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4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2283
2023-08-16
41頁
9.66MB
1、【公眾征求意見稿】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吉安市自然資源局吉州分局2023年2月前言PREFACE 2國土空間規劃是空間發展的指南、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生態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按照國家、江西省、吉安市的部署要求,吉州區組織開展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凡在規劃范圍內涉及國土空間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的各項政策、規劃的制定,以及各類規劃建設管理活動,均應符合本規劃。規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2、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以及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吉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部崛起、蘇區振興等戰略部署,把吉州區打造成為高品質綜合性的服務城區的目標定位,緊抓國家新發展階段的新理念新戰略,堅持生態優先,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順應新時代國土空間治理要求,構建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為凝聚公眾智慧,共同建設美麗家園,懇請廣大熱心市民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積極為本規劃建言獻策。3中國吉州國土國土面積424.58平方千米,國土開發強度23.73%經濟2021年GDP 278.76 億元,人均G3、DP6.87萬元。人口全國七普全區常住人口40.3萬人,城鎮化率 83.51%CONTENTS目錄401 規劃概況1.1 指導思想1.2 規劃范圍與期限02 目標愿景2.1 城市定位2.2 目標愿景2.3 階段目標2.4 發展戰略03 總體格局04 要素配置4.1 構建高效便捷的交通體系4.2 提供全民共享的公服體系4.3 構建智慧安全的基礎設施4.4 建立地方特色的保護體系4.5 構建鄉村振興的指引體系4.6 發展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05 中心城區規劃5.1 構建集約高效的城市空間結構5.2 塑造特色鮮明的景觀風貌5.3 打造集約立體的城市空間06 實施保障6.1 明確規劃傳導落實6.2 制定4、近期實施計劃3.1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3.3 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3.4 營造富饒多樣的農業空間3.5 建設城鄉融合的城鎮空間3.6 開展全域綜合整治與修復規劃概況GENERAL PROVISIONS 1.1 指導思想1.2 規劃范圍與期限6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1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順應新時代國土空間治理要求,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為5、落實國家和省市重大戰略部署提供空間保障,為實現吉州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規劃期限規劃范圍7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2規劃范圍與期限吉州區全域,規劃總面積為425平方千米。2025年2035年2050年規劃近期年規劃目標年遠景展望年包括:7個街道1個工業園4個鎮89個行政村46個社區目標愿景OVERALL GOALS2.1 城市定位2.2 目標愿景2.3 階段目標2.4 發展戰略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2.1 城市定位勇當吉安市打造江西中部脊梁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主力軍打造吉泰走廊核心區吉州區6、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2 目標愿景鉚定“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打造吉泰走廊核心區”發展定位,全力建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區、改革創新引領區、市域社會治理示范區“四區”、提升城市吸引力、服務力、帶動力。五個做示范四個勇爭先在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現代服務業、滿足人民更高需求等五個特色優勢上作示范。10工業強區、商貿強區、旅游強區、文化強區、生態吉州在科技創新、做大做強工業、生態文明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四個重點領域上勇爭先11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3 階段目標全力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打造吉泰走廊核心區,勇當7、吉安市打造江西中部脊梁、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主力軍。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產業發展質效得到新提升,城鄉融合發展開辟新境界,生態環境優勢得到新拓展,民生福祉增進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建成工業強區、商貿強區、旅游強區、文化強區,生態吉州、健康吉州、平安吉州、法治吉州建設達到新水平。全面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全方位實現高質量發展。12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4 發展戰略 主動融入吉泰走廊城鎮群建設,圍繞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和吉泰走廊貢獻度目標,堅持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加快產業、交通、基礎設施、8、公共服務一體化步伐,深化與走廊縣(區)的對接合作,共同推進區域市場一體化、公共服務資源共建共享、社會治理聯動、生態保護合作。加強與昌吉贛客專沿線地區的合作開發,共同打造高鐵經濟帶融入走廊,區域聯動 深入實施“工業強區、生態立區、商貿興區”。