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拱結構古橋修復工程鋼板樁圍堰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32419
2023-08-16
12頁
401.94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 2 二、編制依據. 2 三、水文及地質. 2 四、維修原則. 3 五、項目組織機構和管理職能.5六、鋼板樁圍堰與沉井圍堰施工方法對比. 6 (一)、鋼板實驗樁.6(二)、鋼板實驗樁施工總結. . .7七、支護結構施工.8(一)、材料要求.8(二)、組合鋼模圍堰制作及拼裝.8(三)、高壓水槍開槽溝.8(四)、澆筑混凝土圍堰基礎.9(五)、沉放組合鋼模圍堰.9(六)、設置支撐.10(七)、開挖至坑底.10(八)、布置注漿管.10(九)、澆注混凝土墊層.10(十)、基礎注漿.10(十一)、新增承臺結構物.10(十二)、拆除組合模板圍堰.11八、施工注意事項.11九、圍堰支護工程2、監測.11十、應急預案. 11 十一、圍堰基坑支護結構計算過程及結果.12 十二、附圖. . . 12(一)、xx橋結構加固圍堰平面圖.13(二)、xx橋結構加固圍堰立面圖.14一、工程概況 xx橋位于xx市沙面與六二三路相連接的舊西橋鬧市區,為人行橋,已建成約150年,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采用塊石基礎,磚拱結構.河兩岸為漿砌石擋墻,景觀配套完善.因長期的風吹雨打和年久未修等因素影響,部分結構和構件已損壞.二、編制依據 1. xx市標準xx地區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定(GJB 0298); 2. 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 3. xx省標準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技術規程(DBJ/3、T1520-97); 4. xx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2003); 5. 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6.xx市xx橋結構加固專業圖紙,xx市公路勘探設計有限公、xx市魯班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xx.4.20. 7. 文物保護法、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文物保護工程管理條例和各級政府文物保護管理有關規定;8. 現行國家有關文物修繕規范、規程和標準,與本工程相關的建筑與裝飾施工技術標準、規范和驗收標準;9. 對現場的實地勘察及本項目部現有人員及施工的綜合能力.三、水文及地質特征該區域位于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多年平均降雨為12002200毫米,汛期494、月,降雨量超過1000毫米,占全年降雨80%以上.年際變化不大,含沙量較小,無結冰期.場地地貌單元為河床底地,河道受潮汐影響,漲潮河面寬30米,退潮后見河床地面較平整,相對標高-5.00-5.50,河兩岸為漿砌石擋墻,景觀配套完善.兩岸引橋地面標高為絕對標高8.80米,場地地層有:面層雜填土4.406.00米、負二層淤泥質粉粘土0.900.00米、負三層細砂層7.406.30米. 四、維修原則嚴格執行文物保護法和各級政府文物保護管理有關規定,結合歷史情況和現實狀況,堅持“修舊如舊、“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按照傳統特色和風格,堅持使用原來的傳統材料和傳統工藝,力求保存和恢復其原有的形制、結構和5、工藝水平,確保原文物建筑的歷史風貌.保護好xx橋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歷史真實性和可讀性,在維修過程中,應盡可能減少對文物本體的干預,凡維修加固時所增添部分或更換的構件都應遵守可替換原則.在使用原來質地的材料不能保證結構安全時,在經充分論證批準后,采用更為堅固的現代材料進行替換加固,替換或新添的材料和構件都是可以去除、拆除而又無損于文物本身.保持文物價值,在維修過程中對舊材料盡可能不棄不換,新材料適當處理,真正做到不改變文物原狀.