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海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2322
2023-08-16
29頁
6.16MB
1、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JINGHAI草 案 公 示 稿靜海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天津市靜海區人民政府2023年2月2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部署。靜海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將是靜海未來到2035年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牢牢把握天津“一基地三區”發展定位,加快建成“六個靜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與安全,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全面實現高水平治理,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共同締造高品質生活,構建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清秀靚麗的靜海國土空間格局,譜寫新時期2、靜海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編制靜海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前言3目錄目錄1 總則2 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3 加強區域協同4優化國土空間格局5彰顯魅力空間6 完善支撐體系7規劃實施保障4總 則1.1 指導思想1.2 規劃范圍1.3 規劃期限01 靜海區位圖51.1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牢牢把握天津“一基地三區”發展定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統籌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全3、面提高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探索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新路子,譜寫新時期靜海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規劃范圍為靜海行政轄區,總面積為1474平方公里。1.2 規劃范圍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1.3 規劃期限1總 則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2.1 功能定位2.2 發展目標0272.1 功能定位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示范區天津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的功能區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先行區城鄉融合發展的現代化新城區立足京津冀,全面提升靜海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貢獻度。提升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全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完善健康4、產業、健康公共服務、公共衛生應急、主動健康服務支撐體系。構建城鄉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使城鄉環境更加綠色宜居。2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82.2 發展目標202520352050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格局初步優化,空間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城鄉發展更加協調,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功能分區更加合理高效,城鄉與區域更加協調,國土開放性顯著增強,創新引領的生產空間高效運行,資源利用更加集約,生態環境更加美麗,現代化的國土空間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全面形成現代化、可持續、高質量的國土空間體系,建成京津冀城市群中具有創新力、競爭力、影響5、力的現代化強區,成為靜海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2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9加強區域協同3.1 共筑區域生態安全屏障3.2 加快與京津冀地區功能協同3.3 謀劃區域綜合交通廊道03103.1 共筑區域生態安全屏障共保區域生態系統完善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強化京津冀區域綠色生態空間共建共保,打造環雄安新區重要綠色生態屏障。深化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合作,積極融入環首都生態屏障帶建設。重點加強流域性河流和洼淀的共同治理。山屏:太行山生態涵養區水扇:流域水系涵養區濕地廊道:流域國家濕地公園靜海團泊溫泉團泊水庫獨流減河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 靜海所在區域核心生態資源示意圖加強區域協同3113.2 加快與京津冀地區功能協同6、加強區域協同3深化“靜滄廊”(3+5)區域合作,構建南北協同發展格局。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設天津重要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承載地。積極對接引入天津優質資源,推動靜海融入天津中心城區。主動“對接雄安、服務雄安”,探索構建津石高速協同發展經濟帶。加強與濱海新區功能產業合作,爭取自貿試驗區稅收及投融資政策在靜海推廣應用。0103020405北京協和醫學院天津醫院項目12 靜海規劃等時圈及交通走廊 靜海區域交通廊道圖3.3 謀劃區域綜合交通廊道強化京滬交通廊道完善津雄交通廊道依托京滬高鐵、津滄城際、津浦鐵路、京滬高速、津滄高速等交通基礎設施,提升傳統京滬通道承載能力依托津雄高鐵、津石太鐵路、南港二7、線鐵路、津雄干線、津石高速、津神線、團大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立天津“雙城”經靜海與雄安新區間的快速交通聯系加強區域協同3134.1 嚴守空間底線4.2 構筑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4.3 嚴格保護農業空間4.4 優化生態保護空間4.5 完善城鎮空間布局04優化國土空間格局414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全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嚴格落實天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分解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按照應保盡保、應劃盡劃的原則,優先確定耕地保護圖斑,將可長期穩定利用耕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嚴守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包括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一般控制區、獨流減河河濱岸帶、團泊北大港濕地生8、物多樣性維護區域。嚴格規范人為活動,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以“雙評價”為基礎,統籌發展和安全,按照全區城鄉空間布局結構,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引導城鎮緊湊集約發展,框定總量,限定容量,防止城鎮無序蔓延。