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體滑坡綠化治理工程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32904
2023-08-16
17頁
633.57KB
1、山體滑坡綠化治理工程 編 制 人: 審 核 人: 審 批 人: xx市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xx年11月15日目 錄一、編制原則2二、 編制依據3三、 工程概況3四、施工部署34.1總體施工思路34.2施工方案安排原則34.3施工總平面布置44.4臨時設施項目數量及平面布置44.5施工工期及工期保證措施54.6施工準備6五、主要施工方法75.1撒播植草籽75.2喬木種植8六、質量保證措施11七、安全保證措施12八、文明施工,加強環保128.1、文明施工128.2、施工現場環境保護138.3、綠化工作措施14九、項目管理部架構及人員配置149.1、成立施工組織機構原則159.2、項目主要管理人員2、情況159.3、項目主要管理職責16附件:1、山體滑坡綠化治理工程施工進度橫道圖 2、人員證件一、編制原則依據xx市xx新區xx辦事處的要求,我們以建設要求和現場勘查為基礎,按照“提高質量,確保安全,文明施工,降低成本,如期高效”的項目管理思路,根據以下原則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 (1)確保工期的原則。根據xx市xx新區xx辦事處的建設方案對工期要求,編制科學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管理技術,合理安排施工進度,搞好工序銜接,實施進度監控,實行網絡控制;確保實現工期目標,滿足建設工期要求。 (2)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按照xx市xx新區xx辦事處的建設方案對工期的要求,結合我公司的3、人力資源、機械裝備和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以科學的施工組織、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法、可靠地技術保障措施,來確保按期優質安全高效的完成本項目。 (3)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制定施工方案時,堅持科學原則、合理安排、均衡生產,采用項目法管理,通關與建設領導小組、監理和設計單位的充分合作,實現人力、機械、物資等資源的最佳優化。 (4)科學配置的原則。充分發揮企業技術實力、施工機械設備配套能力及項目管理優勢。根據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項管理目標的要求,在施工組織中實行科學配置,選派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施工隊伍,投入高效先進的施工設備,確保流動資金的周轉使用,做到專款專用。 (5)方案優化的原則。4、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優化施工施工方案是工程管理的行動指南,在施工組織設計編制中,對關鍵工序進行多種施工方案比優,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擇優用最佳方案。 (6)積極推廣應用“四新”成果的原則。在各項施工中,對于能夠提高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積極推廣應用。二、 編制依據1、 山體滑坡綠化治理工程招標文件;2、 山體滑坡綠化治理工程施工圖紙;3、 施工合同;4、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標準(DB11/T212-2009);5、園林綠化工程質量驗收規范(DB440300/T29-2006)。三、 工程概況 本植樹造5、林工程設計總面積約68500平方米,項目位于xx市xx新區xx辦事處田頭社區、田心社區、金龜社區三個社區。該三個社區山體滑坡嚴重,分布范圍廣;滑坡點約94個:田頭社區31個、田心社區38個、金龜社區25個.根據現場,本工程主要采取局部種植,部分撒播和點播的種植綠化形式,根據現場實際狀況施工,最終達到生態恢復的目的。四、施工部署4.1總體施工思路我公司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調集施工人員做好上場準備,由項目經理帶領施工技術組、安全質量組、物資設備組及綜合辦公室等人進駐現場,進行前期準備,其余人員在3天內調集完畢,在最短的時間內進駐現場。同時我公司陸續組織工程所需的騾馬隊伍、各項設備進場6、,聯系綠化苗木廠家準備供料計劃。并做好開工前的其他工作,按要求向監理提交開工報告。4.2施工方案安排原則在施工安排上,做到“保證質量,兼顧一般”,進度安排滿足連續、均衡施工的要求,主要工作的施工人員在各施工期內連續作業,盡量使勞動力、物資消耗量大道平衡、提高效率。以利于勞動力調配、材料利用和充分利用臨時設施。