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物流園原煤倉、產品倉預應力工程施工方案(1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31431
2023-08-15
19頁
331.38KB
1、xx環宇煤炭物流園原煤倉、產品倉預應力施工方案編號:SJ/4FWLY16xx 審 批: 審 核: 編 制: xx集團有限公司xx環宇煤炭物流園項目xx年07月02日 目 錄1 、編制依據 2、工程概況3、工程項目管理機構4、施工準備5、質量保證體系6、工期保證體系7、預應力施工方法8、環境保護及安全措施 1、 編制依據1.1 工程施工圖紙。1.2 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92-20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5224-2003);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JG161-2004);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 14372、0-2007);預應力筋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2010);無粘結預應力筋專用防腐油脂(JG3007-93);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T 92-2004);1.3 依據公司相關程序文件、企業管理手冊、管理體系檢查制度。1.4其他有關國家及行業標準。1.5施工現場場地的實際情況。2、工程概況2.1 xxxx環宇煤炭運銷有限公司xx煤炭物流園,位于右玉縣元堡子鎮董半川東南方向,四周圍林區,東北側為縣城主干道。筒倉工程南北長284.537m,東西寬59m,工程占地面積126172.3m2,結構類型為筒體,其中原煤倉共三個,每個總高度為68.3米,筒高為54米,砼倉3、壁厚為450mm,直徑為34米;產品倉共四個,每個總高度為64.4米,筒高為49米,砼倉壁厚為350mm;倉頂為錐殼和梁板結構上有框架結構局部二層,筒倉漏斗以下采用C40鋼筋混凝土,漏斗以上采用C40無粘結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倉頂蓋為C40鋼筋混凝土正截錐殼。筒倉倉壁混凝土結構擬采用滑模的施工工藝。2.2 原煤倉、產品倉的倉壁均采用無粘結預應力施工工藝;預應力筋:采用鋼絞線公稱直徑d=15.2,鋼絞線強度標準值fptk=1860N/mm2,鋼絞線強度設計值fpy=1320N/mm2, 低松弛成品無粘結鋼絞線;張拉端錨具采用符合規范要求的OVM15-7夾片式錨具及配套的熟鐵錨墊板,材質Q235,規4、格200mm200mm20mm和配套螺旋筋。(七孔錨墊板大樣圖見圖一)圖一:七孔錨墊板大樣圖2.3 原煤倉的倉壁預應力筋按環向布置,每座煤倉從16.8m44.5m及環梁中共設置了75圈7-j15.2無粘結預應力筋,預應力筋中心距倉壁內側300mm, 距倉壁外側150mm,分別為:標高16.8m24.3m,間距為270mm,共28圈無粘結預應力筋;標高24.3m31.7m,間距為350mm,共22圈無粘結預應力筋;標高31.7m39.2m,間距為500mm,共16圈無粘結預應力筋;標高39.2m43m, 間距為800mm,共5圈無粘結預應力筋;環梁中布置間距為400mm共4圈無粘結預應力筋;原煤5、倉的無粘結筋環繞半徑均為17.3m。筒倉扶壁柱均為外凸形式,每座筒倉設6個,扶壁柱寬3.0m。每一周圈由3段無粘結預應力筋組成。無粘結預應力筋為120度包角,相鄰兩圈無粘結筋的張拉端交錯60度布置,分別錨固在2個扶壁柱上。