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校校舍外墻保溫及粉刷工程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37726
2023-08-24
21頁
80.04KB
1、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 (2)1.1 編制說明1.1.1 本施工組織設計嚴格按照工程招標文件對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進行編制.在人員、機械、材料調配、質量要求、進度安排等方面統一部署的原則下,由建筑、安裝及裝飾等幾大專業有機組成.1.1.2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功能要求,本著對業主資金合理利用,對工程質量的高度責任感,我們的編制原則是“經濟、合理、優質、高效”.1.1.3 本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受到了我公司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公司專門成立該工程方案小組,采用“對比優化、博采眾長”的編制思路,以使本方案重點突出,有較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1.2 編制依據1.2.1 xx財經學校校舍外墻改造項目招標文件.12、.2.2 xx財經學校校舍外墻改造項目招標工程量清單及圖紙.1.2.3 以往我公司同類、類似工程施工經驗.1.2.4 與本工程有關的國家、行業現行施工驗收規范、標準.1.3 工程概況1.3.1 項目名稱:xx財經學校校舍外墻改造項目.1.3.2 建設地點:xx財經學校校內.1.3.3 建設規模:實訓樓、辦公樓外墻保溫及外墻粉刷.1.3.4 工程造價:6097055.04元.1.3.5 工期要求:45日歷天.1.3.6 質量要求:符合現行國家有關工程施工驗收規范和標準的要求合格.1.3.7 保修要求:按建設部2000年80號令相關規定保修.1.3.8 招標范圍:xx財經學校辦公樓及形體房、航空航3、海區、烹飪旅游區1棟、烹飪旅游區2棟、財經商貿區1棟、財經商貿區2棟、風雨走廊的外墻進行補修、變形縫蓋板換新和油漆粉刷,報告廳的外墻進行修補、油漆粉刷.1.3.9 標段劃分:一個標段.1.4 施工準備1.4.1 施工場地準備查勘現場,摸清工程實地情況,包括周圍環境,運輸道路、水電供應情況等.按施工平面布置圖(本章后附圖),安裝水電,并進行測試.做好雨季施工防水排污工作,修筑排水溝,保證場地不積水.1.4.2 施工機具準備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組織編制機械設備進場計劃,做好其正常運轉的保養工作,按計劃進場就位.1.4.3 勞動力準備根據勞動力需要量計劃籌集勞動力,組織好各專業隊伍進場,辦理各方面有關4、手續,同時按照培訓計劃組織培訓(包括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操作技術和精神文明教育等各方面).1.4.4 生活設施準備在現場范圍內修通相關道路,按施工組織設計平面布置圖安裝施工用水用電線路.做好后勤工作安排,以便進場人員能夠進場后迅速投入施工,解決工人食、住、工作等問題.充分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1.4.5 施工技術準備組織有關人員(公司生產技術部門協助)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在投標方案的基礎上編制和健全施工方案,明確施工操作要點,對可能出現問題的部位和工序,提出針對性措施.(1)明確各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2)組織人員抽工抽料,及時訂貨加工.(3)制定各項管理制度,根據工程特點有針對性的編制5、各工序指導書.(4)制定技術、質量、安全、消防、保衛、計劃、經營財務、設備機具、材料、現場文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福利、后勤服務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進行分層次的技術、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現場管理制度交底.