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蒸汽管道及附屬裝置安裝工藝.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5067
2023-08-21
8頁
88.54KB
1、表C2-2 技術、安全交底記錄施工單位:年月日編號: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共頁第頁交底內容:室內蒸汽管道及附屬裝置安裝1 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民用及一般工業建筑蒸汽壓力不大于0.8MPa管道及附屬裝置安裝工程。2 施工準備 2.1 材料設備要求: 2.1.1 管材:碳素鋼管、無縫鋼管、管材不得彎曲、銹蝕、無飛刺、重皮及凹凸不平現象。 2.1.2 管件:無偏扣、方扣、亂扣、斷絲和角度不標準等缺陷。 2.1.3 閥門:鑄造規矩,無毛刺、裂紋,開關靈活嚴密,絲扣無損傷,直度和角度正確,強度符合要求,手輪無損傷。 2.1.4 附屬裝置:減壓器、疏水器、過濾器、補償器等應符合設時要求,并有出廠合格證和說明書2、。 2.1.5 其它材料:型鋼、圓鋼、管卡子、螺栓、螺母、襯墊、電氣焊條等選用符合標準要求。 2.2 主要機具: 2.2.1 機具:砂輪鋸、套絲機、電錘、臺鉆、電焊機、煨彎器、千斤頂。 2.2.2 工具:管鉗、壓力案、臺虎鉗、氣焊工具、手鋸、手錘、活板子、倒鏈。 2.2.3 其它:水平尺、鏨子、鋼卷尺、線墜、小線等。 2.3 作業條件: 2.3.1 位于地溝內的干管安裝,應在清理好地溝,安裝好托吊卡架,未蓋溝蓋板前安裝。 2.3.2 架空的干管安裝,應在管支托架穩固定后,搭好腳手架再進行安裝。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安裝準備預制加工卡架安裝管道安裝附屬裝置安裝試壓沖洗防腐保溫調試驗收 3、3.2 安裝準備: 3.2.1 認真熟悉圖紙,根據土建施工進度,預留槽洞及預埋件。 3.2.2 按設計圖紙畫出管路的位置、管徑、變經、預留口、坡向、卡架位置畫出施工草圖。把干管起點、末端和拐彎、節點、預留口、坐標位置等找好。 3.3 蒸汽管道安裝: 3.3.1 水平安裝的管道要有適當的坡度,當坡向與蒸汽流動方向一致時,應采用i=0.003的坡度,當坡向與蒸汽流動方向相反時,坡度應加大到i=0.0050.01。干管的翻身處及末端應設置疏水器(圖l-35)。 3.5 方型補償器安裝: 3.5.1 方型補償器在安裝前,應檢查補償器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補償器的三個臂是否在一個水平上,安裝時用水平尺檢查,4、調整支架,使方型補償器位置標高正確,坡度符合規定。 3.5.2 安裝補償器應做好預拉伸,按位置固定好,然后再與管道相連接。預拉伸方法可選用下斤頂將補償器的兩臂撐開或用拉管器進行冷拉。 3.5.5 采用千斤頂頂撐時,將千斤頂橫放置補償器的兩臂間,加好支撐及墊塊,然后啟動千斤頂,這時兩臂即被撐開,使預拉焊口靠攏至要求的間隙。焊口找正,對平管口用電焊將此焊口焊好,只有當兩端預拉焊口焊完后,才可將千斤頂拆除,終結預拉伸。 3.5.6 水平安裝時應與管道坡度、坡向一致。垂直安裝時,高點應設放風閥,低點處應設疏水器。 3.5.7 彎制補償器,宜用整根管彎成,如需要接口,其焊口位置應設在直臂的中間。方型補償5、器預拉長度應按設計要求拉伸,無要求時為其伸長量的一半。 3.5.8 管道熱伸量的計算公式:L=aL(t2-t1)式中L 管道的熱伸量(mm);.;a管材的線膨脹系數(鋼管為0.012mm/m);L管道計算長度(m);t2熱煤溫度();t1管道安裝時的溫度(),一般取-5。 3.6 套筒補償器安裝(圖l-38): 3.6.1 套筒補償器(見圖l-38)應安裝在固定支架近旁,并將外套管一端朝向管道的固定支架,內套管一端與產生熱膨脹的管道相連接。 3.6.2 套筒補償器的預拉伸長度應根據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按表l-20要求預拉伸。預拉伸時,先將補償器的填料壓蓋松開,將內套管拉出預拉伸的長度,然后再6、將填料壓蓋緊住。3.6.3 套筒補償器安裝前,安裝管道時應將補償器的位置讓出,在管道兩端各焊一片法蘭盤,焊接時要求法蘭垂直于管道中心線,法蘭與補償器表面相互平行,加墊后襯墊應受力均勻。 