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度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3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2281
2023-08-16
37頁
23.16MB
1、平 度 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草案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OF PINGDU平度市城鄉規劃中心平度市城鄉規劃中心平度市自然資源局平度市自然資源局2023.02前言PREFACE新起點,新征程!新起點,新征程!平度,地處膠東半島幾何中心,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近年來,搶抓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省中等城市試點市等政策機遇,堅持以產興城、以水潤城、以綠萌城、以文化城,攻堅克難、砥礪奮進,青煙濰城市群會客廳和青島輻射帶動半島一體化發展橋頭堡,其勢已顯、其興可待!昂首邁進新征程,平度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平度市2、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依托,一張藍圖繪到底,精心精細描繪城市未來模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平度實踐的精彩篇章。規劃聚焦會客廳、橋頭堡打造,秉持山水林田湖草共同體理念,對市域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進行管制,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約束性,是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治理的行動綱領,將形成引領平度全域協調發展、優化資源配置的空間藍圖。規劃范圍與期限PLANNING SCOPE AND DURATIONu 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平度市行政轄區范圍,市域面積3176平方公里,包括5個街道辦事處、12個鎮。u 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目錄CONTEN3、TS1.1城市性質 021.2發展目標 031.3發展戰略 04 2.1全域空間格局 062.2農業發展格局 072.3生態保護格局 092.4城鎮發展格局 122.5產業發展格局 13 4.1歷史文化保護 254.2風貌特色塑造 264.3綠地與開敞空間 294.4國土整治及生態修復 30 3.1綜合交通規劃 163.2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193.3公用設施規劃 213.4綜合防災規劃 223.5數字平度 23 5.1規劃傳導 325.1實施保障機制措施 33壹謀劃區域協同的創新發展愿景1.1城市性質1.2發展目標1.3發展戰略青島都市圈北部中心城市山東半島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國家優質農產品生產加4、工基地現代山水田園生態宜居城市1.1城市性質-02-青煙濰城市群會客廳青島輻射帶動半島一體化發展橋頭堡社會主義現代化中等強市1.2發展目標到2025年,產業高端現代、城市能級躍升、城鄉深度融合、生態優美和諧、人民生活美好的新時代現代化中等城市突破崛起,青煙濰城市群會客廳和青島輻射帶動半島一體化發展橋頭堡活力顯現,成為青島都市圈綜合性節點城市,綜合實力躋身全省縣域前列。20252035年,全面建成開放融合的青煙濰城市群會客廳和青島輻射帶動半島一體化發展橋頭堡,在青島都市圈乃至環渤海區域城市影響力進一步提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中等強市。2035-03-1.3發展策略區域協同,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格5、局產業競合聯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空間聯保共治,推動平度昌邑萊州聯動發展,加快融入青島都市圈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自然保護地為核心,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構建生態安全格局;統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城鄉融合,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進民生福祉,提高城鄉居民生活品質;推動市政設施體系建設,夯實城鄉基礎支撐。美麗國土,推進全域品質特色提升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及生態修復,推進全域品質特色提升,建設富美多彩平度。-04-貳構建活力共榮的國土空間格局2.1全域空間格局2.2農業發展格局6、2.3生態保護格局2.4城鎮發展格局2.5產業發展格局2.1全域空間格局:水綠環抱、組團鑲嵌、集約緊湊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全域形成“一屏兩帶、一心兩翼雙軸多節點”的總體開發保護格局。一屏保育:構筑以大澤山山脈為主的山體生態屏障;兩帶共治:加強膠萊河、大小沽河的聯防共治;一心引領: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引領全市發展;兩翼驅動:打造南村、新河兩個市域副中心,形成帶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雙軸集聚:沿青新高速打造城鎮發展主軸線,沿榮濰高速打造城鎮發展次軸線,推動要素資源集聚。多點協同:推動明村、店子、田莊、崔家集、云山、蓼蘭、大澤山、古峴、仁兆、舊店多鎮協同發展。