(5)按施工組織設計的施工進度計劃和施工預算的工料分析,編制材料用量計劃,作好材料的備料、供料,按計劃進場及其保管工作.(6)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進度計劃要求,確定各階段勞動力的需要量,并從公司的勞務中心選擇高素質的施工班組:對工人進行技術、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樹立“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確思想.(7)本工程按施工組織設計中確定的施工方法,為需進場的機械設備做好進場6、準備工作.為保證施工機械能正常運轉,應進行相應的保養和調試運轉.1.4.6 施工工序總體安排(1)指導方針根據本公司“恪守合同,精心施工、保證質量、優良服務”的宗旨,全力為業主的建設做出貢獻.并以此為指導方針結合實際情況作好該工程的施工方案及具體的施工操作工作.(2)總體部署方案我司在仔細研究招標文件和招標會議精神后,非常重視此次投標,如我司有幸中標,我司將把本工程列為公司的重點工程,派遣精兵強將,依靠本公司的管理、技術和裝備的優勢,以及以往承建此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建立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強化管理、密切協調、精誠團結,確保工程優質、高效、按期完成.根據招標文件要求和施工圖紙內容,通過現場勘察7、,綜合考慮本工程的特點和難點,結合本公司的具體條件和各種優勢.我司擬采取“分項管理、突出重點;縱橫穿插、交叉作業;精誠合作、保質保期”的方案.并從組織管理和實際施工等階段作出以下施工總體構思. 分項管理、突出重點根據工程特點和系統工程原理,將本工程的幾個重點、難點和特殊工序單獨列項,作為工程整個控制體系的關鍵. 縱橫穿插、交叉作業整個施工過程中不僅在空間上;而且在時間上進行穿插、交叉作業. 精誠合作、保質保期本著精誠合作的精神,服從甲方及監理的指導,精心組織施工,制定詳細的措施來保證工程總目標的實現.在施工過程中,施工部位較多,交叉作業多,相互之間干擾較大,如何進行全面的協調,抓好平面管理和資8、源平衡,特成立技術協調部,直接負責施工過程中的協調、配合工作,調節沖突、平衡資源分配,以此來妥善解決好施工過程中的相互干擾問題. 施工組織管理在施工組織管理方面根據工期緊的實際情況,主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及特點,加大各種資源的投入;并進行合理組織,安排好施工流水段劃分和立體交叉的施工作業,特別是要組織好均衡施工,避免因工作面不連續造成窩工等情況.1.5 拆除工程1.5.1 拆除施工準備開工前必須采取封閉式圍擋,根據本工程特點,圍擋按照如下要求設置:施工現場圍護采用鐵皮完全封閉,圍擋高度不低于1.8米,圍護結構離開建筑物安全距離為1.5倍的建筑物高度.施工影響范圍內的建筑物和有關管線的保護應符合9、下列要求:(1)相鄰建、構筑物應事先檢查,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并實施全過程動態管理.(2)相鄰管線必須經管線管理單位采取管線切斷、移位或其它保護措施.(3)開工前察看施工現場是否存在高壓架空線,拆除施工的機械設備、設施在作業時,必須與高壓架空線保持安全距離.1.5.2 墻面裝飾層拆除(1)充分了解原有結構和原裝飾層的做法,摸清原有墻體內水電管線的預埋情況.(2)封堵外門窗口,防止粉塵到處飄灑和噪音的擴散,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3)在每段作業墻面拆除時,首先由施工工人搭設好作業架子平臺,由專業電工接好照明和施工用機具,一切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完工后,由專職安全員檢查合格后,施工工人方能進行拆除工作.10、(4)先將所有拆除的墻面用滾筒或刷子的沾水充分濕潤后,再進行墻體面層的拆除工作.特別注意:潤濕墻面的水不要過多,以免造成到處流水現象.(5)墻面拆除的操作工人自上而下由人工使用扁鏟、手錘、刮板等工具進行逐段拆除,部分采用機鏟拆除.