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5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0075
2023-08-28
51頁
28.15MB
1、資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資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2.12資陽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軸中心位置,是“雙城”內唯一與兩座核心城市接壤的地級市。資陽公元前135年西漢時期置縣,后設州、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35000年前,古老的“資陽人”開啟了四川人類文明史。資陽有“中國西部車城”“中國節能之都”“三賢故里”“陳毅故里”“中國長壽之鄉”“中國石刻之鄉”等美譽。資陽是全國檸檬單一品種規模最大基地、全國最大的紅薯粉條加工基地、國內首個口腔全產業鏈基地、國家機車商用車制造基地。ZIYANG行政區劃:下轄雁江區、安岳縣、樂至縣一區兩縣,89個鄉鎮/街道幅2、員面積:5747平方公里 地區生產總值:807.5億元戶籍人口:338.9萬人 常住人口:230.8萬人成渝之心、巴蜀門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和四川省委省政府、資陽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以人民為中心,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統籌發展與安全,對資陽市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全局性、戰略性、系統性安排,為資陽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保障。規劃原則保護優先,底線約束安全韌性,永續發展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城鄉融合,統籌協調規劃范圍與期限3、ZIYANG規劃范圍為資陽市行政轄區,面積5747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到2025年,遠期到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指導思想嚴格落實國省戰略,明確戰略目標定位加強多維區域協同,謀求成渝中部崛起遵循成渝發展態勢,優化國土空間格局錨固國土空間底線,筑牢國土空間本底優化功能空間布局,提升區域競爭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高中心城區品質建強基礎設施網絡,保障城市安全韌性加強規劃實施保障,提高空間治理效率ZIYANG目錄嚴格落實國省戰略明確戰略目標定位ZIYANGZIYANG1.1 發展定位人口規模常住人口規模280萬人用地規模堅持以水定城,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約束,嚴格4、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合理控制全域國土開發強度,統籌優化資源配置,引導國土開發重心向中心城區集中。ZIYANG1.2 堅持以水定人,根據水資源約束,預測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280萬人,城鎮人口21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5%;考慮人口流動性和人口發展的不確定性,按照規劃城市人口上浮10%配置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和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發展規模1.3 ZIYANG保護優先、底線約束守護糧食安全,耕地與基本農田保護。區域生態共保,水資源統一調配。開展生態修復,夯實綠色發展本底。發揮軸帶作用,共建成都都市圈做實成渝發展主軸和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帶,推動成資毗鄰地區協同發展。發揮主軸優勢,協同重慶都市5、圈發展建設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推動成渝地區中部一體化發展。借助空鐵樞紐,做強通道經濟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沿長江通道,強化資陽聯系南北貫通東西的交通地位。產業方面:優先培育臨空產業,做強傳統優勢產業,積極強化“融成”協同配套,創新產城融合發展。城鄉方面:中心城區和縣城強化發展空間集中集聚;重點鎮、特色鎮體現丘區特色,提升服務能力;鄉村區域體現小組微生,實現鄉村振興。踐行公園城市理念:對標成都,建設丘陵特色公園城市。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與成都同質同標,針對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進行補短強弱。完善市級重大公共服務設施。轉化生態文化價值:體現生態江城之美、彰顯綠色丘區之秀、傳承歷史文化之韻;拓寬生態6、價值轉化渠道。