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過街天橋工程測量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26643
2023-08-14
24頁
195.95KB
1、xx路人行過街天橋工程測量施工方案 審批:名目第一章 工程概況11.1 橋梁的地理位置11.2 技術標準簡介11.3 橋梁構造形式2其次章編制依據和原則22.1 編制依據22.2 編制原則3第三章 測量的把握目的和特點43.1 測量的特點43.2 測量把握的目的4第四章 組織安排44.1 測量機構的組成44.2 儀器的配備54.3 測量制度64.3.1 交接樁工作64.3.2 施工測量64.3.3 施工復測64.3.4 測量把握網測設74.3.5 施工測量的放樣及檢查84.3.6 竣工測量84.4 測量治理9第五章把握測量等級和技術要求105.1 平面把握測量和技術要求105.2 高程把握測量2、和技術標準12第六章 施工測量允許偏差146.1 鉆孔灌注樁測量允許偏差146.2 承臺測量允許偏差146.3 鋼桁梁安裝實測工程156.4 支座安裝允許偏差15第七章 施工測量167.1 施工前預備167.2 主要放樣方法177.2 樁基施工測量177.3 承臺的施工測量187.4 承臺的竣工測量18第八章 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8第一章 工程概況1.1 橋梁的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北京市xx區,農業機械化科學爭辯院南側,華源冠軍城南側,橫跨xx路,為便利行人橫穿大路,修建天橋一座。xx路為東西向城市主干路,南北紅線寬 50m。依據現場條件,天橋平面布置成工字型,主橋長47.9m,寬為4m,凈寬 33、.2m,主桁架 43m,兩側人行道設置梯道和坡道,寬度均為,2.4m,凈寬為 2.2m。主橋及梯道、坡道下部構造擬承受鉆孔灌注樁根底。北側人行道凈寬 3.56m,南側人行道凈寬 2.73m。1.2 技術標準簡介1) 、設計荷載:梯道和坡道人群荷載: 5.0KN/,主梁人群荷載4.0KN/。地震荷載:地震烈度為 8 度,按地震驚峰值加速度 0.2g 設計。風荷載:根本風壓 50pa;雪荷載:根本雪壓 450pa。2) 、凈空:橋下不小于 4.5m。3) 、梯道坡度 1:2,坡道坡度 1:104) 、欄桿高度不應小于 1.1 米。5) 、設計基準期為 100 年,設計使用年限 50 年,橋梁安全等4、級為一級。6) 、環境等級:類。7) 、豎向自振頻率大于 3.0HZ。1.3 橋梁構造形式1) 、上部構造:主橋平面呈工字型,上跨xx路。天橋主體構造為鋼桁架梁,主桁架總長 43m,主梁寬 4m。梯道坡道寬鈞為 2.4m。2) 、下部構造:主墩為墩接承臺接樁形式。主墩為外徑 1.2m 的鋼管混凝土墩,承臺接外徑 1.2m 樁,梯道、坡道承受墩柱接樁形式,橋墩為鋼管混凝土“T”形墩柱,外徑0.6m,梯道根底下接外徑1.0m樁。橋墩鈞為鋼管混凝土構造,樁基均為鉆孔灌注樁。3) 、抗震措施:橋墩上設抗震錨栓,牛腿、梯道、坡道、梯腳、坡腳上設抗爭錨栓。4) 欄桿:承受復合不銹鋼欄桿,高 1.2m。地袱5、寬 100mm,內填C30 混凝土。其次章編制依據和原則2.1 編制依據1) 、xx路人行過街天橋設計圖紙2) 、城市測量標準CJJ8-993) 、 博飛 自動安平水準儀使用說明書4) 、科力達 用戶手冊5) 、大路橋涵施工技術標準JTG/T F50-20222.2 編制原則1) 、測量方案力求承受先進的、牢靠的工藝、材料、設備、到達技術先進,力求工藝成熟牢靠,具有可操作性。2) 、遵循“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把握網”,然后以把握網為依據,進展各細部尺寸的定位、放樣和復核。3) 、堅持圖紙復核制度,組織技術人員生疏設計文件及施工圖紙,弄清設計意圖,復核計算施工圖紙尺寸和相關的測6、量要素,并會審作好記錄,必要時與監理、設計、業主等單位共同審核,并完成審核記錄。