-06-2.2農業發展格局:立足資源優7、勢,構筑“三區多點”的農業發展格局三區:糧食生產功能區、蔬菜種植功能區、果品生產功能區;多點:圍繞生態循環農牧產業、優質蔬菜產業、特色果品產業、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種苗科創產業、農牧機械產業,打造多個現代農業產業基地。馬家溝芹菜七河生物萬匯蝴蝶蘭崔家集西紅柿明村西瓜大澤山葡萄-07-2.2農業發展格局:嚴格落實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保障糧食安全堅決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茖W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嚴格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與補劃。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從嚴控制新增建設占用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嚴格落實耕地“進出平衡”及“8、占補平衡”,確保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對可長期穩定利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耕地后備資源、恢復屬性地類實行耕地保護“一張圖”管控。加強耕地質量保護提升,針對平原、山地丘陵以及大沽河沿岸,因地制宜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退化耕地治理,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全面提升耕地質量和農田生態保護水平。全面推行田長制,強化耕地保護屬地責任和部門責任,加強耕地保護監督,保障糧食安全。-08-2.3生態保護格局:以藍綠空間為本底,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統籌山、水、林、廊道、自然保護地等,打造“一屏兩帶、多廊多點”的生態安全格局。一屏保育:構筑以大澤山山脈為主的山體生態屏障;兩帶共治:加強膠萊河、大小沽河的聯防共治;多廊9、互通:推動澤河、白沙河、淄陽河、雙山河、龍王河、落藥河等河流生態廊道以及青新高速、榮濰高速等交通生態廊道的互聯互通;多點鑲嵌:保護尹府水庫、黃山水庫、雙山水庫、淄陽水庫、大澤山水庫、黃同水庫、云山丈嶺水源保護區、崮山水源保護區、大沽河水源保護區等多個生態節點。-09-2.3生態保護格局: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堅決落實“四水四定”原則,量水而行、節水優先。以用水總量控制倒逼用水效率的提升和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供需平衡。切實推進農業節水,扎實推進工業和城鄉生活節水,加快構建節水技術、節水產品市場準入機制。因地制宜推動水網聯通,切實提高水資源供給能力。建設南水北調東線二期膠東輸水干線10、宋莊分水閘至官路水庫段工程,實施雙廟水庫、黃山水庫、尹府水庫擴容,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再生水回用率。協同保護大沽河水源保護區,保障尹府水庫、云山、崮山等水源保護區水質安全,加強濕地資源保護,開展水生態環境治理。-10-2.3生態保護格局:保護森林資源,構建林城相彰的森林城市不斷加強大澤山風景名勝區等自然保護地管護,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加大宣傳力度,強化保護措施,嚴格檢查執法,切實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加強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建設,建設林草生態感知系統,實時掌握資源狀況及動態變化,提高科學決策和管理水平。嚴格限制林地轉為建設用地、其它農用地,嚴格落實林地用途管制要求。-11-2.411、城鎮發展格局:水綠環抱、組團鑲嵌、集約緊湊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引領: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引領全市發展;兩翼驅動:打造南村、新河兩個市域副中心,形成帶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雙軸集聚:沿青新高速打造城鎮發展主軸線,沿榮濰高速打造城鎮發展次軸線,推動要素資源集聚。多點協同:推動明村、店子、田莊、崔家集、云山、蓼蘭、大澤山、古峴、仁兆、舊店多鎮協同發展。發揮明村新市鎮對周邊地區的帶動作用。以交通干線為依托,構建“一心兩翼,雙軸多點”協調發展的城鎮開發格局。-12-2.5產業發展格局:綠色低碳、創新驅動,構建“一軸四區八園”的產業發展格局沿青新高速公路形成產業發展軸線。崔家集食品產業園、田莊綠色智造產12、業園、店子新材料產業園、明村高分子材料產業園、舊店航空產業園、白沙河包裝產業園、蓼蘭高端裝備產業園、仁兆產業園。平度經濟開發區、青島新河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基地、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北區、同和高新技術產業區四大現代產業集聚區。-13-劃定工業控制線,保障產業發展空間立足智能家電、高端化工、食品飲料、高端裝備四大主導產業,整合優化現狀產業布局,劃定工業控制線,保障產業發展空間。海灣精化青島啤酒智慧產業園征和工業園海信(山東)家電產業園2.5產業發展格局:綠色低碳、創新驅動,構建“一軸四區八園”的產業發展格局-14-叁構建韌性安全的支撐保障體系3.1綜合交通規劃3.2公共服務設施規劃3.3公用設施規13、劃3.4綜合防災規劃3.5數字平度3.1綜合交通規劃:構建“內聯外通、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一橫:濰萊高鐵;兩縱:青平萊城際鐵路、濰煙高鐵。一橫:榮濰高速;四縱:青新高速、明董高速-新濰高速-榮烏高速、沈海高速、萊青高速。一環:中心城區外圍交通環線;四橫:G308、S310、S309、X093;八縱:G206、G204、S217、S218、S219、S220、S309、X096。