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氣脫硝EPC總承包工程調試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36521
2023-08-21
19頁
85.54KB
1、 煙氣脫硝EPC總承包工程調試方案目 錄 1.編制依據 . 3 2.工程概況 . 3 3. 系統描述 . 3 4.調試范圍 . 4 5. SNCR系統啟動前應具備的條件 . 5 6 . 調試人員配置 . 6 7 . SNCR啟動調試步驟 . 7 7.1單機調. 7 7.2 系統聯合調試 . 10 7.3 帶負荷試運行 . 12 7.4 168H試運行 . 13 8. 參與試運行單位職責 . 14 8.1電廠 . 14 8.2總包單位 . 14 9.安全措施 . 15 10. 應急預案 . 15 1.編制依據 本調試方案編制依據是根據我國現行專業工程規范、現場實際情況、技術協議書、本工程設計施工2、圖、設備生產廠家的技術標準及設備調試大綱。主要依據下列文件進行編制。 火力發電建設工程啟動試運及驗收規程(DL/T5437-20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國家主席令第(32號) 山東省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72374-2013 山東省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72372-2013 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DL 5000-2000 火力發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定DL/T5153-2002 火電廠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T75-2001 火力發電廠分散控制系統在線驗收測試規程DL/T659-2006 火力發電廠順序控制系統在線驗收測試規程DL/T658-1998 火力發電廠3、模擬量控制系統在線驗收測試規程DL/T657-2006 火力發電廠煙風煤粉管道設計技術規程DL/T5121-2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電力工程部分2011版 火力發電廠煙氣脫硝設計技術規程HJ562-2010 2.工程概況 詳見方案設計 3.系統描述 SNCR系統主要由氨水存儲系統,氨水輸送系統、噴射系統、霧化風系統、控制系統和在線檢測系統組成。 (1)氨水儲存和輸送系統 氨水儲存和輸送系統包括氨水儲罐、氨水卸料泵、氨水輸送泵等,主要設備如下: 1) 氨水卸料泵:新裝1臺氨水卸氨泵。 2) 氨水儲罐:安裝1臺50m3的氨水儲罐。 3) 氨水輸送泵:設置6臺氨水輸送泵,布置在4、灰庫的氨區。每臺爐2臺泵,一用一備。 (2)爐前噴射系統 本工程單臺爐4支噴槍布置在鍋爐水平煙道旋風分離器的入口,每個旋風分離器入口各2支。調節氨水輸送泵頻率,可以控制噴槍的流量和壓力。每臺爐的噴槍入口設有就地壓力表。 噴槍上的氨水進口和霧化風進口為快速接頭連接,通過金屬軟管與氨水溶液管路、霧化風管路連接,霧化風來自壓縮風管道。 (3)控制系統 脫硝控制系統分為就地控制、遠程DCS控制系統。就地控制柜設在灰庫配電室,遠程控制系統納入鍋爐DCS控制系統中,單爐對應監控,實現鍋爐脫硝一體化操控模式。 (4)在線檢測系統 在線檢測系統布置在原在線監測設備間,煙氣數據納入脫硝DCS控制系統。 4.調試5、范圍 SNCR系統調試,調試分為兩個階段:冷態調試階段和熱態調試階段。 冷態調試:冷態調試即單體調試,對系統中每一臺設備進行單獨控制,檢查單個設備運行情況及控制情況。單體調試分為現場點動調試和DCS點動調試兩部分。