4.3施工總平面布置依據建設工程對現場布置、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要求合理科學的進行施工平面圖的布置。在規劃用地內合理布置生產、生活設施,盡量減少臨時用地。平面布置本著充分利用既有交通,使施工道路通常便利、施工人員生活方便舒適,生產設施方便施工的原則,按照有利于施工人員生產7、過程中勞動保護及生活衛生進行規劃布置。施工總平面圖4.4臨時設施項目數量及平面布置4.4.1布置依據 (1)有關文件的規定。 (2)關于環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有關規定。 (3)我單位在實施本工程過程中的項目管理目標。4.4.2 布置原則以既滿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創建文明建設工地為前提,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條件,綜合考慮工程規模、施工方案、工期、造價等因素,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有利施工、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規劃生產生活區、堆料場等。4.5施工工期及工期保證措施4.5.1工期本工程合同工期為90天,計劃于xx年2月1日開工,xx年4月30日完工(具體開工日期以8、監理工程師簽發開工令為準)。 4.5.2工期保證措施 對于本工程,我們將保證施工進度,確保工程按施工進度計劃完成并交付建設單位使用,為此,我們將采取如下措施; 1、實現項目管理,組織強有力的領導班子,配備具有豐富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檢查各層次的計劃,形成嚴密的計劃保證系統施工項目的所有施工進度計劃、施工總進度計劃、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在其貫徹執行時應首先檢查是否協調一致,計劃目標是否層層分解,互相銜接,組成一個計劃實施的保證體系,以施工任務書的方式下達施工隊伍以保證實施。 2、層層簽訂承包合同或下達施工任務書:項目經理、專業施工隊和各工種班組之間分別簽訂承包合同,按計劃目標明確規定合同日9、期,相互承擔的經濟責任、權限和利益,或者采取下達施工任務書,將作業下達到施工班組,明確具體施工任務,技術措施,質量要求等內容。使施工班組必須保證按作業計劃完成規定的任務。 3、調選先進的施工設備,在數量上滿足最大施工強度要求,保證設備完好率,確保生產能力。 4、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投標文件及進場后經建設單位書面許可的修改的詳細施工進度表進行實施,發現延誤及時采取措施解決。 5、充分考慮雨季可能給工程帶來的不利影響,做最充足的機械、人員、物資準備。 6、積極協調施工現場各方關系,盡可能排除現場內外干擾,保證正常施工進行。 7、現場計劃執行保證:施工計劃應根據監理工程師批準的總體進度計劃編制階段性10、計劃,建立工地現場會制度,多方面調整現場計劃,及時修訂、執行,確保工期。 8、技術保證:項目部建立強有力的現場施工技術組織,承擔與建設單位、監理、設計等單位、部門的溝通和現場技術的組織工作。 9、機具材料的保證:加強施工機具和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工作,保證機械設備的完好率。 10、施工環境保證:項目部設置專人,在建設單位統一領導協調下,積極處理好地方關系,加強與施工有關各方面的溝通及自身人員的管理,并根據現場情況,對有可能影響工程進度的因素進行預控,做好工作,爭取良好的施工環境,把干擾降到最小程度。4.6施工準備工程開工前,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圖紙資料,做好現場的技術準備、勞動力準備、物資準備、11、設備準備等工作。4.6.1技術準備 (1)在接到圖紙后,認真組織技術人員熟悉圖紙,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對特出過程、重點部位制定具體的施工方案,待方案審批后,組織各工種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2)組織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范圍內的建筑物、地下管線進行調查,做到心中有數,并針對性的制定保護和預防措施。 (3)配備齊全有效的施工規范、規程、驗收標準,制定技術資料管理目標,建立健全資料管理體系。 (4)及時編制各材料計劃,提供給材料管理部門。4.6.2勞動力準備 按照本施工組織的方式和要求,確定建立各專業施工隊及各工種班組及人員數量;依據每個工種班組完成的工程量和施工進度計劃的安排,確定其人數;技12、工和普工的比例滿足技術要求和勞動組織的要求,明確各專業班組勞動力的進場時間。 1、各專業施工隊設置:騾馬隊、綠化施工隊。 2、綠化施工隊班組設置:普工班組、栽植班組、修剪養護班組。 3、項目部常駐現場管理人員為7人(項目經理1名、技術負責人1名、質檢員1名、安全員1名、材料員1名、計劃財務員1名、1名施工長),另設置運輸班組、后勤及機修班組。