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區核心戰略,樹牢大抓工業導向,以工業倍增升級為核心目標,打好平臺升級、招大引強、培優育強三大攻堅戰,推動吉州工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國土綠化、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拓展“兩山”轉化通道,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優化商貿空間布局,打造“城中核心圈、城北副中心、城南市場群”三大板塊,加快產業結構9、提檔提質,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態駐底,產業賦能 推動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補齊民生領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持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更高需求上作示范。城鄉融合,品質提升總體格局GENERAL ARRANGEMANT3.1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3.3 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3.4 營造富饒多樣的農業空間3.5 建設城鄉融合的城鎮空間3.6 開展全域綜合整治與修復西部農旅發展區中部集聚發展區北部農業發展區14吉州區國土空間10、總體規劃(2021-2035年)3.1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形成“生態駐底,中心集聚、三區聯動”的區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生態駐底:以河湖、公園、山體為生態基地,保護三楔兩帶的生態空間;中部集聚:集中優質資源,提升核心凝聚力;三區聯動:中部集聚發展區,帶動北部農業發展區與西部農旅發展區;全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禾河綠楔15統籌劃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將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耕地保有量122.53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規模92.67平方公里(13.9萬畝)永久基本給農田 生態保護紅線規模8.33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 城11、鎮開發邊界規模80.22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3 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四廊道多核心牢筑“三綠楔、四廊道、多核心”的生態安全格局吉湖國家濕地公園、廬陵贛江國家濕地公園、君華省級森林公園、官溪水庫生態綠核、源源水庫生態綠核、水源地一級保護區三綠楔沿主要河流和干道形成的貫穿全域的自然生態廊道以及動物遷徙廊道:贛江吉州段生態廊道、禾水瀘水生態廊道、文石水-合坪水生態廊道、螺湖水生態廊道吉州區全域生態保護格局樟山綠楔、真君山綠楔、禾河綠楔160.95平方公里,吉安市吉福水廠和五岳12、觀水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17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3 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優化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強對四大自然保護區域的管理5.85平方公里,廬陵贛江國家濕地公園、吉湖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濕地公園省級森林公園水源地一級保護區1.53平方公里,君華省級森林公園吉州區生態保護紅線面積8.33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護地面積7.37平方公里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4 營造富饒多樣的農業空間一心兩軸四園五片區統籌全域農業生產,構建“一心兩軸四園五片區”的農業空間發展格局以中心城區為綜合服務中心,打造銷售、配送、咨詢、推介、金融等服務中心沿吉福路、釣源路打造現13、代休閑農業發展軸沿樟吉高速、大廣高速為軸打造現代休閑農業發展軸興橋現代農業示范區、井岡山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井岡山農業科技園)、長塘現代農業示范園和樟山現代農業示范園18農業空間格局綜合服務中心 井岡山蘆筍基地 毛澤東李家坊舊址 養牛基地興橋現代農業示范園井岡山蘆筍基地長塘現代農業示范園 長塘井岡蜜柚田園綜合體 廬意西池農林旅游休閑度假區 綠色食品產業園區 思倍得農牧(生豬)生豬養殖小區興橋片區、長塘片區、樟山片區、曲瀨片區、禾埠片區井岡山農業科技園樟山現代農業示范園牛牛乳業19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5 建設城鄉融合的城鎮空間構建“一帶、兩中心、三組團、十字軸”14、中心集聚的城鎮空間結構沿贛江發展濱江景觀帶老城綜合服務中心、城市綜合中心城區。城西組團、城北組團、廬陵組團,以中心城區為發展核心,串聯片區的重點片區,形成聯動,帶動周邊鄉鎮共同發展串聯老城和廬陵新區的南北縱向發展軸帶與向西拓進的東西向發展軸一帶兩中心三組團十字軸20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5 建設城鄉融合的城鎮空間盤活低效用地,推動存量用地盤活利用以舊城鎮、舊廠房連片更新改造類型為主,提升產業空間品質;以舊城鎮、舊村莊微改造為主,提升城市與村莊品質。大力推進節地增效合理安排改造片區推動全域土地高質量更新多措并施,推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盤活利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15、先利用“批而未供”土地,依法對閑置土地進行處置推進空閑宅基地整治盤活農村發展新活力支持采取整理、復墾、復綠等方式,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整治,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政策,為農民建房、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等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21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5 建設城鄉融合的城鎮空間點狀供地案例探索點狀用地實施路徑,明確點狀供地實施范圍、規模、用地審批、供地方式等,優化土地供應方式,進一步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盤活土地資產,增強農業生產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探索實施“點狀供地”模式,精準助推鄉村振興22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16、021-2035年)3.6 