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劇院工程大體積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26434
2023-08-14
22頁
570.31KB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專項方案一、 編制依據(jù)1.1 xx大劇院結(jié)構(gòu)施工圖紙、圖紙會審、 1.2施工組織設計1.3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二、 工程概況及特點 xx大劇院工程為框架結(jié)構(gòu),建筑高度為23.75米,舞臺最高點為34.45米,地上1層,其中局部4層,地下1層,舞臺基坑最深為10米。基礎均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其主要工程特點是:1)基礎混凝土底板工程量大,有5670立方米。 2)單體承臺混凝土體積大,承臺梁密集,多為基板下的暗梁3) 舞臺基板結(jié)構(gòu)厚度達到950mm厚,鋼筋密,混凝土工程量大,預埋件多,單塊預埋件比較重; 4)施工精度要求高,質(zhì)量要求嚴。三、 工藝流程人員配備、物質(zhì)檢驗、配合2、比申請技術交底、辦完工序交接手續(xù)過程控制成品保護質(zhì)量評定質(zhì)量記錄四、 監(jiān)控要點配合比:包括原材料、坍落度、砂率、水灰比、外加劑。4.1大體積混凝土的整體性連續(xù)性:包括連續(xù)澆灌、接茬嚴密、自由傾高度不大于0.45m等。4.2養(yǎng)護與測溫:施工時及時養(yǎng)護,確保內(nèi)部與外部溫差小于25。避免產(chǎn)生裂縫。五、 施工措施5.1材料準備5.1.1水泥優(yōu)選水化熱較低的礦渣水泥、火山灰質(zhì)水泥、粉煤灰水泥。如采取措施保證混凝土發(fā)熱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可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有出廠合格證及合格實驗報告,嚴格控制水泥安定性。石子的最大粒徑與輸送管之比 表-1石子品種泵送高度(m)石子最大粒徑與輸送管徑之比碎石501:3.053、01001:4.01001:5.0卵石501:2.5501001:3.01001:4.0骨料 骨料應符合普通混凝土有關質(zhì)量標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有害雜質(zhì)砂石中不得有云母、粘土、淤泥、白云石、石灰塊,這些雜質(zhì)在混凝土中消化膨脹,使混凝土發(fā)生開裂剝落。(2)品種和粒徑細骨料宜采用中砂,粗骨料宜采用粒徑較大的石子,以利于混凝土密實,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如采用泵送混凝土,石子粒徑、級配和形狀對混凝土拌合物有重要的影響。石子的最大粒徑與輸送管的管徑之比有直接關系,見表-1。(3)含泥量大體積混凝土中,泥量過多增加混凝土的收縮,降低強度和抗裂性。砂子含泥量小于3%。石子含泥量小于1%。外加劑4、及摻合料(1)減水劑。有出廠合格證,摻量必須經(jīng)過實驗試配,一般適宜摻量0.2%0.3%,不超過5%,誤差0.5%。宜以液體形式摻入。(2)泵送劑泵送劑應有出廠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摻量應按照說明書要求,防止少摻或超摻,以免造成堵泵。(3)粉煤灰應摻I級粉煤灰(見表-1),摻量必須經(jīng)過實驗試配。按檢驗批驗收,檢驗收批以晝夜連續(xù)供應200t相同等級的粉煤灰為一批,不足200t的按一批序 號指 標粉煤灰級別1細度(0.045mm方孔篩的篩余)不大于1220452燒適量(%)不大于58153三氧化硫(%)不大于3334需水量比(%)不大于58155含水率(%)不大于11不規(guī)定粉煤灰指標 表-1循環(huán)水冷卻5、管。冷卻水管宜采用直徑1950mm的鋼管或鋁管。優(yōu)選采用鋁管,易于彎曲,避免了彎頭連接,減少漏水點。