現場點動調試即在現場控制柜通過手動按鈕來起停單個設備,調試好后將來用于現場檢測、維護設備及遇突發事件后緊急處理使用。DCS點動調試在現場點動調試結束后進行,它通過控制系統來控制設備起停及運行情況,調試完成后,操作人員可在主控室對設備進行遠程起停操作。 冷態調試包括:屏柜上電試驗、氨水泵單體試驗、在線檢測設備單體試驗、氨水輸送單元測試、噴射單元測試、通信單元測試、控制程序單元測試等。 6、熱態調試即聯體調試,通過DCS來控制系統中各個設備進行連鎖運行,以達到系統自動運行要求,并且確認各設備運行正常反饋信號正確。冷態調試完畢后熱態調試方可開始進行。 5. SNCR系統啟動前應具備的條件 (1)所有系統設備安裝結束,滿足投用條件。 (2)控制柜接線完畢,并做過上電測試,各信號指示正常。 (3)脫硝系統管路吹掃,確認管路內已徹底清潔,氨水、壓縮空氣管道內, 不允許有垃圾、焊渣, 飛濺等雜物存在。在管路裝好后, 必須用氣體沖洗管道,并確認已徹底清潔干凈。 (4)設備電氣部分、儀表接線并檢查完畢。 (5)閥的檢查 所有閥門必須檢查開關動作是否靈活,是否處于正確位置。系統調試啟用前所有閥門7、處于關閉狀態。 (6)冷卻空氣、霧化空氣等資源接入完畢并能投用。 (7)公用管路的檢查:氨水、壓縮空氣等各公用管路的管道安裝的正確性,并檢查就地表是否安裝完畢。 (8)管道打壓試驗完成,并且無漏點。 (9)脫硝系統DCS控制已調試完畢。 DCS硬件檢查完畢 DCS 內部網絡檢查完畢 脫硝系統運行組態邏輯檢查 系統啟動所需監視、聯鎖、報警、保護信號進入DCS。 (10)調試主要機具: 電工工具 2套 鉗工工具 1套 對講機 3臺 6 . 調試人員配置 5.1 SNCR系統調試小組總指揮: 5.2 SNCR系統調試領導小組 5.3 SNCR系統調試參與人員 5.3參與調試人員必須服從領導小組的統一8、指揮,不得擅自操作、不得隨意改動。 5.4調試時間:具體調試日期由總包單位與電廠協商確定。 7 . SNCR啟動調試步驟 7.1單機調試 調試流程:配電柜上電試驗在線檢測系統調試DCS單元測試控制系統測試氨水泵單體試驗氨水輸送單元測試噴射單元測試。 7.1.1 系統檢查及記錄 (1)系統所有設備外觀和安裝狀況的檢查。設備外觀良好,安裝質量滿足工程要求。 (2)調試環境的檢查,系統調試環境的安全、工業衛生符合要求。 7.1.2系統帶電調試 上電前檢查: (1)配電柜試運行前,檢查配電柜安裝是否符合質量評定標準。相色、銘牌號是否齊全,并填寫進行屏柜安裝檢測記錄。 (2)檢查柜內安裝的電器元件是否完9、好;安裝位置是否正確、固定可靠。 (3)檢查柜體的固定及接地是否可靠;漆層是否完好。 (4)所有元件接線正確、連接可靠、標志齊全清晰。 (5)所有開關處于斷開位置。 (6)清掃檢查配電柜內有無雜物,防止短路。 上電試驗: (1)上電順序應按照主回路、支回路順序依次上電; (2)上電時要先切斷各備用回路,并檢查各設備回路是否斷開; (3)操作人員應做好絕緣措施; 7.1.3在線監測系統調試 (1)在線檢測柜安裝檢測,并填寫記錄表格后屏柜送電。 (2)在線檢測裝置取得煙氣數據后,對數據進行比對、校準。 7.1.4 DCS單元調試 (1)檢查DCS的組態; (2)核對通信點表及地址; (3) 核對D10、CS畫面,檢查控制功能和監視功能; (4)檢查通信數據是否正確; 關于脫硝DCS組態調試、下載及傳送詳見附錄1。 7.1.5控制程序調試 調試前根據系統結構配置,檢查硬件設備和外設的規格型號及安裝是否正確。確保電源、接地、配線及接口連接正確無誤。 7.1.6氨水泵試運轉 試運前檢查: (1)齒輪油及液壓油到達油標位置。 (2)電機的絕緣電阻搖測合格,使用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值不得小于0.5M。 (3)盤動電機轉子時應轉動靈活,無碰卡現象。 (4)電機引出線應相序正確,固定牢固,連接緊密。 (5)電機外殼油漆應完整,接地良好。上電試驗: (1)氨水泵上電試驗前,松開進出口法蘭,確保氨水泵11、無負荷試驗。 (2)點動啟動氨水泵,檢查電機和電機風扇轉向,在確認轉向正確后方可二次啟動。 (3)點動無誤后,做35min試運轉,運轉正常后,再做2h的連續運轉,此時要檢查設備溫升,工作溫度不得高于60C, 溫升異常時,應檢查工作電流是否在規定范圍內,超出規定范圍停止運行,找出原因,消除后方可連續運行。 (4)單機試運后,填寫試運單,簽字確認。 7.1.7氨水輸送單元測試 (1)檢查是否有松動的設備及管件,重新固定。 (2)啟動氨水泵,觀察主管路壓力、流量儀表顯示是否正常。 (3)檢查支路上的壓力,流量,調節針形閥使得各支路流量、壓力均勻。 (4)檢查氨水輸送管路有無泄漏。檢查高空管路時,工作12、人員穿戴好安全帶和安全帽,防止高空墜落、傷人。 7.1.8噴射單元測試 (1)霧化風閥門的定位 開啟霧化壓縮空氣系統,使得母管壓縮空氣壓力在0.4MPa以上。調節4只霧化噴槍的閥門,使槍前壓力維持在0.4Mpa。 (2)冷卻風閥門的定位 開啟冷卻風閥門,調節冷卻風調節閥門,控制冷卻風氣體壓力610KPa之間。 (3)爐外噴槍噴射霧化試驗 啟動前的檢查: 啟動之前,必需仔細檢查: 1)密封封頭堵住外套管; 2)噴槍槍體在爐膛外做水的噴射效果檢查,檢查噴嘴是否有堵現象。 3)使用前應檢查周圍環境是否安全,噴槍系統設備是否清潔。 4)檢查噴槍快插裝置內是否有異物。 5)檢查各種接頭是否擰緊。 6)檢13、查完后防止其他雜物、液體進入。 7)噴槍啟動前,接上軟管,檢查是否滴漏,如有滴漏現像,緊固接頭,確保金屬軟管不滴漏。 8)噴槍安裝完畢后用手輕微搖動槍體,看是否連接牢固。 9)檢查金屬軟管是否與槍體相對位置產生扭力,防止螺紋松動。 開啟壓縮空氣管路閥門,調節壓縮空氣閥門,確保槍前壓力不低于0.30.4Mpa。啟動氨水泵,調節氨水泵,流量控制在0.20.3t/h,噴槍前壓力表控制在0.3-0.4Mpa,觀察噴槍霧化效果。噴槍在試驗開始前就放置在爐外,槍頭對準爐壁,且不可對準人。試驗整個過程中注意防止燙傷。 7.2 系統聯合調試 7.2.1閥門狀態 系統調試時,先將噴槍插入套管內,然后投入保護風。14、 打開1#爐保護風總閥門JV112,打開1#爐每只槍保護風閥門BV118、BV119、BV120、BV121。 打開2#爐保護風總閥門JV212,打開2#爐每只槍保護風閥門BV218、BV219、BV220、BV221。 打開3#爐保護風總閥門JV312,打開3#爐每只槍保護風閥門BV318、BV319、BV320、BV321。 開啟脫硝系統氨水總閥門BV006; 開啟1#氨水泵進出口閥門BV101、CV101;(1#爐) 開啟2#氨水泵進出口閥門BV105、CV102;(1#爐) 開啟3#氨水泵進出口閥門BV201、CV201;(2#爐) 開啟4#氨水泵進出口閥門BV205、CV202;(215、#爐) 開啟5#氨水泵進出口閥門BV301、CV302;(3#爐) 開啟6#氨水泵進出口閥門BV305、CV302;(3#爐) 開啟槍前氨水輸送主管電動閥門MV101、MV102、MV103; 開啟各噴槍氨水輸送閥門JV101、JV102、JV103、JV104和BV110、BV111、BV112、BV113、。(1#爐) 開啟1#爐壓縮風總閥門JV111,開啟每只槍壓縮風閥門BV114、BV115、BV116、BV117。 開啟各噴槍氨水輸送閥門JV201、JV202、JV203、JV204和BV210、BV211、BV212、BV213、。(2#爐) 開啟2#爐壓縮風總閥門JV211,開啟16、每只槍壓縮風閥門BV214、BV215、BV216、BV217。 開啟各噴槍氨水輸送閥門JV301、JV302、JV303、JV304和BV310、BV311、BV312、BV313、。(3#爐) 開啟3#爐壓縮風總閥門JV311,開啟每只槍壓縮風閥門BV314、BV315、BV316、BV317。 當調試完畢后,先將計量泵停掉,然后關閉電動閥。除保護風閥門外均關閉。 若系統長時間運行,則打開泵前和對應泵后的排污閥將管道內的溶液排掉,并用壓縮空氣將管道吹干。 1#爐泵前排污閥BV102,泵后排污閥BV104/BV108。 2#爐泵前排污閥BV202,泵后排污閥BV204/BV208。 