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6056
2023-08-21
39頁
15.64MB
1、婁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2023.012023.01草案公示2021-20352021-2035年年婁底因水而生、因鋼而興,“鋼鐵新城”“湖南魯爾區”的閃亮名片傲立湖湘,但并不止于此。如今的婁底環境不斷美化綠化,交通越來越便利,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幸福,讓這座城市的特質譬如青春、美麗、文明更加深入人心。時代在前行,站在全新的歷史起點上,婁底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高質量編制2035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前瞻描繪城市未來發展藍圖,期待著,未來我們能夠看到這座年輕城市更多新氣象。潮涌湘中逐浪高。我們希望2035年的婁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提供更優質的住房、教育、醫療、文化等服務,提供更便利的交通出行服務,有更多旅游休閑的好去處,創造出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其他發展機遇,為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提供有效支持和幫助。這本手冊涵蓋了婁底未來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戰略和總體格局、區域協同發展、基礎支撐體系、特色風貌塑造與歷史文化保護等多個方面,力求以簡潔的表達、生動的語言為您描繪出2035我們將遇見怎樣的婁底。希望廣大熱心市民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積極為本輪規劃編制建言獻策。婁底是湖南省最年輕的3、地級市,是環長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湘中明珠”,據傳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婁星”和“氐星”在這里交相輝映,故而得名。前言前言|PREFACE|PREFACE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細化落實國省上級規劃和婁底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求,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的通知(湘發20209號)等,結合婁底實際,編制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4、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深入落實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緊扣婁底市打造“材料谷”、建設“四個城市”的總體思路,堅持“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統籌安排和總體部署婁底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和修復,是婁底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制定的空間藍圖和行動綱領,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是編制下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相關專項規劃的基礎。01-01-規劃概述規劃概述02-02-擘畫擘畫“湘中明珠湘中明珠”新藍圖新藍圖03-03-塑造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04-04-繪繪就就“山水綠城山水綠城”新畫卷新畫卷05-05-構5、建構建綠色均衡安全新支撐綠色均衡安全新支撐06-06-譜寫譜寫湘中人文風韻新篇章湘中人文風韻新篇章07-07-釋放釋放中心城區發展新活力中心城區發展新活力08-08-完善完善規劃實施保障新機制規劃實施保障新機制目錄目錄|CONTENTS|CONTENTSn 1.1 指導思想n 1.2 規劃原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大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提出的打造“三個高地”、擔當“四新”使命要求,搶抓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機遇,主動融入長江6、經濟帶、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入長株潭都市圈協同發展,著力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堅持人民至上,保障改善民生,著力提升城市發展質量、自然生態環境、人居環境質量和城鄉風貌品質,增強城市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環境優美宜居、文化底蘊深厚的公園城市,推動婁底開放、創新、可持續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問題導向、創新發展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區域協同、城鄉融合底線管控、約束引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7、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1.3 規劃期限n 1.4 規劃范圍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本次規劃范圍為婁底市行政轄區的全部國土空間,包括兩市兩縣一區,分別為冷水江市、漣源市、雙峰縣、新化縣和婁星區,總面積約為8109.58平方公里。