5.2技術準備、混凝土配合比(1)水泥用量水泥品種選用符合要求。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強度等級(含利用混凝土后期強度)以及施工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水泥用量降到最低。(2)石子級配采用的石子品種、粒徑符合-1中第2條的要求,顆粒級配宜采用連續(xù)級配,以增加混凝土密實度。(3)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在滿足強度前提下,一定滿足施工的要求,確保混凝土振動后里實外光。當水泥用量(相應的水灰比)與坍落度發(fā)生矛盾時,適當增大坍落度,調(diào)整水泥用量,以滿足施工操作的要求,利于混凝土振搗密。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按國家現(xiàn)行標準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的規(guī)定選用。對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時混凝土的坍落度按表選用。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時混凝土坍落度選用表 表5.2.1-1 泵送高度(m)30以下306060100100以上坍落度(mm)100140140160160180180200(4)外加劑在大體積混凝土中摻入減水劑,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改善和易性和保水性,提高泵送效率;有緩凝作用,可進行二次振搗,提高混凝土的整體性。常用外加劑有普通型木質(zhì)素硫酸鈣、AF型減水劑。摻量必須試 -1 辦理好工序交接手續(xù)(1)做好模板尺寸、剛度檢驗,做好模板工程的預檢記錄。(2)進行鋼筋綁扎質(zhì)量檢驗,做好隱檢記錄。(3)模內(nèi)清理干凈,凈水沖洗,鋼7、筋避免油跡和灰跡污染。模板支設模板采用多層板與木方組合模板,橫、豎背楞均采用木方。豎楞間距600mm,底部橫楞間距300mm,上部橫楞間距600mm。模板支設方法見上圖。5.3混凝土溫度組成及計算在大體積砼施工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是溫度變形裂縫,不能僅憑經(jīng)驗用溫差控制裂縫,而應該通過科學的計算,采取“溫差溫度應力”雙控的方法,避免結(jié)構(gòu)物出現(xiàn)溫度裂縫。混凝土澆筑成型后,經(jīng)歷著從初始澆筑溫度,上升到最高溫度,最后下降到穩(wěn)定溫度。包括拌和溫度、澆筑溫度、最高水化熱絕熱溫度、表面溫度。(1)混凝土拌和溫度:混凝土拌和溫度,又稱出機溫度,由各種原材料提供。石子的溫度影響最大,砂子、水次之,水泥最小。混凝土8、拌和溫度降低措施:(a)采用低溫水或冰水攪拌混凝土。(b) 對骨料噴冷水。(c)對骨料進行覆蓋或設置遮陽棚避免日光直曬。(d)在早晨或夜晚攪拌。(e)摻加相應的緩凝型減水劑 (2)混凝土澆注溫度:澆筑溫度是混凝土拌和出機后,經(jīng)運輸、澆灌、振搗成型時的溫度。與外界溫度有關,當氣溫高于拌合溫度時,澆注溫度比拌合溫度高,氣溫低于拌合溫度時,則相反。這種熱量(或熱量)的損失隨運輸工具、運輸時間、運轉(zhuǎn)時間、運轉(zhuǎn)次數(shù)、振搗時間而變化。(3)絕熱溫升:絕熱溫升是結(jié)構(gòu)四周沒有任何熱交換,水泥水化熱全部轉(zhuǎn)化為溫度升高,與水泥用量、混凝土的熱學性能有關,并隨時間變化。(4)混凝土內(nèi)部溫度:大體積混凝土實際處于上下9、表面一維散熱狀態(tài),溫升值比按絕熱狀態(tài)計算的小。混凝土澆筑厚度越薄,水化熱溫升階段越短,最高溫度值出現(xiàn)也越早,散熱降溫也越快;反之,厚度越大,水化熱溫升階段越長,最高溫度值出現(xiàn)的也慢,散熱也越慢。同時混凝土內(nèi)部溫度與大氣溫度也有關系,大氣溫度高,散熱慢,溫度最高值出現(xiàn)時間早。