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鋼筋窄間隙焊接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4139
2023-08-21
4頁
27.04KB
1、分項工程技術交底卡施工單位工程名稱分部工程交底部位日 期交底內容 1.1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直徑20mm及以上的熱軋、級鋼筋的現場水平連接。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單。進口鋼筋還應有化學復試單,其化學成分應滿足焊接要求,并應有可焊性試驗。 2.1.2 焊條:焊條的牌號應符合設計規定。如設計無規定時,應符合表4-17的要求,焊條質量應符合以下要求: 鋼筋電弧焊使用的焊條牌號 表4-17 項 次鋼 筋 級 別 窄 間 隙 焊 1 級 E5003 2 級 E5016 3 級 E6016 注:2、不含余熱處理級鋼。 2.1.2.1 藥皮應無裂縫、氣孔、凹凸不平等缺陷,并不得有肉眼看得出的偏心度。 2.1.2.2 焊接過程中,電弧應燃燒穩定,藥皮熔化均勻,無成塊脫落現象。 2.1.2.3 焊條必須根據焊條說明書的要求烘干后才能使用。 2.1.2.4 焊條必須有出廠合格證。 2.1.3 主要機具。 2.1.3.1 焊接電源:焊接電源可采用市場上的定型產品,其容量大小應能獲得300A電流,空載電壓應為75V及以上。 2.1.3.2 U形銅模:U形銅模是由銅模、限位支座、固緊裝置組成的專用模具。U形銅模可用紫銅板壓制或銅棒加工而成,也可用電解銅澆鑄后經少許加工而成。銅模大小應與被焊鋼筋直徑相適3、應。一種銅模只宜用于相近的兩種直徑鋼筋焊接。銅模應具有一定的厚度和體積。 2.1.3.3 其它機具:焊接電纜、電焊鉗、面罩、墊子、鋼絲刷、無齒鋸等。 2.2 作業條件: 2.2.1 焊工必須持有有效的考試合格證。 2.2.2 接頭位置應符合規定。 2.2.3 電源應符合要求。 2.2.4 作業場地應有安全防護設施,以及防火和必要的通風措施,防止發生燒傷、觸電、中毒及火災等事故。 2.2.5 熟悉圖紙,做好技術交底。 3.1 工藝流程檢查設備選擇焊接參數試焊作模擬試件送試確定焊接參數施焊質量檢驗 3.2 檢查電源、弧焊機及工具:焊接地線應與鋼筋接觸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燒傷鋼筋。 3.3 選擇焊接參4、數:根據鋼筋直徑,參照表4-18選擇焊接參數。 水平鋼筋窄間隙焊焊接參數 表4-18鋼筋直徑 (mm)間隙大小 (mm)焊條直徑 (mm)焊接電流 (A) 20 1012 3.2 100110 22 1012 3.2 100110 25 1214 4.0 150160 28 1214 4.0 150160 32 1214 4.0 150160 36 1315 5.0 220230 40 1315 5.0 220230 3.4 試焊、做模擬試件:在每批鋼筋正式焊接前,應焊接3個模擬試件做拉力試驗,經試驗合格后,方可按規定的焊接參數成批生產。 3.5 施焊操作要點: 3.5.l 鋼筋端面應較平整,5、端面和軸線垂直。鋼筋應用無齒鋸或氣壓焊專用的切斷機切割。鋼筋被焊部位的鐵銹、油污及水分需清除干凈。 3.5.2 鋼筋用緊固裝置固定牢固,銅模兩側軸心應一致,以防止接頭出現軸線偏移或彎折缺陷。 3.5.3 鋼筋窄間隙焊接時,工藝過程如下:第一步,焊條插入間隙底部一側的鋼筋端面引燃電弧,并充分熔透鋼筋端面下口和使熔池金屬超過1/2的間隙。接著,電弧移至間隙底部另一側的端面。重復上述的施焊動作。必要時,還要交替施焊,及時使熔池金屬連成一體,完成打底焊縫的焊接。第二步,焊條在間隙中左右前后運弧,連續施焊,使熔敷金屬逐漸填充間隙端4/5高度。第三步,焊至4/5的焊縫厚后,焊縫逐漸擴寬,必要時,改連續焊為6、斷續焊,避免過熱。