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公司大體積混凝土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要點(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28065
2023-08-14
6頁
46.54KB
1、XX項目大體積混凝土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要點一、工程概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1、常規建筑概況(工程地點、建筑組成、數量、高度、總建筑面積等)2、 大體積混凝土概況(厚度(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專家論證)、混凝土等級、計算混凝土數量、混凝土特殊要求)3、特殊點及重難點(如有)二、 編制依據(至少應含以下依據,根據實際情況添加,需確保有效性)序號類別名稱編號1國標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版)GB50204-2002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GB50496-2009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5行標建設部建質2002、9第87號文GB3096-2008地標.6XX工程施工組織設計7XX項目設計圖紙.三、 大體積混凝土設計1、 施工順序(澆筑順序,先澆哪里,后澆哪里,如何銜接。需要兩張圖,一張平面布置圖,一張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順序圖)2、 施工方法(全面分層、分段分層、斜面分層采用哪種,每層澆筑厚度多少,每層間隔時間設計,振搗設計、預防裂縫采取的措施、試塊留置)3、 車輛和設備(采用多少臺泵車,多少輛運輸車,如何擺放,場內行車路線)4.保溫和測溫設計(保溫層采用哪種、規格是什么;測溫采用哪種方法、測溫點如何布置)四、 施工準備及計劃1、基礎筏板大體積混凝土技術指標(對塌落度、水泥、砂石、堿骨料反應、和易性、初凝3、時間、終凝時間、配合比的要求)2、勞動力準備3、主要材料準備4、主要機具材料準備5、夜間施工準備五、施工方法1、混凝土輸送泵、泵管布置及澆筑2、底板混凝土防裂及養護措施3、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溫度監測(測溫設備、測溫工作、測溫點布置、測溫結果處理)4、混凝土澆筑現場管理六、質量保證措施1、混凝土布料2、混凝土振搗3、混凝土的壓面4、底板混凝土防裂措施七、安全保證措施八、應急預案1、 應急組織機構2、應急救援職責3、危險源識別分析(用表格形式分析)4、應急演練5、應急處理流程6、應急處理方法7、應急救援電話機路線7.1 應急指揮小組電話7.2 應急救援醫院醫院電話7.3 應急救援路線圖九、計算書及4、附圖1、 混凝土澆筑能力計算2、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計算3、保溫層計算3.1 XX項目大體積混凝土平面布置圖十、 強制性條文(說明:本章節僅作為檢查方案時,對方案是否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進行檢查,編制方案時不列次章。方案編制人員在方案中涉及到強制性條文時,應在方案內相應位置后面用括號標出所使用的強制性條文)4.2.2水泥進場時應對水泥品種、強度等級、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凝結時間、水化熱等性能指標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檢。5.1.2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采用整體分層連續澆筑施工(圖5.1.2-1)或推移式連續澆筑施工。5.1.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設置水平5、施工縫時,除應符合設計要求外,尚應根據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溫度裂縫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應能力、鋼筋工程的施工、預埋管件安裝等因素確定其間隙時間。5.1.4超長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選用下列方法控制結構不出現有害裂縫:1留置變形縫:變形縫的設置和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2后澆帶施工:后澆帶的設置和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3跳倉法施工:跳倉的最大分塊尺寸不宜大于40m,跳倉間隔施工的時間不宜小于7d,跳倉接縫處按施工縫的要求設置和處理。5.1.5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宜規定合理的工期,在不利氣候條件下應采取確保工程質量的措施。5.2.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在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鋼筋工程、6、預埋管件等工作完成并驗收合格的基礎上進行。5.2.3施工現場設施應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圖的要求按時完成,場區內道路應堅實平坦,必要時,應與市政、交管等部門協調,制訂場外交通臨時疏導方案。5.2.4施工現場的供水、供電應滿足混凝土連續施工的需要,當有斷電可能時,應有雙路供電或自備電源等措施。5.2.5大體積混凝土的供應能力應滿足混凝土連續施工的需要,不宜低于單位時間所需量的1.2倍。5.2.6用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設備,在澆筑混凝土前應進行全面的檢修和試運轉,其性能和數量應滿足大體積混凝土連續澆筑的需要。5.2.7混凝土的測溫監控設備宜按本規范的有關規定配置和布設,標定調試應正常,保溫用材料應齊備,7、并應派專人負責測溫作業管理。5.2.8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對工人進行專業培訓,并應逐級進行技術交底,同時應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和交接班制度。5.3.4大體積混凝土的拆模時間,應滿足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對混凝土的強度要求,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差不應大于20;當模板作為保溫養護措施的一部分時,其拆模時間應根據本規范規定的溫控要求確定。5.4.1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工藝應并符合下列規定:1混凝土的澆筑厚度應根據所用振搗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確定,整體連續澆筑時宜為300500mm。2整體分層連續澆筑或推移式連續澆筑,應縮短間歇時間,并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層間最長的間歇時間8、不應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應通過試驗確定。當層間間隔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時,層面應按施工縫處理。3混凝土澆筑宜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當混凝土供應量有保證時,亦可多點同時澆筑。4混凝土宜采用二次振搗工藝。5.4.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層間歇澆筑混凝土時,水平施工縫的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1清除澆筑表面的浮漿、軟弱混凝土層及松動的石子,并均勻的露出粗骨料;2在上層混凝土澆筑前,應用壓力水沖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潤濕,但不得有積水;3對非泵送及低流動度混凝土,在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應采取接漿措施。5.4.3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受力鋼筋、定位9、筋、預埋件等移位和變形,并及時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5.4.5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面應及時進行二次抹壓處理。5.5.1大體積混凝土應進行保溫保濕養護,在每次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除應按普通混凝土進行常規養護外,尚應及時按溫控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保溫養護,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專人負責保溫養護工作,并應按本規范的有關規定操作,同時應做好測試記錄;2保濕養護的持續時間不得少于14d,應經常檢查塑料薄膜或養護劑涂層的完整情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3保溫覆蓋層的拆除應分層逐步進行,當混凝土的表面溫度與環境最大溫差小于20時,可全部拆除。5.5.2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初凝前,宜立即進行噴霧養護工作。5.5.3塑料薄膜10、麻袋、阻燃保溫被等,可作為保溫材料覆蓋混凝土和模板,必要時,可搭設擋風保溫棚或遮陽降溫棚。在保溫養護過程中,應對混凝土澆筑體的里表溫差和降溫速率進行現場監測,當實測結果不滿足溫控指標的要求時,應及時調整保溫養護措施。5.5.4高層建筑轉換層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加強進行養護,其側模、底模的保溫構造應在支模設計時確定。5.5.5大體積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結構應及時回填土;地上結構應盡早進行裝飾,不宜長期暴露在自然環境中。5.6.2炎熱天氣澆筑混凝土時,宜采用遮蓋、灑水、拌冰屑等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溫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溫度宜控制在30以下。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進行保濕保溫養護;條件許可時,應避開高溫時段澆筑混凝土。5.6.3冬期澆筑混凝土,宜采用熱水拌和、加熱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溫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低于5。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進行保濕保溫養護。5.6.4大風天氣澆筑混凝土,在作業面應采取擋風措施,并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壓次數,應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和保溫材料。5.6.5雨雪天不宜露天澆筑混凝土,當需施工時,應采取確保混凝土質量的措施。澆筑過程中突遇大雨或大雪天氣時,應及時在結構合理部位留置施工縫,并應盡快中止混凝土澆筑;對已澆筑還未硬化的混凝土應立即進行覆蓋,嚴禁雨水直接沖刷新澆筑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