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公眾意見稿)(3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6045
2023-08-21
39頁
8.37MB
1、在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構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新時期,我州積極貫徹新理念、融入新格局、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要求,于2019年12月組織編制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謀劃博州發展新藍圖,構建全域開發保護新格局,為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提供支撐,為構建安全、繁榮、和諧、美麗的高品質國土提供保障。本規劃是對博州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下位國土空間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依據。規劃原2、則 規劃范圍與期限0101規劃概述1.1 規劃原則1.2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2.242.24萬平方公里(兵團單獨編制)。研究范圍為博州全域2.486萬平方公里。規劃范圍為2.24萬平方公里(兵團單獨編制)。規劃期限:近期2025年,遠期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安全保障、和諧發展安全保障、和諧發展以人為本、共享發展以人為本、共享發展區域協同、融合發展區域協同、融合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雙向循環、特色發展雙向循環、特色發展0202目標戰略 戰略定位 發展目標 戰略措施2.1 戰略定位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戰略支點鏈接歐亞的國際物流樞紐新亞歐大陸橋國土安全的重要屏3、障各族人民安居樂業的美麗綠洲支點樞紐屏障綠洲口岸優勢生態功能區位優勢2.2發展目標總體目標總體目標更團結、更生態、更開放、更繁榮的美麗博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初步建成,“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系統治理初見成效,城鄉空間品質顯著提高20252035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全面優化,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全面建成,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高品質生活2050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實現安全綠色高效,高質量、高品質的美麗國土空間全面建成階段目標階段目標2.3 戰略措施維護邊疆穩定的團結之州建立由邊境門戶城市-邊境節點城市-沿邊口岸-抵邊村/連隊/邊防站構成的邊境城鄉居民點體系。重點加強國防路、沿邊公路、戍邊路、抵邊路建設。保障沿4、邊地區建設用地供給。保障生態安全的品質之州引領開放協作的活力之州彰顯西域魅力的幸福綠洲加大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重要飲用水源地等保護建設,嚴格執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支持艾比湖(流域)、博河、精河生態保護建設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開展“三北”防護林退化林修復。推進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阿拉山口片區)建設,打造集鐵路、公路、管道、航空于一體的立體開放交通體系,強化口岸與園區、城鎮經濟聯系,實現“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變。構建以賽里木湖、溫泉等特色旅游資源為核心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推動博樂溫泉-賽里木湖一體化發展,優先保障旅游服務設施及旅游產業的用地供給。國土安全戰略生態固基戰略開放協作戰5、略魅力提質戰略0303構建安全協調的空間格局 區域協同與國土安全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三線統籌劃定與管控3.1 區域協同與國土安全面向東部沿海地區,強化與烏魯木齊都市圈的全面協作。西接西接東聯東聯北融北融南優南優面向中亞、西亞、歐洲,強化與哈薩克斯坦的開放協作。加強與伊犁地區的協作,成為沿邊開放通道重要節點。聯動巴克圖、克拉瑪依、布爾津等城鎮,融入北疆城市帶。對接“一帶一路”,共建沿邊開放經濟帶,夯實“對接“一帶一路”,共建沿邊開放經濟帶,夯實“一一口通諸國口通諸國、一路聯歐亞”開放支點地位、一路聯歐亞”開放支點地位3.1 區域協同與國土安全建立“邊境管理區建立“邊境管理區抵邊村抵邊村邊6、境地帶”三級管邊境地帶”三級管控體系,著力保障戍邊設施、戰略安全通道、重點邊控體系,著力保障戍邊設施、戰略安全通道、重點邊防區和邊境團場的建設空間防區和邊境團場的建設空間要求要求重點推進國防路、沿邊公路、戍邊路、抵邊路等建設,保障抵邊鎮村可快速抵達邊境縣(市)。