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基坑圍護邊坡噴錨支護工程專項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30521
2023-08-14
19頁
865.57KB
1、基坑圍護邊坡噴錨支護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單位:xx省建設工程有限公司17目錄一、工程概況1二、設計依據3三、主要材料3四、噴錨支護施工工藝流程4六、降水施工方法16七、安全措施16八、環境保護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17一、 工程概況1、本工程位于汀江南岸,省道205線北側,xx小區東側,屬居住建筑。A區基坑周邊總長度約640m,B區基坑周邊總長度約為700m.2、本工程A區建筑0。000為黃海高程309。40m,基坑周邊地面相對標高為308。45m,基坑周邊承臺或地梁墊層底標高一般為303.7m(局部302。6m),;B區建筑0。000為黃海高程310。60m.基坑開挖深度一般3.505。10m。3基2、坑周邊環境:本工程基坑北側為道路,且靠近汀江河,東側為待建幼兒園,西側為xx小區。A區基坑南側為1-5樓已建建筑,B區基坑南側為10-14樓已建建筑。場地內未見天然氣管道、管線、電纜及其他管線設施。4、由于基坑周免條件較為簡單,基坑開挖對周邊影響較小,故本基坑安全等級按二級考慮,側壁重要性系數取1.0.5、本工程基坑采用二級放坡噴射混凝土面層。6、支護結構形式A區基坑支護形式:1)基坑北側(AB段):基坑頂邊線距離人行停車道約為34M,考慮偶然施工荷載q110kPa與道路行車荷載q220kPa,設計采用放坡+錨管土釘墻進行支護,放坡率為1:0.5. 2)基坑東側(CD段):基坑頂邊線距待建規劃3、路空地較近,考慮偶然施工荷載q110kPa,設計采用放坡+錨管土釘墻進行支護,放坡率為1:1。0. 3)基坑南側(CD段):基坑頂邊線貼近已有7F建筑物臺階,考慮房屋永久荷載q115kPa/F,設計采用分臺階放坡+錨管土釘墻進行支護,放坡率為1:0。5. 4)基坑西側(DA段):基坑頂邊線距在建xx建筑1320m,考慮偶然施工荷載q110kPa,設計采用放坡+錨管土釘墻進行支護,放坡率為1:1。0。 5)基坑內基礎標高相差不超過3。0M處,采用1:10放坡+掛鐵絲網噴射100CM厚C20砼進防護B區基坑支護形式:1)基坑北側(EF、FG段):基坑頂邊線距離人行停車道約為3-4M,考慮偶然施工荷4、載q110kPa與道路行車荷載q220kPa,設計采用放坡+錨管土釘墻進行支護,放坡率為1:0.5。2)基坑東側(GH段):基坑頂邊線距待建幼兒園空地較近,考慮偶然施工荷載q110kPa,設計采用放坡+錨管土釘墻進行支護,放坡率為1:1。0.3)基坑南側(HI、IJ段):基坑頂邊線在在建無地下室建筑基礎范圍內,考慮兩側基坑開挖,偶然施工荷載q110kPa,設計采用分臺階放坡+錨管土釘墻進行支護,放坡率為1:1.0。4)基坑西側(JE段):基坑頂邊線距待建規劃路空地較近,考慮偶然施工荷載q110kPa,設計采用放坡+錨管土釘墻進行支護,放坡率為1:1.0.5)基坑內基礎標高相差不超過3。0M處,5、采用1:10放坡+掛鐵絲網噴射100CM厚C20砼進防護二、設計依據1、由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中云麗景城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由廈門市合道施工圖審查有限公司提供的建筑總平面圖和地下室結構圖及建設單位提供的征地紅線圖。3、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720015、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6、建筑荷載規范GB 50009-2012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 50010-20108、錨桿噴射混凝土技術規范GB 5008620019、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 GB50497200910、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JGJ120-201211、建筑6、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12、建筑地基基礎技術規范DBJ13-07-200613、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BJ13-84200614、xx省建筑邊坡與深基坑工程管理規定閩建建(2010)41號15、理正深基坑結構設計軟件軟FSPW V7。