4) 堅持動態測量把握制度,依據不同構造的測量需求,合理選用適宜的測量設備、方法和頻率。5) 、必需嚴格審核測量原始依據的正確性,堅持“現場測量放樣”與“業內測量計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6) 、測量方法要科學、嚴謹、簡捷。儀器選用要適宜,使用要細心認真,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做到省時、省工、省費用。7) 、堅持自檢、互撿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的工作制度。8) 、嚴密協作施工、發揚團結合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第三章 測量的把握目的和特點3.1 測量的特點1) 、樁根底施工:最大樁徑120cm,7、全橋共 14 棵樁基,最大樁基深 26m。2) 、大跨度鋼構件施工,主梁跨度 43m。3) 、高墩施工最大高度 6.2m。3.2 測量把握的目的1、施工測量一方面要保證各施工階段的安全,以及施工過程中構造線型符合設計要求。另一方面對施工過程中的測量數據進展統計和分析,對施工過程構造線型的變化進展推測和把握,優化施工工序, 提高施工工藝水平。2、大型橋梁施工測量方案的建立,必需依據橋梁施工方法及具體施工打算來進展,同時同施工監控系統嚴密地聯系在一起。第四章 組織安排4.1 測量機構的組成為優質高效地完成xx路人行過街工程測量任務,并始終以“科學、公正、準確、高效”的工作理念,為施工生產供給優質、8、滿足的技術效勞。為保證測量工作順當開展,測量工作實行總工負責制,并專設測量小組。由總工程師和副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實施,設專職測量工程師治理、協調測量放線全過程,并報監理檢查驗收。本次工程測量工作組織機構如下:總工程師: 測量工程師: 外業組:內頁組:4.2 儀器的配備為滿足測量精度的要求,測量器具必需經過專業檢測部門檢測,保證其在檢定期內。測量器具配備打算如下表所示:序號儀器名稱型號精度數量1全站儀KTS-442R1 臺(2mm+2ppm*D)2水準儀DZS3-1+2mm2 臺3塔尺2 把450m 鋼尺1 把55m 卷尺4 把6棱鏡2 個4.3 測量制度4.3.1 交接樁工作1、工程中標后,由工9、程部總工程師組織、業主與監理技術主管部門測量工程師和工程部相關人員參與,主動聯系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準時進展交接樁。2、交接時,應按交接書面資料所列樁橛現場逐點交接并查看實際狀態,并在現場作出明顯標識,以利查找。3) 、交接簽認時,交樁書面資料必需真實、齊全;交接樁記錄應寫清存在問題和處理意見,并報業主單位和監理單位。4) 、按業主單位和監理單位的要求,對工程范圍含臨時工程放樣確定界限,參與辦理征地拆遷工作。4.3.2 施工測量施工測量分為施工復測、把握網測設、施工放樣及檢查、竣工測量四個階段。嚴格施工過程中的測量治理,做好施工中的交接樁、補樁、護樁工作,實行定期的復測,施工測量、放線放樣實行雙10、檢制。對工程施工測量全過程進展把握,保障建筑物空間位置及幾何尺寸的準確性,將誤差把握在規定范圍之內,以滿足建筑物明確和隱含的功能需要。4.3.3 施工復測1) 、交接樁完成后,由工程部總工程師組織現場技術人員系統地進展施工復測及重點部位把握測量,標段交界處應由雙方共同復測, 確保中線、高程正確及交界處連接全都。2) 、復測工作應在開工前完成,中樁、基線樁、導線樁、水準基點樁加密應滿足施工放樣的需要,墩臺定位中心樁撅宜在復測中完成,以便在正式灌注混凝土根底時引用其成果。