邊境管理區邊境管理區制定抵邊村名錄,完善戍邊必要的服務設施配置,形成一線展開、力量靠前、重點突出、互為依托的守邊體系。抵邊村抵邊村緊靠國界線兩千米以內,但距國(邊)界線最近處不得少于二十米的區域。按照邊境管理條例進行管控。邊境管理地帶邊境管理地帶3.2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兩帶兩帶沿邊開放開發帶+博精城鎮集聚帶一軸一軸對外口岸聯動軸7、兩心兩心博-阿-精城鎮發展核心+博-溫-賽文旅康養發展核心八區八區賽里木湖生態保護與旅游融合發展區別珍套山生態涵養區科古爾琴山生態涵養區艾比湖生態修復區構筑“兩帶一軸兩心八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阿拉套山生態涵養與邊境管控區中部綠洲農業與城鄉融合發展區南部戈壁生態修復與牧業發展區北部戈壁生態修復與牧業發展區3.3三線統籌劃定與管控保質保質保量劃定保量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對永久基本農田進行正向優化,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依照依照功能劃定功能劃定生態保生態保護紅線護紅線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重要區域,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8、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集約集約綠色劃定綠色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原則,統籌城市發展需求,綜合考慮一定比例的彈性發展區、特別用途區,合理確定城鎮開發邊界。統籌劃定統籌劃定三區三線三區三線0404維育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生態安全格局 各類資源保護 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構建“兩心七區,兩帶多廊”生態安全格局4.1 生態安全格局賽里木湖生態保護核心、艾比湖生態保護核心兩兩 心心七七 區區兩兩 帶帶多多 廊廊阿拉套山生態保護區、別珍套山生態保護區、科古爾琴山生態保護區,艾比湖生態保護區,北部山前生態協調區、南部山前生態協調區,中部綠洲生態發展區博爾塔拉河生態帶、精河生態9、帶鄂托克賽爾河、大河沿子河、托托河等9條水系廊道增強“節蓄調配”能力,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供需平衡4.2 各類資源保護分片打造“多源互備多源互備、豐枯互濟豐枯互濟”的水資源配置網絡,加強州內各水源空間調配。加強林草資源分級分類,構建林草資源利用與管控分區劃分林草資源保護區、林草資源防風固沙區、牧業和農業發展區,實施差異化的管控措施。劃定礦產資源采礦、探礦范圍,引導礦產資源合理開發采礦區:涉及花崗巖、石灰巖、凝灰巖、石英巖、粘土、石膏、建筑用砂、芒硝(含鈣芒硝)、銅礦、鐵礦等礦種。探礦區:涉及白云巖、石英巖、石灰巖、頁巖、珍珠巖、大理巖、硅灰石、石膏、多金屬、金、鉛、鐵、銅、鎢、鋅、地熱等礦種。10、“3”個綜合整治區域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區域+艾比湖流域綜合治理區域+賽里木湖流域綜合治理區域形成“3+2+2”整治與修復分區,推進國土綜合整治與修復4.3 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2”個林草保護與生態修復區域北部林草保護與生態修復區域+南部林草保護與生態修復區域“2”個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修復區域北部天山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修復區域+南部天山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修復區域0505打造穩定提質的農業空間 農業空間格局 耕地資源保護 推進鄉村振興5.1 農業空間格局遵循“東棉西糧山前牧場”的生產特征,構建“遵循“東棉西糧山前牧場”的生產特征,構建“3+N3+N”農”農業業空間格局空間格局3 3大農牧業片區11、大農牧業片區東部優質商品棉種植區西部優質商品糧種植區南北山前草場牧業區N N個“農業個“農業+”業態”業態農畜產品基地農業產業園農業特色村鎮5.2 耕地資源保護堅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保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安全保證耕地面積不少于上級下達指標,逐級分解下達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有效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優質耕地保護和提質改造,加強耕地占補平衡的全程監管遏制耕地“非農化”、嚴防耕地“非糧化”,嚴格管控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嚴厲查處耕地非農建設行為有序挖掘耕地后備資源潛力,對具備開發條件的12、空閑地、廢棄地,探索發展設施農業和綠色農業保數量保數量提質量提質量管用途管用途挖潛力挖潛力5.3推進鄉村振興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搬遷撤并4類村莊類型,分類推進村莊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定居興牧、生態搬遷工程,形成相對集中的農村居民點布局。