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4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2049
2023-08-16
48頁
14.10MB
1、威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3年1月CONTENTS 目錄規劃背景規劃背景Planning backgroundPage 03-06發展定位與戰略發展定位與戰略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strategyPage 07-10開發保護格局開發保護格局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patternPage 11-17重要實施路徑重要實施路徑Important implementation pathPage 18-32中心城區布局中心城區布局Central urban layoutPage 33-46規劃實施保障規劃實施保障Planning imple2、mentation guaranteePage 47-49規劃背景規劃背景Planning Background規劃目的總要求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水平治理。優勢政策優勢、區位優勢、特色產業優勢、文化資源優勢加快推進威縣實現從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轉變;加快建設“活力威縣、實力威縣、幸福威縣、美好威縣、魅力威縣”。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4規劃期限和范圍規劃遠期至2035年,近期至 2025 年,遠景展望至 2050 年。規劃范圍與層次本次規劃分為縣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縣域規劃范圍為威縣行政轄區,總面積為1012.25平方公里。中心城區規劃范圍為西至縣3、界、東至大廣高速公路、南至邢臨高速公路、北至北三環(賀營鎮沙西村南部),總面積約70平方公里。規劃期限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5堅持公眾參與健全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建立部門協同實施機制。保障公共服務和公共空間供給,提升人居環境品質,為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提供空間保障;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社區生活圈,保障安全性、提供便利性、增加健康性,不斷提升城鄉居民幸福感、獲得感。3規劃原則區域協調、城鄉統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從區域視角謀劃威縣功能定位,加強區域內生態共保、環境共治、設施共享、產業共興;融入京津冀地區城鎮群、都市圈協同4、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要素合理流動。從資源環境稟賦和生態安全出發,明確禁止和限制大規模、高強度開發建設地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堅持城鄉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全面落實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傳承文化、彰顯特色充分認識自然與人文稟賦,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自然林水格局,延續文脈,突出威縣地域特點、文化特色、時代特征,因地制宜,體現城的繁榮、鎮的舒適、村的恬淡,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6發展定位與戰發展定位與戰略略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5、nd strategy發展定位河北省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區發揮河北省綜合改革試點縣的作用,積極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城鄉一體化改革等,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通過改革創新和重點突破,激發內生活力,創優發展環境,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探索新路徑。邢臺市東部區域中心城市城市綜合競爭力進入邢臺地區前列,在文化、科教、醫療等方面引領、輻射邢臺東部地區,基本建成綠色低碳、宜居宜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中高端制造業基地、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推動與清河、廣宗、南宮、聊城等周邊縣市在金屬新材料、汽車零部件等產業互動發展,共塑優勢產業集群;積極承接邢鋼入駐,建設以鋼鐵、裝備制造業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基地。6、以現代農業園區為龍頭,立足威梨、君樂寶牧場等特色林果及畜牧產業,拉動綠色蔬菜,做強優勢農業特色產業,建設黑龍港流域綠色農產品基地。威縣發展定位為“一區、一城市、兩基地”。