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設項目插槽式快速拆裝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1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28778
2023-08-14
19頁
243.74KB
1、建筑施工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快拆架)施工方案目錄一、編制依據31、文件依據32、編制原則5二、工程概況5三、施工準備61、技術準備62、材料準備73、人力準備7四、施工方法71、工藝流程72、施工要點113、質量監測12五、質量保證措施14六、安全措施14七、環保措施15八、應急預案161、目的162、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職責163、應急預案16九、荷載驗算.錯誤!未定義書簽。模板施工(快拆架)專項方案一、編制依據1、文件依據(1) )經業主蓋章后提供我方施工的設計施工圖。(2) )企業各項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以及類似工程施工經驗和科技成果。(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和地方政府頒布的現行有效2、的建筑結構和建筑施工的各類規范、規程及驗評標準詳見下表:引用的主要國家規范及標準序號標準名稱標準標號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2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3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1-20114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6 建筑施工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安全技術規范DBJ50-184-20147 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8 插槽式快速拆裝腳手架構件Q/CQJC-001-20119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30-201110 建筑施工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80-9111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 200987號12 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建質 2009254號13 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200914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615 鋼管滿堂支撐預壓技術規程JGJ/T 194-200916 建筑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建質 200382號17 建筑工程預防坍塌事故惹干規定建質 200382號18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373 號19 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49 號24、0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21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201122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23 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驗收技術規程JGJ160-200824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25 高處作業分級GB/T3608-200826 施工組織設計(4 )ISO9001質量管理標準、 ISO14001環境管理標準、 OSHMS1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標準。(5 )建筑腳手架和模板計算軟件(建科評 2007 028 號)2、編制原則(1) )認真貫徹國家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規程、方針5、和政策。(2) )嚴格執行工程建設程序,堅持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順序和施工工藝。(3) )采用現代建筑管理原理、流水施工方法和網絡施工技術,組織有節奏、均衡和連續地施工。(4) )優先選用先進的施工技術,科學確定施工方案;認真編寫各項實施計劃,嚴格控制質量、進度、成本和安全施工。(5) )提高施工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生產率。(6)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編制安全文明施工組織設計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以及嚴防建筑振動、噪聲、粉塵及垃圾污染的技術組織措施。(7) )盡可能利用永久性和組裝式施工設施,努力減少施工設施的建造量,科學規劃施工平面,減少的施工用地。