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3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2243
2023-08-16
35頁
10.70MB
1、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前言國土空間規劃是對一定區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在空間和時間上作出的安排,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按照國家、河北省統一要求,我縣組織開展了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規劃圍繞“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區域協同發展戰略,順應新時代國土空間治理要求,統籌構建柏鄉縣全域美麗、高質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目前,規劃已形成規劃草案,為了讓公眾充分了解規劃草案內容,以便規劃編制過程中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凝聚公眾智慧,現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柏鄉縣國土空間總2、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一、規劃概述二、規劃目標&策略三、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四、營造秀美生態空間五、培育高效農業空間六、塑造高質城鎮空間七、打造多元支撐體系八、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0101規劃概述規劃指導思想規劃范圍與期限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戰略部署,落實河北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國士空間規劃的工作要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相關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圍繞滿足人民日益增3、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順應新時代國土空間治理要求,構建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柏鄉縣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域全面融入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統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鄉村振興樣板區、四新縣城先行區”建設,著力打造“智能制造強縣、功能農業強縣、文旅康養強縣、現代物流強縣和數字柏鄉、法治柏鄉、美麗柏鄉”實踐場景,全力叫響“小縣大作為、小縣大發展”,著力推動縣域綜合實力實現新提升,奮力譜寫新時代柏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1.1規劃指導思想0101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 規劃范圍:柏鄉縣全域,約260.93平方公里4、 規劃期限: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景展望至 2050年。1.2規劃范圍與期限0101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0202目標策略總體定位發展目標規劃戰略著重體現柏鄉的地理區位、人文魅力、特色文化,提升可識別性。n 形象定位n 功能定位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鄉村振興樣板區四新縣城先行區立足“包裝新材料”與“高端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重點發展“糧食物流倉儲”“食品工業”等支柱產業;培育“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全面謀劃柏鄉“強鏈、補鏈、延鏈”產業發展路徑。加快培育特色農業項目,叫響“硒望柏鄉”區域品牌,培育富5、硒強筋小麥、珍稀菌種、富硒甘薯等富硒功能產品,實現特色鄉村農業、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劉秀登基之地、神花牡丹之鄉”文化名片,推動漢牡丹園提升4A級景區,精心打造梅園、竹園等一批特色鄉村景觀;推進硒谷小鎮、老年養護院等建設,構建“旅游+生態+康養”新模式。堅持小縣大城,加快推進“四新縣城”建設;扎實開展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三城同創”;立足柏鄉“邢臺對接省會都市圈門戶城市”規劃目標,全力推進縣城建設提質升級專項行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進全域網絡基站建設,加快建設新型數字化城市。