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意見征求稿)(3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740128
2023-08-28
38頁
18.27MB
1、成都市大邑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2023.01【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DAYI IN CHENGDU目 錄CONTENTS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 落實國省市要求,明確發展目標與策略落實國省市要求,明確發展目標與策略02 推動區域協同,全面融入成都都市圈推動區域協同,全面融入成都都市圈03 強化底線管控,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強化底線管控,優化國土空間格局04 優化功能布局,提升公園城市品質優化功能布局,提升公園城市品質05 強化支撐系統,增強城市安全韌性強化支撐系統,增強城市安全韌性06 做優做強郊區新城,打造雪山下2、的公園城市做優做強郊區新城,打造雪山下的公園城市07 完善實施機制,保障空間規劃落地實施完善實施機制,保障空間規劃落地實施行政區劃:縣域下轄3個街道8個鎮幅員面積:1283.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32萬地區生產總值:317.40億人均GDP:6.2萬元/人城鎮化水平:50.58%前言前言BACKGROUND OF THE PLANBACKGROUND OF THE PLAN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3大邑縣地處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階梯狀漸次降低,形成四大天然地理板塊。海拔最高處形成季節性與常年性雪山,其中以西嶺雪山最為著名,其名取自杜甫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3、門泊東吳萬里船”。大邑縣位于成都市西部,是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節點,在保護修復龍門山生態屏障、保護岷江水系網和保護第三繞城高速公路生態控制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邑縣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資源豐富,擁有成都市境內最大的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同時,大邑縣具有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境內有兩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地域特色鮮明,也是成都市唯一的川西林盤保護修復示范縣。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期限范圍期限范圍TERMTERM RANGRANG OFOF THETHE PLANPLAN規劃期限規劃期限:2021-2035年近期目標年:2025年規劃目標年:2035年規劃范圍規劃范圍圖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4規劃范圍4、:大邑縣縣域范圍,即大邑縣行政管轄區范圍,總面積為1283.82平方公里。中心城區范圍:包含晉原街道和青霞街道城鎮開發邊界范圍,規劃面積為34.08方公里。0101落實國省市要求,明確發展目標與策略發展定位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51.1 1.1 發展定位發展定位DEVELOPMENT ORIENTATIONDEVELOPMENT ORIENTATION目標愿景功能定位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61.2 1.2 發展目標發展目標DEVELOPMENT GOALSDEVELOPMENT GOALS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72025年2035年全面建設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國家文創文博示5、范地、成都重要的綠色產業基地、高品質幸福宜居生活地,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形成世界影響力。產業影響力、價值創造力、改革創新力、宜居吸引力顯著提升1.3 1.3 發展戰略發展戰略DEVELOPMENT STRATEGYDEVELOPMENT STRATEGY國家公園、生態筑底保護以國家公園為核心的生態安全格局,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核心,以一級藍網為支撐,構建網絡化的生態安全格局。保持持續領先的生態質量,維護生物多樣性和保護水源涵養功能,加強地震災區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和修復。文旅驅動、產業融合探索生態價值轉化模式,從唯一性切入,策劃文旅文博文創爆點產品,形成冰雪運動、川西古鎮、西蜀子6、龍、溫泉療養、大熊貓、森林康養、紅色旅游、林盤、藍網等九大品牌 IP。價值引領、彈性布局科學引導城鎮空間合理布局,從交通區位價值、特色資源價值、景觀風貌價值等多個維度,開展全域空間資源價值評價,為城鎮空間布局提供科學指引。