(6、8) )優化現場物資存放量,合理確定儲存方式,盡量減少庫存和物資損耗。(9) )堅持“四節一保、”“綠色施工”的原則。二、工程概況(1) )工程各參建單位工程名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地勘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結構類型建筑層數(2) )工程項目簡介(3) )快拆架支撐系統簡介本工程內支撐體系采用插槽式快速拆裝腳手架(以下簡稱快拆架),快拆架是一種新型產品,目前尚無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支撐鋼管均采用48 3.0,其力學性能符合現行國標碳素結構鋼 GB700-2006中 Q235A 鋼的規定,表面光滑、順直,無裂紋,兩端面應平整,嚴禁打孔。立桿最大間距1200 1200 ,立桿頂部用可調節頂托調節標高。7、主梁梁底找平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連接扣件必須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規定,各活動部位靈活,無裂紋、氣孔、毛刺等。快拆架立桿接頭為承插式,其接頭位置不受碗扣式、扣件式腳手架規范相關限制。三、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1 、樓層控制線、軸線、墻身線、標高線等已復核,均與設計圖紙相吻合;2 、項目部及勞務隊管理人員在仔細熟悉圖紙的情況下,對現場需要搭設腳手架以及防護架的部位進行掌握,針對不同部位確定相應的腳手架類型,并提前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及安全交底,做到搭設規范,一次成型。(二)材料準備鋼管采用 483.0 鋼管,進場時嚴格檢查材料質量,壁厚不夠的嚴禁用于現場施工。墊木:可采8、用40mm 厚木跳板通長設置,或面積不小于0.15 ,厚度不小于50mm 的木板進行鋪墊。立桿下部必須設置墊方,不得直接安裝在樓板上。(三)人力準備每個勞務隊必須配備專業架子工,用于腳手架搭設,要求操作熟練、持證上崗、入場教育、安全技術交底齊全。架子工的數量不少于20 人,以滿足現場施工需求。同時,配備足夠數量的普工,用于材料傳遞、清理等輔助工作。四、施工方法(一)工藝流程1 、搭設流程按照方案的要求計算配備所需構配件放立桿控制線立立桿并將橫桿的插頭插進立桿插座橫桿與相鄰立桿通過插頭插與插座形成穩定的結構搭設梁底找平桿(承重桿)立桿頂部插入可調頂托搭設梁板底模板2 、模板安裝(1) )柱模板安9、裝:首先彈出柱的中心線及四周邊線;根據測量標高進行柱周邊找平;根據設計圖要求,事先用12mm 厚高強復合九層板制成定型柱模板并編號堆碼;搭設模板架子,其立桿和水平桿間距應按照模板架子設計要求,縱橫桿排列整齊;模板吊裝就位,各塊組合連接,模板下腳內口應與底部墨線對齊,然后校正吊垂直, 通排柱在下腳進位,吊直后上口拉通線校正中間各柱模板。柱腳應預留200 200 的清掃口,保證在澆筑混凝土前能清理出模板內的雜物。柱子較高時應預留澆灌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腳2m。柱模應根據柱斷面尺寸和砼的澆灌速度加設柱箍或對拉絲桿。(2) )安裝梁模板先在柱上彈出軸線、梁位置線和水平控制標高線,按設計標高調整腳手架可調10、頂托的標高,可調頂托的外露部份不應超過250mm 。在可調頂托的托板上安放48 3.0雙鋼管作主龍骨,在主龍骨上安裝梁底次龍骨(30mm 80mm木方) 100mm 。次龍骨安裝完成后, 用膠合板安裝梁底模板,并拉線找平。當梁跨度在大于或等于4m 時,按梁凈跨的2進行起拱。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裝后,再安裝側模及對拉高強螺栓。(3) )安裝樓面模板通線調整腳手架頂托的標高,將其調到預定的高度。在可調頂托托板上架設48 3.0 雙鋼管作主龍骨,主龍骨固定后架設次龍骨( 30mm 80mm 木方) 100mm ,然后在次龍骨上安裝膠合板模板。鋪膠合板時,可從四周鋪起,在中11、間收口。3 、腳手架和模板的拆除(1) )拆除側模時應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以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報告為依據。拆模前應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結構類型結構跨度按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表示(%)250板2,8758100梁、拱8875100懸壁構件-100(2) )拆模前可先拆除梁底一道水平拉桿,以滿足施工人員站立作業,用木方和模板搭設作業平臺, 檢查周圍的安全網是否完好,經項目部或專職安全員檢查安全后才能進行拆模施工。(3) )拆模應遵循先支后拆, 后支先拆, 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12、撐等原則。(4) )拆除頂板模板時應將可調螺旋向下退100mm ,使龍骨與板脫離,先拆主龍骨,再拆次龍骨,最后取頂板模。拆除時人站在鋼管架下,待頂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鋼管架。(5) )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時,宜先從跨中開始,分別拆向兩端。當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時,可在模板下口接點處用撬棍松動模板,方便人員的拆除。(6) )拆模時不要用力過猛,拆下來的材料要必須及時從架體內運走,不得堆積在支架內,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時清理干凈,板模應涂刷水性脫模劑,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7) )嚴禁站在懸臂結構上面敲拆底模。