2.1總體定位0202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6、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n 規劃愿景“數字柏鄉”“法治柏鄉”“智能制造強縣”“現代物流強縣”“功能農業強縣”“文旅康養強縣”“美麗柏鄉”柏鄉縣:小縣大作為,小縣大發展進一步彰顯柏鄉文化底蘊、夯實綠色產業基礎,全面轉型縣域高質量發展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打造具有一定區域影響力的特色文化名城與數智化產業基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縣2025年2035年2050年2.2發展目標0202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主動參與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分工,柏鄉縣力求高標準融入京津冀一體化主動參與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分工,柏鄉縣力求高標準融入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建設京津冀世界城市群特色節點7、城市。發展,建設京津冀世界城市群特色節點城市。統籌三條控制線布局,優化資源要素利用,建立統籌三條控制線布局,優化資源要素利用,建立“留白留白”機制,節約集機制,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統籌繪制全縣國土空間發展的約利用土地資源,統籌繪制全縣國土空間發展的“一張藍圖一張藍圖”。對接京津冀生態體系;構建區域聯動生態安全格局;提升空間治理現代對接京津冀生態體系;構建區域聯動生態安全格局;提升空間治理現代化水平?;?。構筑構筑“農業現代化、工業協同化、服務業特色化農業現代化、工業協同化、服務業特色化”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的現代產業體系;實行比較優勢戰略、非均衡戰略、規模經濟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行比較優勢8、戰略、非均衡戰略、規模經濟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城鎮化;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塑造特色城市風貌,延續城市歷史文推動城鎮化;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塑造特色城市風貌,延續城市歷史文脈。脈。戰略一 區域協同戰略 戰略二 全域統籌戰略戰略三 空間重構戰略戰略四 產業重塑戰略戰略五 文化振興戰略2.3規劃戰略0202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0303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區域協調總體格局重要控制線劃定柏鄉北京天津濱海新區黃驊港雄安石家莊京廣(京-保-石)交通軸滄州-衡水交通軸邢臺衡水保定滄州區域協同結構示意圖深入主動融入京津冀一體化p借助交通優勢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9、,參與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分工,高標準融入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建設京津冀世界城市群特色節點城市。3.1區域協調0303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南水北調支線 空 圖例位置圖 例發展重要節點發展次要節點南水北調生態廊道午河生態廊道空間發展軸特色種植農業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軸”:沿趙辛線貫穿縣域南北向城鄉空間發展軸“一區”:圍繞縣城打造城鎮化核心發展區“多點”:中心城區外圍的多個節點,分別為固城店鎮鎮區、西汪鎮鎮區、牡丹特色小鎮、柏糧(硒谷)小鎮、王家莊鄉糧食物流園區等帶動各片區發展“雙廊”:沿午河、南水北調支線貫穿縣域生態空間保護廊道“多片”:以富硒強筋小麥、食用菌10、甘薯等農產品區為基底構建全域糧食安全保護片區國土空間結構:一軸一區多點開發,雙廊多片共同保護3.2總體格局0303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落實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總量約15942.95公頃(239144.25畝),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或占用。依據邢臺市平原縣河流生態紅線核減要求,將柏鄉縣境內約69.27公頃(1039.05畝)生態紅線全部核減,不再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全縣共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圍合范圍約2079.65公頃(31194.75畝),主要包括中心城區、經濟開發區東區、固城店鎮區、西汪鎮區等。3.3重要控制線劃定0303柏鄉11、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0404營造秀美生態空間總體格局生態修復工程“雙廊”:午河與南水北調支線。