(5)溫度計算見工程實例5.4溫度控制措施、 混凝土溫度控制的要求(1) 混凝土養(yǎng)護要求為保證新澆筑的大體積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防止混凝土干縮產(chǎn)生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應在澆筑完畢1218小時后及時養(yǎng)護,養(yǎng)護期間應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如在夏季,避免陽光直照,混凝土表面應加蓋草苫。大體積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 表水 泥 品 種養(yǎng)護時間10、(d)普通硅酸鹽水泥14火山灰質(zhì)水泥、礦渣水泥、21 (2)養(yǎng)護時溫差要求養(yǎng)護期間,混凝土的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的溫差應小于25 oc,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的溫差應小于20 oc。經(jīng)計算結(jié)構(gòu)有足夠抗裂能力時,不大于25 30 oc。、溫度控制的方法為了使混凝土內(nèi)外溫差不超過2025 oc的允許界限,延緩收縮和后期緩慢地降溫,使混凝土獲得必要的強度抵抗溫度應力,采用散狀和層狀材料保溫法和循環(huán)水降溫法。(一)散狀和層狀材料保溫法(1)保溫材料選用保溫材料根本工程特點、氣溫、施工條件選用。a: 混凝土結(jié)構(gòu)表面。氣溫在15oc以上時,采用層狀材料或濕砂、鋸末等散狀材料。低溫或冬季時,采用多種或多層層11、狀材料。b:混凝土結(jié)構(gòu)四周模板采用木質(zhì)或竹質(zhì)材料,模板外側(cè)掛層狀材料或采用帶填充材料的模板。(2)混凝土表面保溫材料需要厚度計算見工程實例。(二)內(nèi)部循環(huán)水降溫法在混凝土內(nèi)部預埋水管,通入冷卻水,降低混凝土內(nèi)部最高溫度,滿足基礎允許的溫差。(1)冷水管材料及制作安裝材料按條選用。為了減少彎頭和接頭數(shù)目,冷水管按建筑物基礎長度,預先做成一定長度的直段,配上U形管,分組編號,管與管之間的接頭用套管連接,使用前必須做接頭密封性通水試驗。(2) 冷卻管布設冷水管距基礎四周、基礎上下均50cm,按蛇形布置,中心距離1.5m3.0m,交錯排列;上、下水管間距1.53.0m,并且通過立管相連,(圖1)(3)12、冷卻水冷卻水采用天然河水或地下水,冷卻水與混凝土之間的溫差限制在22 oc以內(nèi),以防止引起管四周混凝土拉應力,導致裂縫。通水流量為0.91.5L/h。若水溫高,可加冰調(diào)整。(4)水管冷卻溫度場計算水管冷卻溫度場計算采用圖表近似估算法,見工程實例。5.5溫度應力控制措施大體積混凝土的結(jié)構(gòu)貫穿性或深進裂縫,主要是由平均降溫引起收縮應力造成按上述溫控法控制外,還有設計構(gòu)造技術措施進行控制。、設計構(gòu)造技術措施由于基礎結(jié)構(gòu)受到樁、地基的約束,隨著對溫度、收縮變形的約束越大,產(chǎn)生溫度應力也越大,易產(chǎn)生貫穿性結(jié)構(gòu)裂縫。采用“抗、放”措施。(1)設置滑動層。在墊層上鋪設三元乙丙柔氈、氈砂隔離層、塑料布、纖維布13、加滑石粉或細砂。(2)在底板上下層主筋外布置8mm50mm雙向抗裂筋,增強表面抗裂能力。(3)按規(guī)范要求在結(jié)構(gòu)上設置溫度伸縮縫(后澆帶)。在室內(nèi)或土中的地下室的現(xiàn)澆混凝土結(jié)構(gòu)超過30m,露天的超過20m的,設置伸縮(后澆帶)。、溫度應力計算見工程實例。5.6施工現(xiàn)場準備機具設備結(jié)構(gòu)支模、鋼筋綁扎、機械連接、焊接以及混凝土拌制、運輸、澆筑等需要的機具設備,可根據(jù)不同工程對象按通常混凝土施工要求設置。但保證連續(xù)澆筑,不得出現(xiàn)冷縫。測溫準備1、測溫設備(1)溫度測定儀器溫度測定儀有熱電偶、電阻溫度計、棒式玻璃制水銀溫度計等。在埋設集成溫度傳感器前應對儀器進行環(huán)氧樹脂密封老化處理。采用熱電偶測溫時,還14、應配合普通溫度計進行校核。