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鐵土建項目測量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29647
2023-08-14
15頁
195.43KB
1、xx市軌道交通xx線二期工程xx站施 工 測 量 方 案 xx數碼四維測量科技有限公司 xx年1月 一、施工測量方案1、工程概況xx站位于xx市車站北面為沿街3-7層磚混住宅,里側有大片1、2層破舊民宅;西北一側為新建七里香苑小區及一座加油站;西南角是新建的帶商業群樓的朝陽星苑,為11層框架結構;南面為宜昌市人民政府駐xx辦事處和xx齒輪廠宿舍,為45和7層磚混結構。據業主提供的管線資料和現場調查,本車站施工范圍內漢陽大道路下面有電力、通信、燃氣、給水、雨水等管線,其中主要有直徑800埋深1.48m。混凝土給水管,直徑500埋深1.4m混凝土給水管,直徑1000埋深2.86m混凝土雨污合流管,2、直徑900埋深1.80m混凝土雨污合流管,直徑700埋直徑1000埋深2.86m混凝土雨污合流管,直徑500埋深2.05m混凝土雨污合流管,直徑300埋深2.30mPVC燃氣管。xx站位于漢陽大道,沿漢陽大道東西向布置。本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車站總長203.6m,寬20.9m。設計起點里程:右DK8+024.700,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右DK8+107.000,設計終點里程:右DK8+228.300。車站總建筑面積為11687.280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筑面積:8453.280平方米,附屬建筑面積:3234.000平方米。本站共設4個出入口,2組風亭及一組冷卻塔。號出入口位于車站的西南側,布3、置朝陽星苑附近;號出入口位于車站的東南側,布置于宜昌市人民政府駐xx辦事處旁邊;號出入口及號出入口位于車站的北側;四個出入口的設置可以滿足各個方向的客流和人行過街的需要。車站兩端分別設置一組風亭,風亭均為高風亭,并在號風亭附近布置冷卻塔。主體基坑長度203.6m,標準段寬度20.9m,基坑平面總體上呈長方形,標準段開挖深度約16.117.1m,兩側端頭井開挖深度約17.219.1m。基坑面積4365平方米,2、施工測量工作范圍、目的及內容2.1、工作范圍本次工作范圍為xx市軌道交通xx線二期工程xx站的施工測量工作,包括聯測xx線二期本標段及相鄰標段首級控制網,加密本段施工控制網(含平面與高程4、)與放樣測量。2.2、施工測量目的(1)建立施工測量基準。(2)放樣指導施工。2.3、施工測量項目(1) 接樁與復測,(2) 地面控制測量,(3) 聯系測量;(4) 細部放樣測量、(5) 竣工測量(6) 其它測量;2.4、施工測量預計完成的工作量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埋設加密控制(墩)點點122按GPS C級網觀測點16使用雙頻GPS聯測4個首級點3按二等水準觀測高程公里8觀測一對首級高程點4一級導線精度水平觀測點12-16使用測量機器人觀測5加密控制網復測按要求進行周期性觀測及應急加密6明挖一層、二層施工導線點8-10根據實際情況布設7支護軸線放樣工作基點點4-6根據開挖分段確定4-6個5、8施工軸線(左、右)點56根據軸距,6-8米放樣一對3、執行技術標準及測量依據(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2)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 18314-2001,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以下簡稱GPS規范),2001年3月。(3)廣州軌道交通施工測量管理細則(第二版)。(4)城市測量規范(CJJ8-99)。(5)新建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1-99)。(6)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T8-97)。(7)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8)本工程設計文件及圖紙。4、施工控制測量按照測量工作應遵循的“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本6、工程的施工測量首先要進行施工控制測量作業,來控制、指導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施工控制測量成果必須申報給監理及業主,經審批同意后,方可進行細部放樣測量、竣工測量和其它測量等作業。