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樓主體結構模板支撐體系專項施工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37967
2023-08-24
23頁
170.04KB
1、xx氯化氫氧化項目:綜合樓(600J)主項模板支撐體系專項施工方案(滿堂紅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審 核:審 批:第六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部目 錄1 編制說明 2編制依據 3 工程概況 4 腳手架搭設 5腳手架拆除 6 安全技術措施 7 施工順序 8 施工技術措施用料 9 勞動力配置一覽表 10 應急預案附:計算書1、編制說明 本方案為xx氯化氫氧化項目:綜合樓(600J)主項,模板支撐體系專項施工方案(滿堂紅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內容包括腳手架的安裝、拆除。外腳手架另行編制。2、編制依據2.1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99)2.2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 (JGJ80-92、1)2.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4xx聚氨酯有限公司相關規定3、工程概況3.1本工程為xx氯化氫氧化項目:綜合樓(600J)主項。3.2本工程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65m。3.3本工程占地面積:735平方米,建筑面積:2125平方米,耐火等級:二級,設防烈度:7度,建筑層數:三層,結構形式:鋼筋砼框架結構。3.4本工程室外地坪面標高為-0.45m,室內地坪面標高為0.000,二層室內地坪面標高為3m,三層室內地坪面標高為8.5m,屋頂層面標高為13.5m,女兒墻頂面標高為14.1m,其中一層層高3m,二層層高5.5m,三層層高5m,建筑高度143、.55m。4、腳手架搭設 4.1腳手架材質要求腳手架的各種桿件及支撐體系采用外徑48、壁厚3.25焊接鋼管,使用的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及檢測報告,并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鋼的規定,用于立桿、橫桿的鋼管長度為26,使用的鋼管不得彎曲、變形、開焊、裂紋等缺陷,不合格的鋼管不得用于本工程中。扣件:材質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3號鋼,并持有產品合格證,扣件的技術性能應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對使用的扣件要全數進行檢查,不得有氣孔、砂眼、裂紋、滑絲等缺陷。腳手架所使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不得發生破壞。腳手板采用50厚的紅松木,寬度為250,長度為2000304、00,采用鐵絲綁扎與鋼管腳手架形成整體排架。4.2腳手架搭設方法腳手架采用長度為6m、4m、2m的管子??v立桿間距b=1m,橫立桿間距b=0.8m,水平桿間距h=1.8m,外圍立桿距離柱體為0.4m。所有扣件要緊固,扭矩用力矩扳手實測,要求達到4065N.m。腳手架搭最高處高度為15.5m。本工程一層腳手架,其立桿處均在已施工完畢的裝置地坪上,部分在回填砂石之上立桿下方墊木宜采用長1.21.5m、寬不小于200mm、厚5060mm的木板,水平放置于地面。二、三層腳手架,其立桿均立在鋼筋砼樓板上,在立桿下方墊上300*300木模板或100*60方木。掃地桿離下腳面不超過120mm。掃地桿是必須用5、扣件扣牢,它的功能是約束立桿底腳所發生的位移和用來避免或減少腳手架的不均勻沉降,一層需在掃地桿下部墊塞木板,二、三層側不需要?,F場腳手架搭設時需避開設備支腿焊接點。腳手架板的鋪設施工操作層沿縱向滿鋪腳手板,作到嚴密、牢固、鋪平、鋪穩,不得超過50mm的間隙。架子上不能留單塊腳手板。梁板之間腳手架的連接在梁下500處的水平位置,用鋼管把立桿雙向連接起來,起到腳手架支撐體系的穩定作用,在大梁下水平連接處的立桿上宜另加一扣件,起到雙保險的作用。4.4.10操作層的欄桿防護在鋪設腳手板的作業層腳手架立桿的外側均綁一道牢固的護身欄桿以方便操作人員系掛安全帶。護身欄桿高度1.1m。1密目式安全立網要求腳手6、架外側掛雙層密目式安全立網,立網的下口與立桿或建筑物要牢固的扎結,固定點的間距不大于500mm,上下兩網之間的拼接要嚴密,立網、平網與施工作業面邊沿的最大間縫不得大于100mm.腳手架具體的搭設見附圖:.1 600J(綜合樓)一層模板支撐體系縱向剖面圖;.2 600J(綜合樓)一層模板支撐體系橫向剖面圖;.3 600J(綜合樓)二層模板支撐體系縱向剖面圖;.4 600J(綜合樓)二層模板支撐體系橫向剖面圖;.5 600J(綜合樓)三層模板支撐體系縱向剖面圖;.6 600J(綜合樓)三層模板支撐體系橫向剖面圖。5、腳手架的拆除5.1架子拆除時應劃出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或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7、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入內。5.2拆架子的高處作業人員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5.3、拆除順序應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則,一步一清原則依次進行,要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工作。5.4、拆立桿要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大橫桿、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5.5、水平桿應隨層拆除,拆除前,應用臨時撐支柱,然后才能拆除。5.6、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個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5.7、拆除時嚴禁撞碰腳手架附近電源線,以防止事故發生。5.8、拆開的材料,應用繩索捆綁遞送,嚴禁拋擲,并按指定地點堆放。隨拆隨搬運,分類堆放,當天拆8、,當天清,拆下的扣件或元釘要集中回收處理。5.9、在拆架過程中,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待清楚后方可離開。5.10、拆除前應先清理腳手架上的雜物,以防墜落傷人。6.安全技術措施6.1安全防護要點:腳手架安裝與拆除必須由專業架子工承擔,并進行體格檢查,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不適于高空作業者,不得進行腳手架作業。搭拆腳手架時,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佩好安全帶,工具及零配件應放在工具袋內,穿防滑鞋,袖口、褲口應扎緊。腳手架搭設完畢后,應經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6.2安全保證措施:上下腳手架時必須系掛安全帶。腳手搭設架起步時,應設臨時剪刀撐及臨時支撐,搭設中要隨時按規定做好腳手架9、與塔的連接錨固工作和鋪板工作。吊運腳手架板及腳手架鋼管等須專用的保險吊鉤,鋼管嚴禁單點起吊,要堆放平穩,并嚴格控制腳手架上的施工荷載。在搭拆腳手架時,如果木挑板未扣綁扎牢,或已拆開綁扎,均不得中途停止。