(2)溫度測定儀器的設置所有溫度測定儀器的埋設,必須按測溫布置圖進行編號。a:熱電偶的埋設熱電偶的埋設以35個為一個測點,35個測點為一個區(qū),每個熱電偶均得編號,并在埋設前進行測試檢驗。熱電偶必須在鋼筋綁扎完畢和混凝土澆注前安好,需綁扎在橫向較粗鋼筋的下側(cè),測溫線應綁在鋼筋上, 其溫感部位應處于測溫點位置,并不得與鋼筋直接接觸。按照施工平面位置的布點,用一根大于12的鋼筋,其長度為澆注層厚度加2030mm,溫度傳感器采用鋼絲固定,且與鋼筋之間要有隔離層溫度傳感器采用鋼絲固定,且與鋼筋之間要有隔離層。測溫線插頭留在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濕,保持清潔,留在外面的測溫15、線長度應大于20cm, 并按上中下順序分別綁扎,每組測溫線在線的上段做上標記, 便于區(qū)分深度。(圖2)b: 棒式玻璃制水銀溫度計的設置用48的腳手架鋼管或其他無縫鋼管作為棒式玻璃制水銀溫度計的測溫管,管壁厚度以2mm為宜,內(nèi)徑為3050mm,按所需長度量截取,其一端比鋼管外徑大10mm的圓鋼板焊牢密封,使其不能漏水。布置于綁扎好的鋼筋網(wǎng)架上,并焊牢。防止外界氣溫影響,管口用木塊塞好。管內(nèi)灌水,深度為100150 mm。一個測溫管只反映一個測溫點的數(shù)據(jù)。分上、中、下管,上管底距混凝土基礎面150 mm,中管底位于基礎1/2厚度,下管底距基礎底150 mm。上、中、下管的水平間距為2.55m。(圖16、3) 六、 混凝土現(xiàn)場施工混凝土現(xiàn)場施工包括攪拌、運輸、入模、澆筑等過程,根據(jù)大體積混凝土的特點,在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拌合溫度兩個指標要求條件下,在操作中要突出一個“快”字,以滿足結(jié)構(gòu)整體連續(xù)澆筑。6.1混凝土供料混凝土的攪拌(1) 保證商砼的原材料和試配材料一致。(2) 攪拌站自動計量系統(tǒng)和其他計量器具經(jīng)法定計量部門鑒定合格。(3)攪拌時間按規(guī)定執(zhí)行。(4)進行熱工計算,以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在528之間,在這個范圍內(nèi)盡量靠下限,914之間為宜。混凝土運輸(1)確保出混凝土量能保證工程一次連續(xù)澆搗完畢(2)運輸用商混車進行砼泵送; (3)混凝土出機到澆筑完畢之間的時間不能超規(guī)范允值。17、6.2混凝土澆筑(1)為適應澆筑時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采用斜面分層澆筑方法,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500mm內(nèi),且控制混凝土均勻上升,避免大高差,循序漸進、一次性到頂。與下層混凝土時間間隔不超過4h,以不出現(xiàn)冷縫為原則。(2)采用二次振搗工藝,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和抗拉強度,減少收縮,并有利于散熱。并嚴格控制振搗時間和插入深度,必須保證前后振搗能塑性閉合,否則不能進行第二次振搗,振搗區(qū)搭接范圍50100cm。1. 振搗中產(chǎn)生的泌水和浮漿及時排出。2. 對模板周邊的混凝土進行重復振搗,以保證拆模時不出現(xiàn)蜂窩。3.在澆至標高時,注意控制板上皮標高和平整度,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混凝土表面呈塑性時,用平板18、式振動器二次復振,再用木抹子壓實23遍。6.3混凝土的測溫(1)一般常用玻璃溫度計測溫。一般采用外徑38的鐵管,鐵管底部需焊上鐵板,上部用木塞塞緊,以防水浸泡。測溫一般為12小時一測,連續(xù)測溫不少于12天,尤其注意3天5天的測溫,這時溫升達到或接近最高峰值,在砼施工過程中每隔4小時側(cè)一次。原材料溫度和拌和溫度及環(huán)境氣溫填寫好專門的測溫紀錄。測溫孔的布設,在每一澆注層每個承臺最少設二個點。(2)砼澆筑后及時進行砼的測溫工作,全面了解混凝土在強度發(fā)展過程中內(nèi)部的溫度狀況,并且根據(jù)溫度梯度變化情況可定性定量的指導施工,防止溫度裂縫出現(xiàn)。