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油氣回收改造汽油油罐清洗工程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31805
2023-08-15
18頁
61.54KB
1、油罐清洗施工方案Xxxxxxxxxxxx公司目 錄一、總則:3二、工程概況:3三、施工進度計劃:3四、作業準備4五、操作流程5六、環保專項方案11附件一 油庫油罐清洗作業應急預案13附件二 人員配置情況表18附件三 設備配置情況表19一、總則:1、為做好油罐清洗工作,保障油罐清洗人員的作業安全和身體健康,不斷提高油罐清洗的技術水平,防止發生各類事故,根據“預防為主”的方針,特制定本方案.2、制定依據成品油罐清洗安全技術規程(Q/SH039013-88)和成品汽油設備檢維修規程二、工程概況:xx分公司所屬加油站油氣回收改造汽油油罐的清洗。三、施工進度計劃: 1、施工進度目標: 1。1符合油氣回收2、改造施工要求1。2本次清洗油罐計劃工期以甲方要求為準1.3因不可抗拒的因素除外 2、工程進度計劃: 2。1設備進場 2.2抽除底油 2。3入罐作業及現場恢復 2.4污水、污物的處理四、作業準備 1、施工組織機構1。1組建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xxxxx技術負責人:xxxx施工員:xxx、xxx、xxx主要職責:負責油氣回收汽油油罐清洗及油罐清洗施工組織、技術指導、現場監督檢查、驗收等工作;負責施工現場周邊環境及工作區域內的可燃氣濃度的實時檢測,協調處理施工作業中的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按時完成油罐清洗。1.2 組建現場應急領導小組組長:xxx副組長:xxx組員: xxx、xxx3、2、現場危害識別及應急預案 2。1油罐清洗主要有缺氧窒息、有毒有害氣體中毒、火災、爆炸、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等危險有害因素 2.2現場應急預案見附件(1)2.3指定雙方作業監護人,對作業監護人和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考核合格持證上崗。2.4現場交底,做好安全措施及物資、工具、器材的準備工作清罐所需物資、器材清單(后附表)五、操作流程1、進場準備 1。1按要求辦理相關作業票據. 1.2設置作業區,警戒區、警戒線、警戒標志.(注:一般規定罐壁四周35米范圍為警戒區)并用警戒帶進行隔離,懸掛警示標志,禁止與清罐作業無關人員入內。 1。3計量罐內油品,液位輸轉或發油至輸油管出口以下,此項4、工作由加油站專業計量人員進行操作,對罐內余下庫存進行計量. 1。4斷開相連管線加盲板,并掛牌標識,斷開相連導線。 1.5選擇上風口并按要求擺放好消防器材(滅火器、石棉被、滅火沙等) 1.6清罐作業人員穿著防靜電服裝并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1。7對將要使用的各種設備(防爆抽油泵、防爆鼓風機等)進行外觀檢查和上電測試,測試其運行狀態,測試工作應在距作業中心區35米外進行. 1.8對抽油的油罐車輛做好防火和靜電接地連接。 1.9經檢測合格的各種設備按照現場需求有序平穩擺放到工作現場.2、打開人孔 2。1計量人員計量完成后經過確認油罐內底油數量并記錄完成后,施工人員可以開啟人孔蓋。 2。2人孔蓋拆卸時,5、施工工具應輕拿輕放,避免磕碰撞擊;使用工具時不得用力過猛,防止工具滑脫。 2。3拆卸完畢后,采用專用吊裝工具或人工將人孔蓋吊出,不得產生碰撞。 2。4本環節主要危險因素:火災、物體打擊 2.5安全專項方案:1、拆除光孔、人孔蓋時必須使用防爆工具而且工具要輕拿輕放防止工具滑落產生火花.2、人孔蓋拆卸完成后必須采用專用工具移除,不要與其它部位產生碰撞、摩擦而產生火花。3、排出底油3。1采用機械抽吸排出底油法。3。2將帶靜電導出線的膠管由油罐低位人孔(或管線)插入罐底,用真空泵(配套電機應為隔爆型,并置于防火堤以外)抽吸底油,抽到油罐車或油桶內。 3。3采用電動機械抽吸應辦理臨時用電、用火作業許可證6、。3。4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設備、施設,應擺放在遠離儲罐的安全位置。3.5本環節主要危害因素有:火災、觸電、機械傷害等。3。6安全專項方案:1、設備、設施、應具有相應的防爆性能,并配備靜電接地裝置做好相應的接地。2、輸油管線必須有靜電導線并與接地設備導通良好。3、所有設備應運行狀態良好各部件緊固良好無雜音和傳動部分松動現象,機械傳動部位加裝防護罩。4、排除油氣4。1、排除油氣前應認真檢查:4。1.1是否已按要求排出底油(水)。4。1。2是否切實斷開(拆斷或已加盲板)油罐的所有管路系統。4。1。3是否切實拆斷油罐的陰極保護系統等。