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外墻大模內置技術交底(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5285
2023-08-21
9頁
73.47KB
1、技術交底記錄表C2-1編 號029工程名稱交 底 日 期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交底提要大模內置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內容: 一、材料要求1、保溫板要求:保溫板容重18KGM3,首層保溫板標準板尺寸為2850*1220mm,標準層保溫板標準塊尺寸為2800*1220mm,洞口上下板根據圖紙加工制作。外保溫板進場驗收,經項目技術、質檢、甲方、監理同意后方可使用。2、L形筋:6、長210mm,彎鉤80mm,其穿過保溫板與結構外露部分刷防銹漆兩道;U形筋:6、長210mm,中間段長度130mm,其穿過保溫板部分刷防銹漆兩道;3、外保溫板混凝土保護層砂漿墊塊加工完成,強度達到要求后方可使用,尺寸不小于2、50*50mm,厚度:剪力墻為15mm,暗柱為30mm;4、其他:海綿條、牛皮紙用于防止保溫板漏漿用;二、主要機具手鋸、靠尺、鋼卷尺、鉛筆等。三、作業條件1、鋼筋工程驗收合格;2、墻體鋼筋綁扎完畢,包括各專業隱檢驗收合格;3、外墻上各種的預留洞安裝完畢;四、操作工藝1、工藝流程:墻體上各種套筒、洞口模板安裝外墻外保溫板安裝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表C2-1編 號029工程名稱交 底 日 期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交底提要大3、模內置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內容: 2、墻體豎筋定位準確,保證墻體外側的保護層厚度(15mm),特別是暗柱(保護層30mm);的地方,嚴格控制鋼筋保護層厚度;3、外墻外側鋼筋保護層墊塊采用水泥砂漿墊塊,與墻體水平筋綁牢,厚度為15mm,水平間距不超過410mm,豎向間距不超過600mm(見后附圖),暗柱處保護層墊塊的間距為400*400mm(保證暗柱端部兩根主筋上均有保護層墊塊);4、墻體上各種套筒安裝:4.1穿墻套筒加工時其長度為:墻厚20mm,套筒固定時,內側用膠帶封死,外側插入保溫板內20mm。防止混凝土漿沿套筒污染保溫板面;4.2外墻外側需要預留各種預埋件、預埋鋼板時,不得把保溫板4、切開,只需把保溫板上的斜插絲剪斷,在澆筑完混凝土后把保溫板割開;5、外墻上各種門窗洞口模板截面尺寸為:墻體厚度60mm,先固定安裝洞口模板,然后在安裝保溫板。洞口四周及陽角兩邊的保溫板橫槽在50mm寬范圍內用膠灰抹平或將保溫板凹槽部分用聚苯板條填塞密實,然后粘貼8mm20mm海綿條,防止漏漿;6、外墻保溫板安裝:6.1測量工放出墻體控制50cm線,以確定外墻厚度尺寸。按照拼板圖進行施工,注意門窗洞口處板的型號尺寸;6.2外墻鋼筋外側綁扎混凝土墊塊,墊塊尺寸50*50mm,和墻體水平鋼筋綁牢,朝向正確。每塊板內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5、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表C2-1編 號029工程名稱交 底 日 期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交底提要大模內置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內容: 不少于9塊;6.3拼裝保溫板:保溫板就位后,將L筋按墊塊位置(大約600*600間距)穿過保溫板,用火燒絲將其鋼絲網及墻體鋼筋綁扎牢固;6.4保溫板的水平及豎向拼縫部位、外墻陰陽角部位用火燒絲綁扎兩側得鋼絲網片。保溫板豎向拼縫部位需用U筋固定,U筋間距600mm,具體布置見后附圖;6.5根據外保溫排板圖編號把保溫板臨時安裝就位,外墻鋼筋及混凝土保護層墊塊綁扎好后,根據排板圖,按照排板圖編號初步安裝6、保溫板,安裝時保溫板拼縫處拼接嚴密,使保溫板擠緊略帶弧形,合模后拼縫擠得更嚴密,可避免漏漿。