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桓臺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5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2105
2023-08-16
51頁
17.08MB
1、桓臺縣人民政府桓臺縣人民政府20232023年年1 1月月桓臺縣位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交界地帶、淄博市區北部,是山東省著名的“魯中糧倉”、“工業強縣”、“北國江南”和“文獻之邦”。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山東省工作部署,我縣依據相關政策、規范要求,編制桓臺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對桓臺行政區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具體安排,是縣域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是編制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的依據。前言PREFACE01 規劃總則02 國土空間戰略目標指標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4 推進2、農業空間高效富美05 保育生態空間永續利用06 優化建設空間強核提質07 實施魅力空間特色塑造08 促進保障空間安全韌性09 做優做強高品質中心城區10 落實近期實施重點與規劃引導11 規劃實施保障目錄CONTENTS1.1規劃定位1.2指導思想1.3規劃原則1.4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總則GENERAL PROVISIONS01本規劃是桓臺縣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一定時期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本規劃是對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落實,是桓臺縣制定空間發展政策、開展各級各類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實施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修復、開展國土空間動態監測預警和監督管理的基3、本依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以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目標,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切實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根本方針,統籌全域各類自然資源,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利用保護格局,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實現城鄉高質量發展,為促進桓臺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國土空間保障。1.1 規劃定位1.2 指導思想生態優先底線管控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全域統籌城鄉融合尊重規律因地制宜多方參與科學決策1.34、 規劃原則縣域:桓臺全部行政轄區,面積為509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包括縣城、果里鎮東部、唐山鎮東南部,面積為75.26平方公里。1.4 規劃范圍與期限6規劃范圍規劃期限本輪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國土空間戰略目標指標ATRATEGIC OBJECTIVES AND INDICATORS OF LAND AND SPACE022.1縣域總體功能定位2.2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戰略2.3目標愿景2.4重要指標魯中生態宜居田園城國家新材料產研基地以氟硅新材料為著力點,打造新材料創新產業集群;引導石油煉化、精細化工、冶金機械和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不斷升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5、,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生態治理與修復,打造生態環境優良、人居環境和諧、富有特色魅力的田園城市。借助先進制造業創新示范區,主動對接淄博市中心城區,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增強城市競爭力、吸引力和輻射力。2.1 縣域總體功能定位淄博北部城市次中心戰略二:主動協同,區域發展謀求合作強化張桓一體發展軸;彰顯小清河清水廊道;對接科創大走廊輻射,積極融入濟淄一體化發展。戰略三:創新驅動,集群集聚綠色升級打造以新材料、新能源為核心,以建筑與農業為特色,以服務業為保障的產業體系。