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項目橋涵臺背回填工程施工方案(1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28615
2023-08-14
17頁
117.99KB
1、最新橋涵臺背回填施工方案目錄一、工程概況:1二、三、編制依據:1人員及機械設備配備:11、主要人員安排情況:12、主要機械配置情況2四、施工前準備:21、技術準備22、場地準備.33、人員準備 .34、工程材料準備.45、現場準備 .46、確定換填材料.4五、施工方案.41、施工工藝流程.42、臺背回填范圍確定.53、施工方法 .64、施工注意要點.8六、質量保證體系及質量保證措施:.91、質量保證體系.92、質量保證措施.3、自檢質量控制109七、安全、文明、環保措施12橋涵臺背回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省 S324xx東坪至xx公路,路線起自xx縣東坪鎮吉祥村,與G536(原 S3082、 線 K364+240)相連,經碧溪至茅園,路線沿X046 布線,經高坪、田莊,在農民與X042 對接后,沿現有X042 經官溪、陳王、萬溪、青田,路線在大屋沖與X042 布線經英家灘、雙江口,在戴家里設隧道,再經栗林、松山沖,至大將設隧道至項目終點xx鎮鄧家橋與S224(S217樁號K3+950)相連。路線走向與初步設計批復一致,路線全長65.855km, 全線路基寬度8.5m,設計速度40km/h 。S324xx東坪至xx公路工程共有涵洞233 道,大、小橋21 座。二、編制依據:1、S324xx東坪至xx公路工程兩階段施工圖設計;2、S324xx東坪至xx公路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3、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12) ;3、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4、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術規程(JTJ076-95) ;5、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程(JTG F10-2006) ;6、本投標人建設同類工程的施工經驗、科技成果及擬投入本標段施工隊伍的機械設備及技術力量情況; 。三、人員及機械設備配備:1、主要人員安排情況:主要人員進場情況表姓名職位工作年限工作任務樊德華工區長15工區負責人魯康技術負責人9 年涵洞施工負責人萬新良現場負責人7 年現場施工技術指導黃為紅質檢工程師8 年涵洞質量技術監督胡衛安全員5 年涵洞安全、環保管理監督樊德芳試驗員64、 年試驗檢測及相關試驗蔣翔鷹測量工程師6 年涵洞測量工作2、主要機械配置情況橋涵臺背回填施工機械情況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技術狀況1挖機ZL50C1良好2壓路機PC3501良好3推土機PC2202良好4卸土車ST2202良好5裝載機ZL2201良好6灑水車DF1良好7小型沖擊夯HCR-90N2良好四、施工前準備:1、技術準備(1)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熟悉研究技術文件和圖紙中各項內容和要求,全面領會設計意圖;對現場實地勘察,做好原始資料的進一步調查分析,了解當地的自然條件,地方勞動力及材料狀況,交通運輸狀況和可提供的施工用水用電狀況;編制施工方案;對施工隊伍進行工前培訓和技術交底。 (2)施工放5、樣:施工放樣前應對涵洞圖紙數據進行認真復核,準確無誤后放出涵洞臺背的中樁及邊樁,誤差值不能超過規范要求。(3) 原材的控制:試驗室開工前做好進場原材料的試驗。(4) 場地清理和平整:施工前用挖掘機對涵洞臺背施工區域內的場地進行挖掘,挖掘至底面,盡量不要擾動原地面,然后由人工進行修整并夯實。(5) 地基承載力檢測:人工修整到墊層工作面設計標高后,應對工作面地基承載力進行探測,地基承載力必須同現場監理工程師一起檢測。檢測合格并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2、場地準備(1) )蓋板涵主體及附屬已經施工完成,對于現澆蓋板的蓋板涵,需要現澆蓋板的強度至少達到設計強敵的75%以上方可進行臺背回填施工,6、對于預制蓋板的蓋板涵,則是在蓋板墻身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且蓋板安裝完成,涵洞內部襯砌結構均已完成,瀝青防水層施工已經完成。各項工程驗收合格,場地已經清理完成方可進行臺背回填施工。(2) )現場軟基及排水工程完成,施工現場無積水,排水設施完備。3、人員準備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施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施工進度、質量和安全,項目總工為副組長,路基工程師為施工負責人,小組成員包括質檢工程師、測量工程師、試驗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 4、工程材料準備原材料在使用前按相應技術規范進行相關試驗,符合要求的填料方可進行施工。5、現場準備(1) )搞好施工現場三通一平、臨時設施及現場消防7、保安設施等工作。