2.4 產品倉的倉壁預應力筋按環向布置,每座煤倉從8.3m44.0m及環梁中共設置了91圈7-j15.2無粘結預應力筋,預應力筋中心距倉壁內側200mm, 距倉壁外側150mm,分別為:標高8.3m18.3m,間距為300mm,共34圈無粘結預應力筋;標高18.3m27.3m,間距為350mm,共26圈無粘結預應力筋;標高27.3m36.3m,間距為500mm,共18圈無粘結6、預應力筋;標高36.3m41.6m,間距為600mm,共9圈無粘結預應力筋;環梁中布置間距為600mm共4圈無粘結預應力筋;產品倉的無粘結筋環繞半徑均為12.7m。筒倉扶壁柱均為外凸形式,每座筒倉設4個,扶壁柱寬3.0m。每一周圈由2段無粘結預應力筋組成。無粘結預應力筋為180度包角,相鄰兩圈無粘結筋的張拉端交錯90度布置,分別錨固在2個扶壁柱上。3、工程項目管理機構針對該工程特點,成立由項目經理牽頭,由項目工程師、生產副經理、各專業管理人員及技術工人等組成的預應力專項指揮項目部(組織機構見附圖)。4、施工準備4.1 技術準備根據設計要求編制預應力施工方案,繪制施工節點詳圖;準備有關材質檢驗試7、驗資料,向甲方、監理報送有關施工資料; 組織有關人員熟悉圖紙,學習有關規范,向作業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4.2 勞動組織及勞動力計劃預應力工程的勞動組織應充分考慮預應力施工的特點,即:各工種同時交叉作業,預應力倉壁滑模工藝施工,24小時連續作業,根據綜合考慮初步確定勞動力安排如下:預應力勞動力需用量計劃工種鋼筋工木工張拉工電焊工人數21人2人121人勞動組織張拉人員:2人/臺千斤頂現場設備專門機具維修人員,設備出現故障,立即修理或更換,不能耽誤張拉。工長在現場負責人員及設備的組織調配,抓好質量進度與安全,協助工程師處理有關技術問題。清理好張拉端,準備好工作面。所有鋼筋工、張拉工及設備維修工均經8、專業培訓,經考核認定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4.3 主要施工機械準備及需用量計劃擬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機械及工具表機械名稱數量機械名稱數量ZB-500型油泵10臺對講機4對YCW-150型千斤頂10臺卸錨器4件ZLP800型電動吊籃4套7孔工具錨、限位板8套砂輪鋸2臺千斤頂吊架、索具8套砂輪切割機4臺壓力表(100MPa)20塊直尺(200mm)4把5、質量保證體系5.1 質量保證措施5.1.1 錨具采用設計指定產品,并具有產品質量保證書,產品符合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及連接器(GB/T 14370-2007) 中規定的類錨具標準,錨具的進場驗收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04-9、2002)進行。并按規范要求與無粘結筋一同做靜載錨固性能檢驗。5.1.2無粘結預應力筋采用符合設計要求強度標準值fptk=1860N/mm2,j15.20成品無粘結預應力筋,具有產品質量保證書。產品符合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 5224-2003) 標準,并按規范要求在使用前進行力學性能檢驗,測定出鋼絞線的實際彈性模量。 5.1.3 當倉體結構混凝土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達到100%設計強度后,并經有關部門和現場監理工程師確認后方可進行張拉施工。5.1.4 張拉儀表精度不低于1.6級,并在施工前進行檢定。張拉儀表及千斤頂在使用前經計量檢測部門進行配套校驗。5.1.5 在張拉施工過程中,隨時觀10、測各種數據的變化。采用壓力表控制應力,并用伸長值進行校核,張拉伸長值控制在+6%-6%以內,如超出此范圍暫停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處理后,方能繼續施工。