依托午河河流及南水北調支線沿線生態用地,形成重要生態走廊?!耙缓恕保褐行某菂^生態建設核。主要進行城區的生態修復與治理工作,并且加強城市綠化景觀品質的營造。雙南水北調支線圖例位置圖 例生態系統保護規劃圖4.1總體格局0404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按照山水林田湖“整 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原則,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推進自然生態系統修復。重點開展林地生態修復、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水生態保護修復等修復工程,提升柏鄉縣生態12、系統質量。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首要目標,統籌推進水資源利用、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優化并完善午河流域治理模式,消除或減輕水體污染,使水生態系統轉入良性循環,達到經濟和生態同步發展。國土空間礦山生態修復規劃是指導礦山修復建設工程、土地整治及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遵循“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基本原則,按照“保證安全、恢復生態、兼顧景觀”的先后次序開展生態修復工作。通過控制經濟林種植面積及開展植被恢復等工作,增加碳匯和生物多樣性功能,加強飲用水源地、河庫周邊綠化、支持利用工礦廢棄地、污染土地和其他不適宜耕作土地造林,提高林地數量和質量。開展污染地塊準入管理,合理規劃污染地塊用途,充分考13、慮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穩步推進土壤管控修復,對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服務用地等敏感用地、重污染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遺留及騰退地塊,嚴格落實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措施。4.2生態修復工程0404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0505培育高效農業空間總體格局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構建“一園兩帶多區”農業發展格局。一園:柏鄉縣現代農業園區(功能農業為主導)。兩帶:依托城鎮空間基礎公共服務設施打造服務農業發展的農業服務帶;聯動鄉鎮、村莊農產品企業構建全域特色農產品聯動產業帶。多區:打造“柏鄉強筋麥”優勢農產品示范區、珍稀食用菌富硒產業區、優質甘薯種植農業區和觀光休閑農業區等特色片區。14、南水北調支線圖例位置圖 例農業格局規劃圖固城店鎮龍華鎮柏鄉鎮西汪鎮王家莊鄉內步鄉5.1總體格局0505現代農業園區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結合柏鄉縣農業發展格局和鄉村振興發展布局,并綜合考慮雙評價中的農業適宜性評價結果,引導耕地向適宜耕種的鄉鎮集聚,并積極推進農村土地的綜合整治、廢棄地治理等工程。落實“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切實保護耕地資源。結合規劃底圖底數耕地規模,落實耕地保有量,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確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的細化落實,保證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升、生態有改善。積極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大力開展提質改造,確保補充耕地的15、質量等級不低于被占耕地的質量等級。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治理耕地污染,修復耕地土壤環境。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制度,以”占優補優”的原則落實耕地數量和質量。強化非農建設占用耕地的轉用管控。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引導建設項目不占或少占耕地,確需占用耕地的,應盡量占用等級較低的耕地。切實加強土地資源管理,防止浪費土地資源和亂占濫用耕地,開發建設用地禁止多占少用、占而不用。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因地制宜適度開發耕地后備資源。5.2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0505嚴守耕地紅線,落實耕地保護任務提高耕地質量,落實藏糧于地嚴控耕地轉換,落實占補平衡優化耕地布局,統籌全域發展柏鄉縣國土空間總16、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0606塑造高質城鎮空間城鎮等級體系全域風貌格局產業空間布局n“一核”(將中心城區打造為全縣的政務、文化、商業活動中心,成為全縣人口集聚中心和支撐全縣產業發展的核心)n“一區”(由中心城區、兩側經濟開發區等組成的重點發展區)n“兩軸”(南北向趙辛線城鎮發展軸和東西向產業發展軸)n“多點”(固城店鎮,龍華鎮,西汪鎮,內步鄉,王家莊鄉)構建“一核一區、兩軸多點”城鎮空間結構6.1城鎮等級體系0606經濟開發區西區經濟開發區東區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打造“兩帶、七片區”區域城鄉整體景觀風貌格局p“兩帶”為東西向貫穿柏鄉17、的午河生態景觀帶和趙辛線古御道文化景觀帶p“七片區”為漢牡丹文化風貌片區、現代農業風貌片區、休閑農業風貌片區、設施農業風貌片區、中心城區風貌片區、生態工業風貌片區,田園牧歌風貌片區。