3) 、復測成果應由工程部總工程師組織系統地整理書面報告, 報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其總工程師批準后,準時發至作業層技術部門應用、11、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4) 、各類樁撅要妥當保護,依據狀況進展加固,并在現場作明顯標識,以防誤用;在施工影響范圍內的樁要釘設護樁或外移樁,繪制護樁示意圖;定期檢查樁撅是否移動、下沉,覺察后應承受牢靠方法重補設定位,重測量。4.3.4 測量把握網測設1) 、250m 以上的長大構造物、500m 以上的路基工程施工前應布設測量把握網。管段工程施工復測完成后,應依據設計單位所交的把握點,中樁、基線樁、導線樁、水準基點樁的狀況,依據施工測量技術標準的要求進展補樁加密,形成測量把握網,以滿足施工放樣的需要,并定期進展測量復核。2) 、測量把握網由工程部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測量把握網成果書,必需報上級主管12、部門復核、備案。4.3.5 施工測量的放樣及檢查1) 、施工放樣承受施工復測和把握網成果,如有破壞應報請上級技術部門原測設單位承受原測量精度進展補設。2) 、特大橋、大橋、墩臺樁或根底混凝土灌注,墩身立模頂帽混凝土灌注施工前,應由作業層測量人員放線,技術主管或工程部長復測,業主單位和監理技術部門復核無誤前方可據以施工。3) 、橋墩臺灌注頂帽混凝土,技術人員應跟班作業,其中線及高程把握精度按相關規定要求執行。4.3.6 竣工測量1) 、竣工測量由工程部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實施,業主單位和監理技求部門視具體狀況派員參與。2) 、竣工測量結果整理后,列入竣工文件,并報業主單位和監理技術部門備案。3) 、13、架梁前橋梁墩臺頂帽要進展中線、水平、跨度、偏角十字線和支座螺栓位置測設,并具體記錄測量結果。4) 、大路路面施工前以調整的中線水平為基準,要按施工及驗 收標準的規定測量基面水平及平面尺寸、水溝尺寸、擋護建筑物尺寸,并據以交底,整修達標。5) 、作業層技術人員在橋梁、中線水平及幾何尺寸測量后,填寫丈量記錄和檢查證,現場質檢工程師復核簽認。6) 、工程竣工交驗前,竣工復測成果及樁撅復核依據相關規定辦理,并按竣工驗收要求填制竣工資料。7) 、其他工程按行業規定和建設單位要求辦理。4.4 測量治理1、建立健全測量復核制度。工程部設專職測量工程師 ,作業層工程隊設由假設干名技術人員和測量工組成的測量小組14、 ,依據職責實施各項測量工作。2) 、現場實施測量作業,必需使用專業記錄簿逐項記錄測量數據,原則上用鉛筆書寫,制止使用圓珠筆或鋼筆。3) 、測量記錄不得涂改、撕毀,如有誤可作明顯的訂正記號標識。記錄中參與人員、設備、日期、地點、天氣、工程地點部位等事項應填寫完備、清楚,并有施作人簽字。記錄數據必需真實反映操作過程的實際狀況,在通常狀況下應有計算結果,示意草圖,并附有相應結論。4) 、測量工作的內業資料必需有兩人獨立計算,校核無誤前方可使用;在申報業主單位和監理技術部門復測時,必需同時報送內業測量資料。重要部位的放樣如墩、臺施工定位等應承受不同方法分別進展計算,并報請技術負責人審核,簽認后執行。15、重要工程、把握工程、施工復測等測量必需有測量成果書,報請總工程師簽認。測量成果書應資料齊全,計算準確,文整清楚,簽字齊全;測量成果資料書為受控資料,應按受控資料的有關規定辦理。5) 、上級技術部門在進展測量復核時,必需獨立計算資料 ,優先選用具有閉合條件的方法,嚴禁直接使用上報的測量計算資料,避開誤差造成超限產生的錯誤。6) 、測量工作應依據人員和儀器設備狀態選擇方法。在使用全站儀數字化測量時,必需有誤差監測手段,對各種誤操作必需有查錯功能和糾錯力量。7) 、測量軸線、基點應與相鄰合同段至少三個基點進展重疊連接導線點、中線點、水準基點。一個工程工程隧道、橋梁等分別由兩個以上單位施工時,應建立統16、一的把握網,統一平差,承受統一坐標體系。8) 、測量員暫離崗位或調轉時,必需進展測量工作移交。內容包括:施工樁撅現場點交并附樁位示意圖、中線、水準基點表;測量記錄、測量成果書等。在有條件時,進展復測前方可移交。