同時清除基層表面的松動面層,露出堅實基層分段驗收合格后方能進入下一步施工工序,對墻體基層有缺陷的地方要進行及時修補.1.5.3 拆除物的清理(1)拆除后的材料、設備存放于現場設置的封閉垃圾站內,利用晚上10點至次日6點的時間由有資質的回收單位進行回收清運.在晚上運輸時車輛不能按喇叭,要將車輛的噪音控制到最小.(2)清運垃圾時進行灑水和袋裝,進行人工搬運至指定的堆放地點11、,不能任意拋撒,減少揚塵.(3)將袋裝垃圾用人工抬運進車上,嚴禁拋起投入車內,產生噪音.垃圾清運人員不得大聲呼喊和用鐵鍬直接將大塊垃圾拋入車內.(4)車輛開出后,要將拆除物堆放地點進行打掃和用水沖洗干凈,保持現場整潔.車輛裝運垃圾時最高處應低于車幫15,清運的車輛要用苫布進行嚴密的覆蓋,對進出場的車輛進行沖洗,不得帶泥離開施工現場等措施控制揚塵污染.1.6 裝飾工程1.6.1 測量放線1.6.1.1 依照軸線對結構復核,將各結構件之間實際距離標注在施工圖上.1.6.1.2 計算實際距離與原圖示距離的誤差,并分別不同情況,研究采取消化結構誤差的相應措施.消化結構誤差應遵循的總原則是保證裝修和安裝12、精度的部位的尺寸,將誤差消化在精度要求較低的部位.(1)首先保證運輸通道凈空和垂直度要求;(2)其次保證安放定型設施和家具的房間的凈空要求;(3)再次應保證有消防要求的走廊、通道的凈空要求;(4)在滿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把結構誤差調整到精度要求不高的房間或部位,判斷這些誤差是否影響其使用功能,若影響到使用功能,則應對結構進行剔鑿、修整;(5)在高度方向上,首先應保證吊頂下的凈高度要求和吊頂上管道、設備的最小安裝高度,同時兼顧地面平整和管道、設備.1.6.1.3 根據調整后方案在圖上重新標注放線尺寸和各區域間的基準線.1.6.1.4 根據調整后放線圖,以本層軸線為坐標系,測設各間十字基準線.1.13、6.1.5 據調整后的各間建筑標高,彈出各間或“5O線”(即建筑標高以上50cm的基準線).1.6.2 墻面裝飾工程施工1.6.2.1 外墻涂料施工.1 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基層修補、清掃處理填補縫隙膩子打底找平打磨封底漆第一遍面涂細部處理第二遍面涂檢查驗收涂料清理.2 施工操作(1)基層修補、清掃處理 修補施涂前對于基體的缺棱掉角處、孔洞等缺陷采用1:3抗裂砂漿修補.下面為具體做法:縫隙細小裂縫采用膩子進行修補(修補時要求薄批而不宜厚刷),干后用砂紙打平;對于大的裂縫,可將裂縫部位鑿成“V”字形縫隙,清掃干凈后做一層防水層,再嵌填1:3抗裂砂漿,干后用水泥砂紙打磨平整.孔洞基層表面以下3m14、m以下的孔洞,采用聚合物水泥膩子進行找平,大于3mm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漿進行修補待干后磨平.此外對于新的水泥砂漿表面,如急需進行涂刷時,可采用15%-20%濃度的硫酸鋅或氧化鋅溶液涂刷于水泥砂漿基層表面數次,待干燥后除去表面析出的粉末和浮砂即可進行涂刷. 清掃塵土、粉末可使用掃帚、毛刷清掃;灰漿用鏟刀、除去;(2)膩子打底找平 為了修補不平整的現象,防止表面的毛細孔及裂縫.膩子的要求除了易批易打磨外,還應具備較好的強度和持久性,在進行填補、局部刮膩子施工時要求,宜薄批而不宜厚刷.本工程選用外墻專用柔性膩子,刮膩子時的施工技術如下:A.掌握好刮涂時工具的傾斜度,用力均勻,以保證膩子飽滿.B.為避免15、膩子收縮過大,出現開裂和脫落,一次刮涂不要過厚,根據不同膩子的特點,厚度以0.5mm為宜.不要過多地往返刮涂,以免出現卷皮脫落或將膩子中的膠料擠出封住表面不易干燥.C、用刮板刮涂要用力均勻,將四周的膩子收刮干凈,使膩子的痕跡盡量減少.D、膩子施工應自上而下,先陰陽角部后大面墻部位施工,墻面陰陽角、裝飾線條、造型梁等部位應找垂直. 打磨用砂布磨平做到表面平整、粗糙程度一致,紋理質感均勻.此工序要求重復檢查、打磨直到表面觀感一致時為止,砂紙的粗細要根據被磨表面的硬度來定,砂紙粗了會產生砂痕,影響涂層的最終裝飾效果.本工程選用1#砂紙打磨.A.不能濕磨,打磨必須在基層或膩子干燥后進行,以免粘附砂紙影16、響操作.B、手工打磨應將砂紙包在打磨墊塊上,往復用力推動,不能只用一兩個手指壓著砂紙打磨,以兔影響打磨的平整度.C、對于表面不平,可將凸出部分用鏟平,再用膩子進行填補,等干燥后再用砂紙進行打磨.要求打磨后基層的平整度達到在側面光照下無明顯批刮痕跡、無粗糙感,表面光滑.D、打磨后,立即清除表面灰塵,以利于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底漆施工在干凈的基層上,滾涂一遍封底漆,增加與基層的結合力,防止浮堿.