3#爐泵17、前排污閥BV302,泵后排污閥BV304/BV308。 7.2.2啟動計量泵 從操作畫面上啟動1#爐氨水泵PJ101(或者PJ102),啟動頻率為20Hz。待泵運行穩定后,觀察氨水母管壓力、流量和噴槍前的壓力、流量。逐漸由小到大調節頻率開度,直至噴槍前壓力維持在0.3MPa左右,穩定運行兩小時,觀察NOx濃度變化,每隔半小時記錄一次試驗表格。 7.3 帶負荷試運行 SNCR系統完成冷態調試和熱態調試后,進行鍋爐帶負荷運行。 根據SNCR系統投運后的NOx排放值,增加或降低噴入氨水流量,保證NOx排放值達到排放值, 調試過程中記錄表格。 調試時,在鍋爐負荷穩定后SNCR工況開始前,先記錄未投SN18、CR系統的NOx濃度,再在投運SNCR系統所有工況結束后第二次記錄SNCR系統停運時的NOx濃度。以SNCR投運前后兩次記錄的NOx濃度平均值作為SNCR未運行時的NOx濃度,進行脫硝率計算。 7.4 168h試運行 在SNCR系統調試后,各方確認SNCR已經具備168h滿負荷試運的條件時,開始進行脫硝系統的168h滿負荷試運。 1.進入168h滿負荷試運的條件:(1)熱態調試工作全部完成。 (2)I/O測點投入率100%。 (3)主要儀表投入率100%。 (4)保護投入100%。 2.通過168h滿負荷試運的條件 168h滿負荷試運期間,脫硝效率在設計效率值。 3. 調試質量的檢驗標準 以完19、成設計保證值為基本原則,在本工程調試中制定如下目標: 3.1 零缺陷管理目標 (1)調試過程中調試質量事故為零。 (2) 調試原因損壞設備事故為零。 (3)調試原因引起人身安全事故為零 (4) 調試原因造成機組事故數為零。 (5)調試原因影響工程進度為零。 (6) 移交調試未完項目為零。 3.2 調試技術質量目標 (1) 系統嚴密性無泄漏。 (2) 調試的質量檢驗分項目合格率100。 (3) 試運的質量檢驗整體優良率100。 (4) 調試顧客滿意率100。 (5) 試運行期間,使運行人員獨立運行 脫硝系統并處理運行中的問題。 3.3 調試工作質量保證措施 (1) 嚴格按照質量檢驗驗收程序,迸行20、調試全過程的質量檢驗驗收和簽證。 (2) 嚴格按照驗收檢驗質量文件要求,填寫質量文件。 (3) 及時提出質量檢驗驗收申請。 (4) 建設單位、生產單位及時進行質量驗收簽證工作。 (5) 對潛在不合格項目進行相應的預防措施,杜絕隱患。 (6)對各階段的試驗項目參照火電工程調整試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進行驗收。 8. 參與試運行單位職責 8.1電廠 (1)全面負責試運期間的組織,協調管理工作; (2)參與試運期間的檢查,設備、系統的驗收移交,性能考核試驗的驗收,同時負責現場監督施工單位人員調試。 (3)在施工單位試運人員指導下進行設備檢查、操作; (4)配合試運人員進行試運的性能試驗工作; (5)負21、責運行期間的數據記錄和詳細操作記錄。 8.2總包單位 (1)履行SNCR系統啟動試運全過程中的組織管理職責; (2)參加試運各階段的工作檢查協調、交接驗收和竣工驗收; (3)負責設備的缺陷收集并實施消缺工作; (4)協調解決合同執行中的問題; (5)負責必要的設計修改。 (6)負責整理、提交試運階段的記錄和有關文件、資料; (7)在機組移交前,負責試運現場的安全、消防、治安保衛、消缺檢修和設備啟動工作; (8)負責編寫試運結果報告。 (9)負責編制運行操作說明書。 9.安全措施 (1)調試前對參加進行人員調試大綱學習,技術交底,統一指揮。 (2)嚴禁酒后工作。 (3)嚴禁無關人員在調試系統上作22、業。 (4)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5)調試過程中派專人監視系統設備的運行情況。 (6)定期檢查系統內各模塊的運行情況,如出現故障及損壞,及時處理。 (7)現場照明充足,操作檢查通道暢通,現場通訊聯絡設備齊全。 危險源辨識及控制措施 10. 