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8全域林盤、全域公園以全域林盤承載新功能,與藍網結合打造,繪就“全域林盤、千渠入院”鄉村畫卷。以綠道藍網構筑全域公園城市,形成“區域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的全域公園體系,以綠道藍網串聯全域公園。0202推動區域協同,全面融入成都都市圈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9生態共保,共筑龍門山生態格局產業聯動,融入區域功能格局強化聯通,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橫向保水:7、與斜江河、江河、西河流域的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崍市共同推進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及大氣、水、土壤環境協同治理,共同實施“一控兩減三基本”,實現畜禽養殖業“零排放”。強化聯通,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產業聯動,融入區域功能格局生態共保,共筑龍門山生態格局縱向保山:與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崍市共保大熊貓國家公園、龍門山生態屏障,加強因震受損生態系統修復,加強造林和流域管理。區域保田:與崇州市共同推動崇大灌區發展,協同治理面源污染,保護農田林盤景觀,發展精致農業,共同打造灌區鄉村振興發展典范。東融西聯,南北合作:對接中心城區及主要樞紐,共建“三城三都“,借勢發展先進制造業;對接川西旅游環線,打造世界級旅8、游目的地和區域旅游服務樞紐;南北合作,共建龍門山旅游發展帶、灌區農業發展帶。文旅產業:向東聯動中心城區,南北向聯動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崍市、蒲江縣、溫江區、郫都區等;全面對接“一市兩場”,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規劃天新大快速路、成溫崇快速路、軌道交通強化與中心城區、雙流機場、天府機場的聯系;強化川西旅游環線建設:規劃大寶高速、軌道交通西嶺雪山線、安仁線,強化對川西旅游大環線的支撐。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0先進制造業:東向聯動成都高新區、成都經開區、成都天府新區、天府雙流空港高新技術產業園、成都智能制造產業園(崇州)、郫都智慧科技園,共建產業生態圈。0303強化底線管控,優化國土空間格9、局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1統籌三線劃定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農業空間格局生態空間格局城鎮空間格局3.1 3.1 統籌三線劃定統籌三線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對永久基本農田進行正向優化,嚴控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耕地保護目標203.51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185.58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和生態敏感區域,實行分級管控。生態保護紅線范圍453.35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的理念,規劃城鎮發展格局,規劃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的區域。城鎮開發邊界77.36平方公里10、。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2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堅持底線思維,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THE BOTTOM LINESTHE BOTTOM LINES3.23.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THE OVERALL PATTERN OF LAND AND SPACETHE OVERALL PATTERN OF LAND AND SPACE尊重自然,統籌布局尊重自然地理格局,落實市級國土空間規劃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全域生態、農業、城鎮空間,優化城鄉空間布局。至2035年,大邑縣域規劃構建“一園三區,一11、核雙廊”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總體格局。一園三區,一核雙廊“一園”即大熊貓保護國家公園;“三區”即根據自然地理格局形成的森林區、丘陵區與田園區;“一核”即縣城服務核,形成以子龍文化為特色的郊區新城;“雙廊”即東西向的雪山精品旅游廊道與南北向的川西區域旅游廊道。縣域總體格局規劃圖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3至邛崍至都江堰至成都現代糧油產業園3.3 3.3 構建全域農業發展格局構建全域農業發展格局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4農業發展格局規劃圖優先保障集中連片的優質耕地和具備改造潛力的農用地集中區,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集群、重點落實糧食產業園布局。