根據(jù)土建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的特點和施工經(jīng)驗,實測的內(nèi)部中心與表面的19、溫差值宜控制在25以內(nèi)。(3)根據(jù)平面形狀尺寸、厚度等不同情況,合理、經(jīng)濟地布設測溫點,繪出測溫點布置圖,指派專人進行砼的測溫工作。(4)應按規(guī)范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測溫,每次測溫后應立即匯總整理出混凝土內(nèi)溫度場與溫差數(shù)值,提供給技術部門,以指導現(xiàn)場施工。6.3混凝土養(yǎng)護(1)養(yǎng)護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的關鍵性工作,養(yǎng)護的目的是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控制混凝土內(nèi)外溫差及降溫速度,促進混凝土強度的正常發(fā)展和防止有害裂縫的產(chǎn)生。應根據(jù)氣候條件采取控溫措施,并按需要測定澆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內(nèi)部溫度,將溫度控制在涉及要求的范圍以內(nèi)。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溫差應控制在25的范圍內(nèi)。保溫是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溫度不20、至過快散失,減小混凝土表面的溫度梯度,防止產(chǎn)生表面裂縫,亦可充分發(fā)揮混凝土的潛力和材料的松弛性。使混凝土的平均總溫差所產(chǎn)生的拉應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防止產(chǎn)生貫穿裂縫。保溫的作用是使尚在混凝土強度發(fā)展階段,潮濕的條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脫水而產(chǎn)生干縮裂縫,亦可使水泥的水化順利進行,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對大體積混凝土面,一般在混凝土表面抹平后應立即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對混凝土進行保濕養(yǎng)護,以防止水分蒸發(fā)過快產(chǎn)生干縮縫。根據(jù)溫度情況可在塑料薄膜上覆蓋麻袋片,進行保溫養(yǎng)護。溫差過小,或降溫不利時,可采用用水浸透保溫層,增大導熱系數(shù)的方法,控制溫差和降溫速度。砼養(yǎng)護時的溫度控制(1)常用的為保溫法:21、常用草袋、塑料布、蓄水法。正常施工(即氣溫在1630左右),一般采用鋪二層草簾并澆水,蓄水法為在砼達到終凝后在砼上表面蓄以一定高度的水進行養(yǎng)護。對于大體積砼來說養(yǎng)護時間一般不少于15天。6.4混凝土試塊的留置現(xiàn)場按100m3或一個臺班留置一組混凝土試塊。常溫條件下,留置兩組:1)同條件一組;2)28天標養(yǎng)一組。、混凝土運輸采用攪拌運輸車,要保證混凝土不離析分層,到現(xiàn)場后,要進行坍落度檢測,從攪拌運輸車卸料混凝土中,分別取1/4、3/4處式樣進行試驗,兩個式樣的坍落度值之差不超過3cm。、混凝土攪拌車給混凝土泵喂料時,符合下列要求:(1)喂料前,應用中、高速旋轉(zhuǎn),使混凝土攪拌均勻,避免分層離析。22、(2)喂料時,反轉(zhuǎn)卸料配合泵送均勻進行。(3)喂料暫時中斷時,應使拌筒低轉(zhuǎn)速攪拌混凝土。七、混凝土的溫度監(jiān)測7.1需要監(jiān)測的溫度。需要監(jiān)測的溫度包括大氣溫度、混凝土結(jié)構(gòu)表面溫度、混凝土內(nèi)的上、中、下溫度。(圖4)7.2測溫制度。測溫應有專人負責。混凝土升溫階段每24小時測一次,溫度下降階段每8小時測一次。