提高縣、鄉、村路等級標準,規劃通達農村社區中心道路等級不低于4級標準。完善市域綜合交通網絡-16-3.1綜合交通規劃:構建“內聯外通、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城市道路提高城市干道連通性,暢通城市微循環,提升道路網密度14、,構建高效便捷的道路系統。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構建以常規公交為主、出租車、網約車等為補充的多層次全覆蓋的公共交通網絡。停車設施以配建停車場為主、公共停車場為輔,統籌地上地下空間資源,并與城市交通體系相銜接,合理布局城市停車設施。構建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體系。-17-依托山林設立綠道,串聯各景區及景點,主要服務于徒步登山、休閑游憩等。依托外圍河流水系設立綠道,主要服務于濱水休閑、文化展示等。依托城市公園、城市道路設立中心城區綠道,主要服務于便捷通行、康體健身、文化展示等。依托生態田園、鄉野村落設立的綠道,主要服務于田園觀光、鄉村休閑等。營造舒適宜人的慢行系統3.1綜合交通規劃:構建“內聯15、外通、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18-3.2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建設全齡友好型城市構建“市級-副中心級-鎮級-社區級”四級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四級公共服務體系市級:1個,依托中心城區,配置市級文化、體育、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設施,建設市級公共服務中心。副中心級:2個,依托南村鎮、新河鎮,配置副中心級文化、體育、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設施,建設副中心級公共服務中心。鎮級:10個,依托其他鎮區,統籌布局滿足鄉村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要素,建設鎮級公共服務中心。社區級:打造城鎮社區、鄉村社區生活圈,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承擔日常生活服務職能。-16、19-3.2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建設全齡友好型城市劃定“15分鐘、10分鐘、5分鐘”社區生活圈,制定精細化公共服務配置標準,建設全齡友好型城市。社區生活圈15分鐘生活圈:配置社區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初中、大型多功能運動場地、衛生服務中心、養老院、商場等。10分鐘生活圈:配置小學、中型多功能運動場地、商場、菜市場或生鮮超市等。5分鐘生活圈:配置社區服務站、文化活動站、幼兒園、小型多功能運動場地、室外綜合健身場地、社區衛生服務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幼有所育: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學有所教:構建優質教育設施體系病有所醫:完善醫療衛生服務系統老有所養: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17、文有所化:打造多元文化服務體系體有所?。航ㄔO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20-3.3公用設施規劃:構建綠色智慧、韌性安全的基礎設施體系韌性安全的給排水系統大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引領平度城市發展,建設安全、宜居的海綿平度。統籌區域水資源配置,優化供水設施布局。完善城鎮雨水利用措施,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深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行農村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綠色多元的現代能源系統鼓勵優化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各類清潔能源分布式供熱。以中心城區為基礎,實現“鎮鎮通”、“村村通”多向供氣格局。高速泛在的通訊網絡推行智慧城市,加快“5G”建設,打造綠18、色、數字化、無縫移動連接的生態、智慧型城市。建設快捷、高效的郵政服務網絡,兼顧城區、鎮區、村落,滿足居民用郵需求。-21-3.4綜合防災規劃:完善城市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全面提升應急管理綜合能力完善防洪排澇系統加快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構建現代化的城市防洪減災體系。統籌實施治理河道,加固水庫,筑堤清淤等,不斷筑牢城市防洪排澇的安全屏障,提升城市防洪排澇的綜合能力。提升抗震減災能力提升城市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能力,建設布局合理的避震疏散場所體系,構筑對外應急主通道,全面提升抗震減災綜合能力。提高消防救援能力合理布局消防救援設施,提升消防救援隊伍綜合能力,完善戰訓保障體系,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全面提升消19、防救援安全保障能力。健全人防工程體系完善人防工程布局,構建體系完備、平戰結合、戰災兼備的人防工程體系。-22-3.5數字平度:全領域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治理“一網統管”,建設精細集約的城市治理模式;推動民生服務“一碼通城”,構筑全民暢享的數字社會;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構建高效能政務服務體系;推動產業經濟“一數融產”,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推動生態宜居“一智享綠”,構建生態宜居新環境。