開展全域綜合整治與修復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分布圖建設用地整治國土生態修復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旱地改水田以及宜耕后備資源開發等項目落實對全域農村建設用地(主要為宅基地)、低效城鎮建設用地(批而未建、批而未用、閑置用地、未利用空閑地)以及廢棄工礦用地進行摸底和綜合治理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加強廢棄礦山環境治理、優化贛江流域生態環境、推進低效退化林地修復、強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農用地整治要素配置ELEMENT CONFIGURATION4.1 構建高效便捷的交通體系4.2 提供全民共享的公服體系4.3 構建智慧安全的基礎設施4.4 建立地方特色的保護體系4.517、 構建鄉村振興的指引體系4.6發展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24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1 構建高效便捷的交通體系建立以“公路+鐵路”為主體,協調發展、相互銜接的綜合交通體系打造四橫四縱一樞紐的對外交通骨架,構筑“公路+鐵路”為主體,協調水運、航空一體化發展,安全暢通、便捷高效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四橫:由高速、省道、快速路、城市干道共同構成東西交通走廊四縱:大廣高速、樟吉高速、君華大道、井岡山大道構成南北骨架一樞紐:吉安西站吉安西站樟吉高速昌吉贛城際鐵路撫吉高速井岡山大道區域綜合交通規劃圖吉安西站高速路省道、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吉安港口群4.2 提供全民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18、 建立“中心城區鄉鎮中心村基層村”四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2515分鐘層級該層級內配置面向全體城鎮居民、內容豐富、規模適宜的各類服務要素。5-10分鐘層級配置城鎮居民日常使用,特別是面向老人、兒童的基本服務要素。城市社區生活圈鄉集鎮層級依托鄉集鎮所在地,統籌布局滿足鄉村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要素,形成鄉村社區生活圈的服務核心。村/組層級宜依托行政村集中居民點或自然村組,綜合考慮鄉村居民常用交通方式,按照 15分鐘可達的空間尺度,配置滿足就近使用需求的服務要素鄉村社區生活圈 差異化構建城市、鄉村社區生活圈配套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優質均衡、公平開放的教育體系覆蓋城鄉19、服務均等的智慧醫療體系建立15分鐘、2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全民健身體育設施體系智慧養老服務體系差異化特色化便利化現代的商貿服務264.3 構建智慧安全的基礎設施體系構建集約高效市政基礎設施網絡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以城市供水管網延伸和規模化供水工程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為輔,分散式供水工程為補充的供水工程體系,實現全民覆蓋,城鄉共享優質供水服務。推進多源供能、安全可靠的能源系統建設健康清潔的排水系統調整優化能源結構,鼓勵分布式能源建設,構建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完善天然氣輸配系統及調峰設施建設。引進先進智能化技術與設備,進行環衛智慧系統硬件設備建設。包括環衛作業車輛監管系統20、,環衛作業人員監管系統,垃圾收集站監管系統等。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建設智慧環衛設施積極推進雨污分流改造,消除城市內澇和雨污混流現象,實現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全覆蓋。274.3 構建智慧安全的基礎設施體系構建安全韌性的綜合防災體系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防洪排澇加大河道的泄洪能力,加強堤防和排澇泵站建設,整體提升區域防洪能力,完善防汛、排澇、搶險、救災組織體系。如曲瀨長樂聯圩重點易澇區排澇能力建設項目人防工程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吉州區總體防護要求的人防工程系統,人均防護面積不小于1.0平方米。防震抗震中心城區抗震設防基本烈度為21、6度,學校、醫院、生命線工程、政府機關等重點設防類建筑和特殊設防類建筑應按抗震設防烈度7度要求加強抗震措施。應急避難完善城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到2035年,規劃人均應急避難場所面積2.0平方米/人。消防設施建設提高城市消防響應能力,確保接警后 5 分鐘抵達火災現場。針對重點地區、重點道路實施改造,提高火災撲滅效率,打通“最后一公里”。全區規劃布局11座消防站,均位于中心城區。4.4 建立地方特色的保護體系強化歷史文化整體展示引導,展現吉州“廬陵文化”傳承千載、古色古香的城市魅力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宗族文化紅色文化書院文化人文景觀風貌以保護傳承城市特色價值為原則,建立多22、樣化、多層次、全面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搭建全域歷史人文保護利用框架,打造“千年古城、紅色廬陵”的人文特色品牌。294.5 構建鄉村振興的指引體系29分類引導鄉村有序發展,將村莊分類分為四大類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激活產業內核,補充產業鏈,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村莊。推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同建共享,以增強產業融合優勢、環境優勢、競爭優勢。統籌好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努力保持村莊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堅持村莊搬遷撤并與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結合。