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chǎn)住宅項目地上墻柱、頂板梁模板搭設施工技術交底(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3808
2023-08-21
13頁
8.84MB
1、1、 材料準備1830mm*915mm*14.5mm木膠板、40mm*90mm方木、48*2.9鋼管、3型卡、U托對拉穿墻螺桿等。鋼管表面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深的劃道及嚴重銹蝕等缺陷,嚴禁打孔。2、 機具準備塔吊、木工圓鋸機、平刨機、壓刨機、電鋸、手鋸、電鉆、扳手、扁鏟、線墜、卷尺、撬棍等。3、 施工準備3.1筏板、樓板砼強度達到1.2,以上人、上材料后不破壞砼面為準。3.2 測量班彈出該層標高控制線(建筑1米線)、墻柱及梁邊線,并經(jīng)驗線合格。4、 操作工藝4.1 模板選型4.1.1 面板采用14.5mm 厚木膠合板;板底次龍骨采用40x40x3方鋼3002、mm;主龍骨采用水平雙鋼管1200mm(規(guī)格48x2.9mm)。滿堂支撐架均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架體縱橫間距1.2m)+可調(diào)U 托作支撐體系。結構部位 模板安裝體系 樓板面板采用 14.5mm 厚木膠合板;板底次龍骨采用40x40x3方鋼300mm;主龍骨采用水平雙鋼管1200mm(規(guī)格48x2.9mm)。滿堂支撐架均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架體縱橫間距1.2m)+可調(diào)U 托作支撐體系。梁 底模、側模采用14.5mm 厚木膠板,陰陽角處采用40x90mm木方,側模和底模龍骨均為 4040mm方鋼,間距 200mm;并且當梁截面尺寸高度h大于等于1500mm時,設置3道12對拉螺栓; 600h13、500時設置兩道12對拉螺桿;當h600mm時,可在底部設置一道14即可。對拉螺栓沿梁縱向間距為750mm;支撐體系采用482.9mm 鋼管。矩形框柱 14.5mm 厚木膠板,次龍骨沿柱面寬度每200mm 設置一根4060mm鋼木龍骨,柱箍采用雙鋼管(對拉螺栓連接),柱箍間距每 450 設置一道,第一道柱箍據(jù)基頂面200mm,柱中間加設對拉螺栓(柱截面尺寸600 時);剪力墻標準層墻體:面板采用14.5mm厚木膠合板,4060mm鋼木龍骨(或鋼管482.9mm)+482.9mm雙鋼管背楞,12穿墻螺桿,482.9mm鋼管斜撐。4.2 工藝流程頂板梁支撐體系安裝彈標高控制線梁模板安裝頂板模板安裝4、頂板預留洞模板安裝驗收。4.3 施工工藝4.3.1頂板梁支撐體系安裝(1)立桿設計立桿縱橫向中心間距1200mm,U托伸出高度300mm,立桿距離墻、梁邊300mm。(2)橫桿設計距樓地面200mm設縱橫掃地桿,掃地桿以上縱橫水平桿步距1000mm。(3)頂板主次龍骨雙鋼管(規(guī)格48x2.9mm)作主龍骨,40*40方鋼作次龍骨,次龍骨中心間距300mm,模板拼縫處及陰角處用4090方木固定。(4)砼澆筑時,放置布料機的部位須對頂板支撐體系進行加固。4.3.2 彈標高控制線本工程統(tǒng)一選用建筑1m線作為控制線,由測量班按將標高引至支撐體系立桿上,4.3.3 梁模板安裝(1)鋪梁底模板,根據(jù)梁凈跨5、長度,按下表對梁底起拱,根據(jù)建筑1m線調(diào)整底模標高,需要起拱的梁,梁兩端底模標高不變,梁中底模根據(jù)起拱高度抬高。