嚴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8) )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13、散堆放并及時清運。4、模板、腳手架的維護和管理(1) )在使用過程中要及時清理附著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刷脫模劑。(2) )模板、腳手架拆除至存放點時,模板保持平放,腳手架要堆碼整齊。(3) )拆下的模板應急時清除灰漿,難以清除時,可采取模板除垢劑處理,不準敲砸,拆下來的腳手架要清理架體上附著的混凝土塊等。拆下來的模板、腳手架,如發現翹曲、變形、應及時修理,損壞的板面應及時進行修補。(4) )暫時不用的材料應入庫保存,分類管理。5、立面、節點示意圖11223434(a) (b)圖 插槽式節點構成1 立桿; 2水平桿; 3 立桿插座; 4水平桿端楔形插頭(a) 連接前;(b) 連接后正立面圖俯視圖插14、座示意圖插頭示意圖(二)施工要點1 、施工前必須熟悉設計方案,進行技術交底。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支模,嚴禁隨意支搭。2 、支立模板支架時,立桿位置要準確,立桿、橫桿形成的支承格構要方正。3 、掃地桿和水平桿橫桿的插頭與立桿的插座用鐵錘鐵錘敲緊至安全插入深度,且不得小于 30mm 。4 、立方體支承格構調方正以后同時敲擊4 根或 3 根橫桿,不能裝一根敲擊一根,橫桿的插頭插入立桿插座后,要兩頭同時均勻敲擊,不能猛敲一頭,再敲另一頭。5 、水平桿(橫桿)安裝,嚴禁私自調換不同長度橫桿。6 、立桿下需鋪設木板, 木板可采用300mm 寬 4m 長木跳板通長設置, 或面積不小于0.15厚度不小于50m15、m 的木板鋪墊,并且上下樓層立桿對齊, 保證荷載有效通過立柱進行傳遞。7 、U 型托安裝完畢后,進行調平。跨度大于4m 按 2起拱,避免虛支。8 、U 型托的調節絲桿插入立桿孔內的安全長度不小于250mm ,自由端調節最大高度為250mm ,嚴禁任意上調。9 、木龍骨要支撐平穩,受力方向一致。10 、在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每5m 8m ,應由底至頂設置連續豎向剪刀撐,剪刀撐寬度應為5m 8m 。11 、在豎向剪刀撐頂部交點平面應設置連續水平剪刀撐,掃地桿的設置層應設置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至架體底平面距離與水平剪刀撐間距不宜超過8m。12 、豎向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斜角應為45 o60o16、,水平剪刀撐與支架縱(或橫)向夾角應為 45o60 o,剪刀撐斜桿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 ,并應采用不少于2 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 。13 、剪刀撐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桿上。14 、上層豎向構件模板拆除運走后,在施層無過量堆積荷載方可進行下層模板拆除。15 、模板拆除前應辦理拆模申請,經項目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進行第一次模板拆除。16 、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順序嚴格執行支模圖進行,嚴禁私自亂拆。17 、模架的拆除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規定。(三)質量監測模板支撐采用插槽式快拆架支撐體系,在搭設和鋼筋安裝、17、砼澆搗施工過程中,必須隨時進行監測。本方案采取如下監測措施:1 、重點檢查立柱底部基礎是否回填夯實;墊木是否滿足要求;底座位置是否正確,頂托螺桿伸出長度是否符合規定。2 、立桿的規格尺寸及立桿的縱距、橫距、步距和垂直度是否符合方案規定,不得出現偏心荷載。3 、掃地桿和水平桿橫桿的插頭與立桿的插座是否緊至安全插入深度,且不得小于30mm 。4 、剪刀撐等設置是否符合規定、安全可靠。5 、扣件螺絲的緊固力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安全網和各種安全防護設施是否符合要求6 、撐架在搭設時,嚴格把好“基礎、材質、間距、支撐、連接、防護、承重、鋪板、上下通道、驗收”等“十道關”7 、班組日常進行安全檢查,項目每天18、進行安全檢查,所有安全檢查記錄必須形成書面材料。8 、日常檢查、巡查重點部位: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掃地桿、支撐、剪力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符合要求??觳鸺懿孱^、插座連接是否松動,普管連接扣件是否松動。架體是否不均勻的沉降、垂直度。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的現象。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快拆架架體和快拆架橫桿是否有變形的現象。8 、快拆架在承受六級大風或大暴雨后必須進行全面檢查。9 、澆砼的過程中,由質安員、施工員對架體進行檢查,隨時觀測架體變形。發現隱患, 及時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后再施工。10 、變形監測措施監測項目:支架沉降、位移和變形。測點布設:19、每10 15m 布設一個監測剖面,每個監測剖面布設不少于2 個支架水平位移監測點, 3 個支架沉降觀測點。