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巴中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1991
2023-08-16
12頁
6.54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四川省市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文本說明書合集
1、四川巴中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一、功能定位、控制規模和規劃結構(一)功能定位成渝產業協作配套產業基地;新型電池制造基地;西部石墨(烯)及先進碳材料基地。(二)控制規模本次規劃區總用地面積為1056.81公頃,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807.38公頃,非建設用地249.43公頃。(三)規劃結構規劃形成“兩軸、四組團”的空間結構。 n 兩軸老城、興文曾口功能發展軸(新材大道)清江曾口功能聯系軸(新源大道)n 四組團行政商貿服務區、主導產業發展區、智慧物流倉儲區、產業配套區二、用地規劃規劃總用地面積1056.81公頃,其中建設用地807.38公頃,非建設用地249.43公頃。規劃城市2、建設用地807.38公頃,其中:規劃居住用地規模15.11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87%;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6.56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0.81%;規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7.80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0.97%;規劃工業用地454.30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56.27%;規劃物流倉儲用地29.45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3.65%;規劃公共設施用地9.63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19%;規劃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169.40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20.98%;規劃綠地與廣場用地115.13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4.26%。三、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3、地6.56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0.81%。其中:劃行政辦公用地6.56公頃,為園區管理中心。四、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規劃規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7.80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0.97%。其中:(一)商業設施用地規劃商業設施用地7.30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0.90%。(二)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規劃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面積0.50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0.07%。主要包括規劃加油站等設施用地。五、綜合交通規劃(一)道路系統結構考慮規劃區對外交通功能,結合規劃區功能定位、道路規劃斷面經濟合理等因素,形成一鐵路+三快速路+城市主次支路四級路網系統,實現規劃區內外交通的串聯。詳見如下: 4、對外交通:1廣巴達鐵路2曾口至興文快速路(1) 曾口至興文石墨產業園快速路(2) 曾口至清江快速路主干路:(1) 新材大道:道路紅線寬度32米;(2) 新源大道:道路紅線寬度32米。次干路:道路紅線寬度24米。支路:道路紅線寬度18米。(二)公共交通系統規劃規劃交通樞紐用地面積83.70公頃,規劃社會停車場用地面積0.25公頃。六、公共開放空間系統規劃(一) 綠地系統規劃規劃綠地與廣場用地115.13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4.26%,其中公園綠地100.17公頃,防護綠地14.96公頃。規劃區綠地系統由濱水綠帶、片區公園、防護綠地組成。1.濱水綠帶濱水綠帶即沿巴河生態景觀滲透帶,綠化形式結合5、岸線規劃,以人工駁岸、自然駁岸、半人工駁岸為主。濱水駁岸植被以觀賞性植物為主,形成由草地、灌木、喬木等組成的多層次立體化的綠化景觀系統。在景觀設計上可以增加雕塑、亭榭等小品的設計,塑造舒適宜人的濱河兩岸綠化景觀帶。2.防護綠地防護綠地即在鐵路線兩側建設帶狀防護綠地,同時結合地形條件在高差較大區域設置塊狀防護綠地。3片區公園片區公園主要磨盤寨公園、楊家灣公園、小燕山公園,是產業園重要的組成部分。七、市政公用設施規劃(一)給水工程規劃1.供水水源供水水源依托巴河水,水源水質需達到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12)的類標準。2.用水量預測規劃區曾口片區的高日用水量為4.88萬噸/日,按日變6、化系數1.3計算,平均日用水量為3.75萬噸/日(二)排水工程規劃規劃期末平均日污水總量為4.0萬噸/日,污水集中處理率為100%。(三)電力工程規劃1.供電電源規劃產業園區一處220KV變電站,規劃用地面積0.79公頃;工業園區南部規劃設置35KV變電站一處,用地面積0.4公頃。2.電力負荷預測規劃范圍內的用電負荷為13.28萬KW,年總用電量為8.75億KWh。年用電小時按照5500小時計算。(四)通信工程規劃規劃工業園區電信線接曾口鎮電信支局,規劃范圍內不再新增通信設施。(五)燃氣工程規劃1.氣源及供氣設施氣源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供氣。2.用氣量預測曾口工業園區北部新建燃氣配氣站一7、座,占地面積0.4h,配氣規模為10萬Nm3/d。(六)管線綜合規劃1.管線位置規劃管線沿道路敷設時原則上污水管、電信管、燃氣管位于路西或路北;給水管、電力管位于路東或路南。雨水管在道路東側或南側道路下,兩側布置。2.管線布置水平布置:管線距建筑物的距離由近至遠的順序依次是電信電力燃氣給水污水雨水。它們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需滿足規范要求。垂直布置:工程管線交叉敷設時,自路面向下的排列順序為:電力管、電信管、燃氣管、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工程管線交叉時,相互之間的最小垂直間距需滿足規范要求。八、環衛工程規劃規劃區生活垃圾量按1.0kg/人d計算,共計每日生活垃圾總量為4.9噸。規劃要求對生活垃圾8、進行分類,推廣垃圾袋裝化,袋裝收集率達到100%。規劃范圍的生活垃圾采用集中收集,密閉式轉運方式統一運送至巴中市垃圾綜合處理廠進行處理,居住組團按服務半徑0.8km設置垃圾收集點,垃圾實行袋裝分類收集。規劃于園區內設置小型垃圾轉運站1座,用地面積為1.02公頃。規劃區內按服務半徑0.8千米設置垃圾收集點,每一站點垃圾收集量按最小4噸/日計算。由于工業垃圾組成成份不同,集中處理難度較大,因此工業垃圾應由市環保部門統一進行管理。規劃園區共設置10處垃圾收集點。九、綜合防災規劃(一)防洪排澇規劃巴河設防標準按50年一遇水位設防,50年一遇水位高程316.20米,100年一遇水位高程326.0米,同時對經過區內的沖溝進行渠化整治作為導洪溝;由于區內地勢較高,基本上不存在內澇。區域用地均高于50年一遇洪水淹沒線。(二)消防規劃規劃產業園區設置1座特勤消防站,規劃用地面積分別為1.35公頃。(三)防震減災規劃產業園區處于基本地震烈度為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新建工程建設項目需參照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對各類建筑做設防類別劃分,并執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規劃利用建設用地內的公共綠地、廣場、停車場等開闊空間作為避震疏散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