底漆要涂刷均勻,不得漏涂.A、對基層表面處理干后,從細部大面積仔細檢查,確認符合要求后在進行封閉底漆施工.B、基層封底前對門窗、空調支架金屬部位進行保護避免涂料摻入.C、基層封閉底漆施工前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稀17、釋比例進行稀釋,并要求稀釋時應對底漆充分攪拌保證均勻.D、基層封閉底漆施工時應先小面后大面,從上而下均勻涂刷施工一遍.E、基層封底涂飾確保無漏涂、流掛、涂刷均勻.F、底漆施工完畢后,應及時對施工工具清洗,避免溶劑揮發后,施工工具硬干,清洗后于陰涼處保存. 第一遍面涂施工A、在底漆施工完畢24小時后可以進行第一遍面涂施工.B、面涂應嚴格按照規定的稀釋,稀釋劑采用廠家指定的材料和稀釋比,并應充分攪拌均勻.C、涂料施工時應先小面后大面,自上而下施工.D、面涂施工時,不同顏色應使用不同施工工具,避免混色.E、施工時涂飾料應按分隔線或窗套等處,避免結合處出現色差.3 第二遍面涂施工(1)第一遍面涂施工結18、束24小時后方可進行第二遍面涂施工.(2)第二遍面涂要求涂刷均勻,施工后應達到色澤一致,無流掛、漏底,陰陽角處無積料.(3)涂料稀釋比例大體與第一遍相同.(4)如果漆面需要施工修補,應在第二遍面涂施工前盡量采用與以前批號相同的產品,避免色差.(5)施工間隙或施工完畢后,應蓋緊桶蓋,以防結皮.4 劃分隔條粘膠條首先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吊垂直、套方找規矩,彈分割線,寬度為2公分,此項工作必須嚴格按標高控制好,必須保證建筑物四周交圈,分隔必須平直、光滑、粗細一致等.5 施工縫與施工段由上往下進行,根據墻體的特點每一垂直面為一個施工段,水平縫留在分隔縫上,垂直縫留在陰陽角處.1.6.2.2 外墻修補(1)19、鑿掉原有外批蕩(范圍為原窗口加30cm),清理基層,且澆水濕潤.(2)撒沙仔(水泥砂漿加107膠水),掛鋼絲網(滿掛).(3)用防水砂漿(1:2水泥砂漿外加3%防水劑)批蕩,表面需收光.(4)刷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三遍(此三遍范圍應在新批蕩基礎上外 加30cm).1.6.2.3 墻面變形縫蓋板施工1.6.2.3.1 槽口預留及處理(1)槽口預留處理成如圖1所示形狀、尺寸.(2)持整條縫的直線度.(3)清除干凈縫內雜物及垃圾.1.6.2.3.2 貼止水帶(1)將安裝基面清理干凈.(2)彈線確定止水帶貼合位置,止水帶與安裝基面貼合寬度.(3)在安裝基面和止水帶兩邊貼合部位上刷涂基層膠,20、待其干燥至不粘手時貼合、壓平、壓實.完成后如圖2所示形狀.(4)兩條止水帶連接采用搭接膠對接,接合長度10左右.在止水帶接合部位上刷涂基層膠,待其干燥至不粘手時貼合、壓平、壓實.(5)一般情況下,遇到柱子部位,止水帶應連續貼過.縫兩頭收尾處止水帶豎起貼合1520,并用金屬壓住固定.(6)遇到室內水較多時,應將止水帶兩頭穿過墻縫引通至外墻縫止水帶或內層皮條內.或在止水帶上加裝排水裝置,排水裝置用一般落水管即可.(7)止水帶分斷可用美工刀劃斷.1.6.2.3.3 安裝鋁合金基座、止水膠條.(1)擺上鋁合金基座,用紅漆將基座上孔的位置標記到安裝基面上.(2)在標記位置用電錘鉆孔,裝上6塑料膨脹管.(21、3)擺上鋁合金基座,擰上4園頭自攻螺釘.(4)在鋁合金基座上安裝止水膠條.完成后如圖3所示形狀.(5)鋁合金基座分斷可用鋼鋸鋸斷或用鋁合金切割機鋸斷.1.6.2.3.4 安裝滑桿、蓋板(1)擺上蓋板,將滑桿安裝位置標記到鋁合金基座上.(2)用膠帶紙將滑桿初步固定至要安裝的部位.(3)擺上蓋板,擰上滑桿螺絲.完成后如圖4所示形狀.(4)蓋板接頭處兩邊對齊.(5)鋁合金蓋板分斷可用鋼鋸鋸斷,用鋁合金銼刀銼平.不銹鋼蓋板分斷可用角磨機裝1或2砂輪切割片切斷再磨平.1.7 腳手架工程1.7.1 搭設施工工序流程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立柱水平桿大橫桿小橫桿連墻桿斜桿(剪刀撐)橋架擋腳板安全網.1.7.2 腳22、手架搭設工藝(1)立桿支承基礎立桿支承于建筑物的混凝土外地臺或樓面,立桿腳應墊放不小于50mm厚,寬度不小于200mm木板,并在離腳手架外立桿邊,5m7m處設置連續有效的排水溝.腳手架立桿搭設在飄板位置的,對立桿搭設位置飄板下按立桿布置進行了回頂加固,保證樓面安全和滿足搭設要求.(2)腳手架平橋外墻腳手架內立桿距建筑物外邊為300mm.