遇有惡劣氣候(如風力在六級以上)影響施工安全時,不得進行高空腳手架安裝、搭拆工作。嚴禁在腳手架上拉纜風繩和設置起重拔桿或搭(掛)三角小平臺。嚴禁在腳手架上堆放物料如鋼模板、木料及施工多余的材料等以確保腳手架暢通。安全工程師和架子工班組安全員應每日對腳手架進行檢查。對錯誤應立即改正,或給腳手架貼上紅色標簽,停止使用。腳手架搭設或拆卸過程中,地面需做好警戒,禁止人員無關人員通行。7施工順序擺放掃地桿10、逐根樹立立桿,隨即與掃地扣緊裝掃地橫桿并與立桿或掃地桿扣緊安放橫桿(與各立桿扣緊)安放連接桿(與鋼柱扣緊)鋪腳手板。8.施工技術措施用料計劃:序 號材 料 名 稱單 位數 量備注1鋼管48*3.25 噸12腳手架管2十字卡個10003直卡個2004木跳板2000*250*50塊500平臺鋪板5警戒線米50614麻繩米1407定滑輪個48鋼絲繩12米109鋼絲繩卡子個1210扳手套2011扭矩扳手個19勞動力配置一覽表 勞動力配置一覽表序號名 稱數量備 注1技術員1人2隊長1人3架子工6人4力工2人10 應急預案為了做好重大事故的防范處理工作,增強應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根11、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和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第302號令)的有關規定,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10.1工作原則和重大安全事故分類應急工作原則包括:項目部統一指揮的原則;緊急處置的原則;分級分部門協調一致的原則;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本預案重特大事故是指發生一次性死亡1人(含1人)以上的傷亡事故,或造成經濟損失10萬元及其以上的火災、機械設備等其他事故,或一次性造成5人以上急性中毒事故。包括:腳手架傾倒事故;高空墜落事故;其它重特大安全事故。10.2、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體系 成立項目部重特大安全事12、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其主要任務是對施工隊,項目部有關部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指導、統一協調。必要時組織搶救小分隊參加搶險。 項目部重特大安全(防火、環境)事故應急求援領導小組成員。組 長:呂德強副組長: 李 文 馮才明成 員:裴成偉 張百潮 徐紹密 徐偉 徐興 焦甜甜 朱進炳 鄭文松 向前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項目部HSE辦公室。HSE辦公室主任:呂祥峰HSE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傳達領導小組的指令,負責組織協調各應急專業組的統一行動,及時掌握事故搶險進度情況。10.3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反應項目部重特大安全事故處理領導小組下設兩個專業組,由項目部有關部門,相應施工隊人員組成,13、各專業組應按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做出應急處理反應。各專業組的組成和任務 應急搶險組:由項目部的有關人員、應急領導小組、應急小分隊組成,必要時請求當地武警、消防隊、醫院求援,其主要任務是對現場傷亡人員的救助,火勢的控制,人員的緊急疏散,控制和穩定事故現場。組 長:呂德強副組長:呂祥峰 事故調查處理組由項目部HSE辦公室、技術質量部、工程部以及公司、上級單位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專家等人員組成,負責或者配合上級有關部門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責任界定、事故處理及追究上報等。組 長:呂德強副組長:李 文 成 員:裴成偉 張百潮 徐紹密 徐偉 徐興 焦甜甜 朱進炳 鄭文松 向前明10.4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程序14、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立即上報公司工程管理部。當主管部門接到事故電話、應簡單地了解事故經過、地點、傷亡、損失情況后,并立即向重特大事故領導小組組長匯報,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市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搶險組事故調查組的有關人員要立即奔赴現場由領導小組統一調度、指揮、并按分工開展工作。10.5應急處理預案工作要求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施工隊要從講政治、保穩定、保發展的高度來認識這工作的重要性,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確保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 制定方案,組織落實。各成員部門都要根據本預案的要求,并按兩個專業分工,組織落實本部門專業搶險求援人員、搶險求援物資、設備、器材等。15、 熟悉預案,組織演練。各施工隊和有關部門要組織有關人員認真熟練本預案,使其時確任務要求和處置措施,并定期組織訓練和演練。 由各部門組成各專業組要做到裝備落實,人員落實,真正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力爭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各成員單位負責人和各專業組人員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積極參加應急處理工作,凡無故、借故不參加或拖延參加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或不服從統一指揮者,將追究其黨紀、政紀及法律責任安全驗算一、參數信息1.模板支撐及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 B(m):0.35;梁截面高度 D(m):1.10;混凝土板厚度(mm):0.12;立桿縱距(沿梁跨度方向間距)La(m):1.00;腳16、手架步距(m):1.80;梁支撐架搭設高度H(m):2.50、5.00、4.50;梁兩側立柱間距(m):0.70;承重架支設:無承重立桿,木方支撐平行梁截面;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b(m):0.80;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250;扣件連接方式:單扣件,考慮扣件質量及保養情況,取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0.80;2.荷載參數模板自重(kN/m2):0.35;鋼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5;傾倒混凝土側壓力(kN/m2):4.0;振搗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2):對水平模板可采用2.0;對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03.