近期目標年2025年規劃目標年2035年遠景展望2050年n 2.1城市性質n 2.2 目標愿景中部地區“材料谷”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產教融合城市文明幸福綠色城市長株潭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聚焦“三高四新”戰略,緊扣打造“材料谷”、建設“8、四個城市”的總體思路,堅持“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推動形成開發保護格局更優、經濟發展全面提質、發展安全保障有力、人居環境品質更高、治理效能顯著提升的現代化新婁底,最終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典范城市。中部地區“材料谷”、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產教融合城市、文明幸福綠色城市、長株潭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取得較大進展。2025年 基本建成中部地區“材料谷”、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產教融合城市、文明幸福綠色城市、長株潭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5年 全面建成中部地區“材料谷”、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產教融合城市、文明幸福綠色城市、長株潭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實現9、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2.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聚焦婁底“一谷四城”建設,按照“做優城區、做強園區、做實縣區、做美社區(村)”的總體思路,著力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設優質高效的農業空間、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發展協調的區域空間以及魅力凸顯的特色空間,形成綠色安全、集約高效、開放協調、魅力宜居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新格局,推動國土空間高起點規劃和高質量發展。10、規劃至2035年國土空間保護開發策略市域總人口390萬人中心城區人口105萬人市域城鎮化水平75%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01生 態 優 先、綠 色 低 碳03空 間 統 籌、圈 層 聯 動02區 域 協 同、開 放 創 新04高 效 集 約、品 質 提 升從關注空間拓展到提升效率,引導優質空間資源向創新產業、重大片區、重點園區集聚,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以系統思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態資源保護與利用;強化生態安全底線意識;強化生態環境共保共治 共享;推動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日11、益普及。優化國土空間利用結構,推動城市更新改造、地上地下空間復合利用;優化城鄉風貌,提高城市品質,打造均衡覆蓋的城鄉生活圈和全民共享的民生服務與公共開敞空間,全面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增強市 域 創 新 發展 動力,增 強 中 心 城區 經濟和人 口 承 載 能力,形成婁 底 與 長 株潭 都市圈等 區 域 經 濟圈 功能協調、創 新 聯動、產業同鏈、交通直聯、民生共 保 的 高 質量 發展格局。n 3.1 對接國省重大發展戰略滬昆高鐵呼南高鐵對接“一帶一路”,打通能源合作通道。對接湘歐班列與北煤南運通道、大湛鐵路-湛江港-國際南礦北運通道,將婁底工業產品快速運達歐洲市場。對接中部地區,建12、設新材料產業集群。強化與長株潭、岳陽、郴州、衡陽、湘西新材料產業的差異化定位與分工,加強與中部城市群合作,共同打造中部地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對接長江經濟帶,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經濟發展。聚焦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加強與沿江11個省市協作,促進工業能源聯動升級與產業綠色轉型發展。對接長三角、大灣區,構建科技創新高地。聚集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資源,積極推動大灣區、長三角先進科學技術在婁底轉化,吸引大灣區、長三角的制造業及生產性服務業在婁底扎根,構建大灣區-婁底創新服務“飛地”與先進制造服務聯盟。對接湖南自貿區,融入自貿發展體系。承擔湖南自貿區長沙片的保稅倉儲功能13、,為區域商貿活動、大規模消費需求提供商品倉儲、干支聯運、分撥配送等物流服務。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3.2 融入長株都市圈協同發展全面對接全省“一核兩副三帶四區”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找準婁底在長株潭城市群、長株潭都市圈、長韶婁經濟走廊、滬昆高鐵經濟帶中的發展定位和著力點,通過設施互聯、產業協同、民生共享等建設,打造長株潭都市圈的拓展區、輻射區,先進制造配套區和現代物流服務區,滬昆沿線重要節點城市,加速融入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14、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3.3 推動婁漣一體化融合發展構建“一核兩城、三帶四區”協調發展新格局。融城強核,高水平推動婁漣一體化發展,加強婁星區、漣源市在空間、產業、設施、生態、旅游、民生等方面的一體化規劃建設。