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業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3761
2023-08-21
3頁
21.54KB
1、分項工程技術交底卡施工單位工程名稱分部工程交底部位日 期交底內容 1.1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物、構筑物地下防水工程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業涂膜防水工程。 2.1 材料及要求: 2.1.1 聚氨酯防水涂料,應具有出廠合格證及廠家產品的認證文件,并復驗以下技術性能。聚氨酯防水涂料,以甲組份及乙組份桶裝出廠;甲組份:異氰酸基含量以3.50.2%為宜。乙組份:羥基含量以0.70.1%為宜。兩組份材料應分別保管,存放在室內通風干燥處,貯期甲組份為6個月,乙組份為12個月,使用時甲組份和乙組份料按11的比例配合,形成聚氨酯防水涂料,技術性能指標如下: 固體含量: 93% 抗拉強度: 0.6MP2、a 延伸率: 300% 低溫柔度:在-20繞 20mm圓棒無裂紋 耐熱度: 80不流淌 不透水性: 0.2MPa 干燥時間: 16h 2.1.2 輔助材料: 2.1.2.1 磷酸:用于做緩凝劑 2.1.2.2 二月桂酸二丁基錫:用于做促凝劑。 2.1.2.3 二甲苯或醋酸乙酯:用于稀釋和清洗工具。 2.1.2.4 水泥、3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用于配制水泥砂漿抹保護層。 2.1.2.5 中砂:圓粒中砂,粒徑23mm,含泥量不大于3%;用于配制水泥砂漿抹防護層。 2.2 主要機具: 2.2.1 電動機具:電動攪拌器。 2.2.2 手用工具:攪拌桶、小鐵桶、小平鏟、塑料或橡膠刮板、滾動刷、毛刷、彈3、簧秤、消防器材等。 2.3 作業條件: 2.3.1 地下防水層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業施工,在地下水位較高的條件下涂刷防水層前,應先降低地下水位,做好排水處理,使地下水位降至防水層操作標高以下300mm,并保持到防水層施工完。 2.3.2 涂刷防水層的基層應按設計抹好找平層,要求抹平、壓光、堅實平整,不起砂,含水率低于9%,陰陽角處應抹成圓弧角。 2.3.3 涂刷防水層前應將涂刷面上的塵土、雜物,殘留的灰漿硬塊,有突出的部分處理、清掃干凈。 2.3.4 涂刷聚氨酯不得在淋雨的條件下施工,施工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操作時嚴禁煙火。 3.1 工藝流程:基層清理涂刷底膠涂膜防水層施工做保護層 3.2 基4、層處理:涂刷防水層施工前,先將基層表面的雜物、砂漿硬塊等清掃干凈,并用干凈的濕布擦一次,經檢查基層無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3.3 涂刷底膠(相當于冷底子油): 3.3.1 底膠(基層處理劑)配制:先將聚氨酯甲料、乙料和二甲苯以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攪拌均勻,配好的料在2h內用完。 3.3.2 底膠涂刷:將配制好的底膠料,用長把滾刷均勻涂刷在基層表面,涂刷量為0.3kg/m2左右,涂刷后約4h手感不粘時,即可做下道工序。 3.4 涂膜防水層施工: 3.4.1 材料配制:聚氨酯按甲料、乙料和二甲苯以11.50.3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用電動攪拌器強制攪拌35min,至5、充分拌合均勻即可使用。配好的混合料應2h內用完,不可時間過長。 3.4.2 附加涂膜層:穿過墻、頂、地的管根部,地漏、排水口、陰陽角,變形縫并薄弱部位,應在涂膜層大面積施工前,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強涂層(附加層)。附加涂層做法:是在涂膜附加層中鋪設玻璃纖維布,涂膜操作時用板刷刮涂料驅除氣泡,將玻璃纖維布緊密地粘貼在基層上,陰陽角部位一般為條形,管根為塊形,三面角,應裁成塊形布鋪設,可多次涂刷涂膜。 3.4.3 涂刷第一道涂膜: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層的材料固化并干燥后,應先檢查其附加層部位有無殘留的氣孔或氣泡,如沒有,即可涂刷第一層涂膜;如有氣孔或氣泡,則應用橡膠刮板將混合料用力壓入氣孔,局部再刷涂膜6、,然后進行第一層涂膜施工。涂刮第一層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可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勻涂刮,力求厚度一致,在1.5mm左右,即用量為1.5kg/m2。 3.4.4 涂刮第二道涂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勻地涂刮第二道涂膜,涂刮方向應與第一道的涂刮方向相垂直,涂刮第二道與第一道相間隔的時間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大于72h。 3.4.5 涂刮第三道涂膜:涂刮方法與第二道涂膜相同,但涂刮方向應與其垂直。 3.4.6 稀撒石碴:在第三道涂膜固化之前,在其表面稀撒粒徑約2mm的石碴,加強涂膜層與其保護層的粘結作用。 3.5 涂膜保護層: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即可根據建筑設計要求的適宜形式,一般抹水泥泵漿。平面可澆筑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專業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