移交工作由總工程師技術主管負責組織,辦理交接清單,雙方簽字。9) 、在開工初期,基線、把握網、已開工的重點工程,由上級專職測量工程師進展復核測量;跨年度施工的構造簡單的大橋、每年進展一次復核測量。其余如中樁、基線樁、導線樁、水準基點樁及其加密樁的復測由工程總工程師制定并組織實施。第五章把握測量等級和技術要求5.1 平面把握測量和技術要求(1) 、平面把握測量等級平面把握測量承受平面把握網17、三角測量。平 面 控 制 測 量 等 級 見 下 表 , 公 路 橋 涵 施 工技 術 規 范 JTG/T F50-2022。平面把握測量等級等級橋位把握測量二等三角5000m 的特大橋三等三角20225000m 的特大橋四等三角10002022m 的特大橋一級小三角5001000 的特大橋二級小三角500m 的大中橋(2) 、三角測量的技術要求三角測量的技術要求見下表 , 大路橋涵施工技術標準JTG/T F50-2022等級平均邊測角中起始邊測回數三角形長Km 誤差邊長相最大閉對中誤DJ1DJ2DJ6合差差三角測量的技術要求二等3.01.012-3.5三等2.01.81/12022069-718、.0一級小三角0.55.0二級小三0.310.0角1/70000四等1.02.546-9.01/40000-3415.01/20220-1330.01/100003) 、三角等級選擇橋梁全長 43m,承受二級小三角平面把握網。5.2 高程把握測量和技術標準大路橋涵施工技術標準JTG/T F50-2022規定,水準測量等級應符合以下要求:2022m 以上的特大橋一般為三等;10002022m 的特大橋為四等;1000m 以下的橋梁為五等。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每公里高差中水準水準觀測次數來回較數儀型尺差、附中誤差mm號和或環線閉合差mm偶然全中中誤誤差與已附和知點或+4L差MMW聯測環線二等19、12DS1因瓦來回往一各一次+12L次三等36DS1因瓦來回來回各一各一+20L次次四等1010DS3雙面來回來回各一各一+20次次五等816DS3雙面來回來回各一各一+300次次由于是人行天橋,承受五等水準測量。第六章 施工測量允許偏差6.1 鉆孔灌注樁測量允許偏差鉆孔灌注樁實測工程項次檢查工程規定值或允檢查方法和頻率許偏差1樁位群樁100全站儀:每樁檢(mm)排架允許50查樁極值1002孔深(m)不小于設計測繩量:每樁測量3孔徑mm不小于設計探孔器:每樁測量6.2 承臺測量允許偏差項次檢查工程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承臺實測工程1尺寸(mm)30尺量:長、寬、高檢查各 2 點2頂面高20、程(mm)20水準儀:檢查 5 處3軸線偏位(mm)15全站儀:縱、橫各測量 2 點6.3 鋼桁梁安裝實測工程梁安裝實測工程項次檢 查 項 目規定值或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支座中心偏位(mm)5尺量2傾斜度1.2%吊垂線3梁板頂面縱向高8,-5水準儀程(mm)6.4 支座安裝允許偏差支座安裝實測工程項次檢查工程規定值或允許偏檢查方法和頻差率1支座中心與主梁中心線2全站儀、鋼尺:偏位(mm)每支座2支座順橋向偏位(mm)10全站儀拉線檢查:每支座3支座高程(mm)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規定時,水準儀:每支座4支座四角高 承 壓 力1水準儀:每支座差(mm)500kN第七章 施工測量7.1 施工前預備21、1) 、樁基、承臺、墩臺的測量工作,施工前要讀懂施工圖紙, 了解設計意圖,全部樁基、承臺、墩臺及塔柱的中心點位,縱橫軸線、構造尺寸、重要構件的空間位置,都事先計算好其坐標或其他定位要素,并有專業人員進展復核,數據確認無誤后,可進展施工放樣。2) 、主要的儀器要指定專人進展操作,每次觀測之前,必需對 儀器狀態進展檢查,檢查內容包括:電源的連接、電壓、參數的設置、回光信號等指標是否到達要求。