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4.1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將“三條控制線”作為婁底市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優先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477.67平方公里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15715、.08平方公里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285.59平方公里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4.2 營造綠色高效的農業空間構建“一圈三區多基地”的農業發展空間格局一圈三區 近郊都市現代農業經濟圈西部山地生態農業區中部丘陵高端農業區東部綠色高效農業區多基地綠色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4.3 保護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構建“兩屏兩楔四水十四地”的生態保護空間16、格局兩屏兩楔四水維護北部、西部生態屏障地區生態功能;加強東部、南部生態綠楔地區生態保護保護資水、漣水、孫水、側水及其支流和水庫等組成的生態廊道網絡十四地嚴格構建以“14處自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4.3 保護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通過大力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全市森林、草地、荒地、河湖、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狀況實現根本好轉,生態系統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服務功能顯著提高,生態穩定性明顯增強,自然生態系統基本實現良性循環。規劃至20317、5年新增生態修復面積1000公頃森林覆蓋率50.9%以上濕地保護率72%以上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4.4 構建宜居宜業的城鎮空間構建“一核一廊、一體兩翼”的城鎮發展空間格局一核一廊整合婁底、漣源中心城區,打造婁星漣源高質量融合發展核心區依托婁底大道,打造市域一體的先進制造業走廊、新型城鎮化走廊一體兩翼以婁漣一體化為主體,帶動東翼“婁雙”城鎮圈與西翼“冷新”城鎮圈發展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18、NG OF LOUDI草案公示圖圖 例例n 4.4 構建宜居宜業的城鎮空間完善“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縣級中心城市-重點鎮-一般鎮”五級城鎮體系結構1中心城市婁底市中心城區。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核,帶動市域經濟的全面發展。加強中心城區與副中心城市(漣源市)的聯系。2副中心城市漣源市和冷水江市中心城區。加強與婁星區的協同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城市經濟增長極,帶動周邊城鄉一體化發展。2縣級中心城市雙峰縣、新化縣中心城區。依托婁底大道加強產城融合,提升輻射帶動能力,服務于東西兩翼地區經濟社會發展。20重點鎮婁星區石井鎮、萬寶鎮等20個重點鎮。加強特色產業發展和公共設施配套建設,成為推動城鎮和19、鄉村發展的重要節點。48婁星區杉山鎮、水洞底鎮、蛇形山鎮等34個一般鎮和婁星區雙江鄉等14個一般鄉。重點完善設施配套,為廣大鄉村腹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一核一線兩翼多點n 4.4 構建宜居宜業的城鎮空間鞏固“一核、一線、兩翼、多點”的現代制造業格局堅持全域一體,優勢互補、融通創新,以創建“五好園區”為指引,注重主特產業發展,突出差異化和協同化,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婁底經開區為材料谷主戰場,建設全市新材料科技創新引領區和先進制造業基地。以婁底大道為“線”,20、堅持全域一體,優勢互補,融通創新。以婁底高新區和婁星產業開發區為雙翼。以冷水江經開區、新化高新區、雙峰高新區為支撐。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5.1 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構建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為骨架,以國家干線鐵路、普通干線公路和鐵路為主體的立體化綜合交通網絡,形成市域交通與周邊城市協調發展、市域內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1246出行交通圈123快貨物流圈1小時(公路)到達市域各鄉鎮、2小時到長株潭及達懷化、邵陽、衡陽、益陽、湘鄉、寧鄉等主要城市(公路與軌道)、4小時(航空)到達全21、國主要城市、6小時(高鐵)到達沿海及邊貿地區。1天到達環長株潭主要城市、2天到達環長株潭各區縣村、3天到達“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鐵路普鐵站高鐵站機場市級公共中心建設具有高品質服務功能的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規劃展示館、文化館,打造功能完備、優質均衡的教育、文化、科技、體育、醫療、社會保障體系。n 5.2 統籌城鄉社區生活圈提供滿足各年齡段社區居民生活所需的基本配套設施與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建立“市級、縣級、鎮級、社區22、級”四級公共服務體系城鎮社區生活圈建設便民惠民的十五分鐘城鄉社區生活圈統籌布局滿足鄉村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要素,鼓勵集中配置,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鄉村社區生活圈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教育醫療文體養老縣(市、區)級公共中心鎮(街道)級公共中心社區(村)級公共中心完善文化、體育和醫療設施布局,建設若干特色教育、研發機構,形成具有市(縣)域服務能力的社會服務設施體系。