016、采用的設計規范1) 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2) 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3) 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4) 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5)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6) 基坑工程設計規程(DB7、J08-61-97);7) 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9258-97);8)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DB33/T1008-200);9)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10)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11) 國家及xx省頒布的其他施工規范、質量標準和文明施工規定。三、主要材料:采用100mm厚C20噴射砼面層,面層內配1。4mm5050雙向鋼絲網片。水泥采用P.C.32.5R復合硅酸鹽水泥,砂料采用料徑不小于2.5mm的中粗砂,石料采用粒徑小于20 mm的碎石。四、噴錨支護施工工藝流程1、施工工藝流程清理壁面錨管固定披掛鋼筋網噴混凝土混凝土養護8、2、基坑開挖與噴錨支護施工工序:施工準備技術交底測量放線施工降水第一層土方開挖(地表以下1。5米)第一層噴錨支護施工變形監測第二層土方開挖(按設計深度)第二層噴錨施工變形監測分層挖及噴錨支護完畢工程驗收。3、噴錨支護施工方法測量放線根甲方給定現場基準線放出基坑支護邊線,兩端設置永久性標志.同時在基坑外側邊坡頂上,沿基坑周邊每隔10-15m布置一個沉降和位移觀測點。土方開挖土方開挖必須根據設計深度分層開挖,嚴禁超挖。土方開挖必須與噴錨施工密切合作,下層土開挖時,必須等上層基坑支護完畢且砼強達到70%以上。開挖一段,支護一段。A區基坑土方:A區基坑首先施工15-19#樓基坑,土方以15樓地下室D-9、28軸邊線為起始面開挖,自東向西逐棟、分層開挖。地下室東向D-28軸邊坡放坡系數1:1。0,南向靠近已建建筑且距離較近,放坡系數為1:0.5,19#樓西向放坡系數為1:1。0。邊坡開挖應安排人員進行實時監測,預防塌方險情。基坑采用機械開挖,基坑留200300mm后土層采用人工開挖,防止擾動原狀土。已挖土方由自卸車從A區西南角1#樓路口外運,并做好車輛的清洗工作。15-19樓地下室完成后開挖純地下室及高層土方,采取大通片、分層開挖,以BC段起始,自東向西開挖。在西側AD段設置施工便道外運土方。AB段放坡系數1:0.5,BC段放坡系數1:1.0,AD段放坡系數1:1。0.A區土方開挖示意圖B區基坑10、土方:B區土方自GH段起,自東向西開挖,在西側EJ段規劃路外運土方.EF、FG段放坡系數1:0。5,GH段放坡系數1:1。0,HI、IJ段放坡系數1:1.0,JE段放坡系數1:1。0。B區土方開挖示意圖錨管工程A區基坑:基坑東向BC段邊坡采用雙層錨管,土方開挖至原地平-1。5m時第一排錨管施工,管長4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15。土方開挖至原地平3。0m時第二排錨管施工,管長3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15。南向CD段護坡采用三層錨管,土方開挖至原地平-1.4m時第一排錨管施工,管長6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20.土方開挖至2。8m時第二排錨管施工,管長5m,間隔1。8m,與水11、平夾角為20。土方開挖至-4.2m時第三排錨管施工,管長4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20。基坑西向DA段邊坡采用雙層錨管,土方開挖至原地平-1。5m時第一排錨管施工,管長3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15.土方開挖至原地平-3.0m時第二排錨管施工,管長3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15。基坑北向AB段邊坡采用雙層錨管,土方開挖至原地平-1。5m時第一排錨管施工,管長6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20。土方開挖至原地平-3。0m時第二排錨管施工,管長6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20。B區基坑:基坑北向EF段邊坡采用雙層錨管,土方開挖至原地平-1。5m時第一排錨管施工,管長6m,間12、隔1。8m,與水平夾角為20。土方開挖至原地平3.0m時第二排錨管施工,管長6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20。