用好增量保重點,新增指標跟著重大產業、民生項目走。盤活存量保近期,引導新建項目優先使用存量用地。激活流量保開發,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融入成渝,借力發展量質并重,特色發展品質提升,價值轉化增存并舉,集約用地總體策略加強多維區域協同謀求成渝中部崛起ZIYANG區域國土空間格局圖城鎮體系結構圖ZIYANG建設成渝聯動門戶,促進雙城經濟圈主軸崛起2.1 共建川渝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功能平臺推動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促進成渝中部地區一體化發展。強化成渝四條軸帶聯系:成渝創新帶、巴蜀文旅帶、兩翼聯絡帶、成都環線帶四帶融入成渝。共建成渝聯系大通道融入成渝科創走廊強化成渝地區功能產業7、聯動,布局成渝創新轉化基地,產業創新的中試轉化基地、創新服務的特色中心、職業教育、高校分校。突出特色規模,充分利用石刻、石窟等獨特文旅資源,持續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共創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共建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成資國土空間格局圖成德眉資產業協作帶ZIYANG共建成都都市圈,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2.2“兩軸多點多網”的成資空間聯動結構強化“兩軸”多點多網空間結構。兩軸:成渝相向發展軸、沱江綜合發展軸。多點:東部新區、簡陽城區、資陽城區、安岳、樂至等。多網:多點之間的聯系網絡。資陽城區以智能制造、口腔產業、汽車機車、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為主;樂至以綠色智能網聯車、都市現代農業為主;8、安岳以天然氣產業、都市現代農業為主。共建高質量發展產業生態圈共筑軌道上的都市圈打造半小時交通圈,資陽推進成南達萬、成自、成渝中線高鐵、成都城際外環線等高鐵建設,加快成資渝高速、成資大道、成資臨空大道、資簡快速、樂簡快速等高快速的建設。資陽城區以東大路、生態旅游為主;樂至以紅色文化、東小路、生態旅游為主;安岳以佛教文化、東小路、生態旅游為主。共推四大旅游線路成資空間結構圖ZIYANG促進成資臨空產業協作帶和簡雁樂交界融合發展2.3 成資產業體系圖共同構筑協同發展的空間格局彰顯山水丘陵特色與公園城市理念,營造生態筑基、組群格局、擁江發展、公園城市。共同塑造體現“天府風范、山水風韻、時代風尚”的風貌9、特質,塑造活力都市形態特色。重點發展臨空制造、臨空綜合服務等機場關聯性產業。統籌資陽產業功能區建設,重點組織中試孵化、制造及配套服務項目對接。推動資陽自貿區協同改革先行區建設。臨空經濟為特色現代化產業新體系建設高效一體的交通網絡強化資陽與天府機場和東部新區及德眉交通聯系,推進S3、S14、S17 建設。構建骨干路網建設。打通鄰接地區“斷頭路”,拓寬“瓶頸路”。推動簡陽施家-樂至高寺鄉村振興示范帶、雁江老君溫泉旅游度假區等交界融合發展示范項目建設。推動簡雁樂交界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簡雁樂交界融合發展示意推進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共建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一核兩片三帶”融合發展格局ZIY10、ANG推進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2.4 布局“天府機場文旅示范區重慶新機場”交通網絡主軸。推進成渝中線高鐵、成渝直線快速通道,貫通示范區至天府機場、重慶二機場和成渝雙城。共推旅游快速通道網絡建設,高標準規劃“快行慢游”的安岳大足旅游通道。加強交通深度融合聯合推動安岳石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為主體,共建國家文化遺產線路、川渝國家遺址公園。加強石刻、川菜、蜀繡、竹編等非遺項目的聯合申報和保護傳承,共建中國非物 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示范區。加強文化彰顯深度融合共推精品旅游線路,打造石刻文化、巴蜀溯源、紅色研學、生態鄉村、非遺傳承等巴蜀文旅走廊精品旅游線路。共建文旅宣傳營銷體系11、,共同申報舉辦世界石刻文化藝術節、巴蜀文化旅游節等 重大節慶活動和體驗研討活動。打造文旅產業深度融合遵循成渝發展態勢優化國土空間格局ZIYANG市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一嶺、一軸、三心、多片。ZIYANG構建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1 資陽市開發保護格局圖一嶺沱涪生態分水嶺一軸成渝直線相向發展軸三心資陽中心城區、安岳城區、樂至城區多片多個農業片區、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地、山體生態培育區ZIYANG構建全域農業發展格局3.2 營造“兩區十片”的農業發展格局,保障全域糧食安全,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資陽片區。