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簡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0037
2023-08-28
30頁
8.14MB
1、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JIANYANG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JIANYANG簡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簡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簡陽市自然資源規劃編制研究中心2023年5月(草案補充公示)前 言簡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東南部,距成都中心城區48公里,距天府國際機場13公里,素有“天府雄州”之美譽。近年來,簡陽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國家和省市重大戰略,緊緊圍繞建設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的2、總體目標定位,主動融入區域協調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推進依港興市、產業強市、生態立市、開放活市、惠民和市,加快建設國際空港門戶樞紐城市、宜業宜居山水公園城市、成都東部區域智能制造高地,打造空港簡陽、實力簡陽、宜居簡陽、活力簡陽、幸福簡陽。按照國家和省、市部署要求,結合簡陽實際,我市開展了簡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本規劃是對簡陽市管轄范圍內國土空間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和整治修復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對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和成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具體落實,是編制下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關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簡陽特質3、地處四川盆地西部、成都東南部,位于沱江中游,地貌以淺丘為主。位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主軸線上,自古被譽為“蜀都東大門”,具有“密邇錦城,控扼巴峽”的重要戰略地位,是成渝相向發展的橋頭堡。城鎮人口:39.71萬人城鎮化率:53.78%注:1.2020年4月,成都東部新區設立,本規劃空間范圍不包含東部新區2.本公示讀本為征求意見稿,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批復為準行政區劃總面積:2213.52平方公里(含東部新區870.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82萬人簡城、射洪壩、新市、石橋、赤水、東溪、平泉7個街道,楊家、石鐘、施家、禾豐、三合、平武、云龍、涌泉、三星、青龍、踏水、宏緣、鎮金、雷家、江源154、個鎮,涉及面積1343.37平方公里(不含東部新區)。宏緣鎮三星鎮石鐘鎮青龍鎮踏水鎮三合鎮平武鎮射洪壩街道東溪街道禾豐鎮云龍鎮施家鎮平泉街道楊家鎮新市街道江源鎮雷家鎮鎮金鎮簡城街道赤水街道石橋街道涌泉鎮規劃范圍規劃范圍圖規劃期限近 期 至2 0 2 5 年遠 期 至2 0 3 5 年遠 景 展 望 至2 0 5 0 年包含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2021-2035年總 則 堅持底線思維、綠色發展 堅持內涵發展、精明增長規劃原則 堅持區域協調、共建共享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民主決策市域市域包括中心城區簡城、射洪壩、新市、石橋、赤水、東溪6個街道涉及的城鎮開發邊界區域。01 融入區域發展戰略,科學確定5、戰略定位02 嚴守空間管控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03 塑造特色魅力空間,構建全域公園體系04 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城市安全韌性05 提升城區發展水平,彰顯城市宜居特質06 推動周邊協同發展,共筑區域發展格局07 完善空間治理機制,保障規劃實施落地目 錄Contents01 融入區域發展戰略,科學確定戰略定位以打造“五個新簡陽”為總抓手,全面落實“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做優做強城市整體功能,加快建設現代化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總體定位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國際空港門戶樞紐城市成都東部區域智能制造高地宜業宜居山水公園城市全省鄉村振興丘區先進范式經濟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現代化6、產業體系初步構建,三次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初步建成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空港簡陽、實力簡陽、宜居簡陽、活力簡陽、幸福簡陽取得顯著成效,基本建成現代化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全面建成現代化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簡陽在成都這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2025年2035年本世紀中葉支撐性定位發展目標02 嚴守空間管控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筑牢綠色生態本底,促進公園城市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構建多中心組團式網格化城鎮空間,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城鎮開發邊界統籌全市自然生態整體性與系統性,劃定全市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按照禁止建設區管理,堅持嚴格保護、分級管控、損害追責、違法嚴懲原則。