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賃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工程井架搭設專項施工方案(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26531
2023-08-14
28頁
524.80KB
1、井架搭拆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xx縣公共租賃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工程2、建設單位:xx縣本工程為單元式高層、多層住宅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非抗震;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建筑物耐火等級地下室為一級,地上為二級;地下防水等級為二級。0.000相當于黃海高程基礎性質結構體系類別設計等級1#、2#樓4.850天然基礎(部分樁基)乙級框剪3#、4#、5#樓6.990天然基礎丙級框架樓號建筑面積占地面積層數建筑高度1#樓地上7515.7m2803.7m2地上11層、33.90米地下室3104.4 m2地下一層3米、3.9米2#樓地上7392.3m2680.3m22、地上11層31.9米地下車庫649 m2地下一層3米3#樓、4#樓11885m22130.9m26層16.8米5#樓5799.3m2786.4m26層16.8米二、物料提升機的選用根據現場實際要求,采用5臺義烏市東辰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SSDB100施工升降機(主要技術參數:限定載重量為1T,最大提升高度為84m,吊籠外圍尺寸380013502000),架體標準節高度為1.8米;1#樓、2#樓井架搭設高度為36米;3#樓井架搭設高度為28.8米;4#、5#樓井架搭設高度為27米。三、基礎要求安裝場地應選平整、夯實,基礎承載力應大于80Kpa,并用標號不低于C25混凝土澆筑,厚度為30cm,基礎表3、面應平整,水平偏差不大于2mm,砼預埋螺栓,具體詳見說明書。井架基礎必須高出場地地坪30cm,并有排水措施以防底架浸沒在水中。安裝位置(詳見附圖811):1#樓位于地下室項板(1-17)(1-19)/(1-P)(1-1/1-S)軸之間;地下室頂板厚250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C35。2#樓位于地下室項板(2-18)(2-20)/(1-X)(2-A)軸之間;地下室頂板厚250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C35。3#樓位于(3-20)(3-21)/(3-K)軸北面;設于碎石土層上澆筑C25混凝土澆筑,厚度為30cm。4#樓位于(4-16)(4-18)/(4-K)軸北面;設于碎石土層上澆筑C25混凝土澆筑,厚4、度為30cm。5#樓位于(22)(24)/A軸南面;設于碎石土層上澆筑C25混凝土澆筑,厚度為30cm。井架基礎做法如下圖:附圖1:SSDB100施工升降機基礎圖四、架體安裝步驟及安裝要求(詳見附圖)1、安裝步驟(1)將底架槽按單籠配置置于基礎上,并用底架聯接板聯接,在預埋栓M20上裝入相應螺母墊圈,底架基本找平,檢查內對角線誤差,要求不大于6mm,確認無誤后,擰緊螺母,在底架與基礎間的空隙中灌入細石混凝土,底架四面應留有排水孔。(2)在底架上橫放二根鋼管或角鋼,吊籠居中平放在鋼管或角鋼上,放入時注意吊籠進料門的朝向是否正確。(3)安裝立柱、平撐、斜撐,進料口處安裝八字撐和開門角鋼。 附圖2:5、SSDB100施工升降機結構示意圖(4)安裝基礎導軌管, 雙籠安裝時右籠右側需加裝48墊管中穿過。雙籠安裝8根,單籠安裝4根。(5)裝好第一個1.8米后,用厚度不小于50毫米,兩端設有防滑擋塊的木板,放在已裝好的側平撐上。作為操作人員臨時工作平臺,并逐層向上鋪設。為了方便構件的輸送,可在已裝立柱上安裝有防脫繩保險裝置的鐵滑輪。由地面人員拉動白棕繩向上輸送構件。(6)每裝好兩層立柱高度的所有桿件后,安裝標準導軌管4根。并在右籠左側導軌管聯接處加裝48墊管。(7)進料方向全部采用平撐和斜撐。出料方向先按平撐和斜撐搭設。搭成后,根據樓層要求開口,開口時再調換八字撐。在頂部兩節的側面加裝加強角鋼4根。6、(8)安裝開輪架及開梁滑輪。 附圖3:施工升降機架體安裝順序圖(9)安裝避雷針二根,裝在架頂對角上。(10)安裝電纜滑輪。滑輪上固定架應裝在架體上半高度加上3米以上,用U型螺栓堅固,下固定架裝在底架槽鋼上。(11)安裝上下限位器。上限位調定時應保證吊籠越程不小于3米。(12)根據配置安裝電視監控或超載限位器。(13)在架體升高過程中,隨時設置附墻件和纜風繩。(14)架體卸料則根據建筑物層樓開門。若只需拆去斜撐,則加裝八字撐桿即可,若要同時拆去平撐和斜撐,則必須設 附圖4:1#、2#樓附墻架裝置示意圖置上下兩道八字撐。(15)安裝好卷揚機,穿好提升鋼絲繩。2、安裝要求(1)架體要保持垂直度,最大7、不應超過架體高度的1.5,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2)安裝的斷繩保護裝置、安全停靠裝置、限位地裝置等均要求靈敏可靠。(3)3#、4#、5#樓采用纜風繩,纜風繩必須采用9.5mm的園股鋼絲繩,共設二組(八根)。 附圖5:3#、4#、5#樓纜風繩架設及地錨埋置示意圖并應在架體四周同一水平面對稱設置,與地面夾角4560下端應采用與鋼絲繩拉力相適應的花籃螺絲與地錨拉緊連接。