實施鄉村道路暢通工程、鄉村市政基礎設施保障工程、鄉村風貌整治工程、鄉村清潔能源工程,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改善人居環境。推進農村廢棄宅基地拆舊復墾和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鼓勵盤活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預留適度農民建房空間,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推動村莊分類推動村莊分類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優化村莊建設用地優化村莊建設用地0606建造集約高效13、的城鎮空間 城鎮空間格局 城鎮體系規劃 產業發展空間6.1 城鎮空間格局打造“一群兩帶一軸”的城鎮空間結構一群博阿精城鎮組群博樂、阿拉山口、精河圍合區域,全州城鎮化主戰場兩帶沿邊開放開發帶沿邊通道串聯阿拉山口、博樂、溫泉博精城鎮發展帶銜接博樂、雙河、精河3大重點城市,是博州城鎮對外交流主通道一軸口岸經濟聯動軸串聯阿拉山口、精河、霍爾果斯,凸顯精河聯動口岸的樞紐功能6.2 城鎮體系規劃構建“1+3+8”兵地共融的城鎮等級體系1 13 38 8哈日布哈日布呼鎮呼鎮-塔塔秀秀鄉鄉-8787團部團部小營盤鎮小營盤鎮-阿熱勒托海牧場阿熱勒托海牧場托里鎮托里鎮-8383團部團部大河沿子大河沿子鎮鎮-阿阿合14、其農場合其農場達勒特鎮達勒特鎮-貝林哈日莫貝林哈日莫墩墩鄉鄉安格里格鎮安格里格鎮-呼和呼和托哈托哈種種畜畜場場托托鎮托托鎮-9191團部團部查干查干屯屯格格鄉鄉-昆得侖牧場昆得侖牧場博樂博樂-雙河市雙河市精河、溫泉、阿拉山口精河、溫泉、阿拉山口州州域主域主中心中心州域副中心州域副中心城鎮組團城鎮組團6.3 產業發展空間構建“三區引領三園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新疆自貿區(阿拉山口片區)博樂邊境經濟合作區溫泉小微企業園雙河經濟技術開發區五臺工業園精河工業園新疆自貿區(阿拉山口片區)博樂邊境經濟合作區雙河經濟技術開發區進口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糧油加工進口木材加工裝備制造醫用敷料出口電子產品新型建材裝備制造15、新型建材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五臺工業園精河工業園溫泉小微企業園新型建材現代物流節能環保再生資源產業用紡織枸杞精深加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綠色有機蔬果種植保鮮0707營造特色鮮明的魅力空間 全域旅游格局 彰顯特色空間 保護歷史文化7.1 全域旅游格局一龍頭:一龍頭:賽里木湖5A級景區一核心一核心:博樂溫泉賽里木湖旅游一體化發展區一環線:一環線:800公里精品閉環旅游線路七大景區七大景區群:群:阿敦喬魯、鄂托克賽爾、賽里木湖、大河沿子、巴音阿門、托托-艾比湖、夏爾希里主題主題游線游線:全域自駕、溫泉康養、邊境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研學科考旅游發展目標把博州創建成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實現從旅游資源大州16、向旅游經濟強州的跨越構筑“一龍頭一核心一環線+七大景區群+主題游線”旅游格局7.2 彰顯特色空間兩兩心:心:賽里木湖、艾比湖兩個州域風貌核心兩兩廊:廊:博爾塔拉河、精河兩條河谷風貌廊道八八區:區:一個艾比湖生態風貌區、兩個河谷農耕風貌區、兩個山前農牧風貌區、三個外圍山體風貌區多多節點:節點:州域四個縣級城市和多個鄉鎮團場城鎮風貌節點依托全州山水、農牧、城鎮、邊塞等資源,打造“兩心兩廊八區多節點”的風貌體系打造文化打造文化+旅游旅游重點圍繞絲綢之路、東歸西遷、趕大營、民族團結等特色文化方面,加強文化宣傳,辦好環賽里木湖自行車賽、賽里木湖和艾比湖科考研學活動、蒙古族服裝服飾設計大賽等一系列文旅精品17、活動。國家級國家級5 5處處自治區級自治區級5454處處市縣級市縣級240240處處保護范圍保護范圍與建設控制與建設控制地帶地帶按照文保單位實際范圍確定保護范圍;全國和自治區級向外擴展距離不小于50米、市州(縣)級向外擴展不小于30米劃定建設控制地帶。定級文物保護定級文物保護單位單位299299處處7.3 保護歷史文化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建立文保單位保護名錄落實文化潤疆戰略,以文旅融合促民俗與非遺活化利用,彰顯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加強民俗文化加強民俗文化體驗體驗重點加強自治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宣傳工作,結合江格爾、蒙古族托布秀爾音樂、蒙古族短調民歌等為代表的展示類非遺項目為主,結合民18、俗體驗活動,強化博州非遺影響力。開展中哈教育合作開展中哈教育合作開展兩國文化交流,開設聯合學校,圍繞博州產業發展需求,開設相關專業。