5.1.6 嚴格按張拉施工操作規程施工,各張拉小組服從統一指揮,采用對講機相互間協調配合,以保證整個原煤倉所建立的預應力值均勻準確。5.1.7 張拉完成后用砂輪切割機切割超長無粘結筋,鋼絞線外露30mm,然后進行錨具封錨。5.1.8 錨具密封:涂刷環氧樹脂后,支模澆注C40細石微膨脹混凝土。5.2 張拉伸長值:在張拉前對每根無粘結筋的張拉伸長值進行計算后列出: L= 式中:Fp平均張拉力)Es預應力筋彈性模量)L張拉端至計算截面預應力筋孔道長度11、)Ap預應力筋截面面積)其中:Fp= Fj1-(kL+)/2Fj預應力筋的張拉力)預應力筋與孔道壁之間的摩擦系數。取0.09)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曲線孔道部分切線的夾角(rad)k每米孔道局部偏差對摩擦影響的系數。取0.004)5.3 預應力施工中的質量控制點 為保證預應力施工質量,必須首先牢牢把握住施工中的質量控制點:5.3.1材料質量:包括鋼絞線、錨夾具、高密度聚乙烯外皮等。5.3.2 預應力筋的鋪設:包括定位筋焊接、預應力筋的穿束、張拉端的組裝等。5.3.3 張拉設備按期標定。5.3.4 張拉質量,首先必須按無粘結預應力所特有的張拉工藝進行張拉,其次應確保張拉控制力及預應力筋張拉伸長值。512、.3.5 成品保護:包括混凝土澆注前鋼絞線防護(主要是防止硬物重擊變形及防止電氣焊觸碰)、無粘結預應力筋外皮的保護以及防止無粘結材料外露等。6、工期保證體系6.1 工期保證體系構成預應力施工工期由項目部全面負責協調各職能部門,組成工期保證體系:6.2 工程進度計劃預應力筋下料組裝及配件均在施工現場完成,由甲方提供60m10m的下料場地,而其它工作能按土建結構施工,整體部署及工期穿插或平行進行預應力施工,即不占用土建結構施工日歷天數。6.3 工期保證措施6.3.1 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加工無粘結預應力筋、錨具及配件均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在施工現場內,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提前進行定長下料組裝并運到施工部位。13、6.3.2 預應力筋鋪設根據土建總體施工進度要求,預應力筋鋪設按滑膜澆注混凝土同時進行,與普通鋼筋的綁扎穿插完成,為提高工效做到一次成活,避免返工,保證施工質量,應嚴格按照工藝流程組織各道工序施工。在勞動力組織方面,與土建施工作業時間同步,確保不因預應力方面原因影響施工的正常進行。6.3.3 預應力筋張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具備張拉條件后,立即組織進行張拉。6.4 工期計劃管理保證在總包工期的宏觀控制下,編制出預應力分項工程施工進度計劃,保證工期,使每個人明確自己的工作量。6.4.1勞動力安排保證根據總包工期要求,適時調整勞動力,并保證作業人員按時進場,做到不窩工,不延誤工期。6.4.214、 物資設備保證保證材料供應,確保各種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不因材料機械耽誤施工,有足夠的各類機械以保證生產的需求。6.4.3 技術措施保證根據總包確定的施工流水段,組織切合實際的交叉作業,編制可行而又高效的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采用合理的工藝流程,及時做好針對性的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深刻領會,做到熟能生巧。6.4.4 強化中控手段強化自檢、互檢、專業檢,發揮中控手段的作用,縮短工序時間,提高一次合格率,施工計入良性循環。7、預應力施工方法預應力施工必須嚴格按照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T 92-2004)施工。