施工控制測量的內容主要有:接樁與復測,地面控制測量,聯系測量。4.1、選點埋標、基準點埋設基準點應埋設在基坑開挖影響范圍以外的穩定區域內視野開闊的地區,以利于觀測;至少應埋設兩個以上的基準點;基準點的埋設應牢固可靠。基準點應和附近的水準點聯測以取得原始高程并且不定期進行聯測,以保持精度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控制點埋設示意圖)、工作基點的埋設與布置:工作基點,作為每次施工測量工作的起始點,應盡量靠近施工現場,并定期(1個月)7、與基準點進行聯測,以保持精度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工作基點可以埋設在附近建筑物的立柱上。、導線觀測點的埋設與布置在開挖的斜坡上布設穩定的點,以及在開挖的前進方向上布設一定 數量的導線點。4.2、接樁與復測、接樁、復測接樁后,我司測量人員按有關要求的規定進行復測,堅持先復測再使用的原則,并把成果資料上報,經監理及業主審批,同意后用于本工程施工測量。4.3、地面控制測量、地面平面控制測量由于所交接樁的平面控制點都在圍蔽外,不方便施工放樣工作,因此要進行平面控制點的加密工作,并與相鄰工點的控制樁進行聯測。利用已經復測審批過的交接樁平面控制點,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用I或II級全站儀在基坑變形范圍以外加密平面8、控制點,我們布設一條附合導線。觀測角宜按左、右角觀測。外業觀測完成后利用軟件進行嚴密平差,精度評定合格后,成果報監理及業主審批同意后方可作為施工控制網。附合導線測量的要求應符合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2008中精密導線測量的各項規定。規范中精密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如下表:精密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平均邊長(m)導線總長度(km)每邊測距中誤差(mm)測距相對中誤差測角中誤差()測回數方位角閉合差()全長相對閉合差相鄰點的相對點位中誤差(mm)I級全站儀II級全站儀3503441/600002.5465n1/350008注:n為導線的角度個數。說明:平面加密控制亦可參照高9、鐵CPIII的測量方法,采用邊角網的方式,使用測量機器人,將加密點及支護樁軸線點(車站軸線交會4點)作為CPIII觀測點,聯測首級控制點(作為CPII),從而提高加密點及軸線點的觀測精度,使加密控制點的相鄰點精度達到1-2毫米的精度,從而使施工控制網的精度大大提高。、地面高程控制測量由于所交接樁的已知點距離較遠,因此要進行高程控制點的加密工作,并與相鄰工點的控制樁進行聯測。利用已經復測審批過的交接樁高程控制點,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用水準儀和銦瓦尺在車站沿線左右側變形范圍以外的地方加密高程控制點,我們布設一條附合水準路線。施測時,進行往返觀測,往返觀測站數應為偶數,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根標尺互換位10、置。外業觀測完成后利用軟件進行嚴密平差,成果報監理及業主審批同意后方可作為施工控制網。附合水準測量的要求應符合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2008中精密水準測量的各項規定。規范中主要的要求如下面各表:(1)精密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數中誤差(mm)附合水準路線平均長度(km)水準儀等級水準尺觀測次數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mm)偶然中誤差M全中誤差Mw與已知點聯測附合或環線平坦地山地2424DS1因瓦尺往返測各一次往返測各一次8L2n注:L 為往返測段、附合或環線的路線長度(km);n為單程的測站數。(2)精密水準測量觀測的視線長度、視距差、視線高的要求(m)11、標尺類型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累計差視線高度儀器等級視距視線長度20m以上視線長度20m以下因瓦DS1602.04.00.40.3(3)精密水準測量的測站觀測限差(mm)基輔分劃讀數差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上下絲讀數平均值與中絲讀數之差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0.50.73.01.04.3、聯系測量、車站底板投點測量利用經業主與監理批準的地面平面控制點以附合導線形式,直接將坐標傳遞至底板導線點。