測區內不應有高頻電磁場影響測線或其延長線上不應有永久性反光物件,應避開測線與高壓線平行。依據精度要求,地物狀況,測邊所用的時間、氣象狀態來確定采集氣象元素模式。對于輸入氣象元素自行改正的儀器,應將采集的氣象元素22、的平均值輸入儀器后進展測距。3) 、橋梁墩臺施工應首先施放墩臺中心點,直線上可承受中線 法依次施放,或承受極坐標法從把握點施放一批墩臺中心點。無論承受何種方法施工放樣,均應用重復測量的方法進展,做到處處有檢測、點點有復核。曲線橋梁上的樁基、承臺、墩臺承受導線法,極坐標法等,放樣出曲線墩臺中心后,檢查相互之間跨距及偏角。墩臺中心點檢測無誤后,可放出墩臺縱橫十字線以供放根底、承柱施工使用。7.2 主要放樣方法1、平面位置放樣:對于橋墩選用就近把握點承受全站儀極坐標法行施工放樣。測站及后視均承受固定點,盡量減小對中誤差,并在測量過程中經常觀測后視,消滅偏差準時調整。為了避開放樣時儀器的豎角過大所產生23、的誤差因素和儀器操作的不便利,依地形和現場狀況取用不同的把握點作為置鏡點以避豎角過高墩測量時,用全站儀結合激光鉛垂儀檢查墩身的傾斜度。2高程放樣:用水平儀進展高程施工放樣。高墩上的高程點用水平儀加鑒定鋼尺的方法傳遞,每傳完后用來回三角高程測量進展復核。7.2 樁基施工測量在施工把握網的根底上,利用全站儀極坐標方法進展放樣,樁位放出后需用不同放樣點位進展校核,確認無誤前方可交付使用。施工中要埋設護樁,利用護樁可以在樁基施工過程中經常性檢查樁位的正確性,確保樁基施工過程中樁位的變化能被準時覺察,準時調整。鉆進過程中還應經常檢查樁位及樁的垂直度。成孔后,需嚴格校對孔底高程打算終孔。鋼筋籠安裝完成后,24、還必需對其中心進展測量,使其與樁位中心全都,并對鋼筋籠位置加以固定。終樁時,樁頭高程不得低于承臺底高程。7.3 承臺的施工測量用全站儀極坐標法置儀于就近的把握點,放樣承臺中心坐標, 檢查其與樁的相對間距,再投放出十字線護樁。護樁數量、設置方法、機器保護措施現場具體狀況確定,并應滿足正確定位和施工放樣的要求。以護樁為施工基準線,開挖基坑,投放承臺十字線或立模工作線。模板檢查可以利用十字線拉弦線吊線錘,將點過渡到模板頂檢查模板尺寸,不合格重復調整至滿足標準要求。也可利用儀器置鏡將十字線點投到模板,并幫助檢查模板,調整模板直到合格為止。模板平面尺寸合格后,設定承臺待澆筑混凝土面的標高,進展下一道工序25、施工。7.4 承臺的竣工測量在澆注完混凝土后,應準時對承臺進展竣工測量。首先可以利用基坑邊十字線護樁回復承臺中心點,置鏡承臺中心點,檢查與相鄰承臺中心點的關系是否符合設計跨距。投放承臺十字線,并檢查承臺平面尺寸、承臺頂混凝土面標高,做好竣工記錄,并且布設水準點作沉降觀測用。第八章 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 、在總工程師的領導下,制定該工程的施工測量方案,并對參與工程施工的測量工作人員進展技術交底,明確該工程的施工測量任務。2) 、測量工程師負責該工程的具體施工測量, 依據制定的施工測量方案進展施工,準時解決施工中消滅的問題。3) 、對施工測量的儀器必需進展檢校工作,對不合格的儀器必需嚴禁使用,并在施工過程中留意儀器的保養及定期的檢查,覺察問題準時向總工程師報告。4) 、做好對圖紙的審查工作,嚴格復核圖紙有關數據。生疏圖紙,弄清各構造物位置、尺寸、把握設計意圖。5) 、參與施工測量人員必需嫻熟把握所使用到的儀器的性能、使用方法。6) 、對施工測量的數據必需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技術人員相互計算并復核,復核無誤前方可進展施工放樣。7) 、做好高空作業、多層作業的施工測量安全防范工作。保證在施工測量過程中人員及儀器的安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5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4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