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南江縣云頂茶旅融合發展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0-2035年)(征求意見稿)(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1988
2023-08-16
11頁
871.94KB
1、巴中市南江縣云頂茶旅融合發展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公示稿)一、基本情況云頂片區位于南江縣南部,南臨巴中市巴州區和恩陽區,西臨廣元市旺蒼縣和蒼溪縣,廣巴高速、巴陜高速、廣安達鐵路縱貫南北,是廣元市、巴中市、南江縣溝通交流的重要區域,是南江縣向南、向西的重要通道和門戶。片區轄6鎮65村、18社區,隸屬巴中市南江縣,國土面積453.65平方公里。云頂片區是南江糧經作物主產區,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南江大葉茶”發源地和核心區。2020年戶籍人口為13.8萬人,“七普”常住人口8.21萬人,城鎮人口2.3萬人,城鎮化率28.02%。地區生產總值達19.69億元,居民可支配收入2、達12146元。二、目標定位充分銜接南江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南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放大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發揮云頂片區綠色資源和紅色資源豐富的優勢,把云頂片區打造成為以糧油種植為主、以南江大葉茶和農旅為特色的“三區共建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規劃到2035年,云頂片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發展動能全面釋放,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跨越式提升,中心鎮村服務能力和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建設成為“產村景文人”深度融合的巴山幸福美麗鄉村。格局布局更加優化。生產生態生活空間不斷優化,耕地效能得到提升,碳匯能力有所提高,資源要素流動3、暢通,鎮村建設集約高效。鄉村產業蓬勃發展。以糧油、南江大葉茶、果藥等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引領,通過以強帶弱、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形成以規模化種植養殖為基礎、以農產品加工為支撐,以農旅茶旅為特色的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中心鎮村更具活力。下兩鎮、正直鎮綜合功能明顯增強、人口經濟承載能力顯著提升;云頂鎮旅游服務能力不斷提高,輻射南江南部三個鎮級片區;村民生活安居樂業、村風民風不斷改善,農村生活更具魅力。人居環境明顯提升。紅色文化和驛道文化更加彰顯,農村人居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改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全面建成。三、總體格局 尊重片區自然地理格局,充分發揮正直鎮、下兩鎮分4、列東西河谷的地理區位特點,充分發揮云頂鎮位于片區地理中心對片區東西鄉村的聯絡帶動能力,形成“兩心兩軸、一核一帶”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其中:“兩心”指正直鎮鎮區、下兩鎮鎮區。提高兩鎮鎮區綜合服務能力和輻射能力,吸引人口不斷向片區東西河谷核心集聚,帶動片區發展。“兩軸”指廣巴高速鎮村融合發展軸,巴陜高速鎮村融合發展軸。兩軸串聯片區東西河谷沿線鎮村,引導沿線鎮村融合發展。“一核”指農旅茶旅核心區。以云頂茶鄉為核心,強化以茶為特色的特色農業對片區產業的帶動,通過東西共振,帶動以下兩鎮、元譚鎮、云頂鎮為主的茶旅-農旅產業、以正直鎮、和平鎮、雙流鎮、云頂鎮為主的茶旅-文旅產業共同發展。“一帶” 指片區鄉村5、振興產業發展帶。通過縣道、鄉道,帶動整個片區農業基地規模化種植、農業設施完善提升、“農業+”蓬勃發展,鄉村振興取得全面進步。