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版)(4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0070
2023-08-28
41頁
9.92MB
1、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he Spatial Planning of National Land in Yun He2021-2035年公眾版全國山區縣域新型城鎮化共富樣板前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品質建設童話云和大花園,整體謀劃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奮力打造全國山區縣域新型城鎮化共富樣板,高效實現縣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高水平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我縣編制了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本規劃是云和縣未來1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總體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2、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戰略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依據。目錄CONTENTS01摸清底數,支撐規劃編制02協同區域,明確定位目標03劃定三線,構建總體格局04綠色創新,優化支撐體系05童話賦能,建設品質城區06落實管控,保障規劃實施01摸清底數,支撐規劃編制底圖底數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與期限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底圖底數九山半水半分田云和縣區域總面積98967.91公頃?;鶖缔D換后:耕地6902.09公頃,園地3922.52公頃,林地79254.87公頃,草地98.23公頃,濕地0.23公頃3、,建設用地3802.33公頃,陸地水域3509.85公頃,其他土地1477.79公頃。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和“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圍繞“重要窗口”建設以及浙江省“四大”建設的戰略部署,深化“小縣大城”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創新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展道路,構建云和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家規劃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云和縣域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指導思想兩山理4、念長三角一體化八八戰略大花園建設共同富裕小縣大城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區域融合,城鄉統籌以人為本,提質增效因地制宜,營造特色管控落地,高效治理貫徹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嚴守生態安全、國土安全、糧食安全和歷史文化保護線,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探索“兩山”轉化的有效途徑。加強與周邊縣、市在生態保護、城鎮布局、產業發展、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協調,促進縣域內各鄉鎮的聯動保護與發展,堅持城鄉統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產城融合、完善功能,環境改善、提升品質5、,強化節約集約,轉變空間資源粗放利用模式,提高資源利用質量和效率,促進發展方式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質轉變。落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基本要求,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制定國土空間保護和利用策略;傳承自然和歷史文化脈絡,保護利用山水自然資源和歷史遺存文化資源,營造本地特色,引導特色發展。規劃原則改進規劃實施管控手段,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為基礎,建立規劃動態監測評估和預警制度,統籌協調政府各個部門專項規劃和不同領域的空間利用訴求,充分吸收公眾和專家意見,提升縣域治理水平。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縣域范圍:云和縣行政管轄范圍,面積989.68平方公里。中心6、城區范圍:包含浮云街道、元和街道、鳳凰山街道、白龍山街道四個街道,總面積為237.97平方公里。并將安溪畬族鄉、霧溪畬族鄉作為中心城區協調區。