4.6.3 物質準備(1)根據平面布置,在開工前做好物資材料堆放的臨時搭建工作。 (2)與供貨商簽訂供貨協議,明確雙方供貨材料范圍和及責任。 (3)開工前落實各項材料用料計劃,簽訂供貨合同,并分期分批組織材料進場。五、主要施工方法5.1撒播植草籽1、清理坡13、面:人工平整現場雜草、亂石等,保持林地美觀和便于綠化種植;2、換填種植土:結合原坡面土質情況,按比例混合種植土,摻入營養土,土壤改良材料(木屑、木纖維等,目的是增加土壤肥力的保持水能力和滲透性,增加土壤的緩沖力,微生物活性和養分的供應,使根系易生長、繁殖和穿插),回填2030cm厚種植土層;3、撒播草籽:草種撒播前,根據氣候條件溫度,預先12天將草籽浸水。根據設計比例將處理好的草種和混合料拌和,均勻地撒播到已備好的表土區內4、覆蓋無紡布:完工后當天應及時覆蓋無紡布,從上到下平整覆蓋,坡頂延伸30cm固定;兩幅相接疊加10cm,然后用竹筷進行固定,固定間距不少于100cm,待草長到56cm或2314、片葉時,揭去無紡布。5、播后管理:根據土壤肥力、濕度、天氣情況,酌情追施化肥并灑水養護,太陽大的時候,要在下午16點以后,才能進行灑水養護,以后轉入常規管理階段,促使早日成坪。6、例行養護:種子前期養護為30天,發芽期為15天。前期養護時間為每天養護兩次,早晚各一次,早晨養護時間應在10點以前完成,晚上養護應在16點以后開始,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進行噴水養護,以免造成生理性缺水和誘發病蟲害。在高溫干旱季節,種子幼芽及幼苗由于地面高溫容易被灼傷,每天應增加12次養護。中期以自然雨水養護為主,每月噴水兩次,并追施肥,促苗轉青。在整個養護期中,須注意病蟲害的防治。5.2喬木種植1、建植前的準備(1)整15、地 進場后精心整理綠化用地,翻土并清除建筑垃圾雜草種等,翻松深度不小于30CM ,表層5厘米內的土壤顆粒直徑小于1.5厘米,種植土用細齒耙耕兩遍后再用磨或石滾拖磨或碾壓1-2遍,確保無雜質、土壤精細平整。(2)施肥 在翻松表土的同時,為了增加土壤肥力,種植穴內散施餅肥,每株樹穴1千克。(3)防蟲 在栽植前結合整地、施肥,同時施入適量農藥,殺滅地下害蟲。2、選苗 (1)按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到苗木產地主逐一進行“號苗”,并做好選苗資料的記載包括時間、苗圃(場)、地塊、數量、規格等內容。 (2)苗數量要準確,每百株可加12株以備用。3、挖苗 (1)喬灌木的土球完整且必須滿足招標文件要求;挖苗如遇到土16、壤干燥時,應要求苗圃(場)在挖苗前二天灌一次水,增加土壤粘著力, (2)土球過濕時應提前挖溝排水,以利挖苗及減少根系損傷。4、苗木的運輸及儲存 加強苗源的質量管理。喬木要求根系發達多側根,嚴禁調運“蘿卜根”苗木;干性通直,皮層無損傷;冠性豐滿,生長旺盛,無病蟲害;各類尺寸規范,嚴格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1)起挖前適量疏枝,開挖時盡量保護根系,做到及時起苗,及時運輸。施用保水劑,防止植物嫩梢及葉、芽水份干化。 (2)上車應擺放有序,減少機械操作。對各類苗木要分別標注品名、規格。 (3)運到工地后一天內種不完的喬灌木,應存放在陰涼潮濕處或暫進行假植。對長時間不能消耗的苗木應適時噴水保濕。 (4)場17、地內上下車或短距運輸時,應輕拿輕放,嚴禁拖枝抓葉,保護土球和苗木枝葉完好。5、定點放線 (1)按照施工圖設計的株行距及位置用皮尺確定單株位置,用白灰點出種植位置。 (2)定點放線后應即刻復查標定的樹種、數量,并做好記錄,挖穴時如發現定點標記模糊不清時須重新放線標定。6、挖穴 (1)嚴格按定點放線標定的位置、規格挖掘樹穴,樹穴尺寸規格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2)挖掘樹穴時,以定點標記為中心,然后沿邊線垂直向下挖掘,穴底平,上下口一致,樹穴達到規定深度后,還需向下翻松20CM深,為根系生長創造條件。(3) 掘樹穴時應將表土放置一側備用,而挖掘出來的建筑垃圾、廢土雜物放置另一側集中運出施工現場,并回填18、適量的種植土。(4) 掘樹穴時如遇到各種地下管線、構筑物時,應立即停止操作,報請有關部門妥善解決。7、栽植(1)按設計方案要求的樹種、規格、數量進行定位栽植。(2)植物栽植時要保持樹體端正,上下垂直,不得傾斜,并盡可能照顧到原生長地所處的陰陽面。(3)栽植喬木時要同時埋上支撐,支撐要牢固,干徑15cm及以上喬木均用四角樁支撐,并注意不要使支撐與樹干直接接觸以免磨傷樹皮。8、苗木的修剪整形(1)剪除病蟲枝、枯死枝、生長衰弱枝、過密輪生枝、下垂枝及運輸過程中損傷的折斷枝、劈裂枝。對枝條茂盛的喬木可適量疏枝,不損壞樹冠原有姿態,又能保證樹木地上、地下部分的水分供應平衡為準。(2)對斷根、劈裂根、感染19、病蟲害根、過長根要剪去。(3)修剪的剪口要平滑,對較大的剪口要涂防腐劑,防止雨水,病蟲害侵害。9、養護措施種植后的綠地必須精心養護才能到達預期效果,本公司堅持“三分栽,七分管”的原則,除了做到邊栽邊管外,還特別強調栽后的養護工作。 1、設專人專班,進行日常性養護管理,在施工隊撤離時留下技術過硬、認真負責的管理人員4人并聘請有養護經驗的工人4名; 2、堅持天天巡察、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記錄; 3、防蟲治病:勤觀察、勤記載,發現病蟲立即噴藥防治,防止復發; 4、澆水:根據天氣情況和苗木長勢科學合理澆水,保持遮蔭效果或適時拆除遮蔭網。