對殘損的構件可補則補,可加固則加固,對非換不可的殘件,采用審慎的態度和科學的操作方法,在選材尺寸、形式、質量和色澤上,保持與原狀一致的風貌.在修繕過程中嚴格注意保護文物,避6、免損傷原有文物.經過修繕的部位盡量與原有的風格一致,能粘補加固的盡量粘補加固,能小修的盡量不大修,盡量使用原有構件.補配的材料應與原有材料相同,規格相同,質地相同,色澤相仿.補配的紋樣圖案應尊重原有風格、手法、保持歷史風貌.五、項目組織機構和管理職能合同計劃.測量工程師質檢工程師總務后勤行政外事會計師經濟師物資管理設備機務施工工程師質安人員材料工程師總工程師項目經理辦公室項目副經理財務核算部材料設備部施工管理部工程技術部項目管理機構組成表職務姓名職稱執業或職業資格證明項目經理李裕平工程師建造師證技術負責人魏安能高級工程師文物維修培訓證施工工程師朱劍文工程師文物維修培訓證施工計劃李良金工程師職稱7、證施工員鐘盛華工程師施工員證安全員李祝歐助工安全員證材料員陳妙云助工材料員資料員朱均華助工資料員預算員朱偉平經濟師造價工程師六、鋼板樁圍堰與沉井圍堰施工方法對比(一)鋼板實驗樁我公司于xx年11月3日,按照施工設計圖紙對鋼板樁圍堰進行了實驗性施打鋼板樁.1、施工按照如下施工程序進行施工:(1)按照施工設計圖紙,將鋼板樁切割成3m、2 m、1.5 m鋼板樁;(2)采用橋面安裝的0.5t小型吊機將3 m鋼板樁吊到橋墩位置,通過人工定位鋼板樁;(3)用通有高壓水的鋼管在鋼板樁周圍沖水.在沖水的同時由人工對鋼板樁進行擊打,使3 m鋼板樁沉到距離水面50cm時,按照施工設計圖紙將2 m鋼板樁與定位好的鋼8、板樁進行焊接.(4)完成成5 m鋼板樁的施打之后,分別按照2 m、1.5 m進行接長鋼板樁;2、施工人員及機械配置情況:(1)施工人員包括:現場技術管理人員1人;電焊工2人;吊人操作工1人;配合電工焊接及鋼板樁定位人員2人;高壓水槍操作人員2人;氣割操作工1人;電工1人;(2)施工機械設置:0.5t小型吊車一臺;電動胡蘆兩臺;電焊接兩臺;氣割設備一套;(3)鋼板樁及鋼板樁焊接搭接板在加工廠加工之后運到工地使用.3、經過此次實驗性施打鋼板樁:共完成鋼板樁1條5米的施打,花費時間一天.如果按此時間按照組織三個班組分別對三個橋墩進行施工計算,很難保證施工工期;通過施打成樁過程中發現,大量的時間花費在9、焊接鋼板樁上,而且鋼板樁由于單米重量重不利于采用人工施打.(二)鋼板實驗樁總結1、由施工設計圖紙可知,鋼板樁施工圍堰的作用是防止新增承臺的基坑外泥漿流入基坑內;通過進行鋼管樁的施工使地基沙層達到固結作用.按照施工設計圖紙鋼管樁的鋼管上開設了許多的孔洞,在進行高壓水泥漿灌注過程中水泥漿必然滲入周圍的沙層中,達到固結鋼管樁施工范圍內的地基.2、完成鋼管樁施工清除鋼板樁施工圍堰內的淤泥,澆筑新增承臺基坑的C15水下混凝土墊層之后;混凝土墊層既能作新增鋼筋混凝土墊層,又對圍堰內的基坑有著封底固結基坑底的作用.3、完成混凝土墊層之后,再在進行基坑抽水.此時經過C15水下混凝土墊層的封底及鋼管樁對地基的水10、泥漿固結,不會有太多的滲水,從而保證了新增鋼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干基坑作業.4、由于受到橋拱的限制,只能將鋼板樁切割成3m以下的鋼板樁進行人工施打;并且在施打過程中再將鋼板樁進行焊接接駁形成7.5鋼板樁;5、由于鋼板樁在施打過程中,兩塊鋼板樁之間需要扣緊;但是如果兩塊鋼板樁之間扣緊,采用人工施打很難使鋼板樁下沉;6、由于受潮水位及橋拱高度的限制,必然能夠進行焊縫施工的時間減少,從而影響到施工的進度.綜上所述,如果采用人工施打鋼板樁作為基礎處理的施工圍堰,必然無法保施工工期、存在一定的施工難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公司建議采用組合鋼模圍堰施工的方法進行施工.六、支護結構施工 基坑施工順序:(一)11、組合鋼模圍堰拼裝 (二)高壓水槍開槽溝 (三)澆筑混凝土圍堰基礎 (四)沉放組合鋼模圍堰 (五)設置支撐 (六)開挖至坑底 (七)布置注漿管 (八)澆注混凝土墊層 (九)基礎注漿 (十)新增承臺結構物 (十一)拆除組合鋼模圍堰. (一)材料要求 1) 鋼材Q235,組合鋼模鋼板:3、5、6 厚;2) 鋼筋:代表 HPB235鋼筋; 3) 支撐:鋼管 753; 4) 焊條:E43型焊條. 5) 混凝土:砼等級為C25 (二)組合鋼模圍堰制作及拼裝1. 鋼模材料Q235:面板厚3厘,肋板5*100,間距250260 滿焊.2. 組合鋼模按平面布置中間橋墩矩形周長26.856米、層高1.00米,重212、0803.7kg,每層分6件制作,最大尺寸2.056*4.1161.00米,重量為344.7kg/件.共分7層組裝高7.0米,總重10497.8kg. 3.