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層框架結構住宅樓項目土方回填工程施工方案(1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32754
2023-08-16
17頁
34.75KB
1、住宅樓土方回填工程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 建設單位:*置業有限公司 建設地點:*市*區 勘察單位;*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集團有限公司本工程由地下車庫、1#、2#、商業A、商業B組成。地下車庫地下二層建筑面積24896.52,建筑高度-8.7 m,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抗震設防烈度6度;1#地上25層,建筑面積34774.61,建筑高度131.3 m,主體結構為剪力墻結構,抗震等級3級;2#地上25層,建筑面積29696.04,建筑高度131.3 m,主體結構為剪力墻結構,抗震等級3級;商業A地上2層,建筑面積1644.12,2、主體結構為框架結構,抗震等級4級;商業B地上2層,建筑面積1630.08,主體結構為框架結構,抗震等級4級。1 編制依據 1.1 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1.2 工程施工圖紙1.3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3)1.4 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50300-2013)1.5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 1.6 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5) 1.7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1.8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12)1.9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1.10現場的實際情況。2 施工部署 由3、于1、2#樓地下室外墻內收,外邊為基礎獨立承臺相連。上部為整體主樓結構,所以在地下室頂板施工時,先進行基礎柱、地下室外墻施工,后進行地下室外墻防水施工。而后對地下室外圍周邊回填土,土方回填到地下室頂板底,且施工現場場地復雜。根據現場實際施工情況,有些區域的土方回填將采取小型挖機(型號:PC60)進行回填,土方的運輸考慮用自卸車運輸,方便自卸車在基坑邊卸土方,減少挖機倒運土方的次數。3 施工準備4.1 人力、材料、設備的準備4.2 技術準備4.2.1 回填隊伍進場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施工方案及技術交底工作,同時組織安全消防及文明施工的進場教育。4.2.2 做好回填密度試驗測量器材的準備工作。4、4.2.3安排測量施工人員按照設計要求測出回填面標高控制點并在墻上作出標記,嚴格控制回填厚度和高度。4.2.4按照施工方案組織好土方施工人員,并進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4.2.5按照施工進度施工完成地下室外剪力墻防水及防水保護層等工作。4.2.6按照機具設備需用計劃組織好土方施工所需機械設備、工具的購買、租賃、調配、進場等工作。施工機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單位型號備注1反鏟挖機2臺PC602自卸汽車4臺3振動打夯機3臺4抽水機3臺人員具準備:人 員數量責 任技術員1人負責土方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向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提出材料計劃,收集整理有關施工記錄資料。工長1人負責組織并安排人員、材料、5、機具進現場施工,并對施工安全、工程質量、環境及工程進度進行控制。質檢員1人對施工質量與檢查負有責任,發現問題應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并有權責令工程停工。安全員1人負責監督檢查施工現場安全文明工作。挖機司機2人負責挖機操作,進行土方回填及平整工作。普工2人負責做安全標識,配合挖機進行場地平整。普工10負責夯實、平整土方3.1.1 材料準備:3.1.2 合理安排土方進場、組織好現場安全標識所需的材料計劃。4.1.3 回填土量約2000m3,土源為外運土方。對回填土含水率及干密度進行測試。用50mm篩子過篩控制粒徑,含水率應符合規定。4.3 技術準備4.2.1熟悉好施工規范等依據文件,針對現場地質條件6、和具體施工條件編制詳細全面的施工技術方案,以應對在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并按照土方施工進度提制相應的材料計劃、機具設備使用計劃等相關文件。4.2.2土方開挖之前,工長應熟悉現場實際條件,技術員對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4.2.3 準備好施工記錄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表格,并安排好記錄和質量檢查監督人員。4.4 現場準備4.3.1 完成土方作業區域的定位工作,并建立測量控制網。4.3.2檢查土方施工機具,對機械進行保養維護。4.3.3做好現場的施工臨時用電設施電纜及排水管、給水管的保護工作和各項安全工作。4.3.4地下室外剪力墻防水保護層施工完成,防水保護層為7厚發泡聚乙烯片,外面為30厚聚苯乙烯7、擠塑泡沫板。4 施工方法本工程土方回填施工采用2臺小型反鏟挖機,每臺挖機配2臺自卸汽車進行土方運輸。回填區域采用機械回填,人工打夯。每層的鋪土厚度不大于3050cm。填土可利用汽車行駛作部分壓實工作,行車路線須均勻分布于填土層上。汽車不能在虛土上行駛,卸土推平和壓實工作須采取分段交叉進行。5.1工藝流程土方回填的一般順序是:基坑底地坪清理檢驗土質(過篩)分層鋪土分層碾壓密實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驗收。