6.2景觀風貌格局0606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一心兩翼:產業綜合服務核心+經濟開發區西區、東區兩軸:橫向產業發展軸+縱向文旅商貿發展軸全域:具有特色和競爭力的大農業城區依托人口集聚優勢形成綜合服務區、西翼依托臨近高速出入口的交通優勢、東翼依托產業基礎優勢形成省級開發區“一區多園”的空間格局。依托東西向S034省道打造橫向產業發展軸依托南北向趙辛線打造縱向文旅商貿發展軸打造全域18、具有特色和競爭力的大農業。構建“一心兩翼,兩軸全域”產業發展格局6.3產業空間布局0606休閑農業主導區功能農業主導區設施農業主導區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0707打造多元支撐體系綜合交通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安全韌性建設歷史文化保護重點區域城市設計p 打造重要交通廊道p 交通場站布局n 高鐵站:規劃預留城際鐵路柏鄉站。n 預留新增交通廊道:城際鐵路東西向廊道,臨寧高速通道,新增G515,S240兩條交通線路。重點道路提升改造:對G339等線路進行改造提升。7.1綜合交通體系0707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構建“全齡19、友好、全面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p 構建“15 分鐘 10 分鐘 5分鐘”生活圈,綜合考慮步行距離、設施使用頻率、人口特征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側重地配置各類公共服務設施。7.2公共服務體系0707更便捷更人性更活力更舒適15-10-5分鐘生活圈構建示意便民市場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7.3基礎設施體系0707規劃保留并完善柏鄉縣地表水廠、柏鄉縣新建地表水廠;規劃保留西汪鎮供水站、內步鄉供水站、固城店鎮供水站,新建南陽供水站、王家莊鄉供水站。規劃至2035年,保留縣城污水處理廠、新建第二污水處理廠;保留并完善現狀固城店鎮污水處理廠、西汪鎮污水處理廠,新建龍華鎮20、污水處理廠、內步鄉污水處理廠;各村獨立或聯合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規劃至2035年,柏鄉縣共設2座220kV變電站分別為柏鄉220kv變電站、柏寧220kv變電站。110KV變電站達10座。柏鄉縣110KV網架將以220KV變電站為中心,實行分區分片就近供電。完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擴容承載網絡出口,推進城際骨干網、城域網升級改造工作,圍繞“智慧柏鄉”、“數字柏鄉”的發展目標,實現物聯網及無線網絡全覆蓋。規劃完善天然氣輸氣及儲配設施,提升天然氣安全保障供應能力,建設安全可靠的燃氣供應系統。規劃至2035年,城市燃氣氣化率達到100%,農村燃氣氣化率爭取達到100%。給水設施排水設施供電設施通信設21、施燃氣設施規劃中心城區熱源采用開發區東區生物質發電熱電聯產項目,完善“熱電氣聯調聯供機制”,發展分布式清潔能源供熱,逐步實現重點工業區域集中供熱與居住區集中供熱。供熱設施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7.3基礎設施體系0707規劃“控制存量、生態節地”原則,保留完善現狀開發區東區殯葬設施。規劃至2035年,增擴王家莊鄉及西汪鎮風力發電規模及容量。規劃按照城鄉統籌原則,合理布置縣域加油加氣站、一體化加氫站、新能源充電站等重大交通服務設施。規劃至2035年,逐步完善垃圾分類體系,縣域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率達到100%,危險廢物安全處22、置率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均達到100%,規劃預留一處建筑垃圾處理站點。環衛設施殯葬設施風能發電交通服務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7.4安全韌性建設0707規劃中心城區、經濟開發區、午河城區段按照二十年一遇防洪標準設防,午河其它段以及鄉鎮政府駐地按照十年一遇防洪標準設防,嚴格管控寧晉泊蓄滯洪區內建設,完善縣域防洪排澇設施,制定防洪排澇應急方案。規劃按照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要求,柏鄉縣抗震設防烈度為VII度,重要的公共服務場所與基礎設施以及防災設施均提高一度設防,完善應急避難場所布局及建設。規劃保留現狀建設路消防站并擴建為一級普通消防站23、,新建中興路一級普通消防站,中心城區西北及西南片區各建設一座二級普通消防站,規劃開發區東區、開發區西區(王家莊鄉糧食物流園)、固城店鎮、西汪鎮、龍華鎮各建設一座二級普通消防站,各村、社區及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建設微型消防站。規劃柏鄉縣黨政領導機關、重點企事業單位、水廠、變電站等等重要設施,作為柏鄉重點防護目標,人防工程達到乙類標準,按照不低于人均1.5平方米進行建設。