四、產業發展充分銜接南江縣農業現代化建設專項規劃南江縣旅游發展專項規劃,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大力推動農業園區、農業基地建設,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鄉村產業體系。一是做強現代農業,建設“糧油+大葉茶”優質原料基地。以保障糧食生產為前提,圍繞糧油、茶、黃羊、生豬等產業,培育以糧油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下兩萬畝糧經復合種植示范基地、南江大葉茶5G現代科技園、正直核桃現代林業示范園、百坪中藥材等特色農業產業園。加大黃羊、花卉苗木、精品水果、高山6、蔬菜、食用菌等農業產業基地建設。二是壯大農產品加工業,把就業機會留在片區。拓展農產品初加工,重點發展果藥、黃羊等果蔬畜禽類農產品保鮮、分級、包裝,稻米大豆等糧食類烘干、儲藏、脫殼等,在優質原料基地周邊布置產業空間。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升茶食品、黃羊、生豬、道地藥材、核桃、花卉等精深加工和功能性產品研發能力,結合中心鎮正直鎮、下兩鎮布置產業空間。三是做精鄉村旅游,引領巴中市北部鄉村旅游集群發展。融入川東北旅游廊道,聯動北側長赤片區、南側天馬山片區共同構建茶文化、鄉村體驗、森林康養相交融的巴中鄉村旅游集群。發揮片區交通區位優、特色旅游資源富集的優勢,拓展農業產業園的生態休閑文化功能,大力發展井壩7、農耕體驗、云頂茶文化康養、長灘田園觀光等鄉村旅游IP,打造一批休閑觀光基地,將片區建設成為巴中市北部鄉村旅游集群的領跑者,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助力巴中市鄉村振興。四是提升農業服務業水平。大力發展電商物流建設,構建區域電商網絡,搭建農村購物平臺,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和智慧物流建設。五、公服設施充分銜接南江縣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參照鎮規劃標準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四川省村規劃標準,結合民意調查、人口流動趨勢、人口結構變化、自然地理地貌等因素,按照中心鎮、一般鎮、中心村、一般村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同時,按照共建共享、均等化、差異化、市場化的原則,強化中心鎮區域服務能力、突出重點鎮產業服務能力、8、不足一般鎮基本公共服務短板,采用“新建、擴建、轉型、保留”等方式,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教育設施。保留生源穩定學校,據實撤銷生源不足的學校,對學位緊缺的區域進行增補。至規劃期末,撤銷學校(村小)85 所,規劃初級中學2所、小學12所、幼兒園8所。醫療衛生設施。規劃在正直鎮和下兩鎮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達到二級乙等綜合意愿標準;遷建云頂衛生院,滿足云頂鎮作為旅游集散中心的醫療服務需求;在云頂茶旅景區設云頂康養中心,作為鄉村旅游的醫療急救中心;保留3個鎮衛生院;保留行政村衛生室66個。社會福利設施。擴建元潭鎮和下兩鎮敬老院,為片區特困老人提供養老服務;新建1處養老服務中心位于下兩鎮金枝玉葉茶葉產業9、園,作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各中心村新建日間照料中心。在磨埡村、沿溪河村和字庫村設殯儀服務站,在各村設農村公墓。在各鎮新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依托村幼兒園、村服務中心,或采取利用現有村部或其他閑置設施,設立兒童之家。公共文化設施。規劃新增2處片區及文化活動中心,其中:正直鎮利用原糧站建設文化活動中心,下兩鎮將原鎮政府調整為文化活動中心。提升其余鄉鎮文化活動中心和中心村村文化活動室配套設施;一般村結合村委會增設文化站、文化院壩、農家書屋等文化服務設施。公共管理設施。保留下兩鎮人民法庭及各鄉鎮派出所,在菩船社區、花橋社區、朱公社區、東埡社區新增警務室。規劃一級示范綜合便民服務中心2個,一級便民服務10、中心4個,便民服務站66個。商業服務設施。