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39971
2023-08-28
37頁
46.28MB
1、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GUIGANG2021-2035年草案公示1貴港市人民政府2022年12月目錄目錄CONCENTSCONCENTS規劃總則規劃總則落實戰略使命,確定城市定位與目標落實戰略使命,確定城市定位與目標錨固底線思維,重塑國土空間格局錨固底線思維,重塑國土空間格局提升空間品質,樹立高質量新標桿提升空間品質,樹立高質量新標桿突出古郡魅力,塑造貴港特色人居環境突出古郡魅力,塑造貴港特色人居環境保障傳導實施,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保障傳導實施,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312345601規劃總則規劃總則規劃范圍與期限規2、劃范圍與期限指導思想與規劃原則指導思想與規劃原則51.1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市域范圍,分為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規劃期限: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中期至2030年,遠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現狀概況: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1352.73億元,市域總人口443.08萬人,城鎮化率50.95%。平南縣桂平市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市域面積10603.2平方公里,轄 3區、1縣、1縣級市。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生態優先 底線約束61.2 指導思想與規劃原則指導思想規劃原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全會精神,統籌推3、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自治區落實中央“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奮力譜寫新時代廣西發展新篇章目標的部署,聚焦市委市政府面對新形勢提出實施“五大戰略”,突出“五大振興”工作思路,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優化資源配置與支撐體系,譜寫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篇章。區域協調 統籌發展以人為本 和諧發展文化傳承 彰顯特色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2落實戰略使命,確定城市定位落實戰略使命,確定城市定位與與目標目標城市定位與職能城市定位與職能城市發4、展目標城市發展目標國土空間發展戰略國土空間發展戰略82.1 城市定位與職能目標愿景:運動之城運動之城 休閑之都休閑之都 秦漢古郡秦漢古郡 千年荷城千年荷城城市定位:珠江珠江-西江經濟帶西江經濟帶和平陸運河經濟帶和平陸運河經濟帶核心港口城市核心港口城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城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城市職能:廣西港產城融合先行試驗區廣西港產城融合先行試驗區廣西創新融合的現代化產業基地廣西創新融合的現代化產業基地南國特色的宜居生態園林城市南國特色的宜居生態園林城市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2.2 城市發展目標階段目標:人口規模:至2025年至2035年l 初步建成珠江西江經濟帶和平陸運河經濟5、帶核心港口城市以及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城l 全方位開發優勢持續發揮,連接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樞紐作用顯著增強l 生態文明建設顯著進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成,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取得顯著成效l 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l 基本建成美麗新貴港,珠江西江經濟帶和平陸運河經濟帶核心港口城市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城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l “東進融合”發展新格局,成為“珠江西江經濟帶”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有機銜接支點城市。l 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區中上水平、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l 全面建成美麗新貴港,建成具有區域競爭力和高度幸福感的廣西區域中心城市6、l 對外開放水平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成為創新驅動發展、地方文化特色發展、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典范至2050年至2035年市域常住總人口約480萬人城鎮常住總人口約312萬人,城鎮化率65%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02.3 國土空間發展戰略生 態 文 明 建 設共 創 綠 色 共 享 發 展1推 動 區 域 協 同加 快 東 融 南 向 開 放2落 實 產 業 強 市加 快 改 革 創 新 驅 動3推 進 新 型 城 鎮 化加 快 全 域 鄉 村 振 興4彰 顯 城 市 特 色加 快“中 國 荷 城”建 設5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3錨固底線思維7、,重塑國土空間格局錨固底線思維,重塑國土空間格局協調開放,融入區域發展格局協調開放,融入區域發展格局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國土空間保護新格局國土空間保護新格局統籌劃定三區三線,描繪新藍圖統籌劃定三區三線,描繪新藍圖繪制綠色低碳生態保護空間繪制綠色低碳生態保護空間營造潯郁平原特色農業空間營造潯郁平原特色農業空間構建產城融合城鎮空間構建產城融合城鎮空間123.1 協調開放,融入區域發展格局面向東盟,積極參與面向東盟,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建設建設 全面對接東盟國際大通道,構建達港出海通道。