44個13個18個10個圖例區政府5鎮政府23、城郊融合類搬遷撤并類特色保護類聚集提升類縣界水域30精細化利用鄉村土地資源,完善農村社區公共服務配套4.5 構建鄉村振興的指引體系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提高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完善新產業新業態配套服務保障設施農用地供給加強村民宅基地使用管理保障鄉村振興建設用地,靈活用好留白用地圍繞“一園四區”產業平臺,打造“一園一主業一特色”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6 發展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吉州工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區綠色食品產業園機械裝備產業園中小企業創業園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吉州工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區食品醫藥、綠色食品、生物醫藥24、大健康綠色食品產業園區機械裝備、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機械裝備產業園區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業中小企業創業園區構建“1+2+N”的現代產業體系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6 發展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強化電子信息首位產業核心優勢,打造全省有較大影響、有較強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示范基地。推動華耀光學儀器、創德電子等“5020”項目加快建設。強化首位產業核心地位1鞏固提升優勢主導產業2做優做強機械裝備產業,培育壯大食品醫藥產業。推進江銅產業園建設,加快冠馬科技、杰克智能縫紉機等項目建設,以堆花酒業、新贛江藥業等為龍頭,推動種、醫、游、養多業融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其他25、新興產業N同步推進現代服務業、農業、文旅休閑業,加快布局數字經濟新興產業,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南方水泥等 8 家傳統企業改造升級。3233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心城區規劃CENTRAL DISTRICT PLANNING5.1 構建集約高效的城市空間結構5.2 塑造特色鮮明的景觀風貌5.3 打造集約立體的城市空間34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1 構建集約高效的城市空間結構以生態為本底、以區域交通廊道為空間發展骨架,形成“一帶兩軸兩心三組團”的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老城片區、城南新區、城北新區、高鐵新區、城26、西片區城市綜合發展主軸、城市綜合發展次軸濱江綠色發展帶老城中心、城市(城南)綜合服務中心兩心兩軸三組團老城形成的主中心與城南綜合服務構成的副中心由井岡山大道與陽明路共同構成中心城區十字軸線中心組團、城北組團、城西組團35綜合服務片區廬陵組團老 城 片 區全市的生活中心,重點關注老城功能的疏解,提升城區服務設施和空間環境品質。廬陵組團高 鐵 片 區重點推進站點周邊交通配套,合理集聚商務功能,形成站前商務核心廬陵組團城南新區片區未來全市綜合服務中心高 鐵 片 區生活服務片區城北組團產城融合示范區吉安市的創新轉型城市片區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1 構建集約高效的城市空間結構27、城 北 片 區規劃構建“三帶、三楔、兩區”的中心城區景觀格局5.2 塑造特色鮮明的景觀風貌 三帶:贛江沿江生態景觀帶、禾河沿河景觀帶、農旅生態景觀帶 三楔:真君山綠楔、樟山綠楔、禾河綠楔 多區:工業風貌區、老城文化風貌區、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工業風貌區景觀核心節點風貌區綠 楔濱河風貌軸36禾河綠楔老城文化風貌區37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3 打造集約立體的城市空間鼓勵國土空間復合利用,合理利用地下空間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優先安排市政基礎設施、地下交通、人防工程、應急防災設施。鼓勵高鐵新區等新城結合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確保地28、下管線應入盡入,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市品質。地下空間復合利用示意圖構建地下空間利用與地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體化,形成地上地下統籌利用的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新格局。-30.0米開發地塊地面地下道路紅線道路紅線道路紅線道路紅線道路退縮線道路退縮線道路退縮線道路退縮線道路下方城市公共地下空間城市非公共地下空間地面綠地或廣場綠地或廣場下方城市公共地下空間-30.0米以下城市公共地下空間緩沖區地下空間緩沖區地下空間緩沖區地下空間實施保障SAFEGUARD MEASURES6.1 明確規劃傳導落實6.2 制定近期實施計劃396.1 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統籌各類空29、間類規劃,構建“市-區-鄉鎮”分層管理、“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分類指導的規劃編制體系,建立健全縱向傳導和橫向銜接機制。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規劃實施規劃評估、監督評估全國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江西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吉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分級聯動6.1 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完善傳導機制,以“分類管控、分級聯動、剛彈結合”為導向,構建“分級聯動+分類管控”的規劃傳導體系。中心城區四個鎮明確吉州區四鎮功能定位與傳導要求主體功能區、開發保護總體格局、規劃分區、城鎮結構體系。三區三線、城市四線約束性指標、預期性指標落實總規控制單元,控制對象包括公共該服務設施、綠地、道路、市政交通等設施類型。自然保護地名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名錄、重點建設項目。功能傳導格局傳導控制線傳導指標傳導單元傳導清單傳導分類管控406.2 制定近期行動計劃銜接國民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制定近期行動計劃,對區內、中心城區的近期重大實施項目的布局和時序做出統籌安排,明確近期需要開展的國土開發、保護、整治項目及用地安排,建立近期項目庫。41吉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交通類410項水利類10項產業類23項民生類16項其他類30項近期重點建設項目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