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經開區產城融合發展示范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1995
2023-08-16
11頁
4.30MB
1、規劃內容一、基本情況沙河農旅融合發展片區于南江縣中部,西臨旺蒼縣,北臨公山鎮,東臨關門鎮、石灘鎮,南臨高橋鎮、下兩鎮、長赤鎮,巴陜高速、廣巴鐵路穿越片區,呈現出“三山三河”的中低山地貌特征。兩項改革后,片區由7個鄉鎮減少為5個鄉鎮,共42個村、11個社區,270.26平方公里。2020年戶籍人口為7.4萬人,常住人口4.76萬人,是以農旅為主導產業的片區。二、目標定位規劃充分發揮片區資源稟賦優勢,激活片區活力,將農旅融合發展示范這一主導功能拆分落實,確定形象主體為南江糧油倉庫,定位為現代山地糧油果蔬特色化生產先行區,山地農耕文化教育旅游示范區,工農互動探索區。到2035年,片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和2、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現代山地糧油果蔬產業蓬勃發展,鎮村聯動能力顯著增強,巴山幸福美麗鄉村全面建成。三、總體格局 堅持底線思維,確定“一核多片、一主三副”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其中:“一核”指沙河鎮鎮區,著重提升鎮區綜合服務能力和輻射能力;“多片”指十八個村級片區;“一主”指南江河融合發展軸;“三副”指沿羅平河、寨壩河、縣道形成的三條鄉村振興發展帶。四、產業發展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方向,立足鄉村振興,緊抓“糧油果蔬+”“農旅+”兩條產業鏈,優化農業用地布局,利用閑置建設用地,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一產堅持農業為基,建設優質糧油供應基地。通過整合調整碎片化耕地,同時提升土地流轉率,加強高標準農3、田建設。加強高塔核桃科技示范園和金銀花基地建設,推動以黃羊為特色的畜禽養殖。二產堅持用地集約和功能更新。根據農業分布類型,就地就近布局農產品初加工用地,推進樂壩中小企業工業園區建設。三是做精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旅游與農業、文化景觀深度融合,構建“兩區一帶”的鄉村旅游結構,形成3條旅游線路,實現農旅互促五、公服設施充分銜接南江縣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參照鎮規劃標準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四川省村規劃標準,結合民意調查、人口流動趨勢、人口結構變化、自然地理地貌等因素,按照中心鎮、一般鎮、中心村、一般村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教育設施。保留生源穩定學校,據實撤銷生源不足的學校,對學位緊缺的區域進行增補。至4、規劃期末,中小學向鎮區集中,撤銷八廟鎮初級中學。醫療衛生設施。提升沙河鎮衛生院。保留其余衛生院以及村衛生室。社會福利設施保障養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以及兒童之家服務設施配建。公共文化設施。各中心鎮區配建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或文化綜合體,各鎮均配建全民體育健身活動場地;各村均配建文化活動站。便民服務設施。新增沙河便民服務中心(一級示范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八廟鎮便民服務中心(一級便民服務中心)六、交通規劃落實上位規劃,更快融入區域交通走廊,優化內部交通網絡,突出中心鎮村交通聯系,提升片區整體交通品質,重塑片區交通格局。推動片區交通形成“三高一鐵”連通外部“三橫三縱”溝通周邊的交通發展格局。預留廣巴達5、鐵路升級擴容空間,保留和提升樂壩鐵路貨運站場功能,配套物流設施用地。控制增設赤溪高速公路出入口用地,提高國省道連接高速的便捷性,加快疏解片區交通。落實國道244沙河過境路建設空間安排,統籌協調過境交通與城鎮內部交通組織,優化區域交通走廊。以沙河鎮為核心,依托國省干道和部分縣、鄉道,實現中心鎮與縣城及周邊市縣快速聯系,與其他鄉鎮的便捷連通,形成“三橫三縱”的片區骨干公路路網,強化節點交通,提升整體連通水平。改造完善片區支線網絡,提高通達質量,聯系全部行政村及主要聚居點。將片區鄉道老青路(Y053)、長五路(Y029)、旺觀路(Y020)等與片區主要骨干路網聯系的鄉道規劃為重要支線,按大交通量四級6、公路路基寬度7.5米控制。其它普通鄉道按四級公路基寬度6.5米控制。旅游交通。推動鄉村公路建設與生態、文化、產業深度融合。依托縣鄉道公路,結合“幸福美麗鄉村路”及“四好農村路”工程,完善沿線交通、游憩、衛生、安防等設施配套,圍繞云頂茶鄉、紅色教育基地、龍耳山、長灘紅葉之鄉、陰靈山等重要鄉村旅游組團形成五條鄉村特色旅游環路。規劃在云頂安排游客集散中心,結合盤石溝等水庫建設,完善游船碼頭設施建設。依托縣道沙雪路、二石路、赤雙路及國道244、542部分路段,形成鄉村生態農業體驗旅游環線。七、市政設施水利設施:新建匯田河水庫,推進實施紅魚洞干渠工程及熊包梁水廠輸水工程,完善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保障7、片區生產生活生態用水。供水工程:以八廟水廠為主供水源,不斷延伸區域供水管網,逐步實現區域規模化集中供水;其余山區擴容高位水池并增設簡單處理設施,采用小范圍獨立供水系統。排水工程:因地制宜推進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優化減量和提質增效。河谷地區逐步延伸拓展污水管網,擴大污水廠服務范圍;山地地區因地制宜采用沼氣池、人工濕地、一體化設施等小型生態化方式進行處理。燃氣工程:以沙河配氣站為主供氣源,構建清潔能源消費結構,推動片區可持續發展,有序推進鄉村地區燃氣全覆蓋,實現全域燃氣一張網;對現狀巴中南江、下兩長赤的高壓輸氣管線進行合理避讓,并預留巴中南江高壓輸氣管線復線廊道。環衛工程:按“戶分類、村收集、鎮回收轉運、縣處理”,因地制宜選擇片區處理、就地就近處理模式,科學設置鄉村垃圾收集點,新建垃圾轉運站并配套垃圾分類設施,加快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共建共享。規劃圖紙總體格局規劃圖用地布局圖綜合交通規劃圖村級經濟區劃分圖生態保護紅線和公益林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