5.2施工步驟 1) 填土前將散落的松散土、砂漿、石子、建筑垃圾等雜物清除干凈。如有積水應晾干,經驗收合格后方可回填。2) 土源垂直運輸:土源由東面現場土方運進現場。3) 檢驗土質:檢驗回填土料的種類8、粒徑,有無雜物,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現場含水量測定方法:以手捏緊后,松手土不散,易變形而不擠出,拋在地上即呈碎裂為合適。4) 回填前,施工人員在墻體及槽壁上放回填土線,每層為200250mm。合格后方可回填。5) 肥槽回填土應分層鋪攤,防水保護層邊至少300mm寬范圍內先采用人工木夯夯實,300mm外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以防止操作不力打夯機砸碎保護層,局部較狹窄不能用機夯處必須用人工木夯分層夯實。機械打夯時每層鋪土厚度為200mm,人工打夯不超過150mm。每層鋪攤后9、,隨之耙平。6) 回填土每層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連接,縱橫交叉,防止漏壓或漏夯,并且嚴禁使用“水夯“法。長寬比較大時,填土應分段進行。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1m。對于陰陽角等打夯機夯不到的邊角部位,采用人力夯,不得漏夯。 7) 人工夯填土時,要兩人扶夯,舉高不小于0.5m,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每一遍夯與前一遍夯要縱橫交叉,先夯四邊,再夯中間,每層打夯不小于三遍。8) 回填全部完成后,表面應進行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找平夯實。9) 回填土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回填土時應從每段的地勢最低的部位開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至10、下而上的鋪填。深淺坑相連時,應先填深坑,相平后與淺坑全面分層填夯。10) 回填土每層夯實后,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鋪上一層土。中間每層頂面必須清理干凈方可繼續回填,填土全部完成后,在表面拉線找平,凡高出允許偏差的地方,應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規定標高的地方應補土夯實。5.2.2 回填土試驗1) 回填土試驗取樣方法回填土采用環刀法,每段每層進行檢驗,取樣部位在夯實層下半部(至每層表面以下2/3處)。2) 試驗合格的判定填土壓實后的干密度,應有90%以上符合設計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得大于0.08g/cm3,且不得集中。3) 回填土取樣的規定基槽回填每10211、0m應不小于1個檢查點。5.3 地下室外回填土5.3.1 沉降后澆帶三側擋土墻采用240厚灰砂磚墻,砌筑高度同地下室外墻回填的高度。具體做法如圖:5.3.2 土方回填前將地下室外墻外的垃圾雜物清理干凈。5.3.3 檢驗回填土料的種類、粒徑,有無雜物,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現場含水量測定方法:以手捏緊后,松手土不散,易變形而不擠出,拋在地上即呈碎裂為合適。5.3.4 回填時趕在雨期施工,施工時通過對現場土源用塑料布覆蓋,防止下雨淋濕,影響回填的質量。5.3.5 回填時應分層12、鋪攤,采用機械打夯和人工木夯夯填密實。打夯時每層鋪土厚度為250mm,人工打夯不超過150mm。夯實系數不得低于0.94,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5.3.6 回填土每層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連接,縱橫交叉,防止漏壓或漏夯,并且嚴禁使用“水夯“法。對于陰陽角等打夯機夯不到的邊角部位,采用人力夯,不得漏夯。 5.3.7 人工夯填土時,要兩人扶夯,舉高不小于0.5m,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每一遍夯與前一遍夯要縱橫交叉,先夯四邊,再夯中間,每層打夯不小于三遍。5.3.8 回填全部完成后,表面應進行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填級配砂石夯13、實。6 質量標準6.1 回填土料的質量控制需符合設計要求。6.2 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6.3 在夯實或壓實之后,要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用環刀法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實度,或用小輕便觸探儀直接通過錘擊數來檢驗干密度和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層。6.4 并測定土的干密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一步回填土。6.5 每步留茬要按11.5階梯形踏步臺,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m,夯跡重疊在0.5到1m之間。6.6 回填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取樣測定夯(壓)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小于90%;不合格干土質量密度的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14、應大于0.08g/cm3,且不應集中。肥槽回填土取樣按1020m取一點進行取樣試驗。6.7 純砂檢查點的干砂質量密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6.8 級配砂石的配料正確,拌合均勻,虛鋪厚度符合規定,夯壓密實。