兩區優質耕地集中區、農地改造潛力集中區;市域農業空間規劃十片陽化河糧油片、蒙溪河糧12、油片、索溪河糧油片、姚市河糧油片、石羊河糧油片、清流河糧油片六大糧油主產片;檸檬產業片、柑橘產業片、蠶桑產業片、都市農業片四大特色產業片。保護“一嶺、兩網、多片、千丘”的生態本底,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ZIYANG構建全域生態空間格局3.3 市域生態系統保護規劃圖成資“兩山兩網、三環多片”的生態格局四川省“四區八帶多點”的生態空間體系一嶺沱涪分水嶺兩網沱江、涪江生態網多片多個生態片區千丘上千座丘陵山體落實上位要求,實現區域共保;體現山水特色,保護自然本底。實現區域共保本底保護的生態保護目標,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ZIYANG構建全域城鎮空間格局3.4 市域城鎮體系結構規劃圖成資“兩軸多點多網”13、城鎮空間格局四川省“一圈兩翼”的城鎮空間格局一核資陽中心城區兩極安岳城區樂至城區三軸成渝直線相向發展軸沱江綠色發展軸成渝兩翼協同發展軸多點17個中心鎮構建“一核、兩極、三軸、多點”的城鎮空間格局。錨固國土空間底線筑牢國土空間本底ZIYANGZIYANG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4.1 優先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障農業農村空間將長期穩定利用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統籌安排農業生產、農村生活、鄉村建設等空間。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錨固生態空間將老鷹水庫、朝陽水庫等一級水源保護區等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劃為生態保護紅線。以生態保護紅線為核心,將山、水、林、湖等14、自然生態要素劃入生態空間,保證其連續性和完整性。統籌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鎖定城鎮空間將城鎮建成區、一定時期內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區域納入城鎮開發邊界,作為完善城鎮功能、提升空間品質,保障國家、省市重大戰略需求的城鎮空間。ZIYANG加強耕地保護和利用4.2 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嚴守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紅線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加強糧油主產區高標準農田建設ZIYANG加強林地、保留山體與江河湖濕地保護4.3 加強沱江、九曲河等重要河湖水系的整體保護,至2035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全面推行“林長制”穩定 森 林 覆 蓋 15、率,提 高“碳匯”水平。4321分類保護利用保留山體,提升保留山體生態價值,轉化利用為經濟價值。保護和利用好沱江、陽化河、蒙溪河、清流河等濕地,全市濕地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不減少。嚴格林地保護強化山體保護利用強化江河湖保護強化濕地保護與利用ZIYANG構建緊湊集約的城鎮空間4.4 重塑區域經濟版圖,構建“市域主中心、縣域中心、中心鎮、一般鎮”五級城鎮等級結構,優化形成“1+2+17+6+52”市域城鎮等級體系。優化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公共服務設施資源配置,引導縣域補短板強弱項;市域形成19個鄉鎮級片區,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1個市域主中心116、7個中心鎮6個副中心鎮52個一般鎮19個鄉鎮級片區2個縣域中心優化功能空間布局提升區域競爭能力ZIYANGZIYANG建設綠意盡染的生態山水丘陵公園5.1 以山體、丘陵、森林和溪流等特色資源為載體,按照“生態保護區+特色鎮+服務節點”的模式建設,通過綠道串聯,構建全域生態網絡體系與多維城市公園系統,打造沱涪水潤、千丘資色、綠意盡染的山水生態公園場景。公園類型自然公園山地游憩公園文化公園農業公園濕地公園城市公園主導功能自然生態涵養與保育;維護動植物多樣性。以生態保育、生態涵養為主,兼具休閑旅游、文化展示、高端服務、體育健身、對外交往等功能。延續歷史文脈,傳承歷史文化,塑造具有資陽特色文化的高品質17、綠化景觀空間。以農業生產和旅游休閑為主導功能,兼具創意體驗、科普教育和文化傳播等功能。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水源,補充地下水;保持城市區域良好的小氣候;豐富居民休閑活動。提升城市環境品質;豐富居民休閑活動。主要區域 恐龍自然公園貓兒山、馬鞍山、印臺山、魚龍山雁江資陽人遺址、工業遺址;樂至陳毅紅色文化;安岳石刻文化等區域佛山橘海、檸檬產業園、蠶桑產業園九曲河、玉龍湖、岳陽河等濕地公園鳳嶺、字庫山、南塔、南山等城市公園生態山水丘陵公園以工業強市戰略為重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對標成都,構建生物醫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等10大產業生態圈,布局22大產業功能區。