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建式人防地下室鋼筋工程施工方案(1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31649
2023-08-15
11頁
60.79KB
1、XXXX 二期地下人防工程XXXX 工程有限公司二 xx年四月七日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人防地下室,為附建式人防工程,總建筑面積約 9798 平方米,平時功能為機械式小汽車停車庫, 戰時功能為六級二等人員掩蔽部、六級物資庫。人防區建筑面積約 9582m2,分四個防護單元和一個電站。戰時可掩蔽 2400 人。二、編制依據1、冷軋扭鋼筋砼技術規程 (JBJ115-97)2、鋼筋焊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2-2002)3、建筑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030-2001)三、鋼筋工程施工工藝1、基礎部分的鋼筋工程(1) 、鋼筋在現場配制,操作面綁扎成型。(2) 、鋼筋配置前應對原材料進行取樣2、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進場鋼筋分類堆放,做好標識。(3) 、筏板鋼筋綁扎由于筏板鋼筋量較大,在基礎土方開挖完畢后,立即安裝一臺QTZ-80 塔吊。筏板鋼筋全部采用機械運輸,并根據其編號放到基坑下指定位置,先綁扎基礎下層鋼筋,綁扎前要求彈出主軸線,根據鋼筋間距彈線綁扎,以確保鋼筋綁扎位置準確,擺放均勻。下層鋼筋綁扎結束,即開始綁扎安裝鋼筋撐馬。底板鋼筋撐馬采用“Z”型。鋼筋撐馬上下段均與底板鋼筋綁牢,下端放置在C25 混凝土墊塊上,與底板下層筋綁扎,上端支撐在底層面筋的下層鋼筋之下。2、上部結構的鋼筋工程(1) 、一般要求所有的進場鋼筋必須要有質量保證書和現場復檢的試驗報告,焊接等機械連接的鋼筋3、接頭,還應有焊接頭試驗報告。鋼筋表面應潔凈,不得有鐵銹、油漆等,直徑在12mm以上的鋼筋優先采用焊接接頭。本工程框架柱縱向鋼筋采用電渣壓力焊連接,梁鋼筋采用閃光對接焊連接。焊接接頭必須抽樣作力學試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電渣壓力焊接頭所使用的焊劑必須滿足有關規范和行業標準。(2) 、鋼筋制作考慮工期較緊,鋼筋制綁工作大,為保證質量,加快進度,現場搭設鋼筋加工棚, 安設鋼筋加工機械, 鋼筋制作由鋼筋工長根據施工圖編畫的料表提前在現場集中加工制作。進場的盤圓鋼筋需進行冷拉調直后方可進行配料, 用鋼筋調直機進行調直,且調直后的鋼筋應放置一段時間 2-3d 后使用。制作好的鋼筋要分部位的使用先后, 分4、類堆放整齊, 并做好標識,還要做好防雨、防銹工作。鋼筋原材料用載重汽車運到加工棚邊。(3) 、鋼筋安裝鋼筋綁扎前, 應核對成品鋼筋的規格、 形狀和數量等是否與料單相符,以免吊運到綁扎現場后發生差錯。 半成品鋼筋場內運輸主要借助塔吊、汽車吊,并適當輔以人工抬運。梁柱核心箍筋必須按設計要求綁扎,數量、間距必須準確,可采取先綁扎后封柱頭模板或加工鋼筋籠的方法,當梁上有次梁、 構造柱等集中荷載時,均應在集中處設置標識箍筋和吊筋。采取有效的措施, 確保柱筋不偏位, 柱筋在樓面以上加綁二道控制箍筋,再用工具式角鋼套箍卡牢固定在次梁上部肋上。 為防止樓板出現裂縫,需在板支處兩邊板縫中施置 16 的構造鋼筋,5、跨過承重構件邊沿的長度為板凈跨度。板和墻的鋼筋網靠近外圍的兩行鋼筋的相交點應全部扎牢, 中間部分的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 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產生位置偏移,雙向受力的鋼筋交叉點應全部扎牢。