4.1.4 為了提高油氣的擴散效果、應盡可能地使油氣向高空排放.7、4.1.5作業過程中,應始終進行機械或良好的自然通風。4。1。6機械通風排出油氣時,通風量應大于殘油的散發量.機械通風應采取正壓通風,不得采取負壓吸風。防爆風機應安裝在上風口。4。2、機械通風的一般作業程序:4。2.1斷開相關管線并打開罐頂上部人孔蓋.4。2。2以風筒連接風機與油罐人孔。經檢查無誤后,啟動風機,進行強制機械通風。 4.2。3防爆風機架設在檢查井外,并放置在上風口,風機作有效接地。 4。2.4風機動力配電箱安裝在遠離油罐的安全地帶。 4。2.5現場監護人員要對現場各環節做認真檢查,防止有明火發生。 4.2.6消防監護人員認真落實現場的監護工作. 4。2.7本環節主要危害因素有:火8、災、爆炸、中毒窒息 4.2.8安全專項方案:1、確保現場設備的防爆性能良好。2、防爆鼓風機要做良好的接地以免因摩擦產生靜電。3、現場監護人員必須對各環節進行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通風。4、消防器材到位有效并在上風口方向,消防人員隨時做好應急準備.5、對油罐進行強制通風時,作業人員撤離到上風口的安全位置,現場檢測人員佩戴防毒面具對作業現場的油氣濃度情況進行測試。5、氣體濃度檢測5。1、氣體檢測的范圍,應包括甲類、乙類、丙A 類油品的儲罐內等作業場所及附近35 米范圍內可能存留油品蒸汽的油氣濃度。5.2、必須采用兩臺以上相同型號規格的防爆型可燃氣體測試儀,并應由經過訓練的專門人員進行操作,若兩臺儀器數9、據相差較大時,應重新調整測試。5.3、氣體檢測應沿油罐圓周方向進行,并應注意選擇易于聚集油氣的低洼部位和死角。5。4、每次通風(包括間隙通風后的再通風)前以及作業人員入罐前都應認真進行油氣濃度的測試,并應做好詳細記錄.5。5、作業期間,應定時進行油氣濃度的測試。正常作業中每八小時內不少于兩次,以確保油氣濃度在規定范圍之內。5.6、測試儀器必須在有效檢定期之內,方可使用。6、入罐作業 6.1、檢測人員應在進罐作業前三十分鐘再進行一次油氣濃度檢測,確認油氣濃度符合規定的允許值,并做好記錄。清罐作業指揮人員會同安全檢查人員進行一次現場檢查。6.2、安全(監護)人員,進入作業崗位后,作業人員即可進罐作10、業。6。3、作業人員在佩戴隔離式呼吸器具進罐作業時,一般以三十分鐘左右輪換一次.6。4、作業人員腰部宜系有救生信號繩索,繩的末端留在罐外,以便隨時搶救作業人員。6.5、進入罐內清洗、擦拭等作業,應在檢測之后,并經安全人員檢查確認罐內含氧及可燃氣含量達到規定標準方可進入(可燃氣含量必須達到:當可燃介質(包括爆炸性粉塵)爆炸極限下限小于4(體積)時,指標為小于或等于0.2%(體積);有毒有害物質含量不超過國家規定的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最高容許濃度指標。氧氣濃度在19.523。5(體積)之間)。6.6、 進罐作業人員嚴禁攜帶通訊器材。6.7、本環節主要危害因素有: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物體打擊6。811、安全專項方案:1、作業人員應按規定著裝不得穿戴化纖服裝等,帶好防毒面具。呼吸器具在使用前應做詳細檢查、試驗、清洗和消毒。器具的規格,應達到配戴合適,并保證性能良好。2、進罐作業時必須帶好安全帽,防止罐內附件墜落以及人員進罐時受傷。3、作業人員進罐前必須對罐內氣體濃度再次進行測試確認,測試確認合格后戴上呼吸器具、救生繩索方可進罐作業。4、現場監護人員必須對本人監護的作業人員進行實時監護,并不時的進行通話溝通掌握作業人員的工作狀態及身體狀況。7、清除污雜的通常做法:7。1人工用特制銅(鋁)鏟(撮子)或者釘有硬橡膠的木耙子,清除罐底和罐壁的污雜及鐵銹.7.2用特制加蓋鋁(銅)桶盛裝污雜,并用適宜的12、方法人工挑運或以手推車搬運等運出罐外。7.3以白灰或鋸末撤入罐底后,用銅鏟或竹掃帚進行清掃。7。4對于罐壁嚴重銹蝕的油罐,當油氣濃度降到爆炸下限的 20以下,可用高壓水進行沖刷。7。5油罐污雜,在作業期間應淋水,以防自燃。8、照明和通訊8。1必須采用防爆型照明設備。其最低懸掛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5 米,且固定牢靠。供電電壓不應超過12 伏特,且應配置漏電保護器,做到一燈一閘一保護.8.2輕油罐清洗作業時的照明,一般應采用防爆手電筒作局部照明。手提行燈的電壓不應超過12 伏特.8。3油罐清洗作業中應加強聯系,宜采用防爆型的通訊設備.9、驗收復位9。1油罐清洗完畢后及時將阻火器、計量孔、管線、人孔13、恢復安裝。9。2人孔蓋法蘭及各管路連接處的密封墊應重新制作并涂抹密封膠。9.3應保證個連接處的緊固件扭力均衡,防止泄露事故發生。9。4應確保各靜電接地線及跨接線連接正確,不得有遺漏.9.5油罐清洗及恢復完成后,由甲方清罐領導小組組織有關技術人員按照驗收標準,共同對清罐工作質量(包括附件完好情況進行驗收)。