7.1 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制作、包裝及運輸,按規程第6.1.1條至6.1.415、條施做;無粘結鋼絞線斷料,應按計算長度用無齒鋸切割,不得使用氣割或電焊切割。7.2 無粘結預應力筋的鋪設和混凝土澆注7.2.1 無粘結預應力筋鋪放之前,應及時檢查其規格尺寸和數量,逐根檢查并確認其端部組裝配件可靠無誤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對護套輕微破損處,可采用外包防水聚乙烯膠帶進行修補,每圈膠帶搭接寬度不應小于膠帶寬度的1/2,纏繞層數不應小于2層,纏繞長度應超過破損長度30mm,嚴重破損的應予以報廢。 張拉端端部模板預留孔應按施工圖中規定的無粘結預應力筋的位置編號和鉆孔。7.2.3 張拉端的承壓板應采用可靠的措施固定在端部模板上,且應保持張拉作用線與承壓板面垂直。7.2.4 無粘結預應力筋16、鋪放、安裝完畢后,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當確認合格后方可澆筑砼;砼澆筑時嚴禁踏壓撞碰無粘結預應力筋、支撐架及端部預埋部件;張拉端、固定端砼必須振搗密實。7.3 由于此工程倉壁采用滑模工藝澆注混凝土,倉壁中部布設滑模爬桿,鋪設無粘結預應力筋時要注意預應力筋與爬桿的相對位置,如預應力筋與爬桿位置發生沖突時,將預應力筋鋪設在爬桿外側。扶壁柱內滑模爬桿距錨墊板距離要大于300mm。7.4 倉壁無粘結筋鋪設之前,先綁扎倉壁普通鋼筋,以形成基本骨架。即可按設計要求的預應力筋標高,點焊10鋼筋支架,制成一個骨架,每座原煤倉的每一周圈布置72個骨架,骨架間距為1500 mm;每座產品倉的每一周圈布置53個骨架,17、骨架間距為1500 mm;無粘結預應力筋支架的點焊可與倉壁非預應力鋼筋骨架的6鋼筋相結合(預應力筋骨架大樣圖見圖二)。圖二:倉壁預應力筋骨架大樣圖7.5 預應力筋采用單根穿束,當同一圈7根無粘結筋全部穿束完成后再捆扎成一束。預應力筋綁扎固定可用鐵絲與支架鋼筋進行綁扎。鐵絲不宜扎得太緊,以免塑料層有明顯刻痕和壓紋。預應力筋宜從最下一圈開始穿起,由下至上依此進行。從一張拉端穿入另一張拉端,在穿行過程中,倉壁側應每隔一定長度派專人遞送。應與其他施工人員密切配合,盡量避免塑料外皮破損,如發現破損,可用防水膠帶進行纏繞修補,如破損嚴重應予以更換。每一端部錨墊板外留鋼絞線張拉長度不小于700mm。無粘結筋18、固定必須牢靠,當電焊作業在無粘結筋的上部進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無粘結筋損壞。無粘結筋鋪設完畢后,扶壁柱端部固定螺旋筋和錨墊板,錨墊板應固定牢靠,與預應力筋中心線末端的切線相垂直。錨墊板的中心高度應與無粘結筋的矢高要求相吻合。7.6 本工程錨墊板及螺旋筋的安裝采用凹進張拉扶壁柱內,錨墊板外穴模采用木質穴模槽制作完成。(具體安裝位置及做法見圖三) 圖三:張拉端穴模安裝示意圖注:采用木質凹槽作為張拉端穴模,錨墊板凹進扶壁柱內,錨墊板后用兩根14立筋與錨墊板點焊牢,再用兩根14橫筋分別與扶壁柱橫筋、池壁環筋點焊牢,其做法見圖四,張拉完成后封堵穴模,無需后澆混凝土,扶壁柱寬度不變,預應力筋下料長度不19、變;(張拉端木質穴模尺寸見圖四)圖四:木質張拉穴模大樣圖7.7 預應力筋鋪設技術要求: 預應力筋支架焊接要牢固,隔層間距要準確。 預應力筋放筋時要防止外層塑料皮被硬物磕破,當每束穿完兩根時,要把這兩根與定位支架先綁牢(這樣后五根筋的穿過不會在穿線過程中出現交叉等現象,鋼絞線也會順底層筋平順地通過)。 單根穿線過程中,同一束兩端錨墊板各孔要對應一致。7.7.4 當一束鋼絞線都穿齊了,要把整束七根筋與定位支架平順綁牢。7.7.5 預應力筋錨墊板必須與外模板貼嚴,固定錨墊板,要穩固,螺旋筋位置要緊貼錨墊板,并要固定牢靠。7.7.6 同圈預應力筋在扶壁柱中會交錯,兩束間距為60mm,一束在上,一束在下20、,所以在同一扶壁柱張拉端預應力鋼絞線,各圈各鋼束交錯位置要層層一致,即同一截面的。同一扶壁柱同圈對應錨墊板上下位置高差60mm。