加快出境通道和出海通道建設。構建面向東盟開放的跨境產業鏈。積極開發境外資源,加快推進跨境產8、能合作示范基地建設,在RCEP框架下打造“東盟貴港”產業合作。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融入珠江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融入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西江經濟帶建設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轉移,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利用貴港處于平陸運河和珠江黃金水道鏈接樞紐地塊,整合多式聯運區域大通道,構建面向西南、中南、華南的綜合交通樞紐。對接北部灣城鎮群,積極參與平陸運河經濟帶建設,深對接北部灣城鎮群,積極參與平陸運河經濟帶建設,深度融入南寧都市圈度融入南寧都市圈積極參與平陸運河經濟帶建設,加快與北部灣城鎮群通道建設,強化與北部灣城鎮群產業分工協作,加強與欽州、防城港港口聯運,臨港產業協作等;借力自治區強首府戰略,融合南9、寧都市圈,強化與南寧在商貿物流、出口加工分工協作。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33.2 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深化落實國家、自治區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協調生態、農業、城鎮三類空間布局,以鄉鎮為單元細化優化主體功能分區,結合雙評價成果、鄉鎮發展基礎和潛力評價,劃定城市發展區、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城市發展區城市發展區總面積2055.72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19.39%,包括市轄區9 9個、桂平2 2個、平南3 3個農產品主產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總面積5764.60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54.37%,包括市轄區1010個、桂平2020個、平南131310、個。總面積2782.10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26.24%,包括市轄區7 7個、桂平4 4個、平南5 5個。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堅持底線思維,生態優先,統籌市域國土空間分布。優化南北兩屏生態本底,促進中部潯郁平原農業空間集中連片、城鎮空間集約高效,構建14市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3.3 國土空間保護新格局一核兩城驅動、四軸多點輻射、兩屏四區筑底一核兩城驅動、四軸多點輻射、兩屏四區筑底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153.4 統籌劃定三區三線,描繪新藍圖嚴格保護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規劃至2035年,貴港市永久基本農田11、保護面積2310.3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21.78%。科學劃定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至2035年,貴港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601.15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5.7%。合理劃定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規劃至2035年,貴港市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98.66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2.8%。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將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6市域生態系統結構圖3.5 繪制綠色低碳生態保護空間以建設富有南國特色的濱江生態12、園林城市為目標,維護山林拱衛、城水相融、城田相映的城鄉生態本底,構建“兩屏、一脈、五核、兩屏、一脈、五核、多廊多廊”的生態安全格局。兩屏:兩屏:北部山屏由大瑤山及其余脈構成,南部丘屏是六萬大山生態功能區、大容山生態功能區與潯郁江平原相接的淺山地區和丘陵地帶。一脈:一脈:郁江-潯江藍脈,以郁江-潯江市域中部水系大廊道,成為統領其他支流的藍脈。五核:五核:以生態源地為核心的重要生態功能區。包括以平天山、武思江水庫、西山、南部林地集中區和大鵬山等形成的五處重要生態源地。多廊:多廊:依托潯江和郁江的二級支流水系形成的多條生態廊道。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73.5 繪制綠色低碳生13、態保護空間省級省級 廣西貴港大平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廣西貴港大平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1 1個個 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8 8個個 自然公園自然公園國家級國家級 