以現狀農業分布特征為基礎,規劃形成“一園五區”的農業發展格局12、。五個特色產業區綠色糧油區生態果蔬區道地中藥材區林下經濟區現代畜牧區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TTERN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TTERN一園五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產業片區3.4 3.4 構建全域生態空間格局構建全域生態空間格局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5生態保護格局規劃圖將維護生態安全格局和強化組團隔離的生態綠隔納入生態保護區,構建以“一園一屏一網絡”為主體的,連續、完整、系統的生態保護格局,進行差異化管控。大熊貓國家公園,并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管控。龍門山生態屏障,包括大熊貓國家公園以外的山地丘陵地區。三江兩帶:13、包括岷江水系的斜江河、江河、西河,以及三繞生態控制帶內的川西旅游環線、三繞高速生態控制帶,打造全域的生態網絡骨架。一園一屏一網絡THE ECOLOGICAL SPATIAL PATTERNTHE ECOLOGICAL SPATIAL PATTERN3.5 3.5 城鎮空間格局城鎮空間格局URBAN SPATIAL PATTERNURBAN SPATIAL PATTERN城鎮體系:郊區新城新市鎮鄉村社區構建三級五類城鎮體系,即形成“1個新城、3個中心鎮、6個其他鎮、41個中心村和N個其他村”的城鎮體系。城鎮體系規劃圖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6郊區新城1個郊區新城(縣城):晉原街道+青霞街道中心鎮14、安仁鎮、沙渠街道、江鎮其他鎮新場鎮、王泗鎮、悅來鎮、鶴鳴鎮、西嶺鎮、花水灣鎮中心村41個中心村其他村N個其他村0404優化功能布局,提升公園城市品質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7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健全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打造全域魅力景觀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土地綜合整治加強生態保護修復4.14.1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現代產業體系BUILD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BUILD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先進制造:突出“1+4+X”產業體系生態文旅:圍繞三大IP打造世界級文旅產品現代農業:構建“5+3”產業體系世界文博小鎮IP,圍繞安仁古鎮、新場古鎮,以場景化15、平臺化、數字化為路徑,打造世界級博物館群落,打造“文博+”產業集群。三國子龍文化IP,以趙子龍祠墓等資源核心,構建三國主題文化體驗消費場景,重點打造研學教育、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等三大主題板塊。雪山溫泉運動康養IP,依托大熊貓國家公園、西嶺雪山、花水灣溫泉發展冰雪經濟、生態體驗和文化旅游。提升能級,做大做強文體裝備,構建智能裝備、文化裝備、體育裝備協同發展的“裝備+”產業集群,打造成都文體裝備產業基地。轉型升級,固本強基特色產業,重點瞄準先進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食品飲料等特色優勢產業,推動工業轉型升級。謀劃布局,前瞻培育未來產業,探索發展“三文融合”型的新業態新模式,在柔性化定制、新型體16、驗服務、文體大數據、固碳節能環保裝備等若干細分賽道爭取形成獨特優勢。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85個優勢特色產業,重點培育綠色糧油、生態果蔬、林下經濟、道地中藥材、現代畜牧五大優勢特色產業。3個現代農業支撐產業,打造現代農業種業、現代農業裝備、現代農業冷鏈物流三大先導性支撐產業。4.2 4.2 健全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健全歷史文化保護體系IMPROVING THE SYSTEM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IMPROVING THE SYSTEM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構建“三級多要素”保護體系歷史文化17、保護規劃圖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9 保護國家歷史文化名鎮2處,文物保護單位76處,非物質文化遺產9項 文物保護單位76項國家級文保單位3個劉氏莊園博物館、川王宮建筑、高山古城遺址省級文保單位9個市級文保單位21個縣級文保單位43個 非物質文化遺產9項西嶺山歌大邑獅燈中醫正骨法王泗風箏白酒傳統釀造工藝成都牛兒燈春分會唐場豆腐乳川西傳統婚俗禮儀安仁古鎮安仁古鎮新場古鎮新場古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4.3 4.3 打造全域魅力景觀體系打造全域魅力景觀體系THE CHARMING LANDSCAPE SYSTEMTHE CHARMING LANDSCAPE SYSTEM五條魅力廊道五條魅力廊道,結合藍網18、綠道建設,形成斜江河-大雙路魅力廊道、江河魅力廊道、西河魅力廊道、龍門山森林綠道西線、龍門山森林綠道東線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三類魅力圈風景魅力圈,包括西嶺風景魅力圈、江風景魅力圈等10個;文化魅力圈,安仁古鎮文化魅力圈、大邑縣城文化魅力圈等5個;運動康養魅力圈,西嶺冰雪運動魅力圈、花水灣溫泉康養魅力圈等6個。