6.9 在現場采用環刀法進行取樣測定回填土的干密度。6.11 地下室回填施工的標高、壓實程度應符合表3規定: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 表3項次名稱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驗方法1頂面標高+0、-50mm用水平儀或拉線和鋼尺量檢查2表面平整度20mm靠尺或楔形塞尺檢查3分層厚度50mm水準儀檢查4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按規定方法6.12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 回填土每層都應測定夯實后的干土15、質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鋪攤上層土。2) 回填土下沉:因虛鋪土超過規定厚度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造成回填土下沉。3) 回填土夯壓不密實:應在夯壓時對干土適當灑水加以潤濕;如回填土太濕同樣夯不密實呈“橡皮土”現象,這時應將“橡皮土”挖出,重新換好土再予夯壓實。7 各項管理措施7.1 組織管理:項目部派值班人員并保證每天由技術、生產專職管理人員組織施工,確保工程安全、質量、進度目標的實現。7.2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7.2.1 施工前,工長應做好安全技術交底。7.2.2 對每道工序進行旁站,嚴格控制每道工序按操作規程進行作業,不符合標準的絕不允許進行下一道工序。7.2.3 回填土工程主要嚴格控制防16、水保護層的成品保護,嚴格按保護層邊300mm范圍內用人工夯實的要求操作。7.2.4 對灰土的拌合、虛鋪厚度、分層留槎接槎的位置經常抽檢,不符合要求的當即責令糾正。7.2.5 回填土料應當日鋪填夯實,入槽的土,不得隔日夯打。7.3 技術保證措施7.3.1 土方正式回填前,取1520kg土樣送至試驗室進行標準擊實試驗并確定土樣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以此作為控制回填土質量指標。7.3.2 回填土施工過程中,現場試驗人員負責回填土干密度試驗取樣及送檢,同時填寫試驗記錄。試驗結果出來后,立即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通知現場技術部門,對試驗合格的土層,方可允許繼續回填。對試驗不合格的土層,必須重新壓實,并再次試17、驗,直至合格。7.3.3 在回填土時,分段填夯的部位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0m。7.4 雨季回填施工技術措施7.4.1 土方回填土施工前應做好準備工作,并應連續施工。7.4.2 所有工地道路及施工現場做好防滑措施,派專人進行現場巡視,對雨水進行及時清理。7.4.3 土源采用未經雨水滲透的土回填。7.4.4 所有回填土施工應連續進行并應夯實,當采用人工夯實時每層鋪土厚度不得超過20cm。7.4.5 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能夠急時夯完已填土層或將表面壓光,并做成一定坡度,以利于排除雨水,施工時應防雨措施。7.4.6 當由雨情時堆土場應急時用雨布覆蓋。 回填前基槽內不得有積水,并18、將表面清理干凈,露出自然地面。 被水浸泡的土不得用于回填。 在雨天不進行回填土的施工,并將已回填的用塑料布覆蓋,以便被雨水浸泡。 對于已回填的如被水浸泡,在下次回填前將此部分回填土清除。7.5 安全措施7.5.1 正式施工前,檢查邊坡是否有松動、裂縫現象。7.5.2 場內按各階段施工情況在進出口和危險區掛宣傳畫、色標、標牌及標語,各種防護部位防護到位,標牌應掛齊全。7.5.3 參加回填施工的所有人員,入場進行施工時應進行回填專項技術交底及安全注意事項的交底。7.5.4 現場施工照明應有足夠的亮度,現場架設的照明線路及安裝各種電器設備,必須由正式電工操作,非電工人員不準操作。7.5.6 對于施工19、現場要害部位及成品保護工作,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把責任落實到人,根據現場實行情況,采取減少出入口分片控制出入人員。7.5.7 打夯機必須有專職人員操作,每臺打夯機由兩人協同操作,一人持打夯機,一人拉電纜線,看線。嚴禁電纜纏繞、扭結和被打夯機跨越。戴好絕緣手套。打夯機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和穿好絕緣鞋,戴安全帽。 7.5.8 隨機電源線應保持34m余量,發現電纜線扭結、纏繞、破裂時及時斷電,停止作業、馬上修理。7.5.9 夜間照明應設流動箱,不可用燈直接連電箱,流動箱專職專用。7.5.10 土方回填時,基坑頂部做好防護;基坑四周的防護欄,在回填土未完前,不得拆除。施工人20、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7.5.11 夯機工作完后,斷電鎖好電閘箱,放在干燥、防潮處保管。7.5.12 加強對全體職工的環保教育,防止不必要的噪音產生。7.5.13 用手推車運土時,應先平整好道路,卸土回填,不得放手讓手推車自動翻轉。7.6 環保措施7.6.1 現場運輸土為內運的所有車輛必須有覆蓋設施,不可揚塵,不可遺灑,運土車出現場時須清理,運土車在現場行駛時車速不能過快。7.6.2 運輸回填土的車輛離開現場前必須清理干凈,滿足城市環衛的要求,對車輪和車廂附著的土必須用掃帚清掃干凈,由項目部專人負責檢查后,方可離開現場。7.6.3 回填土堆放必須由項目部統一規劃,不可占用臨時道路,影響現場車輛的通行。7.6.4 對現場的道路進行清掃,保持現場環境整潔。7.6.5 施工管理人員必須注意擾民和民擾,一方面要注意居民放煙花,防止易燃物著火,一方面夜間施工不要超過22點。7.7 成品保護措施7.7.1 填夯土方時對已作好的擋土墻及水、電管路等要妥善保護,夯實時柱、管道處用人工木夯夯實,不得砸壞管道、柱子等。7.7.2 做完的土層表面及時鏟修平整,不得用水浸泡。7.7.3 施工時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龍門板等進行保護,填運時不得撞碰,并應定期復測和檢查這些標準樁點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