監測頻率: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實施實時觀測,一般監測頻率不超過20-30 分鐘一次, 澆筑完后不少于2 小時再觀測一次。變形預警值:各監測點連續24h 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 ,各監測點連續72h 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 。監測結果接近或達到材料的允許變形值時馬上啟用應急預案,同時必須向市建筑工程安全督促站等相關部門報告。五、質量保證措施(一)質量保證體系建立由項目經理領導,由總工程師策劃、組織實施,現場經理和施工員中間控制,現場技術支持、指導及區域和專業責任工程師檢查監督的管理系統,20、形成項目經理部、分包商/專業化公司和施工作業班組的質量管理網絡。(二)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模板成型檢驗班組內實行“三檢制,”合格后報工長檢驗,合格后依次報項目部、質量總監進行核定,并填寫預檢記錄表格、質量評定表格和報驗單,對于模板成型過程中要點真實記載,并向監理報驗。 每個環節檢查出質量問題 (不符合本方案質量、 技術標準及相關規范) , 視性質、輕重等查處上一環節責任,并由上一環節負責人負責改正問題。六、安全措施1 、工人須經三級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2 、特殊工種持證上崗,有關證件須符合貴陽市有關規定。3 、裝拆模板,必須有穩固的登高設備。高度超過2 米時,必須搭設腳手架。安裝梁模21、板及梁、柱接頭模板的支撐架或操作平臺必須支搭牢固。4 、模板的預留孔洞、電梯井口等處,應加設防護網,防止人員或物體墜落。5 、在腳手架或操作臺上堆放模板時,應按規定碼放平穩,防止脫落并不得超載。操作工具及模板連接件要隨手放入工具袋內,嚴禁放在腳手架或操作臺上。6、支模必須按照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7、澆筑砼時,應設專人看護模板,如發現模板傾斜、位移、局部鼓脹時,應及時采取緊固措施,方可繼續施工。8、頂板拆模時,應逐塊拆卸。拆下的模板,嚴禁向下拋擲。如有間歇,亦應將已拆下的模板的配件及時運走,防止墜落傷人。9、施工中嚴禁吸煙,嚴禁酒后作業,不許在22、支撐體系上追逐打鬧。10、施工中的作業工人必須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上班。七、環保措施1 、施工中必須注意控制噪音,根據規定在城市建設區內,禁止夜間進行生產噪音的建筑施工( 22 時至次日 6 時)。由于施工不能中斷的技術原因和其他特殊情況,確需中午或夜間連續施工作業的,應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申請。2 、加強對作業人員的環保意識教育,模板支撐體系搭拆和鋼筋運輸、裝卸、加工防止不必要的噪音產生,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噪音污染。3 、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手電鉆等)切割機時,周圍設圍擋隔音,使用設備性能優良,并合理安排工序不集中使用。4 、廢舊鋼筋頭、鐵釘、模板屑應及時收集清理,保持工完場清。5 、樓23、層施工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必須采用密閉容器調運至地面分類定點存放,嚴禁直接向外揚棄、拋物。八、應急預案1、目的提高整個項目組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意外發生的時候能有序的應急指揮,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經濟損失,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預案。2、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職責應急領導小組由組長、副組長、成員等構成。(1) 領導各單位應急小組的培訓和演習工作,提高應變能力。(2) 當發生突發事故時,負責救險的人員、器材、車輛、通信和組織指揮協調。(3) 負責準備所需要的應急物資和應急設備。(4) 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指揮,控制事故的擴大,并迅速向上級報告。3、應急預24、案(1) 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作業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主管領導應逐級上報,并聯絡報警,組織搶救。(2) 事故報告事故發生后應逐級上報:一般為現場事故知情人員、作業隊、班組安全員、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 發生重大事故時, 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在1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報告。(3) 現場事故應急處理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主要有:機具傷人、火災事故、雷擊觸電事故、中毒窒息、高空墜落、落物傷人等事故。1)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及時報警,組織撲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勢。消滅飛火疏散物資減少損失控制火勢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積極搶救被困人員,配合消防人員撲滅大火。