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肋樓板模殼的安裝與拆除分項工程質量管理.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4580
2023-08-21
6頁
91.04KB
1、表C2-2 技術、安全交底記錄施工單位:年月日編號: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共頁第頁交底內容:密肋樓板模殼的安裝與拆除分項工程質量管理1、依據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2001 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高層建筑混凝土技術規程 JGJ3 -2002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 GB50214-20012、施工準備2.1材料與主要機具:2.1.1塑料或玻璃鋼模殼:塑料模殼以改性聚丙烯塑料為基材注塑而成。雙向密肋樓板用M型模殼,目前采用較多的規格為120cm90cm3045cm和120cm120cm3045cm,十字肋高9cm,肋厚1.4cm,四拼而成,并2、在模殼四周增加L363角鋼,以便于連接,單向密肋樓板用T型模殼,目前采用較多的規格為112cm525cm3543cm。玻璃鋼模殼剛度大,不需型鋼加固,較多采用的規格為120cm120cm30cm、150cm150cm40cm。以上模殼的幾何尺寸、外觀質量和力學性能,均應符合國家和行業有關標準以及設計的需要,并應有產品出廠合格證。2.1.2支架系統:2.1.2.1WDJ碗扣或多功能腳手架或門式架。2.1.2.2模板配料:L505角鐵、1010方木、7.510方木,鐵釘等。2.1.3主要機具:錘、斧、鋸、電鉆、水平尺、撬棍等。2.2作業條件:2.2.1模板及支架系統設計:根據工程結構類型和特點,確3、定流水段劃分;確定模殼的平面布置,縱橫木楞的規格、數量和排列尺寸;確定模殼與次木楞及其它結構構件的連接方式。同時確定模殼支架系統的組合方式。驗算模殼和支架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繪制全套模殼模極及支架系統的設計圖。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總圖、分段平面圖、模板及支架的組裝圖、節點大樣圖、零件加工圖。2.2.2柱(角筒)、樓電梯墻及剪力墻的混凝土強度已達到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的再施強度。2.2.3樓面的軸線、水準標高引測到墻、柱上,并辦完預檢手續。3、模殼模板安裝的操作工藝(以主次木楞支撐體系為例)3.1工藝流程:安裝支架安裝主次木楞調整密肋梁底標高及起拱安裝模殼質量檢驗。3.2支架系統可采用WDJ碗扣4、式多功能架或門架,可預組拼成定型飛模支架,吊運組合和分解,亦可單件用鋼支柱、鋼(木)龍骨、角鋼組成支撐體系,散裝散拆。由模板設計確定,并在施工中執行。凡設計高度超過3.5m時,每隔2m高度應用直角扣件與鋼支柱拉接,并與結構柱連接牢靠。3.3頂托粗調標高后,安裝10cm10cm主木楞,其間距大約為60120cm。之后在主要楞上安裝7.5cm10cm次木楞,其間距為4060cm。次木楞的間距要根據密肋的間距確定。次木楞的兩側安裝505的角鐵(可預裝)。安裝次木楞前要在主木楞上放出模殼的邊線,即準確地放出密肋的位置線,以使次木楞(即密肋)軸線位置準確。3.4次木楞安裝完畢后,要認真調整頂托升降,使次5、木楞頂面符合設計標高(即密肋底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并根據設計要求起拱。設計無要求時,起拱高度為全跨長度的1/10003/1000。3.5按模板組裝設計圖的平面布置,按型號將模殼安裝在次木楞兩側的支撐角鋼上。模殼底腳加設頂桿以保證模殼底部的剛度。模殼表面噴刷水質隔離劑。節點大樣見圖4-1。單向模殼長向連接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cm,以免接口處側向剛度不足。雙向模殼安裝,要在一個柱網內由中間向兩端排放,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出現兩端邊肋不等的現象。凡不能使用模殼的地方,可用木模補嵌。3.6按模板分項工程質量評定標準逐項檢查模殼模板。檢查的重點放在模殼自身剛度的保證措施和連接節點的嚴密性。辦理6、預檢。4、模殼模板拆除的操作工藝4.1操作工藝流程:拆除角鋼拆起模殼拆除支架。