7.7.7 張拉端無粘結筋預留長度不小于650mm。以上預應力筋鋪設要求是后續預應力張拉順利進行的保證,從而使整個筒倉建立良好的預應力效果。7.7.8 無粘結筋鋪設完畢后,扶壁柱端部固定螺旋筋和錨墊板,錨墊板應固定牢靠,與預應力筋中心線末端的切線相垂直。錨墊板的中心高度應與無粘結筋的矢高要求相吻合。7.7.9 在完成全部鋼筋綁扎、無粘結筋敷設完成后,應進行隱蔽工程的驗收,當監理工程師確認合格后方可澆灌混凝土。7.7.10 澆搗混凝土時,應防止振動棒將無粘結筋塑料外皮鑿21、破。因張拉端鋼筋較為集中,混凝土澆搗必須注意振搗密實。混凝土澆搗時,施工人員嚴禁踏壓無粘結筋、支架及預埋件。同時注意端部和鋼筋較密處混凝土的密實性,防止發生空洞現象。7.8 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張拉,按規程第6.3.1條至第6.3.16條施做,倉壁預應力筋均采用兩端張拉。按設計要求:倉壁環向預應力的張拉,采用 4套張拉設備,分別置于 2個扶壁柱上,對同一圈2束無粘結筋兩端同時張拉。7.8.2 張拉順序:先在1#、3#、5#扶壁柱上,張拉奇數圈,奇數圈自下而上進行張拉。奇數圈張拉完畢后,張拉設備轉移至2#、4#、6#扶壁柱上,張拉偶數圈預應力筋。偶數圈自上而下進行張拉。預應力筋張拉采用應力和伸長值雙22、控制。張拉程序見下表: 張拉步驟伸長量的確定015%con量測并記錄當前狀態下千斤頂引伸量 a及工具夾片外露量d15%con30%con量測并記錄當前狀態下千斤頂引伸量 b30%con100%con量測并記錄當前狀態下千斤頂引伸量 c及工具夾片外露量e維持103%con 2分鐘后錨固鋼束伸長量 b+c-2a-(d-e)-ff千斤頂內預應力筋伸長量7.8.3 張拉力計算:預應力筋張拉控制應力con=0.75fptk =1395N/mm2,則7根預應力筋張拉力為:13951407=1367.1KN張拉時應做到無粘結筋、錨具與千斤頂三對中,張拉過程應均勻。張拉完畢后,應檢查端部和其他部位是否有裂縫,23、并填寫張拉記錄表。 7.8.4 預應力張拉操作程序及安全注意事項A、張拉前檢查油泵、千斤頂是否正常,壓力表是否與千斤頂配套安裝,檢查吊籃是否正常升降,檢查吊千斤頂鋼絲繩是否牢靠。B、張拉操作人員在張拉操作部位時,必須戴好安全帶,安全帽。C、同一筒倉先張拉奇數圈,從下而上隔圈4臺千斤頂同時依次兩端張拉,然后自上而下張拉偶數圈至張拉完畢。D、操作人員到張拉部位,先檢查錨墊板后砼是否密實,外觀有無空洞,如無問題將錨墊板上砼必須清理干凈,露出鋼板。E、用扁鏟將張拉端預留長度的鋼絞線的外塑料皮鏟去,外皮必須鏟到錨墊板根部并清理干凈,總之錨墊板外不能有塑料皮存在,(防止在張拉過程中塑料皮進入夾片的卡牙內,24、鋼絞線出現滑絲現象)。F、在上錨具之前檢查兩端張拉端鋼絞線預留長度是否合適,通過對講機保持聯系,如兩頭有一端長度不合適,提前調整。G、兩張拉端檢查無任何情況后,安裝錨具,錨具安裝必須與錨墊板緊密貼嚴夾片必須打緊。H、安裝限位板,千斤頂,工具錨,工具夾片,將工具夾片均勻打緊,各夾片外露長度要一致,不能有里出外進等現象,安裝千斤頂,千斤頂軸線要與錨墊板必須垂直。I、通過對講機聯系六個張拉小組,千斤頂是否正確安裝完畢,各小組檢查無誤后,六臺千斤頂同時開機張拉至初應力15%con時,停機量測并記錄缸體伸出量a及工具夾片外露長度d,然后同時開機張拉至30%con時,停機測量并記錄缸體伸出量b,然后繼續同25、時開機張拉至100%con時停機測量并記錄缸體伸出量c及工具錨夾片外露長度e,持菏2分鐘,計算實測伸長量是否在理論伸長量6%范圍內,如無問題,將壓力表讀數補至設計壓力,然后卸菏。J、在張拉施工過程中隨時做好張拉施工記錄,觀測各種數據變化,采用壓力表控制應力并用伸長值進行校核,張拉伸長值控制在6%內,如超出此范圍暫停施工,分析原因采用措施處理后方能繼續施工。K、實測伸長量計算:b+c-2a-(d-e)-ff千斤頂內預應力筋伸長量L、張拉完畢后切除多余鋼絞線,錨頭預留鋼絞線長度不小于3cm。