建設成渝中部以臨空產業為導向18、的現代產業集聚核心區。構建特色產城單元,強化產城融合,推進職住平衡,職住比控制在約1:1.2,提升資陽產業經濟地位。突出臨空經濟為特色現代化產業新體系,重點發展臨空經濟區智能制造、臨空綜合服務等產業。產業發展規劃圖ZIYANG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5.2專規明確保護歷史文化紫線、落實空間環境整體保護格局、實行分類分級管控,加強空間環境的整體性保護。保護傳統村落格局和整體風貌特征,保持歷史街區街巷空間、文化場景的原真性。ZIYANG保護豐富多元的歷史文化5.3市域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古遺址57處,古墓葬722處,古建筑348處,石窟寺及石刻316處。1443處文物古跡國家級傳統村落3個、省級傳統村落119、1個、其他傳統村落4個。18個傳統村落勞動鎮老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桂林老街(文物點)、會龍老街(文物點)。3處涉及古街的文物古建筑國家級項目1項(安岳石刻),省級項目4項,市級項目18項。2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文保類建筑8處、其他保護性建筑37處。45處保護建筑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120處文物保護單位ZIYANG構建魅力文旅格局5.4市域文旅格局規劃圖三大廊道“川中丘陵”自然生態廊道“人文沱江”成渝古驛廊道“巴蜀文化”美麗鄉村廊道六大片區臨空新城文旅康養片區長壽之鄉橘海休閑片區陳毅故里紅色體驗片區五彩林鄉綠色體驗20、片區檸檬石刻文博藝術片區美麗薯鄉綠色生態片區ZIYANG分類推進鄉村振興5.5統籌城鎮和鄉村發展,合理優化村莊布局,結合“兩項改革”推動1985個村合并為618個村,劃分210個村級片區。按照鄉村差異化的資源稟賦及發展特征,形成五類保護與發展指引,明確各行政村發展類型,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集聚提升型(210個)規劃中心村,人口集聚村、交通干道沿線村等城郊融合型(58個)城市與鄉村結合部的村莊特色保護型(156個)資源特色、稟賦條件較為突出的村落搬遷撤并型(12個)生態敏感性強、保護與管控要求高、人口流失嚴重、萎縮趨勢明顯的村落彈性發展型(182個)當前發展格局下集聚潛力、資源特色等尚不明晰的村落21、ZIYANG加強鄉村土地綜合整治5.6適應發展現代農業和適度規模經營需要,重點在雁江東部、樂至南部、安岳南部等地開展農用地整理,補充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耕作條件,優化農用地布局。農用地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廢棄礦山復墾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鄉村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生產節余建設用地指標,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助推鄉村振興,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整治補充耕地。采取按照“誰治理、誰收益”原則,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百姓收益”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體系。優先以復墾為主,結合采場邊坡治理、廢棄設備及渣石清理、地面平整以及復綠,加快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行動。合理、適度開發22、利用其他草地、裸地等耕地后備資源,在雁江東部、樂至南部、安岳南部等地,優先開展耕地后備資源開發。有序開展鄉村土地綜合整治重大工程。利用沿江區位優勢,開展“沱江沿岸農用地整治工程”在農產品核心區和農業基底較好的區域,開展“糧食主產區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程”;依托農業產業大環線,開展“農環線綜合整治工程”;依托土坯房改造項目等,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程”。ZIYANG推進生態修復5.7積極保護100米以上的重要山體,加大受損山體修復,加速山體穩固,防止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森林資源修復全面改善水環境質量,實現2035年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推進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修復堅持自23、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對集中連片、破碎化嚴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濕地進行修復和綜合整治。