配置科技服務、文化活動、醫療保健、中小學教育等社會服務設施,服務于鎮(街道)居民日常生活需要,輻射周邊鄉23、村地區。配置文化室、圖書室、衛生服務站、幼兒園、托兒所、老年活動室、體育運動場地等基本服務設施,服務于社區(村)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要。至2035年,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7.0張以上,每個城鄉社區生活圈至少配置一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劃至2035年,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40張,鼓勵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兼容建設醫療衛生設施。中小學用地布局中生均用地標準、學校占地面積建設指標、班級規模標準嚴格按照最新版湖南省建設用地指標配置。構建普惠全民的文化體育服務。至2035年,規劃人均公共文化設施用地不低于0.8平方米;規劃人均公共體育設施用地不低于1.0平方米,建成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城市。給水城鄉居民飲24、用水安全保障率達到100%,規劃主要供水廠15座。排水規劃主要污水處理廠11座,構建雨污分流管網體系,加大海綿城市建設力度。電力規劃新建大型變電站8座,包括500KV變電站2座、220KV變電站5座和110KV變電站1座。燃氣婁底市中心城區規劃1處LNG儲配站,雙峰縣城北部規劃1處燃氣儲備站,規劃新邵至雙峰天然氣管道,全市管道燃氣普及率達到80%。環衛大力推廣垃圾分類收集,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利用新化、冷水江、漣源、婁底、雙峰各自現有的垃圾處理廠,有條件分步實施啟動垃圾焚燒發電減量化項目建設。通信建立集語音、數據、圖文于一體的數字化、寬帶化、綜合化、智能化和一定程度個人化的通信網絡。加快5G25、網建設,在5G網建設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完善網絡質量,推進5G網絡的建設和普及。n 5.3 增強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雙峰名片圖片來源:市政府官方網站需要原圖n 6.1 提升城鄉風貌與空間品質總體風貌定位雙星福地、富厚雙星福地、富厚人文人文山山水綠城、湘中明珠水綠城、湘中明珠總體風貌格局著力構建“四山四水分兩翼,一星一帶東連心”的總體風貌格局,打造具有湘中山水人文特色的綠色城市,推動全市域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融合。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26、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6.2 建立健全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一市雙城四區統籌全市歷史文化資源的整體保護。加強雙峰、新化的文化風貌構建依托紅色文化、梅山文化、湘軍文化、生態文化形成四大特色文化景觀協調區多點加強對名城名鎮名村街區、歷史建筑等文化遺存的保護與活化利用建立“一市雙城,四區多點”的歷史文化保護格局n 6.3 構建全域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構建“一核、兩驅、三帶”的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格局一核兩27、驅使中心城區成為串連東西、功能完備的文化和旅游發展樞紐發揮新化縣、雙峰縣全域旅游示范作用,驅動全市文化和旅游協調發展三帶打造三條特色旅游帶,推動旅游、文化創意、休閑娛樂等產業發展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7.1 優化空間布局結構中心城區范圍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圖圖 例例 包括婁星區7個街道和3個鎮(石井鎮、杉山鎮、萬寶鎮)部分行政村,東至婁底市行政邊界,西至婁28、星區石井鎮楂林村,南至婁星區萬寶鎮,北至杉山鎮壩塘村,東西寬約24公里,南北長約21公里,總面積約246.74平方公里。東進西聯、南拓北優、擴容提質 中心城區發展方向向東全面對接長株潭都市圈產業轉移與消費外溢,高品質建設東部新區、水洋新區、華星片區;向西推動婁漣一體化融城發展,整合婁底經開區、婁底高新區、婁星產業開發區,打造婁底大道先進制造業與新型城鎮化走廊;向南拓展萬寶片區,依托高鐵高速流量,打造綜合型樞紐產業新城,強化中心城區雙中心格局;充分發揮北部先進制造業集聚優勢,推動經開區向北拓展園區空間,保障產業用地需求。n 7.1 優化空間布局結構轉變內斂式集聚發展模式,構建開放式生態融城結構,29、促進城綠融合,形成“雙心擁綠核,兩軸三組團”的總體功能布局結構。“雙心”“三組團”p 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城市商業、文化和政治中心,強化集商務金融、商業休閑、行政辦公、文化交流、創新創意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功能,打造環境優美、設施一流、高效集約的城市主中心。p 科技樞紐新城中心:充分利用交通、生態優勢,建設區域性客運中心,商務金融、科技創新功能突出的樞紐型城市副中心、產教融合示范區和生態康養高地。p 大埠橋組團:圍繞新材料產業,建設全市新材料科技創新引領區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完善綜合物流、休閑旅游服務,促進制造、生活、休閑三大功能融合發展。p 漣濱組團:建設以鋼鐵生產與各類鋼產品加工為主的重要產業組團30、,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配套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p 百畝組團:推動城市向西拓展,建設區域貨運中心,發展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產業,并配套完善的生態居住功能。