保溫板用綁扎絲臨時固定,為防止漏漿,在保溫板搭接部位均采用企口搭接(見保溫板搭接圖);6.6保溫板外側底碳鋼絲均按層高斷開(首層2.85m),互不連接;6.7保溫板豎向拼縫處在鋼絲網之間用20火燒絲綁扎,間距不超過150mm,并在騎縫插U形加強鋼筋,板中間需要求加強的地方插L形鋼筋,鋼筋插入混凝墻體的深度不得小于150mm,U形或L形加強筋的間距不得超過600mm,插入墻體的一端與鋼筋綁扎牢固,防止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把加強筋壓塌;6.8對于外墻上需要插線角或檐的預留筋時,預留筋加工成L形從保溫板外側插入7、墻體,并且緊貼保溫板,等以后墻體拆模后,把線角或檐根部的保溫板用壁紙刀割掉,根部把粘在混凝土上的保溫板粒剔鑿干凈,然后再支模澆筑混凝土,L形鋼筋插入保溫板時不得直接插入,要求一邊插L形鋼筋一邊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表C2-1編 號029工程名稱交 底 日 期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交底提要大模內置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內容: 旋轉L形鋼筋,使L形鋼筋嵌入保溫板,不得在保溫板上留下大于L形直徑的洞口;6.9墻體合模前,將陽角附加角網固定到位。如下圖8、所示:7、墻體模板安裝:7.1墻體合模后,模內容易產生保溫板碎粒,由于保溫板碎粒特別輕,清理十分困難。為了盡量減少模內的垃圾,墻體合模的順序為:外墻外側陰陽角模板外墻外側大模板墻根一次清理外墻內側大模板墻根二次清理外墻內側陰角模板;7.2底層墻體砼強度不低于7.5Mpa時,開始安裝上一層模板,并利用下一層外墻螺栓孔掛三角平臺架;7.3在立完外墻外側模板后,隨即把大模板的穿墻螺桿穿過保溫板。穿墻螺桿施工時,螺桿一邊旋轉,一邊插入保溫板,不得直接把螺桿插入保溫板內;7.4保溫板上穿加強筋、插筋、套筒及穿墻螺桿時,會在墻體根部產生大量的保溫碎粒垃圾,在澆注混凝土前清理干凈。7.5外墻內側大模板,初步9、調整及固定墻體模板,如果墻體內有垃圾,外墻內側陰角模暫時不合,用空壓機把垃圾從陰角模位置吹出;7.6墻根二次清理完后,再利用塔吊把陰角模插入,最終調整及固定墻體模板;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表C2-1編 號029工程名稱交 底 日 期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交底提要大模內置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內容: 8、混凝土澆筑:8.1澆筑混凝土時在保溫板上口安裝反“L”型擋灰板,最后澆筑混凝土,防止混凝土漿順保溫板與大模板間的縫隙流到外保溫板面污染保溫板;810、.2在澆筑混凝土時,施工人員不得踩踏保溫板上口,防止把保溫板上口踏碎;8.3混凝土澆筑前,在保溫板和模板之間設反“L”型擋板,避免混凝土漿流入模板和保溫板之間,污染外保溫板,同時,保護保溫板端面的完好性,便于上接。擋板直到保溫板上接時才拆除;8.4澆筑前,在保溫板上口嵌3030mm木條,防止混凝土把保溫板上企口填死,板無法往上接。木條在下一層保溫板往上接時才能取出,以保護企口完整。同時,混凝土澆筑前保溫板上口用通長小木條50*15mm頂住上側保溫板,防止保溫板變形、控制上口鋼筋保護層厚度,同時把木條和鋼筋綁扎牢固,防止木條掉進模內;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11、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表C2-1編 號029工程名稱交 底 日 期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交底提要大模內置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內容: 8.5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500mm,采用自制標尺桿(20鋼管)進行控制,防止澆筑厚度過高,壓力過大,造成保溫板壓縮量過大,不得拆模后保溫板錯臺嚴重。同時,混凝土下落過程中,不得沖擊保溫板。混凝土下料點每隔5-10m分散布置,連續進行,間隔時間不超過2小時,同時不能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8.6振搗棒的移動間距為300mm,每一振搗點延續時間以混凝土表面表面出現浮漿,不在出現氣12、泡和下落為止,一般為2030秒。振搗時,嚴禁將振搗棒緊靠保溫板,振搗棒應該從墻中間下入;8.7洞口處澆筑混凝土時,沿洞口兩側同時下料,澆筑高度相差不得大于450mm,振搗棒應距洞邊300mm以上;9、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完后12小時內,應及時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養護時,不得從墻頂向下淋水,防止水泡保溫板,在內側墻面灑水養護,墻頂處用麻袋片覆蓋,適當輕微灑水養護,注意水不能淋到保溫板。