梁起拱高度表梁類型凈跨長度L設計起拱高度非懸挑梁L4m3/1000L懸挑梁2mL4m6/1000LL4m1/100L(2)底模安裝調(diào)整到位后,安裝梁側模并進行加固。(3)梁模板加固,梁底模、側模安裝后,待梁筋綁扎完成,對梁模板進行加固。梁加固次龍骨采用4040mm方鋼,主龍骨采用482.9mm雙鋼管,梁支撐采用扣件式鋼管架支撐體系。所有梁內(nèi)設水泥塊頂模撐,間距600*600,梅花形布置。4.3.4 頂板模板安裝(1)在安裝好的支撐架上依次安裝U托、主次龍骨,鋪設木膠板前檢查次龍骨標高6、及平整性,無誤后方可鋪設木膠合板。(2)根據(jù)板凈跨度(雙向板取短向跨),按下表選取板起拱高度。板起拱高度表板類型凈跨長度B設計起拱高度非懸挑板B3.6m3/1000B懸挑梁所有懸挑板均起拱6/1000B(3) 拼縫細部處理:頂板模板拼縫處設置海綿膠條防治漏漿,次龍骨與板縫方向一致時板縫下部設置40*90方木與40*40方鋼管搭配使用,防止產(chǎn)生錯臺;頂板與梁、墻柱陰角部位拼縫采用海綿條與方木配合加固密封,如下圖所示。圖4-5拼縫處理4.3.5 頂板預留洞、降板模板安裝核對藍圖中各專業(yè)預留洞尺寸、位置及數(shù)量,在頂板鋼筋綁扎前安裝預留洞口模板。4.4 模板支設細部做法4.4.1 標準層螺桿采用普通17、2穿墻螺桿(PVC20做套管);標準層外墻模板支設節(jié)點4.4.2 剪力墻外墻層間接茬在樓層層間接茬部位模板下延 200mm,利用下層施工時的螺栓眼進行加固,模板根部粘貼海綿條。4.4.3 剪力墻與現(xiàn)澆板接茬部位,剪力墻在配模時適當縮減高度 1.5cm 作為清掃孔,根部沿墻方向背長木方,并與模板釘牢。 4.4.4 豎向拼縫平整度保證措施豎向縫采取兩模板+粘貼海綿膠條頂拼,墻板拼縫外側設置8cm寬方木釘緊木膠板,模板內(nèi)側沿拼縫兩側采用砼頂模撐頂緊模板。4.4.5 陰陽角部位墻體模板所有墻體模板都可分為墻體陽角、陰角、端部這三種部位的模板設計。在陽角,及端部的模板設計中,模板的設計長度增加-一個方木8、的高度+膠合板的厚度,可以有效的控制模板的漏漿;并且在模板拆除時,主要撬外側模板,模板可能有損傷,但不會對結構邊角造成損壞;且模板邊角損壞也不會影響模板的使用和加固,可以有效的提高模板的周轉次數(shù)。模板拼縫處方木背楞的支撐方向和位置,一定要與模板受力變形的方向一致,如下圖所示。 墻體陽角模板 墻體陰角模板 墻體端部模板 墻體陰角模板實景圖4.4.6 L形墻體模板 L形墻體模板的設計為墻體陽角、陰角、端部模板設計的組合;當L形墻一端的長度900mm時,可采用L形短肢剪力墻加固的方式,在短肢墻內(nèi)設置一根對來螺桿,可有效的控制墻體截面和角部漏漿的現(xiàn)象。如下圖所示:當墻體長度900mm時,易采用附加螺桿9、拉結的方式進行加固。如下圖所示: L形短肢墻模板加固平面示意圖 L形模板加固平面示意圖4.4.7 T形墻體模板T形墻體模板的設計為墻體陰角、端部模板設計的組合;當T形墻的加固主要采用附加螺桿拉結的方式進行加固。如下圖所示:當T形墻一-端的長度900mm時,也可采用L形短肢剪力墻加固的方式,在短肢墻內(nèi)設置一根對來螺桿,可有效的控制墻體截面和角部漏漿的現(xiàn)象。T形墻體模板加固設計4.4.8 一字形墻體模板一字形墻體模板的設計為端部模板設計的組合;加固主要采用附加螺桿拉結的方式進行;一字型墻體模板加固設計4.4.9 墻頂部防止變形不順直模板設計為防止墻體頂部的模板變形,造成墻體頂部不順直,特別是影響外10、墻的模板接茬處理,在墻體頂部增設一根40x90mm水平方木,并與模板釘設牢固。墻體頂部防止模板變形及不順直措施4.4.10 梁模板細部構造 梁高600mm時做法 梁高600mm時做法 頂板梁加固示意圖 梁摸與墻或柱交界處細部做法 梁底與梁側模間細部做法 梁夾子做法圖1 梁夾子做法圖2 梁模板加固BIM圖梁、墻、板模板施工示意圖4.4.11 樓板模板支設效果梁高500mm梁板支模示意圖 支撐體系BIM效果圖 挑板端面模板4.4.12 挑板端面外立面模板加設對拉螺桿,加外力固定模板。 