組裝施工:準確放樣定位,沿橋面兩側對放兩組14鋼絲繩吊耳,各掛2噸手動葫蘆四個,手動葫蘆的吊裝點對準放樣定位后組裝一層鋼模,先組裝兩側直板拼接縫打上兩道玻璃膠止水然后使用M1450螺栓連接擰緊,再組裝兩側端模,拼裝閉合后調整定位及水平校正,然后用重復第一的組裝方式組裝第二層鋼模.(三) 高壓水槍開槽溝利用鋼模定位調節升降高度,在河床面沿鋼模沉放位置使用高壓水槍沖刷內外兩側土層,沖刷其槽溝的寬度在400500mm間;沖深約3.50米,以滿足鋼13、模沉放安裝要求,沖刷后的槽溝應保留滿稠泥漿護壁.(四) 澆混凝土圍堰基礎澆注混凝土圍堰基礎按水下澆混凝土方法施工,沿鋼模沉放位置使導管直徑為20cm的膠管,長度應不小于5m插入槽溝,其底部距孔底有20cm30cm的距離注入混凝土后,槽溝的寬度約40cm50cm,注混凝土的高度約150cm170cm,首批砼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測槽溝內砼面高度,計算出導管內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慢慢向前移動至環形槽溝基礎閉合,要求控制在1個半小時到2個小時內澆完.(五)沉放組合鋼模圍堰澆注水下混凝土圍堰基礎完成后即沉放組合鋼模圍堰,下沉一層接一層,放置設計標高后用鐵錘敲振動鋼模,增加水下混凝土與鋼模之14、間的密實度,要求控制在1個小時內完成,并安裝簡易支撐將鋼模固定.在鋼模側板按最低潮水位,開一個潮汐水進退孔孔徑為50mm,保持圍堰內外的水位平衡.(六)設置支撐 澆注水下混凝土強度達80時方可進行鋼模內支撐架設,可利用面層支撐搭設加固施工工作平臺.(七)開挖至坑底組合鋼模圍堰固定后,用高壓水槍在水中沖散基坑內固土抽排出外,反復沖洗至加固承臺墊層底標高.(八)布置注漿管 由專業公司進行注漿管布置預埋管,此項工作要求在水上完成作業.(九)澆混凝土墊層 注漿管布置預埋管完成后即可用導管澆400厚C25水下混凝土墊層.(十)基礎注漿 C25水下混凝土墊層達到50強度值.方可對基礎加固的預埋管加壓注漿.15、(十一)新增承臺結構 預埋管加壓注漿達一定的強度后,利用拱橋自重在鋼模兩側頂立752.5鋼管12支撐頂抗浮,堵塞漏洞抽排干圍堰內積水,抽水時每下降一米水位增設一層鋼管支撐,積水干涸后,按新增承臺結構施工.(十二)拆除組合鋼模圍堰 全部水下結施完成后即可拆除新增承臺以上的鋼模.七、施工注意事項 1. 在水上圍堰基坑過程中,施工現場應張貼每月的潮汐預報表,應避開潮汐高峰值施工,尤其在基坑內涸水施工時,確保持水上基坑圍堰控制內外水位高差在2.5米范圍內進行安全施工. 2.基坑施工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護結構,若發生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立即查清原因及時通知設計方.3.施工工藝應嚴格按規16、范要求執行. 八、圍堰支護工程監測 1.本支護工程安全等級為 3 級,主要監測項目有:坑內底板滲漏、豎向抗浮觀測. 2.監測注意事項: (1)由施工員及現場安全員做好日常的項目監測工作; (2)監測頻率:施工抽水期間觀測周期為 1 天,潮汐高峰值期每天觀測 2 次;遇特殊情況(如變形出現突變或出現險情)時,每天觀測 3 次. (3)基坑周邊底板滲漏水量不得超過 8立方/小時,報警值為 5立方/小時;抗浮位移不得超過10mm,報警值為 5mm.九、應急預案 當施工中基坑變形出現預警值后,應立即召集建設方、設計、監理、施工聯席會議,通報情況、考察現場、分析原因、制定對策.必要時上報各技術職能部門征17、求對策.出現任何風險都要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切勿麻木遲鈍僥幸隱瞞.開工前施工單位應作好應急的預案及準備實施預案的材料、設備,施工單位也應及時監測和專職安全巡查,將不利安全的隱患消滅在萌芽階段.出現緊急情況時通常的方法是:放水平衡等措施. 十、圍堰基坑支護結構計算過程及結果:計算水頭差hh外-h內=2.900.40=2.50m鋼模立面承受側向水壓力qh r2=2.50*1.02=2.50噸/m2 側向支撐壓力取P=bhq=1.50*1.02.5=3.75噸/支(選取支撐753)2.圍堰內體積浮力1)按最高水頭差計上浮力(34.5-8.32)2.91.076噸2)水下墊層砼容重40.45*0.41.321噸3)水下鋼模基礎砼容重1.7*0.5*23.281.325噸4)鋼模自重6.50噸5)總計上浮力23.5噸6)抗浮支撐受力23.5噸/12支2噸/支(選取支撐753)十、附: 1.xx橋結構加固圍堰平面圖 2.xx橋結構加固圍堰立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