江魅力廊道斜江魅力廊道西河魅力廊道龍門山森林綠道龍門山森林綠道雪山區中山區丘陵區平壩區大邑縣城文化魅力圈安仁古鎮文化魅力圈新場古鎮文化魅力圈新場林盤風景魅力圈安仁林盤風景魅力圈沙渠林盤風景魅力圈西河濕地風景魅力圈青霞云上風景魅力圈煙霞湖風景魅力圈悅來淺丘風景魅力圈花溪谷森林康養魅力圈19、靜惠山森林康養魅力圈花水灣溫泉康養魅力圈西嶺冰雪運動魅力圈大坪山運動魅力圈霧山佛教文化魅力圈橫山崗紅色文化魅力圈斜源森林康養魅力圈西嶺風景魅力圈江風景魅力圈鶴鳴仙谷風景魅力圈縣域魅力空間體系規劃圖4.4 4.4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承接市級鄉村振興走廊,結合大邑東西向旅游發展廊道,依托良好的生態文旅資源,突出城鄉融合片區特質,規劃提出“兩廊四片百林盤”鄉村振興總體發展格局。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1兩廊四片百林盤縣域鄉村振興規劃圖THE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即蜀山鄉韻走廊和雪20、山-田園走廊。即四個鄉村振興片區,包括沙渠片區、安仁片區、晉原片區、西嶺片區。即結合“兩廊四片”發展區域重點保護、完善的200多個林盤。4.5 4.5 推動土地綜合整治推動土地綜合整治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2保證糧食安全、落實藏糧于地戰略,適應發展現代農業和適度規模經營以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為重點,大力推進農用地整理加強推進城市更新、新型社區建設,積極推進低效建設用地整治,促進土地的集約高效利用。結合大邑縣礦產開采權情況:逐步推進禁止開采區內采礦用地及廢棄工礦用地的復墾工作。重點整治“空心村“、廢棄地、閑置宅基地整治和鎮企業用地,逐步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理重點開發全縣地勢相對較緩、21、灌溉條件較好的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重點區域。THE COMPREHENSIVE LAND IMPROVEMENTTHE COMPREHENSIVE LAND IMPROVEMENT4.64.6推進生態修復推進生態修復以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飲用水源保護區與自然山體區內森林生態修復為重點,提升森林生態系統水源涵養能力。推進西河、斜江河、江河及其支流的綜合整治。全面消除城鎮建成區黑臭水體,水質達到國家標準,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到100%。加強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公園等綜合整治力度,通過自然修復和工程修復,優化生態格局、穩定生態系統、提升生態系統功能。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3采取植被恢22、復造林、廢渣堆覆土種植、削坡、修建臺階、護坡、排水、加固、防滲、挖填等工程措施,恢復改善礦山地質環境,修復沉陷區地形地貌景觀。山體林草綜合整治與修復水生態環境綜合防治與修復森林資源修復礦山生態修復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0505強化支撐系統,增強城市安全韌性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4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體系靈敏高效的防災救援體系全面融入成都都市圈,積極鏈接西向拓展大通道,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實現縣城45分鐘到達成都中心城區,縣域23、30分鐘通達縣城,鎮域15分鐘到達中心鎮。5.1 5.1 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TH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5規劃新增大寶高速,擴容成名高速,增設東、西出口;建設天新大快速路、成溫崇快速路大邑連接線、天新崇快速路。強化與主城區及主要交通樞紐的聯系融入川西旅游環線構建縣域風景道體系構建由濱水藍道和森林綠道交織的魅力廊道網絡,全24、域打造5條田園風景旅游公路線、3條森林雪山風景公路線。規劃成雅高鐵接入大邑站;規劃低運量軌道2條,包括西嶺雪山線、安仁線。5.2 5.2 優質均衡的的優質均衡的的公共服務體系公共服務體系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PUBLIC SERVICE SYSTEM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PUBLIC SERVICE SYSTEM配置原則構建“縣級+街鎮級+社區級”三級公共服務體系縣級以上公共服務設施向縣城及中心鎮集中,鼓勵跨鄉鎮合設。街鎮級實現城鄉15分鐘生活圈全覆蓋,西部鄉鎮綜合考慮人口與服務半徑。