對厚度較大(大于2m)和重要工程,測溫延續(xù)時間不小于15天,厚度小的,測溫延續(xù)時間為915天。7.3測溫記錄整理與分析。混凝土測溫記錄及時整理,數(shù)據(jù)要準確。測溫報告包括以下部分(1)概述。主要說明工程簡況,測溫目的,選用溫度計的種類及時間。(2)測點布置。說明測點布置的依據(jù),測點編號及其位置。23、(3)測試記錄與分析。提供測試期間全部測溫原始記錄,繪制混凝土時間-溫度變化曲線,最后提出分析意見或結(jié)論。7.4xx大劇院內(nèi)部循環(huán)水降溫法計算實例參數(shù)-1基礎參數(shù)基礎類型 筏板基礎長 34.62;基礎寬 24.05;基礎厚度 0.95;-2混凝土成分參數(shù)水泥品種 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強度等級 35;每千克水泥水化熱 361;混凝土比熱 0.96k J k g.k;混凝土的質(zhì)量密度 2400水泥Cc、砂子Cs、石子Cg比熱 0.84 k J k g.k;水的比熱 4.2 k J k g.k;現(xiàn)場測試水泥Tc、水Tw的溫度 25oc;砂子溫度 Ts 23oc石子溫度 Tg 21oc3.024、配合比 水泥(m c) 361;石子(m g ) 1190;砂子(m s ) 690;水 (m w ) 190;水灰比 0.45;現(xiàn)場測試石子含水率g 1%;現(xiàn)場測試砂子含水率s 5%;基礎混凝土澆注前裂縫控制計算(一)混凝土溫度計算(1)混凝土拌和溫度石子中含水量wg=1190 1%=11.9。砂子中含水量ws= 6905%=34.5。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后應加水m w=119011.934.5=143.6T0=(CsTsms+CgTgmg+CcTcmc+CwTwmw+CwTsws+CwTgwg)/(ms+mg+mcmw+ws+wg)=0.22(Tsms+Tgmg+Tcmc)+ Twmw+T25、sws+Tgwg 0.22(ms+mg+mc) + mw+ws+wg=0.22(23690+211190+ 25361)+25143.6+2334.5+2111.9 0.22(690+1190+361)+ 143.6+34.5+11.9=18.3 oc攪拌后的混凝土拌和溫度為18.3 oc。式中 T0 混凝土拌合溫度(oc)Ts、Tg砂、石子的溫度(oc)Tc、Tw水泥、拌合用水的溫度(oc)mc、ms、mg水泥、扣除含水量的砂及石子的重量(kg)mw、ws wg水及砂、石中游離水的重量(kg)Cs、Cc、Cw、Cg水泥、砂、石子及水的比熱(kJ/kg.k)(2)混凝土澆筑溫度取氣溫Ta=2026、oc。地泵送混凝土各項溫度損失系數(shù)值:裝料、轉(zhuǎn)運、卸料 1=0.0323=0.096澆筑過程 2=0.003601.5=0.27Tp=To+(TaTo) (1+2+3+n)=18.3+(2018.3)(0.096+0.27)=21.1 oc式中 Tp混凝土的澆筑溫度(oc)。To 混凝土拌合溫度(oc)。Ta混凝土運輸和澆筑時的室外氣溫。1、2、3、n 溫度損失系數(shù),按以下取用:(a)混凝土裝卸和運轉(zhuǎn),每次=0.032(b)混凝土運輸時,=At, t為運輸時間(min),A值 (c)澆筑過程中,=0.003t,t為澆筑時間(min)。(3)混凝土15天時間的水化熱絕熱溫度和最大水化熱絕熱溫度由27、公式:T(t)= mc( 1e- mt ) c;Tmax = mc( 1e- )/c= mcc得T(15)= mc( 1e- mt ) c=361461(12.718-0.3 15)0.962400=71.4ocTmax = mc( 1e- )/c= mc/c=3614610.962400=72.2 oc式中 T(t) 澆完一段時間,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值(oc)Tmax 混凝土最大水化熱(最終溫升值)(oc)mc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每千克水泥水化熱(Jkg)見表 -2c混凝土的比熱,一般取0.96 kJ/kg.k混凝土的質(zhì)量密度,取2400kge 常數(shù) 2.718t齡期(d)m水泥品28、種比面積、澆搗時溫度有關的經(jīng)驗系數(shù),取0.3。 