材料參數木材品種:松木;(或杉樹),強17、度等級按TC13,木材彈性模量E(N/mm2):8000.0;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木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4;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彈性模量E(N/mm2):35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參數梁底模板主楞的間距(mm):250.0;面板厚度(mm):18.0;5.梁側模板參數主楞(外楞)間距(mm):500;次楞(內楞)間距(mm):約300;穿梁螺栓水平間距(mm):500;主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60mm,高度80mm;次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40mm,高度60mm;二、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1.18、梁側模板荷載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按建筑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800m;F351.138.5 kN/m2作為本工程梁的計算荷載。三、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的原則是按照龍骨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內楞上的二跨連續梁計算。梁側模板面19、板計算簡圖如下:1.抗彎驗算其中, - 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最大彎距(N.mm);W - 凈截面抵抗矩,W = 50.001.81.8/6=27.00cm3;按以下公式計算面板最大彎矩: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包括: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1= 1.20.5038.5=23.1 kN/m;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2= 1.40.504.00=2.80kN/m;q = q1+q2 = 23.1+2.800 = 25.9 kN/m;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300.00mm;面板的最大彎距 M= 0.12525.9300.002 = 2.91105N20、.mm;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2.91105 / 2.70104=10.77N/mm2;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10.77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0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 38.50.50 = 19.25N/mm;E-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E = 3500.00N/mm2;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50.001.801.801.80/12=24.30cm4;最大撓度: = 0.52125.9300.004/(1003500.00221、.43105) = 1.285 mm;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l/250 =350.000/250 = 1.4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1.285mm 小于 最大容許撓度值 =1.4mm,滿足要求!四、梁側模板內外楞的計算1.內楞計算內楞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龍骨采用木楞,截面寬度40mm,截面高度6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406060/6 = 24.00cm3;I = 40606060/12 = 72.00cm4;梁側模板內外楞計算簡圖如下:(1).內楞強度驗算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符號意義同前)按以下公式計22、算內楞跨中彎矩:其中,作用在內楞的荷載,q = (1.219.200+1.44.000)0.330=9.45 kN/m;內楞的最大彎距: M=0.19.45500.002= 2.36105N.mm;內楞的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2.36105/2.40104 = 9.833 N/mm2;內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9.833 N/mm2 ,小于 抗彎強度設計值f=13.000N/mm2,滿足要求!(2).內楞的撓度驗算其中 E - 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8000.00N/mm2;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19.200.33= 6.34 N/mm;最大撓度: = 0.6776.23、34500.004/(1008000.007.20105) = 0.466 mm;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466mm 小于容許撓度值 =500/250=2.000mm,滿足要求!2.外楞計算外楞承受內楞傳遞的荷載,若外楞上下兩端支架固定或對拉螺栓,則沒有彎等內力,不需計算;現考慮兩端沒有設支點,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二端懸臂梁計算。外龍骨采用木楞,截面寬度60mm,截面高度8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608080/6 = 64.00cm3;I = 60808080/12 = 256.00cm4;外楞計算簡圖如下:(1).外楞抗彎強度驗算(符號意義同前)最大彎矩M按下式計24、算:M = Pl作用在外楞的荷載: P = (1.219.20+1.44.00)0.500.33/2=2.36kN;外楞的最大彎距:M = 2360.000330.000 = 7.79105N.mm經計算得到,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7.79105/6.40104 = 12.172N/mm2;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12.172N/mm2 小于 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00N/mm2,滿足要求?。?).外楞的撓度驗算其中 E - 外楞的彈性模量,其值為 8000.00N/mm2;p =19.200.500.33/2= 1.584 kN;最大撓度: = 1.584103330.003/(25、38000.002.56106) = 0.927mm;外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927mm 小于 容許撓度值 =330/250=1.320mm,滿足要求!