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砌圍墻、電力塔基、地面硬化工程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30618
2023-08-14
15頁
164.89KB
1、圍墻、電力塔基、地面硬化施工方案 編制: 審核: 公司 年 月 日 磚砌圍墻施工方案本方案根據施工圖紙和我公司人員現場踏勘而制定一、設計施工 1、圍墻采用磚砌毛石基礎,墻厚240mm,高2.0m,總長約 m (以業主代表現場收方為準)。兩側采用1 : 2水泥砂漿抹面。 2、沿圍墻縱向每4m設置360120mm磚壁柱。 3、圍墻長度超過32米(實土地基)或12米(填土地基)時,應設置沉降縫或伸縮縫(可合在一起設置),縫寬25mm,縫處設雙壁柱。 4、圍墻基槽采用機械開挖,挖至基底設計標高以上200mm處,以下用人工清槽,基槽寬700mm,深700mm。基礎采用100mm厚C15砼墊層,M7.5漿2、砌毛石基礎。 5、由于東側圍墻外有山坡,為防止雨水直接沖刷圍墻,在東墻外 m處設置排水明溝,明溝外山坡做漿砌石或砼護坡(見圖4) 6、磚墻基礎0.000m標高以下部分采用毛石基礎,0.000m標高 處設防潮層,用1:2水泥砂漿,內摻5防水劑25mm厚; 7、圍墻采用MU10紅磚,磚墻砌筑采用M7.5水泥砂漿,砂漿飽滿 度不得小于80% 。二、質量要求: 1、軸線位移偏差5mm(每100m); 2、平整度偏差5mm; 3、垂直度偏差10mm; 4、墻頂水平偏差10mm; 5、墻身截面尺寸偏差-5mm8mm。 圖1圍墻平面圖圖2 圍墻內、外立面圖 圖3 圍墻剖面圖 圖4 排水溝剖面圖三、施工工藝要3、點 1、在圍墻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應經常進行復測,以防樁 位移影響圍墻施工定位。 2、圍墻基礎基槽開挖時,至基底設計標高,留200mm土層人工清 底、修坡,基槽挖好后,要防止雨水及地下水浸泡,開挖完成后 應立即對基坑進行墊層及基礎施工。 3、回填土分層鋪攤和夯實,采用振動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 300mm,每層至少夯打三遍,要求一夯壓半夯;在氣候干燥時須 加速回填,如遇雨天,回填土應做含水率測定,采取翻曬、晾干 或參入干土等措施。 4、圍墻砌筑要點: 砌筑前應對MU10紅磚充分吸水,砌筑應使用“一塊磚、一鏟 灰、一揉擠”的砌筑方法 ; 砂漿采用現場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2分鐘。 5、4、抹灰工程要點: 將墻面充分濕潤后,采用1: 2水泥砂漿,抹面厚度20mm ; 抹面應兩道工序,先打底刮糙后抹面,嚴禁一遍成活 。 抹面要做的密實平整,無空鼓、裂縫等現象出現。 電力塔基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 1、本工程在新砌圍墻內,原為農田施工地形不平坦,基礎施工條 件較艱苦。 二、基礎分坑(1)鐵塔基礎分坑采用工程中常用對角線分坑法,如圖所示,在塔位中心O安平經偉儀,后視相鄰塔中心樁,水平度盤對0,轉過前視相鄰塔中心樁,得內角,此時將水平度盤回零,然后將轉到/2處,在此方向線上釘出輔助樁B、D。水平度盤再次回零后再轉過90,在這方向線上釘出輔助樁A、C。 (2)再根據基礎結構圖量l0,即為所5、求的坑口位置。三、基礎坑的挖掘 1、塔基礎的坑深應以設計的施工基面為準。 2、塔基礎坑深的允許偏差為+100mm,-50mm坑底應平整。同基基礎 坑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按最深一坑超平。 3、塔基礎坑深與設計深偏差+100mm以上時,應按以下規定處理: 塔現澆基礎坑,其超深部分應采用鋪石灌漿處理。 4、機械挖至設計底標高,嚴禁擾動底標高以下原土層,人工平整。 5、基坑的回填夯實:現澆完成后每回填300mm厚夯實一次,密實度 達到原狀土90%以上。四、 混凝土及鋼材 1、本工程采用C30商混,混凝土進行試塊試驗,必需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確保施工質量。 2、鋼材的品種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規定,各品種質量應6、符合國家標準。五、施工準備現場澆制基礎的施工一定要在鐵塔位所在整個耐張段復測無誤后方能進行。鋼筋混凝土現澆基礎須連續澆制,一般不得中途中斷,所以施工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1、技術準備 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內容有基礎的形式,尺寸;施工方法; 安全措施;質量要求等。 