項數(shù)運輸工具混凝土容積(m3)A 1攪拌運輸車6.00.00422自卸車(開敞式)1.00.0043自卸車(開敞式)1.40.00374自卸車(開敞式)2.00.0035自卸車(封閉式)2.00.00176長方形吊斗0.30.00227長方形吊斗1.60.00138圓柱形吊斗1.60.00099雙輪手推車(保溫、加蓋)0.150.00710雙輪手推車(本身不保溫)0.750.01 (二) 混凝土收縮變形值查表取:M1=1.0; M2=1.35; M3=1.0; M4=1.11;M5=1.2; M6=0.93; M7=0.7; M8=1.0; M929、=1.0; M10=0.95;b=0.01,混凝土極限收縮值0 y=3.2410-4y(t) = 0 y(1e-bt)M1M2M2y(15)=3.2410-4(1- 2.718-0.0115)1.01.351.01.111.20.930.71.01.00.95=0.50410-4,y(28)=0.910-4。(三)混凝土15天的收縮當量溫差取混凝土的線性膨脹系數(shù)=1.010-5Ty(15)= y(t) =0.50410-41.010-5=5.04 oc,Ty (28)=9 oc(四)混凝土15天的彈性模量查表取混凝土最終彈性模量Ec=3104 N/2E(15)= Ec(1- e-0.09t)=30、 3 104(1- 2.718-0.0915)=2.22104 N/2,(五)混凝土的最大綜合溫差取xx2008年平均氣溫,即Th=14 ocT= T0+2 T(t) /3 +Ty(t) Th=18.3+271.4/3+5.0414=56.9oc(六)基礎混凝土露天養(yǎng)護最大降溫收縮應力取徐變影響系數(shù)S(t)=0.3;混凝土的外約束系數(shù)R=0.32;泊松比c=0.2;C35混凝土抗拉強度值1.65 N/2= -E(t)T.S(t) R / (1c)= - 2.221041.010-5 (-56.9)0.30.32/(1-0.2)=1.52 N/275%1.65=1.24 N/2式中 混凝土的溫度31、應力(N/mm2)E(t) 混凝土從澆筑后至計算時的彈性模量(N/mm2) 混凝土的現(xiàn)行膨脹系數(shù),取1.010-5T混凝土的最大綜合溫差絕對值,如為降溫取負值;當大體積混凝土基礎長期裸露在室外且未回填土時,按混凝土水化熱最高溫升值(包括澆注溫度)與當月最低溫度之差計算;計算結(jié)果為負,表示降溫。T(t) 澆筑完一段時間t, 混凝土的絕熱溫升(oc)。Ty(t) 混凝土的收縮當量溫差(oc) 。S(t) 徐變影響的松弛系數(shù),取0.30.5R混凝土的外約束系數(shù),當為巖石地基,取1;當為可滑動墊層時,取0.250.5;c 混凝土泊松比;取0.150.2故基礎養(yǎng)護期間可能出現(xiàn)裂縫,采用基礎表面一層草苫保32、溫和內(nèi)部循環(huán)水降溫法,增表面大溫度T(t),降低絕熱溫度T(t)。內(nèi)部循環(huán)水降溫冷卻水管直徑d=25,縱橫排列間距1.5m,上下兩層交錯布置,水溫度12oc,水的比熱Cs=4.2 k J k g.k,水重力密度s=1000m3, =3.15wm.k,冷水流量qs=0.9 m3h,導溫系數(shù)=0.115 m2d,每根管長L=29.5m,混凝土導熱系數(shù)=0.115 m2d 見基礎冷卻水循環(huán)管布置圖(圖5) 采用有關涉及圖表法計算混凝土中的最大溫度。冷水管冷卻范圍D=0.95m,logDd=log95025=1.77。混凝土導溫折算系數(shù):=log100log150025=0.11521.77=0.1 33、3。tD2=0.131.52=0.058t。