柱、梁、板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必須用不同厚度的水泥砂漿或細石砼預制塊加以控制,梁、板負彎距筋、懸挑結構受力鋼筋可用撐鐵支起,砼澆灌過程必須有專人看鋼筋,嚴禁車壓人踩,確保鋼筋的有效高度及正確位置。綁扎鋼筋時,應與安裝專業密切配合。所有穿墻構件、套管、對拉螺栓等均需設止水環,作防水處理,所有孔洞預留不得遺漏,嚴禁后期打鑿開洞,留下滲漏水的隱患。3、剪力墻的鋼筋工程(1)、墻板工程、底板上的墻板采取插筋,一次性將鋼筋6、豎到頂板頂。在綁扎墻板鋼筋前, 應先在底板面筋上精確測放出墻邊線,以使墻豎向鋼筋定位準確。為保證墻鋼筋在澆筑混凝土時不發生偏位,應在底板面筋上設置一道箍筋(對于墻板是水平鋼筋,下同)并與底板鋼筋,與墻柱筋均點焊固定。 對于墻豎向筋應設置牢固的鋼管支撐防止傾覆及失穩。、鋼筋豎向連結對于墻豎向鋼筋, 在制作配料時采用搭接綁扎連接,位置等必須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柱子的豎向鋼筋采用電焊壓力焊連接。(2)、質量保證措施鋼筋原材質量控制進場的鋼筋應有出廠合格證, 合格證上標明的批號、 規格、品種、型號應與鋼筋標牌上的內容相吻合。合格證的重要數據應標注清楚,如:力學性能中的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率、冷彎裂7、紋記錄和化學成分中的碳、硫、磷含量等。進場的鋼筋需要按品種、 規格、型號堆放,要設有明顯的標志牌。此外,應按現行國家標準規定,每 60 噸為一批取樣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凡屬轉場及庫存鋼筋,應進行外觀檢查,表面應無嚴重銹蝕,并符合上述各條要求。鋼筋固定墻立筋穿過底板在澆筑板混凝土時, 因受震動棒振擊和混凝土的擠壓,容易產生位移。可在底板面處增設一道 14mm水平筋,將墻立筋、底板面筋逐一點牢,形成整體。保護層保護層應按圖紙的厚度要求制作, 墊于板底的保護層需有足夠的強度防止壓碎。保護層應墊在主筋下。用于側面的保護層,在制作時應植入 22#鐵絲,以便于綁扎在立面上,嚴禁采取嵌塞方法安放保護層8、。綁扎完畢后,應對鋼筋的直徑、規格、數量、位置等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然后請設計單位、監理單位、質量監督部門及業主進行驗收,并做好隱蔽驗收記錄。四、板的負彎矩筋的施工保護現澆板的負彎矩筋在實際施工時, 往往因為綁扎時的支墊不到位或人為的踩踏而發生位移, 造成上部砼保護層過厚, 失去了抵抗負彎矩的作用,從而造成樓板面開裂,直接影響到結構安全,這是整個結構施工中質量控制的一個關鍵部位。 控制好負彎矩筋的施工質量的方法為:( 1)在水電管預埋安裝及其他工序施工完成后進行板的負彎矩筋的綁扎,綁扎完成后用鋼筋撐碼或其它方法支墊,其間距為600mm左右,支墊應與負彎矩筋綁扎牢固。( 2)澆筑砼前,為防止操9、作人員的踩踏鋼筋,可在澆筑部位的負彎矩筋上滿鋪一層七膠板, 澆砼操作人員可以踏在膠板上施工, 膠板隨澆隨移,直到澆筑完畢。此種方法,經過實踐證明,可以有效地防止板負彎矩筋的移位。( 3)澆筑時,派專人看護鋼筋,一旦發現負彎矩筋發生位移現象,及時修整。( 4)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人為損壞鋼筋的現象應給予批評和制止,屢教不改的,要給予經濟處罰。