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 圖圖 例例 n 7.2 完善道路交通網絡形成“兩環四縱五橫”的骨干路網“兩環”:城市內環線(近期)和城市外環線(遠期)。“四縱五橫”:由南北向的金星路、婁星路、新星路、吉星路和東西向的大漢大道-江龍路、漣濱西街-湘陽街、樂坪大道、早元街、湘中大道構成。規劃至2035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50%31、綠色出行比例72%道路網密度8.1km/km2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圖圖 例例 n 7.3 建立全域公園體系規劃至2035年建成區綠地率38%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9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人按照“園中建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理念,建設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廣場綠地、生態綠地四類綠地。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圖圖 例例 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廣場綠地生態綠32、地包括城市內部綜合公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游園等。打造5條景觀帶和9處綜合公園,進一步補充社區公園和游園。包括鐵路防護綠地、公路防護綠地、高壓走廊防護綠地、衛生防護綠地、市政防護綠地、管線防護綠地、城市道路防護綠地等。包括婁星廣場、孫水廣場、氐星廣場等城市公共活動場地。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郊野公園、生態保育綠地等。“五帶”:指漣水、孫水、高登河、永昌河四條城市濱水公園帶、婁邵鐵路公園帶。“九園”:包括石馬公園、珠山公園、孫水公園、青山公園、高鐵公園、黃柏公園、百畝公園、鴨絲塘公園、龍眼公園九座市級綜合公園。n 7.4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中村其他低效用地老舊社區舊工業區以全面改33、造和微改造為主要更新模式,以片區統籌為抓手,合理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具有重大安全隱患、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需要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公共利益建設需求的舊住宅區,以及納入棚改范圍內的老舊住宅,在政府主導下實施拆除重建,結合片區功能定位和周邊環境打造,優化功能布局。其他老舊社區以政府主導、社區參與方式開展綜合整治,通過實施建筑外觀整飾、環境美化、加建電梯、完善配套等方式,改善居住環境。位于歷史文化保護范圍內的老舊社區,注重環境保護與文化延續,保留傳統街區和生活特色。位于產業園區中的低效工業用地,鼓勵通過綜合整治和拆除重建結合方式更新。位于已建成社區、城市級公共中心、片區級公共中心和交通樞紐周邊地34、區的低效舊工業、工商業混合片區,以清退拆除為主。位于重要生態廊道地區的低效工業,以生態復綠或生態旅游及配套服務等功能建設為主。其余零散的老舊廠房和村級工業,重點推進零散工業向園區集中,提高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水平。以拆除重建和綜合整治兩種方式引導城中村更新,優化居住環境,完善配套設施,提高城市空間品質。針對老舊街區和廢棄鐵路等為主要對象的存量空間更新改造,以政府主導、企業承辦為主要改造模式。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n 7.5 推進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至2035年人均地下空間用地面積335、4/人地下空間用地總量315萬420萬通過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引導,保證城市安全,逐步構建與地上功能有機結合,地下空間利用集約、功能完善、管理科學的地下空間系統。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圖圖 例例 構建“雙心雙軸五片”的地下空間規劃結構“雙心”:老城商業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和萬寶新區中心(婁底南站及周邊商業區)。“兩軸”:依托城市功能主軸,形成串聯各組團和開發重點片區的聯系軸。“五片”:綜合性文體中心(四館一中心)、大埠橋郊野公園南側(汽車東站及周邊商業區)、湘中大道北側(行政服36、務中心及周邊公共服務區)、汽車西站及周邊商業區和永昌河西側商業服務中心。n 8.1 規劃傳導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n 8.2 近期規劃制定近期實施計劃n 8.3 實施保障完善規劃實施監督體系建設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公眾參與和規劃宣傳規劃監督問責制度婁底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LOUDI草案公示落實上級規劃傳導縣市規劃傳導鄉鎮規劃指導約束專項規劃明確近期實施目標明確重點工程項目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明確監管獎懲措施明確國土空間資源配置和計劃指標分解落實方案傳導詳細規劃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規劃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公眾參與和規劃宣傳規劃監督問責制度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3
3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