戰略四:生態引領,空間格局藍綠交織構建城鄉綠道網絡,匠造綠環水廊;增加社區公園、口袋公園,實現綠道公園連通。戰略五:強核提6、質,完善服務統籌發展構建便捷快速交通網,構建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加強災害防控,構筑韌性包容的設施網絡。戰略六:人文傳承,塑造魅力共襄盛舉活化本地文化遺產,激活用好齊魯文化品牌傳承,凝練挖掘漁洋文化精髓,傳承謳歌工礦刻苦精神。2.2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戰略戰略一:安全優先,確保實現國家使命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確保糧食安全;強化城市應急響應能力;堅持經濟安全底線和社會發展底線。建成省會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成公園城市區域樣板。實現城鄉等值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現代化,打造齊魯城鄉統籌發展典范。2.3 目標愿景2035年創建可持續利用的空間拓展新方式,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7、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建設“開放、創新、幸福、綠色的魯中生態名城”。2050年耕地保有量:39.42萬畝生態保護紅線:14.14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36.21萬畝城鎮開發邊界:95.98平方公里2.4 重要指標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LA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PATTERN033.1完善區域國土空間協調格局3.2構建全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嚴守全域國土空間控制底線西部桓周科創產業帶東部桓張-桓淄發展軸3.1 完善國土空間協調格局特色農旅協作區科研創新協作區產業融合協作區三 區兩 廊一 軸一 帶北部小清河清水廊道8、南部紅蓮湖生態廊道打造三大產業協作區域,強化兩大一體化發展軸,構筑兩大區域清水廊道強 化“一 核”培 育“三 極”保 護“兩 區”優 化“兩 網”務保障能力;構建特色水景觀體系3.2 構建全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發展“一核三極”,構筑“兩區兩網”索鎮、唐山和果里三鎮,作為桓臺重要發展引擎重點培育馬橋、起鳳、新城三個外圍增長極打造馬踏湖、新城水庫兩個生態保護區完善大交通網、構建特色水生態網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約束量質并重優化永久基本農田,確保到2035年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上級下達任務要求,推動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連片成片。推進城鎮開發邊界管理按照穩定生態保護紅線、保質保量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以及適度集約9、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的要求,堅持三條控制線不交叉不重疊不沖突的原則,科學統籌劃定。明確永久基本農田紅線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下達的生態保護紅線規模、布局以及管控要求,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3.3 嚴守全域國土空間控制底線4.1優化農業空間布局4.2穩步推進鄉村振興4.3大力實施土地綜合整治4.4”三位一體”耕地保護推進農業空間高效富美PROMOTING AGRICULTURAL SPACE TO BE EFFICIENT AND BEAUTIFUL04構建”一區、三片、多園”格局一 區傳統高效糧食生產區重點以種植小麥及玉米為主,融入智慧元素,提高糧食產區單位效益10、;三 片三大特色農業蔬果種植區多園多個特色農業園區以細毛山藥、四色韭黃、實稈芹菜、白蓮藕等特色果蔬為發展重點,形成以荊家鎮、起鳳鎮和新城鎮為核心的三片特色農業蔬果種植區;主要以泓基農業、潤邦、灃億農場、百萃源、金五果農業、阡陌等農業園區為發展節點,促進縣域一二三產聯動發展。4.1 優化農業空間布局4.2 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城郊融合類村莊(社區)24個集聚提升類村莊(社區)101個特色保護類村莊2個搬遷撤并類村莊40個其他類村莊50個選取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村莊,進行村莊合并,建設集中居住區,逐步納入城鎮范圍進行管理。對此類村莊進行改造提升,形成具有一定人口規模、設施完善、人居環境良好的農村新型社11、區。對于具有文化保護、濕地景觀、都市農業等突出特征的村莊,進行嚴格保護,有序引導村莊特色發展。對規模小、條件差的村莊,嚴控其繼續擴張,逐步引導村民轉移到農村新型社區或新農村集中居住。指上述四種以外的村莊,新農村仍然保留行政村建制,補齊公共服務建設,以后逐步向居民社區過渡。