廣西龍潭國家森林公園廣西龍潭國家森林公園廣西平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廣西平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廣西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桂平市部分)廣西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桂平市部分)桂平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桂平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省級廣西亞計山自治區級森林公園廣西亞計山自治區級森林公園廣西大五頂自治區級森林公園廣西大五頂自治區級森林公園廣西桂平國家地質自然公園廣西桂平國家地質自然公園南山南山-東湖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東湖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4、2021-2035年)東南部丘東南部丘陵林果農陵林果農牧復合區牧復合區南部丘陵南部丘陵林果農牧林果農牧復合區復合區西北部喀西北部喀斯特地區斯特地區農牧結合農牧結合區區北部和東北部和東北部蓮花北部蓮花山大瑤山山大瑤山有機農業有機農業和特色養和特色養殖業區殖業區西部鎮龍西部鎮龍山有機農山有機農業區業區潯郁平原潯郁平原主要農產主要農產品區品區65432118市域農業空間規劃圖3.6 營造潯郁平原特色農業空間優化農業空間資源配置,全市域劃定六大農業生產空間六大農業生產空間,因地制宜產城融合推進農業現代化和特色化發展。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特色優勢園藝產品特色優勢園藝產品特色優勢15、糧經作物特色優勢糧經作物特色優勢畜產品特色優勢畜產品特色水產品特色水產品優勢林特產品優勢林特產品 金田淮山金田淮山 桑蠶桑蠶 穿心蓮穿心蓮 白玉蔗白玉蔗 葛薯葛薯 石硤龍眼石硤龍眼 麻垌荔枝麻垌荔枝 百香果百香果 沃柑沃柑 大青棗大青棗 西山茶西山茶 覃塘毛尖茶覃塘毛尖茶 木梓阿婆茶木梓阿婆茶 龍山茶龍山茶 覃塘蓮藕覃塘蓮藕 玉桂玉桂 余甘果余甘果 毛竹毛竹19選擇在廣西內影響力大、區域性競爭力強、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農產品品種,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發揮資源比較優勢,形成農業區域發展新格局,打造“中國生態富硒港中國生態富硒港”。3.6 營造潯郁平原特色農業空間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16、021-2035年)20市域城鎮空間格局圖3.7 構建產城融合城鎮空間規劃形成”T”型主軸城鎮新格局型主軸城鎮新格局,向網絡狀的城鎮空間轉變。l 貴港貴港-北海發展軸北海發展軸依托打通依托貴北城際鐵路、三北高速打通南向至北海的出海通道。l 207207省道、省道、205205省道發展軸省道發展軸保留傳統南北向、銜接玉林發展軸。l 中部沿江協調發展示范軸中部沿江協調發展示范軸強化沿江城鎮聯動,強化交通支撐,建設沿江鐵路,構建中部橫向沿江協調發展軸,促進市域三城聯動,同時這也是集生態保育、城鎮產業發展功能為一體的復合軸。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橫向:三城聯動,橫向:三城聯動,17、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縱向:南聯北海,面向東盟縱向:南聯北海,面向東盟一般鎮一般鎮重點鎮重點鎮213.7 構建產城融合城鎮空間合理引導人口向貴港市中心城區集聚,規劃2035年形成“市域中心城市縣域中心城市重點鎮一般鎮”四級城鎮等級結構體系。市域市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縣域縣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市貴港中心城區貴港中心城區市域發展集核,是市域城鎮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人口規模為130萬人。覃塘城區、桂平城區和平南縣城覃塘城區、桂平城區和平南縣城是各自縣(市)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主要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市域培育20個重點鄉鎮,作為市域二級城鎮,輻射帶動周邊的鄉鎮和村。一般鄉鎮是鎮級區域的管理中18、心與商品集散地,規劃共計49個一般鄉鎮,人口規模為小于2萬人。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2市域產業空間布局圖3.7 構建產城融合城鎮空間按照“空間集聚、港產城融合、轉型升級、發展聯動”基本原則,規劃形成“一廊、兩帶、三區一廊、兩帶、三區”市域產業發展格局,實施差異化發展引導,培育區域經濟增長極。“一廊一廊”:貴港高鐵-沿江經濟走廊。“兩帶兩帶”:北部文化養生度假帶與南部生態農業發展帶。“三區三區”:中心城區產業綜合發展區、桂平產業綜合發展區和平南產業綜合發展區。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4提升空間品質,樹立高質量新標桿提升空間品質,樹立高質量新標桿明19、確發展方向,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明確發展方向,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城園共生,塑造城園共生,塑造“休閑之都、運動之城休閑之都、運動之城”聯通共享,全面提升中心城區公共服務品質聯通共享,全面提升中心城區公共服務品質盤活存量,增強老舊城區新生動力盤活存量,增強老舊城區新生動力看山望水,重塑城區空間格局看山望水,重塑城區空間格局24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圖拓展西江拓展西江中興主城中興主城 東拓沿江東拓沿江西進覃塘西進覃塘 南聯石卡南聯石卡北育平天北育平天4.1 明確發展方向,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以城鄉統籌、生態融合為原則,強調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發展的布局理念,構建“一主四副,兩廊五軸,雙城五組團一主20、四副,兩廊五軸,雙城五組團”的中心城區空間結構。一主四副:一主四副:形成老城主中心和四個副中心。兩廊五軸:兩廊五軸:T形生態廊和卅形城市發展軸。雙雙 城:城:分別為港北城區、港南城區。五五 組組 團:團:外圍的職教園區組團、汽車產業園組團、粵桂循環經濟組團、西江產業園組團、食品加工園組團五個城市功能組團。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54.2 城園共生,塑造“休閑之都、運動之城”4處處 郊野公園郊野公園構建“4+7+N”公園體系,建設由郊野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組成的城鄉公園體系。