3.6Cssqs=3.6 3.1529.54.21000 0.9=0.177查x3.6Cssqs 圖得冷水管散熱殘留比x值,見表-1 不同齡期冷卻水管散熱殘留比x 表-1t(d)0.51.52.53.54.55.5D20.0290.0870.1450.2030.2610.319x0.930.850.770.680.620.55齡期t(d)123456T(t)15.3526.6535.0541.2745.8849.3 混凝土的絕熱溫升表 表-2表中T(t)= mc( 1e- mt )/c=361377(12.718- 0.3 t)0.962400查F034、Ca2圖得表-3表,表中F0 =th2=0.115t1.52=0.05t 不同齡期的F0和 Ca2 表-3齡期t(d)0.51.52.53.54.55.5F00.0250.0750.1250.1750.2250.275Ca20.750.580.460.370.250.28表-4 考慮表面和冷卻水管同時散熱后的水化熱溫升計算從表中可知最高溫升發(fā)生在第三天,其混凝土最高溫度也同樣發(fā)生在第三天,則第三天的殘溫比:Ca1=0.18, Ca2=0.46, x=0.77, Ca1x=0.180.77=0.139Ca2x=0.460.77=0.357, (1Ca1x)=0.861(1x)Ca2=0.146。35、表面蓋一層草苫。T(t)=10oc Tb=T(t)+Tq m=10+20=30oc。平均最高溫度 : Tm=(TpTb) Ca2x(1Ca1)+(Tq Tb) Ca2(1Ca1)+ T(t) (1Ca1)+ Tb =(1830 )0.35(10.135)+(2030) 0.77(10.135)+16.8 (10.135)+30=34.5oc。表中平均最高溫度為(33.5+34+37+35+36+35+34.5+35.5+35)9=35 oc。計算與實測溫度接近,符合精度要求。混凝土內(nèi)外溫差:35-30525oc。混凝土表面與大氣溫差30201020oc。符合溫控要求。基礎混凝土最大降溫收縮應力36、: = -EcT.S(t) R / (1c)=-31041.010-5 (-35+14)0.30.32/(1-0.2)=0.76 N/21.15。基礎不出現(xiàn)裂縫,符合要求。七、 質(zhì)量驗收標準本方案應遵守以下標準:混凝土結(jié)構(gòu)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2001混凝土結(jié)構(gòu)設計規(guī)范GB50012002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2002普通砼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八、 安全文明施工8.1施工人員進入現(xiàn)場應戴安全帽,操作人員應精神集中,遵守有關安全規(guī)定。8.2使用振動棒時應穿膠鞋37、,濕手不得接觸開關,電源線不得有損。8.3各種設備處于完好狀態(tài),機械設備運轉(zhuǎn)部位有安全防護裝置。8.4混凝土輸送泵的管道應連接支撐牢固,試送合格后才能正式輸送,檢修時必須卸壓。8.5臨電采用“三級配電,兩級保護”。8.6在基坑四周搭設防護欄桿,欄桿應搭設牢靠穩(wěn)固,以防止倒塌傷人。九、 環(huán)保措施9.1混凝土漿液妥善處理,避免污染周圍環(huán)境。9.2施工現(xiàn)場機械噪音應符合噪音限制規(guī)定,白天不大于75dB,夜晚不大于55dB。否則在機械上加蔽音罩。9.3為防止施工現(xiàn)場塵土飛揚,施工道路應硬化,基地干土應撒水濕潤土。9.4水泥袋要及時收集堆放,不得散落。9.5辦公、生活區(qū)與施工現(xiàn)場隔離,生活垃圾要妥善處理,不要造成污染。十、 勞動組織每班配置管理人員4名,施工人員1530名。見10.0表 人 員 配 置 表 表10.0人員組成人數(shù)職責項目經(jīng)理1負責組織施工、協(xié)調(diào)現(xiàn)場技術員1負責施工技術工作質(zhì)檢員1負責施工質(zhì)量檢查驗收測溫員1負責溫度監(jiān)測材料員1負責組織材料進場及管理安全員13負責現(xiàn)場安全工作養(yǎng)護工13負責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攪拌工2負責混凝土攪拌混凝土振搗工58負責混凝土澆筑振搗
建筑結(jié)構(gòu)
上傳時間:2022-07-14
23份
建筑結(jié)構(gòu)
上傳時間:2022-10-14
2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