地錨采用2根48鋼管并排設置,再設置一根橫擔,兩根地錨,間距不小于0.5m,深度不小于1.7m,樁頂部要有纜風繩防滑措施,纜風繩不得有接頭,端部應設置保險環,并用不小于3個繩卡固定,繩卡間距不小于鋼絲繩直徑6D,繩卡滑鞍應放在受力8、繩一側,不得正反交錯繩卡。(4)1#、2#樓采用附墻與建筑物雙扣件連接,必須使用連墻桿穩定架體,具體詳見附圖。(5)鋼絲繩要有過路保護 附圖6:頂節(曳引機側)斜撐加強鋼管安裝示意圖裝置,不得拖地,不得與其它部位磨擦,提升鋼絲繩端部位應設置保險環,并用不小于3個與繩徑相配的繩卡固定,繩卡間距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D。(6)架體圍護要求架體三側設安全網,安全網要有合格證及準用證。(7)避雷接地裝置要求井架頂端安裝避雷接地裝置,并高出架體1.52m,接地電阻10,每月檢測1次,并記錄備案。五、樓層卸料平臺、防護搭設要求1、1#樓卸料平臺搭為雙立桿設高度35米,2#樓卸料平臺搭為雙立桿設高度34米,39、#、4#、5#樓卸料平臺為單立桿搭設高度24米,立桿縱距為1.5m,橫距為1.05m,大小橫桿步距按樓層設置,且每層不得小于二道(計算同外架),連墻件采用鋼性拉結,連接方式為雙扣件,水平間距為1.5m,豎向間距按每層設置,平臺兩側應有高于1.2m防護欄桿和0.3m高踢腳桿,并用竹腳手片全封閉,平臺板采用4cm厚木板,鋪設嚴密。2、各樓層卸料平臺必須設置防護門,防護門按臺州市關于加強建筑企業和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基礎工作的若干規定(試行)(臺建規2011136號)文件要求定型化、工具化,操作方便并有防止外開的措施。3、地面進料口必須有自落式防護門,上方搭設防護棚,防護棚應在架體三面設置。防護棚應設置10、兩層,上下間距不小于30cm,采用腳手片,上下層應相互垂直鋪設。六、卷揚機安裝要求1、卷揚機采用JKY1B型井架配套卷揚機,提升速度為45m/min。2、卷揚機基礎用C25砼澆搗,厚度為50cm,長寬12001000。3、安裝設置要求,遠離危險作業區,視線良好。4、卷揚機卷筒邊必須設置防止鋼線繩脫出的防護裝置。5、安裝時,其卷筒中心線應對準架體滑輪中心,卷筒軸線應與卷筒中心線出繩方向垂直,整機放置水平,保證排繩整齊。6、采用錨樁,并搭設防護棚。七、井架調試井架安裝完畢就進行調試。1、平層保護裝置的調試。調試內容為吊籠卸料門開啟時,四個平層槽鋼是否同時可靠運作。卸料關閉時,四個平層槽鋼應同時收起11、,其邊緣不能超出吊籠長度。必要時高速聯動鋼絲繩松緊和轉軸加油潤滑。2、上下限位裝置的調試。下限位保證避免吊籠著地后松繩,上限應保持吊籠大于3米的安全越程,限位碰板的上行程開關撞輪應調整在吊籠上行程開關撞埠中心。3、防墜器的調試。防墜器安裝前,先脫開防墜器座,用手向上托起防墜器應能靈活移動,嚴禁卡死,當突然松手時,防墜器應能在導軌上可靠制停。4、各傳動系統、滑輪處加注潤滑油。滑動部門如門滑疲乏、導軌管應抹黃油,并檢查架體垂直是否在 附圖7:停層保護裝置和停層夾安裝示意圖3之內,抽查各處螺栓堅固情況,檢查吊籠運行空間和鋼絲繩經過處是否有障礙物,安全裝置動作是否靈敏可靠,發現異常及時排除。八、安裝時12、安全要求1、安裝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悉升降機的性能特點,電工、焊工必須持證上崗。2、天氣惡劣時,如雷雨、大霧、下雪、架體頂部風速超過13M/S不得進行安裝(拆卸)作業。3、安裝時嚴禁吊籠載人運行,吊籠運行載重不超過800kg,以保證架體安裝情況下的穩定性。4、安裝前應對升降機基礎進行檢查,表面應平整,偏差不超過2mm,并要有有效的排水措施。5、架體安裝(拆卸)時,吊籠頂部最多只能站立3人。6、安裝附墻時,其間距不得大于7.5m,且在建筑物的頂層必須設置1組,升降機架體頂部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7、附墻件與建筑物的預埋鐵宜采用焊接,焊縫為連續焊,高度為薄板厚度,當焊縫存在各種缺陷時,必須補焊,13、嚴重時應增加加強板焊接。8、提升鋼絲繩不得接長使用,端部位設置保險環并有不小于4個繩徑匹配的繩卡固定,繩卡間距不小于繩徑的6倍。繩卡滑鞍應放在受力繩一側。9、卷揚機卷筒鋼絲繩繞應整齊,當吊籠處于工作最低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絲繩不得小于3圈,卷揚機在載重運轉前,必須正反空運轉10分鐘確認無不正常現象后,方可載重運轉。10、高空作業人員應有適宜的身體條件并系好安全帶,架體下和周圍2米內禁止站人。11、拆卸安全要求執行上述(1)、(2)、(3)、(5)、(8)、(9)、(10)條要求。九、使用時操作安全規程1、升降機操作工必須經過培訓,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熟悉各部件性能,經考核合格才能獨立操作。2、操14、作過程中,操作的位置應能明顯地觀察到吊籠和卷揚機的運行情況。3、嚴格載人運行,載荷應盡量均布,載重不超載。4、嚴禁拆下安全裝置冒險運行。5、在使用中應每班檢查傳動機械、防墜器、停靠裝置等是否正常可靠。附墻裝置、纜風繩是否完整,受力是否均勻。6、接班時,應閱讀上班工作記錄,有問題及時解決。7、開機時應先檢查吊籠運行空間有無障礙物,發現異常及時排除。8、下班后,吊籠應靠站地面,斷開電源,開關箱關門上鎖。9、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使用升降機。(1)天氣惡劣,雷雨、大霧、下雪、風速超過20m/s。(2)升降機出現機械電氣故障時。