至2035年,實現中心城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90%以上。7處處 城市公園城市公園N21、處處 社區公園社區公園 石牛郊野公園 三河口郊野公園 貓兒山郊野公園 甘塘郊野公園 東湖公園 民族文化公園 南山公園 園博園 馬草江公園 鯉魚江濕地公園 南湖公園結合居住社區中心布社區公園。重視社區級公園綠地、街頭綠地和居住區內中小型游憩綠地建設,城區內按高標準建設綠化用地,優化城市的生活環境。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6圍繞中心城區中心體系,布局公共服務設施,以人的步行時間作為設施分級配套的出發點,以居住街坊為基本生活單元,構建 24個個 15分分鐘社區生活圈鐘社區生活圈。4.3 聯通共享,全面提升中心城區公共服務品質至2035年,行政服務、醫療衛生、教育、文化、體育、22、養老行政服務、醫療衛生、教育、文化、體育、養老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100%,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的便利性與覆蓋性,增強城市宜居度。行政服務行政服務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布局行政辦公設施。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改善醫療服務。完善教育設施體系,實現優質教育全覆蓋。文化文化構建均衡活力、惠及全民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體育設施建設,推動鼓勵市體育運動學校操場對外開放。統籌城市養老資源,促進基本養老服務均衡發展。醫療衛生醫療衛生體育體育教育教育養老養老衛生所衛生所文化活動館文化活動館福利院福利院圖書館圖書館中小學中小學公共交通站公共交通站醫院醫院街道服務中心街道服務中心銀23、行營業網點銀行營業網點運動場運動場健身房健身房便民服務便民服務菜市場菜市場托老所托老所停車及充電停車及充電市政基礎市政基礎1515分鐘分鐘社區生活圈社區生活圈居住居住社區社區服務設施服務設施:商業設施、街道服務中心、銀行營業網點、福利院、圖書館、運動場、中小學、文化活動館、公共交通站、醫院、垃圾轉運站服務設施服務設施:市政基礎、菜市場、便民服務、托老所、幼兒園、衛生所、健身房、停車及充電幼兒園幼兒園居住社區居住社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分鐘社區生活圈垃圾轉運站垃圾轉運站商業設施商業設施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7中心城區城市更新規劃圖4.4 盤活存量,增強老舊城區新生動力圍繞24、三類空間和八大片區,推動城市有機更新。三類空間低效工礦用地低效城鎮用地舊村莊用地八大片區東湖周邊優化更新片區、貴糖綜合更新片區、南平路工業區更新片區、蘇灣綜合更新片區、南平木必屯工業區更新片區、江南工業園更新片區、城西棚戶區更新片區和根竹物流園更新片區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優優”優低效,塑風貌,劃定城市重點更新片區“控控”束底線,控形象,明確城市設計管控指引28新舊輝映新舊輝映 看山望水看山望水 軸線貫穿軸線貫穿 多心點綴多心點綴4.5 看山望水,重塑城區空間格局規劃以“保、聚、優、控保、聚、優、控”四大策略推進總體城市設計工作。“保保”保生態,承歷史,構建城市空間保25、護格局“聚聚”聚活力,增魅力,建立多級多類公共空間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5突出古郡魅力,塑造貴港特色人居環境突出古郡魅力,塑造貴港特色人居環境強化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強化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彰顯山水古郡特色魅力空間彰顯山水古郡特色魅力空間塑造塑造“千年荷城千年荷城”全域旅游空間格局全域旅游空間格局強化交通樞紐,構建便捷交通格局強化交通樞紐,構建便捷交通格局提升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水平提升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水平構建韌性、安全可靠的基礎設施體系構建韌性、安全可靠的基礎設施體系推進國土整治修復推進國土整治修復30市域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5.1 強化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充分26、利用貴港文化資源,構建“兩廊四片多線路”的文化保護格局。歷史文化街區2個歷史街區5處國家級11 處省級傳統村落歷史遺存304 處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處國家級17 處省級166 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1圖名示例根據魅力空間的空間分布,并結合市域總體空間格局,規劃形成貴港市魅力空間體系,即南北高山生態魅力區、中部河流魅力廊道、以及結合城郊資源資源環境優質片區劃定的城郊景觀魅力區、四片歷史文化魅力區和位于中心城區的都市發展魅力區。5.2 彰顯山水古郡特色魅力空間2 2片片高山生態魅力區高山生態魅力區4片片歷史文化魅力區歷史文化魅力區1 1條條河流魅力廊道河流27、魅力廊道6 6片片城郊景觀魅力區城郊景觀魅力區1片片都市發展魅力區都市發展魅力區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2市域旅游布局規劃圖發揮貴港市作為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市優勢,聚焦打造“運動之城、休閑之都、秦漢古郡、千年荷城”目標,打響“中國荷城”品牌,加快打造國內重要、國際知名的宜居康養“荷”文化旅游勝地,加快構建“一帶、三心、三軸、五片、十二區”市域旅游空間格局。5.3 塑造“千年荷城”全域旅游空間格局運動運動之城之城休閑休閑之都之都秦漢秦漢古郡古郡千年千年荷城荷城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35.4 強化交通樞紐,構建便捷交通格局一核兩心四橫四縱以貴港為綜合28、交通樞紐核心,桂平、平南為綜合運輸體系發展中心。北部通道、西江流域復合通道、中部城鎮聯動通道、南部通道。西部通道、貴北通道、貴玉通道、東部通道。全面融入廣西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建設戰略,完善并主動對接廣西綜合交通網絡,促進貴港國家多式聯運樞紐與通道建設,打造高效的內陸客貨運綜合交通系統和西江流域航運中心。