五、鋼筋工程質量控制技術要求和措施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鋼筋的表面確保潔凈、無損傷、無麻孔斑點、無油污,不得使用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鋼筋的彎鉤應按施工圖的規定執行, 同時滿足有關標準與規范的規定;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對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10、為 +10mm,對箍筋邊長應不大于 +5mm,對柱箍筋加工更應仔細, 以免造成穿箍困難以及對模板支設不利的影響;鋼筋加工后應按規格、品種分開堆放,并在明顯處進行標識,以防拿錯;鋼筋焊接的接頭形式、 焊接工藝和質量檢驗應符合國家現行規范的有關規定;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 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在同一構件上應按規范和設計要求相互錯開足夠距離;雨天鋼筋焊接要按規范要求和鋼筋材質特點采取科學有效的保護措施,以保證焊接質量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對柱梁節點、墻梁、柱墻節點等部位的鋼筋綁扎,施工前應詳細編制綁扎順序, 鋼筋工長和質監員需層層把關,以防出現鋼筋規格錯項和鋼筋數量錯11、漏;按規范和設計要求設置墊塊;混凝土澆搗過程中,設專職鋼筋看守工,對偏移鋼筋及時修正。六、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豎向鋼筋偏位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在立架柱模板支撐系統前,宜在現澆混凝土樓面上預埋12 的鋼筋頭或 48 的短鋼管作為支點,間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撐能與支點有牢固的連接,起到撐頂、反拉和調節垂直度的作用。( 2)圖紙會審與鋼筋放樣時注意梁、柱筋的排列,盡量減少豎向主筋因排列問題而產生的位移。( 3)在梁柱節點鋼筋密集處,在柱與梁頂交界處,扎筋時給框架柱增加一個限位箍筋, 用電焊將它與梁的箍筋點焊固定, 再將柱主筋逐一綁扎牢固,并沿柱高臨時綁扎間距不大于 500的箍筋,確保節點 柱12、筋在澆筑時不會發生偏位。( 4)加強混凝土的現澆澆筑管理工作,認真進行技術交底,嚴禁將整車或整料斗的混凝土直接澆注到柱、 墻內,不得隨意沖撞構件的鋼筋骨架,應先將混凝土卸在盤板上,再均勻下料,分層澆筑,分層振搗,這樣既能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又可防止撞偏鋼筋骨架。( 5)在進行豎向鋼筋的搭接、焊接和機械連接前應先搭好腳手架,在上部通過吊線,用鋼管固定出上部的托筋位置,使接長的鋼筋能準確地套在箍筋范圍內, 這樣的腳手架上安裝柱的鋼筋, 綁扎箍筋,既安全,又能保證框架柱骨架不扭曲、不傾斜,還能提高工效。2、鋼筋加工( 1)鋼筋開料切斷尺寸不準:根據結構鋼筋的所在部位和鋼筋切斷后的誤差情況,確定調整13、或返工。( 2)鋼筋成型尺寸不準確,箍筋歪斜,外形誤差超過質量標準允許值:對于 I 級鋼筋只能進行一次重新調直和變曲,其他級別鋼筋不宜重新調直和反復彎曲。3、鋼筋綁扎與安裝( 1)鋼筋骨架外形尺寸不準:綁扎時宜將多根鋼筋端部對齊,防止綁扎時,鋼筋偏離規定位置及骨架扭曲變形。( 2)保護層砂漿墊塊應準確,墊塊步距取 800800mm,否則導致平板懸臂板面出現裂縫,梁底柱側露筋。( 3)鋼筋骨架綁扎完成后,會出現斜向一方,綁扎時鐵線應綁成八字形。左右口綁扎發現箍筋遺漏、間距不對要及時調整好。