(2) )現場原材料準備充足,并碼放整齊、明確標識,原材料的質量證明資料必須齊全。(3) )工程測量和工程試驗工作達到開工條件,安裝調試所有施工機具。6、確定換填材料根據設計圖紙中臺背回填填料要求,我部和設計代表、業主及監理單位現場協商確定:K27+933 蓋板涵臺背回填定為碎石土。五、施工方案1、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樣報驗基坑開挖回填透水性材料分層碾壓不合格自檢合格報驗不合格合格進行下道工序2、臺背回填范圍確定通涵構造物臺背回填范圍為:順路線方向長度,底部距涵洞基礎2m, 頂部距側墻不小于2H+2m 。臺背填土長度不小于34 倍 H(H 為基礎頂面至涵洞頂面高度)。3、施工方8、法( 1)根據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要求,放出臺背回填范圍及標高范圍。使用白灰灑出臺背施工范圍。( 2)根據回填范圍進行開挖,開挖使用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結構物50cm 范圍內使用人工進行開挖,避免機械對結構物造成破壞。將臺背回填施工范圍內的雜物及地表有機土等非適用性材料清理干凈。并開挖好臨時排水溝,將地表水引至施工范圍外。(3) )場地清理完后,對原地面進行碾壓,壓實度要求為不小于94%。當地形坡率陡于1:5時,清除原地面植被后,用推土機或人工挖臺階,臺階寬 度不小于2m,并能給機械作業提供充分工作面,做成 2%4% 的向內傾斜坡,且開挖臺階、壓實與路堤填筑應同步進行,以確保臺階穩定。(4) )9、對于涵臺基礎施工開挖的基坑,應使用透水性材料回填至涵臺結構物基礎頂面高程。(5) )在涵洞墻身上標示出壓實后分層厚度控制線,臺背回填分層的壓實厚度控制為 15cm 一層。使用油漆在橋臺或者涵洞墻面畫出水平橫線, 每 15cm 一道,并在橫線上標注出填筑層次。(6) )結構物臺背回填應采用有級配的透水性材料分層填筑并夯壓密實,本工程中臺背回填擬采用透水性較好的碎石土作為回填材料。嚴禁使用風化巖或者石灰巖等軟巖或者水溶性巖作為填料。所有材料進場前應進行嚴格的檢驗,不合格的填料堅決不予使用。(7) )臺背填筑作業按預先設定的高度水平分層進行攤鋪,使用白灰劃方格網的方法控制松鋪厚度,并根據預先進行的攤10、鋪試驗確定松鋪厚度,確保每層填料的壓實厚度為15cm。(8) )分層攤鋪,分層碾壓。采用機械輔以人工進行攤鋪,不平的部位人工進行找平,個別粗粒料集中處要人工加鋪細料拌和均勻。整平過程中露出的超粒徑石塊要及時挖除,大石塊挖除后留下的坑洞,要填補至略高于整平層的表面。(9) )使用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順序由兩側向中間碾壓,然后再由中間向兩側碾壓 ,且每次要求錯輪1/3輪寬。盡量采用多遍靜壓至碾壓密實,特殊情況或者距臺背結構物較遠的部位可采用微震碾壓,嚴禁使用強震碾壓。碾壓過程中出現的空洞、孔隙部位人工配合機械補充細料,再進行碾壓 ,如仍有松動的石塊,用合適粒徑的小石塊換填嵌實并填補至略高于壓平層的11、表面。(10) )臺背結構物1m 范圍內應使用小型夯實機具進行夯實,嚴禁使用壓路機壓實,避免對結構物造成影響。施工時應注意,涵臺結構物周邊范圍應首先進行小型機具的夯實,然后方可進行大面積機械壓實施工。(11) )使用小型夯機夯實時,其壓實厚度應小于15cm,以確保其壓實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使用小型機具夯實時注意要夯實均勻,密實,避免出現死角出現。(12) )橋涵臺背回填的壓實度要求為下路堤壓實度不小于92% ,上路堤壓實度不小于95%,上路堤壓實度不小于96%。(13) )每層施工完成后報監理工程師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施工注意要點(1) )橋涵結構物的臺背回填,12、必須在地基穩定的條件下進行,凡地基中有軟土或地下水的影響的,必須首先采取措施穩定地基。(2) )對于每處結構物臺背回填,都應安排專人負責,掛牌劃線施工,每處臺背回填都必須進行拍照,并與檢測資料一并存檔,臺背回填應在監理工程師旁站的情況下進行。(3) )在雨季施工中,嚴防路堤積水,填筑層表面應適當加大橫坡坡度,以利于排水,并注意天氣預報,及時碾壓成型,防止填土被雨水泡軟。(4) )填料的寬度每側應超出路堤設計寬度50cm,以保證修整路基或者錐坡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5) )涵洞臺背回填時兩側宜對稱同時進行,若因條件所限不能同時進行時,兩側填土高差最大不得超過1m。(6) )橋臺背后的回填13、與錐坡填土同時進行。(7) )達到設計標高時要抓緊按設計要求整理路槽,修整邊坡,防護,確保路堤填筑質量和穩定性。(8) )設計在填方路段的橋涵構造物要提前施工,橋涵兩側填土應特別注意,填料的壓實采用小型夯實機具壓實,嚴禁有死角情況的出現。六、質量保證體系及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保證體系選派組織能力強、施工管理經驗豐富的施工技術負責人,由萬新良擔任。并安排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實踐經驗,敢于堅持原則,廉潔奉工、不徇私情,有較強的事業心、工作責任感,熱愛質量管理工作的質檢工程師(黃衛紅擔任) 、試驗工程師(樊德芳擔任) 。持證上崗。