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柱、瓷瓶配線質量管理.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4440
2023-08-21
9頁
97.54KB
1、表C2-2 技術、安全交底記錄施工單位:年月日編號: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共頁第頁交底內容:瓷柱、瓷瓶配線質量管理依據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1、范圍本工藝標準適用于電氣照明室內、室外的瓷柱瓷瓶明配線工程。2、施工準備2.1材料要求:2.1.1絕緣導線的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有出廠合格證。2.1.2瓷柱、瓷瓶應清潔完整,無殘缺裂紋。2.1.3螺旋接線鈕應根據導線截面和導線的根數選擇相應型號的加強型絕緣鋼殼螺旋接線鈕。2.1.41C安全型壓線帽請見38、3.8節有關部分。2.1.5套管有銅套管、鋁套管及銅鋁過2、渡套管三種,選用時應采用與導線材質規格相應的套管。2.1.6接線端子選用時應根據導線的根數和總截面選擇相應規格的接線端子。2.1.7鍍鋅材料:圓鋼、扁鋼、木螺絲、機螺絲、螺母、墊圈、和彈簧墊圈等。2.1.8輔助材料:鉆頭、防銹漆、調合漆、綁線、砂布、橡膠(粘塑料)絕緣帶、黑膠布、焊錫、焊劑、木磚等。2.2主要機具:2.2.1鉛筆、卷尺、線墜、粉線袋、水桶、鋼絲刷。2.2.2常用電工工具:電烙鐵、噴燈、錫鍋、錫勺、手錘、鏨子。2.2.3手電鉆、沖擊站、電錘、兆歐表、萬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2.3作業條件:2.3.1在土建結構施工階段,應按設計圖尺寸位置預埋木磚和過墻管。2.3.2待內裝修全3、部完成后,方可進行配線。3、操作工藝3.1工藝流程:彈線定位預埋木磚保護(預埋塑料脹管)瓷柱、瓷瓶固定導線敷設導線連結線路檢查、絕緣搖測。3.2彈線定位:3.2.1彈線定位應符合以下規定:3.2.1.1瓷柱配線時,導線線間最小距離及固定點最大距離見表3.2.1.1所示。瓷柱(珠)配線的線間及固定點間的允許距離(mm)表3.2.1.1導線截面(mm2)瓷柱型號線間最小距離固定點最大間距1.54610G38(296#)G50(294#)10010012001500150025003.2.1.2瓷瓶配線時,導線線間最小距離及固定點間最大距離見表3.2.1.2所示。瓷瓶配線的線間及固定點間的允許距離(4、mm)表3.2.1.2導線截面(mm2)瓷瓶型號線間最小距離固定點最大間距61625355095PD-1-3PD-1-2PD-1-11001001501506000600060003.2.1.3線路與其它管道應避免相遇。接近敷設時,其最小距離見31、3.5節所示。3.2.1.4室內沿墻壁、頂棚支持件固定點距離見表3.2.1.4所示。室內沿墻壁、頂棚支持件固定點距離表3.2.1.4配電方式導線線芯截面(m)146101625357095120最大允許距離(mm)柱(珠)配線瓷瓶配線150020002000250030003000600060003.2.1.5瓷柱及瓷瓶固定在支架上,其固定間距見表5、3.2.1.5所示。敷設在絕緣支持件上的絕緣導線其支持點間距表3.2.1.5線芯最小截面(mm2)絕緣導線的支持點間距(mm)銅線鋁線1.01.51.52.510001.01.52.52.520002.52.5466000120003.2.1.6室內、室外敷設時,絕緣導線至地面的最小距離見3.2.1.6所示。室內、室外敷設時至地面的最小距離表3.2.1.6敷設方式最小距離(mm)水平敷設室內室外25002700垂直敷設室內室外180027003.2.1.7在室內采用瓷柱和瓷瓶配線時,導線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距離不應小于10mm。3.2.1.8導線在轉彎、分支和進入電氣器具處,均應裝設支持件固定。6、支持件與轉彎中點、分支點和電氣器具邊緣的距離在瓷柱配線時應為60100mm。3.2.1.9室外配線當跨越人行道時,導線距地面高度不應低于3.5m;跨越通車道路時不應低于6m。3.2.1.10在室外,瓷柱及瓷瓶在墻面上直接固定時,其固定點間距不應超過2m。3.2.2彈線定位。3.3預埋本磚和保護管。3.4預埋塑料脹塞。3.5瓷柱及瓷瓶固定:固定瓷柱和瓷瓶可采用木磚、塑料脹塞和支架固定。3.6導線敷設:3.6.1導線敷設方法:先將綁線按所需的長度斷開,扎成小束。然后將導線放開并抻直,由一端開始綁回頭固定在瓷柱(瓶)上,其中間瓷柱(瓶)的綁法有兩種,受力瓷柱(瓶)采用“雙花”綁法;加檔瓷柱(瓶)采用7、“單花”綁法。綁扎牢固后應進行調直,至終端瓷柱(瓶)處,抻緊綁回頭。