套筒補償器預拉長度表 表1-20補償器規格 (mm)152025324050657580100125150拉出長度 (mm)202030304040565659595963 3.6.4 套筒補償器的填料,應采用涂有石墨粉的石棉盤根或浸過機油的石棉繩,壓蓋的松緊程度在試運行時進行調整,以不漏水、不漏氣,內套管又能伸縮自如為宜。 3.6.5 為保證補償器的正常工作,安裝時必須保證管道和補償器中心線一致,并在補 3.7、7.3 補償器安裝前管道兩側應先安好固定卡架,安裝管道時應將補償器的位置讓出,在管道兩端各焊一片法蘭盤,焊接時要求法蘭垂直于管道中心線,法蘭與補償器表面相互平行,加墊后襯墊應受力均勻。 3.7.4 補償器安裝時,卡架不得吊在波節上。試壓時不得超壓,不允許側向受力,將其固定牢。 3.7.5 波形補償器如須加大壁厚,內套筒的一端與波形補償的壁焊接。安裝時應注意使介質的流向從焊端流向自由端,并與管道的坡度方向一致。 在管段兩個固定管架之間,不要安裝一個以上的軸向型補償器,固定管架和導向管架的分布按圖l-40確定。 3.7.5.1 第一導向管架與補償器端部的距離不超過4倍管徑; 3.7.5.2 第二導8、向管架與第一導向管架的距離不超過14倍管徑; 3.7.5.3 第二導向管架以外的最大導向間距由下式確定:LGmax=0.0157式中LGmax最大導向間距(m);E管道材料彈性模量(N/cm2);I管道斷面慣性矩(cm4);K單波軸向剛度(N/mm),K=KnK軸向剛度(查樣本),n波數(查樣本);ex單波軸向位移量(mm),ex=X0系統設計選用補償器的額定位移量。 3.8 減壓閥安裝: 3.8.1 減壓閥安裝時,減壓閥前的管徑應與閥體的直徑一致,減壓閥后的管徑可比閥前的管徑大12號。 3.8.2 減壓閥的閥體必須垂直安裝在水平管路上,閥體上的箭頭必須與介質流向一致。減壓閥兩側應安裝閥門,采9、用法蘭連接截止閥。 3.8.3 減壓閥前應裝有過濾器,對于帶有均壓管的薄膜式減壓閥,其均壓管應接往低壓管道的一側。旁通管是安裝減壓閥的一個組成部分,當減壓閥發生故障檢修時,可關閉減壓閥兩側的截止閥,暫時通過旁通管進行供汽。 3.8.4 為了便于減壓閥的調整工作,閥前的高壓管道和閥后的低壓管道上都應安裝壓力表。閥后低壓管道上應安裝安全閥,安全閥排氣管應接至室外。 3.9 疏水器安裝: 3.9.1 疏水器應安裝在便于檢修的地方,并應盡量靠近用熱設備凝結水排出口下。蒸汽管道疏水時,疏水器應安裝在低于管道的位置。 3.9.2 安裝應按設計設置好旁通管、沖洗管、檢查管、止回閥和除污器等的位置。用汽設備應10、分別安裝疏水器,幾個用汽以備不能合用一個疏水器。 3.9.3 疏水器的進出口位置要保持水平,不可傾斜安裝。疏水器閥體上的箭頭應與凝結水的流向一致,疏水器的排水管徑本能小于進口管徑。 3.9.4 旁通管是安裝疏水器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檢修疏水器時,可暫時通過旁通管運行。4 質量標準 4.1 保證項目: 4.1.1 隱蔽管道和整個蒸汽系統的水壓試驗結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系統或分區(段)試驗記錄。 4.1.2 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和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和對照設計圖紙檢查。 4.1.3 伸縮器、減壓器、疏水器、閥門的安裝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11、預拉伸、調壓后壓力必須符合施工規范規定。 檢驗方法:對照設計圖紙檢查和檢查預拉伸記錄、調壓記錄。 4.1.4 管道的對口焊縫處及彎曲部位嚴禁焊接支管,接口焊縫距起彎點、支、吊架的邊緣必須大于50mm。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4.1.5 除污器過濾網的材質、規格和包扎方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檢驗方法:解體檢查。 4.1.6 蒸汽供應系統竣工時,必須檢查吹洗質量情況。 檢驗方法:檢查吹洗記錄。 4.2 基本項目: 4.2.1 管道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用水準儀(水平尺)拉線和尺量檢查。 4.2.2 碳素鋼管道的螺紋連接應符合以下規定:螺紋清潔、規整,無斷絲或缺絲,連12、接牢固。管螺紋根部外露螺紋23扣,接口處無外露油麻等缺陷。 檢驗方法:觀察或解體檢查。 