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6社區級融25、合開敞空間、生活場景、產業場景營造活力的社區服務空間,打造集商業、文化、體育、衛生、教育于一體的社區生活圈。規劃20萬以上晉原、青霞城區規劃10萬20萬沙渠、安仁規劃1萬10萬新場、王泗、鶴鳴、悅來、江、西嶺、花水灣城市級配置文化中心醫療中心體育中心社區級配置村衛生室文化服務室村健身中心社區兒童中心婦女之家敬老院職業學校高中敬老院高中文化活動中心全民健身活動中心中小醫院/街鎮級配置幼兒園小學初中衛生院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鎮健身中心托育服務機構退役軍人服務站數量標配結合人口發展規模根據標準配置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縣級文化中心縣級體育場館三甲綜合醫院高級中學縣級敬老院、老年26、養護院15分鐘生活圈市級文化演藝中心(劇院)高品質的服務配套設施 (省級冰雪運動場館)國際和省市教育資源 (國際學校、K12)做優做強郊區新城的戰略機遇對接市級三個做優做強文化性公共設施多樣化生活場景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環境和區位優勢大邑本土人文特色數量標配質量高配特色增配質量高配中心城區應對標成都主城區標準配置,未來承擔成都都市圈節點城市功能沙渠、安仁以及其他鄉鎮圍繞文旅功能,高配文體教育等設施特色增配突出文旅特色,增配文化、體育設施爭取省級以上文化、體育設施落地結合安仁文博、晉原子龍、西嶺雪山三大旅游目的地增配文化類公共服務設施西嶺雪山(來源:西嶺雪山官網)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7市級以27、上運動場館高校與職業學校市級以上文化設施構建城鄉一體、覆蓋全域的供水體系,供水普及率達100%,實現城鄉“同源、同網、同質”供水,推進和完善突發性事故應急機制,保障城鄉供水安全。5.3 5.3 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體系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體系THE SAFE AND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SYSTEMTHE SAFE AND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SYSTEM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8給水工程給水工程供電工程供電工程信息工程信息工程排水工程排水工程燃氣工程燃氣工程環衛工程環衛工程集中和分散相結合、截污和治污相協調,完善污水收集處理及污泥處理設28、施建設,提高污水、污泥處理水平,規劃近期縣域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0%。科學預測地區用電負荷發展水平,提高電網受電、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合理規劃布置變電站用地,控制高壓走廊布局及用地,促進電網發展與城市建設相協調。增加燃氣設施建設,增強儲氣調峰能力;完善縣域內管網系統。提高門站總接收能力,提高輸配系統保障能力,實現管網成環,保障供氣安全。建設高速泛在、暢通便捷、質優價廉的信息網絡和服務體系,規劃實現無線網絡覆蓋率達95%,主要公共場所WLAN達99%,廣播電視實現數字化率達100%。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要求,全面實施垃圾分類運輸、中轉、處置,遠期實現大邑縣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85%以上29、,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防洪排澇5.4 5.4 靈敏高效的防災救援體系靈敏高效的防災救援體系THE SENSITIVE AND EFFICI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CUE SYSTEMTHE SENSITIVE AND EFFICI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CUE SYSTEM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9城市消防抗震防災人防工程公共衛生大邑縣中心城區和沙渠新城的防洪標準為50 年一遇,其他鄉鎮均為為20年一遇;大邑縣內河水系的排澇標準為20 年一遇,其他城鎮和農村平原河網的的排澇標準為10 年一遇,大邑縣山洪防治標準為30、20 年。城市預防和抗御火災、搶險救援的綜合能力,構建全災種、大應急”體系,確保城市安全發展。優化城市消防站布局,提升消防救援能力。結合公共空間,構建多層次避震疏散場地體系,結合主干路網體系,構建城區疏散通道。構建以指揮工程為核心、人員掩蔽工程為主體、醫療救護工程和防空專業隊工程等專用工程相配套的人防工程體系。提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水平,加大地質災害隱患工程治理和避讓搬遷力度,推進實施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加強地質災害處置能力,逐步建立與大邑縣經濟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銜接市級衛生網絡體系,構建以“縣級區域救治中心-基層醫療機構”為基本構架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網絡體系。