挑板端面立面模板設置示意圖 挑板端面模板拆除效果圖4.4.13 頂板預留洞采用定型模具頂板預留洞處應采用定型模具,11、預留洞孔模板加設對拉螺栓,加外力固定模板。 頂板預留洞模板設置詳圖 頂板預留洞模板加固詳圖 鋼制預留洞鋼模 預留洞鋼模安裝4.4.14 頂板模板邊緣加海綿條在龍骨側面無法粘貼海綿條時,為防止?jié)仓敯寤炷陵幗翘幉宦{,頂板側模板靠墻處貼海綿條。 頂板模板邊緣設置大樣圖頂板邊緣模板加海綿條4.4.15 頂板模板拼縫頂板模板邊均通過刨子刨平,用封邊漆保護。拼縫采用“硬拼法”,確保模板拼縫嚴密不漏漿,保證接槎平整。木模板拼縫應采用硬拼,縱向接縫后均設置木方豎龍骨,橫向接縫背后加定方木,所有木模板裁邊后應壓邊、用封邊漆進行封邊。 模板封邊詳圖 模板拼縫硬拼詳圖 頂板模板硬拼縫效果圖5、施工注意事項5.12、1 所有鋼管架立桿、主次龍骨、木膠合板需嚴格按照項目部技術室審核的配料單施工,若有特殊情況必須經(jīng)技術人員同意后調(diào)整。5.2 頂板主次龍骨懸挑長度不能超過200mm。5.3 立桿與頂板主龍骨嚴禁硬頂,必須設置U托,龍骨接頭處一定要在U托上放牢,U托要頂緊龍骨。5.4 木膠合板鋪設時從兩邊向中間順序鋪貼,第二張面板用力將前一板木膠合板頂緊。如遇到個別位縫隙過大,在膠合板下用木條將縫隙填實,面層用水泥砂漿找平。5.5 頂板內(nèi)支撐體系嚴禁與外架連接。6、質(zhì)量標準6.1 支撐牢固、穩(wěn)定,剛度足夠;6.2 頂板面板鋪設后,相鄰板塊的縫隙不得大于1mm;6.3 板面必須平整;6.4 允許誤差見下表:混凝土結13、構預埋件、預留洞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尺量檢查預埋管、預埋孔中心線位置3尺量檢查插筋中心線位置5尺量檢查外露長度+10,0尺量檢查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2尺量檢查外露長度+10,0尺量檢查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0尺量檢查尺寸+10,0尺量檢查注:檢查軸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偏差的較大值。現(xiàn)澆結構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 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軸線位置5尺量檢查底模上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尺量檢查截面內(nèi)部尺寸基礎10尺量檢查柱、墻、梁+4、-5尺量檢查層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經(jīng)緯儀或吊線、尺量檢查大于5m8經(jīng)緯儀或吊線、尺量檢查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檢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注:檢查軸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偏差的較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