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規劃期限本輪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02協同區域,明確定位目標愿景定位規劃目標區域協同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1愿景定位目標愿景目標定位全國山區縣域新型城鎮化共富樣板國際木玩名城長三角童話花園城市山區26縣共富樣板童話云和 木玩名城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2規劃目標生態環境不斷提升,城市宜居度和吸引力有效提升,綠色產業框架基本形成,木玩童話特色初7、步彰顯,新型城鎮化“五高”格局基本形成,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立足2025年綠色發展典范效應初顯,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實現,木玩產業創新要素加快集聚,生態和文化軟實力明顯增強,新型城鎮化“五高”目標高度實現,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綠色發展典范作用全國彰顯,城鄉居民享受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木玩之城形象享譽全球,成為長三角一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新型城鎮化“五高”藍圖全面實現,高水平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展望2035年圓夢2050年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3區域協同 主動承接上海、杭州、寧波和溫州等沿海地區的高端要素和外溢資源;全面深化與寧波北侖山海協作8、;豐富創新生態旅游文化產業園、“飛地經濟”等協作載體?!叭?全業+全民+全季”問海借力融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長三角家庭休閑旅游目的地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立足本底創新模式生態環境資源特色農產品資源實現“人才創新在外地,產業升級在云和”扎實推進與寧波北侖的交流合作,建設1平方公里的消薄飛地與大灣區新區、省級高能級平臺共建山海協作產業飛地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4區域協同以甌江山水詩路建設為抓手,建成甌江山水詩路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區。廊道協作共繪甌江麗水山居圖融入甌江山水詩路推進流域共同治理優先保護甌江水系兩岸生態空間,統一劃定功能性藍綠空間,推進流域綜合治理。云和縣9、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5區域協同推進云景一體化發展,精準發力,打造山水童話與畬族風情交織融合的精致之地。六大協同理念協同生態協同城鄉協同產業協同設施協同治理協同跨山統籌共建云景特色風情聚落區03劃定三線,構建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三線劃定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7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形成“一城引領、兩廊聯動、兩極出圈”城鄉融合、點線結合的縣域空間格局。一城引領:即新型城鎮化動力核心。包括中心城區四個街道及安溪、霧溪兩大協調區,是云和城市核心區;兩廊聯動:云和湖創意產業經濟走廊、云和梯田農耕文化走廊;兩極出圈:梯田旅游發展極、10、云和湖旅游發展極。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8三線劃定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優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永久基本農田要保證適度合理的規模和穩定性,確保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城鎮開發邊界是在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邊界,涉及城市、建制鎮以及各類開發區等。城鎮開發邊界要避讓重要生態功能,不占或少占永久基本農田。11、統籌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將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9生態空間規劃形成“兩山為屏、一水潤景、串珠成環”的總體生態格局,構建浙西南高山丘陵地區特色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兩山:仙霞嶺山脈余支、洞宮山脈;一水:甌江上游干溪龍泉溪;一環:云和湖森林公園、白龍山森林公園、云和梯田國家濕地公園等重要生態資源構成的環形生態圈。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農業空間規劃形成“一區兩帶三園百微”生態農業12、空間布局一區:即云和雪梨創新集成發展示范區;兩帶:即云和梯田農業農村共生系統產業帶、云和湖循環經濟產業帶;三園:培育好安溪、三門、田垟3個田園綜合體;百微:打造100個“云和師傅”小微產業園。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城鎮空間規劃形成“1+2+4”全域統籌城鎮體系“1個縣域中心城區”:浮云街道、白龍山街道、鳳凰山街道和元和街道;“2個中心鎮”:崇頭鎮、石塘鎮;“4個一般鄉鎮”:緊水灘鎮、赤石鄉、霧溪畬族鄉、安溪畬族鄉。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2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水資源保護和利用森林資源保護和利用耕地資源保護和利用礦產資源保護和利用推進水生態保護修13、復深化水環境綜合治理強化水資源保護調度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堅持高質量綠色發展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鎖定耕地保護數量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優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質量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治理礦山地質環境加強礦產資源管控04綠色創新,優化支撐體系綜合交通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市政設施體系防災減災體系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4綜合交通體系建成“便捷高效、安全可靠、智慧綠色、人民滿意”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區域交通構建“兩鐵三高五射”的區域交通體系縣域交通構建“兩環三干一航線,三主三輔”的縣域交通體系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5公共14、服務體系教育設施醫療設施文體設施社會福利設施按照30分鐘、15分鐘、5分鐘的服務半徑,形成面向縣域、鄉鎮、社區的三級生活圈。