規劃建立完善的縣-街道(鄉鎮)-社區(村莊)三級聯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體系,協調全縣綜合防災減災系統建設,保障公共衛生安全。規劃制定危險品生產、經營、倉儲、運輸、使用全鏈條防護體系,做好重點安全生產及消防單位的管理。防洪工程消防規劃24、抗震防災人防工程公共衛生危險品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兩個地域特色文化:強化漢文化、牡丹文化兩個地域特色文化的整體保護與發展。四個方面:全方位進行歷史人文環境的保護;縣域省級和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縣域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縣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四個方面的保護。構建“一帶(古御道文化帶)、多點”保護格局形成“兩個地域特色文化、四個方面”保護要求7.5歷史文化保護0707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午河帶狀公園中興公園漢牡丹公園以以“柏鄉縣午河治理項目柏鄉縣午河治理項目”為為依托,在城區段重點打造一處依托,在城區段重點打造一處親25、水、休閑的帶狀公園,一座親水、休閑的帶狀公園,一座展現生態文明建設的城市客廳。展現生態文明建設的城市客廳。以以“光武中興光武中興”歷史背景為特歷史背景為特色,以色,以“漢畫像石展示漢畫像石展示文化文化體驗體驗休閑游憩休閑游憩”為主題,打為主題,打造一處展現漢文化的城市客廳。造一處展現漢文化的城市客廳。以柏鄉以柏鄉漢漢牡丹文化牡丹文化為特色,應為特色,應用現代園林建筑風格融用現代園林建筑風格融入入水上水上娛樂、休閑活動為一體的綜合娛樂、休閑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休憩城市客廳。性文化休憩城市客廳。古城墻公園李勝素大劇院公共核心服務區以以“古城墻古城墻”為特色,通過營為特色,通過營造滄桑、古樸的自然26、環境,打造滄桑、古樸的自然環境,打造一個充分展現造一個充分展現柏鄉柏鄉古城墻文古城墻文化內涵和歷史風貌的城市客化內涵和歷史風貌的城市客廳。廳。以以“李勝素大劇院李勝素大劇院”為重要節為重要節點點,推進柏鄉城市綜合文化站和推進柏鄉城市綜合文化站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打造一處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打造一處文化惠民、文化樂民的城市客廳。的城市客廳。以以滿足滿足“公共服務與市民文化公共服務與市民文化休閑休閑”的雙重的雙重需求需求,將,將城市服城市服務設施務設施與與文化休閑場所文化休閑場所有機融有機融合,打造合,打造一座高標準、高規格、一座高標準、高規格、服務型、親民型服務27、型、親民型的的城市客廳城市客廳。打造各具特色的六大城市客廳7.6 重點地段城市設計0707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0808完善規劃實施機制規劃傳導機制規劃實施保障縣域層面:對省級、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要求進行細化落實和具體安排,指導和約束全縣詳細規劃與專項規劃的編制。8.1規劃傳導機制0808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柏鄉縣全域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土地綜合整治專項規劃教育設施專項規劃防洪基礎設施規劃規綜合交通專項規劃能源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控制線詳細規劃(開發邊界內)村莊規劃(開發邊界外)指引指導銜接為實現特定需求對特定空28、間開展專項規劃落實上位指標向下傳導落實地塊用途等詳細指標建立全域多級規劃傳導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接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健全規劃信息科技管控手段,對規劃確定的重要指標進行智能監控,確保落實規劃強制性指標,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逐步建立并完善貫穿規劃編制、管理、實施、監督考核及城市治理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保障市民及時有效獲取規劃信息和反饋規劃意見,逐步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成為代表市民參與規劃實施的主體。加強各鄉鎮及相關部門在編制管理、實施監督、評估維護等規劃全流程的聯動協作,建立“規劃建設管理一體化”的實施機制。加強屬地內規劃管理和監督檢查,推進屬地內規劃任務和指標的分解落實,做好規劃指導協調和執法監督。8.2規劃實施保障0808結合土地變更調查和衛星遙感監察等工作,建立國土空間規劃現狀圖成果動態更新機制。按照“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形成規劃定期評估制度。加強公眾參與,健全規劃公開制度接入統一的國土空間信息系統建立規劃體檢評估制度加強縣、鄉鎮與部門協調,實現規劃聯動柏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