將濕地保護修復與流域污染治理想結合,開展重要濕地、湖泊、河流流域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用差別化政策推進礦山環境治理。對新建及生產礦山企業按照滿足實際需求的原則。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落實礦山企業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責任。針對歷史遺留廢棄露天礦山,采取按照“誰治理,誰受益”原則,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百姓受益”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體系。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恢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高中心城區品質ZIYANGZIYANG明確城市發展方向6.1中心城區發展方向圖聚集已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口24、腔裝備材料、機車和商用車制造、臨空制造。融入成渝產業發展圈。夯實南延西進優先利用臨空區位優勢,發展航空配套產業、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商貿物流,提供臨空配套商務、科研、企業總部服務,融入成渝產業發展圈。統籌中優優化提升中心城區綜合服務功能與環境品質,提供居住、商業、政務、教育、文體等公共服務,支撐城區整體發展。嚴格北限北部以生態保護為主,利用沱江兩岸優良生態環境,發展生態休閑、生態康養、都市農業等產業。強化“西進優先”戰略,以臨空經濟發展為重要發展方向。ZIYANG構建“外產內城”的產城融合結構6.2利用內圈成熟城市帶動外部產業發展。實現“外產內城”的職住平衡;外側擴大產業供給,布局較少居住、商25、業;內城優化城市品質、公共服務,為相應的人群提供針對性的服務保障,實現內外聯合;實現以城帶產、以產興城產城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城市綜合服務中心高新區服務中心萇弘廣場服務中心沱東行政商業中心資陽北站服務中心馬鞍片區服務中心老城服務中心黃泥坪服務中心雁溪湖服務中心臨空管委會服務中心中心城區產城融合單元圖ZIYANG構建“1-3-5-7-N”五級城市公共服務體系6.31個城市中心、3個片區中心、5個新鎮中心、7個社區、N個小區的五級城市公共服務體系。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體系規劃圖ZIYANG完善基礎配套強化公共服務6.4健全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實現病有所醫、弱有所扶、老有26、所養、學有所教、文化慧明、體有康健。中心城區構建15分鐘生活圈,市域構建30-40分鐘城鎮生活圈,配置功能復合、配套完善的服務設施。序號序號類別類別項目項目1文化展示(9)綜合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城市展覽館、科技館、工人文化宮、文化館/文化中心、檔案館、綜合劇場2體育賽事(3)專業體育場館、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公共體育場館3國際交往(2)大型娛樂設施、國際會展中心4教育研究(1)高校與教育園區5醫療衛生(2)綜合醫院、專科醫院6政務服務(1)政務服務大廳7商業服務(1)商業中心序號序號類別類別項目項目1社區管理(2)街道辦事處、派出所2社區服務(4)社區服務中心、社區用房、社區養老機構、日間27、照料中心3教育(3)中學、小學、幼兒園4醫療衛生(1)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文化(1)文化活動中心6體育(3)綜合健身館、綜合運動場、居民健身設施7商業服務(1)農貿市場8市政(3)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公廁、社區公交首末站統籌7大類19小類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按照15分鐘公服圈標準配置8類18項基本公服設施ZIYANG塑造“兩帶、六楔、多廊多點”的城市生態公園格局6.5中心城區綠地系統和開敞空間規劃圖兩帶沱江生態帶九曲河生態帶六楔三草灣生態綠楔高巖丘生態綠楔城北生態綠楔白巖山生態綠楔黃泥河生態綠楔黃金溝生態綠楔多廊多點多條城市綠色廊道多個微丘公園按照“濱水呈帶、綠廊為楔、聚山成鏈”原則以沱江為核心骨架組28、織城區藍綠空間,城區內保留微丘形成丘陵公園,串聯各級城市公園綠地,形成網絡化的綠色空間。ZIYANG營造丘陵公園城市六大特色場景6.6景區化、景觀化、可進入、可參與融入社區和產業功能區建設綠意盡染的山水生態公園場景建設珠連錦繡的蜀鄉綠道公園場景建設美田彌望的鄉村郊野公園場景建設清新宜人的城市街區公園場景建設古韻優雅的人文資陽公園場景建設創新活躍的產業社區公園場景123456突出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增綠惠民、營城聚人、筑景成勢、引商興業”理念,對標成都塑造六大特色丘陵公園場景,營建丘陵宜居公園城市,彰顯資陽魅力,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ZIYANG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要素6.7保29、護資陽歷史文化,構建“兩廊、一片、多點”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兩廊:成渝古驛道、老成渝鐵路。