在觀測條件滿足規范要求及通視情況良好的狀態下,采用附合導線形式,外業用II級全站儀按精密導線測量的要求進行觀測,并進行嚴密平差,成果經業主與監理批準后才采用。、高程傳遞測量利用經業主與監理批準的高程加密控制12、點,采用懸吊鋼尺的方法進行高程傳遞測量,直接將高程傳遞至底板水準點。在基坑邊懸吊鋼尺進行高程傳遞測量時,地上地下安置的兩臺水準儀應同時讀數,并應在檢定后的鋼尺上懸吊與鋼尺檢定時相同質量的重錘,將高程傳遞到基坑底板固定點上。傳遞高程時,每次獨立觀測三測回,每測響應變動儀器高度,三測回測得地上、地下高程點高差的較差應小于3mm,取最后結果的平均數加上鋼尺尺長改正數作為最終的結果,成果經業主與監理批準后才采用。高程傳遞測量示意圖如下:5、細部放樣測量細部放樣測量的目的是按照設計和施工的要求,將設計的建筑物、構筑物的位置、形狀、尺寸大小及高程等,在實地標定出來。細部放樣測量主要有基礎施工放樣和主體結構13、施工放樣。5.1、車站圍護樁及立柱樁施工測量在地表平面控制與高程控制加密之后,利用加密控制點放樣出放樣工作基點,用于放樣外層圍護樁軸線,縱向4條,橫向2條;為防止攪拌樁向內傾斜,造成內襯墻厚度不足,影響結構安全使用,按設計要求每邊外放10cm。注意轉角處圍護樁的放樣。同時施工時注意保持足夠后視控制點后視檢核。立柱樁中心線放樣采用相同辦法,要特別注意非軸線上4根立柱樁的放樣。放樣點位精度1cm。圍護樁及立柱樁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樁高的控制。因為樁基施工影響,可能會引起周圍位移,每次放樣前要通過加密控制點檢查施工基點。在確保穩定的情況下,才能進行下一步施工放樣工作。5.2、基坑開挖施工測量、土方開挖的14、施工測量在挖土過程中,測量人員應該隨時抄平,保證按設計標高降每一步土。在土降到水準儀不能直接讀取標尺讀數時,就要進行高程傳遞測量,采用懸吊鋼尺的方法把地面上的水準點引測到地下以便使用。當挖土到離基底設計標高還有30cm時,將采用人工清底并且用水準儀抄平,清理完畢后釘木樁,在木樁上放出墊層頂標高。、鋼支撐位置的施工測量用全站儀在冠梁上放出兩個鋼支撐中心點,用鋼尺排出中間鋼支撐的位置,再在冠梁側面用水準儀放出標高,根據設計圖紙算出每道支撐位置的下反數。在支設鋼支撐前用懸吊鋼尺的方法放出每一道鋼支撐的位置。、基坑底部中線測量基坑開挖到底部后,應采用附合導線形式將線路中線引測到基坑底部。車站長約20415、米,為直線,基坑線路中線縱向允許誤差10mm,橫向允許誤差5mm。5.3、主體結構施工放樣、主體結構中線的定位放樣利用經監理及業主批準的地面控制點,用全站儀將主體車站的中線放出,將控制點定在基坑上利于保存的地方。還應進行高程傳遞測量,把標高傳遞到高于底板設計面處,作好牢固標志。控制點要經測量組復核,成果經監理檢驗同意后,方可使用。當完成第一塊底板混凝土筑后,及時埋設永久中線控制點,以后用來控制各結構的位置及標高。、結構中墻、邊墻放樣結構邊墻、中墻模版支立前,應按設計要求,依據線路中線放樣邊墻內側和中墻兩側線,放樣允許偏差為0+5mm。、頂板結構放樣冠梁施工與第一道混凝土支撐標高應考慮半蓋挖路面16、與既有路現實高程的順接,使用水準儀控制標高;頂板模板安裝中,將線路中線點與頂板寬度點設在摸板上,并測量高程,允許誤差10mm,中線誤差為10mm。、車站柱、梁、側墻的定位放樣以車站的中線為控制基線,根據圖紙尺寸計算出相關點的坐標、標高,按數據用全站儀放出柱、梁的四個角點以及側墻內邊控制線位置。用水準儀控制標高。、車站預埋件、預留孔洞的定位放樣車站預埋件、預留孔洞的定位放樣嚴格按照圖紙尺寸進行測量,精度應滿足規范要求。方法是以車站的中線為控制基線,將幾何圖形墨線、紅油漆彈畫于底模上。 5.3.6、站臺板、軌頂風道及其預留孔洞、預埋件的定位放樣站臺板、軌頂風道及其預留孔洞、預埋件的定位放樣應使用已17、調整后的線路中線點和水準點。站臺沿邊線模板測設應以線路中線為依據,其間距誤差應為“正號”,最大不大于+5 mm。站臺模板高程測設誤差宜低于設計高程,最大不小于-5 mm。6、竣工測量竣工測量主要包括車站和附屬建筑結構竣工測量竣工測量采用的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圖式等與原施工測量相同。竣工測量時,應收集已有的測量資料并進行實地檢測;對符合要求的測量資料應充分利用,對不符合的測量資料應重新測量。測量方法和精度要求與施工測量相同,并按實測的資料編繪竣工測量成果。