六、質量保證措施 6.1,以施工方案圖為依據,以技術規范20、為標準,制定項目創優規劃,確定各分項目的管理目標和各工序的管理標準,以工序質量標準的實現來保證分項目質量目標的實現,以分項質量目標的實現來保證工程項目質量創優目標的實現。 6.2,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和保證體系,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使構成整個工程的各個環節,各種因素都得到有效地控制。 6.3,實行項目經理質量負責制和技術質量雙向負責制,逐層簽訂技術質量責任狀,以激發全體參與項目施工人員的創優積極性,6.4,加強教育,貫徹制度,科學管理,促進創優。在整個施工中力求做到“五不施工”(施工圖未復核,測量未復核,材料未實驗或無合格證,技術未交底,隱蔽工程未簽字不施工);“三不交接”(無自檢記錄,無施21、工記錄,無專職質檢人員簽字不接受);“三教育”(工前培訓,工中指導,工后講評)。七、安全保證措施 7.1、成立環境保護領導機構:項目部成立環境保護領導指揮部,指定一名副經理負責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規章制度的制訂和檢查落實。各工程隊成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隊主管領導任小組組長,各施工工長及后勤保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負責日常性的環境保護工作的檢查和落實。 7.2、積極認真聽取地方環保部門的意見,虛心接受其監督和落實。7.3、根據本工程項目的作業特點,制訂保護措施: 7.4、進出場便道,經常灑水養護,避免造成塵土飛揚,污染周圍環境。 7.5、施工設備停置有序,材料堆放井井有條,環境衛生專人打掃,施22、工營區、生活區干凈整齊。 7.6、施工管理人員及現場施工人員均掛牌上崗。八、文明施工,加強環保8.1、文明施工在施工現場管理中,采取各種措施,按現代化施工的客觀要求組織施工,使施工現場保持良好的施工環境和施工秩序。主要措施有: 8.1.1、組織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管理組織機構。施工現場應成立以項目負責人為組長,生產、技術質量、安全、消防、保衛、材料、行政衛生管理人員為成員的文明施工管理組織。 健全管理制度。包括:個人崗位責任制、經濟責任制、檢查制度、獎懲制度、會議制度和各項專業管理制度等;健全管理資料:加強教育培訓工作;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現代化管理方法,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度。8.1.223、現場管理措施對施工現場各生產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的所處狀態,不斷地進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并培養員工的素質及技術,實現文明施工。合理定置。將全工地施工期間所需要的物在空間上合理布置,實現人與物、人與場所、物與場所、物與物之間的最佳結合,使施工現場秩序化、標準化、規范化,體現文明施工水平。目視管理。目視管理就是用眼睛看的管理,亦可稱之為“看得見的管理”。它是利用形象直觀,色彩適宜的各種視覺感知信息來組織現場施工生產活動,達到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的成本。目視管理是一種簡便適用,透明度高,便于員工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科學組織生產的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其主要內容與形式如下:施24、工現場各項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工作標準、施工現場管理實施細則等布告等應用墻報、掛板等形式,展示清楚。在定置過程中,以清晰的、標準化的視覺顯示信息落實定置設計,實現合理定置。施工現場的管理崗位責任人采用標牌顯示,以更好地落實崗位責任制,激發崗位人員的責任心,并有利于群眾監督。在施工現場合理利用各種色彩、安全色、安全標志等,并實行標準化管理,有利于生產和員工的安全。將施工現場管理的各項檢查結果張榜公布。8.2、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施工過程中,采取措施,按照國家、地方法規和行業、企業要求,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以及噪聲、振動等對環境的污染和25、危害,同時要防止水土流失。保護和改善施工環境,保證人們身體健康,消除外部干擾,保證順利進行。環境保護的措施及具體做法:8.2.1實行環保目標責任制8.2.2加強檢查和監控工作8.2.3對要保護和改善的施工現場環境,進行綜合治理8.2.4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統籌安排,合理布置,綜合治理。