基坑北向FG段邊坡采用雙層錨管,土方開挖至原地平-1。5m時第一排錨管施工,管長6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20.土方開挖至原地平-3.0m時第二排錨管施工,管長4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20. B區GH段基坑采用1:1。0放坡+雙排錨管土釘支護,該段基坑底標高為304。9M基坑東向GH段邊坡采用雙層錨管,土方開挖至原地平-1.5m時第一排錨管施工,管長4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15。土方開挖至原地平3.0m時第二排錨管施工,管長4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1513、。基坑南向IJ段邊坡采用雙層錨管,土方開挖至原地平1m時第一排錨管施工,管長4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15。土方開挖至原地平-2。0m時第二排錨管施工,管長3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15。基坑西向JE段邊坡采用雙層錨管,土方開挖至原地平-1。5m時第一排錨管施工,管長4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15.土方開挖至原地平3.0m時第二排錨管施工,管長3m,間隔1.8m,與水平夾角為15。施工要求:錨管注漿采用復合硅酸鹽水泥PC32.5R水泥漿,水灰比0。50.7,水泥漿前度為M20,摻合0.05%的三乙醇胺早強劑。錨管連接采用對接焊接,并在接頭處拼焊不少于316的加強筋,錨管前端管14、靴直徑不少于90mm.注漿前應將孔內殘留或松動的雜土清除干凈。噴射混凝土工程a.噴射砼厚度為10cm。噴射細石砼強度為C20,配合比為水泥:砂:細石=1:2:2。b、噴射作業分段進行,同一分段內噴射順序自上而下,噴頭與受噴面應保持垂直,距離0。61。0m.c。噴射開挖后進行初噴20mm后鋪設鐵絲網,并插筋,鐵絲網鋪設完畢再噴40mm,而后綁扎鐵絲網片及焊接加強筋,最后再噴射混凝土,總厚度不小于100mm。d.噴射混凝土初凝2h后,應噴水養護,養護時間根據氣溫確定,注漿體與噴射混凝土面層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開挖下一層。e。每層錨管上1m處預埋D=50mmPVC泄水管,間隔2.0m。f。15、注意事項:進行噴射混凝土作業時,必須佩帶防護用品。當轉移噴射地點時必須關閉噴射機噴頭前方不得站人。處理管道堵塞時噴頭前不準站人,以防消除堵塞后突然噴出物料發生傷人事故。為避免供料、拌合、運輸、噴射作業之間的干擾,應有聯絡信號,噴射作業應由班組長按規定信號、方法進行指揮,以防因噴射手和機械操作人員聯絡不佳造成事故。噴射混凝土后應經常注意觀察,發現有變形和裂縫,及時支護和加固,必要時將作業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基坑排水系統基坑坡頂設置挖溝噴射混凝土截排水溝,基坑底四周設置300400排水溝,延伸至及肯四周導流到集水井,采用集水明井進行排水,集水明井沿基坑底部周邊進行布置,基坑底四角及各邊約1520m16、間距挖直徑0.8m、深1.0m的集水井,用污水泵抽取集水坑內地下水,排入坡頂截水溝并引向北側汀江河。基坑開挖后,若出現較多的地下水,應在基坑側壁較遠處設置降水井,待水位穩定后再開挖。4、噴錨支護質量、安全保證措施我公司恪守“質量第一、安全生產”的信條,嚴格把好技術質量關、現場安全關,嚴格按各種規范、規章、規程與施工。對甲方交付使用的建筑軸線及軸線控制標志嚴加保護。嚴格施工質量管理,重點加強成孔質量、灌漿質量、掛網質量和噴射砼質量的管理,實行當班作業人員自檢、互檢、技術負責專檢、項目經理抽檢的質量控制管理制度。加強原材料質量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嚴格按有關施工和驗收規程操作.施工時設專職安全員,17、嚴格執行有關安全法規和安全操作規程。技術安全組由監測工程師和技術負責人組成。對基坑開挖實施動態監測,以便在必要時中采取補救措施或修改原設計方案。嚴格控制土方每次開挖深度。隨時對地下水降水情況實施監控,以免水位回升,導致支護體的破壞。查明施工范圍內的市政管網線。盡量避免因施工起市政設施的損壞。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按自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作業。 5、特殊情況下的技術處理措施特殊情況下是指地下水的突然回升,坑頂區域地面荷載的突然大量增加,坑頂位移25mm,開挖濃度大于設計濃度等超過設計條件的情況.