(3)安全裝置被拆下時。(4)鋼絲繩斷絲,磨損超過標準時。(5)夜間照明不足15、時。(6)操作者無法觀察到吊籠停靠位置和卷揚機時。10、按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定期做好升降機的維護、潤滑保護工作。十、拆卸時安全要求升降機的拆卸1、拆卸時,應對升降機進行一次檢查,確保各部位功能正常后,方可拆卸。2、拆卸步驟按照安裝的相反順序進行。3、附墻裝置(纜風繩)應隨架的降低而逐道拆除,不得一次性全部拆除。4、拆除作業時,嚴禁從高處向下拋擲物件。十一、驗收要求1、安裝公司安裝完畢后,會同項目部及監理單位進行自檢,并報具有特種檢測資質單位進行檢測驗收,檢測合格后,上報縣建筑業科、質監站批準,經驗收合格后掛合格牌使用。2、所有搭設、檢查、驗收責任人簽字認可。3、每月定期檢查一次,對發現問題采取16、三定,并記錄備案。1#、2#樓井架落地卸料平臺搭設參數表和計算書 井架落地卸料平臺搭設參數表一、基本參數立桿橫距lb(m)1.05立桿縱距la(m)1.5平臺底鋼管搭設方式沿橫向搭設扣件連接方式單扣件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立桿根數雙立桿立桿步距h(m)1.8平臺支架計算高度H(m)35平臺底鋼管間距離(m)0.5鋼管類型483.25腳手板鋪設層數11井架橫向排數1二、荷載參數腳手板自重(kN/m2)0.3欄桿、擋腳板自重(kN/m)0.15活荷載同時計算層數4施工人員及卸料荷載(kN/m2)2考慮安全網自重是安全網自重(kN/m2)0.01三、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碎石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g(k17、Pa)400墊板底面積A(m2)0.023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11#、2#樓井架落地卸料平臺計算書 井架落地卸料平臺的計算依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建筑建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等編制。一、參數信息 1.基本參數 立桿橫距lb(m):1.05,井架橫向排數為:1,立桿步距h(m):1.80;立桿采用雙立桿支撐。 立桿縱距la(m):1.50,平臺支架計算總高度H(m):35.00; 平臺底鋼管間距離(m):0.50; 鋼管類型:483.25,扣件連接方式: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18、0.80; 2.荷載參數 腳手板自重(kN/m2):0.300; 欄桿、擋腳板自重(kN/m):0.150; 施工人員及卸料荷載(kN/m2):2.000; 安全網自重(kN/m2):0.01; 活荷載同時計算層數:4層。 3.地基參數 地基土類型:碎石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Pa):400.00; 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0.023;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1.00。正立面圖側立面圖二、板底支撐鋼管計算 截面幾何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 = 4.79cm3; 截面慣性矩 I = 11.5cm4; 板底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1.荷載的計算: (1)腳手板自重設計值(kN/m2): q1 =1.20.319、0.5 = 0.18 kN/m; (2)施工人員及卸料荷載設計值(kN/m): q2 = 1.420.5 = 1.4 kN/m; 2.強度驗算: 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max = ql2/8 最大支座力計算公式如下: N = ql/2 荷載設計值:q=1.2q1+1.4q2 =1.20.18+1.41.4 =2.18kN/m; 最大彎距 Mmax = 0.1252.181.052 = 0.3 kNm ; 支座力 N = 0.52.181.05 = 1.14 kN; 最大應力 = Mmax / W = 0.3106 / (4.79103) = 62.61 N/mm2; 板底鋼管的抗彎強度設計20、值 f=205 N/mm2;板底鋼管的計算應力 62.61 N/mm2 小于 板底鋼管的抗彎設計強度 205 N/mm2,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計算公式如下: = 5ql4/(384EI) 均布恒載: q = q1+q1= 1.58 kN/m; = (51.58 (1.05103)4 )/(3842.0610000011.5104)=1.06 mm;板底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為 1.06 mm 小于 鋼管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三、縱向支撐鋼管計算 截面幾何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 = 4.79cm3; 截面慣性矩 