結合片區鎮村居民生活習慣和鄉村產業規劃布局,重點突出中心鎮、村服務輻射能力,強化景區園區對產業的支撐能力,規劃在正直鎮長灘景區和云頂鎮鎮區各設1處旅游集散中心;在正直鎮和下兩鎮各設1處物流配送中心;在元潭鎮新建1處農貿市場;各居民點按需配置農家便利店。六、交通規劃對外交通。構建“二鐵二高”對外交通格局。落實上位規劃,預留廣巴達鐵路升級擴容空間,以廣巴達鐵路、廣巴達城際,廣巴高速、巴陜高速為支撐形成“二鐵二高”的片區鐵路及高速公路主骨架,以正直、下兩兩處高速公路出入口為支撐,激活下兩站鐵路貨運功能,提升以中心鎮為核心的片區對外客貨交通聯系功能。構建“三橫11、五縱”的片區干路網格局。以下兩、正直中心鎮為核心,加強片區與巴中主城區、南江縣城及周邊片區中心鎮的交通聯系。規劃優化落實擬增省道409、省道222線位走廊,落實國道244下兩、元潭過境路建設空間,提升茶葉、芍藥和玫瑰等農業產品對外運輸、鄉村生態旅游通道功能,構建“三橫五縱”的片區普通公路骨干路網格局。農村公路。提高中心鎮村通達性。規劃在片區骨干路網基礎上,以縣鄉道及部分村道為依托,布局8條重要支線,實現片區中心村和主要經濟節點與干線路網及片區與外部相鄰鄉鎮的補充連接。提升鄉村路網服務能力。規劃結合山地丘區地形特點,通過連通、加寬、取直、削坡等方式提高普通村道標準化及網絡化水平,強化各聚居點與鄉12、道、縣道之間的聯系,實現村委會與各聚居點的通暢聯系旅游交通。推動鄉村公路建設與生態、文化、產業深度融合。依托縣鄉道公路,結合“幸福美麗鄉村路”及“四好農村路”工程,完善沿線交通、游憩、衛生、安防等設施配套,圍繞云頂茶鄉、紅色教育基地、龍耳山、長灘紅葉之鄉、陰靈山等重要鄉村旅游組團形成五條鄉村特色旅游環路。規劃在云頂安排游客集散中心,結合盤石溝等水庫建設,完善游船碼頭設施建設。客運物流。規劃以正直、下兩為重點,六個建制鎮各布局一處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集客運、物流、郵政、電商、旅游集散等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其余行政村結合村委會或主要聚居點設置金通郵快驛站,實現“郵快進村”、“農產品進城”,支撐鄉村13、經濟發展。七、市政設施給水設施:結合南江第二批鄉鎮供水工程,以擴建熊包梁水廠及井壩、虎跳溝、東埡3座新建水廠為主供水源,以現狀正直、下兩、雙流3座城鎮水廠為應急備用水源,推動本片區供水一體化建設。開展紅魚洞水庫、井壩水庫灌區續建配套改造工程。推進群力水庫(小II型)新建工程和虎跳溝、魏家溝及坳盤窩3座水庫擴建工程(由小II型擴容為小I型)。完成現有水庫的除險加固。完善微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加強山坪塘清淤整治、“五小水利”、田間渠系配套、雨水蓄集利用。排水設施:按照鎮區人口和產業布局,優化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布局。擴建下兩污水處理站,保留現狀其他鄉鎮污水處理廠(站)5座。結合農村聚居點分布,因地制宜完14、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城鎮周邊農村聚居點污水納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其余農村聚居點采用分散生態污水處理模式。燃氣設施:規劃保留現狀華溪口和正直2座配氣站,向鎮區及農村聚居點供氣,配氣管網以中壓、低壓壓力級別為主。電力設施:規劃擴建現狀35千伏正直變電站與高橋變電站,新建110千伏印合變電站。對現有35kV以上電力廊道進行避讓,加強區域骨架輸電網建設,預留規劃35kV以上高壓電力廊道。電信設施:保留現狀各鄉鎮郵政局所,按標準對通信基站進行改造和增補覆蓋,優化通村光纖線路,實現所有行政村通信、寬帶網絡全覆蓋。環衛設施:按照農村居民點和城鎮空間布局優化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置模式,推進垃圾源頭分類減量、資源化處理。以正直鎮為核心新建片區生活垃圾轉運站和易腐垃圾處理設施,實現區域設施共建共享,以村為單元結合村莊活動中心設置公共廁所和垃圾分揀站,以戶為單元實現垃圾源頭分類。規劃圖紙云頂茶旅融合發展片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云頂茶旅融合發展片區國土空間“三區三線”規劃圖云頂茶旅融合發展片區村級經濟區劃分圖云頂茶旅融合發展片區產業結構規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