由上到下,逐條綁扎。最后綁扎固定中間支點,導線固定后應留在適當余量。3.6.2導線敷設要求:3.6.2.1導線間的距離應符合3.2節中的有關規定。兩根相鄰的導線應在兩瓷柱或瓷瓶的同一方向(或側或右側)或者導線應在兩瓷柱或瓷瓶的外側,不允許放在內側見圖3.6.2.1所示。圖3.6.2.1交叉做法3.6.2.2導線分支時,其分支點必須加裝瓷柱或瓷瓶,用以支持分支線的張力,如丁字做法見圖3.6.2.2所示。圖3.6.2.2丁字做法3.6.2.3導線在拐角時,瓷柱或瓷瓶安裝見圖3.6.2.3所示。圖3.6.2.3導線拐角做法3.6.28、.4導線與熱力管(水管)道交叉時,必須加套絕緣管,絕緣管的兩端應用瓷柱(珠)或瓷瓶固定。見圖3.6.2.4.1和圖3.6.2.4.2所示。圖3.6.2.4.1導線與水管交叉做法圖3.6.2.4.2導線與熱力管交叉做法圖3.6.2.5導線在進入電氣器具,開關及插座時,應在距其100mm處用瓷柱或瓷瓶加以固定,導線穿墻做法見圖3.6.2.5.1和圖3.6.2.5.2所示。圖3.6.2.5.1導線入插座做法圖3.6.2.5.2導線穿墻做法3.6.2.6瓷柱或瓷瓶配線時,終端回頭綁扎的公卷和單卷數見表3.6.2.6所示。公卷和單卷數表3.6.2.6導線截面(mm2)1.52.54253570951209、公卷數8121620單卷數55553.6.2.7所用綁線應根據導線的截面進行選擇,見表3.6.2.7所示。導線與綁線選擇數據表表3.6.2.7導線截面(mm2)綁線直徑(mm)鐵扎線銅扎線鋁扎線1010355070950.81.21.01.42.02.62.02.02.63.04、質量標準4.1.1瓷件及導線的品種規格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4.1.2導線之間和導線對地之間的絕緣電阻值必須大于0.5M。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實測或檢查絕緣搖測記錄。4.1.3導線嚴禁有扭絞、死彎和絕緣層損壞等缺陷。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2.1瓷件及其支架安裝牢固,不得有瓷件損壞或瓷件倒置等現象;10、導線或瓷件的固定點間距正確;瓷件及支架排列整齊,表面清潔,油漆完整。檢驗方法:觀察和手扳檢查。4.2.2導線敷設4.2.2.1防導線平直整齊,瓷件固定可靠;在穿過梁、墻、樓板和跨越其它線路、管道時裝設保護管;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處的導線兩端固定可靠,并留有補償有余量。4.2.2.2導線連接牢固,包扎嚴密,絕緣良好,不傷線芯且接頭處不受拉力。4.2.2.3導線轉角和分支處齊整,進入電氣器具處絕緣處理良好。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3.1導線的線間距離及固定點間距的允許偏差。4.3.1.1線間距離:水平敷設的線路為10mm;垂直敷設的線路為5mm。4.3.1.2固定點間距允許偏差50mm。4.3.2同11、一檔內的瓷柱和瓷瓶應排列在同一條直線上,該直線應與線路成直角。4.3.3導線不得有松弛現象。水平敷設時,平直程度允許偏差10mm;垂直敷設時,平直程序允許偏差5mm。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成品保護5.1配線時不得損壞地面、墻面和頂棚,并應保持各部位的清潔。5.2安放電氣器具時,不得碰松已敷設完的導線。5.3緊固螺絲時,不應用力過猛,以免瓷件碎裂。5.4線路敷設后,不得再次噴漿和刷油,防止污染導線。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6.1瓷件表面不清潔及個別瓷件有破損現象。瓷件安裝時,應擦去其表面的污物,及時將破損瓷件更換。6.2瓷件的固定不合要求,應用木螺絲固定瓷件,嚴禁使用鐵釘和采用粘接法。6.312、變形縫兩側的導線未加裝瓷件固定,應按要求及時補裝,導線要留有補償余量。6.4導線過分松弛,超過允許偏差,應及時進行調整,使其達到要求。6.5綁扎導線時,采用裸導線做為綁線。塑料絕緣導線必須采用塑料綁線進行綁扎。6.6在導線分支處、接頭處未加裝固定瓷件。應及時補裝,保證導線不受橫向拉力。6.7導線的結、焊包不符合要求,請見38、3.8節有關內容。7、質量記錄7.1絕緣導線出廠合格證。7.2瓷柱、瓷瓶配線工程預檢、自檢、互檢記錄。7.3設計變更洽商記錄、竣工圖。7.4瓷夾、瓷柱(珠)及瓷瓶配線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記錄。7.5電氣絕緣電阻測試記錄。8、安全標準9、環保措施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