I = 11.5cm4; 集中荷載P取板底支撐21、鋼管傳遞力,P =1.14kN; 計算簡圖 剪力圖(kN) 彎矩圖(kNm) 變形圖(kNm) 最大彎矩 Mmax = 0.56 kNm ; 最大變形 Vmax = 5.73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1.14 kN ; 最大應力 = Mmax/w=0.56106/(4.79103)=117.81 N/mm2 ;縱向鋼管的計算應力 117.81 N/mm2 小于 縱向鋼管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縱向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為 5.73 mm 小于 縱向支撐鋼管的最大容許撓度 1050/150與10 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按規范表,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22、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 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R= 1.14 kN; R 6.40 kN ,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支架立桿荷載設計值(軸力)計算 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腳手架的結構自重(kN): NG1 = 0.1235 = 4.2 kN; (2)板底支撐鋼管的結構自重(kN): NG2 = 0.0361.052111/4 = 0.21 kN; (3)腳手板自重(kN): NG3 = 0.23、311.51.0511/4 = 1.3 kN; (4)欄桿、擋腳板的自重(kN): NG4 = 0.1511.0511/2 = 0.87 kN; (5)安全網自重(kN/m2): NG5=0.0111.0537/2=0.18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NG5= 4.2+0.21+1.3+0.87+0.18=6.76kN; 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卸料荷載: 施工人員及卸料荷載標準值: NQ = 421.51.051/4 = 3.15 kN; 3.因不考慮風荷載,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1= 1.2NG + 1.4NQ = 1.26.76+ 24、1.43.15 = 12.52 kN; 本卸料平臺采用雙立桿,單根立桿所受的荷載為NN1/212.52/26.26kN。六、立桿的穩定性驗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KH f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6.26 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的值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9 c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57 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79 cm3; -鋼管立桿最大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25、/mm2; l0 -計算長度 (m); 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由以下公式計算: l0 = kh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表;取最不利值= 1.8; 立桿計算長度 l0 = kh = 1.155 1.81.8 = 3.74 m; =l0/i =3742/15.9=235; 由長細比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13 ;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 =12.52103 / 2 /( 0.132457 )= 103.77N/mm2;立桿鋼管穩定性驗算 = 103.77 N/mm2 小于 立桿26、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七、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fg = fgkc = 400 kPa; 其中,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g= 400 kPa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1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1/A =41.34 kPa ;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標準值 :N1=NG + NQ = 6.76+3.15=9.91 kN; 基礎底面面積 :A = 0.023 m2 。