生態保護紅線落實7、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保質保量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立完善基本農田儲備區,實施現有耕地提質改造,促進耕地規模化、集中化。永久基本農田統籌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確保三條控制線不交叉、不重疊、不沖突嚴守空間底線以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約束,避讓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外不得進行城鎮集中建設。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維持耕地保有量不減少構建“1+2+9+10”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體系農業生產格局1個生態農場沱東生態農場-未來鄉村生活幸福模板2個十萬畝糧食產業園三星、踏水、宏緣十萬畝糧油產業8、園禾豐、平武、平泉十萬畝糧油產業園9個特色農業基地10個現代農業園區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構建“一帶、兩區、兩廊、多斑塊”的生態保護格局生態保護格局一帶沱江-絳溪河生態帶兩區丘陵保土生態維護區、老鷹水庫水源涵養區兩廊成都市第二繞城高速生態廊道、成都經濟區環線生態廊道多斑塊老鷹水庫及鄉鎮水源地錨固生態本底識別重要生態保護空間錨固生態本底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構建“一城引領、兩區協同、三軸聯動、多點支撐”的城鎮空間結構城鎮發展格局一城引領中心城區兩區協同城鎮拓展集聚區增量為主城鄉融合提質區增存并舉三軸聯動沱江發展軸、東西城市軸線、成資協同開放走廊多點支撐16個特色鎮(三星、禾豐、雷家為中心鎮)2035年簡陽市9、總人口88萬,城鎮人口65萬(中心城區城鎮人口57萬),農村人口23萬,城鎮化率74%。常住人口規模城鎮空間結構規劃圖優化國土空間格局03 塑造特色魅力空間,構建全域公園體系構建“一核、四帶、多點、三級”歷史文化保護、展示與利用體系;全域統籌構建“1+4+N”的公園體系;完善公服設施,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品質。一核簡陽舊城、石橋古鎮歷史文化片區四帶沱絳文化軸線、成渝古驛道、老成渝鐵路、東灌引水工程多點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地下文物埋藏區、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市重點川西林盤三級法定保護、登錄保護與規劃控制三大管控層級歷史文化展示體系構建“一核、四帶、多點、三級”歷史文化保護、展示與利10、用體系歷史文化體系白塔石橋古鎮傳統村落川西林盤1個自然生態公園依托老鷹水庫水源保護區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助力夯實成都市綠色生態基底。4類郊野公園依托山水田林資源打造四類(江灣平壩型、碧水青丘型、淺丘田園型、丘環壑抱型)以生態保護、農業生產、休閑旅游為主導功能的開敞空間。N個城市公園城鎮空間內為提升城市環境品質、豐富居民休閑活動的開敞空間。全域公園魅力體系全域統籌構建“1+4+N”的公園體系全域公園體系鰲山公園沱江綠道天星公園郊野公園全域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公服設施,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品質全域公服體系建立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加快建設高水平的重大公服設施,打造15分鐘城鄉社區生活圈。完善中心城區公11、共中心體系、提升公服設施服務水平。立足強功能、補短板,適度提高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按照“8+18”基礎保障類公共服務設施、“6+N”特色提升類公共服務設施兩類標準構建街道級、社區級兩級社區生活服務圈,合理配置基本公服設施。04 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構建高效暢達、綠色宜人、客貨分離的綜合交通體系,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及設施保障服務水平,構建綠色韌性、高效安全的基礎設施系統,建設智慧城市。便捷高效交通體系堅持公交優先、無縫轉換、綠色低碳,優化道路交通組織和交通出行結構,構建高效暢達、綠色宜人、客貨分離的綜合交通體系多重交通組織連通國際航空樞紐強化區域鐵路樞紐地位完善干線公路網布局12、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綠色韌性支撐體系依托引大(青)濟岷、毗河引水等引水工程,形成多源互補的水源保障,生活用水水源主要為張家巖水庫、明星水庫。供水系統城鎮按照雨污分流制建設,農村新型社區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統科學預測用電負荷,合理規劃布局變電站用地,控制高壓走廊用地,構建綠色低碳、安全可靠的電網系統。