2、質量保證措施(1) 、施工準備控制1) 堅持“質量第一” 、14、“預防為主”的質量方針,制定詳細的施工技術方案,經項目總工程師審核,由施工員向施工班組書面交底;2) 對混合材料做好試配設計,待試驗結果證明試配可行,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由試驗室以書面方式向施工班組進行文字交底;3) 材料進入工地現場時,由試驗員進行檢測,并會同監理工程師按規范要求進行取樣試驗,等試驗合格后,由試驗室出具書面文件批準使用;4) 由測量組擬定好施測實施方案,交項目工程師審核實施,并做好施工放樣,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向施工班組進行文字交底。(2) 、施工過程控制1) 每步工序施工完畢之后,必須經施工隊自檢、經質檢部復檢、監理工程師終檢,合格后方可進入下步工序施工。2) 項目部委派15、專業路基施工工程師對現場進行控制,并以試驗工程師檢測結果為施工依據。3) 項目部、施工隊的質檢工程師應及時聽取監理工程師對本項目質量工作的意見,特別對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改進意見、措施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落實。4) 在每步工序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現場工程師須向班組交底,并全程指導。5) 因在雨季內施工,在臺背回填施工期內,做好回填區域排水工作。6) 嚴格控制每層松鋪厚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并派專職人員現場旁站監督,確保按照分層厚度填筑和填料質量,避免因填筑厚度過厚碾壓不實或過薄發生起皮現象。3、自檢質量控制1) 工序:分項完成后,實行“三級自檢”,首先現場質檢員進行自檢, 施工班組在交接班時,進行班16、組交接檢,在二級自檢的基礎上,由項目部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工序、分項的自檢驗收。2) 在自檢的基礎上,匯總自檢資料,報監理工程師驗收。3) 工序、分項自檢流程圖:工序、單項工程完成班組技術人員自檢班組間技術人員交接檢質檢部組織人員驗收報監理工程師驗收進入下一道工序提 出 整改措施, 實 施 返工。4) 根據相關規范標準制定的臺背回填檢驗項目表:臺背回填檢驗項目項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次1壓實度92%每 50m2 檢 測 1 處2縱斷高程+10, -30每 50m2 檢 測 1 處( mm )3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每個臺背檢測1處4平整度( mm )303m 直尺:每50m2 測 117、處10尺5橫坡( %)0.5水準儀:每個臺背1個斷面中線偏位6100每個臺背檢測1處( mm )邊坡不陡于設計值6每個臺背處兩側各檢測1處平順度符合設計要求七、安全、文明、環保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從制度上規范施工。2、建立持證上崗制:進入現場安全員、質檢員、試驗員等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進入現場施工人員必須頭戴安全帽。3、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管理小組,各級領導和施工人員全員貫徹執行安全制度,形成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責任明確到個人。4、加強安全培訓,確保安全生產投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舉行安全演練以增強所有施工人員的應急水平。5、認真貫徹執行建設工程施18、工現場管理的各項規定,加強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體施工人員安全文明施工意識。加強各工序的施工管理,施工機具、設備、材料有計劃的組織進場,多余的機具、材料及時運出現場,不用的機械設備及時退場。每道工序作業完畢后必須清場,保持整潔不亂,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6、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區,劃分區域,明確管理人,實行掛牌制,做到現場清潔整齊;衛生符合標準。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按平面布置規劃定點存放,遵守操作安全規程,機械的標記、編號明顯,安全裝置可靠。7、處理好與當地人民群眾的關系,積極參與當地精神文明建設。8、施工現場的廢物專門收集在一起,不隨地亂丟,廢水、廢渣排入指定的地方,最后一起清運到棄土場。9、建立、健全施工過程中環境管理體系和各項環境管理規章制度。10、加強對施工人員進行環保知識教育,提高全員環保、水保意識,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11、所有施工機械做好檢修工作,尤其是廢氣的排放檢測,必須符合環保部門廢氣排放檢測標準。不合標準的機械設備不得使用。嚴格控制施工產生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