4.3 大力實施土地綜合整治7個區內以農用地整理、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復墾為主,旨在優化農業農村發展格局、促進鄉村振興。9個城鎮用地品質提升區區內以城鎮低效用地改造提升為主,鼓勵存量建設用地“二次開發”,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旨在提升城市建設品質。10個生態功能保育修復區區內主要以維護生態要素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通過生態12、修復、環境整治,提高生態功能穩定性。4.4”三位一體”耕地保護以“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全面落實耕地保護任務、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優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質量 結合農業“兩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統籌優化耕地布局。積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切實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5.1構筑生態保育格局5.2嚴格保育自然保護地5.3保護自然資源5.4全面推進全域生態修復保育生態空間永續利用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ECOLOGICAL SPA13、CE05構建“一心、兩源、多脈”生態安全格局5.1 構筑生態保育格局一 心即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積極開展濕地修復,守護“淄北之腎”功能;兩源新城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與紅蓮湖公園,加強水源地保護,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品質;多脈包括小清河、孝婦河、杏花河、東豬龍河、烏河等河流,加強防護林建設,形成有機生態網絡。5.2 嚴格保育自然保護地優化現有自然保護地范圍,整合原馬踏湖省級地質公園及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為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為1126.58公頃,全部為一般控制區。修復河湖水系治理土壤環境提升森林質量加強礦山修復5.3 保護自然資源5.4 全面推進全域生態修復水資源森林資源河湖濕地礦產資源嚴格控制用水總14、量,優化水資源配置結構,加強節約用水,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嚴格林地用途管制,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和保護,提高森林覆蓋率,持續鞏固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嚴格控制開采總量,推進綠色礦山、智慧礦山建設。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提升水功能區水環境質量。嚴格濕地用途管制,構建健康穩定的濕地生態系統。優化建設空間強核提質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SPACE,STRENGTHEN THE CO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066.1優化城鄉居民點空間結構6.2分類管控生產生活空間6.3完善構建現代產業體系6.4打造三級城鄉生活圈體系1個中心城區:包括索鎮街道、少海15、街道、唐山鎮、果里鎮;3個重點鎮:包括馬橋組團、起鳳組團、新城組團;2個一般鎮:包括田莊、荊家;15個農村新型社區和中心村:包括陳莊社區、邢家社區、耿橋村等;若干基層村:包括散布在縣域范圍內的眾多鄉村居民點。6.1 優化城鄉居民點空間結構形成“中心城區-重點鎮-一般鎮-農村新型社區和中心村-基層村”的五級城鎮村等級體系6.2 分類管控生產生活空間構架“一核、一副、多點共軛”的空間布局,打造桓臺產業發展“聯合艦隊”打造國家級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和氫能研發生產利用中心。一 核中心城區起鳳鎮:著力升級旅游休閑產業;新城鎮:積極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田莊鎮:發展特色“田園住區”;荊家鎮:發展物流和現代農業。16、起鳳鎮、新城鎮、田莊鎮、荊家鎮共 軛多 點發展新能源產業和新型造紙產業。依托小清河,發展物流產業。一 副馬橋鎮6.3 完善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新材料、新能源”雙新產業集群快速發展“建筑業、特色農業”雙特優勢產業增長路徑“生產服務與生活服務”雙生服務體系加速成型引導“石化、造紙”雙大傳統產業提質增效6.4 打造三級城鄉生活圈體系縣級(1小時生活圈):共1個。中心位于少海街道,服務全縣居民。提供大型醫院、創業孵化中心、影劇院、商業中心等高等級設施和服務。組團級(20分鐘生活圈):共9個。中心位于各鎮街駐地,主要服務本鎮街居民。提供就業服務中心、為農服務中心、綜合為老中心、小學、初中、組團商業中心17、等服務。社區級(10分鐘生活圈):包括城鎮型社區生活圈和鄉村生活區兩種。