2035年形成“縣有一心、鄉有一站、村有一室”城鄉公共文化設施一體化格局;推進體育小康村、社區多功能公共體育場、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健身步道等建設,加快構建城鎮社區和農村“15分鐘健身圈”。規劃2035年云和縣域構建“醫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級醫療服務設施體系;構建以村衛生室為主體,巡回醫療、遠程醫療等服務覆蓋為補充的村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形成云和養老服務總體格局,精心打響“童話15、云和、幸福夕陽”養老服務體系樣板示范。按照“減少校點、擴大規模、集中辦學、提高效益,向中心城區集中、保留必要的教學點”和“學前教育全覆蓋”的布局原則,全面解決移民、務工、營商等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難題,重點抓好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項目工程建設。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6市政設施體系燃氣工程規劃構建“一城四片”供氣區域輸配系統。電力工程規劃網源協同,構建高壓電力網絡,進一步合理布局電源站點、優化輸電網絡,保證各等級電力廊道的暢通。水資源規劃規劃到2035年,云和縣重點保障大型水庫1處,規劃重要水庫2處,中型水庫3處,?。ㄒ唬┬退畮?處;小(二)型水庫11處;各類山16、塘95處。到2035年,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率達100%。環衛工程規劃給水工程規劃規劃形成“一主、五輔、多點”的飲用水供水布局。排水工程規劃2035年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農村污水治理設施行政村覆蓋率達到100%。到2035年,實現行政村村級公益性公墓鄉鎮覆蓋率達100%。殯葬設施規劃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7防災減災體系平戰結合,平災結合,預防為主,反應快速,策略有效抗震規劃防洪排澇規劃消防規劃預防為主、抗防結合、平震結合;城市抗震防災規劃與企業抗震防災規劃同步;新建工程設防和抗震加固同步。云和縣城區防洪標準基本達到50年一遇17、;重要鄉鎮、中心村防洪基本達到20年一遇以上標準;農村區域防洪標準基本達到10年一遇;云和縣城區排澇標準達到30年一遇;重要鄉鎮、中心村及農村區域排澇標準達到10年一遇。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統籌規劃消防設施的布局和用地;合理配置消防人員和裝備。人防規劃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劃分人防區;優化布局疏散地域、統籌設置疏散基地和疏散點。在居住區中按地面建筑面積2或總投資的6配建人防設施。完善防災減災應急系統建設防災減災體系全面提升綜合防災減災能力規劃目標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劃定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域;建立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應急處置與救援系統;加大地質災害勘查、治理和搬遷避讓。05童話賦能,18、建設品質城區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景觀風貌交通組織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地下空間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9國際木制玩具名城,具有童話韻味的山水花園城市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圖規劃形成“一心三帶三區”的規劃結構一心:城市綜合服務中心;三帶:浮云溪童話飄帶和安溪、霧溪童話飄帶;三區:城北歷史人文生活區、城南童話活力創新區、城西生態產業集聚區。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0北優提品質中心城區用地布局圖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綜合生態底線、人本宜居、產業轉型三大視角,構建產城融合、多元高效、彈性組團的空間框架。推進老城有機更新謀劃未來社區建設推進城市旅游19、發展提升公共服務品質南拓顯特色完善城南路網結構構建城市新中心推進未來社區建設優化片區功能業態提升城南環境品質西進筑產城保障產業發展平臺落位云和鐵路站提升工業園區效率推進安置區建設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1山水入城 場景營城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轉變功能組織形勢 從沿路功能布局到擁綠親水功能布局轉變營城發展模式 從物質空間營造到童話場景營造云和城市發展格局要體現“山水融城”的獨特空間氣質,將生態地區作為引領城市創新轉型提升的重要載體。打破傳統空間建造,推動從“城市場景”到“場景城市”的逐步躍升,將場景作為聚人的重要載體,形成三生融合的童話場景,打造全域童話場景,從而策動云和中20、心城區業態向高質量、多元化升級。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2景觀風貌青山為屏 溪水為琴規劃形成“三帶八園多點”的空間景觀結構三帶:浮云溪、安溪、霧溪三個帶狀公園;八園:白龍山、赤龍山、鳳凰山、南山等綜合公園;多點:城市內部的專類公園、社區公園、街頭游園、廣場等景觀節點。中心城區景觀系統圖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3精致老城風貌區中心城區風貌分區圖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淡雅、靈秀?;谧匀簧剿?,完善城市公共空間體系,提升城市綜合環境品質,對采真里周邊區域重點進行風貌控制和引導,構筑文化彰顯的小城浪漫生活。