一片:資陽古城區歷史地段。多點:資陽人遺址、文廟遺址、城東字庫塔、饒國華烈士墓。中心城區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圖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他傳統村落歷史建筑古樹名木自然山體成渝古驛道成渝鐵路修舊如舊,對文廟萬仞宮墻磚瓦進行修復,展現古城人文底蘊依托濱江公園建設,控制保護范圍,打造字庫塔濱江景觀節點。名稱風貌特征建筑特色建筑風格重點凸顯區域歷史文脈重塑風貌區蜀人原鄉體現巴蜀風中式韻味三賢尋坊、資陽八景綠色居住活力風貌區魅力雁城凸顯都市化現代活力資陽北站、雁江區政府、幸福片區現代工業集聚風貌區高新產城凸顯產業化簡練輕快中30、國牙谷、三草灣組團臨空創智菁英風貌區臨空門戶凸顯國際范現代時尚雁溪湖周邊區域ZIYANG塑造“蜀風雅韻、時代風尚”的城市風貌6.8中心城區景觀風貌規劃圖ZIYANG構建多元精準的住房保障體系6.9加強房地產市場供需雙向調節,引導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加大市場監督力度,規范市場秩序,引導市場理性發展。強化住房金融風險管控,堅決遏制投機炒房,防止商品房價格大起大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大力提升居住品質建立以公租房為主的住房保障體系,實行實物配租和貨幣補貼均衡化發展,擴大保障范圍,多渠道增加房源,拓寬保障渠道。住房保障體系多元精準遵循“總體設計、示范先行、分步推進”工作思路,實行治管并舉,統籌實施老舊小區31、改造。從產品、環境、質量和智慧化建設等方面,全面提升住房品質,逐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推進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逐步轉變。ZIYANG推動多元復合的地下空間利用促進地上地下協調開發建設,推動地下空間功能從單一支撐城市運行向多元復合轉變,對城市中心、片區中心、公共節點與一般片區4級重點片區實施分區重點利用,推動城市中心、軌道站點等區域地下空間分層利用,實現地下空間利用價值最優化。主要包括城市高強度開發的商業中心、商務中心、行政中心等重要功能區和主要軌道交通樞紐和重要車站周邊半徑500m區域;采用“防空防災+地下停車+地下商業+交通集散+地下市政+公共通道網絡”的綜合開發方式。重點建設區除重點建設區和禁32、止建設區以外的區域;主要包括居住區、產業區以其配套設施用地等地區;以人民防空和停車配建功能為主;與軌道交通車站周邊聯系較密切地塊,在與地面功能協調的前提下,從有利于實現土地的合理利用和提高步行通道空間舒適性角度出發,可進行地下商業開發。一般建設區基于自然條件和城市發展要求,在規劃期內不得開發建設的區域,如地下水、地下礦產等地下資源蘊藏區和斷層等不良地質地段;此區域禁止一切開發建設。禁止建設區6.10建強基礎設施網絡保障城市安全韌性ZIYANGZIYANG構建“安全、集約、便捷”的交通網絡7.1暢達區域交通,積極融入西部物流大通道,主動形成西南交通樞紐重要節點,營造“貫通成渝、連接周邊、暢達全國33、”的全面開放大格局。完善區內交通,增強資陽與成渝及周邊區域聯系,增強資陽市一區兩縣內部聯系,形成“8高、11軌、16快”的道路交通格局。開放空中交通、便捷水運交通,打通沱江航線,疏通貨運通道,強化樞紐聯運功能,構建直連長江黃金水道的運輸網絡。共同打造空鐵陸水立體國際聯運大通道。市域綜合交通規劃圖ZIYANG構建智能、綠色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7.2對標成都,構建系統完善、集約高效、服務均等、智能綠色、安全優質的市政基礎設施保障體系。推進5G基建設施體系+數據中心、新型供電體系、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彈性適應的基礎設施網絡形成“縱橫聯通、多源互濟”的水源供水安全格局,提升城市水資源34、保障能力,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1.2億立方米。供水系統構建全面分類、固廢高效循環的環衛系統,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環衛系統形成以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并探索推廣新能源的利用。能源系統構建集約高效、環境友好型排水體系,提升再生水利用率,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排水系統加快推進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新基建”為契機,全面提升城市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和服務能力。ZIYANG建設智能信息設施,構建智慧城市7.3建設高速泛在信息基礎設施加強全市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建設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礎設施,新一代移動通信實現深度覆蓋。