲制度,獎優罰劣,避免偷工減料、盲目施工的現象。11.2 施工材料控制施工材料均要符合質量標準,并附有生產廠家的質量證明。每批水泥入庫前按有關規定進行檢驗驗收;施工現場的水泥倉庫作好防潮的設施建設,經檢驗不合格或受潮結塊水泥堅決不用。11.3 施工過程控制(1)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每個工程開工前,均將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程序和質量控制標準呈報給監理工程師,經批準后,按批準的文件執行,在施工36、過程中,質檢人員的檢查驗收貫穿于整個過程,以質量檢查程序和檢測手段來保證工程質量。施工過程中加強施工工序之間的銜接,每道工序按照三檢制的程序進行檢查。在檢查資料完備的前提下,經項目部三級檢查合格后,報請業主、設計單位、監理工程師終檢。(2)嚴格把好質量關。對施工中發生的質量事故,堅持“三不放過”原則,深入現場,認真分析,嚴肅處理。重大的質量事故立即報告項目經理和總工程師,并同建設單位、監理工程師、設計單位共同研究專門的處理措施,經設計人員、監理工程師同意簽字后再組織實施。(3)在施工過程中,做好原始資料的記錄,現場工程師跟班對施工全過程進行控制,及時對資料及時整理分析,以指導施工的順利進行。(37、4)帷幕鉆孔完成后,采用KXP-1A測斜儀進行測斜,超過設計允許范圍,進行糾偏處理直至達到要求。(5)灌漿完畢,按要求進行封孔質量檢查,達不到要求的,進行處理直至達到要求。(6)灌漿管路及其附件加工按施工圖或監理工程師指示進行,加工完成后,逐件檢查,符合要求后運至現場施工。(7)灌漿過程中,對灌漿漿液比重、灌漿段長、灌漿壓力和結束標準等項目進行檢查,使用灌漿自動記錄儀和人工同時進行記錄并進行核對。做好原始資料的記錄,現場工程師跟班對施工全過程進行控制,及時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以指導施工的順利進行。12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2.1 安全施工保證措施(1) 安全施工的技術措施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38、人、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部設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施工區設專職安全員,作業班組設兼職安全員,構成覆蓋整個工程的安全管理、監督體系。堅持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三不放過”原則,實施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做到層層落實。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全體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做到人人對崗位安全心中有數,定期舉行安全會議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隱患,把各種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2) 施工區安全措施設置“四牌一圖”和安全標志。即工地掛施工單位和工地名稱牌,安全生產紀律宣傳牌,防火須知牌,施工總平面圖。在主要施工部位作業點,危險區通道口、配電室和變壓器等39、地點都必須做好圍護,掛安全宣傳標語或安全警示牌。施工機械設備作業的安全:對工地施工設備要求一機一卡,定期檢修。文明施工,做到現場布置有序,生產、生活設備分設,道路順暢,排水溝暢通,設備停放、材料堆放整齊。施工方案與安全技術措施同步進行,確保施工方案的安全。進行技術交底的同時強調安全交底,嚴格控制施工工序。對安全設備設施、電氣設備、照明、報警系統、保安設施,都要進行定期檢測和保養。現場工作人員,根據作業類別,按照國家的勞動保護法配備必需的勞保用具。遵照合同規定,在各施工區、道路及生活區設置足夠的照明系統。配備足夠的消防滅火設備、器材和消防人員。器材型號和功率滿足消防任務的需要。消防設備、器材隨時40、檢查保養,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的待命狀態。加強對食堂的檢查,制定相應的措施,保證職工吃到衛生清潔的食物。(3) 安全措施的控制1)生產安全檢查的控制:定期對安全生產進行檢查,對事故隱患及事故苗頭,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不留隱患。2)安全事故處理措施:對各類安全事故,堅持“三不放過”的處理原則。發生安全事故后,立即對事故進行全面調查,查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別、傷亡程度、經濟損失、事故發生的過程及原因、事故的責任、事故報告及處理意見,提出糾正違章和預防事故的措施,以免再次發生同類的事故。3)事故的預防和控制:利用事故分析法,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和各種事故因素,并對各類事故進行分析研究,制定有效的補救41、措施,杜絕同類事故重復發生,確保施工任務的順利進行。12.2 文明施工措施(1)開展文明工地、文明班組建設活動,按照各機組的施工范圍進行分區衛生包干,將責任落實到人。施工場地做到規劃有序,道路暢通,材料堆放整齊有序,不亂扔垃圾和廢棄材料,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進行必要的文明宣傳和文明共建活動,創建一流的衛生文明的生活環境和施工環境。(2) 教育現場全體人員遵紀守法,堅決杜絕打架斗毆、賭博等不良行為。(3) 尊重當地民風民情以及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與當地政府、當地人民群眾以及監理工程師、設計代表等機構建立良好的關系,為文明施工創造良好的氛圍。(4) 明確業主與承包商的關系,擺正自身位置,認真履行合42、同,尊重監理工程師,自覺接受和服從監理工程師的監督和指導。附件:1、鉆灌工藝流程圖 2、灌漿工藝流程圖鉆灌工藝流程圖鉆孔定位鉆機校平開孔孔徑套管止漿護壁 壩土、復蓋層 非灌段 基巖 導向管鉆設灌漿段鉆孔沖洗測量孔深 不合格合格 撈取殘留物灌前壓水灌漿 不合格合格 掃孔復灌待凝 不待凝鉆進下一段終孔段 不合格合格 掃孔復灌自下而上分段灌漿封孔驗收資料歸檔 封孔 孔位遷移灌漿工藝流程圖水 水 泥 粘土漿或其它計 量攪拌桶過 濾純壓工灌漿 儲漿桶 循環式灌漿壓力表 檢測三 通 灌漿泵 輸漿管回漿管 三 通 孔口三通 壓力表控制閥 輸漿管 進漿管輸漿管 孔口三通 壓力表 灌漿器進漿管 受灌段灌漿器 射漿管口射漿管 回漿管受灌段 孔口三通 壓力表控制閥輸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