M、在千斤頂張拉過程時,操作人員必須精神高度集中不能隨便離開油泵,密切觀察張拉端變化情況,千斤頂后工具夾片是26、否全部叼住鋼絞線,整束7根在張拉過程中是否同時行進,如有一組異常,通過對講機聯系四組必須全部停機,異常排出后才能同時張拉。千斤頂后方絕對不允許站人,以防止鋼絞線及夾片斷裂后飛出傷人。N、在千斤頂初應力后應及時將吊鏈松開,防止吊千斤頂吊環由于千斤頂出缸時作用力太大,把吊環弄斷。倉壁非預應力筋施工倉壁預應力筋骨架安裝骨架制作安裝承壓板及螺旋筋錨具體系檢驗安裝無粘結鋼絞線無粘結鋼絞線下料無粘結鋼絞線檢驗安裝張拉端穴模拆除穴模張拉設備及儀表配套校驗清除穴模內錨墊板外雜物割除塑料外皮張拉質量檢驗切除多余長度無粘結筋轉入下道工序施工支模澆注封錨砼錨具涂防腐環氧樹脂預應力筋張拉錨固安裝錨具及千斤頂安裝張拉專27、用電動吊籃吊籃安全驗收澆注砼滑升模板預應力工程隱蔽驗收O、四個張拉小組必須服從統一指揮,相互間協調配合,嚴格按照張拉操作程序施工,以保證所建立的預應力效果均勻準確8、環境保護與安全管理8.1 環境保護預應力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各個工序應注重環境的保護,正確使用易污染環境的材料和機具設備,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噪音,不擾亂其他工種人群。對施工工藝進行不斷革新,在預應力材料生產、制造和施工過程中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對廢棄的材料采取措施防止對環境產生破壞。提高所有參與施工的管理人員及工人增強對環境保護問題的認識。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和義務。8.2 安全管理8.2.1 張拉前每個扶壁柱均安裝28、張拉施工用電動吊欄,電動吊欄荷載應滿足張拉設備及人員的荷載要求。電動吊欄承擔的荷載如下:施工人員:3人 80kg3= 240kg張拉設備:1臺套 350kg吊架、索具、工具計 100kg 總計: 690kg擬采用荷載為800kg吊欄。8.2.2 張拉施工人員除遵守本工序的安全操作規程外還應遵守電動吊欄安全施工操作規范。8.2.3 施工用電閘箱應有漏電保護器,施工用的電源線應完好無損,并防止利器劃傷,并按有關規定敷設,防止人員觸電。8.2.4 張拉機具要有防雨措施,每天施工完畢應用塑料布苫蓋油泵,防止雨淋,雨后施工要進行張拉設備絕緣性能檢測,以防觸電事故發生。8.2.5 張拉施工時避免立體交叉作29、業,張拉施工人員上方和下方不得有其他人員施工。8.2.6 預應力張拉施工遵守操作規程,戴好安全帽和安全帶并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護。千斤頂后方不得站人,以防止鋼絞線及夾片斷裂后飛出傷人。8.2.7 油泵與千斤頂的操作者必須緊密配合,只有千斤頂就位妥當后方可開動油泵。油泵操作人員必須精神集中,平穩給油回油,應密切注視油壓表讀數,張拉到位或回缸到底時需及時將控制手柄置于中位,以免回油壓力瞬間迅速加大。張拉操作人員應精神集中,在張拉過程中不得離開油泵,如必須離開時關機后才可離開。8.2.8 張拉操作人員在施工時應有安全措施,防止墜落事故的發生。張拉過程中,錨具和其他機具嚴防高空墜落傷人。油管接頭處和張拉油缸端部嚴禁手觸站人,應站在油缸兩側。8.2.9 勞務隊建立自身的安全保障體系,由項目負責人全面管理,每個班組設安全員一名,具體負責預應力施工的安全。8.2.10 經常互相提醒注意防止高空落物、翹頭板、朝天釘。8.2.11 在進行技術交底時同時進行安全施工交底。8.2.12 張拉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8.2.13 預應力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應遵守工地各項安全措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