混凝土養護,必須設專人,戴有袖標或其他明顯標識。五、質量標準1、保溫板加工符合要求,拼縫處均加工成企口,企口平直,分口居中。板面界面處理均勻無漏底現象,鋼絲網架無銹蝕,斜插絲長度符合要求,出保溫板面不小13、于4cm;2、安裝時保溫板拼接嚴密,板面安裝平直,保溫板陰陽角亦采用企口搭接,洞口處保溫板切割平直,與洞口模板拼接嚴密;3、保溫板上所有的L形插筋、預留套筒及穿墻螺桿在插入保溫板時必須采用旋轉緩慢的方法插入保溫板,嚴禁直插入保溫板,在保溫板背面形成錐形的大窟窿;4、混凝土保護層墊塊及墻體鋼筋無嵌入保溫板的現象,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模板內無保溫板碎粒;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表C2-1編 號029工程名稱交 底 日 期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交底14、提要大模內置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內容: 5、聚苯板壓縮厚度允許偏差0.1mm。用尺量測上、中、下三點取平均值。六、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1、綁扎墻體鋼筋時,靠保溫板一側的水平分布筋彎成L形,以免直筋戳破保溫板;2、保溫板吊裝必須使用鐵籠吊裝,鐵籠的尺寸為122030501200mm,鐵籠四角設吊環,只能從一個面開啟,并且有固定措施;3、保溫板現場加工或改造時使用手鋸加工,要求鋸口平直;4、為防止保溫板漏漿,外墻門窗及其它預留洞口兩側的保溫板在50mm范圍內用聚苯板條填平,再沿洞口加粘8mm厚海綿條,防止其漏漿;5、保溫板堆放設專門場地,堆放場地必須平整,下鋪100100mm舊方木,間距60015、mm,上再鋪竹膠板,保溫板堆在竹膠板上,雨天保溫板用彩條布進行覆蓋,防止雨淋;6、窗檐、空調平臺板等需要進行二次施工的部位,在拆模后,用壁紙刀把結構根部的保溫板切掉,然后把根部附在結構上的保溫板粒剔鑿干凈,方能綁鋼筋支模板,在綁鋼筋時一定要注意鋼筋,一定要調直。7、外墻外側需要留設預留鋼板時,直接把鋼板固定在鋼筋上,不斷保溫板,把預留鋼板范圍內保溫板斜插絲鉗掉。在拆模后,把鋼板網鉗開,用壁紙刀把鋼板割出;8、由于保溫板上口企口開口方向為內開口,企口必須采用3030的通長木條保護,防止企口被踏掉及在頂板混凝土澆筑時,企口被混凝土填實,造成上一層保溫板無法插入企口內;9、聚苯保溫板彈性模量較大,在16、墻體混凝土澆筑時墻體下口比上口受混凝土的側壓力大,回彈壓縮量也比上口大的多,所以在拆模后,造成保溫板在上下層搭接處錯臺。下口一般比上口多壓縮3-5mm,在外墻外側模板安裝時,為了調整上下口回彈差值,人為地把外墻外側模板下口往內壓3mm左右,保證拆模后上下回彈一致;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表C2-1編 號029工程名稱交 底 日 期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交底提要大模內置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內容: 10、鋼筋驗收時,注意檢查墻體鋼筋,特別時暗柱鋼筋17、,是否有嵌入保溫板的情況。暗柱外側都必須百分之百地用線墜檢查。七、安全及環保注意事項1、電焊施工時,注意安全,防止火星濺到保溫板上引起火災;2、在風天施工時,保溫板不得堆放在外架及容易滑落的地方,以免落地傷人;3、保溫板在外掛架上施工,注意外掛架必須防護到位,腳手板不得有探頭板,腳手板必須滿鋪到位,防止發生墜落。外爬架在提升過程中及沒有完全固定好之前不得上人施工;4、不得在施工場地內裁割保溫板,需要裁割的部分保溫板設避風的專門場地,保溫板碎粒及小塊保溫板立即裝入紡織口袋內,防止保溫板隨風到處飄造成污染。附圖:插筋、墊塊布置圖: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表C2-1編 號029工程名稱交 底 日 期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交底提要大模內置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內容: 附圖:插筋、墊塊布置圖: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