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農業生態城鎮4.1 嚴守空間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15銜接天津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全面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構建“一主一軸三輔,兩心兩帶多廊”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點擊輸入標題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和林海循環經濟示范區構成的生態綠心兩心點擊輸入標題靜海主城區,是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一主團泊9、東區、大邱莊和子牙三個重要的功能組團點擊輸入標題津雄創新集聚發展軸,是津雄之間各種要素流通與集聚的“大動脈”,實現主要園區和創新服務平臺的串聯發展一軸三輔點擊輸入標題南運河生態文化帶和獨流減河生態涵養帶兩帶點擊輸入標題依托子牙河、黑龍港河、馬廠減河、生產河、港團河、青年渠等主要河流干渠構建多條生態廊道多廊4.2 構筑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4優化國土空間格局164.3 嚴格保護農業空間4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構建“一園、五區、五片”農業空間格局。農業空間發展格局規劃圖一園:現代農業產業園五區:臺頭西瓜特色產業優勢區、唐官屯設施蔬菜特10、色產業區、陳官屯腌制特色產業優勢區、王口炒貨特色產業優勢區、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產業優勢區五片:東部生態健康養殖片區、西部林海循環農業發展片區、南部糧食主產片區、北部蔬菜水果種植主產片區、中部農旅融合發展片區174.3 嚴格保護農業空間4優化國土空間格局重點推進“四區五化”建設,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設數量和建成質量并重、工程建設和建后管護并重。積極開展農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建立農村閑置低效用地高效整治后“入市”機制,增加村級集體和農民的收入。184.4 優化生態保護空間以順應河流、林網等自然肌理為支撐,構建“東湖西林、雙脈貫通、多廊引領”的生態空間結構,提升生態品11、質,重塑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以東部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和西部林海循環經濟區為生態屏障以南運河、獨流減河構建兩條寓歷史人文底蘊、綠色生態景觀、特色城鎮、美麗鄉村于一體的生態景觀帶以子牙河、馬廠減河、黑龍港河、港團河、互助渠及延長綠廊為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生態綠網骨架 生態空間格局規劃圖東湖西林雙脈貫通多廊引領構建“東湖西林、雙脈貫通、多廊引領”生態空間格局4優化國土空間格局194.5 完善城鎮空間布局4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構建“城區(一主三輔)特色城鎮一般城鎮美麗村莊”城鎮村體系一主三輔 靜海主城區(靜海城區和團泊西區)團泊東區組團 大邱莊組團 子牙組團特色城鎮獨流鎮、雙塘鎮、唐官屯鎮、中旺鎮、12、蔡公莊鎮、王口鎮、陳官屯鎮一般鄉鎮西翟莊鎮、沿莊鎮、梁頭鎮、臺頭鎮、大豐堆鎮、子牙鎮、良王莊鄉、楊成莊鄉美麗村莊規劃改善提升類、特色保護類、中心帶動類三類村莊 城鎮村體系規劃圖20彰顯魅力空間5.1 加強歷史文化保護5.2 塑造城鄉特色風貌5.3 構建魅力休閑空間055215.1 加強歷史文化保護 南運河沿線文化資源分布彰顯魅力空間“一帶”為南運河歷史文化傳承帶;“多點”包括市級和區級歷史文化名鎮以及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構建“一帶多點”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保護南運河靜海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嚴格落實核心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各項保護要求。強化南運河靜海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保護獨流鎮等歷史文化名鎮,13、西雙塘村、西釣臺村等特色村。強化各類歷史文化遺產系統保護積極發展運河相關的休閑體驗、文博展示、文化旅游等項目,全力打造“千年運河”文化旅游品牌。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22 靜海城鄉特色風貌引導分區示意圖5.2 塑造城鄉特色風貌依托靜海歷史文脈和水林湖田泉等資源稟賦,構筑城市組團有機疏散、林網水系串聯交融、優美村鎮穿插其間的城市整體風貌格局,著力塑造水城共融的北國澤城和藍綠交織的田園城市。5彰顯魅力空間235.3 構建魅力休閑空間構建以水為架的城鄉濱水休閑空間構建城-鎮-村三級城鄉休閑體系營造全齡共享的城市公共休閑空間舒服安全的適老公共空間有趣自然的兒童友好公共空間更多活力包容的小微公共空間14、5彰顯魅力空間24完善支撐體系6.1 優化綜合交通體系6.2 提升城市安全韌性066256.1 優化綜合交通體系加快既有津浦線公交化改造,推動津靜線等市域(郊)鐵路建設適時建設中小運量軌道系統,串聯靜海城區與重要鄉鎮及功能組團推進軌道交通系統建設完善干線公路網絡布局,構建“一環九橫十一縱”干線公路網構建“四橫五縱”城市快速路網構建“兩橫三縱”旅游精品線路優化提升干線公路網絡構建“干線直達+支線接駁”的城鄉公交服務體系重點鄉鎮規劃建設客運站,并配套充電樁、充電站等設施完善城鄉公交服務體系提高路網通達程度及鄉村公路標準,推進鄉村公路窄路加寬工程開展示范街鎮和美麗鄉村示范路創建活動,打造農村公路品質15、工程提升鄉村公路建設標準完善支撐體系266.2 夯實基礎設施支撐體系O1加強水資源可持續利用O2建設城鄉統籌的供水系統O3完善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回用系統O4建設地區先進的海綿城市創建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體系01打造綠色清潔的能源供應結構加強公共電網和燃氣管網建設,實現電力、燃氣、熱力等清潔能源穩定安全供應。02打造安全高效綠色的電力系統適度超前規劃建設電源空間分布,構建多電源支撐、多端受電、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城鄉電網體系。04構建安全清潔的供熱系統積極推廣和探索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將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能的供熱系統覆蓋主要城鎮建成區,實現可持續發展。03完善天然氣輸配系統以天然氣作為主要氣源,實現16、多氣源、多方向供應。完善高壓主干線,形成層次分明、覆蓋全域的燃氣“一張網”格局。建設集約高效的供排水系統6完善支撐體系276.2 夯實基礎設施支撐體系6完善支撐體系優化垃圾處理設施布局,逐步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合理配置環衛設施建立資源有效利用的垃圾處理體系穩妥有序推進綜合管廊規劃建設,提高地下空間資源利用效率建立現代高效的地下管線管廊系統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融合發展構建安全、寬帶、泛在、融合的信息基礎設施構建城市安全和應急防災體系,加強城市抗震和地質防災能力等健全綜合完善的公共安全體系28規劃實施保障7.1 創新實施管控體系7.2 完善規劃傳導體系7.3 建立體檢評估機制077297.1 創新實施管控體系以靜海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統領,統籌各級各類規劃,有序納入市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強化規劃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和實施推動,為輔助決策協同平臺及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管理系統提供支撐。規劃實施保障7.2 完善規劃傳導體系7.3 建立體檢評估機制以區鎮(鄉)兩級國土空間規劃的聯動工作為基礎,建立“剛性管控、系統指引”兩個維度的分區指標傳導體系。堅持“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結合現狀情況和規劃目標,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實時監督、定期檢查、常態化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