8.2.5施工前應制定施工期間環境保護措施,防止大氣污染、水源污染和噪聲污染。8.2.6施工廢棄物采取措施集中外運到指定地點,避免阻塞河溝、污染水源。如無法及時處理或運走,則必須設法防止散失。8.2.7施工中所產生的污水或廢水,集中處理,不能隨意排放。8.2.8在運輸和貯存施工材料時,采取覆蓋、倉貯等措施防26、止漏失。8.2.9當路線經過農田灌溉區時,采取必要臨時措施。如接邊溝,安設水管等以保證不影響或中斷農田的排灌作業。8.2.10對工程范圍以外的土地及植被應注意保護,未經工程師批準,不得隨意堆置廢方和挖掘。8.3、綠化工作措施8.3.1工地附近的樹木、花草盡可能進行保護8.3.2施工期間對綠化地區進行管理養護九、項目管理部架構及人員配置9.1、成立施工組織機構原則 為保證工程優質、順利按期完工,我公司將按照業主要求,結合本工程的施工特點,在施工中堅持科學管理、精心部署,加強施工中的預測與分析,確保總體施工目標的實現。 1、項目管理組織機構圖9.2、項目主要管理人員情況項目管理班子配備情況表職務姓27、名職稱上崗資格證明證書名稱級別證號專業項目經理林彬勤工程師建造師證二級粵244080917304建筑技術負責人吳遠青工程師 資格證中2011013B069建筑施工員江榮新助工資格證初0200332012811建筑 質量員黃雪武助工資格證初1101B1626工民建 安全員黃檁鋒安全員上崗證 /粵建安C(2011)0005504工民建 資料員吳龍江資料員上崗證 /1101050006617工民建9.3、項目主要管理職責(1)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的組織指揮,傳達業主、監理指令并組織實施,優化本項目資源配置,保證本項目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及所需人、財、物、機資源的需要,根據工程需要對現場人員任免、聘用、獎罰28、,對本項目成本負責。(2)項目總工程師對本工程施工技術、工程質量、安全生產、施工計量、測量試驗負直接技術責任,負責組織指導工程技術人員開展有效的技術管理工作;組織設計文件會審,主持編制本項目工程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質量計劃和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的技術措施;按設計要求組織本項目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對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質量隱患及其預防和糾正措施進行審核,組織工程施工中技術難題的科研攻關;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結合項目管理特點,批準簽發本項目的技術、質量等管理細則,組織處理質量事故;掌握本項目各生產單位的工程進展情況,歸納分析影響進度的因素,并主持制訂改進措施;組織竣29、工資料編制和技術總結,組織竣工交驗。(3)安全主任負責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傳達上級有關精神,通報安全生產情況,督促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決議,收集整理安全檢查情況等。認真貫徹落實安全領導小組有關安全生產的各項決議,督促各部門遵守安全技術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檢查執行情況。參與對關鍵性安全技術措施的提出、審查、教育和交底。負責關鍵性崗位和特殊工種操作人員的崗前考核。負責巡視現場,檢查并糾正現場不安全現象,并有權停工。(4)質量員參與編制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和質量計劃,共同制定質量目標、工藝標準、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督促質量計劃、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執行。按照企業的質量體系,落實質30、量管理程序。參與工程技術交底,監督交底程序和交底內容。負責施工過程中的日常質量檢查,配合監理人員做好工程的預檢、隱檢和工序的驗收檢查及簽證工作。制止施工中的違規違章現象,對嚴重違反質量標準及質量管理規定的現象有權要求停工整改。負責工程質量的檢查評定,建立施工質量管理臺賬,及時對完工工程進行評定驗收。(5)資料員積累技術資料,及時、完整地搞好竣工資料的收集、整理、編制工作。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部門技術標準、規范、規則和技術管理制度。負責施工文件、圖紙、書籍、資料及施工技術檔案的登記、整理和保管工作,做好各類施工技術的復制、裝訂、印發,以及曬發工程圖紙。根據施工生產需要,及時征訂有關規范、標準圖、參考圖并按時到位。負責公司一體化管理體系中相關要素的實施和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