立桿對地基的壓力 p=41.34 kPa 小于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fg = 4027、0 kPa,滿足要求!3#、4#、5#樓井架落地卸料平臺搭設參數表及計算書 3#、4#、5#樓井架落地卸料平臺搭設參數表一、基本參數立桿橫距lb(m)1.05立桿縱距la(m)1.5平臺底鋼管搭設方式沿橫向搭設扣件連接方式單扣件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立桿根數單立桿立桿步距h(m)1.8平臺支架計算高度H(m)24平臺底鋼管間距離(m)0.5鋼管類型483.25腳手板鋪設層數11井架橫向排數1二、荷載參數腳手板自重(kN/m2)0.3欄桿、擋腳板自重(kN/m)0.15活荷載同時計算層數4施工人員及卸料荷載(kN/m2)2考慮安全網自重是安全網自重(kN/m2)0.01三、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碎28、石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g(kPa)400墊板底面積A(m2)0.023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13#、4#、5#樓井架落地卸料平臺計算書 井架落地卸料平臺的計算依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建筑建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等編制。一、參數信息 1.基本參數 立桿橫距lb(m):1.05,井架橫向排數為:1,立桿步距h(m):1.80;立桿采用單立桿支撐。 立桿縱距la(m):1.50,平臺支架計算總高度H(m):24.00; 平臺底鋼管間距離(m):0.50; 鋼管類型:483.25,扣件連接方29、式: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 2.荷載參數 腳手板自重(kN/m2):0.300; 欄桿、擋腳板自重(kN/m):0.150; 施工人員及卸料荷載(kN/m2):2.000; 安全網自重(kN/m2):0.01; 活荷載同時計算層數:4層。 3.地基參數 地基土類型:碎石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Pa):400.00; 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0.023;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1.00。正立面圖側立面圖二、板底支撐鋼管計算 截面幾何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 = 4.79cm3; 截面慣性矩 I = 11.5cm4; 板底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1.荷載的計算: (1)腳手板自重設計值(k30、N/m2): q1 =1.20.30.5 = 0.18 kN/m; (2)施工人員及卸料荷載設計值(kN/m): q2 = 1.420.5 = 1.4 kN/m; 2.強度驗算: 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max = ql2/8 最大支座力計算公式如下: N = ql/2 荷載設計值:q=1.2q1+1.4q2 =1.20.18+1.41.4 =2.18kN/m; 最大彎距 Mmax = 0.1252.181.052 = 0.3 kNm ; 支座力 N = 0.52.181.05 = 1.14 kN; 最大應力 = Mmax / W = 0.3106 / (4.79103) = 62.61 N31、/mm2; 板底鋼管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板底鋼管的計算應力 62.61 N/mm2 小于 板底鋼管的抗彎設計強度 205 N/mm2,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計算公式如下: = 5ql4/(384EI) 均布恒載: q = q1+q1= 1.58 kN/m; = (51.58 (1.05103)4 )/(3842.0610000011.5104)=1.06 mm;板底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為 1.06 mm 小于 鋼管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三、縱向支撐鋼管計算 截面幾何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 = 4.79cm3; 截面慣性矩 I = 1132、.5cm4; 集中荷載P取板底支撐鋼管傳遞力,P =1.14kN; 計算簡圖 剪力圖(kN) 彎矩圖(kNm) 變形圖(kNm) 最大彎矩 Mmax = 0.56 kNm ; 最大變形 Vmax = 5.73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1.14 kN ; 最大應力 = Mmax/w=0.56106/(4.79103)=117.81 N/mm2 ;縱向鋼管的計算應力 117.81 N/mm2 小于 縱向鋼管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縱向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為 5.73 mm 小于 縱向支撐鋼管的最大容許撓度 1050/150與10 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33、算 按規范表,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 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R= 1.14 kN; R 6.40 kN ,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支架立桿荷載設計值(軸力)計算 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腳手架的結構自重(kN): NG1 = 0.1224 = 2.88 kN; (2)板底支撐鋼管的結構自重(kN): NG2 = 0.0361.052111/4 = 0.21 kN; (3)腳34、手板自重(kN): NG3 = 0.311.51.0511/4 = 1.3 kN; (4)欄桿、擋腳板的自重(kN): NG4 = 0.1511.0511/2 = 0.87 kN; (5)安全網自重(kN/m2): NG5=0.0111.0524/2=0.13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NG5= 2.88+0.21+1.3+0.87+0.13=5.39kN; 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卸料荷載: 施工人員及卸料荷載標準值: NQ = 421.51.051/4 = 3.15 kN; 3.因不考慮風荷載,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1= 1.2NG 35、+ 1.4NQ = 1.25.39+ 1.43.15 = 10.88 kN; 本卸料平臺采用單立桿,單根立桿所受的荷載為NN110.88kN。六、立桿的穩定性驗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KH f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10.88 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的值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9 c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57 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79 cm3; -鋼管立桿最大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36、計值 :f =205 N/mm2; l0 -計算長度 (m); 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由以下公式計算: l0 = kh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表;取最不利值= 1.8; 立桿計算長度 l0 = kh = 1.155 1.81.8 = 3.74 m; =l0/i =3742/15.9=235; 由長細比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13 ;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 =10.88103 /( 0.132457 )= 180.36 N/mm2;立桿鋼管穩定性驗算 = 180.36 N/37、mm2 小于 立桿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七、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fg = fgkc = 400 kPa; 其中,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g= 400 kPa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1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1/A =31.98 kPa ;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標準值 :N1=NG + NQ = 5.39+3.15=8.54 kN; 基礎底面面積 :A = 0.023 m2 。立桿對地基的壓力 p=31.98 kPa 小于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fg = 400 kPa,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