主要提供衣食住行、文教體衛等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活動空間,滿足鄉村居民就近生活生產相關服務需求。形成縣級組團級社區級三級、城鎮型和鄉村型兩類社區生活圈體系7.1保護活化本地文化遺產7.2打造藍綠魅力公共空間7.3塑造城鄉特色風貌體系實施魅力空間特色塑造ATRATEGIC OBJECTIVES AND INDICATORS OF LAND AND SPACE07將以四世宮保牌坊為中心形成的不對稱十字街區、忠勤祠及周邊區域劃定為歷史文化街區。改造街區周邊現狀建筑,嚴格控制新建建筑的體量、色彩和形式。重點保護城南村、城東村、新立村18、城西村、城北村、東花園村等6個省級傳統村落。7.1 保護活化本地文化遺產加強對78項省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保存工作。重點保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9處,以及歷史建筑若干處。7.2 打造藍綠魅力公共空間規劃形成“五橫四縱”郊野綠道五 橫小清河濱水綠道、南干渠濱水綠道、城區-新城綠道、紅蓮湖-大寨溝濱水綠道、果里鎮-新城鎮綠道;四 縱老克黃線綠道、唐華路綠道、柳泉北路綠道、宮荊路綠道。六 橫中心大街、桓臺大道、壽濟路、遼河路、黃河路、果里大道;六 縱槐蔭路、唐華路、一中西路及南延、柳泉北路、東岳路、烏河西路。形成“六19、橫六縱”城市綠道7.3 塑造城鄉特色風貌體系打造六大特色風貌區現代產業風貌區小清河航運風貌區葦田濕地風貌區時尚都市風貌區古鎮游憩風貌區廣袤田園風貌區8.1提升交通通達能力8.2提升市政基礎保障8.3建設安全韌性城市促進保障空間安全韌性PROMOTE THE SECURITY ANG RESILIENCE OF SPACE08建設沾沂高速、濱臨快速鐵路通道;增加濱萊高速出入口、建設高速聯絡線。借力濟青拓展南北8.1 提高交通通達能力打造水運物流樞紐實施小清河復航工程,打造淄博水運物流樞紐。規劃荊家、馬橋兩個作業區,一個馬踏湖客運碼頭。優化縣域公路體系融入區域公路網絡,強化周邊區域聯系,張店方向920、條主要通道,鄒平方向6條主要通道,臨淄方向4條主要通道,高青方向4條主要通道,周村方向3條主要通道,博興方向2條主要通道。8.2 提升市政基礎保障排水堅持集中和分散相結合、截污和治污相協調,完善污水、污泥處理,提升再生水品質擴大應用;完善雨水排放,強化治理積水點、易澇區。給水全面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率,完善區域性水資源調配工程,推動重大區域調水工程建設,構建靈活彈性高質量供水網絡。電力按照“保安全、促發展”的原則適度超前規劃,完善縣域電力設施建設,加快鄉鎮電網、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保障城鄉發展需求。通訊按照“三網融合、設施共建”理念,統籌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包括5G)、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建21、設。燃氣推進居民生活“鎮鎮通管輸天然氣”,鼓勵工業“煤改天然氣”和“油改天然氣”,改善全縣能源結構。環衛按照垃圾處理“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產業化”要求,推行垃圾分類,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加強醫療、危險固廢物源頭控制。供熱綜合利用多種清潔能源供熱技術,打造智慧能源網,建設以清潔能源供熱為主的新型城市供熱體系8.3 建設安全韌性城市提高防洪排澇能力嚴守防洪、排澇標準,建立“源頭控制、中途蓄滯、末端排放”的全過程雨水管理。提升抗震減災能力提升城市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能力,高標準構建應急避難場所分級體系及避震疏散通道。提升消防救援能力優化消防安全環境,實現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全域覆蓋要。加強重大危險22、源防控對重大危險源所涉及的企業、存儲空間進行合理布局,對城市公共安全進行規劃引導。完善人防工程設施建設人防建設與城市建設緊密結合,實現戰備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高,平戰功能健全的目標。優化公共醫療服務體系構建完善公共衛生應急指揮、監測預警、疾病預防控制、應急醫療救治等體系。做優做強高品質中心城區MAKE HIGH-QUALITY CENTRAL CITY BETTER AND STRONGER099.5完善公園綠地開敞空間9.6管控城市風貌通風廊道9.7城市設計9.1空間結構9.2社區生活圈9.3地下空間9.4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系統構建“三心一軸、三帶六區”空間結構城市綜合服務主中心、老城副中心、23、新城副中心三 心柳泉北路服務功能軸一 軸東豬龍河、烏河-澇淄河、紅蓮湖-大寨溝三 帶東岳經濟開發區、唐山片區、老城片區、鴻嘉片區、果里東片區和桓臺經濟開發區六 區9.1 空間結構中心城區共劃定19個15分鐘居住社區生活圈9.2 社區生活圈突出功能復合和職住平衡,集中配置社區服務功能;以500米步行范圍為基準,配置日常基本保障性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活動場所。十五分鐘生活圈體育場幼兒園醫院派出所養老院商場菜市場便利店小學中學健身廣場開敞空間9.3 地下空間構建“三片、多點”地下空間布局三 片分別為城市綜合服務主中心、老城副中心和新城副中心。