有條件時基礎施工可采用三個施工段。一個負責開挖,包括負責 修路、降基面、校正塔位、石料運輸;第二個負責拆模、養護回 填、接地裝置埋設和砂石運輸;第三個負責澆注、現場清理和水 泥運輸。改變開挖、成型、支模、澆制 、養護、回填由一個作業 班完成。可把經驗豐富的骨干集中到支模、澆注兩道關鍵工序。 2、工器具準備 現澆基礎采用商品混7、凝土。根據不同的施工條件準備好工具。 基礎的澆制使用插入式震動器,這不僅能加快施工速度,減輕工 人勞動強度,而且混凝土震搗密實、均勻,從而提高基礎的質量六、鋼筋加工 1、鋼筋彎鉤鋼筋混凝土基礎所用的鋼筋其長度加工誤差為1%,但最多不能超過20mm。鋼筋端部都要彎成彎鉤狀。 2、鋼筋連接鋼筋連接一般用綁扎法,也可采用焊接法。采用綁扎法連接鋼筋,至少要綁扎三處。直徑為16mm及以上的鋼筋,其綁接長度為45倍直徑(l=45d);直徑為12mm及以下的鋼筋、其綁接長度為30倍直徑(l=30d)。 3、綁制鋼筋骨架注意事項(1) 綁制鋼筋骨架(鋼筋籠)應按施工圖的要求進行鋼筋的配制、 剪切、彎鉤。(2)8、 鋼筋綁扎前應按材料表核對基礎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同時檢查鋼筋加工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鋼筋表面應清潔,如有污穢和浮銹應清除干凈。(3) 在基坑底部,按幾何中心線標出底模支柱位置尺寸,并應有明顯的標志,使立柱的配筋和立模有個基準位置。七、模板支立混凝土的成型是用模板按基礎設計圖紙要求支立。模板既要保證混凝土基礎的形狀,又要承受混凝土的重量,混凝土成型后的質量外貌,主要是模板支立的質量和工藝來保證。 1、模板:竹膠板制作基礎模板所用的板材厚度一般為10-20mm。模板合縫應嚴密并用膠帶貼縫,不得漏漿。模板的并帶一般采用60mm90mm的方木,并帶之間的距離一般配為500-700mm,并帶和模板釘9、牢固。按基礎尺寸做成的模板,再拼成模盒,模盒的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以保證基礎的規格。 2、模板的支立程序以臺階式現澆基礎,簡述模板支立程序:(1) 底模的支立。在基坑超平的基礎上,在坑底定出底層基礎的四角位置,將底層模板拼裝成模盒放置坑底,使模盒四內角對準坑底四角并使底模水平。(2) 二模支立。在底坑定出二層基礎四角位置,放置預制混凝土塊 (預測砼塊的標號同現澆混凝土標號,基高度同底層基礎高度)。(3)立柱支立。(4)安置鋼筋和基礎底腳螺栓。支立好模板后,就安置鋼筋和基礎地腳螺栓。地腳螺栓一般固定在樣板上,樣板再固定在立柱上,樣板是根據基礎地腳螺栓根數及螺栓直徑,用鋼板或方木制成。(5) 立柱10、支撐。立體模板支立后即用方木支撐,如果立柱較高,支 模時應沿立柱支撐點設長墊板。 3、模板安裝注意事項(1) 模板組立后應符合規定尺寸,模板應垂直,立柱不傾斜。地腳 螺栓的根開尺寸,一定要保證符合設計要求。(2)模板安裝后要找正,模盒對角線應與基礎輔助對角線相重合。(3)模板支撐要相對進行,支撐點要均勻合理,支撐要牢固,在澆 灌混凝土時使模板不走動,不變形。(4) 鋼筋籠與模板之間應有一定的保護層距離,底板的鋼筋應墊起 一定的高度。(5)如立柱較長,震搗困難,可在適當位置留出檢查孔及搗固孔。(6)土質較好的地方,下層基礎可不立模,在施工時將基坑底面的開挖,正好符合基礎底層的尺寸,以四面的土墻作11、模板,防止泥土等雜物混入混凝土中。八、基礎混凝土澆筑 1、澆灌:(1) 以上工序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澆筑,且單個塔腿基礎一次灌完, 澆灌中嚴防模板漏漿變形、移動,否則應及時調整加固。(2) 搗固:要求插入式震動器,應分層澆灌和搗固,注意模板角的 搗實表面開始浮露水泥漿為好,不可過度搗固,以免凝結后龜裂。(3) 澆入基礎的地腳螺栓,安裝前應除銹或鍍鋅絲扣涂黃油并用水 泥紙或塑料包裹好,安裝和澆制的位置應牢固正確,隨時檢查中心位置及外露長度。 2、混凝土澆制質量的檢查試塊是強度的依據,一組三塊,轉角、耐張、終端塔及特殊塔每基取一組;直線塔按同一班組,每5基取一組,不滿5基仍取一組;單基或連續澆灌混凝土12、量超過100m3應取一組。養護條件與基礎本體相同。 3、養護養護是保證混凝土強度的重要手段,澆完后12小時內開始(熱土3小時后開始)養護,防止因干燥而龜裂,如天氣熱出現灰白色時即為養護差,要以青灰色為好。 養護方法:在砼上覆蓋塑料薄膜、草袋、稻草,隨時灑水保持濕潤。 4、拆模混凝土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的50%,一般在澆前后56天進行。氣溫炎熱可提前些,但不能影響棱角的破損,形狀的變化,蜂窩麻面應用清水沖洗并用高一級標號的水泥砂漿涂抹。