野外不可移動文物共639個點,其中定級的有391個點,未定級的有248個點。全國重點文保單位5處(包含37個點),自治區重點文保單位54處(包含114個點),縣市級文保單位240處(點)。0808共建安居樂業的美麗綠洲 建設多元高效的交通網絡 建設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體系 打造可持續的綠色基礎設施8.1 建設多元高效的交通網絡航空運輸系統航空運輸系統“一主三輔一主三輔”航空格局航空格局一主:一主:博樂阿拉山口民用機場三三輔:輔:溫泉通用機場、精河通用機場、賽里木湖通19、用機場鐵路鐵路運輸系統運輸系統“三橫兩縱三橫兩縱”鐵路鐵路網絡格局網絡格局橫一:橫一:蘭新鐵路博樂支線+博樂溫泉賽里木湖(旅游)鐵路橫橫二:二:精伊霍鐵路橫三:橫三:烏魯木齊至霍爾果斯高速鐵路縱縱一:一:蘭新鐵路(博州段)+阿拉山口至托里至裕民至塔城鐵路縱二:縱二:博樂雙河精河客運鐵路支線(高鐵)8.1 建設多元高效的交通網絡公路運輸系統公路運輸系統“四橫五縱一環七聯四橫五縱一環七聯”州州域骨架公路網域骨架公路網橫一:橫一:G30連霍高速公路橫橫二:二:博溫賽快速通道+博雙精快速通道橫三:橫三:G219國道橫四:橫四:G312國道一一環:環:G219外遷線阿拉山口溫泉、托托鎮-阿拉山口S31820、精河-小海子-大海子-托托鎮旅游公路等縣道縱縱一:一:G3018精阿高速公路縱 二:縱 二:G3019 博 阿 高 速 公 路(博樂G30連霍高速公路互通)縱三:縱三:G577國道縱四:縱四:G219線阿拉山口-怪石峪-博樂及 S205 線博樂-五臺;縱五:縱五:呼賽公路優化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優化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形成四級配置形成四級配置體系體系,構筑區域協構筑區域協調與活力共享的城鄉生活圈調與活力共享的城鄉生活圈8.2 建設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服務水平,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配置公共服務均等化配置。2035年實現人均基本公共服務達到全疆領先水平,公共設施使用效率保持21、在較高水平。因地制宜打造鄉村生活圈,推進農牧地區公服設施差異化布局。依托“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建設農業生活圈農業生活圈;依托“定居興牧”工程打造牧業生活牧業生活圈圈。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綠色堅韌的基礎構建綠色堅韌的基礎設施設施網絡網絡8.3 打造可持續的綠色基礎設施重點保障西氣東輸二線西氣東輸二線、中中哈液化石油氣哈液化石油氣管道等國家能源戰略通道和區域調水工程、電力高壓走廊等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智慧韌度的綜合建設智慧韌度的綜合防災體系防災體系,保障公共保障公共安全安全8.3 打造可持續的綠色基礎設施推進智慧韌性城鎮建設建設韌性城鎮。構建全天候、系統性、快速處置的現22、代化城市運行安全保障網,建設韌性城市。建設數字城鎮。深化城鎮公共設施的智慧化應用,推進“互聯網+智慧政務”,提供便民惠民服務。構建安全與應急防災體系健全災害預防體系。深化各類災害風險評估,建立安全隱患防控體系,加強監測預警。完善應急指揮救援系統。重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城市公共安全風險,在州、縣(市)層面建立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多級空間防控體系。加強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建設;開展重點山洪溝治理;提升城市防洪能力。防洪規劃防洪規劃按照以防為主,平震結合的原則,建立抗震減災系統;保證要害部門和生命線工程安全,不發生次生災害。抗震規劃抗震規劃綜合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建立完善的城市防護工程體系、人防疏散體系23、及備災體系。人防規劃人防規劃保障城市及產業園區的消防安全,按城市消防規劃規范完善消防設施。鄉鎮按照鄉鎮消防隊標準進行建設。消防規劃消防規劃0909規劃實施保障 規劃傳導 政策保障“一張圖”信息平臺9.1 規劃傳導9.2 政策保障向上落實向下傳導 建立規劃建立規劃實施機制實施機制。以體檢評估機制、協作聯絡機制、生態補償機制、公眾參與機制為支撐,保障規劃有序實施。完善規劃配套政策完善規劃配套政策。完善土地合作開發政策、城鄉建設用地增存掛鉤政策、存量用地分類盤活政策、低效產業用地提質增效政策、留用地管理政策、耕地與基本農田正向優化政策,嚴格規范宅基地管理、基礎設施用地清單制管理。9.3“一張圖”信息平臺建立“一張圖”信息平臺,面向各個部門和用戶,提供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應用、國土空間規劃分析評價、成果審查與管理、監測評估預警等支撐應用,建立起覆蓋國土空間規劃治理全過程、全要素的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管體系,全面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資源瀏覽查詢統計分析評價監測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