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8目標愿景2025 2025 年初步建成邢臺東部發展新引擎全縣生態環境質量和設施建設水平明顯改善,進一步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縣域生態修復和區域生態廊道雛形初現,違法建設整治和污染產業治理加快推進;進一步完善承接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城市實力進一步增強,繼續保持改革創新精神,初步建成邢臺東部發展新引擎。20352035年基本建成邢臺東部發展新引擎林田河流系統治理成效顯著7、,與黑龍港流域一體化的生態安全格局基本形成,協同推動黑龍港流域生態環境根本改善。高質量建成承接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成為高質量發展和現代經濟體系新引擎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建成邢臺東部發展新引擎。20502050年全面建成綠色宜居宜業城市全面建成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治理的現代化城市,成為河北省重要的“開放、健康、宜居、有文化、可持續”的綠色宜居宜業城市。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9總體戰略加強與北京、邢臺、雄安新區、清河、南宮、廣宗、山東聊城等周邊地區在產業、交通、生態、區域基礎設施、歷史文化保護、旅游發展等方面的協同銜接。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突出8、工業制造地位,構建以制造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體系,推動由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轉變,加快經濟跨越提升,打造邢東地區振興崛起的新支撐。鄉村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做到精準發力,優化調整農業結構,重點發展威梨、德清源、君樂寶等鄉村特色產業、優勢產業,依托威縣國家農業科技園,有序推動蔬菜、水果、畜禽養殖等特色產業提檔升級,鼓勵發展有機精特農產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全面鄉村振興。區域協同戰略制造強縣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10開發保護格局開發保護格局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strategy總體空間格局總體格局圖1中心9、城區、七級鎮、趙村鎮、常莊鎮、梨園屯鎮老沙河生態涵養帶、106國道城鎮發展軸、邢清城鎮發展軸城鎮優化發展區、現代農業發展區、六個產業園區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12構建“一主四副、一帶兩軸、兩區六園”總體空間格局132重要控制線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13生態空間、綠色屏障農業空間、和諧共生城鄉空間、宜居宜業按照保質保量的要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貫徹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在長期穩定耕地內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途。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的要求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科學劃定城鎮開10、發邊界,引導城鎮開發建設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推動高質量發展。科學劃定三類空間按照生態功能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威縣無生態保護紅線。3縣域農(牧)業空間規劃圖糧食種植引導區特色林果產業帶、設施蔬菜經濟帶、畜禽養殖產業帶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乳業園區、威梨園區、葡萄園區優化“一區、三帶、四園”農業空間格局農業格局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144 環城生態綠廊 四條交通干線兩側生態防護軸 多條河流水系生態廊道筑牢“一環、四軸、多廊”生態安全格局縣域生態系統保護規劃圖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15生態安全格局城鎮體系規劃圖 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為主11、的綠色宜居現代城市 七級鎮、趙村鎮、常莊鎮、梨園屯鎮 章臺鎮、賀釗鎮、賀營鎮、第什營鎮、固獻鎮、侯貫鎮等 發展特色產業,為周邊基層村提供公共服務配套 推動鄉村振興,完善基礎服務5新型城鄉格局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16鎮村體系形成“中心城區-中心鎮-一般鄉鎮-中心村-基層村”鎮村體系重要實施路徑重要實施路徑Important implementation path加強協同發展,建設活力威縣推進產業協同發展118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對接京津冀、雄安新區、邢臺市落實邢臺市“1+N”高能級產業平臺融合加強與周邊廣宗、清河、山東聊城的產業12、協作,實現特色產業鏈深度融合。威縣順義產業園 第一個投產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作業圖威縣特色農產品加強協同發展,建設活力威縣推進生態環境共建共治119推進老沙河、索瀘河等水系跨區域河流廊道的綜合治理。推進綜合治理與黑龍港流域縣市構筑生態環境保護統一戰線,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完善同級協作機制。