9.6驗收報告由油罐清洗現場指揮和清洗小組一同整理,有關人員簽字后交甲方存檔。9。7油罐清洗驗收標準:無鐵銹、無雜質、無水分、無污物,達到油罐使用要求。9.8對作業現場進行清掃,清楚清罐產生的污物、油污、污水,對產生的廢物進行統一處置,做到不亂扔、亂排。六、環保專項方案 1、設置抽油工作區域14、 根據現場情況設置專門的抽油區,并將抽油設備、抽油車輛、附屬設備等按要求有序擺放。 2、油罐附屬配件的拆除 油罐檢查井蓋及管線拆除時帶油部分拆除時必須用收油工具將殘油收好,不得出現亂噴、流、滴現象,對罐內的卸油管線、抽油管線拆除并取出到油罐外面時,必須用防靜電純棉布搽拭干凈,油管放到油罐外的其他地方時油管保持干燥不允許有油滴,不許對放置地造成二次污染.3、底油抽出底油抽出時現場安全監護人員處于上風口位置,使用專用導靜電膠管,防爆真空泵抽油,要求抽油膠管密封良好無滲漏,膠管與真空泵進、出口接頭部位安裝牢固無跑、冒、滴、漏現象.抽油完畢后,拆除抽油膠管時應采用收油工具將管內、泵內殘油收好,不得遺撒15、。4、油罐清洗人員 入罐作業人員進入工作區域,需穿戴好規定的勞動保護用具,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防毒面具(氧氣呼吸器等)等,每次工作完畢后防毒用具、防護用品及清罐工具必須定點、按要求存放,并按要求將以上用具清洗干凈,清罐人員不得穿罐內工作服裝在工作區域以外隨便活動。 入罐作業人員嚴禁在作業現場用膳或飲水.作業人員每天飯前且下班后應在制定地點更衣洗澡,換下工作服,用肥皂洗凈臉和手柄刷牙漱口,并將所用的廢水統一回收以備最后統一處理.5、罐內污水抽出及處置 油氣回收改造施工完畢后,將罐內污水按要求統一抽到污水運輸車輛內,車輛閥門等各部位應密封良好,不能有滲漏現象,抽水的泵、管、接頭等部位應保16、持良好沒有滲漏現象,將污水抽凈后,車輛運到專業的污水處理部門進行處理,做到達標排放,并取得處理部門接收證明,所清出的污水不得私排、偷排. 6、現場清理油罐清洗作業完成后對作業現場部分油污進行擦拭、清掃,并將清掃出的污物統一回收好,按照有關要求統一無害化處理。附件一 油庫油罐清洗作業應急預案1、移庫、抽除底油應急防火計劃、應急事件抽取庫存介質至油罐車,使用防爆電動抽油泵時,揮發出了大量的介質氣體,介質濃度增加,易導至管道口或油罐車輛油口著火。、預防措施抽取庫存介質時應盡量減少介質蒸發,降低介質氣體濃度,減少靜電產生,加速靜電流散。、應急對策 司機迅速將油罐車駛離現場,開到安全區域進行滅火撲救。 17、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應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求支援,并向主管部門報告。 如果油罐車罐口著火,可使用石棉被或其它覆蓋物(如濕棉衣等)將罐口蓋住,堵嚴罐口窒息火源。當火勢較猛時,應使用手推式及手提式干粉滅火器對準罐口進行撲救。 當專業消防人員尚未到場,且火勢無法控制時,應立即將作業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同時做好周邊交通疏散和人群隔離工作.2、開啟人孔蓋應急防火計劃2.1應急事件因未使用規定的防爆器材,而導致火星,發生火災或爆炸。2.2預防措施1)作業前必須對作業人員實施安全教育;2)作業人員必須使用規定的防爆器材;3)應急對策:如發生火災,應立即切斷電源,組織有關人員利用現場滅火器進行撲救,如火勢蔓延,18、應立即報告上級部門,并撤離現場內的易燃、易爆物品、疏散人群。儲罐口失火,應用石棉布捂蓋,用干粉滅火器撲救,力爭盡快控制火勢并將火險消滅在初起狀態(切忌用水噴灑造成助燃)。3、臨時用電應急防火計劃3。1應急事件因臨時用電不當造成火災3.2預防措施:1)用電前必須填寫臨時用電申請、用電負荷、用電時間等項目;2)臨時用電申請批準后,經甲方有關人員確認并指定臨時電源后方可接線;3)臨時用電電源箱,應選擇在安全區域并有防潮措施;4)現場臨時用電電源箱,應配置漏電保護器,保證一臺設備配 備一個負荷開關,嚴禁多臺設備共用一個開關;5)現場臨時照明采用防爆照明燈具;6)臨時電源線易采用架空或埋地,過道時應采用19、保護管敷設;7)臨時電源箱旁邊應擺放干粉滅火器和滅火毯;8)作業完畢后應及時切斷電源.3。3應急對策:如在上述操作中發生火情,應立即切斷現場臨時電源并利用現場滅火器材進行滅火,如果火勢蔓延應立即報告上級指揮部門.4、清洗儲罐內油污應急計劃4.1應急事件作業人員防護措施不當,吸入過量介質氣體中毒。4。2預防措施:1)配備完好的防毒面具和介質氣體濃度檢測儀;2)作業前工作人員必須消除所帶靜電,佩帶繩索或保險帶,并兩人輪流下罐作業;3)罐外人員要不斷與罐內作業人員聯系,隨時了解作業情況;4)作業單位要具有“有限空間作業資質”,對作業人員進行全面安全教育。4。3應急對策當發現與作業人員問話無回答時,應20、及時將作業人員從儲罐中救出,將中毒傷員抬到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進行搶救。