4.2.3 碳素鋼管道的焊接應符合以下規定:焊口平直度,焊縫加強面符合設計規范規定,焊口面無燒穿,裂紋和明顯結瘤、夾渣及氣孔等缺陷,焊波均勻一致。 檢驗方法:觀察或用焊接檢測尺檢查。 4.2.4 減壓器、疏水器、閥門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型號、規格耐壓強度和嚴密性試驗結果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安裝位置、進出口方向正確,連接牢固緊密,啟閉靈活,朝向便于使用,表面潔凈。 檢驗方法:手扳檢查和檢查出廠合格證、試驗單。 4.2.5 管道支(吊托)架及管座(墩)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構造正確,埋設平正牢固,排列整13、齊,支架與管道接觸緊密。 檢驗方法,觀察和手扳檢查。 4.2.6 安裝在墻壁和樓板內的套管應符合以下規定:樓板內套管頂部高出地面不少于20mm,底部與天棚面齊平,墻壁內的兩端套管與飾面平,固定牢固,管口齊平,環縫均勻。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4.2.7 管道、箱類和金屬支架涂漆應符合以下規定:油漆種類和涂刷遍數符合設計要求,附著良好,無脫皮,起泡和漏涂,漆膜厚度均勻,色澤一致,無流淌及污染現象。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4.3 允許偏差項目: 室內蒸汽管道及附屬裝置安裝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見表1-21。 室內蒸汽管道及附屬設備安裝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表1-21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水平14、管道縱、橫每1m 管徑小于或等于100mm 管徑大于100mm0.51用水平尺、直尺、方向彎曲 (mm)全長(25m以上) 管徑小于或等于100mm 管徑大于100mm不大于13不大于25拉線和尺量檢查立管垂直度(mm) 每1m 全長 (5m以上)2不大于10吊線和尺量檢查橢圓率Dmax-Dmin管徑小于或等于100mm10/1003彎管Dmax 管徑大于100mm8/100用外卡鉗和尺量折皺不平度 管徑小于或等于100mm 管徑大于100mm454 減壓器、疏水器、除 污器、蒸汽噴射器幾何尺寸 (mm)5尺量檢查5管道厚度 (mm)+0.1-0.05用鋼針刺入保溫層和尺量檢查保溫表面平整度 15、卷材或板材 (mm) 涂沫或其它 (mm)51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注:Dmax、Dmin分別為管子最大外徑及最小外徑; 為管道保溫層厚度。5 成品保護 5.1 安裝好的管道不得用做吊拉負荷及做支撐,也不得蹬踩。 5.2 搬運材料、機具及施焊時,要有具體防護措施,不得將已做好的墻面和地面臟污、砸壞。 5.3 各種附屬裝置及器具,應加裝保護蓋或擋板等保護措施。閥門的手輪卸下保管好,竣工時統一裝好。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管道安裝坡度不夠或倒坡。原因是管道安裝前未調直,局部有折彎(死彎),標高測量不準而造成局部倒坡或坡度不均勻,托吊架間距過大,造成局部管道塌腰。 6.2 系統不熱。原因16、是系統中存有空氣及疏水不利,蒸汽干管反坡,無法排除干管中的沿途凝結水。疏水器失靈,蒸汽或凝結水管在返彎或過門等處,未安裝排氣閥門及低點排水閥門。 6.3 立管不垂直。主要因支管尺寸不準,拉、推立管造成,或主管做完堵洞時,管道未吊線造成。 6.4 附屬裝置不平正。原因是穩裝時角度不準,及支管尺寸不準確。 6.5 套管在過墻兩側或頂板下外露。原因是套管過長或鋼套管沒焊架鐵。 6.6 試壓及調試時,管道被堵塞。主要是安裝時預留口沒裝臨時堵,掉進雜物造成。7 應具備的質量記錄 7.1 材料設備應有出廠合格證。 7.2 材料設備進場的驗收和復試記錄。 7.3 蒸汽導管預檢記錄。 7.4 蒸汽立管預檢記錄。 7.5 伸縮器的預拉伸記錄。 7.6 蒸汽管道的單項試壓記錄。 7.7 蒸汽管道的系統試壓記錄。 7.8 管道隱蔽記錄。 7.9 管道系統的沖洗記錄。 7.10 系統試調的記錄。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