2) )觸電事故處25、理:立即切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工具把電線挑開。傷員被救后,觀察其呼吸、心跳情況,必要時,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術,并且注意其他損傷的處理。局部電擊時,應對傷員進行早期清創處理,創面宜暴露,不宜包扎,發生內部組織壞死時,必須注射破傷風抗菌素。3) )機械傷害事故處理:由相關在場人員迅速切斷機械電源;將人員救出后,立即檢查可能的傷害部位,發現出血,應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近心端結扎,但應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壞死。動脈出血應用指壓大腿根部股動脈止血;如有切斷傷害,應尋找切斷的部分,將其妥善保留;在急救醫生到來后,應將傷員受傷原因和已經采取的救護措施詳細告訴醫生。4) )高空墜落26、事故處理:迅速移走周圍可能繼續產生危險的墜落物、障礙物;為急救醫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達傷員處;高空墜落不僅產生外傷,可能還產生內傷,不可急速 移動或搖動傷員身體;應多人平托住傷員身體,緩慢將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發現傷員呼 吸障礙,應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發現出血,應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近心端結扎, 但應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壞死。動脈出血應用指壓大腿根部股動脈止血;在急救醫生到 來后,應將傷員受傷原因和已經采取的救護措施詳細告訴醫生。5) )物體打擊事故處理:迅速移走周圍可能繼續產生危險的墜落物、障礙物;為急救醫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達傷員處;物體打擊不僅產生外傷,可能還產生27、內傷,不可急速 移動或搖動傷員身體;應多人平托住傷員身體,緩慢將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發現傷員呼 吸障礙,應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發現出血,應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近心端結扎, 但應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壞死。動脈出血應用指壓大腿根部股動脈止血;在急救醫生到 來后,應將傷員受傷原因和已經采取的救護措施詳細告訴醫生。(4) )應急通信聯絡項目負責人:手機:安全員:技術負責人:手機:手機:生產經理:醫院救護中心:120手機:匪警: 110火警: 119通信聯系方式應在施工現場和營地的顯要位置張貼,以便緊急情況下使用。(5) )應急小組相關責任如下:5.1 1 組長的主要職責:1) )根據事故情28、況確定是否疏散人員;2) )掌握事故情況發展情況,及時調整應急救援力量和第三方救援需求,明確布置救人、疏散物資和控制事故情況發展等任務,并檢查執行情況;3) )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情況,帶領職工服從統一指揮。5.2 副組長的主要職責:將事故情況通知有關部門和人員,告訴其應采取的對策。1) )根據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命令,向需要疏散的人員發出通知;2) )根據事故情況決定需要通報疏散的區域;3) )通報方式:電話、呼喊、喇叭、派人現場通報;4) )通報要說明疏散路線、穩定人員情緒。5.3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員職責:5.3.1 負責疏散與救護:疏散與救護是防止或減少人員傷亡的關鍵措施。1) )劃定安全29、區, 根據建筑物及周圍情況,事先將施工大門外的空地劃定為人員疏散集結的安全區域;2) )明確分工,把責任落實到事發部門、其他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引導疏散人員,查清是否還有人員在應該疏散的區域,穩定被疏散人員的情緒;3) )事故發生, 應立即詢問最先發現事故情況的人員有關事故情況地點情況,了解是否有人員傷害, 當懷疑有可能的人員傷害時,迅速撥打重慶市急救中心醫院電話或120 急救電話,告知事故情況具體地點以及附近的醒目建筑物,并派安全警戒負責人到路口接應。在救護車未達到前,搶救下來的傷員,應使其平躺地上,周圍應通風良好,有呼吸窘迫的應及時進行人工呼吸;4) )注意事項:中老年人、婦女的疏散應優先,其余人員疏散應有條不紊,有序疏散。5.3.2 負責安全警戒:1) )外圍警戒:清除路障,指導一切無關車輛離開現場,勸導無關人員撤離現場,維護好外圍秩序;2) )泄漏現場外部警戒:不允許無關人員進入事故區域,指導疏散人員離開建筑物,看管事故現場疏散出的物資,防止有人趁機打劫、制造混亂,3) )設立警戒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好現場,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原因。5.3.3 負責通訊聯絡:5.3.4 負責設備 /設施保障:5.3.5 負責信息發布:5.3.6 負責事故后的恢復工作:1) )事故后負責終止應急活動,恢復正常秩序;2) )負責事故中受傷人員的善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