若出現以上情況需立即采取措施:、卸荷:即保證坑荷載不超設計值;、停挖和回填:保證第次開挖濃度和總開挖濃度不超過18、設計值;、排水:包括立即降低地下水位和加強地表排水系統的建立,或增加噴射混凝土面的排水孔數量;、補強:當坑頂荷載不可避免或坑頂位移大于25mm時,應立即停止開挖土方,并在位移過大區域加強噴射混凝土面板的剛度。五、施工應注意事項1、噴射混凝土用的原材料要嚴格過篩,要認真清洗石子,要經常保持砂子有68的含水率,以減少噴射作業中的粉塵,防止或減少堵管事故,確保噴射混凝土的施工質量。2、噴射作業對保證混凝土質量和減少回彈有重要影響。當噴嘴至受噴面的距離為0.6-1。0米,噴嘴垂直于受噴面時,則回彈較少且混凝土硬化后強度高。但當穿過鋼筋噴射時,則應稍偏一小角度,以獲得較好的握裹效果,噴嘴應按螺旋型軌跡移19、動;一次噴射厚度以噴射混凝土不滑移、不墜落為度;3、回彈物中水泥含量很少,主要為粗骨料,凝結硬化則是一種松散的、多孔隙的塊體。因此,應及時予以清除,不能使之凝結在結構物內.4、施工縫通常向薄的一邊傾斜,當噴層厚度為50mm時,過渡寬度一般為250-300mm。在一般情況下應避免直角縫,因為在其上易堆積回彈物和噴散物。然而當施工縫需承受壓力時,直角縫或對角縫是需要的,不過必須清除接縫上堆積回彈料。整個施工縫要清掃干凈和保持潮濕,以保證噴射混凝土間良好粘接.5、噴層厚度均勻,表面應平整,不出現流淌和干斑.噴射施工中的回彈料洗凈后,可重新使用,但摻量不應大于新砂石的30%。6、噴射作業應分段分片依次20、進行,施工順序應自下而上。7、噴射混凝土分前臺、后臺,后臺負責運輸、攪拌、上料,保證機器運轉正常。前臺噴射手是實現噴射質量的最關鍵因素,其職責是:根據不同噴射面采取不同的噴射方法.掌握噴射厚度,噴射順序。調節水量,此間噴射手應注意隨時根據料流情況調節水量,以達到最佳水灰比(0。40.45).8、混凝土養護,噴射混凝土的養護是預防混凝土裂縫的關鍵工序,該項工作組織專門負責混凝土養護工作作業人員,每天噴水不少于兩遍,保證混凝土充分濕潤就行,一般養護7天.六、降水施工方法1、地表排水:沿基坑周邊地面設800500mm(上口800mm,下口300mm,)截水溝,同時每間隔30m左右設50040040021、mm集水坑,排水溝與集水坑不得有滲漏。休整基坑周圍地表,靠近基坑坡頂寬12m的地表適當墊高,基坑附近因地表變形而開裂時因及時修補。2、坑內排水:基坑中部淤泥質夾粉土,盡管采用止水帷幕封閉后,開挖過程中坑內尚存在地下水(水量一般不大),可采取明溝及時排出。排水溝在離基坑坡腳0。30。5m設置。集水坑根據現場情況設置,間距1020m左右.排水溝和集水井采用沙漿抹面防滲漏.七、安全措施1、安全規定1)執行標準:嚴格執行龍巖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消防保衛標準和國家、龍巖市相關法規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落實本項目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做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222、)施工員必須及時下達每項工序的施工安全交底單;并向施工人員將安全施工交底內容交待清楚。3)施工中必須遵照執行各項管理制度,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對所有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紀律教育,不斷加強各級施工人員的安全業務責任心和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識。4)嚴格執行班前開會制度,班前講話必須講安全,做到“無違章、無隱患、無事故的文明工程。任何人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5)施工現場應整潔有序,各類材料應分類碼放整齊.各班組每天收工前應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6)水泥沙等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應安排在倉內存放,若露天存放時應采取遮蓋措施.7)并派專人對邊坡開挖進行看護,禁止車輛在開挖邊坡上方停車,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應的措施.8)如遇到雨天將工作面進行苫蓋,避免雨水進入混凝土面與原狀路基的接縫。八、環境保護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1。盡量避免使用高噪聲設備。2。現場設置垃圾箱并派人管理,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3。在比較干燥浮土多的地段,要灑水降塵。4.施工現場細顆粒散體材料裝卸運輸時,采取遮蓋等措施,避免遺灑飛揚。5.現場出土,隨挖隨清,并對未開挖邊坡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