地質災害防治06031、6做優做強郊區新城,打造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30城市空間結構強化公共服務提升城市品質營造公園場景6.1 6.1 城市空間結構城市空間結構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一核三片,兩廊兩谷“一核”即縣城服務核,主要由老城生活中心、行政文化中心與高鐵樞紐中心構成;“三片”即三大特色功能片,由子龍文化片區、西部文旅片區與東部智造片區構成;“兩廊”即區域文旅走廊,即途徑大雙路、天新大快速路的雪山旅游走廊,以及由川西旅游環線、成名高速構成的川西旅游走廊;“兩谷”即北二環康養度假谷和青霞文創休閑谷兩大郊野文旅32、谷;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31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圖旅游服務人口常住城鎮人口6.2 6.2 強化強化公共服務公共服務 THE 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PUBLIC SYSTEM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PUBLIC SYSTEM匹配人群類型全面提升縣城公服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32文化教育體育醫療福利文化體育醫療文教體醫老支撐旅游目的地建設,豐富旅游服務設施體系,提升文體設施,完善旅游服務支撐山水宜居城市建設,全面推進“優教優醫優老”計劃提高品質突出特色提升品質突出山地、冰雪特色保障公益型機構養老完善體系、提升能級輻射全縣高中提質,輻33、射全縣匹配人口,增補小初336.3 6.3 提升城市品質提升城市品質IMPROVING URBAN QUALITYIMPROVING URBAN QUALITY加強歷史文化資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目標劃定城市紫線,嚴格保護文保單位將省級、市級、縣級文保單位納入城市紫線,嚴格落實保護。中心城區歷史文化資源及紫線圖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33文物保護單位6處,其中:省級:2處,即鹽店古城、趙子龍祠墓市級:1處,即高堂寺遺址縣級:3處,即三義廟門墻、革命烈士紀念塔、望軍樓遺址鹽店古城高堂寺遺址三義廟門墻6.4 6.4 營造公園場景營造公園場景ENHANCE THE LANDSCAPEENHANCE THE 34、LANDSCAPE風貌特色與分區中心城區塑造“蜀風雅韻、大氣秀麗、自然靜謐”的風貌定位特色根據不同風貌特色劃分四大風貌分區,即蜀風雅韻區、大氣秀麗區、自然靜謐區與產業智造區景觀軸線節點與系統依托斜江河沿線、干溪河沿線等區域,重點打造兩條濱水景觀廊道結合高鐵站前節點、老城濱河節點、子龍文化節點、文創休閑節點、濱水康養節點等主要中心節點建設,遠眺西北向山丘景觀構建城市景觀眺望系統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34中心城區景觀系統規劃圖0707完善實施機制,保障空間規劃落地實施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35健全傳導管控體系制定近期建設計劃7.1 7.1 健全傳導管控體系健全傳導管控體系IMPROVE THE T35、RANSMISSION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CONTROL SYSTEM構建“兩級三類”規劃體系“兩級”為縣級、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三類”為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構建縱向傳導體系對下層次規劃和專項規劃進行傳導和指引,確保約束指標和管控要求在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中逐層傳遞落實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36專項規劃生態修復支撐要素開發利用公共安全魅力特色行動實施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大邑縣域中心城區總體規劃城鄉融合發展片區規劃村級片區新市鎮鎮區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詳細規劃開發邊界內-控詳規劃中心城區鎮區其他地區村級片區二級地類(中心城區和鎮區36、)預期性指標約束性性指標一級地類(全部鎮域和鄉村地區)指標傳導 地類傳導 單元管控 控制線管控三條控制線城市五線中心城區總規控制單元7.2 7.2 制定近期實施計劃制定近期實施計劃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37根據國家省市重大項目布局,把握區域重大戰略方針,發展基礎設施,有序安排近期建設計劃,確定近期建設項目規模、范圍及布局,列舉項目清單。按照民生優先、市政基礎設施優先,銜接“十四五”規劃,分類分級排定項目實施。縣級以上重大交通設施縣級以上重大公服市政、安全設施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鄉村振興近期實施計劃FORMULATE SHORT-TERM IMPLEMENTATION PLANFORMULATE SHORT-TERM IMPLEMENTATION PLAN大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38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243份