完善協作機制落實科學治霾、精準治污,水質、大氣等環境治理與管控,逐步改善威縣生態環境質量,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奠定可持續發展基礎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加強協同發展,建設活力威縣推進三大設施共建共享120市政基礎設施積極發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生物質發電項目,服務南宮、13、清河、臨西、廣宗等周邊縣市,實現垃圾再利用,零排放,帶動區域綠色發展。綜合防災設施 重視防災設施建設,按照常態功能和防災功能協調共用、多災種防災功能綜合共享的原則,實現區域防災設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務設施立足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職業院校邢臺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推進高校區落成,為周邊區域各類產業園區提供技術人才。按照邢臺市建設東部醫療副中心的要求,升級威縣人民醫院為市級醫療衛生設施,為邢臺市東部提供醫療服務。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321加強協同發展,建設活力威縣推進交通設施共建共享121提升大王連接線等級,確保在雄商高鐵通車時,做到威縣與清河高鐵站無縫銜接,融入京、津、14、石家莊2小時交通圈。融入京、津、石家莊2小時交通圈積極對接邢濟城際,預留邢濟城際威縣段、邯黃鐵路支線用地,接入晉冀魯軌道網絡,融入濟南1小時交通圈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升級省道邢臨公路等級、推進G106國道繞城等重要交通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與邢臺的聯系,提升縣域交通承載能力和拉動力。增強縣域交通承載能力融入濟南1小時交通圈邢臺濟 南威縣交通圈示意圖縣域綜合交通規劃圖濟南JiNan石家莊ShiJiaZhuang22提升產業競爭力,建設實力威縣2優化產業體系構建“3+2+1”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現代服務業”教育產業旅游產業現代商貿物流推動“二大新興產業”鋼鐵產業健康15、養老提升“三大傳統產業”汽車及零配件新型建材農副產品加工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23提升產業競爭力,建設實力威縣2推進制造業崛起建設邢臺東部鋼鐵基地培育鋼鐵支柱產業預留鋼鐵產業用地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依托君樂寶乳業種養加工基地發展高端乳制品產業依托梨、葡萄優質農產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升市級工業產業園區能級常莊汽配園區七級建材園區圖圖圖圖圖威縣特色農產品君樂寶乳業常莊鎮汽配園區七級建材園區示意圖邢鋼軋鋼車間示意圖邢鋼示意圖“中國葡萄之鄉”威縣蘆頭村村民威縣葡萄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威梨3增強設施支撐力,建設幸福威縣24全域構建“縣級鎮16、級村莊級”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縣級公共服務設施要滿足威縣城鄉居民需求,具有服務全域的作用,主要布局在中心城區,注重提升服務水平、完善服務功能。1、縣級公共服務設施 結合重點鎮“七級鎮、常莊鎮”規劃布局服務縣域北部、東部的教育設施、全民健身設施(中型多功能運動場地)、醫療設施(縣醫院分院)、福利設施(養老院);趙村鎮、梨園屯鎮和一般鄉鎮配置中學、小型多功能運動場地、衛生院、小型養老院。2、鎮級公共服務設施 按照中心村和基層村兩級配置,中心村應配置公共服務中心、物業管理、小學、幼兒園、衛生室、托老所、文化活動室、室外活動場地、菜市場、禮事堂等;基層村應配置村委會、文化活動室、室外活動場地等。3、17、村莊級公共服務設施塑造優質公共服務體系威縣圖書館邢臺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常莊鎮牛家寨村公共服務中心梨園屯小學3增強設施支撐力,建設幸福威縣25完善綜合交通體系補充軌道交通空白123城際站邯黃鐵路支線邢濟鐵路軌道交通示意圖城際站示意圖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清河高鐵站快速路實施大廣高速連接線東延工程,建設中心城區直達京港高鐵清河西站的快速路。積極推進邯黃鐵路支線(邢鋼搬遷鐵路專用線)建設,充分對接廣宗縣,確保邯黃鐵路支線空間落位,在邢鋼設置廠區工廠站,保證大宗原燃料運入和產品、副產品運出。預留邢濟高鐵威縣段用地,高標18、準規劃建設威縣北站,擴展威縣與周邊區域的連接渠道。3增強設施支撐力,建設幸福威縣26完善綜合交通體系“七橫”“七縱”即張香公路、G106、趙第公路、趙固公路、大廣高速、武館線、常棗公路即青銀高速、省道楊官線、賀侯公路、G340邢清線、大王連接線-S224、邢臨公路、邢臨高速建設“七橫七縱”快速交通網絡邢臨高速邢臨公路G340邢清線賀侯公路省道楊官線趙固公路常棗公路“七橫七縱”快速交通網絡規劃圖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中心城區3增強設施支撐力,建設幸福威縣27完善綜合交通體系構建現代綜合物流 充分利用邯黃鐵路貨運能力,積極推動邢鋼北部大型物流園區建設。1 依托10619、國道與340國道打造專業商貿物流中心。2 依托威梨、葡萄、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果蔬冷鏈物流基地等。