五、梁底模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的原則是按照模板底支撐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底撐上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240.0018.0018.00/6 = 1.30104 mm3;I = 240.0018.0018.001826、.00/12 = 1.17105 mm4;梁底模板計算簡圖如下:1.抗彎強度驗算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f = M/W f其中, f - 梁底模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計算的最大彎矩 (kN.m);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300.00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載設計值(kN/m);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荷載設計值:q1: 1.2(24.00+1.50)0.240.800.90=5.29kN/m;模板結構自重荷載:q2:1.20.350.240.90=0.09kN/m;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對水平模板采用2.0kN/;)q3: 1.42.27、000.240.90=0.60kN/m;q = q1 + q2 + q3=5.29+0.09+0.60=5.98kN/m;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max = 0.105.9830.3002=0.054kN.m; =0.054106/1.30104=4.155N/mm2;梁底模面板計算應力 =4.155 N/mm2 小于 抗壓強度設計值 f=13.000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q =(24.0+1.50)0.800+0.350.24= 4.98N/mm;E-面板的28、彈性模量: E = 3500.0N/mm2;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4.980300.04/(1003500.01.17105)=0.669mm;面板的最大撓度: =0.669mm 小于 允許撓度值: = 300.0 / 250 = 1.200mm,滿足要求!六、梁底支撐木方的計算本工程梁底支撐主楞采用方木6080。(有的也采用鋼管)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q1= (24.000+1.500)0.240029、.8000.300=1.469 kN;(2)模板的自重荷載(kN):q2 = 0.3502(0.8-0.11板厚)0.240 0.3 = 0.170 kN;(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2.500+2.000)0.2400.300=0.324 kN;2.模板傳遞給梁底楞的均布荷載計算:q = 1.2(1.469+0.170)+1.40.324/0.240=10.100 kN/m;3.支撐木方的強度驗算: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均布荷載,q=10.100 kN/m;W = 608080/6 = 64.00cm3;I = 30、60808080/12 = 256.00cm4;計算簡圖如下(l=700mm) 支撐鋼管按照簡支梁的計算公式M = 0.125qcl(2-c/l)Q = 0.5qc經過簡支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12510.1000.2400.700(2-0.240/0.700)=0.351 kN.m;當采用木方時最大應力: f=351000.000/64000.000=5.484 N/mm2;(當采用鋼管時最大應力 f=351000.000/5080.000=69.889 N/mm2;)木方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5.484 N/mm2 小于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13.0 N/mm2 ,當采用鋼管時,31、其最大應計算值 68.889 N/mm2亦小于 f=205.0 N/mm2;滿足要求!支座反力 RA = RB =0.510.1000.240=1.212 kN;木方抗剪計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3Q/2bh fv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31.212/(26080)=0.379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40N/mm2抗剪強度驗算 fv ,滿足要求!木方撓度計算q = (1.469+0.170)+0.324)/0.240=8.179 kN/m; = 8.1792407003(8-42402/7002+2403/7003) / 38480002560000=0.648mm,(木方)32、 = 8.1792407003(8-42402/7002+2403/7003) / 384206000121900=0.529mm,(鋼管)木方的最大撓度 小于 = 700.0/250=2.800mm,滿足要求!七、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計算(以下由電算完成任務)縱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橫向支撐木方或鋼管傳遞力。支撐鋼管計算簡圖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max=1.131mm抗彎計算強度 f=0.403106/5080.0=79.30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1000.0/150與10mm,滿足要33、求!八、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4.47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九、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4.47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1.4)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294.850=0.751kNN = 4.471+0.751=5.222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i 計算立34、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l0 計算長度 (m); l0 = kh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 = 1.80(建議此值取2)l0 = kh=1.1551.81.5=3.119 m=l0/i=3119/15.8=197,查扣規附錄C,=0.186=5222/(0.186489)=57.414 N/mm2計算結果: = 57.414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 = 205.00N/mm2,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