立桿縱向間距1.5m,平橋寬度800mm,平橋層高為1.8m,平橋面鋪設800mm500mm的沖壓鋼腳手板,平橋外側安裝兩道縱向鋼管攔桿,并掛設密目式安全網,平橋外側安裝180mm高,20mm厚的紅白相間擋腳板.(3)腳手架卸荷一般從地坪開始搭設的腳手架,按2層23、同時裝修施工,在33m高以內可以不卸荷;腳手架的設置卸荷裝置安裝在外墻結構框架梁位置,卸荷最大高度為8層.卸荷吊環采用預制焊接在150150鋼板上的18一級圓鋼吊環,清鑿干凈外墻批蕩后,用4顆M12140膨脹螺栓把鋼板固定于安裝層樓面的外框架梁外側,使用前進行抗拉拔實驗.安裝23mm卸荷鋼絲繩,鋼絲繩綁扎腳手架立桿與水平桿的節點位置,每一吊點處設置水平橫頂桿,橫頂桿頂住建筑物.鋼絲繩尾端用4只鋼絲繩扎頭夾緊,最后的夾器離鋼絲繩尾端不少于150mm,并用M22索具螺旋扣將鋼絲繩收緊.卸荷裝置水平間距為1.5m.有關卸荷的驗算詳見計算書.(4)安全平檔板主要通道口及機架籠口必須搭設安全平臺,采用落24、地立柱方法搭設或采用懸吊架空方法搭設,平臺面上鋪設20厚夾膠板,平臺面層外邊沿設1.50 m護欄,用安全網圍閉,防止物體下附反彈向外.(5)連墻件腳手架與建筑物的剛性連結采用M12100mm膨脹螺栓與預制的拉頂鋼管安裝而成.拉頂鋼管按樓層設置,拉頂夾水平間距4.5m,確保每個拉頂夾的覆蓋面積27.拉頂鋼管安裝時前,必須將安裝位置的原建筑物外墻壁的外墻磚及批蕩層鑿除,露出建筑物混凝土外框架梁,再用沖擊鉆在框架梁上鉆孔,安裝膨脹螺栓及拉頂鋼管.(6)剪刀撐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每道剪力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剪刀撐鋼管間駁接應采用兩只回轉扣(1000)并扣緊25、牢固,剪刀撐與立桿、水平桿連接采用旋轉扣扣緊牢固,在中間應設2-4個扣結點.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傾角應在45至60之間.由腳手架底部最邊立桿開始搭設,向左、右、上方交叉延續到邊到頂.(7)外懸挑平橋B座12樓、13樓處有外飄幕墻,此部分腳手架可在搭設至幕墻下部后外挑出離幕墻300mm繼續向上搭設,該層平橋加設拉頂,要求只能單層作業,并不能堆載,使用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最大外挑不大于2m.(8)施工梯本工程A、B座辦公樓均搭設一座施工上落排柵梯,位置可根據現場實際靈活布置.施工梯采用單跑設置,施工梯每跑高度為1.8m,梯步級高為200mm,步級底封閉密目式安全網,梯臺尺寸為 1.2m1.2m,搭設高26、度較高時按相應排柵構造設置卸荷.可根據現場施工需要可增加搭設數量.(9)安全網在腳手架平橋內四周用密目安全網全封蔽,上、中、下共設三點綁扎,順橋架走向每50綁扎一點,四角要垂直,每搭設完成一層橋架,安全網必須滿掛,橋架嚴禁堆放建筑材料、雜物等.1.7.3 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措施(1)搭設前應對作業環境進行檢查,符合操作安全和使用安全的要求.(2)搭設前必須對操作范圍劃定作業安全警戒區,封閉通道,設警示標志,派專責人員守衛,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封閉區內.(3)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4)外墻腳手架全部大橫桿、小橫桿、平橋底中間大橫桿連接必須采用扣件連接.(5)主要受力桿件必須使用標準扣件,且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適應,螺栓用扳手扣緊,扭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也不得大于65Nm.(6)腳手架搭設前應先在基礎上彈出立桿位置線,并按設計尺寸正確安放墊板、底座.嚴禁在未夯實的回填土上搭設落地式腳手架.(7)搭設過程要盡快采取臨時或有效的措施保證腳手架的穩定,如加設斜桿、拋撐或連墻推拉桿,及時加設剪刀撐、橫向斜撐.(8)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固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當搭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