3邯黃鐵路340國道物流園區示意圖冷鏈物流基地示意圖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商貿物流中心北部物流園區3增強設施支撐力,建設幸福威縣28 擴建現狀南水北調水廠,充分利用南水北調等外調水資源,推進城鄉用水全面替代工程。1、深入實施城鄉用水替代工程 220kV變電站:新建2座(高公莊、威縣南變電站),改建賀營變電站,擴建威縣東變電站。110KV變電站:新建5座(候貫、趙村、第什營、沙河辛、固獻變電站),增容8座(現莊、章臺、常屯、洺水、皇神廟、徐村、方營、祝家變電站)。2、建設20、全時智能電網 擴建現狀天然氣門站,推進梨園屯南梁莊村巨鹿閻疃鎮閻疃村等各鄉鎮、農村地區燃氣管道建設。3、完善天然氣輸配設施 支持現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生物質發電項目發展,服務南宮、清河、臨西、廣宗等周邊縣市,實現垃圾再利用,零排放,帶動區域綠色發展。4、推動環衛設施共建共享 推進5G威縣建設,擴大基站規模,建設“萬物互聯”工程。5、布局新一代信息網絡設施推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縣域市政設施規劃圖威縣垃圾焚燒發電廠效果圖5G建設示意圖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3增強設施支撐力,建設幸福威縣29提升城市安全韌性,建設智慧城市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原則,統籌消防、自然災21、害防控和人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綜合防災處置能力,筑牢全縣安全發展底線。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提升城市安全韌性圍繞“強政、興業、惠民”的總目標,以集約化、一體化、共享化、協同化為方向,實施威縣智慧城市提升工程;加強城市感知信息覆蓋和共享共用,推動萬物感知和萬物互聯工程。建設智慧城市 完善抗震減災設施 完善防洪排澇設施 完善城鄉消防設施 完善人防保障設施智慧消防智慧交通智慧市政信息智慧智慧城市示意圖數字城市管理平臺示意圖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4推動鄉村振興,建設美好威縣推進改造提升,激活產業、優化環境、增添活力集聚提升類考慮工業化、城鎮化和村莊自身發展需要,有序推22、進城鎮化城郊融合類統籌安排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土地綜合整治等各項建設保留改善類統籌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保持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特色保護類循序推進村莊搬遷撤并,統籌解決村民生計、生態保護等問題搬遷撤并類文化振興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建設鄰里守望、誠信重禮、勤儉節約的文明鄉村。人才振興加強電商人才培育,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培養鄉村手工業者、傳統藝人,傳承發展傳統技藝。生態振興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加強天然林保護修復。產業振興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23、業。組織振興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30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5彰顯自然和人文資源,建設魅力威縣31建設“華北希望田野、魅力多彩威縣”構建“一網、一心、兩帶、五板塊”全域旅游休閑體系,打造邢東知名的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一網濱河生態發展游憩網一心游客集散服務中心兩帶西沙河旅游發展帶老沙河旅游發展帶五板塊多彩梨想板塊田園牧歌教育基地板塊黃河鯀堤板塊醉美葡鄉板塊休閑農業觀光板塊威縣梨花節梨花景色旅游集散服務中心 示意圖威縣老沙河景色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中心24、城區布局中心城區布局Central urban layout優化空間布局1落實國家要求、遵循城市發展規律,中心城區按照適度擴張、重構為主的發展模式,東部不突破大廣高速公路,南部不突破邢臨高速公路,重點向北、向東發展,做強提質中心城區。城市空間發展方向威縣中心城區土地使用現狀圖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廣宗縣廣宗縣33優化空間布局1按照“兩增、三保”的策略,即增加公共綠地及開放空間,保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環城水系、金水河等生態環境,保留都市型工業的發展空間,優化用地布局,加速西部生活區與東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城融合發展,打造“一心、兩軸,兩片區”的城市空間布局結構。25、城市空間布局結構“一心”:城區中部綜合服務中心:包括商業中心、文化中心“兩軸”:公共服務軸、開放路的產城融合發展軸“兩片區”:城區西部生活片區、城區東部生產片區威縣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圖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342塑造風貌特色規劃打造“金水穿城、生態宜居”的自然風貌,“冀南新星、現代都市”的時代風貌。“一心”以威縣歷史博物館、冀南書畫城、三多廣場等景觀節點為主的文化景觀中心。