九、基礎施工的安全要求 1、必須檢查基礎模板和澆制平臺是否牢固可靠。 2、距坑口1.0米之內不得堆放物件,坑口附近不得亂丟物品。 3、電動振搗器應用絕緣良好的橡皮軟13、線,振搗工必須帶絕緣手套。 4、養護人員不得沿支撐或易塌落的坑邊走動。 5、拆除的模板和支撐木應集中堆放,外露的鐵釘應拔掉或打彎,以 防傷人。 6、鄰近帶電體工作時,人身和工器具對帶電體的距離必須滿足電安 規程要求2.0米(10kv及以下),3.5米(35kv),4.0米(110kv), 5.0米 (220kv)。 混凝土地面硬化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在新砌圍墻內,電力塔基完成后,對各塔基間進行C25混 泥土厚度為 mm的地面硬化。二、場地硬化技術方案: 1、確定硬化范圍:各塔基區間新砌圍墻范圍內場地。 2、排水規劃:根據本工程地勢條件,確定排水方向。計劃將現場雨 水向圍墻外較低出排放。 314、場地挖、填方計劃:對場地進行超平測繪,根據現場硬化場地地 表設計標高,確定場地填、挖土方數量。 4、場地平整:根據設計要求,對現場進行超平、放線。采用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和人工相互配合,修整場地。填方地基采用機械分層夯實至設計標高。平整場地的同時,按照設計流水坡度進行放坡修整。設計流水坡度為5。 5、現澆混凝土場坪:根據業主關于場地硬化條件的要求,設計方案: 硬化層采用C25混凝土,平均澆筑厚度 mm。施工前,需超平、 放線,設置標高控制點位;現澆預拌商品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搗 器振搗,人工抹面找平;及時覆蓋養護。 6、設置變形縫:根據地坪功能和施工氣候條件,設置混凝土面板變 形縫,變形縫平15、面設計尺寸:6.0m6.0m,按照各方向30.0米間 隔設置一道通長膨脹縫,其間各縫為收縮縫;收縮縫采用機械切割, 切割度不小于40mm。混凝土地坪澆筑后24小時內,采用道路專 用切割機鋸縫,縫寬30mm。 7、養護計劃:根據混凝土狀況和養護期間的氣候條件,養護周期 7-14天,采取覆蓋、灑水養護,不得圍水養護。養護期間需適時 控制人員和車輛行走。 三、勞動力配置計劃:勞動力安排序號崗位人員數量1場地平整、砌筑擋水墻102開鑿泄水孔23現澆混凝土64鋸切變形縫45養護26現場勤務、雜工2四、施工機械設備計劃: 1、測量設備:水準儀、全站儀。 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挖掘機、夯實機、平板振搗器、裝16、載機、電 鎬、混凝土鋸縫機、手推車。五、雨季施工技術措施: 1、施工準備 針對雨季施工,應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雨期施工知識教育,做好 雨期施方案的貫徹交底工作。 施工設備采取防雨措施,保證設備正常啟動。 購置塑料布等防雨材料。 2、施工技術要求 應注意收聽天氣預報,避免大雨天氣澆筑混凝土。 遇到下雨澆筑混凝土時,應根據各材料含水量隨時調整混凝土配 合比,控制好混凝土的用水量。 加強坍落度檢測,保證混凝土強度。 當雨天澆筑混凝土時,要保證現場有足夠的覆蓋材料,及時覆蓋。 根據具體情況,可預先設置施工縫,以便雨天能夠及時停止澆筑。 3、施工現場要求對施工現場應根據地形對場地排水系統進行疏通,根據情況17、設置水泵及時抽走積水。 4、機電設備防護 現場電器設備要有防雨、防潮、防淹措施,電動機械、手持電動 工具,必須安電動保護器。 電動機械設備和手持電動機具,都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漏電保 護器的容量要與用電機械的容量相符,并專機專用。 雨季施工前,對現場所有動力及照明線路、供配電電器設施進行 一次全面檢查,對線路老化、安裝不良、瓷瓶裂紋以及跑漏電現 象,必須及時修理和更換,配電箱及電閘箱有防雨、防潮措施并 且外殼有接地保護,嚴禁遷就使用。 各種電器設備經常進行絕緣,接地,接零保護的檢測,發現問題 及時處理,尤其在雨后對設備電纜線檢查無問題后,可開閘施工。 排水用電要嚴格執行雨季用電管理規定,嚴禁雨中作業,保護電 機和電動機器防止雨淋。 做好安全防汛工作的同時也要作好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衛工作。 大雨過后必須經安全員對現場進行細致的檢查后,對施工作業區 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施工作業人員才能進入工位施工作業。 審核: 公司 2016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