“深度感知、數據驅動”智慧資陽35、加大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網絡互通,信息共享和數據開發,打造全覆蓋數字化標識體系,建立智慧云平臺。ZIYANG建設安全韌性的防災減災體系7.4防洪排澇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保障水安全。資陽市中心城區防洪標準不低于100年一遇;安岳縣城、樂至縣城不低于50年一遇。防震規劃地震基本設防烈度為度,重大設施及生命線工程應提高度設防;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和疏散通道。公共衛生構建完善公共衛生應急指揮、監測預警、疾病預防控制、應急醫療救治、社會治理等“五個體系”應急體系構建綜合性、全方位、系統化、現代化的應急救援體系;統籌建設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救災物資儲備庫。ZIYANG加36、強規劃實施保障提高空間治理效率ZIYANG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8.1構建資陽市“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由市、縣、鎮三級構成,開展公園城市等專項規劃,開發邊界內編制分區詳細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開發邊界外編制村莊規劃。以控制線管控、用途管控、指標管控為核心,確保剛性管控內容逐級傳導和落地落實。資陽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示意圖資陽市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編制村規劃(根據實際需要,可多個成片編制)按照片區編制分區詳細規劃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公園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濕地保護利用專項規劃綜合交通專項規劃水利設施專項規劃歷史文化保護專項規劃地下空間利用專項規劃城市風貌專項規劃.縱縱向向傳傳導、導、層37、層層層落落實實橫向統籌、強化管控橫向統籌、強化管控資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資陽市區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編制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資陽市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可多個鎮合并編制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其中城區范圍涉及的鎮可不再單獨編制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資陽市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城鎮開發邊界外資陽市國土空間專項規劃ZIYANG建設“一張圖”系統8.2依托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機制,依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各項指標,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等進行動態監測,對突破剛性管控要求、約束性指標的風險及時預警,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38、解決。安全運維保障政策機制標準七大業務智能三大應用體系一個平臺一張圖一張網業務融合應用融合技術融合數據融合硬件融合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國土空間規劃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和自然資源監測評價與監管決策應用體系自然資源調查與共建共享應用體系政務服務于業務審批應用體系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軟件基礎設施)規劃和自然資源數據庫(數據基礎設施)信息化硬件基礎設施(硬件基礎設施)資陽信息化頂層設計示意圖ZIYANG制定近期行動計劃8.3推動區域協調提升產業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基礎設施完善土地綜合整治生態保護修復六大方面序號行動計劃推動區域協調1區域產業協作行動2區域創新融合行動3區域基礎設施建設行動4區域生態建設行動提升產業發展5工業強市行動6現代服務業提升行動7現代農業升級行動8科技創新產業行動提升城市品質9天府藝谷建設行動10城市通勤效率提升行動11公共服務補短強弱行動12公園城市建設行動13城市更新提升行動基礎設施完善14交通外聯內暢行動15市政設施建設行動16韌性城市建設行動土地綜合整治17土地綜合整治行動18高標準農田建設行動生態保護修復19水環境治理行動20生態建設提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