4.2模殼拆除時,混凝土的強度必須達到10MPa。先將支撐角鋼拆除,然后用小撬棍將模殼撬起相對兩側面中點,模殼即可拆下。密肋梁較高時,模殼不易拆除,可采用氣動拆模工藝。拆模不可用力過猛,不亂扔亂撬,要輕拿輕放,防止損壞。4.3拆除支架:混凝土的強度必須達到規定的拆模強度,才允許拆除支架。4.3.1預組拼定型飛模支架,先將連接每個單元飛模支架的水平拉桿和剪刀撐拆除,下調上頂托,使之與肋脫離。然后將單元飛模支架平移到懸挑平臺,吊運到新作業面。4.3.2散拆支架時,先拆去水平欄桿、剪刀撐,從跨中向兩端下調支柱頂托,使之與密7、肋底脫離,逐根拆除支柱。5、質量標準模板安裝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I)項序項 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主控項目1模板支撐、立柱位置和墊板第421條對照設計觀察檢查觀察檢查2避免隔離劑沾污第422條一般項目1模板安裝的一般要求第423條觀察檢查2用作模板地坪、胎膜質量第424條觀察檢查3模板起拱高度第425條水準儀、拉線和尺量檢查4預埋件預留孔允許偏差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mm)3尺量檢查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mm)3插筋中心線位置(mm)5外露長度(mm)+10,0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mm)2外露長度(mm)+10,0預留洞中心線位置(mm)10尺寸(mm)+10,05模板安裝允許偏差軸線位8、置(mm)5經緯儀、水準儀、2m靠尺和塞尺、拉線和尺量檢查底模上表面標高(mm)5截面內部尺寸(mm)基礎10柱、墻、梁+4,-5層高垂直度(mm)不大于5m6大于5m8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mm)2表面平整度(mm)5模板拆除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項序項 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主控項目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第431條檢查同條件試件試驗報告2后張法預應力構件側模和底模的拆除時間第432條觀察3后澆帶拆模和支頂第433條觀察一般項目1避免拆模損傷第434條觀察2模板拆除、堆放和清運第435條觀察注:全數檢查6、成品保護6.1在層高1/2處左右的支架系統的水平欄桿上宜固定一層水平安全網9、,用于防止人員墜落,同時,拆模殼時,使之墜入安全網,以保護模殼。6.2拆除模殼要用小撬棍,以木楞為支點,先撬模殼相對兩側邦中點,模殼松動后,仍然以木楞為支點,撬模殼底腳的內肋,輕問下撬掉模殼。切忌硬撬或用鐵錘硬砸,也不能使用大撬棍以肋梁混凝土為支點進行撬動,以保護模殼和密肋混凝土。6.3吊運模殼、木鋼楞、或鋼筋時,不得碰撞已安裝好的模殼,以防模板變形。6.4要嚴格遵循混凝土強度達到10MPa時方可拆模殼;混凝土強度達到7.5%,肋跨8m時,可拆除支柱;但肋跨8m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100%可方拆除支柱。7、應注意的質量問題7.1密肋梁側面脹出,梁身不順直,梁底不平:防治的方法是,模板支架系統應10、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支柱底腳應墊通長腳手板,并應支撐在堅實的地面上;模殼下端和側面應設水平和側向支撐,以補足模殼的剛度;密肋梁底楞應按設計和施工規范起拱;支撐角鋼與次楞彈平線安裝,并銷固牢靠。7.2單向密肋板底部局部下撓;防治的方法是,模殼安裝應由跨中向兩邊安裝,以減少模殼搭接長度的累計誤差。安裝后要認真調整模殼搭接長度,使其不得小于10cm,以保證接口處的剛度。7.3密肋梁軸線位移,兩端邊肋不等:防治的方法是,主楞安裝調平后,要放出次楞邊線再安裝次楞,并進行找方校核。安裝次楞要嚴格跟線,并與主楞連接牢靠。7.4模殼安裝不嚴密:這是模殼加工的負公差所致。認真檢查模殼安裝縫隙,釘塑料條或橡膠條補嚴。8、質量記錄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8.1模板分項工程技術交底記錄。8.2模板分項工程預檢記錄。8.3模板分項工程質量評定。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