構建“一一核兩心、四橫四縱通道輻射核兩心、四橫四縱通道輻射”交通格局。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提高鐵路客運服務水平,完善港口鐵路貨運運輸線路,全面提高鐵路的利用率及利用效率。積極推進貴港鐵路樞紐建設,充分依托鐵路運輸促進城市與產業發展。鐵路鐵路構建廣覆蓋、多層次、高標準、29、便捷化的公路交通網絡格局,有序健全高速公路網絡布局,持續加密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穩步推進提質升級,加快延伸農村公路建設,提升貴港市公路網綜合運輸能力。公路公路提高西江航道運能和貴港水運樞紐的通過能力,充分發揮西江黃金水道和一類水運口岸作用,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物流通道的“橋頭堡”。完善公鐵水聯運系統服務,建設綠色高效的現代化樞紐型“億噸大港”。水運水運加快推進貴港城區通用機場和海軍桂平軍民合用機場建設。遠期規劃建設桂平一般型通用機場、平南專業型通用機場。遠景預留城區通用機場改擴建為支線機場的建設條件。航空航空5.6 構建韌性、安全可靠的基礎設施體系345.5 提升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水平堅持均30、等便利,構建全齡友好、功能復合、安全韌性的城鄉生活圈。構建城鄉一體、優質開放的科研教育體系構建城鄉一體、優質開放的科研教育體系學有優教學有優教構建服務均等、覆蓋城鄉的醫療服務體系構建服務均等、覆蓋城鄉的醫療服務體系病有良醫病有良醫構建多層次、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多層次、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惠民文化惠民構建覆蓋全域、趣味多元的全民健身體系構建覆蓋全域、趣味多元的全民健身體系民體康健民體康健構建醫養結合、便捷可及的養老服務體系構建醫養結合、便捷可及的養老服務體系老有頤養老有頤養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安全智慧的綜合防災體系綜合防災體系安全韌性的風險保障體系風險31、保障體系建筑全綜合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示范區應急指揮管理平臺、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形成完備的救災物資供應保障體系構建防御體系開展多維情景風險分析,動態評估識別示范區重點災害源,預先布控。完善防災減災空間構建“全面覆蓋、重點突出”的綜合防災空間結構防洪排澇抗震防震消防安全地災防治衛生防疫人防工程建設“寬帶、融合、泛在、共享、安全”新一代信息通 信網絡。加快5G及以上網絡、數據中心、云計算、人工智能 和工業互聯網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355.7 推進國土整治修復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為核心,推進全地域全要素的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加大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礦山生態修復、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城鎮土地綜32、合整治,筑牢貴港市國土生態安全屏障,全面保障貴港市人居環境空間改善提升,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城鄉內涵提升發展。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提高山地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保持水土功能,提高巖溶山地區水源涵養和保持水土功能,開展水土保持、植樹造林,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全面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城鎮土地綜合整治城鎮土地綜合整治統籌考慮城市功能再造、產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保護、歷史文化傳承、公共衛生安全等因素,引導工業區、老舊小區連片改造,促進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有機融合。礦山生態修復礦山生態修復開展礦山復綠、礦山地質災害治理、礦山33、損毀土地修復復墾,恢復礦區地形和植被,推進綠色生態修復治理,改善和恢復礦山自然景觀和地貌。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開展田、水、路、林、村全域綜合整治,合理配置農村土地資源要素,加強農村建設用地盤活利用,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生態文明建設。06保障傳導實施,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保障傳導實施,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健全規劃傳導體系健全規劃傳導體系完善規劃實施保障機制完善規劃實施保障機制376.1 健全規劃傳導體系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統領,構建形成“三級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以總體規劃為基礎,以控制性詳細規劃單元為基本落實單位,明確規劃縱向傳導內容,加強規劃橫向指導約束,指導各級各類規劃編制實施。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專項規劃總體規劃總體規劃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導市縣和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桂平市、平南縣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開發邊界內單元規劃開發邊界外實用性村莊規劃市級專項規劃縣級專項規劃38明確近期行動計劃制定配套政策機制加強公眾參與和社會協調加強“一張圖”信息化建設完善區縣指引建立規劃實施機制6.2 完善規劃實施保障機制貴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