竣工測量成果資料應滿足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竣工測量與驗收的要求。竣工測量完成后應提交以下成果:(1)竣工測量成果表(2)竣工圖(3)竣工測量報告618、.1、車站結構凈空橫斷面的竣工測量對已有的車站結構斷面測量成果進行外業抽檢測量時,以鋪軌基標為依據,抽檢比例不少于30%。對符合要求的斷面測量資料作為竣工測量成果,對不符合要求的測量資料重新測量,并按實測的資料編繪斷面竣工測量成果。抽檢的橫斷面測點數量、位置、測量方法和精度與原施工測量相同,檢測值與原測值較差不大于25cm。6.2、車站結構及附屬建筑竣工測量(1)地下車站及附屬設施的內側平面位置、高程和結構尺寸,并調查結構厚度。(2)車站及其柱(墩)的平面位置、高程、結構尺寸以及主要角點距相鄰建筑的距離。(3)車站出入口、通道的平面位置、高程和結構尺寸。7、測量儀器與資料的管理7.1、測量儀器19、管理(1) 儀器、工具的存放地點應有防塵、防潮、防曬、防震、防凍、防高溫的措施,以保持干燥通風、整潔、安全。精密儀器箱內應裝有有效的干燥劑(變色硅膠),并定期自檢自校。 使用測量儀器的人員必須是經培訓、熟悉儀器性能和懂得測量規則的專職測量人員,非專職人員不得使用。儀器在使用中應有防雨、防曬設施,嚴禁日曬雨淋。(2)測量儀器應按規定定期檢校,鑒定證書應上報項目部。若發生故障,不得自行拆卸,應立即送檢,送檢修單位必須具有權威性和可靠性。7.2、測量資料管理(1)、測量資料主要包括測量方案、測量數據、測量日記、測量報告、測量會議紀要等。堅持長期、連續、定人、定時、定儀器的收集資料,用專用表格做好記錄20、,做到資料全齊,電子記錄要符合相關規定。(2)、測量人員單人在場時,所測量結果要經過他人復核。復核原始記錄時要對所有記錄數據進行復核,包括施測方法、人員、日期及人員。(3)、對于測得的第一手原始數據及時上報承包方、監理方備份存檔。如果發現有問題,在檢查不是測量本身的錯誤時,要及時反映。(4)、測量資料由測量主管簽字后,存放在專門的測量資料檔案柜中。(5)、測量資料要按照測繪法與保密法的要求,注意保密。8、測量復核制度所有的測量工作執行二級復核制度。由項目部測量監測組的兩個小組分別對地面控制測量、聯系測量進行測量復核,用于施工測量的點位及內業資料整理采用二級復核制度,定期向業主和監理報告進行復測21、。各項測量工作本著“測量工對測量工程師負責,測量工程師對測量主管負責,測量主管對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的層層負責制原則,測量工作堅持復核制度,確保外業點位正確,內業資料必須由一人計算后另一人進行復核,并且要對測量在崗人員實行崗位負責制。對地面控制點交樁、地面加密控制網、底板控制點,均要進行多次復核,以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地面加密控制點、地下導線及水準點、在施工完第一塊底板后、施工至整個車站的1/2處及車站底板完工時,須經專業測量監理工程師與業主專業測量隊檢測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施工。9、質量保證措施9.1、質量管理目標本項目嚴格執行議標文件中監測技術要求和相關規范文件要求,并結合我公司“三合一”管22、理體系文件進行質量管理;基坑監測質量管理目標為:確保本項目監測質量優秀。9.2、建立項目部項目部具有完成本工程所需管理人員和測量技術人員,熟悉工程測量規范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等技術性文件,熟悉各分項作業流程;配備充足可靠的儀器設備供測量使用;能處理項目中存在的技術難題。項目部能夠獨立完成測量成果的兩級檢查、審核和審定工作,項目負責人對測量成果的質量負責。質量管理人員組織設置及職責:(1)質量管理人員組織設置一級檢查由作業組長完成、二級檢查由測量隊技術負責人完成、審核由項目總工和項目技術負責人完成,審定由項目負責人完成。(2)質量管理人員職責作業組長:負責本組生23、產進度和質量管理工作,是野外數據采集的質量負責人;接收隊分配的生產任務,采取有效措施,保證生產任務能順利地完成;妥善安排組內的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全組人員的積極性,做好各項一級檢查工作;組織本組員工進行技術學習,不斷提高員工素質;經常進行安全生產和保證工程質量教育工作,愛護儀器設備,采取具體措施防止人身、儀器設備、質量等事故的發生。隊技術負責人:主持測量隊技術質量工作,對測量隊技術質量全面負責;根據技術設計書等編制生產技術措施,杜絕質量事故;負責測量資料的二級檢查工作;深入現場進行技術指導,檢查作業組對規范、規程的執行情況,及時處理工程中的技術問題,確保工程質量和生產安全;具體安排全隊的技術業務24、學習。