( 4)柱的箍筋接頭無錯開放置,綁扎前要先檢查:綁扎完成后再檢查,若有錯誤應立即糾正。( 5)澆筑混凝土時,14、受到側壓鋼筋位置出現位移時,就及時調整。1、施工程序:準備工作柱筋綁扎梁板鋼筋綁扎2、準備工作(1)核對成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與料單料牌必須相符。(2)準備綁扎用的鐵絲、綁扎工具(鋼筋鉤、帶板口的小撬棍) 、綁扎架等。(3)準備控制混凝土保護層用的水泥砂漿墊塊。(4)劃出鋼筋位置線,墻板和平板鋼筋在模板上劃線,柱的箍筋在兩根對角線主筋上劃點,梁的箍筋在架力筋上劃點。(5)根據施工總體程序, 確定鋼筋施工順序、 特殊部位的處理措施、復雜結構部位逐根鋼筋的穿插就位順序、支模與綁扎鋼筋的協調配合,由專業鋼筋施工工長對施工班組進行書面交底。(6)支模與綁扎鋼筋協調配合程序:測量放線、標15、高控制柱墻鋼筋綁扎(校正、隱蔽驗收)支柱、墻模板支梁底及側模綁扎梁鋼筋(校正及隱蔽驗收)封梁模支樓板模(校正)綁扎樓板鋼筋。七、基礎鋼筋綁扎在基礎土方開挖完畢后, 立即安裝一臺 QTZ5012塔吊。基礎鋼筋全部采用機械運輸, 并根據其編號放到基坑下指定位置, 先綁扎獨立基礎下層鋼筋,綁扎前要求彈出主軸線,根據鋼筋間距彈線綁扎,以確保鋼筋綁扎位置準確,擺放均勻。下層鋼筋綁扎結束,即開始綁扎安裝鋼筋撐馬。底板鋼筋撐馬采用“ Z”型。鋼筋撐馬上下段均與底板鋼筋綁牢 ,下端放置在 C25 混凝土墊塊上,與底板下層筋綁扎,上端支撐在底層面筋的下層鋼筋之下。八、柱箍綁扎1、柱中豎向鋼筋連接時,使角部鋼筋的16、彎鉤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與樓板成90。2、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叉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3、箍筋的接頭與縱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扎牢。4、柱筋綁扎完畢后校正后,扎上水泥砂漿墊塊控制砼的保護層。九、板鋼筋綁扎1、鋼筋綁扎程序:劃線擺筋穿箍(梁)綁扎安裝墊塊。2、板先排主筋后排負筋,梁先排縱筋,擺放有焊接接頭的鋼筋應符合規定。3、雙排縱向受力鋼筋,兩排鋼筋之間墊以直徑25mm 的短鋼筋,以保持其設計距離。4、在樓板負筋下設置鋼筋撐腳,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5、梁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交錯布置在架力筋上。6、節點鋼筋穿插十分稠密處,要保持梁頂面主筋距離有30mm17、,以利澆筑砼。十、墻鋼筋綁扎1、底板上的墻板采取插筋,一次性將鋼筋豎到頂板頂。在綁扎墻板鋼筋前, 應先在底板面筋上精確測放出墻邊線,以使墻豎向鋼筋定位準確。為保證墻鋼筋在澆筑混凝土時不發生偏位,應在底板面筋上設置一道箍筋(對于墻板是水平鋼筋,下同)并與底板鋼筋,與墻柱筋均點焊固定。 對于墻豎向筋應設置牢固的鋼管支撐防止傾覆及失穩。2、對于墻豎向鋼筋,在制作配料時采用搭接綁扎連接,位置等必須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柱子的豎向鋼筋采用電焊壓力焊連接。3、人防門預埋件與墻筋焊接。十一、鋼筋綁扎的質量檢查1、檢查程序通過“自檢、互檢、交接檢、專檢”檢查合格后填寫相應的驗收表格和隱蔽驗收記錄報甲方和監理單位代表。經甲方及監理單位代表對鋼筋綁扎工程驗收合格后, 簽證鋼筋隱蔽驗收記錄, 方可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