應急預案 SNCR脫硝系統采用10%氨水作為脫硝還原劑,氨水作為還原劑時有更高的脫硝效率和較低的運行成本,是比較適用于企業的脫硝還原劑,但是氨水屬于易揮發液體,揮發出的氨氣為有害氣體,且具有一定的易爆性。為了提高調試中突發事故下應急處理及救援工作的整體能力,以便在事故情況下做到快速、準確、及時的組織處理事故,營救傷員,正確指導和幫助群眾有效地防護和撤離,有效23、地消除事故危害,把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點。特制定此應急救援預案。 一、目的: 通過預案的制定,在發生事故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迅速、高效、有序的組織開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盡快恢復生產,維護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提高緊急事故下的應急處理能力。 二、內容: 脫硝管路泄漏、氨水罐泄漏。 三、人員分工及應急物質的配備: 1、參加人員: 事故發生時脫硝調試全體當值人員及安全人員 2、人員分工: 當值值長負責聯系、檢查、匯報事故情況,并負責現場指揮,組織處理。 當班班長負責判斷風向,并對現場人員進行疏散,受傷人員的救護,及現場的警戒。 安全員負責對現場附近外排溝渠進行封堵,防止24、氨水等污染物排出,造成環境污染。 3、應急物資配備: (1)過濾式防毒面具、護目鏡、長筒膠靴、橡膠手套等; (2)堵漏用橡膠板、鐵絲等封堵物; 序 號 作業活動 危險源 可能導致 的事故 現有控制措施 1 高空作業 人員高空墜落 安全防護用品失效 傷人 高空作業做好保護措施,安全器具定期校驗,合格后使用 2 一般作業 誤送電、水、汽等 造成人員或設備損傷 嚴格執行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 3 電動工具 護目鏡 漏電保護 漏電、電弧 觸電傷人 外殼可靠接地,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電纜和開頭關。 (3)沙袋、沙土、鐵锨等; (4)中和藥劑-稀硫酸; (5)洗眼器一臺; (6)應急車輛一輛;四、預案內容: 1.25、調試過程中巡檢人員發現脫硝管路或氨水罐發生泄漏時,立即向當班組長匯報,并通知鍋爐控制室操盤人員,停止氨水泵,關閉氨水輸送閥門。并同安全員佩戴防毒面具、橡膠手套到達現場,檢查泄漏部位和泄漏口的形狀、大小。并根據泄漏口的大小、形狀選擇適當的封堵物對泄漏口進行臨時封堵。 2.當班班長根據風向及現場泄漏情況,向下風頭人員發出疏散撤離的通知和逃生方向。如有受氨水傷害人員,要堅持立即、就地的原則,進行臨時救治,(用清水不間斷沖洗)同時聯系醫療救治單位救治,并在事故區域設立警戒線,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3.安全員利用沙袋等物對附近的外排溝渠進行封堵,防止污染物排出,造成環境污染。同時對污染物進行回收,不能回收26、的應用大量的水進行稀釋,使污染物達到外排條件。 4.臨時封堵結束后,應立即利用卸氨泵的外排功能將泄漏罐氨水倒空,利用氨水廠家回收罐車或者其它回收容器進行安全處理。做全面檢查,確定造成泄漏的原因,以便徹底檢修。 附錄1: 脫硝DCS組態調試、下載、傳送安全技術措施 一、編制依據 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第1部分:熱力和機械(GB 26164.12010) 2.、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GB 26860-2011) 3、山東華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熱力機械及熱控工作票使用規范(兗煤華聚股發201259號) 4、檢修規程; 5、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二、工作內容 脫硝DCS組態調試、下載、傳送 三、27、工作計劃時間 待措施批復后執行。 