多 點包括張北路與桓臺大街交叉口處、少海公園東部商業區、一中24、西路和建設西路交叉口處等多個城市主要地下空間節點。9.4 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系統疏通城市道路系統規劃西五路北延線、魯山大道兩條快速路;“十一橫七縱”干線系統;“窄馬路、密路網”的支路網絡。提升公共交通品質淄博輕軌1號線設站4處。設置2處公交停車場,2處保養場。規劃客運樞紐4處。規劃公共停車場53處。改善城市慢行系統城市各等級道路應設置人行道和自行車道,促進綠色低碳出行。9.5 完善公園綠地開敞空間形成“兩軸四帶、多園多點”城市綠地系統兩 軸依托柳泉北路和張北路形成的2條城市主干路綠化軸。四 帶結合東豬龍河、大寨溝(紅蓮湖)、烏河、澇淄河設置4條濱河綠帶。由公園、廣場形成的綠色開敞空間,是城市綠化25、網絡的重要節點。多 點多 園9.6 管控城市風貌通風廊道規劃形成“四軸三廊,六片三心多點”的整體城市風貌四 軸柳泉北路現代都市景觀軸,中心大街城市文脈延續景觀軸;果里大道活力休閑景觀軸,黃河大道現代園區景觀軸。三 廊指依托紅蓮湖和烏河-澇淄河、東豬龍河形成的三條濱水生態景觀廊道。六 片烏河濱河景觀風貌區、時尚都市風貌區,紅蓮湖濱河景觀風貌區、科教創新風貌區、現代產業風貌區、生態宜居風貌區。三 心城市行政文化景觀中心和老城商業景觀中心,新城商務休閑景觀中心。多 點指標志性建筑、公園、廣場和郊野公園等多個景觀節點。一級通風廊道:烏河-澇淄河、東豬龍河、紅蓮湖。二級通風廊道:柳泉北路北段、柳泉北路南26、段、淄東鐵路老城段、中心大街西段、漁洋街東段、建設街東段、開發區中路西段、果里大道西段、黃河大道東段。9.6 管控城市風貌通風廊道構建三條一級通風廊道及九條二級通風廊道構建城市通風廊道一級通風廊道二級通風廊道9.7 城市設計城鄉品質提升和特色塑造塑造城鄉風貌特色整體城市風貌特色定位:齊韻水鄉,時尚都市水系公園廣場重要節點運用城市設計,加強高度分區控制城市公園及廣場水系視線通廊沿道路高度控制及節點高度控制落實近期實施重點與規劃引導IMPLEMENT RECENT IMPLEMENTATION PRIORITIES AND PLANNING GUIDANCE1010.1明確近期規劃安排10.2下位27、規劃調控指引10.3落實規劃實施單元10.1 明確近期規劃安排明確近期城鄉建設重點 搞好鴻嘉星城、東岳研發中心、商務大廈等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打造柳泉北路金融服務中心,建設紅蓮湖南側城市綜合體。建設投資紅蓮湖公園三期綠化工程,實施澇淄河、烏河、東豬龍河、馬踏湖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縣地下水漏斗區治理工程、小清河復航工程。對果里鎮侯莊、三龍、吳磨等進行舊村改造。交通:淄博至東營城際鐵路;魯山大道快速路、G308文石線淄博濰坊界至桓臺縣、桓臺新城至桓臺鄒平界段改建、G205桓臺索鎮互通立交、北京路北延工程、桓臺北連接線項目、金晶大道改造工程等。水利: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二期工程桓臺段;澇淄河綜合整治工程、28、桓臺縣第一水源地、第二水源地保護區、馬家排溝治理工程等。能源: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項目;淄博市全域高壓燃氣官網工程(一期),電力規劃的變電站項目。市政:水廠建設項目、學校建設、墓地預留以及醫院等建設項目。安排近期基礎設施項目10.1 明確近期規劃安排10.2 下位規劃調控指引相關專項規劃綜合交通歷史文化電力能源生態修復人口和城鎮化耕地保護淄博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桓臺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重要控制指標、功能布局、要素配置、空間形態等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傳導落實傳導落實傳導落實指導約束指導落實分類劃定42個實施單元,確保各類項目順利實施10.3 落實規劃實施單元嚴格落實29、城鎮開發邊界內的國土開發強度管控、確保土地高效合理利用。11個城鎮單元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要求,構建生態安全格局。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2個生態單元加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鼓勵農業特色化、產業化經營。20個農業單元規劃實施保障PLAN IMPLEMENTATION SAFEGURD1111.1夯實規劃實施基礎11.2完善配套政策供給11.3健全實施監督機制11.4提升規劃信息化水平11.1 夯實規劃實施基礎11.3 健全實施監督機制11.4 提升規劃信息化水平統合金融財稅政策完善資源管理政策健全生態環境政策細化產業投資政策搭建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平臺建立以“一張圖”為基礎的國土空間大數據體系助推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全環節的信息化運作明晰部門權責和協同機制完善空間規劃編制體系完善市場配置資源機制11.2 完善配套政策供給完善共建共享的公眾參與制度建立規劃實施“動態監測-定期評估-及時預警-實時維護”的長效機制創新績效考核、規劃督查與行政問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