1)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1.5秒。如兩次吹氣試測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按壓;2)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調整;3)如果傷員牙關緊閉,可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吹氣時,要將傷員嘴唇緊閉,防止漏氣;4)操作頻率:每5秒吹氣一次(即每分鐘12次)。4.4胸外按壓操作程序:1)確定正確按壓位置,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結合處的中點,兩手指并齊,中指放在切跡中點(劍突底部21、),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緊挨食指上緣,置于胸骨上,即為正確按壓位置.2)正確的按壓姿勢:使中毒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站立或跪在傷員一側肩旁,救護人員的兩肩位于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肘關節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按壓必須有效,有效的標志是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頸動脈搏動。3)操作頻率: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松的時間相等,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搶救.4)傷員好轉后的處理:如果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后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蘇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痹,要隨時22、準備再次搶救。初期恢復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應設法使傷員安靜。5、作業安全措施5.1機械設備安全管理、1)進入作業區的所有設備、工具應保持完好,進場后還應進行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工必須建立崗位責任制,并按勞動部門規定持證上崗;2)各種施工設備必須設專人管理,嚴格按該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并定期維護檢修,保持施工機械處于良好狀態;3)各種施工機械及其轉動部分,必須安裝防護罩;4)施工設備啟動前應檢查地面基礎是否穩固,轉動部分的部件是否充分潤滑,制動器、離合器是否動作靈活,必須經檢查確認后方可啟動。5。2預防觸電安全措施1)現場暫設電源線路,必須使用絕緣軟電覽,并按規定架設23、,不準超負荷使用;2)手持電動工具的電源線必須使用固定插座,嚴禁亂插亂掛,并安裝漏電保護器;3)現場臨時停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4)用電設備必須接地接零;5)任何人不準帶電作業,非專業人員嚴禁作業;6)現場各種電氣設備應由專人使用。6、現場作業人員要求6.1作業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并做好記錄;6.2作業人員接到進場通知后,方可進入施工現場;6.3作業方和建設單位須設專職現場安全管理人員;6.4作業現場負責人必須做好作業記錄;6.5作業人員在沒有建設單位人員的陪同下,不得在非作業區活動;6.6作業現場按規定設置醒目的安全標識;6.7嚴禁作業人員的“三違行為;6.8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對此防火預案進行學習和演練.附件三 設備配置情況表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用途備注1污水運輸車輛輛6注水、抽水、處理水2盲板塊40封堵管線3帶靜電線膠管根12抽油、抽水、注水4防爆抽油泵臺6抽油、抽水油水分開5防爆鼓風機臺66防爆工具套6拆卸罐蓋7空氣呼吸器個24進入油罐操作8可燃氣體濃度測試儀個6測試9消防器材套610清洗專用工具套2411油桶個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