審核人:負責技術設計書、測量報告的審核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工程的質量動態,組織不合格品的評審,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致力消除質量通病和隱患;負責檢查上交外業資料和成果資料在技術、數量和質量方面是否滿足規范、規程和甲方的要求;檢查項目工作量;負責調查項目質量評定;督促作業人員修改資料中存在的問題。工程技術負責人:負責調查隊伍的技術管理;編寫工程技術設計書、質量檢查報告和工作總結報告;參與與業主、監理單位的溝通,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負責工程項目工作量的統計;負責工程的后期服務。項目總工:負責指導各作業隊伍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規和現行有效標準、規范;負責質量計劃、項目成果的審批;參與核驗和驗收。925、.3、質量保證的基本要求(1)堅持質量標準:以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1999)城市測量規范(CJJ8-99)和工程測量規范等技術性文件和業主的要求為依據,及時對中間過程和作業成果進行檢查;做到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一切以數據為依據,對質量做出評價,并找出規律,以指導后續工程的作業。(2)全面質量管理:工程每一分項,直至每項技術,都要確保項目質量;從編寫實施方案、外業監測到內業數據處理、檢查審核審定,至編寫工程總結,都要保證質量;參加本項目每個人,包括項目負責人、項目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和測量人員,都要有質量意識,對本崗位的工作質量負責。(3)預防為主:做好事前指導、中間26、檢查和事后審核審定工作,保證前道工序滿足測量實施方案的要求后,方可進入下道程序。在工程實施中一經發現錯誤及時改正,防微杜漸;項目總工、工程技術負責人和審核人要深入現場跟蹤指導,明確各作業人員的職責。9.4、采用PDCA循環工作法進行質量控制按照PDCA的工作方法是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基本方法, PDCA循環互相銜接,滾動前進往復,上一個PDCA循環結束時存在的問題,作為下一個PDCA循環的計劃目標,每循環一次,實現一定的目標,解決一批的問題,是一個螺旋式上升式的發展過程。PDCA的四個階段為:(1)P(Plan)策劃階段。包括目標的制定,活動的職責、權限的確定,資源配置、檢查驗收的方法、改進的技27、術措施等。(2)D(Do)實施階段。按照策劃的方法、流程等具體組織實施,D階段是標準化作業階段。需要明確5W1H:What目標及項目 Why目的的要求 Who人員要求及職責Where地點要求 When時間要求 How方法及措施(3)C(Check)檢查階段。按照規定的檢查程序和方法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查。(4)A(Action)處置階段。對檢查的結果與預定的目標比較是否達到效果,同時對結果進行評價,進行持續改進。10、測量人員和儀器設備配置10.1、擬投入本項目的設備儀器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1全自動全站儀Leica TCA120111、(1mm+1.510-6D)2全站儀ZTS60228、222mm+2ppm3電子水準儀DNA032每公里偶然中誤差0.3mm4水準儀DSZ225噴墨繪圖儀美國 HP2000CP16打印機惠普17對講機北峰58便攜式電腦THINKPAD19計算機LENOVO310.2、擬委派本項目測量人員一覽表序號姓名性別年齡在本項目中擔任職務技術職稱專 業1段志華男41項目負責人工程師工程測量2劉軍平男33技術負責人工程師工程測量3李明鴿男37現場負責人工程師工程測量4張龍男26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測量5劉衛男23技術員技工工程測量6劉世亮男23技術員技工工程測量1補充一下測量實施流程圖2精密導線要求表中數據為城市一級導線要求,能否達到控制精度要求3車站內控制點的布設位置及思路4技術標準有采用廣州地鐵測量標準不同地域是否通用5主要測量項目的測量方法及頻率列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