四、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 1、人員組織: 2、檢修前,由熱工檢修人員開具熱控工作票,熱工人員擔任工作負責人,施工單位作為工作成員,熱工人員填寫熱工保護投入/退處運行審批表,經審批并經批準后,方可實施;與值長聯系好工作事宜,工作許可人會同工作負責人共同到現場對照工作票逐項檢查,確認所列安全措施完善和正確執行。雙方共同簽字完成工作許可手續。 3、開工前,工作負責人必須向南屯電廠參加調試檢修人員和當班運行人員說明當日工作任務、傳達安全措施、安全注意事項及應急預案。 4、開工后,工作負責人應在工作現場認真履行自己的安全職責,認真監護工作全過程,防止施工單位人員觸及無關系28、統設備。 5、在退出/投入各聯鎖之前,由值長下令將其他不監盤人員集中在主控室,以便能及時調配人員處理突發事件; 6、工作間斷時,工作班人員應從現場撤離,所列安全措施保持不動,工作票交至值長保存。間斷后繼續工作前,工作負責人應重新認真檢查安全措施應符合工作票的要求,并履行許可手續,方可工作。 7、工作結束后,工作負責人應全面檢查工程師站,確認無問題后,帶領工作人員撤離現場。工作許可人和工作負責人共同到現場驗收,然后在工作票上填寫工作結束時間,雙方簽字,工作方告終結。 五、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1、現場工作開始前,工作負責人應仔細核對現場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明確工作任務,并組織工作人員認29、真學習。若工作負責人不傳達安全注意事項或對安全事項交待不周全,工作人員可以拒絕工作。 2、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嚴禁隱瞞設備缺陷; 3、核對脫硝新增部分測點及算法,并進行編譯。將編譯后組態文件及流程圖部分分別傳送至各機組,檢查無誤后方可進行下載。進行下載時,工作負責人與當值值長和工作許可人進行聯系,告知當時要操作內容;4、進行橫向交叉工作時,要注意協調,利用對講機進行通訊聯系,并采取好防護措施,確保各項工作的安全和質量。 5、進行組態傳送、組態下載時,按照模擬單元制機組進行: 5.1組態傳送、下載順序為:1#爐3#機單元,3#爐2#機單元。 5.2按照組態傳送下載順序,根據工作負責人30、的指令,告知當值值長和工作許可人,依次將對應單元的聯鎖、保護、自動進行解除。 5.3依次下載完畢后,按照順序,工作負責人和工作許可人首先檢查各機組參數是否在正常范圍內,保護定值是否準確,然后匯報值長,正常無誤后,由工作許可人下令分別投入機爐聯鎖、保護、自動。 5.4組態下載完畢后,在投入聯鎖過程中,監盤操作的運行人員要經常切換操作畫面,從而了解機組各個系統的運行情況,及時調整,密切關注各參數及運行狀態。 六、應急處理措施 在線下載和傳送組態時,若發生異常,請按下列原則進行處理: 1、檢修人員在組態下載過程中,出現設備跳閘或其它參數異常顯示現象,立即終止操作。熱工檢修人員立即進行分析和查找故障,待查明原因后再投入聯鎖,不再進行組態的下載,待單元機組停運時再進行下載。 2、在組態傳送過程中,機組出現異常,應立即終止操作,匯報值長和工作許可人,解除聯鎖,由檢修人員檢查故障,查明事故原因后方可再投入。不再進行組態的傳送,待單元機組停運時再進行傳送。 3、下載和傳送組態完畢后,機組運行正常,檢查無誤投入聯鎖,若聯鎖動作,機組設備跳閘,那就是因此次下載和傳送出現問題,應立即解除聯鎖,立即恢復原狀,重新啟動機爐;檢修人員在工程師站進行故障原因查找和分析,待查明原因后再投入聯鎖。 4、所有現場應急處置,均由當值值長統一指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