“兩軸”世紀大街景觀軸開放路景觀軸“一環”環城水系景觀帶1個城市空間形態格局構建“一心、一環、兩軸、多組團”的城市空間形態格局中心城區空間形態控制圖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6、)|草案公示351個1個現代居住風貌區傳統居住風貌區休閑度假風貌區現代產業風貌區1個1個“多組團”文化教育風貌區1個2塑造風貌特色增強城市活力,打造2處城市客廳,即綜合服務客廳和城東門戶客廳。綜合服務客廳依托北部體育中心、文化場館、金水公園打造北部綜合服務客廳,加強金水河兩側綠地、威縣體育場館、方志館等景觀特色塑造,提升綜合服務客廳城市品質。城東門戶客廳依托研發中心、印月湖塑造以創研孵化、休閑功能為主的城市客廳,重點進行東風渠整治、高校區建設,改善城東門戶客廳空間品質。體育中心意向圖研發中心效果圖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36金水河景觀效果圖綜合服務客廳印月湖公園實27、景圖綜合服務客廳城東門戶客廳3提升宜居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規劃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形成“縣級-社區級”兩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1)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增進民生福祉構建縣級服務中心1處主要布局博物館、文化館、全民健身中心、規劃館等,構建綜合服務中心。構建2條公共服務軸沿開放路、世紀大街至中華大街之間,重點布局文化中心、商業中心、行政中心等縣級公共服務設施。構建社區級生活圈規劃2個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13個十分鐘社區生活圈、若干5分鐘社區生活圈,配置教育醫療、養老、健身休閑、便民商業與管理等設施。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37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體系規劃圖3提升宜居品28、質建設現代化教育設施增強職業教育,加快推進邢臺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訂單培養、對口輸送,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打造邢臺東部職業教育高地。均衡基礎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重點統籌初級中學、小學教育資源配置,推進均等化建設。普惠學前教育,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學前服務體系。建設醫教結合的特殊教育,發揮威縣特殊教育學校作用,按照學段銜接、醫教結合的方式,培養殘疾兒童少年學習自理、生活技能,獲得自我發展能力。高標準建設醫療衛生設施重點提升威縣人民醫院為市級醫療機構,打造邢臺市東部醫療副中心,為威縣、清河、廣宗、南宮、臨西等周邊縣市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新建、擴建各縣級綜合醫院及29、專科醫院,標準化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1)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增進民生福祉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383提升宜居品質建立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鞏固提升縣文化館、圖書館國家一級館建設成果,于城區北部重點建設威縣方志館、青少年宮、工人文化宮、老年大學等縣級文化設施。加快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數字化建設,推進城鄉居民文化設施建設均等化。(1)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增進民生福祉縣級文化設施社區級文化設施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方志館示意圖青少年宮示意圖社區文化服務中心示意圖3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示意圖1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示意圖230、393提升宜居品質構建完善的全民健身設施 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設施,實現“五個一”公共體育設施全覆蓋。建設威縣體育館、游泳館和公共體育場 結合環城水系、老沙河等各類綠道綠廊建設各類活動場地、慢行步道、騎行道等體育設施,為梅花拳、十字八方拳等本地非遺體育運動提供場地。(1)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增進民生福祉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活動場地示意圖籃球場示意圖環城水系健身步道示意圖規劃體育場示意圖規劃游泳館示意圖體育公園示意圖403提升宜居品質打造“一網、一軸、多點”的藍綠網絡:“一網”為結合東風渠、金水河等打造的環城水系濱水景觀網“一軸”為慢行城市綠軸,結合北海公園、人31、民公園及金水河沿線綠帶建設的慢行城市綠軸“多點”為綜合公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街頭游園等點狀綠化空間。(2)構建網絡化的藍綠空間以“3公里見水和林、500米見公園、300米見綠地”為目標,建設綜合公園、社區公園,織補街頭口袋公園。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社區公園示意圖口袋公園示意圖威縣人民公園41中心城區綠地系統和開敞空間規劃圖3提升宜居品質依托藍綠網絡建設2條通風廊道包括東風渠通風廊道和世紀大街通風廊道,分別控制寬度不低于150米和80米。