焊縫余高不宜超過3mm,且應平緩過渡至鋼筋表面。 3.5.4 拆去銅模。根據氣溫決定拆模時間。夏季焊完3min后可拆模,冬期為5min后拆模。10以下還要覆蓋弧形鐵皮蓋板或巖棉板保溫。過早拆模會使焊縫失去保溫,接頭變脆。 3.6 質量檢查:在焊接生產中焊工應認真逐個接頭進行自檢,如發現質量缺陷,應查找原因及時消除,不合格又無法補救的接頭,應切除熱影響區后重焊。 4.1 保證項目: 4.1.1 鋼筋的品種和質量,焊條的牌號、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注:進口鋼筋需先經過化學成分檢驗和焊接試驗,符合有關規定后方可焊接。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證明書和試驗報告單。 4.7、1.2 鋼筋的規格、焊接接頭的位置,同一區段內有接頭鋼筋面積的百分比, 檢驗方法:觀察或尺量檢查。 4.1.3 窄間隙焊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必須合格。力學性能檢驗時,從每批接頭中隨機切取3個接頭做拉伸試驗;根據工程需要,也可另取3個接頭做彎曲試驗。在工廠焊接條件下,以300個同接頭型式、同鋼筋級別的接頭為一批。在現場安裝條件下,每一至二樓層中以300個同接頭型式、同鋼筋級別的接頭作為一批,不足300個時,仍作為一批。 檢驗方法:檢查焊接試件試驗報告單。 4.2 基本項目:水平鋼筋窄間隙焊接頭應逐個進行外觀檢查,結果應符合下列要求: 4.2.1 接頭處焊縫應飽滿,不得有裂紋,不得有深度大于0.5m8、m的咬邊。 4.2.2 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超過0.1倍鋼筋直徑,同時不大于2mm。 4.2.3 接頭處的彎折不大于4。 4.2.4 接頭的焊縫余高為23mm。 4.2.5 焊縫氣孔及夾渣的數量和大小在全部焊縫表面上不超過2個和6mm2。外觀檢查不合格的接頭,經修整或補強后可提交二次驗收。不行格又不能補救的接頭,應切除熱影響區后重焊。 檢驗方法:目測或量測。 5.1 注意對已綁扎好的鋼筋骨架的保護,不亂踩亂拆,不粘油污,在施工中拆亂的骨架應認真修復,保證鋼筋骨架中各鋼筋位置正確。 6.1 應采取盡可能短的電弧施焊,避免產生氣孔缺陷。 6.2 焊接電流的大小對焊縫有直接影響,電流偏大會使焊縫過熱9、產生脆性組織,電流偏小會產生氣孔、夾渣、未焊透等缺陷。故施焊時要選擇合適的電流,并保持電流穩定。 6.3 焊條對質量的影響很大,應采用合格的焊條。焊接、級鋼筋,采用的焊條屬低氫型堿性焊條,焊前,焊條需按說明書的要求烘焙,并放在保溫筒中備用。保溫筒帶入工地后接到電焊機上,保持筒內溫度為150。電焊條應用1根取1根,對變冷的焊條可再烘一次,但不可烘焙第3次。 6.4 雨天、雪天和大霧天不允許露天焊接。 6.5 在環境溫度低于-5的條件下進行焊接時,為鋼筋低溫焊接,低溫焊接時,焊接電流應略為增大。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 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 7.2 鋼筋機械性能試驗報告。 7.3 進口鋼筋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和可焊性試驗報告。國產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和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的,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 7.4 鋼筋接頭拉伸試驗報告。 7.5 焊條出廠合格證。專業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