簡約、大氣。以工業園區為主體,體現大花園生態要求,突21、出生態廠區建設,注重與自然環境的融合,結合山丘水系創造出與自然環境共生的組團空間。童話風情風貌區時尚、動感。結合木玩童話小鎮,逐步打造商貿服務及旅游服務功能,突出童話氛圍營造,打造動感、激情的旅游城市形象,營造商貿商業活力的環境景觀。城市特色景觀風貌格局生態工業風貌區精致老城風貌區童話風情風貌區生態工業風貌區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4交通組織發展目標 促進各種交通方式高效銜接 構筑“圈層布局、多網融合、多元覆蓋、多式聯運”的綜合交通網絡體系 全面服務云和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發展策略城北歷史人文生活區親切宜人風景道密集的生活性道路網小尺度的街區宜人的風景路有序高效棋盤路框架22、結構突出的道路網高效便捷的對外銜接緊密溝通的功能區域城南童話活力創新區暢享童話品質街智能精細的設施管理有序高效的交通運行綠色集約的交通運營城西生態產業集聚區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5交通組織六橫:城北快速路-中山路-城南路-復興街-祥云路-創新大道;六縱:沙溪路-云霧路-城西路-新建路-城東路-仙宮大道。中心城區綜合交通規劃圖規劃形成“六橫六縱”的道路交通框架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6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多樣10分鐘公共服務圈。依托中心城區現狀公共服務設施,根據服務半徑,向下延伸、合理配置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完善近距離的社區服務。根據片區特征及主要服23、務人群,分別規劃形成老年宜居型生活圈、青年創新型生活圈、全齡品質型生活圈,根據不同類型對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有所側重。老年宜居型青年創新型全齡品質型云棲童話生活圈云創童話生活圈云享童話生活圈生活圈設施配置基礎保障型服務要素品質提升型服務要素特色引導型服務要素老年宜居型生活圈老年宜居型生活圈青年創新型生活圈全齡品質型生活圈全齡品質型生活圈青年創新型生活圈全齡品質型生活圈全齡品質型生活圈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7 推進110kV、220kV等變電站建設 完善構建中心城區高彈性配電網體系 優化配置中心城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加強垃圾綜合處理能力 建設垃圾資源化利用中心 加強天然氣供24、應設施建設 逐步完善區域中壓管網 合理構建給水管網體系,有序供給城區水源 規劃雨污分流排水制 規劃“五橫多縱”污水管網空間布局市政基礎設施電力設施給排水設施燃氣設施環衛設施06落實管控,保障規劃實施健全規劃管理體系完善規劃傳導體系完善實施管控體系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9健全規劃管理體系浙江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麗水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村莊規劃規劃實施監督評估分解落實分解落實分解落實分解落實吸納反饋傳導反饋管控依據反饋更新反饋更新按照“全域統一、上下銜接、分級管理”的原則,落實“五級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傳導省、市級國25、土空間規劃,確保上下級規劃的傳導和落實。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0上位規劃傳導落實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引導及管控內容,具體包括:落實目標定位與發展戰略、國土空間格局;落實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永久基本農田面積、耕地保有量等約束性指標;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上位規劃明確需要落實的其他重要內容。對鄉鎮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的傳導內容包括本規劃中的強制性內容和指導性要求,具體包括:中心城區及各鄉鎮的發展定位、職能分工;將縣級規劃主要指標分解下達至下一級國土空間規劃,包括生態保護紅線控制面積、永久基本農田面積、耕地保有量、城鄉建設用地規模、自然岸線保有量、重要26、江河湖泊水質達標率等。完善規劃傳導體系明確應編制的各類專項規劃,強化對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建立各專項規劃編制、審批、調整、協調機制。各類專項規劃應將國家、省國土空間規劃中相應的專項指標(如碳排放強度下降率、清潔能源占比、用水總量、用水強度、重要江河湖泊和近岸海域水質達標率、地下水水質優良率、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量等)納入規劃指標體系,明確指標類型和預期目標。鄉鎮規劃傳導專項規劃傳導云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1完善實施管控體系 建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體系 建設國土空間信息平臺 完善規劃評估體檢機制 健全規劃監督體系對所有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建立不同用途之間的轉換規則,形成“分區+用途+指標+名錄”的國土空間規劃管控體系。整合各類地理空間數據,形成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平臺。按照“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工作思路,建立全過程、周期性、常態化的評估體檢機制。建立健全規劃公眾參與制度,讓全社會了解規劃、遵守規劃、實施規劃,發揮人大、政協、社會團體等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中的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