(3)打造有效通風廊道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42威縣中心城區通風廊道規劃圖世紀大街通風廊道32、示意圖東風渠通風廊道示意圖4完善交通系統(1)構建多層高效的城市路網系統中心城區道路系統規劃圖西部生活區按照“窄馬路、密路網”的要求,加快打通棉紡路、信德路、燕山路等“斷頭路”,打通城市大動脈;依托城市更新項目,加密生活區支路網,暢通城市微循環。2035年,中心城區構建“七橫七縱”的干路網框架。道路網密度不低于9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面積不低于15平方米,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不低于15%。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434完善交通系統(2)構建城市綠色慢行交通體系規劃沿環城水系、特色街區、景觀軸線等打造獨立綠道與步道,與道路兩側步行與自33、行車道一體,構建綠道網低碳慢行系統,引導居民采用“公交+步行”、“自行車”的綠色出行模式。(3)完善靜態交通設施布局實行差異化的停車設施供給模式以配建停車場為主,路內停車為輔,公共停車場為補充。至2035年中心城區停車位供給總量控制在機動車保有量的1.1倍,公共停車場應預留充電設施建設條件,具備充電條件的停車位數量不低于總數的10%,保障新能源車輛出行。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配建地下停車場示意圖路內停車場示意圖綠道與步道示意圖公交車道與自行車道示意圖445實施城市更新劃定兩類更新分區優先拆除重建區:主要包括城區西南部生活片區、邢鋼周邊。城區西南部老舊村莊鼓勵拆除34、重建;邢鋼安全防護距離范圍內的村莊拆除搬遷;晨光大街(北一環以南)西側、開放路南側部分散的小型工業企業根據產業門類和經營情況,按照“關、停、并、轉”的原則,逐步搬遷改造、升級轉型,向工業園區集聚,騰退工業用地。綜合整治區:位于東部產業片區,主要通過綜合整治提高居住品質,為產業提供居住和配套服務功能。實施城鎮更新行動,加大老舊小區、老舊管網、城中村改造和社區建設力度。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45四季春片區更新范七里片區更新北海十六號片區更新規劃實施保障規劃實施保障Planning implementation guarantee規劃傳導構建“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35、系1建立縣、鄉鎮、村三級,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三類規劃構成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從戰略指引到落地實施對空間開發保護實現全覆蓋規劃管控。通過傳導,實現對鄉鎮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的管控和約束,指引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編制。詳細規劃(城 鎮開發邊界外 為村莊規劃)鎮/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村莊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專項規劃村莊鄉鎮縣鄉鎮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傳導體系專項規劃鄉鎮規劃詳細規劃明確專項規劃清單和有關要求、深化細化的方向和重點。明確中心城區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分方案,在重要控制指標、功能布局、要素配置、空間形態等方面提出指導約束要求。提36、出國土空間主體功能、鄉鎮職能、發展策略、發展規模、底線管控、空間布局、基礎設施等要求。“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國土空間規劃傳導體系47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實施保障2空間數據管理國土空間一張圖數據庫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云服務管理云資源管理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應用國土空間規劃分析評價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審查與管理國土空間規劃指標模型管理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國土空間規劃運維管理系統基礎分析評價空間規劃編制空間規劃審查規劃實施長期監測及時預警實施評估識別風險、問題發現規劃傳導與管控底線管控實施評估分層級明確不同階段的內容和管控要求實現國土空間規劃的實施評估和預警,滿足國家對省、省對市縣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考核1、建立規劃體檢評估制度2、完善政策保障工具3、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信息平臺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城市定期綜合評估制度。強化規劃實施組織領導,完善技術標準,強化協同審批和監管。建立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形成威縣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48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