保障燃氣設施用地,完善燃氣管網布局,提高輸配系統保障能力。電力系統燃氣系統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及設施保障服務水平,構建綠色韌性的基礎設施系統,建設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系統生活垃圾焚燒處置,促進垃圾資源回用。合理規劃布局大型垃圾轉運站和垃圾收集點,分類收集垃圾。垃圾處理系統設置特勤消防站、一級普通消防13、站,結合公園綠地、生態綠地等規劃避難場所。消防保障體系構建智慧城市綜合管理平臺,統籌社會管理、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等城市治理系統,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城區外圍依托高快速路構建重大市政基礎設施走廊,城區內城區內所有市政管線下地敷設。通信系統基礎設施廊道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及設施保障服務水平,構建綠色韌性的基礎設施系統,建設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系統綠色韌性支撐體系05 提升城區發展水平,彰顯城市宜居特質構筑“一心兩軸,一環多片”的空間格局和“一心一江一山鏈、兩片六軸多節點”的整體景觀格局,完善公服設施和基礎設施,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品質。一心:葫蘆壩生態綠心集聚高能級公共產業要素的城市綠心公園。兩軸:沱江發展14、軸營造多樣的公共空間和豐富的濱江景觀,沿江布局重大公共服務設施、標志性建筑;東簡發展軸串接東部新區站綜合樞紐、簡陽城區、天府國際機場,構筑簡陽城區的黃金走廊。一環:依托主要道路構筑的城市動力環廊串接各個功能片區產業、服務中心,進一步提升城市產業發展、生活服務水平。多片:多個職住平衡、產城融合的功能片區。優化公園城市城區功能明確中心城區布局結構,構筑“一心兩軸,一環多片”的空間格局城區布局結構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圖城市級公園片區級公園街道級公園社區級公園區域級公園城區級公園社區級公園四級城市中心公園三級條形公園優化中心城區公園體系,構筑”3+4”藍綠空間網絡,為城市增綠補綠城區公園體系優化公園城15、市城區功能塑造公園城市城區形態一心:即葫蘆壩生態綠心,未來的城市中央公園;一江:即沱江-絳溪河兩岸濱江活力界面;一山鏈:即鰲山、棋盤山、虎山、廟子山、龍王山、余家大山綠色山鏈;兩片:即簡陽舊城、石橋古鎮2片歷史文化片區;六軸:即東簡大道、簡州大道、迎賓大道、沱東大道、回龍大道、東西城市軸線6條展示城市現代形象的景觀軸線;多節點:即多個展示城市現代形象的景觀節點。構筑中心城區“一心一江一山鏈、兩片六軸多節點”的整體景觀格局城市景觀格局中心城區景觀結構規劃圖06 推動周邊協同發展,共筑區域發展格局與龍泉山以東周邊區域共塑生態安全格局、城鎮發展格局、產業發展格局、鄉村振興格局;利用毗鄰機場區位優勢、16、城市先發優勢,重點與東部新區機場北區域、簡州新城區域協同。共同維護“1山1水1園2環2廊4楔”的生態安全格局。共構“一體三軸”城鎮發展格局,推動成都東部一體化區域形成、打造成資同城化關鍵紐帶。共塑“1帶2廊”的臨空經濟、先進制造和科技創新產業集群。共筑4條鄉村振興走廊、3個跨區域鄉村融合發展區,推動區域鄉村振興。與龍泉山以東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生態安全格局鄉村振興格局共塑格局城鎮發展格局產業發展格局與龍泉山以東周邊區域共塑生態安全格局、城鎮發展格局、產業發展格局、鄉村振興格局與東部新區協同發展強化產業協同東部新區:以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引領帶動龍泉山東側產業走廊構建,推動龍泉山東西兩翼聯17、動發展。簡陽中心城區:以先進制造業、臨空經濟產業為主導產業,主要布局于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簡陽臨空經濟產業園。聯動東區:“3軌6快4主”直連,15分鐘可達;快捷通達:基本實現城區15分鐘快速通達樞紐。強化交通聯系充分利用毗鄰機場區位優勢、城市先發優勢,重點與東部新區機場北區域、簡州新城區域協同07 完善空間治理機制,保障規劃實施落地構建“兩級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保障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的有效傳導。實施保障體系按照“全域統一、上下銜接、分級管理”的原則,構建“兩級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保障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的有效傳導健全規劃編制體系構建空間傳導管控體系總體規劃縣級總體規劃鄉鎮級總體規劃主體功能職能結構規模體系要素配置用地指標耕保農田生態紅線林地保有量上位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城鎮開發邊界外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生態修復專項規劃綜合交通專項規劃公共服務專項規劃市政設施專項規劃功能傳導明確鄉鎮片區主導功能單元傳導劃定總規控制單元指標傳導確定約束性指標,增加特色指標格局傳導明確鄉鎮主體功能、總體格局、城鄉體系、生態保護格局清單傳導落實三區三線重大項目,形成規劃區內重點項目表用途傳導覆蓋全域的規劃分區、全域用地分類(城鎮重點發展區到城鎮建設用地一級類)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簡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系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24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