-23-肆推進全域一體的品質特色提升4.1歷史文化保護4.2風貌特色塑造4.3綠地與開敞空間4.4國土整治及生態修復4.1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歷史文化,彰顯文化特色-25-4處國家級文保單位:天柱山摩崖石刻、20、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東岳石遺址、大澤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10處省級文保單位:高家民兵聯防遺址、平度城隍廟、劉謙初故居、南姚家水閘遺址、馬臺花石橋、東閣崇德宮大殿、東閣千佛閣、沙梁文昌閣、中共羅頭村黨支部舊址、中共南海地委舊址11處青島市級文保單位 42處平度市級文保單位2項省級非遺:宗家莊木版年畫、平度草編工藝9項青島市級非遺61處平度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統村落:田莊鎮官莊北村、店子鎮上洄村大澤山墓塔林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天柱山摩崖石刻4.2風貌特色塑造沽河景觀風貌帶、膠萊河景觀風貌帶。中心城區城市景觀風貌區、現代工業新城景觀風貌區、山水生態景觀風貌區、鄉野田園景觀風貌區、產城融合景觀風21、貌區。山水風光、鄉野風情、城鎮風貌共同構成富美多彩的平度市域風貌。-26-構建“兩帶環繞、五區協調、富美多彩”的市域風貌格局中心城區城市景觀風貌區以山為背景,以水為紐帶,城市為基底,形成“三面環水、一河中流,山護城北、水綠城池”的山水城格局,打造充滿魅力和情懷的山水田園城市。工業新城景觀風貌區突出簡潔、明快、規整的建筑風格特點,展現“現代高效、綠色低碳”的工業新城形象。產城融合景觀風貌區打造集現代工業、生活居住、公共服務于一體的產城融合的現代化城市景觀風貌,注重各功能區風貌的協調、藍綠生態網絡構建。山水生態景觀風貌區展示山體、河流為背景的生態景觀,保護區域內的山體、森林、濕地和植被等自然資源,22、注重城鎮及鄉村景觀與周邊山水環境和景觀的協調。鄉野田園景觀風貌區 打造觀賞農田、名優瓜果園、苗木花卉種植等多樣化的田園景觀風貌,保護鄉村原生態。-27-4.2風貌特色塑造北部山體、秦皇河、澤河、白沙河等構成山水環抱的城市格局,強化外圍生態環境的滲透。一帶:依托現河打造集城市功能、生態休閑于一體的復合型景觀帶。兩軸:紅旗路人文景觀風貌軸;北京路城市現代文明景觀風貌軸。雙心:老城景觀風貌中心、新區景觀風貌中心。四片區:老城景觀風貌區、南部新區景觀風貌區、產城融合景觀風貌區、工業文明景觀風貌區。構建“山環水抱、水綠滲透、一帶兩軸、雙心四片區”中心城區景觀風貌格局-28-4.2風貌特色塑造環繞中心城區23、的外圍山水生態綠環。加強森林撫育,打造文武王山郊野公園、秦皇河公園、紫荊山公園、兩髻山郊野山頭公園、白沙河公園5處生態公園,改造提升現河公園、2020公園、圍山河公園等綜合性公園,配套建設多處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等。構筑“一 環、五 楔、多 點”的綠地與開敞空間系統西北部依托秦皇河伸入城區的楔形綠地;東北部依托梅花河伸入城區的楔形綠地;北部及南部沿現河、秀水河伸入城區的楔形綠地。4.3綠地與開敞空間-29-4.4國土整治及生態修復全面開展土地綜合整治,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用地整理和未利用地開發、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以及低效用地再開發等,優化農用地、建設用地的布局和結構,提高24、耕地質量,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率。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及生態修復,推進全域一體國土品質提升加快綠色礦山建設,鼓勵生產礦山加快改造升級,逐步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深入推進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實施河湖水系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維護河湖健康生命,提高河湖生物多樣性,促進河湖功能永續利用。開展森林生態系統修復,堅持人工造林與自然修復并舉,加大森林撫育力度,修復完善森林生態系統。-30-伍搭建明晰有效的空間傳導體系5.1規劃傳導5.2實施保障機制措施5.1規劃傳導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平度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交通醫療市政產業生態專項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指導約束指導落實落25、實指導傳導落實傳導落實邊界外村莊規劃傳導落實-32-5.2實施保障機制措施 建立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立完善上下貫通、聯動共享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同步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為城市體檢評估和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礎。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常態化實施監督機制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常態化實施監督機制,及時發現城市空間品質的短板和風險,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開展近期行動計劃銜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結合城市體檢評估,統籌安排近期建設。明確近期實施目標和重點任務,制訂行動計劃,建立近期建設項目庫,制定實施支撐政策。-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